刘易斯模型的中国动态特征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内容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内容刘易斯模型,也被称为“古典发展模式”,是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1955年提出的一种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现象的模型。
该模型为我们解释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向城市的现象和特点,揭示了农村城市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根据刘易斯模型,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
农村部门是一个剩余劳动力过剩的部分,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裕。
而城市部门则是一个劳动力需求相对旺盛的部分,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为城市的工业和服务行业提供劳动力。
刘易斯模型的核心内容包括劳动力转移、工资和利润。
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满足生产需求。
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进入城市进行工业和服务行业的生产和就业。
这种劳动力转移会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形成农村城市二元经济结构。
工资是刘易斯模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劳动者为出售所拥有的劳动能力而得到的报酬。
由于劳动力转移使得城市劳动力供不应求,工资水平会相应上升。
这也是刘易斯模型中的“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劳动力”的过程。
工资的上升,反过来又会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利润是刘易斯模型的最后一个关键要素。
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和工资的上升,企业的成本也随之增加。
然而,在刘易斯模型中,由于城市中劳动力需求旺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也会相应增加,所以企业的利润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种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也是城市中工资上涨的重要原因。
总之,刘易斯模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进行分析,解释了农村城市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指导意义的发展路径,通过合理引导和管理劳动力转移,可促进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同时,也需要注意,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发展的均衡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_刘易斯拐点_与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文汇报/2010年/8月/31日/第012版论苑“刘易斯拐点”与中国经济的新动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副主任高帆尽管中国在步入“刘易斯拐点”时具有长期性、结构性和迂回性,但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劳动力供求转变、用工成本上升将是必然趋势。
从谋求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必须立足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前瞻性地为劳动力驱动型的增长找寻有效的替代方式。
1978年以来,中国依靠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双轮”驱动,并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实现了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的奇迹”。
然而,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某些因素正在或即将发生转变,例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整导致中国必须直面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刘易斯拐点”。
从谋求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必须立足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前瞻性地为劳动力驱动型的增长找寻有效的替代方式。
一、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来临?在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拐点”是由阿瑟·刘易斯在讨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提出的,其内涵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是一个劳动力在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为代表)和现代部门(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代表)再配置的过程,而此过程的连续推进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为“有限过剩”,而劳动力工资也必然会从“相对稳定”变为“显著提升”,上述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工资水平的转变即为“刘易斯拐点”。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通常对劳动力优势有较高依赖,因此,“刘易斯拐点”对经济发展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学含义,它不仅表明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转变,而且暗示着要素相对价格、产品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形态进入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人口红利”特征极为显著,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民工的低工资也成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的先决条件。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二元模型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二元模型劳动经济学中的刘易斯二元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的,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结构。
该模型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两个部分: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分析了这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移过程。
在刘易斯二元模型中,传统农业部门代表着农村地区的农民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通常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劳动生产率较低。
而现代工业部门代表着城市地区的工人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通常受过良好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劳动生产率较高。
刘易斯二元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过剩,而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不足。
这是由于农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无法吸纳全部农民劳动力。
因此,农民劳动力会逐渐向工业部门转移。
这种劳动力转移现象被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促进城市工业的发展。
随着农民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应增加,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降低,从而减少了工资水平的上升速度,使得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这对于促进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
随着农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城市地区的人口增加,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这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刘易斯二元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批评。
首先,该模型忽视了农业部门的生产力提升和现代化进程。
事实上,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部门的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该模型没有考虑到城市工业部门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带来了挑战。
劳动经济学刘易斯二元模型是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特点和结构的一种理论解释。
通过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合理的就业和社会政策提供参考,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刘易斯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刘易斯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三、刘易斯模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1.农村劳动力转移2.城市化进程3.产业结构升级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我国在刘易斯模型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五、政策建议与展望正文:一、引言刘易斯模型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经典模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刘易斯模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二是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理论认为,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会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逐渐转移到城市。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指出,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城乡之间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是一个城乡市场逐步融合的过程。
三、刘易斯模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1.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这一过程正是刘易斯模型所描述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2.城市化进程:刘易斯模型指出,城市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果和表现。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产业结构升级:刘易斯模型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产业结构会逐步升级。
我国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刘易斯模型强调,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经济增长方式会从依赖劳动力数量向依赖劳动力质量转变。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的“刘易斯拐点”研究——诠释、判断与反思
2014年第5期(总第206期)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ECONOMICSNo.5,2014(Tot.No.206)我国的 刘易斯拐点 研究诠释㊁判断与反思周建锋(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㊀要: 刘易斯拐点 预示一国将经历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㊁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转型过程㊂本文通过利用马克思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分析,证实了我国农业内部还存在剩余劳动力以及2004年开始显现出的 民工荒 的事实㊂但我国日益严重的 民工荒 浪潮并未能形成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㊁农民市民化之间的和谐互动,我国并未能出现与二元经济模型预测相一致的转型㊂从根本上讲,我国并未出现 刘易斯拐点 ㊂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中图分类号:F241 2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5-0104-10DOI:10 3969/j issn 1000-4149 2014 05 012收稿日期:2013-12-03;修订日期:2014-03-08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课题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JBS10032)㊂作者简介:周建锋,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厦门大学经济系博士研究生㊂TheResearchofChina s LewisTurningPoint :Interpretation,JudgmentandReflectionZHOUJianfeng(SchoolofMarxism,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Abstract: Lewisturningpoint indicatesthatacountrywillexperiencethetransitionprocessthatlaborischangingfromsurplustoshortage,theincom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isdiminishing,theeconomicistransformedfrombasedagriculturaltobaseonindustry.TheanalysisoflaborsupplyanddemandsituationfromMarxisttheoryaboutthedegreeofrealizationoflaborvalue,thepaperconfirmedthefactsthatthereexisttheagriculturalsurpluslabor,andtheshortageofmigrantworkersstartfrom2004.However,theseriousshortageofmigrantworkersfailedresultinaharmoniousinteractionofnarrowingtheurban⁃ruralgapandpopulationurbanization.Thetransitionbasedonthedualeconomymodelpredictsdoesn tappearinourcountry.Fundamentally,Lewisturningpoint doesn tappearinourcountry.周建锋:我国的 刘易斯拐点 研究Keywords:surpluslabor;Lewis⁃Ranis⁃Feimodel; Lewisturningpoint ;thedegreeofrealizationoflaborvalue发展经济学大师阿瑟㊃刘易斯(ArthurLewis)1954年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之作 ‘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1]㊂在文中,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只能获得相对较低㊁仅能维持生存的工资①,而且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并不会影响农业生产;城市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且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获得的工资高于在农村就业的工资水平,从而城市工业部门能得到所需的由农村提供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㊂但随着城市工业部门的不断扩张,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最终将会被吸收光,将呈现农村劳动力②由过剩到短缺㊁劳动力工资由一成不变到不断上升的态势㊂在刘易斯看来,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的转变是一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一个必经阶段,而这一转变的交点则被称为 刘易斯拐点 ㊂刘易斯曾在1979年预言: 由于缺乏物质力量抑制农村人口迁移,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每年增长3%的国家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在现代工业部门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2]㊂ 然而,我国 民工荒 现象自2004年在沿海局部地区出现,近年来更是蔓延至一些中西部地区㊂当今我国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紧缺的图景完全颠覆了刘易斯当年的预测,这是否意味刘易斯错了呢?如果刘易斯没错,那怎么解释我国的 民工荒 浪潮? 民工荒 是否意味着我国真正跨越了 刘易斯拐点 ?一、文献综述刘易斯拐点 描述的是农业部门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变,国内外绝大多数研究在判断 刘易斯拐点 是否出现往往等同于判断一国农业部门劳动力是否过剩的问题㊂对于判断一国农业部门劳动力是否过剩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一是,通过直接考察农村劳动力供求数量上的变化来判断 刘易斯拐点 是否出现㊂一部分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尽枯竭,尽管分析得出的 刘易斯拐点 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但都承认我国 刘易斯拐点 已经显现的事实[3 6];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劳动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在我国农村还大量存在,我国只是处在向 刘易斯拐点 迈进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出现 刘易斯拐点 [7 9]㊂其二是,通过对比由于劳动力稀缺性变化所导致的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化差异来说明 刘易斯拐点 是否到来㊂有学者基于农民工工资在2005年以来出现大幅度上升以及相伴随的农民工劳动力短缺的事实[10 12],有学者从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的态势与农村劳动力减少的直接关联性角度[13],有学者从农业劳动边际产出由负到正的变化视角[14],还有学者通过我国愈演愈烈的 民工荒 ㊁ 涨薪潮 和 劳资纠纷 现象,结合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新态势[15],得出我国已经越过 刘易斯拐点 的结论㊂但同时有研究表明:我国非熟练工人平均每年实际工资增长率为负数或零[16],我国还未出现同期韩国㊁日本越过 刘易斯拐点 的一些特征[17],由此推出的结论是:我国还未出现 刘易斯拐点 ㊂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对我国是否出现 刘易斯拐点 存在较大争议㊂刘易斯只是描绘了 刘易斯拐点 出现时的特征,并没有告知其出现的衡量标准㊂因此,判断我国是否出现 刘易斯拐点 ,还必须仔细研读 刘易斯拐点 的内涵,找到 刘易斯拐点 的最本质含义㊂①②由于在传统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生产并不存在广泛的雇佣关系,农民作为劳动力其收入主要从农业家庭经营中获得,为表达方便,本文中的农村劳动力工资等同于家庭经营收入㊂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留在农村的农民基本在农业内部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本文中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为相同概念㊂㊀‘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5期二㊁ 刘易斯拐点的内涵及判断标准图1㊀刘易斯 拉尼斯 费景汉模型刘易斯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建立了二元经济经典模型,但只是粗略勾勒出 刘易斯拐点 出现的图景,而对 刘易斯拐点 的详尽分析则是刘易斯的追随者拉尼斯和费景汉的重要贡献㊂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经典模型进行了拓展[18],其构建的模型(一般被称之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简称为刘-拉-费模型)可以通过图1来表示㊂在图1中,CD表示农村劳动力供给曲线,Or表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的起点,Oc表示城市工业部门雇佣农业部门劳动力数量的起点㊂在不考虑人口增长的背景下,只要在城市工业部门就业获得的工资(W∗)高于在农业部门就业获得的最低生存工资水平(W1),农村人口就会不断涌向城市,进而形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㊂第一阶段为N1N2部分㊂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的工资水平(W1)㊂城市的工业部门遵循劳动力边际产出等于工资水平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其对农村劳动力吸纳的数量(OcL1)由固定工资水平(W∗)与劳动边际产出曲线(M1N1)的交点决定,从而农村劳动力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劳动力(OrL1)停留在农业内部就业,一部分劳动力(OcL1)在城市工业部门就业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工业部门劳动生产效率也得到提升,劳动力边际生产力曲线也随之由M1N1逐步上升到M2N2,被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也由OcL1上升到OcL2,由此,一国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N2N3)㊂而连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N2点则是 刘易斯第一拐点 ,其对应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水平为OcL2㊂在这一阶段,由于城市工业部门工资水平高于农业部门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过程将会得到延续,但由于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农村劳动力供给曲线并不是水平状,而是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趋势㊂这一变化使得农村劳动力工资水平并不只停留在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W1),而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而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㊂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于农村就业人员获得的工资会高于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W1),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的工资水平仍停留在固定工资水平(W∗),相对于第一阶段(N1N2),在农民数量减少的基础上,第二阶段(N2N3)的城乡收入差距①呈现不断缩小的态势,并最终在N3点趋于一致㊂N3点则是 刘易斯第二拐点 ,由此,经济发展越过N3点的N3W∗部分则是第三阶段㊂在这个阶段,城乡差别已经消失,并且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表现出相同的稀缺性,城市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工资水平呈现一一对应的同步上升态势㊂由此可见,刘-拉-费模型将 刘易斯拐点 进一步分为 刘易斯第一拐点 和 刘易斯第二拐点 ㊂进一步来看, 刘易斯拐点 (不管是 刘易斯第一拐点 还是 刘易斯第二拐点 )关注了两个主题㊂其一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人口的供求问题㊂在 刘易斯第一拐点 之前,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不会影响农业生产效率㊂而在 刘易斯第一拐点 和 刘易斯第①在刘-拉-费模型中,考察的是农民在农村从事家庭经营收入和城市居民就业收入的差距,因为在城市就业的居民的劳动收入主要通过工资性的收入表现出来,因此,为了表达方便,后面直接将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和城市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之间的差距等同于城乡收入差距㊂周建锋:我国的 刘易斯拐点 研究二拐点 之间,农村过剩劳动力被吸纳完毕,换言之,城市工业部门在吸纳农村人口的同时,农业生产效率也得到提升,农村就业人口工资呈现上涨态势㊂ 刘易斯第二拐点 则是城乡一体化后,劳动力整体短缺的描绘㊂其二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㊂刘-拉-费模型中,在 刘易斯第一拐点 未到来时,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被稳定在一个固态水平(W∗-W1);在跨越了 刘易斯第一拐点 后,城市工业部门工资仍稳定在W∗水平,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工资水平不断上升(上升至W2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也随之不断缩小;而城乡收入差距在 刘易斯第二拐点 以后真正消失㊂而且在刘-拉-费模型中, 刘易斯拐点 的出现是与城乡就业人口及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整同步的过程㊂具体而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呈现三个阶段(由OcL1上升到OcL2为第一阶段,由OcL2上升到OcL3为第二阶段,OcL3到OcOr为第三阶段),而与之相对应的城乡收入差距(等于W∗-W1㊁小于W∗-W1㊁0)则呈现阶段性的下降㊂在刘-拉-费模型中,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使经济转型㊁ 刘易斯拐点 出现的手段,而且,只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㊂从这种意义来看,两者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㊂而如果仅仅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核心指标来判断 刘易斯拐点 是否出现,则从根本上忽略了 刘易斯拐点 需要表达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最核心目的㊂因为刘易斯构建的二元经济模型从本质上是描述一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经济转型,因此,判断我国 刘易斯拐点 是否出现的必要条件是:其一,我国农业部门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以及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是否呈现短缺状态;其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在一定时期呈现明显缩小的态势;其三,在前面两个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消灭后,与之相匹配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否呈现不断缩小的动态变化㊂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剩余劳动力的解读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力商品的价格由劳动力商品价值所决定,并受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㊂换言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当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相一致时,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价值将会相等㊂当劳动力供给小于劳动力需求时,劳动力价格高于价值㊂反过来说,当劳动力价格小于㊁等于或者大于劳动力价值时,劳动力供需状况分别对应的是供给过剩㊁需求平衡㊁供给不足三种情况㊂对一国来说,劳动力是否过剩也可以通过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价格的关系反映出来㊂这也就是说,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价值的偏离程度是与劳动力供求状况一一对应的映射㊂假定在t时期,劳动力价格用劳动力工资来表示,一国劳动力价值㊁劳动力工资分别记为Vt㊁Wt㊂如果仅考察t时期的劳动力需求状况,只需要计算出WtVt即可㊂定义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θt=WtVt,当θt>1时,劳动力工资Wt大于劳动力价值Vt,表明在t时期劳动力是短缺的;当θt=1时,则表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之间达到了平衡;当θt<1时,则表明劳动力已经过剩㊂刘-拉-费模型将农业劳动力工资收入在达到 刘易斯第一拐点 前假定为不变的工资水平,在达到 刘易斯第二拐点 前的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假定为一固定水平㊂在现实中,不管是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还是城市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都是不断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静态水平㊂即劳动力工资上涨并不意味着和劳动力短缺有必然的联系㊂以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来考察劳动力的短缺情况,则能更贴近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动态变化㊂具体而言,考察 刘易斯拐点 中的劳动力的需求情㊀‘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5期况,不仅要考察劳动力工资的变化情况,还需要考察劳动力价值的变动情况, 刘易斯拐点 表明的是农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到短缺㊁农业规模不断萎缩和城市工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动态演化过程㊂这一过程中,农业规模和城市工业规模是不断变化的,使得与之对应的劳动力需求规模也不尽相同,即劳动力是过剩还是短缺是个相对概念,对 刘易斯拐点 的分析应在动态分析框架中展开㊂假定在t+1时期,劳动力价值(Vt+1)㊁劳动力工资(Wt+1)都在变化(相对于t时期的Vt㊁Wt),自然θt+1=Wt+1Vt+1也不相同㊂从动态视角来看,我们需要比较在不同时期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变化㊂如果θt+1>θt,则表明相对于t时期,劳动力工资在t+1时期变化的正向幅度要大于劳动力价值变化的幅度,这也说明劳动力供给在相对减少;反之,如果θt+1<θt,则表明劳动力的供给在相对增加㊂ 刘易斯拐点 还必须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的变化情况㊂假定在发展初期t时期,农村和城市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分别为θRt㊁θCt㊂在刘-拉-费模型中,在发展初期,城市工业部门并不能马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存在过剩的情况,刘-拉-费模型中暗含着农村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θRt<1以及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θCt<1这一假设条件㊂假定在t+n(n>1)时期出现 刘易斯第一拐点 ,这时农业已经不存在剩余劳动力,达到了维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供求之间的平衡㊂同时,当越过 刘易斯第一拐点 后,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与农村劳动力工资的向上调整一一对应㊂换言之, 刘易斯第一拐点 的出现必须建立在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θRt θRt+n-1<θRt+n=1<θRt+n+1 )的阶段性跳跃的基础条件之上㊂由于 刘易斯第一拐点 出现后,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相对较高,仍然会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直到在城乡收入趋于一致的 刘易斯第二拐点 出现后才会停止㊂假定 刘易斯第二拐点 在t+n+m(m>1)时期出现,则意味着劳动者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就业,所获得的收入相等,城乡劳动力流动出现动态均衡㊂而越过 刘易斯第二拐点 后,城市工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直接效应是劳动力工资的不断上升㊂这也就是说,t+n+m(m>1)时期是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求平衡的时间点,城市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也将呈现(θCt θCt+n+m-1<θCt+n+m=1<θCt+n+m+1 )阶段性动态演化的过程㊂四㊁对 我国是否出现 刘易斯拐点 的实证分析和判断判断 刘易斯拐点 是否出现的条件,将涉及两个核心变量:城乡劳动力供求状况以及城乡收入差距㊂如果用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进行分解,判断城乡劳动力供求状况可以先分别估算出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θR=WRVR和θC=WCVC的值,然后再分别把θR和θC与1作比较㊂城乡收入差距则可以用劳动者在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的工资水平来衡量,定义城乡收入差距系数为δ,将城乡收入差距系数记为δ=WCWR㊂由此可见,判断 刘易斯拐点 是否出现将涉及WR㊁VR㊁WC㊁VC四个变量㊂1.我国城乡劳动力价值(VR㊁VC)的估算马克思认为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㊁发展㊁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19]㊂具体而言,劳动力价值主要由三部分构成:①维持劳动者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劳动者养活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受教育或训练而花费的一定量的价值㊂从周建锋:我国的 刘易斯拐点研究图2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劳动力负担人口数变化㊀㊀数据来源:农村每一参加劳动的就业者的负担人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82 2013);城镇每一参加劳动的就业者的负担人数除1979㊁1980年外,其他年份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82 2013),1979年和1980年的数据通过城镇总人口数除以城镇就业人数得到㊂某一年份的截面来看,在一国中,既存在刚出生的婴儿,也有参加工作的劳动者,也有不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维持劳动力生存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将通过社会必需品的支出㊁对养老和家庭抚养费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来体现,即劳动力价值构成中的三部分都会通过一相应支出值表现出来,但注意到必需的生活资料需要满足劳动者本人和家属子女生活所需,故需要以家庭支出作为测算依据,而不能仅仅计算单个劳动者的生活消费支出㊂由此,得到一均衡式:V㊃P1=C㊃P2,其中V为劳动力价值,P1为家庭中就业的人数,C为劳动力价值构成中的①㊁②㊁③的人均图3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家庭人均支出变化㊀㊀数据来源:农村家庭人均支出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2 2013)中的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㊂城镇家庭人均支出由‘中国统计年鉴“(1982 2013)中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和社会保险费支出的加总㊂由于数据缺失,城镇家庭平均每人生活费支出在1978 1980年的数据直接用平均每人消费支出替代㊂支出值,P2为家庭的总人数㊂进一步就可得到劳动力价值的估算公式:V=C㊃P2P1,定义p=P2P1,则V=p㊃C㊂为了估算城乡劳动力价值,需要计算每一年度的p和C值㊂这里选取的p值就是在家庭内每一参加劳动的就业者的负担人数;C值则是一家庭的生活费支出值①㊂根据1982 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我们能分别找到和计算出1978 2012年每个年度城镇②家庭和乡村家庭中所对应的p和C值㊂由图2和图3可知,城镇和农村家庭在C和p值上都存在差异,由公式V=p㊃C可知,城图4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劳动力价值变化乡劳动力价值也必然存在差异㊂图4是估算的1978 2012年城镇和乡村每一年度的劳动力价值㊂可以看出,城乡劳动力价值尽管都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㊂2.城乡收入差距系数δ的测定在刘-拉-费模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来源于传统的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之间较大的劳动收入差异㊂在农村就业的①②在生活费支出中,由于我国目前只在城市建立了覆盖面较广的养老保险市场,因此,相对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的生活费支出将不仅包括社会消费支出,还包括农村所没有的养老保险费用的支出㊂根据我国‘城市规划法“对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㊁市㊁镇 ,本文将城市与城镇视为同一概念㊂㊀‘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5期农民,其劳动收入通过家庭经营获得,在城市大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以被雇佣而获得工资的形式呈现㊂因此,在衡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系数δ时,农业劳动力工资将用家庭经营收入替代,而城镇劳动力收入则仍沿用劳动力工资的指标㊂在图5中,我们计算出了每一年度城乡收入差距系数δ㊂可以看出,δ值在1978 1984年间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在1985 1997年间较为平稳,在1998年以后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㊂从1978 2012年的整体变化情况来看,城乡收入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㊂图5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㊀㊀数据来源:农业劳动力人均收入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2 2013)每一年中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家庭经营收入㊂城市劳动力人均工资则直接选取‘中国统计年鉴“(1982 2013)每一年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指标㊂3.城乡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θR㊁θC)的测算上面的分析中已经估算出WR㊁VR㊁WC㊁VC这四个变量值,由此可以计算城乡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θC=WCVC和θR=WRVR㊂图6是对农村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估算㊂从中可以看到:在1978 2012年长达35年的时间序列中都存在θR<1,这也就是说,在农业封闭经济体系中的农民,从事家庭农业经营并不能有效实现其劳动力价值,农村还存在剩余劳动力㊂而且在2000 2012年间,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θR)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农业经营需要的劳动力在不断减少,农村还存在大量可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㊂图6㊀我国农村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变化由图7城市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出:在1978 2002年都存在θC<1的情况㊂在1978 1996年之间θC值在整体呈现波动的特征,但自1997年以后θC随时间不断增长㊂在这一时期,尽管城市劳动力过剩,但这种过剩的状况在不断得到改善㊂在2003年的时间点上,存在θCʈ1,这也就意味着2003年是城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的时点㊂在2004 2012年间θC>1,并且存在不断拉大的态势,这也与2004年以后我国愈演愈烈的 民工荒 趋势遥相呼应㊂图7㊀我国城市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变化4. 我国是否出现 刘易斯拐点 的判断从我国农业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来看,在1978 2012年35年的时间序列中都存在θR<1,这与刘-拉-费模型中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的原始假设相吻合㊂自然,也不满足由θRt<1向θRt+n=1演变的判别条件,这也就直接否决了我国已越过 刘易斯拐点 的结论㊂从我国城镇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来看,1978 2002年存在θC<1,2003年存在θCʈ1,在2004 2012年存在θC>1,城市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周建锋:我国的 刘易斯拐点 研究度的变化呈现θCt<1⇒θCt+n+m=1⇒1<θCt+n+m+1的阶段性演变轨迹㊂也就是说,如果仅仅从我国城市劳动力短缺的事实来看,2004年是我国 刘易斯拐点 显现的时间点㊂但如果按照刘-拉-费模型来看,城市劳动力短缺理应是越过 刘易斯第二拐点 以后的产物,这与吴要武得出的 我国已经跨越了 刘易斯第二拐点 的结论相一致[20]㊂但在刘-拉-费模型中, 刘易斯第二拐点 的出现表明城乡劳动力收入趋于一致㊂然而,1978 2012年的城乡收入差距系数δ在整体上是不断扩大的,城乡劳动力收入并不存在趋于一致的态势㊂由此可见,我国只是出现了城市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这一现象并不能直接等同于 刘易斯拐点 的出现㊂进一步来说, 刘易斯拐点 的本质在于刻画经济转型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的态势,显然,我国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也直接否定了我国出现 刘易斯拐点 的结论㊂五㊁对 刘易斯拐点 理论的反思我国城市既出现了诸如劳动力短缺㊁农民工工资上涨等与 刘易斯拐点 相符合的基本特征,也出现了诸如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等背离 刘易斯拐点 的现象㊂由此就引出几个问题:作为最大的二元经济体,为什么我国发展的实际与 刘易斯拐点 的基本特征不相吻合?这是否意味 刘易斯拐点 的分析本身存在缺陷?抑或是 刘易斯拐点 在解释中国问题时遇到 水土不服 的窘境?只有澄清这些问题,才能对我国 民工荒 ㊁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找到合理的解释㊂首先, 刘易斯拐点 预示着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的人均劳动效率也得到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不断缩小甚至消失的演变路径,但刘-拉-费模型中的这一分析结论蕴含着几个严格的假设条件㊂第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建立在城市工业部门工资和农业部门工资调整存在时滞的基础上㊂在刘-拉-费模型中,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处于停滞状态,而农村劳动力工资稳定在固定水平的时间相对较短㊂这也暗含着一种推论:在 刘易斯第一拐点 未出现时,城乡之间的劳动生产效率差距以及收入差距将客观存在㊂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较多的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消失,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注定是一个漫长过程,按照刘-拉-费模型的研究逻辑就必然存在一个较长期的 大部分农民相对贫困式 的城乡收入差距的 鸿沟 ㊂第二,刘-拉-费模型遵循的是工业和农业非平衡发展的逻辑㊂在刘-拉-费模型中,农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部门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完毕的基础之上,城市工业部门是居于优先发展的地位㊂托达罗(Todaro)就曾经批评刘-拉-费模型中单纯通过劳动力的城乡间转移即可实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观点,在其模型中认为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不能仅仅片面强调城市工业发展,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平衡发展[21]㊂从我国发展历程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但城市工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少,农民工严重过剩,使得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水平以下,形成城市工业部门的 人口红利 ,从而成为城市工业部门更快发展最有力的支撑㊂在假定农业生产部门效率低下,城市工业部门存在能支撑更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前提下,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存在 路径依赖 的惯性㊂第三,农村劳动力同质化假设㊂在刘-拉-费模型中,劳动力被分为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和农业部门劳动力两种不同的类型,而农村劳动力本身的差别却被抽象掉㊂这也就是说,在刘-拉-费模型中,农村劳动力是同质化的㊂在现实中,农村劳动力本身存在劳动力素质㊁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㊂如果在刘-拉-费模型中引入农村劳动力异质化这一假设,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㊂对于发展中国。
刘易斯模型 (2)
刘易斯模型1. 简介刘易斯模型(Lewis Model)是一种经济模型,用于描述国际贸易中的互补和竞争关系。
该模型由英国经济学家W. Arthur Lewis于1954年提出,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2. 基本原理刘易斯模型基于以下两个假设:•假设一:发展中国家有两个经济部门,一个是农业部门,另一个是产业部门。
•假设二: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可以转移到产业部门。
根据这些假设,刘易斯模型认为随着产业部门的发展,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力会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农业部门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以吸纳所有的劳动力。
因此,大量农业劳动力将流向产业部门,推动产业部门的发展。
3. 模型解释刘易斯模型认为,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高于需求,导致大量农业劳动力过剩。
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到产业部门中,推动产业部门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在刘易斯模型中,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农村人口过剩。
•阶段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转移到产业部门。
•阶段三:产业部门发展,吸纳了大量农业劳动力,经济增长加速。
•阶段四:劳动力转移完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不再增长,发展重点转移到服务业等其他领域。
刘易斯模型认为,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并最终实现经济繁荣。
4. 模型解读刘易斯模型对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它揭示了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鼓励农业现代化:通过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和投入,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促进产业发展:为了吸纳农业劳动力,应加大对产业部门的支持和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教育和培训:为农民工提供相关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推动劳动力转移。
刘易斯模型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内容(一)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内容(一)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模型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框架,用来描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
•创作者刘易斯(Arthur Lewis)于1954年提出了这个模型,因而得名。
模型的基本假设
1.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劳动力供给。
2.生产资本有限。
3.劳动力的工资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的。
模型的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
•发展中国家的初期阶段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
•大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
•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带来城市化,并增加非农产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工业化和资本形成
•工业化是刘易斯模型的核心内容。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会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本形成来支持工业化进程。
第三阶段:工资上升和剩余劳动力减少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人的工资会逐渐上升。
•工资的上升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生活水平,但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随着工资上升和剩余劳动力减少,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
模型的局限性
•刘易斯模型只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初期阶段。
•模型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和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模型也没有考虑到资源分配和环境问题。
结论
•刘易斯模型提供了一个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
•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和资本形成,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经济增长。
•然而,模型也存在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来全面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刘易斯模型》课件
VS
服务业发展与劳动力流动
详细描述
服务业是刘易斯模型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崛起,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服务业流动,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总结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结论二
刘易斯模型的优缺点
理论简洁
强调农业剩余
政策指导意义
刘易斯模型提供了一个简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该模型强调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为农业向工业转移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易斯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指导,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方面。
模型假设劳动力无限供给,这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因为劳动力市场受到人口增长、教育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
该模型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城市化进程以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忽略了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性。
因此,在应用刘易斯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刘易斯模型的理论基础
《刘易斯模型》ppt课件
目录
CONTENCT
刘易斯模型简介刘易斯模型的理论基础刘易斯模型的实证分析刘易斯模型的优缺点刘易斯模型的发展与改进刘易斯模型的实际应用案例
刘易斯模型简介
01
简述刘易斯模型的背景和起源
02
刘易斯模型是由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型,旨在解释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
我们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我们还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的预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实证分析。
从刘易斯的模型看中国劳动力的无限供
从刘易斯的模型看中国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问题W0462013 潘更摘要:本文同时通过对刘易斯模型的探讨,找到其中的不足,分析中国劳动力是否无限供给,进而对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进行解释,试图来说明推动中国出口在近年来的高速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因素关键词:劳动力无限供给,劳动生产率,农业工资一.从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说起:一则新闻:欧盟委员会已于5月12日晚(布鲁塞尔时间)作出决定,对来自中国的两种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
据欧盟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月至4月,欧盟进口中国鞋产品平均增幅为700%. 同时,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纺织品出口剧增,而且部分非设限类纺织品对欧出口量增价跌。
泉州市外经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现象已引起欧盟成员国的强烈关注,极有可能在年内对8类中国纺织品发动反倾销调查。
[1]资料显示[6],上世纪90 年代后,世界上平均每六七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中就有一起针对中国产品。
2002 年以来,中国71%的企业和39%的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损失金额占出口总额的17%。
而在2003 年,共有19 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反倾销、保障措施及特保立案59 起,涉案金额约22 亿美元,比2002 年增长了178%。
同时,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GDP增长了7倍,而对外贸易却增长了24倍[2].如此巨额的出口增长触动了欧洲乃至世界的神经,中国在近些年来出口(尤其是制造业出口)上井喷式的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贸易盈余的同时,也招致了一件又一件的反倾销诉讼,由此引来的贸易争端,摩擦的加剧层出不穷.究竟是什么让中国的制造业有如此压倒性的优势以至于让欧洲的政要们频繁的挥动反倾销大棒呢?我们不禁要陷入思考.二.传统的理论模型分析根据刘易斯的模型,传统理论认为:在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中,农村存在着传统产业,具有边际生产率递减的特点,同时根据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只要人均生活水平超过最低工资,人口就会增加.因此农村的劳动边际产出会出现低于生存工资甚至为零的情况,这部分劳动力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以隐性失业的状态存在.城市工业的发展会带来工资水平的上涨,引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移,因为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现代部分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如图2.1),这就使得工业部门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以大致不变的工资雇佣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能够在工业扩张中拥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图 2.1中,Q1到Q2代表着工业的扩张,由于劳动力供给无限,生存工资不变,因此工业扩张后的工业部门工资也保持不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对于中国制造业压倒性优势的解释有决定性的意义.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加而工资则保持不变(或者增长缓慢),这样中国就能够在产品成本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根据巴拉萨效应,一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伴随实际汇率的升值, 因为人民币保持与美圆相对稳定的名义的兑换水平,而中国又采取了一些措施抑制通货膨胀[3],因此不能通过价格的上涨带来实际汇率的升值.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和实际汇率的稳定导致了中国产品相对价格远低于同类产品,这也就解释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的爆涨原因.三.对理论模型的实证分析首先,我们对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分析.横向比较来看,中国制造业在2002年平均的劳动力工资仅仅为0.6美圆/小时,折合成一年的工资也只是1200美圆而已,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可见,在绝对水平意义下,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如图3.1). 这跟中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
刘易斯的中国拐点
刘易斯的中国拐点作者:赵福帅来源:《英才》2013年第04期“刘易斯拐点”这五个字恐怕是现代中国社会被使用最多、也是最热的一个经济学术语。
但“刘易斯拐点”具体指的是什么,很多人实际是一知半解;再追问刘易斯是谁,了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威廉·阿瑟·刘易斯于1915年出生在英属西印度群岛一个黑人家庭,就学于伦敦经济学院,1940年获博士学位。
殖民地黑人身份及成长经历,使刘易斯更加关注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后,他开始专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主要著作有《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
刘易斯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后发国家的经济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准还是那么低?他发现,如果将关注点聚焦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卢锋向《英才》记者介绍,刘易斯的理论更重视积累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相信经济发展的本质是要最大限度地把经济剩余转化为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分配有利于储蓄阶层或资本家阶级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市场机制下实现的较高储蓄率、投资率,对于发展是非常基本的条件。
”尽管刘易斯提出其理论后,各方颇多争论,但其作为发展经济学开拓者的地位,则是无可争议的。
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还担任过加纳等国的政府顾问和联合国一些专门机构的要职,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1979年,刘易斯与舒尔茨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刘易斯拐点对于时下曝光率颇高的“刘易斯拐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对《英才》记者做了详细解释。
“刘易斯最早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把产业分成传统和现代两类。
传统产业的低价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
转移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第一个拐点,即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成有限供给,工资从基本不涨变为小幅上升;等到劳动力转移完毕,就出现了第二个拐点,工资大幅上升。
这时候会出现资本深化,即用资本替代劳动。
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已现,中国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核心要点1. 愈演愈烈的民工荒和最低工资上调标志着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从人口转变角度看,我国人口抚养比将迎来上升拐点,人口红利逐渐衰竭;从人口迁移角度看,工资成本大幅上升,我国已出现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供给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是我国面临的长期趋势。
各种指标显示,刘易斯拐点已现,人口红利逐渐衰竭,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未来几年仍受益于人口红利。
我国人口结构变迁或人力资源条件的改变是驱动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
2. 从日本经验看,新兴产业、消费行业和服务业在经济转型期的持续高成长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显著超越大盘指数。
因此,必须高度关注人力资源约束驱动的高成长行业,及其带来的投资机会。
3.看美国的发展历程,他们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人口红利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相对日本较小,促使美国产业升级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两次西迁运动。
随着人口的增长,正是这两次西迁运动和政府主导的西部大开发使美国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转变。
4.从日本和美国发展经验看,人口红利衰竭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并促进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未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将有三大趋势:一是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发展,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到内地转移,沿海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三是低端产业逐渐从中国退出,转向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外后进国家转移。
5. 劳动力供给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将给中国带来五个方面的产业变迁:一是加速消费行业成长,二是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产业成为朝阳产业,三是机器替代人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速成长,四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信息产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五是工资增长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将驱动经济与产业转型1. 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1999年开始,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
刘易斯拐点与中国经济发展
刘易斯拐点与中国经济发展作者:蔡万焕来源:《前线》2013年第09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格局、劳动力市场等发生巨大变化。
尤其是近些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引发国内外理论界关于我国经济是否迎来刘易斯拐点的关注和讨论。
刘易斯拐点是特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下的现象,并不具有普适性。
要讨论中国经济是否迎来刘易斯拐点,首先必须分析刘易斯拐点现象隐含的实质问题及其所适用的经济制度,甄别刘易斯拐点理论对中国经济的适用性。
目前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迎来刘易斯拐点的争论在刘易斯的论述中,刘易斯拐点被描述为这样一个时点,此时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由本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决定,工业部门不得不提高工资才能吸引更多劳动力。
2004年以来,沿海地区“民工荒”现象引发了社会关注,并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到来的标志。
他们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红利消失和全国性劳动力短缺、农民工工资水平显著提高等现象,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已迎来刘易斯拐点。
还有很多人则以中国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就业人口工资收入差距仍在拉大、“民工荒”是农民工供求结构性矛盾的表现、劳动报酬在GDP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为依据,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
他们指出,民工荒、农民工工资上涨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存是制度原因造成的,城乡间潜在的劳动力转移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而持该观点的学者并非对中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持完全否定态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刘易斯拐点对中国来说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或早或晚总会经历这一时点。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刘易斯拐点应被理解成一个时间段或区间,而非一个精确的时间点;刘易斯拐点不是短时间内完成,在欠发达国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地区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大陆东部地区已逼近刘易斯拐点,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相对落后,距离刘易斯拐点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中国大陆地区整体跨越刘易斯拐点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刘易斯模型的解读与评价
对刘易斯模型的解读与评价刘易斯发展了一个二元经济古典模型,以解释一个自给自足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分析框架下解决分配、积累和增长等问题。
他强调资本主义剩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一、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发展中国家经济由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组成,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
在二元经济中,两个部门具有完全不同的再生产规律(生产组织和劳动力市场有着本质的差别)。
(一)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为代表(现代部门):1、利润最大化2、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3、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4、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5、就业水平由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工资决定。
总之,二元经济中的资本主义部门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
现代部门中的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受短期内劳动和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
资本家将他们获得的大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
工业部门存在持续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迅速提高。
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就业水平和生产量由劳动边际生产力曲线等于实际工资水平曲线的交点所决定。
(二)非资本主义部门以农业部门为代表(传统部门):1、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部门2、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土地和技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的简单技术)3、受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图定律)4、农业人口在达到某个极限之前,具有持续增长的性质,但不可能降低到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以下(马尔萨斯人口理论)5、人均收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和零值劳动力二、无限劳动供给刘易斯模式的提出:1954 《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前提条件:无限剩余劳动的供给(指城市现带工业部门在现行的一个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供给,也就是说,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上,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是具有完全弹性的。
)无限劳动供给的原因:1、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2、据刘易斯估计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约比农业部门收入水平高出30%。
从“刘易斯拐点”看中国经济发展
从“刘易斯拐点”看中国经济发展作者:张巍巍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14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连续快速稳定增长。
专家们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大致跟对全球经济的预测差不多:保持2007年的增长势头,但有所减缓,大致维持在10%左右。
同时中国经济将在2008年面临着重大挑战,其中大家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一、“刘易斯拐点”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
阿瑟,刘易斯在《曼彻斯特经济和统计研究》上发表了发展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二元经济模型,其中提出了“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认为,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一个是以现代生产方式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为代表)。
其中农业部门人口多、增长快,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其边际生产率非常低甚至为零,农业部门出现大量劳动力剩余。
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入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用图可详细说明: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农业中劳动的边际产出量在g点降为零。
此时,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图1)。
当工业部门提供既定水平工资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图3),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部门不断扩张。
由于在既定工资k水平上,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工业部门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将所获得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规模不断扩大(由D1扩大到D2)直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即规模D3,也称刘易斯拐点。
研究者们认为中国可以被看作是处于正在纠正严重的二元化问题中的经济。
在1978年以前,中国是不允许农民向城市工业移民和就业的,同时,也不允许农业部门去减少或消除那些无生产力的劳动。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观点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观点刘易斯模型是由经济学家威廉·刘易斯于1954年提出的,被广泛应用于发展经济学研究中。
该模型主要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对于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刘易斯模型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工业化刘易斯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可以被吸收到城市工业部门中,推动城市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农村地区劳动力供应过剩,无法在农业部门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
这些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业部门后,可以提高工业产出,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2. 城市工业化与资本积累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本积累。
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工业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于建设工业基础设施和购买生产设备等。
这些资本积累主要依靠国家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引进,通过投资和贷款等方式实现。
资本积累的加速可以提高城市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3. 城市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化过程中会导致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
随着城市工业部门的发展壮大,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应会逐渐减少。
这种劳动力转移可以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4. 城市工业化与收入差距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化过程中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应会相对紧缺,从而提高了城市工人的工资水平。
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会导致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5. 城市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刘易斯模型认为,城市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
通过吸纳农村劳动力、积累资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式,城市工业化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城市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刘易斯拐点下的中国
刘易斯拐点下的中国摘要:本文描述了刘易斯拐点下的中国现状,劳动力市场供求比逐渐攀升,用工荒蔓延,用工成本增加,表明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几十年来对中国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口红利日趋枯竭,剩余劳动力消化殆尽,劳动力增量受限,经济增长放缓与刚性支出上升同时出现,将给中国的传统型制造业带来转型契机,中国正在面对新的挑战。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用工荒人口红利上世纪七十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随后,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刘易斯提出了自己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
该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劳动力过剩,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
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发展中国家内普遍存在二元经济格局,由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持续大规模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劳动力成本保持相对低廉。
按照发展的逻辑,等到非农产业的发展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二元经济就会逐步变成一体化的和均衡的现代经济。
这个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即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的这个时点,就是决定性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
自21世纪初,最先从珠三角开始,然后蔓延到沿海其他一些地区,我国逐渐出现了“民工潮”现象。
原来劳动力被认为是可以源源不断且无限供给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又突然出现一些企业面临“招不到工”的难题,“招工难”正从以往的东南沿海向全国蔓延。
基于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的新常态分析
基于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的新常态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新常态经济形势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原因并提出政策措施。
文章首先分析了刘易斯二元模型的特点,结合日本经济数据分析了其合理性。
随后指出我国与刘易斯二元模型的不适应性,分析了户籍制度等障碍约束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转变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扭曲。
文章认为,新常态下要用以新观点新方法看待我国二元结构。
在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之后,文章得出结论,深化改革户籍制度、调整经济结构、加大投资人力资本是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较好方案。
关键词:刘易斯模型城乡二元结构新常态经济结构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逐渐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城乡二元结构分割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约束障碍逐渐被人们讨论,目前学者大多集中在分析刘易斯拐点问题上,以及刘易斯模型与我国现实,而忽视尤其近两年来我国特殊的经济形势。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刘易斯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性;第二部分分析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刘易斯模型在我国的不适应性,并着重探讨阻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因素;第三部分提出政策建议。
一刘易斯模型及其适用性分析1、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当最终城乡工资水平趋于一致时,劳动力停止转移,城乡二元结构消失形成统一市场。
而这个工资平衡点就是刘易斯第一拐点。
达到平衡点之前,工业部门给予来自传统农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只能够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因此工资能较低,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走的劳动力密集型经济结构相符,这也是其比较优势之一。
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以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基础,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描述为现代工业部门不断扩张、传统农业富余劳动力不断被工业部门吸收的过程。
07刘易斯模型
传统部门以农业部门为代表(非资本主义部门):
——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部门 ——生产投如要素:劳动、土地和技术(以传统经验为基
础的简单技术) ——受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古典经济学中的李嘉续增长的性质,
但不可能降低到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以下(马尔萨斯人口 理论) ——人均收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和零值 劳动力
只要剩余劳动力还存在,方程(6)中的工资 水平就保持不变,更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给资 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收入:
π
* 2
=
p
⋅
Q2
( L*2
,
K
* 2
)
−
wm
⋅ L*2
−
r
⋅
K
* 2
(7)
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和投资过程将继续下
去,在第三期有
K
* 3
>
K
∗ 2
,
L*3 > L*2
π
3*,> π
* 2
第三章 刘易斯模型—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关于作者:
刘易斯(Sir Arthur Lewis;1915-1991)生于英国非洲殖民地露 西娅。1940年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1938-1948年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1948-1958年为曼彻斯特大学 经济学教授。1963-1983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
dQ dL W
c
b
a
SL
wm ws
A
B C Q3′
Q1′ Q2′
0
L∗1
L∗2
L∗3
L∗ L
图2: 二元经济结构中现代部门的经济增长
3、二元经济通向转折点的过程,实际 上是一场资本积累与劳动量供给之间竞赛 的过程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式对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摘要: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限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客观存在,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困扰我国民族地区综合发展的一个难题。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式作为解释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理论模式,其对于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问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理论基础上,同时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如何优化我国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一、“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式的基本内容(一)刘易斯模型1、模型的基本假设(1)二元经济结构假设——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个明显特征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
需要明白的是,刘易斯所假设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现实的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式两码事。
根据这个假设,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组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体部门。
这两个部门具有完全不同的再生产规律,也决定了它们具有自身的特点。
1、现代部门的代表是工业部门(资本主义部门)。
这个部门的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特征:经济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增长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经济增长部分利润用于储蓄和投资;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存在。
2、传统部门的代表是农业部门(非资本主义部门)。
这个部门有以下几个特点: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土地和技术;受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农业人口在达到某个极限之前,具有持续增长的性质,但不可能降低到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以下;存在人均收入低水平均衡陷阱—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和零值劳动力。
(2)传统部门劳动边际零生产率假设刘易斯(1954)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数[1]”。
刘易斯从发展中国家里发现,由于迫于家庭土地不多的压力,导致了部分家庭成员离开土地去寻找其他生存方式,剩下的家庭成员就算愿意再追加对土地的投入,土地的边际生产率也不会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易斯模型的中国动态特征与通货膨胀自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问世以来,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
近年来,由于中国 民工荒的出现,中国的学者开始关注刘易斯模型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焦点是中国是否到达了刘易斯 拐点。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学者们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修正。
虽然提出需要修正的人很多,但实际着手修正的第一位学者是包小忠1(2005) ,他提出中国劳 动力供给曲线有两个折点(两拐点论) ,而不是刘易斯的一个折点,他认为,初始的中国劳动力供 给曲线应是向上倾斜的,在到达了刘易斯提到的现代部门工资 W 后,转向平直(形成第一个折点) , 平直一段时间后再通过刘易斯拐点。
原因是中国农民工对刘易斯 Gap(农民工工资超过土地边际收 入的部分)计算方法特殊。
他将刘易斯 Gap 命名为打工成本,包括三项,除了在城里的衣食住行成 本外, 还有体力透支 (超过农业的高强度劳动) 和刘易斯所说的精神损失成本。
他通过对刘易斯 Gap 的计算,得出农民工在通货膨胀中“实际收入”降低的结论。
所以,民工荒是农民工在务农和务工 两种工作机会之间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刘易斯拐点的到达的表现。
罗炎益(2007) 、张樨樨(2008)和严啸2(2008)也提出了刘易斯修正模型,而实际上其原理 与包小忠模型相同,但他们没有发展包小忠的模型,因为他们的刘易斯 Gap 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其 实是一种退化(可能是他们没有看到包小忠的文章) 。
杨国才(2006)提出另一种方法。
他将农民分成若干种对工资水平接受程度不同的类型,因而 会形成一种 N 个直角折线的劳动供给曲线, 每经过一个折点工资上升一次并产生一次民工荒 (多拐 点论) 。
郭志仪,刘晋 (2011)建议将劳动供给曲线修改成波浪形状,由于土地边际收入是一条斜线, 波浪线有时在斜线的上方,有时在下方,因而就会阶段性出现民工荒。
虽然这几位学者声都称提出要修正刘易斯模型,但实际上只修正了劳动力供给曲线,未考虑劳 动力的需求。
周健4(2008)在包小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需求曲线。
他通过均衡点 的确定,提出民工荒的原因是由于农民工要求的工资提高后企业减少了雇工的数量。
上述中国学者从中国的特殊情况出发对模型进行修正。
但根据刘易斯(1972)的说明,他的模型 只是对劳动无限供给的一个分析框架。
也就是说,依据中国条件确定的不同曲线只不过是刘易斯模 型的一种特例,可以称为刘易斯模型的中国化。
但无论如何,刘易斯的研究中,并没有考虑通货膨 胀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而我们中国学者为刘易斯模型增添了新的内容。
然而,如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对供给曲线的影响,就得考虑供给曲线变动对供需交点的影响。
周 健提出的劳动供给减少的观点在 2008 年可能是正确的,但 2010 年却与实际相悖:农民工的工资迅 速提高,但全国农民工的总数却持续增加。
显然,这是因为宏观条件变化。
2009 年后的财政货币扩3张政策导致了需求曲线的向右移动。
在考虑通货膨胀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同时,又考虑政策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这样的研究实际上已 经脱离了刘易斯的最初的研究方向。
刘易斯的研究是一个长期和历史的过程(见 1954 的论文) ,而 关注经济条件的变化,实际上是引向了一种短期研究,刘易斯(1979)称其为“动态”研究(见刘 易斯《二元经济论》第 48 页) 。
可见,我国学者对刘易斯模型的研究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中国化和动态化。
本文正是基于 这个方向,提出了“刘易斯模型的中国动态特征”这一概念。
一、供给曲线动态:迁移还是流动--中国农民工的核算方法与就 业选择在刘易斯模型中(他没有明确是迁移还是打工,但他用的词是迁移) , 劳动供给有两条线决定,一条是传统部门(最初他称为生存部门)的边际收入 A,另一条是现 代部门(最初他称为资本主义部门)工资线 W,而劳动供给曲线就是工资线 W。
显然,中国的刘 易斯模型也要考虑这两条曲线。
刘易斯的模型里,这两条线是不变化的,而中国的两个收入却随着 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基于一个长期的考虑, 刘易斯将工资设定为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
但在现实的中国经济里, 人们能够观察到的只能是名义工资而不是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本身就不是一个精确概念,刘易斯本 人(1972)就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实际工资(w/a、w/p、w/c、wL/vQ) 。
使用哪一种“实际” ,需要依 据国情和模型的目的。
显然,不仅中国的国情与刘易斯当时使用的历史样本不同,我国学者研究的 目的也与刘易斯不同。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研究者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农民工自己在选择离开“现 代部门”时所依据的实际工资如何计算的,另一个是农民工的土地边际收入的数值。
显然,根据众 所周知的原理,只有当农民工在现代部门的“实际”工资大于他们在土地上的边际收入时,他们才 会选择去现代部门打工。
如果农民工自己认为的“实际”工资低于他们期望的打工工资,或者低于 土地的边际收入,他们就有可能不去打工,而在家里务农。
所以,现在一方面我们所要确定的“实 际” ,应该与农民工所要求的“实际”W 完全一致;另一方面,这种实际不能低于土地的边际收入 A。
1. 农民工自己的“实际”工资--纯收入在增多还是在减少? 我国农民工计算“实际”时要减除全部的打工开支(包括城里的食宿费和路费) ,而不是用名 义工资除以生活费(W/c) ,或者用名义工资除上物价指数(w/p) ,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本身分割成两 个部分:商品部分和非商品部分。
在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的农产区,土地上的收获有一部分不能商品 化,例如他们在家里吃的蔬菜,如果他们不吃掉,也不可能卖掉换成现金。
他们所吃的粮食,尽管能够变现,也与城里的“粮食”不同。
城里的“粮食”是经过层层加价加税后按零售价格出售,而 且还是食堂加工过的食品,价格翻了几倍。
城里玉米的价格是农民在家食用玉米价格的 4 倍还多。
此外, 农民工在家里的 “食品” 构成与城里的也不同, 因为他们可以选择那些不能商品化的剩余 (例 如红薯)来构成“食品” 。
所以打工食宿费 90%是额外负担,理应从工资中扣除。
我们用 G 代表农民工打工的支出,那么农民工的纯收入=(W-G)/p,从表面上看,G 的变动 可以用城市的 CPI 折算,而 p 可以用全国的 CPI 折算。
其实不然,因为根据 CPI 的算法,粮食与租 金和食品加工服务在 CPI 的篮子里是分别给与权数的后再加起来,但农民工打工生活费中吃(食 品) ,不是这样计算的,他们用盒饭(将饭菜放在一次性饭盒,作为一餐饭出售)的价格来计算的。
深圳 1998 年的农民工盒饭价格是 4 元钱,而在 2010 年已经达到了 15 元(3.75 倍) ! ,可按 CPI 折 算的深圳 CPI 上升了不足 50%(图书馆查实) 。
为什么盒饭的价格会远远超过 CPI 呢?因为盒饭的 制作中包括食品加工服务费, 而食品加工的老板要将制做场地租金和工人食宿的房租都加价至加工 费中,而深圳的房租 10 年中上涨超过了 4 倍,更进一步,在总价格上涨三倍的基础上,税收也要 同比例增加,当然就超过了 3 倍。
上面我们计算的农民工纯收入,实际上也只是名义纯收入,还没有扣除物价侵蚀的部分。
但是 农民工用哪一种物价指数做为折算标准呢?农民心里自有一本帐,农民不会用 CPI,也不会用 PPI, 因为他的现金收入并不是依据国家统计局的商品篮子来确定权数和构成的。
我国农村农民的主要现 金支出不是食品而是农用机械(包括交通工具) 、化肥、住宅建筑材料、学生学费和重大疾病治疗 费。
而这几项商品的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大于统计局统计的 CPI。
我们假定农民依据他们的现金支 出商品篮子确定的指数为 WPPI (农民工物价指数) , 那么, 真正的农民纯收入应该是(W-G)/WPPI, 那么,我们将会发现,由此计算的农民工收入少于他们在 2000 年以前的打工收入。
2002 年的月平均工资 为 843.8 元 ,生活费支出(盛运来62007)按 2003 年计算(2002 年物 价指数下行,2001 年与 2003 年物价指数持平,应该说三年的物价没有变化) ,纯收入 421.8 元,年 纯收入(421.8×12=)5061.6 元。
2009 年每月纯收入 651 元(1417-766) ,全年 7812 元,增幅 54.35%。
若依据《中国经济报告 2011 年第 3 期》 ,2009 年农民工平均年收入 18107 元,家庭在目 前务工地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平均 1243.03 元②, 寄回或带回老家的现金平均 6462.63 元。
增幅 27.68%。
而按 《2010 年中国统计年鉴》 2002-2009 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可算出, 增幅为 55.73%;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幅 25.02%(其中建筑材料价格指数增幅 19.0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 价格指数增幅 45.7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增幅为 22.66%。
也就是说,2009 年的 6462 元(对5 ①①中国经济网 2008 年 10 月 19 日专稿: “2007 年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达到 1210.9 元,比 2002 年提高了 43.5%。
”由此可计算出 2002 年的平均工资为 843.8 元。
2005 年月平均 872 元(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金三林,王宾,许召元) ,2009 年,1417 元 ② 中国经济报告 2011 年第 3 期:从消费结构来看,食品支出最大,平均 540.32 元,占到消费支出(扣除社保 支出后)的 49%;其次为居住方面的支出,平均 214.60 元;再次为日常生活支出,平均 173.83 元。
其余支出依次 为:社会保险个人缴费支出,平均 137.31 元;交通支出,平均 99.45 元;医疗支出,平均 99.35 元;通讯支出,平 均 90.88 元于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力)低于 2002 年的 5061 元。
由此可知,农民工实际收入不是提高,而是降 低了!民工荒的实质一目了然。
2. 农民工的土地边际收入在增长 3.在农民工纯收入下降的同时,农民工的土地边际收入二、劳动需求曲线的动态:雇工增加还是减少?人保部公布的 2009 年月均工资为 1400 元,11 个月的纯收入为 6974 元,动态性在于物价的变动,物价变动则名义工资变动,生活费用变动,劳动供给和需求均衡点就 要变动。
最终的结果是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因为名义工资的上升而增加, 但工厂却因为物价变动而遭 到了损失。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好处让谁得到了! 看起来,虽然领导们不想“折腾” ,但有关部门的决策让经济不得不折腾,我国的特殊性在于农民对收入的计算是分成两部分进行的:这个特殊性要求 的“边际”和“实际”都很特别,农民工选择的篮子商品和权数也具有特殊性(已由问卷调查 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