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2.4、顺序教案7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K12教育文档)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7 顺序(1)——几和第几-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7 顺序(1)——几和第几-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习几和第几的概念,掌握几和第几的转换关系,能够练习简单的几和第几的加减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直观地感受到几和第几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转化,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共同寻找规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几和第几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及因数学而产生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2.1 概念的引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一下书本上几和第几的对比图,然后以生活中简单的例子如苹果和篮子、同学和班级等,让学生在感受的同时了解几和第几的概念。
2.2 两者之间的转换2.2.1 小组探究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小组游戏,比如传球游戏、拼图游戏等,然后让学生基于游戏中的几和第几的联系,自行寻找规律,理解几和第几之间的转换关系。
2.2.2 数学练习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自己练习几和第几之间的转换,如:将2个3个4个苹果转换为第几个苹果,将第4个、第5个、第6个小星星转换为几个小星星等。
2.3 简单的加减法在深入了解几和第几之间的转换关系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如将10个苹果加上6个苹果再转换为第几个苹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几和第几的概念,理解几和第几之间的转换关系,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2 教学难点理解几和第几之间的转换关系,掌握几和第几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感受几和第几,激发学生发现几和第几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4.2 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几和第几之间的转换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5.1 课本资源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5.2 教具资源苹果、篮子、颜色不同的小星星等。
六、教学评价6.1 内容评价能够掌握几和第几的概念,理解几和第几之间的转换关系,掌握几和第几的加减法运算。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一单元比一比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松鼠轻,大象重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顺序》备课教案
顺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卡片,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的顺序。
通过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个翻牌排序的游戏好吗?要求:(1)请几位同学为同学们翻开桌前扣放的10 张扑克牌。
(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看到1—10的十个数字。
你能排列这些数字吗?把你的做法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交流汇报:由小向大,或由大到小,单数排列或双数排列……你发现了什么?交流汇报(由左向右数越来越大,由右向左数越来越小……)请大家看老师手中这张卡片,你认为摆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学生交流汇报:放在最前边合适,因为前一排数一个比一个大……摆好后读一读。
出示球的情境图。
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不知道的老师给予提示)能为他们编号排队吗?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观察、交流汇报:看到气球、篮球、排球、棒球、网球……气球大,乒乓球小……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编号排列排第3……完成练一练第2题完成练一练第3题。
你能为装果汁杯子编号、排序吗?学生交流汇报;可以把最多的编为1号,也可以把最少的编为1号……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家庭成员,并为他们排序。
(准备长度、粗细不同的铅笔排一排)学生交流汇报(可以按年龄、高矮……)。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及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及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教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与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及方法:引导学生参及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与轻重。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与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与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松鼠轻,大象重教学后记: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要求:知识及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及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体验及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及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比一比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松鼠轻,大象重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顺序冀教版(4)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顺序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体验顺序的内涵,建立顺序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并理解顺序的概念,能够按照顺序排列事物。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顺序的概念,能够按照顺序排列事物。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图片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顺序。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理解顺序的概念,能够按照顺序排列事物。
2. 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按照顺序排列。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顺序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顺序的概念,能够按照顺序排列事物。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
4.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在学生掌握了顺序的概念后,进入练习环节。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按照顺序排列。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在挑战中成长;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在成功中建立信心。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个别化的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冀教版篇一: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顺序冀教版(1)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顺序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顺序的概念,能够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物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顺序的概念:顺序是指事物排列的次序,包括顺序的先后、上下、左右等。
2. 排列物体:学会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物体,如从小到大、从短到长等。
3. 顺序的运用:能够将物体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顺序的概念,学会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物体。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顺序的概念,将物体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片、小物品、教学课件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物品、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出示卡片、小物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物体的顺序。
2.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物体的顺序,如“从小到大”、“从短到长”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顺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顺序的意义。
2. 教师示范如何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物体,如从小到大、从短到长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会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列物体。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物体,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顺序概念:事物排列的次序排列物体:从小到大、从短到长等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的方法给自己的玩具或书籍进行排序。
2. 家长签名确认,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顺序的概念和排列物体的方法。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第三课时:大小、轻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认识和体会“1厘米”的意义,初步培养估测意识,学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测量。
教学难点:正确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正确进行简单的测量。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熊遇到了难题,想让小朋友帮忙,难题是“桌子有多长”。
二、知识探究1.自主探索,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测量桌子的长度,并汇报结果。
师生一起观察测量的结果,引出尺子。
2.认识尺子,认识1厘米。
活动一:通过认真观察、交流,总结出:(1)尺子上有数字0、1、2、3、4……,0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2)有一条一条的线,有长的短的,我们把这些一条条的线叫做刻度线。
(3)有“cm”-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学生通过打招呼认识它。
活动二:认识1厘米。
尺子上从0到1这一段的长度是1厘米,尺子上每一大格为1厘米。
活动三:1厘米到底有多长?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对准尺上的0和1,比划一下就能感受到1厘米的长度。
寻找身边的1厘米: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拇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
有了1厘米的基础,进而认识3cm、5cm。
(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三、用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1.当0刻度完整无缺时,将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的哪个刻度对齐。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原创推荐】《顺序》教案设计
师: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按什么顺序编号的,排球排在第几号?排在第4号的是哪个球?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编号的方法: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编号。排球排在第5号,排在第4号的是网球。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编号。排球排在第3号,排第4号的也是网球。
师:你还能把其它球进行比较吗?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对能进行相互比较的要给予表扬。如:篮球比气球大,比排球大。
3.教师提出按顺序编号的要求,鼓励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球编上顺序号。
师:刚才同学们比较了球的大小,现在你能按球的大小给它们排排队,并编上顺序号吗?试一试!
学生自主编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编写的情况。
师:课前同学们都了解了家中成员的年龄,谁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你调查的结果。
指名汇报。
2.按高矮来排序可留做家庭作业,请爸爸妈妈一起来做。
师:能给家人年龄的大小排队并编上顺序号吗?试一试。
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
师:回家后,把你排的结果向爸爸妈妈报告,可以试着把家人的体重、身高等排序。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上体育课是怎样排队的?
学生可能会说:
●个子矮的排在前面,个子高的排在后面。
●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队。
二、自主探索
1.让学生拿出1~10的数字卡片,提出摆卡片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操作。
师:现在大家也来为我们学过的数字朋友排排队,好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写有1~10各数的卡片,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排。
学生可能会说:
●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最小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它应该放在最前面。
●0比1小,所以放在1的前面。
4. 让学生把10以内各数从大到小排一排。
2016-2017年新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顺序教案(优秀资料)
顺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
培养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地。
教学过程:一准备
同学们,今天动物园的小动物举行一场游乐会,好多人都想去看一看,他们正在动物园的门口买票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1、观察图画,图上有几个人?从左边数起,老爷爷是第几位?
2、让老爷爷站在最后这样做好吗?那么就给老爷爷让让吧。
老爷爷排第几?
3、说说每个人从左数排第几?
4、把左边的3个人圈起来,把左边的4个人圈起来。
5、把右边的2个人圈起来,。
按要求圈一圈。
三操作讨论
1师生共同合作涂色。
2师生共同交流,从左起涂4个和涂第4个有什么区别?
3、小女孩住几楼?
4、有几只小猴在捞月亮?带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几?
四试做
1、动手:拿出8 个红花片和1
个黄花片,任意摆成一排看黄花片排第几?
2、把你摆的结果告诉大家。
五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看图回答。
上山的小动物有几只?小猴排第几?
2、下山的小动物有几只?小鹿排第几?
3、出示动物游乐场内比赛图,让学生说一说谁得了第一名?
4、说说各位车手的名次?
5、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说说几和第几的区别。
2016年秋季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2.4、顺序教案2
10内数的顺序教学目标:1.在摆卡片的数学活动中,经历发现1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过程。
2.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字描述事物的作用。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0~10各数的卡片,课前调查家中成员的年龄;教师准备七个杯子。
教学方案: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3.提出把0放进去的要求,讨论0应该摆放在哪儿?要给学生进一步充分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使学生了解0比1小,应该摆在1的前面。
师:我们还认识一个数字朋友0,如果把它放入刚才摆好的一排数中,应该摆在哪儿呢?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最小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它应该放在最前面。
●0比1小,所以放在1的前面。
4.让学生把10以内各数从大到小排一排。
师:现在把0到10这10张卡片弄乱,你能试着把这10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三、按大小编号1.教师通过学生日常用球锻炼身体这一话题引出教材中的各种球,并让学生认一认各是什么球?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都经常利用各种球类来锻炼身体,看看下面这些球你们都认识吗?学生可能对其中的一些球类较为陌生,教师可给予相应介绍。
如黄色的是网球,白色的是棒球。
2.比较球的大小,先让学生说说哪个球最大,哪个球最小,再鼓励学生把其它的球进行比较。
师:在这几个球中,哪个球最大?哪个球最小?生:气球最大,乒乓球最小。
师:你还能把其它球进行比较吗?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对能进行相互比较的要给予表扬。
如:篮球比气球大,比排球大。
3.教师提出按顺序编号的要求,鼓励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给球编上顺序号。
师:刚才同学们比较了球的大小,现在你能按球的大小给它们排排队,并编上顺序号吗?试一试!学生自主编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编写的情况。
4.全班交流编号的结果。
给学生交流不同编号方法的机会,同时完成说一说中的2、3两个题。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按什么顺序编号的,排球排在第几号?排在第4号的是哪个球?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编号的方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编号。
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7课时 顺 序
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第7课时顺序
教学内容:
教材20~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
培养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或教学挂图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
顺序
几第几
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情境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安排师生互动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面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放弃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不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发言的面较广,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5 顺序》word教案 (3)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1 通用教案 个性教案
顺 序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熟悉的情境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知识目标:
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个性化的做法。
教学重点:
会用10 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小兔子最爱吃萝卜了,有一天,小白兔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地里拔萝卜,他们到底拔了几个萝卜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二、引导自学
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图1,说一说小兔们一共拔了几个萝
卜?
2. 观察图2,你发现了什么?从左边起青萝卜是第几?
三、汇报交流
动物赛跑
1. 学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动物们在干什么?谁跑第一?小
兔跑第几?乌龟,小鹿,小狗分别跑第几?、
3. 质疑答疑
你还知道什么?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顺序)
四、 专项训练
1. 摆花片。
学生拿出1片黄色花片和1片红色花片,任意摆一
摆。
2. 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 综合训练
练一练中的1。
2题。
5.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反思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学习伙伴,丫丫遇到了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你们原意不满意,帮帮她?
二、引导自学:
(一)师:丫丫的数字卡片,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弄得乱七八糟,请你帮她把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
(二)合作交流。
同桌互相看一看,你的同桌是不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三)全班交流
1、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帮丫丫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学生说,教师往黑板上贴相应的卡片。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有什么规律?
三、质疑答疑
想一想,把0放入上面的排数中,该怎样摆?为什么?
四、专项训练
按顺序编号(两种情况)
1.先认识各是什么球?
2.说一说哪个球大,哪个球最小?
3.鼓励学生按大小排队,并编上序号。
五、综合训练:25页1、2题。
六、拓展延伸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说一说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年龄,分别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排一排。
通用教案
个性教案
顺序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在摆卡片的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知识目标:
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情感目标:
通过“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 Nhomakorabea序。教学难点:发现1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