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电器造假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龙财务造假系德勤逼迫顾雏军引爆会计行业信任与监管危机
价值中国推荐 2007-01-17 10:44:16 《IT时代周刊》
记者/南飞
一直深陷科龙案的德勤此次遇上了更大的麻烦,涉嫌“逼迫”科龙做出不真实财报使其公信力遭到严峻质疑,并由此波及到了整个会计审计行业
不管顾雏军在法庭上所言是真是假,科龙案暴露出来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勤”)“胆大妄为”作假案,问题实质都直指中国对会计行业审计监管的缺失。
2006年12月13日,顾雏军等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龙”)高管涉嫌4项罪名案在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开庭。顾雏军坐在轮椅上向法庭辩称,科龙2004年年报中有争议的5.1亿销售收入是在德勤逼迫下加进去的,他当时并不主张对这笔收入予以确认。而这份年报亦被德勤出具了“保留意见”。
“资本狂人”顾雏军的这句狂语顿时把案件焦点转移到德勤,它首次让外界意识到会计公司在公司账目造假过程中难保清白,这掀起了业界对德勤权威与公正性的严峻拷问,也搅起了人们对会计事务所监管缺失的质疑。
德勤指使科龙造假?
据顾雏军在法庭上指称,2004年年底,为了扶持在湖北武汉和安徽的科龙经销商,科龙通过压货的方式向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司和合肥维希电器有限公司合计确认了5.13亿元的销售收入。当时,与科龙签约的审计机构德勤对这笔销售收入存有争议。与此同时,科龙电器还有一笔7000多万元的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注:在1998~1999年间,科龙以旗下两公司各30%的股权换取华意压缩约25%的股本。科龙两公司30%股权的净资产共为9728.5万元,华意压缩25%股权的净资产为11801万元。不过,该次交易中上述股权均作价25536万元,科龙因此产生了1.37亿元的股权投资差额。该差额按科龙会计政策分10年摊销,截止到2004年末尚余7140万元的股权投资差额未摊销)。当时德勤对此提出了几套解决方案,其中之一是认定7000多万元的摊销,同时对
5.13亿有争议的销售收入予以确认,德勤则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另有一种方法是把这笔7000多万元的摊销
入账,对5.13亿的销售不确认,德勤出具没有任何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顾雏军称,他和董事会对比了两种方案,本着保守的原则选择了后者。后来是德勤突然变卦,坚持要科龙选择前种出具保留意见的方案。为此他还曾派人专门到香港与德勤“理论”了一天,但后者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并称如果不按他们的意见就不给出审计报告。在当时临近年报公布的最后期限2005年4月28日时日不多的情况下,顾雏军及董事会被迫采取了德勤的意见。
对于顾雏军的上述论述,上海一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告诉《IT时代周刊》:“应该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这位主任会计师表示,顾雏军所指此事发生时,中国证监会已经正式对科龙电器立案调查,顾当时已经处于困境之中。如果德勤此时出具带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情形对顾非常不利,因此顾肯定会选择上述的第二种方案。
但同时作为审计机构的德勤也非常清楚,他们已经为科龙的2003年财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继续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的风险非常大。一旦科龙电器被查出违规,自己也必将面临重大的审计责任。因此德勤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他们更需要一份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作为今后开脱的理由。于是德勤“逼迫”顾雏军接受第一种方案就可以理解了。
德勤因科龙案而遭遇的困境还不止于“道德危机”,2006年11月9日,上海知名律师严义明代表科龙的一位小股东向上海市二中院递交了诉状,起诉德勤和2名原科龙独立董事李公民和徐小鲁“虚假证券信息纠纷”,请求判令3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近1万元人民币,并承担诉讼费用。
这是德勤因为科龙案而第2次遭到起诉。2006年4月,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南京分所律师涂勇首次将德勤告上了法庭,但被上海市黄浦区法院驳回不予受理。
严义明律师认为,德勤作为负责具体审计的会计师,应该承担具体的操作责任,因此其不但要承担行政和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德勤的自白书
自科龙案发生以来,身陷其中的德勤就一直徘徊在“诚信危机”中。顾雏军法庭上的惊人一语更是将德勤推向了绞刑架,急于求生的德勤在11月8日向媒体发表了一份针对顾上述言论的严正声明。
德勤在声明中表示,他们所做的审计报告完全独立,审计人员也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或协助顾雏军案中任何涉嫌的欺诈行为,“就科龙公司的审计而言,公开的记录表示,德勤在2002年至2004年3年期间,对2个年度都给出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后,主动辞去了对科龙的审计工作之职,借此向市场发出了科龙存在严重财务问题的信号。”
德勤这份“自白书”一出,就有相关人士向《IT时代周刊》表示,德勤的说法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人们对德勤的不信任。该人士认为,企业或公司审计报告的独立性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会计师事务所对某一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是为了让该公司股东、政府和公众明晰其真实经营情况。但现实情况是,会计师事务所将从其受审计公司那里取得经济收入。那么既然德勤是受雇于科龙,其审计报告的独立和公正性就有遭受怀疑的理由。目前看来,整个审计界都面临这样的道德困境,德勤也应该勇于面对,而不是急于为自己开脱罪责。
上述审计师也对此表示,道德困境的确是目前整个审计界都需要面临的,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这也可以帮助审计师们博得公众的理解,毕竟道德困境主要由体制环境造成,而非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在这一点上,德勤似乎认为自己可以打破现实困境做到完全独立且公正,实际上只能说明他在欺骗公众,或者他不尊重客观现实与规律。
加大惩处力度是关键
会计行业虽然一直为人们所器重,甚至将之视为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监控的利器。然而近年来,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职”,瓦解着人们对这一行业的信任,特别是在世界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相继发生问题后。
在曾经的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因为美国安然丑闻案而轰然倒塌后,人们把以前对“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信任和希望转移到了剩下的“四大”,即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和安永身上。对于中国业界而言,更因为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在“银广夏”、“郑百文”等丑闻中陆续坍塌,而对“四大”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然而顾雏军之言再次把会计师行业的信用问题推向公众的审判台,业界不禁发问:监管部门在哪里?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德勤近年来诚信方面的污点不少。据中国审计署在公布2005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结果中称,自1996年以来,上市公司古井贡(ST000596.SZ)通过会计造假少缴纳企业所得税5910万人民币,德勤作为该公司的独立审计机构已经发现上述问题,但是却没有指明。此外,2005年创维得以在香港上市,与德勤在担任其独立审计机构时帮助伪造会计记录不无关系。
而在香港,香港证监会对数码库有限公司的调查中发现后者有不当行为,作为该公司审计机构的德勤随即与香港证监会和解,自愿不担任在香港创业板及主板上市公司的保荐人,为期9个月,同时德勤一主管也将在6个月内不出任委托保荐工作的主管。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表示,与香港证监会的严格相比,科龙案事发后,中国证监会在对德勤的处理上甚至是“不够效率”。按照规定,中国证监会对于德勤的行政处罚应该在对科龙听证后的2个月内公布,然而直到目前,都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消息。
郭田勇教授认为对本土和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一视同仁。从盈利本质来看,德勤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都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偏离职业操守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应有的监管和约束。目前来看,德勤违规的事实已经非常明确,即使它没有“逼迫”科龙,也有明确的连带责任,然而证监会至今没有明确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会计师事务所可谓是资本市场上的“公器”,如果公器本身都遭遇信任危机,那么最严重的后果将是使资本市场陷入混乱。对于德勤等“四大”在近年来频繁失责,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还表示,应该反思过去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