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陆环境及相模式(1-2)

合集下载

06第六章 中国古板块构造概况

06第六章 中国古板块构造概况

3. 南韩的沃川裂陷带 证据: (1)裂陷带北西侧为京畿地 块,南西侧为岭南地块, 两地块Ar-Pt1在岩石和构 造上具有可对比性,因此 原来两地块实为一个地块 (2)裂陷带内Pt2-3由火山— 沉积岩组成,火山岩主要 沿边界公州断裂和镇安断 裂发育。
京畿地块
公 州 断 裂
岭南地块 镇 安 断 裂
2.5Ga左右的陆—陆碰撞作用 (Kusky and Li, 2000)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From Li JH et al., 2002; Zhai et al., 2007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
古元古代活动带 可能的哥伦比亚超大陆形成 古元古代晚期基底隆升 岩墙群 裂谷系 非造山岩浆 可能的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
Dahoungyu Group Chuanlinggou Group Changzhougou Group
Volcanics 1.66-1.68 Ga
Alkali volcanics and anorogenic magma in Yanshan The Alkali volcanics of Dahongyu and Tuanshanzi Group 1.68-1.66 Ga The Damiao anorthosite-gabbro bodies 1.73-1.69 Ga The Miyun rapakivi granites 1.76-1.73 Ga
葛肖虹等, 2009
(一) 华北古板块 是中国境内时代最老的一个 陆块,在其基底形成过 程中经历了多次构造岩 浆活动。 • 最老的陆壳可最追索到 38亿年(鞍山地区) • 26-24亿年、19-17亿年 两次重要的构造—热事 件及陆壳快速生长时期。

相概念及分类

相概念及分类

环境(相) 残积环境(相) 坡积-坠积环境(相) 沙漠环境(相)
冰川环境(相)
大陆环境(相)组 冲积扇(山麓-洪积)环境(相) 河流环境(相)
湖泊环境(相)
沼泽环境(相) 三角洲环境(相) 滨岸环境(相)
海陆过渡环境(相)组
潮坪环境(相) 障壁岛环境(相) 浅海陆棚环境组
海洋环境
半深海环境(相)
深海环境(相) 生物礁环境(相)
5
物理参 数
6
化学参数
7
生物参数
8
3.沉积相


相这一概念最早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teno,1669) 引入地质文献。
瑞土地质学家格列斯利(Gressly,1838)认为:“相是 沉积物变化的总和,它表现为这种或那种岩性的、地质 的或古生物的差异”。 塞利(Selly,1970)提出:应该从沉积岩体几何形态、 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物构造特征和古流向特 征来限定相或沉积相. 鲁欣(1953)将相定义为“相就是能表明沉积条件 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综合,因此,相是沉 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
任何级的相均可统称为相环境环境相组环境相大陆环境相组残积环境相坡积坠积环境相沙漠环境相冰川环境相冲积扇山麓洪积环境相河流环境相环境相组环境相大陆环境相组残积环境相坡积坠积环境相沙漠环境相冰川环境相冲积扇山麓洪积环境相河流环境相相湖泊环境相沼泽环境相海陆过渡环境相组沼泽环境相海陆过渡环境相组三角洲环境相滨岸环境相潮坪环境相障壁岛环境相三角洲环境相滨岸环境相潮坪环境相障壁岛环境相海洋环境浅海陆棚环境组半深海环境相海洋环境浅海陆棚环境组半深海环境相深海环境相本章小结重点1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概念2相序定律相律的概念3相标志与相模式的概念

第六章 大陆边缘

第六章 大陆边缘

2
大陆延伸说:
潘若夫 (1959)首先注意到陆架基底构造与邻 接大陆的一致性,基底构造又影响到陆架表面地 形和沉积作用以及后期构造运动的一系列性质, 因而陆架与毗邻大陆的地形和沉积物性质有一定 的连续性,他把这些性质称之为继承性,说明陆 架是大陆的延伸。
3 浪蚀阶地说:
迪茨(Deitz,1963)对大陆架的成因与波 浪作用的下限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 认为,不存在由波浪作用形成的大陆架,因 为波浪作用的下限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随着 海平面的下降,出现波浪作用下限移动,使 得波浪作用遍及整个大陆架。这一概念与前 面叙及的把200米水深作为波浪作用的下限有 很大的差别,不可混为一谈。
沉溺的河谷和冰川谷
• 谷深70~100m • 宽7km~25km
海底平坦面
• 大陆架往往由几级深度不同的海底 平坦面组成,从滨岸到外海,随着 陆架表面的缓倾斜,平坦面逐级下 降到大陆坡直至深海.
海底平坦面的成因
•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海进、海退过 程中,当海平面停顿时期形成的。 • 东、黄海主要海底平坦面是第四纪 冰期河流三角洲堆积而成 • 高纬度海区的海底平坦面是冰蚀和 冰积作用造成
对于陆架外缘的标志,奈须纪幸,加贺美 英雄(1970)等也主张以海底坡度向深处剧烈 增加的坡折为限,其上浅水区域为陆架,他们 认为划分陆架外缘界线的标志是坡度的变化, 而不是水深。也有人试图不采用地形和水深为 标准来对陆架下定义,而采用海底地质特征或 底栖生物分布状况为依据,这些看法都存在一 定的片面性。 总的看来,大陆架外缘界限,不应该是某 一特定的深度,而是以坡折处的深度为妥,这 已经为大多数人接受。
2、大陆架的地形特征
关于大陆架的一般特征,谢珀德(1973)总结以下几点: 1、平均宽度75米 2、大陆架边缘(坡度变化最大处)的水深平均为130米 3、最平坦部分的平均水深为60米 4、横过陆架的剖面上,有60%为起伏20米的丘陵。

海洋沉积学

海洋沉积学
部联系的岩石组合。 • 相模式:一个特定的沉积环境的全面概括。
-
二、沉积相的分类
-
SEDIMENTATION AND SEDIMENTARY ROCKS SEDIMENTARY FACIES
-
-
海相
与大陆环境不同,海洋环境在物理化学条件、水动 力状况、地貌特征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海水的运动可概括为波浪、潮汐和海流三种形式,控 制着海洋中沉积物的分布。
-

海洋沉积物记录了海洋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
化历史的信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占沉积物组分一定比例的粘土矿物组合的
变化与长期气候演变存在一定的关系,粘土周期性沉积响应与地球轨道
驱动因子作用有关,陆源粘土通量既受大陆冰盖厚度和海平面变化以及
环流强度的控制,同时又受源区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影响。
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海洋沉积物的研究获得长足进展。人
们开始对特定海域和重大理论课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40
年代末期,F.P.谢泼德和M.B.克列诺娃的海洋地质学专著
相继问世,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对海洋沉积的认识。
-
(2)独立学科确立时期
•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由于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和新技术、 新方法的运用,使海洋沉积物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4.深海相
❖ 深海相是指水深在2000m以下的大洋盆地,平均 深度为4000m。
❖ 深海海底阳光已不能到达,氧气不足,底栖生物 稀少,种类单调。
❖ 深海底层温度一般稳定在l℃左右。
-
SEDIMENTATION AND SEDIMENTARY ROCKS DEPOSITIONAL o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6 大陆环境及其相模式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

6 大陆环境及其相模式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

陆地冲洪积相
砾岩
砂岩、泥岩
4. 冲积扇与聚煤作用的关系
总的来说,冲积扇对聚煤不利。 1)扇朵叶间聚煤
2)扇尾区聚煤,尤其是扇三角洲平原聚煤
3)扇与其他环境的过渡地带(扇前湿地)聚煤
A、与河流环境的过渡地带
B、与湖泊环境的过渡地带
5. 冲积扇沉积的鉴别标志
1、冲积扇往往呈裙边状分布于毗邻山区的盆缘断裂带的 盆地内侧,就单个冲积扇体而言,其平面形态一般呈扇形, 倾向剖面形态为楔形或上凹下凸的透镜状。 2、一般由厚度大的扇面河流水携沉积物和泥石流沉积物 组成,其中,泥石流沉积和筛积物是冲积扇沉积的良好鉴 别标志。 3、有进积型(向上粒度变粗)和退积型(向上粒度变细) 及向上粒度变粗再变细3种垂向序列,以前者和后者较为 常见。 4、旱地或半旱地扇沉积物颜色多为红、褐、黄橙色等色 调,而湿地扇沉积物则多呈灰、深灰、灰绿等色调。
好的天然堤。沿着泥石流沉积的边缘,有时还可见到
墙式的粗粒物质。
(2) 河道沉积(扇面河道沉积) 河道沉积指暂时切入冲积扇内的河道的充填沉积物,故 又称为河道充填沉积。其特征: A. 沉积物以砾石和砂为主(中粗粒为主)、向扇端 方向,沉积物变细,分选差。 B. 层理不发育,多为块状层理。有时见不明显的板 状交错层理,或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具叠瓦状构造。 C. 扇面水系一般从沉积扇顶端向下呈放射状分布。 典型的扇根河道直而深,至扇中和扇端地区则河道变浅 ,大多为辫状河道。 D. 沙体形态在平面上一般为窄而长。其单层厚度一 般为 5-60 cm,有时可达2m。有时在剖面中也可见到明 显的河道冲刷-充填构造。
5、沉积物成分成熟度差,具体矿物成分取决于源 区的母岩类型。
6、沉积物的结构成熟度差。
7、除分散的脊椎动物骨骼和植物碎屑化石外,通 常不含化石。 8、沉积构造类型多见块状层理、交错层理、平行 层理和冲刷—充填构造,偶见不明显的递变层理, 砾石的叠瓦状排列现象亦较常见。

第六章大陆沉积体系及相模式

第六章大陆沉积体系及相模式
一个简单的冲积扇,从扇顶向扇端的粒度 与厚度变化总是呈现由粗到细。泥石流沉积 和筛积物多分布在上部。水道沉积物和片流 沉积物虽然在整个扇内均有发育,但在中、 下部主要是由这两种沉积物组成的。再向外, 冲积扇则过渡为内陆盆地(干盐湖、风成沉 积)和泛滥平原。

代表性的 原生沉积构造 水平纹理和 均匀层理
沉积相划分及代号一览表
沉积相区
相带/体系
沉积相 古陆 OL 冲积扇 Al 河流 Fl 辫状河 曲流河
沉积亚相、微相
全国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沉积体 系与沉积相划分
冲洪积体 大陆相沉 积区 系
扇头、扇中、扇尾、泥石流 心滩、天然堤 边滩、堤岸、泛滥平原(河漫滩) 、岸后沼泽 滨湖沼泽(LaM) 、滨湖浅滩(LaS) 、 扇三角洲(FD) 、浅湖三角洲(LaD) 、深湖浊积 、盐湖 岩(LaT) 沙丘、丘间、戈壁滩 沉积相、亚相分类与上述的湖泊体系相同 三角洲平原(分枝河道、分枝水道、平原沼泽)
海 相 沉 积 区
第三章 大陆相沉积区及相模式
一、概 述
二、冲积扇环境及相模式 三、河流环境及相模式 四、湖泊环境及相模式
冲洪积体系 湖泊体系
一、概 述
大陆沉积环境沉积介质包括水、大气和冰川。 介质运动条件以单向流水为主,也有风、冰川和 波浪的作用。大陆沉积受构造作用、地形和气候 的影响很大。 (1)沉积物多样化:大陆沉积以碎屑岩为主, 而碳酸盐岩很少。 (2)沉积物特征:大陆沉积区距物源区较近, 故岩石中不稳定组分较多,沉积物的横向变化大 。 (3)生物特征:生物化石主要为陆生脊椎动物、 昆虫和植物,大量植物的出现是大陆环境所特有 的。
上述四种沉积物在冲积扇中的分 布很不固定,常随每一次洪水期,径 流量的变化和扇面水系分布的改变而 变化。在沉积区内河道沉积相和片流 沉积相是分布最广和最常见的相;在 细粒物源充足的冲积扇上,泥石流沉 积相也可占据冲积扇上部的相当大部 分;筛积相通常只在局部发生。

必修1-第六章-第2讲

必修1-第六章-第2讲

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微专题一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1.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

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深度思考“气候带与自然带是一一对应关系”,这种认识对不对?为什么?答案不对。

因为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也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考向气候类型与植被发育对应关系(2014·大纲全国文综)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微专题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低纬和高纬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变化海陆分布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行地伸展成条带状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沿海←内陆←沿海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沉积岩石学;英文名称:Sedimentary Petrology课程编码:131031学分:5分总学时: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6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适应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普通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执笔人:何幼斌审订人:李维锋、胡明毅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沉积岩石学》属于学科基础课。

沉积岩的分布面积很广,大陆表面约有75%的面积被沉积层覆盖,大洋底几乎全部被沉积物和沉积岩所覆盖。

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包括沉积矿产)的特征、生成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科学。

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主要讲授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沉积岩和沉积相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鉴别沉积岩的基本技能,学会开展沉积相研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沉积岩石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和毕业后进行油区岩相古地理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学时)沉积岩、沉积岩石学、沉积学的概念(重点);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沉积岩石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及演化(6学时)本章重点是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岩的分类。

第一节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来源母岩的风化作用及其风化产物类型,碎屑岩的矿物成熟度概念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风化壳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地质意义第二节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空气、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第三节溶解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溶解物质(胶体溶液、真溶液)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及其二者关系;正常沉积和事件沉积的概念及关系第四节沉积期后变化沉积后作用概念、基本类型、特征及其阶段划分第五节沉积岩的分类第三章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6学时)本章重点是层理、波痕第一节绪论研究沉积岩构造和颜色的意义,沉积构造分类第二节物理成因的构造流动成因的构造、侵蚀成因的构造、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成因的构造第三节化学成因的构造结晶构造、压溶构造、结核第四节生物成因的构造生物遗迹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生物生长构造、植物根痕第五节沉积岩的颜色第四章陆源碎屑岩(10学时)本章重点与难点: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砂岩分类第一节碎屑的物质成分碎屑物质(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化学沉淀物质;碎屑岩的化学成分第二节碎屑岩的结构碎屑岩的结构组分(碎屑颗粒、杂基、化学胶结物、孔隙)的概念及各结构组分的特点;碎屑岩的胶结类型、颗粒支撑性质;碎屑岩的结构成熟度概念及研究的地质意义第三节砾岩和角砾岩砾岩的一般特征,砾岩的分类,砾岩主要成因类型的特点,砾岩研究方法和意义第四节砂岩及粉砂岩砂岩的一般特征,砂岩的分类,各类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特点及其形成环境,通过砂岩资料研究物源区构造背景,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及粉砂岩的成因第五节粘土岩粘土岩的一般特征,粘土岩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粘土沉积物的沉积后变化及其与油气关系第五章火山碎屑岩(1学时)火山碎屑岩的概念及岩石的一般特征,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各主要岩石类型的特征,火山碎屑岩的成因类型及其识别标志第六章碳酸盐岩(8学时)本章重点是与难点: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石灰岩的分类、白云岩的生成机理第一节碳酸盐岩概论碳酸盐岩岩石学研究新进展,碳酸盐岩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组分特点,碳酸盐岩的构造和颜色。

全名词解释

全名词解释
8、变质岩:它是地壳中早先形成的岩浆岩、沉积岩在诸如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一系列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经受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变质而成。
9、岩浆: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组分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体。
10、岩浆岩的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特征。
8、河流:大陆表面常年有定向流动水体的槽形谷地。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11、洋流:指海洋中在较大范围内沿一定方向流动的海水。
12、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3、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遭受破坏的作用。
20、含油气盆地:指已经发现工业性油气流的沉积盆地。
21、斜坡:指盆地的基底向边缘升起,向中心下倾的区域性大单斜。
22、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褶皱,构成山脉,两板块接触线出露地表时,称为地缝合线。
17、喀斯特:地下水溶蚀作用为主,加上地表水的共同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特殊地形及这一过程称喀斯特。
18、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9、成岩作用: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以后,由疏松的沉积物变成固结岩石的作用。
2、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3、圆度:系指颗粒的棱和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
4、球度:是指颗粒接近于球体的程度。
5、成分成熟度:指碎屑组分在风化、搬运、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最稳定的终极产物的程度。

第六章大陆沉积体系及相模式

第六章大陆沉积体系及相模式

西峡盆地残坡积相
二、冲积扇环境及相模式
(一)引言 (二)冲积扇的沉积物类型及特点 (三)冲积扇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 (四)冲积扇的层序与旋回
(一)引 言
1.冲积扇的概念
冲积扇(alluvial fan)是指河流流出峡谷 后,在山口地区形成的粗碎屑扇状沉积体,主 要由暂时性的洪水水流形成的山麓堆积物。 其平面形态呈锥形、朵形或扇形,纵剖面 呈下凹状,横向剖面呈上凸状。 一系列冲积扇体可以衔接或重叠在一起, 形成沿山麓分布的带状或裙边状的冲积扇裙或 山麓堆积。
3.冲积扇形成的条件:
(1)充足的陆源碎屑物质; (2)特殊的地理位置; (3)主要形成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 不发育。
(二)冲积扇的沉积物类型

冲积扇的沉积作用主要有: 泥石流沉积作用和暂时性水流沉积作用。 沉积物主要包括: 泥石流沉积物:泥石流沉积
水携沉积物:片流沉积、河床充填沉积 以及筛积物。
上述四种沉积物在冲积扇中的分 布很不固定,常随每一次洪水期,径 流量的变化和扇面水系分布的改变而 变化。在沉积区内河道沉积相和片流 沉积相是分布最广和最常见的相;在 细粒物源充足的冲积扇上,泥石流沉 积相也可占据冲积扇上部的相当大部 分;筛积相通常只在局部发生。
(三)冲积扇的亚相类型
根据现代冲积扇地貌及沉积物分 布特征,冲积扇环境(相)分为: 扇根亚环境(亚相) 扇中亚环境(亚相) 扇端亚环境(亚相)
2.扇中 扇中位于冲积扇的中部,并为冲积扇的 主要组成部分,以发育辫状河道为特征。 沉积物主要由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组成。 砾石碎屑多呈叠瓦状排列。在砂岩和含砾 砂岩中则出现主要由辫状河流作用形成的 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和板状或槽状交错层理, 甚至局部可见逆行沙丘交错层理。河道冲 刷-充填构造较发育。

大陆环境及其相模式-河流环境

大陆环境及其相模式-河流环境

(4)河漫沼泽: )河漫沼泽:
河漫湖泊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可形成岸后沼泽
曲流河平原
(5)牛轭湖 )
是一种废弃河道沉积 充填物, 充填物,河流截弯取直 造成的,主要由粉砂岩 造成的, 和粘土沉积物组成。 和粘土沉积物组成。
现代废弃 河道形成 演化过程
单河道曲流河的沉积亚相和微相划分
曲流河各亚相沉积特征
现代曲流河沉积
边滩
河道
2. 堤岸亚相的沉积微相组成及其特征
(1)天然堤: 洪水漫过河岸时携带细、粉砂级物质沿河床两岸堆积。 )天然堤: 洪水漫过河岸时携带细、粉砂级物质沿河床两岸堆积。 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 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粒度较边滩更细 下部为小型交错层理的砂岩, 下部为小型交错层理的砂岩,上部为水平层理的泥岩是最主要的 流水地貌,是河床侧向迁移作用的必然产物(内岸沉积、外岸侵蚀) 流水地貌,是河床侧向迁移作用的必然产物(内岸沉积、外岸侵蚀) (2)决口扇亚相:洪水期河水冲决天然堤,砂泥等物质在决口处堆积 )决口扇亚相:洪水期河水冲决天然堤, 成扇形体,与天然堤共生。 成扇形体,与天然堤共生。 细砂岩和粉砂岩组成 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 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冲刷面 植物化石碎片,砂体呈舌形,向河漫平原方向尖灭。 植物化石碎片,砂体呈舌形,向河漫平原方向尖灭。
An example of a crevasse-splay:
cones of sandy to silty facies with both coarseningupward and fining-upward successions, and are formed by small, secondary channels which breached the main channel during flood flow.

第6章扬子陆块

第6章扬子陆块
华南褶皱系华南活动带位于扬子陆块的东南侧占据包括海南岛在内的我国东南大部分陆域过去认为这是一个主体在s末结束地槽演化的加里东褶皱带所以划入本构造单元的共同点是pz1都是地槽型褶皱基底且与未变质的pz盖层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不整合且与未变质的pz2盖层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不整合褶皱系南部的钦洲防城和海南岛存在有海相活动类型的pz2近年来在江西弋阳又发现蛇绿混杂岩硅质岩中放射虫时代为cp故可能有海西印支褶皱带存在
(一) 构造单元划分及主要特征
1. 扬子陆块 2. 华南褶皱系 3. 南海印支地台和华夏古陆
扬子地台


江南古陆


右江褶皱带
华南褶皱系
华夏古陆
南海-印支地台
Y H
据程裕淇等,1994
1. 扬子陆块
范围从滇东经川、黔、鄂到江、浙 沿海,因长江干流纵贯全区而得名。
地台北界沿大巴山、大洪山,广济 一线与秦岭褶皱带毗邻,东北部隔郯-庐 断裂直接与华北陆块相连,西部以龙门山 -洱海-红河一线为界和滇藏褶皱系相邻, 其东南和华南褶皱系相邻,更东为华夏古 陆。
(二) 大地构造演化模式及争论的焦点
1. 加里东造山模式-传统观点
槽 台 观 点 : 华 南 褶 皱 系 为 加 里 东 的 地 槽 , D3-C-P (CO3)后为地台(褶皱带),Mz活化,形成地洼。
板块观点: Pt3-Pz1为扬子板块(地台)的南部大 陆边缘,形成沟弧盆体系,华夏板块向扬子之下俯冲。 Pz1未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拼合,形成统一华南陆 块,Pz2发育裂陷槽。
(二) 大地构造演化模式及争论的焦点
3 .争论焦点
1)板溪群的时代、板溪群的性质 – 涉及Pz1- Pz2板溪洋是否存
在? (1)前Pt3活动大陆边缘沉积,基本原地(王鸿祯、郭令智、陈旭等) (2)板溪群为混杂岩带时代复杂,为飞来峰(许清华、李继亮等)

第二讲环境和相的概念

第二讲环境和相的概念
第十六页,共60页。
4、划分沉积环境的标准
在划分环境物理学的:风、波浪和流水的速度 (sùdù)、方向和变化,气候和风化作 用,温度的变化,降雨量、降雪量。
化学的:覆盖着沉积环境的水的成 分,汇集区的岩石第十七页的,共60页。 地球化学性质。
第二(dìèr)讲环境和相的 概念
2021/11/11
第一页,共60页。
一 环境、相、模式(móshì)的概 念
一)沉积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
环境是从地理学中引进来的概念,地理学 家把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ruògān)不同的地理 景观单位,包山脉、河流、湖泊、沙漠、海 洋等。这就是所谓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十页,共60页。
2、相的概念: 塞利(1970)提出从五方面来限定相:沉积岩
体的几何形态、岩石学特点、古生物特点、沉 积构造特点和古流向特点。
因此,相的概念不应与环境等同,它是环境 的物质表现,因之它主要用于古代沉积。一定 (yīdìng)的环境有其特定的物质表现。
第二十一页,共60页。
与相的概念同时存在的还有沉 积相、岩相等这些流行的术语。 我们认为,在沉积学中,相就是 沉积相,二者是同义语。
第十九页,共60页。
“相”这个术语虽然是早在1669年由丹麦地质 (dìzhì)学家斯坦诺(N. Steno)引入地质 (dìzhì)文献中的,但是格列斯利赋予沉积学的 近代概念。
瑞士地质(dìzhì)学家格列斯利(A. Gressly, 1838)在阿尔卑斯的研究工作中首先采用“相” 这个术语。格列斯利认为:“首先有两个主要 的事实可以标示我所称之为地层单位的相 (facies)变化的总和:一方面是具有一定岩 性特点的地层单位到处都是与相同古生物群相 联系的;另一方面常见于其它相中的化石属和 种在这个生物群中是没有的。

空间环境第六章

空间环境第六章

«地球空间环境»讲稿第六章高纬电离层现象§6.1 极区F层§6.1.1 F层环流在F层,离子与中性粒子的碰撞频率小于磁旋频率,等离子体沿磁力线运动,因此,磁力线可以看作为等势线。

这样,太阳风横切磁层运动生成的电场可以沿等势的磁力线投影到F层。

对于F层等离子体,由此生成的极盖电场起驱动力的作用。

电场的积分给出横跨极盖的总电势。

这个电势的大小几乎和横跨磁层晨昏侧的总电势相等。

其大小约60kV,对于磁层和电离层的行为特性,这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很显然,横跨磁层的电势依赖于镶嵌在太阳风中的行星际磁场的磁通量密度B和太阳风速度v的乘积vB。

根据卫星测量结果,发现极盖电势变化服从下列方程,φ = a+bvBsin2(θ/2)(kV)式中θ是从地球看行星际磁场的角度(参见右上图)。

为了确定系数a和b采用了各种方法。

一个典型的结果是,如果用kV作φ的单位,km/s作v的单位和nT作B的单位,观测数据给出a~0和b~0.04。

直至φ达到120kV,上述公式都得到验证,它在高太阳活动和低太阳活动的条件下都成立。

图6.1 高纬等离子体对流。

(a) 不考虑共转效应时的极区对流图像;(b) 同时考虑磁层所致电场和共转时,北半球300km高度上等离子体对流路径示例。

大黑点表示计算路径的出发点。

每一条路径都是等势线,它们的量值在图中已标出。

极盖是中心位于离磁极午夜一侧5︒,半径15︒的园。

极盖电场驱动的等离子体流图非常简单:在极的上空,等离子体直接从中午扇面到午夜扇面流动,如图6.1a所示。

典型的速度是每秒几百米。

在极盖的低纬边缘存在一个回流,在极光卵附近,回流对应于磁层侧面闭合力线的向阳流动。

不过,共转效应应该计入。

共转效应可以方便地用共转电场来代表,结果使流图发生畸变,如图6.1b所示。

计入共转效应后,两个对流单元是不同的,黄昏单元有显著的畸变,在那儿回流和共转作用在相反的方向。

一些场线跟随长而复杂的路径,另一些则可能在一个小的涡流中不断地环流。

大地构造与成矿(陆陆碰撞带)资料

大地构造与成矿(陆陆碰撞带)资料

2021/2/11
29
Tectonic setting
残余盆地
association 黑色页岩
仰冲的蛇绿岩
genesis
生物化学-化学沉 积 海底喷气沉积
缝合带
仰冲的蛇绿岩
Magmatic
内陆边缘
变质的
区域变质作用,伟 晶岩或霓灰正长岩
变质岩浆 metasomatic
前陆冲断带
构造就位的大陆架 岩石
• 在陆 陆碰撞的最后阶段,两盘地块岩石组成接 近,强度相近,因而在平面上或剖面上发育共 轭剪切断裂,易形成对冲型逆掩断层系
• 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段都表现为对冲,某些地段 以某一种倾向的逆掩断层为主的
• 与对冲型的逆掩断层系相伴随,层状地层就容 易构成扇状褶皱系。当然可以包括正的或倒的 扇状褶皱
2021/2/11
造山带金矿理论对全球造山带型金矿形
成分布时空规律的解释
• 前寒武纪造山带型金矿 ca. 2.8–2.55 and 2.1– 1.8 Ga, 与新生大陆壳的形成时间相一致l
• 前寒武纪造山带型金矿与显生宙造山带型 金矿的地质特点基本一致,有人提出是与安 第斯型俯冲作用有关.
• 但是, 650 Ma以前造山带型金矿的形成是幕 式的,说明总体构造环境在650 Ma 前后是不 同的.
2021/2/11
25
• 1)造山作用的主要动力是机械能,同时因碰撞摩 擦生热,使陆壳熔融产生“S”型花岗岩类并伴 有专属性的成矿作用,如某些含锡花岗岩。
• 2)在高加索造山带分布有钨-钼-钼-铜-钼-汞-锑 和火山-沉积锰矿床及古特提斯板块洋壳残余断 块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矿床
• 3)沿西藏的亚欧大陆与次大陆之间的缝合线, 有构造侵位的蛇绿岩套和铬铁矿、自然铜等矿 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 面貌
沉积 特征 出现 部位
冲积扇,三角洲平 河流中,下游 原上,河流中上游,
32/46
二,河流环境及其相模 1,河流的类型 2,曲流河的沉积模式
河流由河道和泛滥平原两部分组成: 河道:主要发育河床,边滩(心滩); 泛滥平原(河漫滩):河岸两旁的谷底平原.枯水期高出水 面,洪水期遭水淹,为汛期河水溢出河道淤积而成.平原河流 (中下游)的河漫滩很宽广,山区河流(中上游)的河漫滩很 窄.狭义泛滥平原指河漫滩;广义泛滥平原包括天然堤,决口 扇,河漫滩,牛轭湖.
3. 冲积扇的相模式 (2) 扇中
19/46
位于冲积扇的中部,是扇的主体.坡度较平缓,发育辫状河 道.由砂,含砾砂和砾组成.常见筛积物,与扇根相比,砂增 多.砾石呈叠瓦状排列,交错层理较发育(平行层理,板状交错 层理,槽状交错层理,逆行沙丘交错层理.河道冲刷-充填构造较 发育.与扇根相比,分选性相对较好,但仍属于分选差.
美丽的曲流河
33/46
二,河流环境及其相模 1,河流的类型 2,曲流河的沉积模式
34/46
35/46
曲流河的沉积模式
艾伦(1964)曾提出曲流河的 沉积模式:边滩,牛轭 湖,天然堤,决口扇,河 漫滩等. 曲流河沉积特征 (1)河道沉积:包括河床沉积和边滩沉积. 河床沉积:由粗砾岩和底部河床滞留砾岩组成.在河流流量最 高峰时(洪水期)作短距离搬运的产物,在正常期,由于流水冲 刷与分选作用,细粒物质不断被带走,砾石则残留在河床底部. 河床沉积位于河道沉积的底部,向上颗粒逐渐变细过渡为边滩沉 积.河床沉积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A. 成分:砾石成分一般较复杂;B. 粒度:以粗砾岩和含砾粗砂 岩为主,中细粒砂岩较少;C. 结构构造:砾石呈叠瓦状定向排 列,最大扁平面倾向河流上游;D. 呈透镜状产出,位于河道沉积 物的底部,底界与下伏地层之间为一个明显的侵蚀面.
冲积扇上发育有河道,在扇顶只有一,二条主河道,12/46 在扇中和扇缘则分支成辫状河;河道下切较深,但多为暂 时性河道.河道之间则为树枝状浅水沟. 在扇缘有时还可发育有湖泊或干盐湖.冲积扇上洪水 流动的性质主要为牵引流,但当物源区有大量泥质供给时 (或洪水强烈时)也可出现泥石流(重力流).
2.
冲积扇相特点
30/46
河流的类型: 按位置分为:上游,中游,下游; 按河道的数量及其弯曲程度分为: 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
平直河
地貌 和水 动力 河道弯曲 度小到可 以忽略不 计,为单 河道 深潭沉积 与边滩沉 积交互出 现,河漫 滩不发育 砂岩,砂 砾岩为主 河流的某 一段
31/46
辫状河
低弯度河道,弯曲 度<1.5, 多河道组 成主河道系统,河 身不固定,主河道 内存在分叉聚合 在洪水期挟带的泥 砂量很大,但年平 均挟带砂量却很 低,河漫滩不太发 育,以心滩为主 砂岩,砂砾岩为主
泥石流 河道
16/46
(3)漫流的沉积特征: 辫状河沉积的席状砂,粉砂和砾石.河流从冲积扇上的 河道末端漫出,形成了宽阔的浅水带,水深一般不超过 30cm.由于水深和水流速度的同时减小,以及扇端地 区坡度平缓,沉积物迅速地沉积下来.
浅的支流河道被很快 地充填,然后向旁侧迁 移,彼此相互叠加和切 割,从而形成了席状的 砂,砾沉积物. 砂,砾石为主,分选 中等,块状层理,交错层 理和水平层理.常与河道 充填沉积物相伴生("河 漫滩").漫流沉积与河 道沉积物相比较,其粒度 较细,分选性变好.
边 滩
37/46
38/46
A.水介质条件:一般为中性或弱 酸性,弱氧化条件,常生成高岭 石,而不能形成海绿石,菱铁 矿,绿泥石,伊利石. B.沉积物特点:成分成熟度较低 (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 粒度变化范围很大,可以由分选 不好的砂,粉砂和泥等混合而 成.分为两种: 大型河流边滩沉积 以砂为主,含少量砾石和粉砂(细 边滩);而较小河流则以砾石和砂 沉积为主(粗边滩). C.层理特点:层理非常发育,主 要以大中型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 交错层理为主,在较细的沉积物 中也常出现各种中型交错层理. 在垂向上,自下而上由大型交错 层理逐渐变为小型交错层理.
图6-6 得克萨斯州范霍恩湿 地冲积扇沉积的三种相组合 (前寒武系) A. 扇头相,巨砾直径可达 1m,主要为砾石; B. 扇中相,砾岩和交错层理 含砾砂岩互层; C. 扇端相,主要是具板状, 槽状交错层理的砂岩 1-块状巨砾岩; 2-块状砂质泥岩; 3-粗—巨砾岩和薄层砂 岩互层; 4-含中砾和粗砾的粗-极 粗粒砂岩,具交错层理
3. 冲积扇的相模式 (3)扇端(扇缘)
20/46
在冲积扇的趾部,地形较平缓.由砂和含砾砂组成, 夹粉砂和粘土.局部可见膏盐层.分选性好.可见平 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冲刷-充填构造,细粒中可见 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变形构造和暴露构造.
21/46 冲积扇相序列的两种模式: 当堆积速度大于沉降速度时,冲积扇沙体逐渐向盆地方向 推进,使扇根置于扇中沉积之上,而扇中又置于扇端之上,因 而形成下细上粗的进积型层序. 相反,当堆积速度小于盆地的沉降速度时,冲积扇沙体则 向源区方向退积,或者向侧向转移,其结果便形成下粗上细的 退积型的正旋回沉积层序.
曲流河
高弯度河道, 弯曲 度>1.5,为单河 道 , 河 床坡 降 较 小 , 河 身比 较 稳 定, 侧向迁移明显 边 滩 和 河漫 滩 沉 积很发育. 由边滩 和河漫滩构成 "二元结构" .牛 轭湖为其所特有 砂岩, 粉砂岩, 泥 岩为主
网状河
高弯度河道,弯曲度>1.5, 由单河道组成的网状河.河 道窄而深,河流之间为半永 久性的冲积岛,泛滥平原, 湿地, 湿地占 60-90%的空间 边 滩 和 河 间 沉积 ( 泛 滥平 原, 天然堤, 沼泽, 冲积岛, 湿地)为主.无心滩,牛轭 湖不发育,常见上部河漫滩 发育大于下部边滩 边滩以砂或砂砾为主, 河间以粉砂和泥炭为主 河流下游
22/46
23/46
第六章-1(结束) 大陆环境及其相模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冲积环境及相模式 湖泊环境及相模式 其它大陆沉积环境
24/46
第六章-2 大陆环境及其相模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冲积环境及相模式 湖泊环境及相模式 其它大陆沉积环境
第二节 冲积环境及相模式 一,冲积扇环境及其相模式 二,河流环境及其相模式
13/46
冲积扇沉积物是大陆沉积中,颗粒最粗,分选最差的近源沉 积(以砾岩,砂砾岩和砂岩为主).有泥石流时,泥,粉砂, 砂,砾,漂砾堆积在一起,由扇顶到扇缘粒度呈变细趋势. 岩石多为红色,常含有碳酸盐和盐类矿物.由于兼有牵引流 和泥石流沉积,因而在C-M图上反映为"重力流型".
冲积扇沉积物类型划分为四类: (1)泥石流沉积,(2)河道沉积,(3)漫流沉积,(4)筛积物泥 Nhomakorabea流 河道
3. 冲积扇的相模式 (1)扇头(扇根)
18/46
扇头的沉积物主要为泥石流沉积和河道充填沉积. 位于冲积扇的尚有一侧,沉积坡角最大,有单一的或2-3个 直而深的主河道.由分选极差的,无组构的混杂砾岩或具 叠瓦状的砾岩,砂砾岩组成.
无层理,块状 构造,筛积物或 砾石之间为粘 土,粉砂和砂等 基质所充填. 有时有不典型 的平行层理,大 型板状交错层 理,递变层理.
36/46 边滩沉积: 是河床侧向迁移作用的产物.随着河流不断迁移,浅滩不断增 长,在河流内弯部分形成宽阔的边滩(外湾部分侵蚀).底流在 侧向运动中强度逐渐减弱,因而引起了碎屑的沉积分异作用.在 边滩下部(靠近河心),沉积较粗的颗粒(以砂粒为主);上部离 河心较远,沉积较细物质.边滩沉积物厚度近似河床深度,其宽 度取决于河流大小.边滩沉积的特点如下:
二,河流环境及其相模式 1,河流的类型
25/46
大陆沉积环境中,河流作用是很重要的地 质营力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侵蚀和搬运的营 力,而且是一种沉积营力. 在适宜的构造条件下,有时甚至可发育上 千米厚的河流沉积,是陆相地层的主要组成部 分. 河流沉积广泛分布于现代沉积和古代的地 层中,是研究的较详细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现 代河流的水动力学,水流动态,侵蚀,搬运与 沉积作用,沉积物结构和构造等方面的深入研 究.大大促进了我们对古代河流的认识.
泥石流 河道
(4)筛积物的沉积特征:
17/46
是冲积扇沉积所特有.呈舌状的砾石沉积物,由棱角状 -次棱角状的单成分砾石组成,分选中等,砾石之间可 充填有砂,成岩前孔隙中泥质及粉砂质基质较少,呈 "筛状".层与层之间的接触界线不清,故呈块状构 造.筛积物只是局部的堆积现象.
机理:砾石层具有较 好的渗透性,使洪水 在冲积扇上完全渗漏 到地下.因为水是从 砾石层中渗掉,而不 是从上面流走,所以 冲成了筛状砾石层, 并阻止了砾石继续搬 运并堆积下来,故称 为筛积物.
第二节 冲积环境及相模式 一,冲积扇环境及其相模式 二,河流环境及其相模式 1.冲积扇的一般特征 由洪水将沉积物从山区 带出,在山口的山麓地 带, 因坡降减小, 沉积物 堆积而成.主要分布于 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 在平面上呈扇形,辐向 剖面呈下凹状,横向剖 面呈上凸状.扇体坡度 一般3~6°(小于10°), 扇体半径自几百米到几 百公里.可由一系列冲 积扇体组成冲积扇体 系.
1/46
第六章-1 大陆环境及其相模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冲积环境及相模式 湖泊环境及相模式 其它大陆沉积环境
第一节 概述
2/46
3/46
沉积条件复杂:介质包括水,大气和冰川,大陆沉积
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很大.大陆沉积环境条件复杂,沉 积物多样化.
沉积物多样化:时间上(纵向上)和空间上(横 向上)相变快.因为地形多变,山麓,平原,沙 漠,山间盆地,河流,湖泊,盐湖,沼泽等,各 具不同的特点.气候明显控制了沉积物性质,如 干燥区形成大量盐岩和风成沉积,寒冷区有冰川 沉积,潮湿区有大量的沼泽沉积.大陆沉积以碎 屑岩为主,而碳酸盐岩很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