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面面观
十个法国奇葩现象
十个法国奇葩现象法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国家,拥有诸多令人称奇的现象。
下面将介绍十个法国奇葩现象。
1. 咖啡文化:法国人对咖啡有着独特的热爱,他们喜欢在咖啡馆里品味浓郁的咖啡,而且咖啡馆在法国几乎无处不在,成为人们社交和休闲的场所。
2. 长假文化:法国人有着非常宽松的工作时间和长假制度,他们享受每年的五周假期,这使得法国成为一个悠闲的国家,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享受生活。
3. 晚餐文化:法国人非常重视晚餐,他们喜欢慢慢品味美食,与家人或朋友一同享用晚餐,这是法国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活动。
4. 平等原则:法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平等的国家,他们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这从法国的法律和社会制度中体现出来。
5. 阅读文化:法国人具有浓厚的阅读文化,他们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尤其是文学作品,法国有着丰富的文学传统,许多作家和文学奖项都源自法国。
6. 饮食文化:法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美食之乡,法国人非常重视饮食,他们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精细,法国的餐馆和美食节吸引了全球的美食爱好者。
7. 勤劳与享乐并重:虽然法国人以悠闲的生活方式而闻名,但他们同样也非常勤劳,法国人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们懂得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努力工作。
8. 法国巴黎大教堂的钟声: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大教堂拥有一套庞大的钟声系统,每天的钟声都会准时响起,成为巴黎城市的一道奇特风景线。
9. 好斗的法国人:法国人有着热情奔放的性格,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怕争论,这使得法国成为一个充满激情和争议的国家。
10. 法国人喜欢悠闲的生活:法国人倾向于过着悠闲的生活,他们喜欢漫步在街头巷尾,享受阳光、美食和艺术,这种悠闲的生活态度成为法国的一大特色。
以上是十个法国奇葩现象的介绍,这些现象展示了法国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欣赏和理解这个国家。
无论是咖啡文化、长假文化还是饮食文化,都让人感受到法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法国的风土人情
法国的风土人情法国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国家,它的风土人情也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
法国的风土人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的法国人民以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而闻名于世。
法国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欧洲,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化。
法国的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学、音乐、美食等而闻名,这些文化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法国的风土人情也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
法国人民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观念而闻名,他们崇尚自由、独立、平等和尊重他人。
法国人民也以其独特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他们崇尚宗教自由,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法国的风土人情也以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而闻名。
法国人民以其独特的礼仪、社交习俗和传统而闻名,他们崇尚礼貌、尊重他人、尊重传统和文化。
法国人民也以其独特的美食而闻名,他们崇尚美食文化,尊重美食的多样性。
法国的风土人情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法国的自然风光令人惊叹,它的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都是法国的自然宝藏。
法国的自然风光也是法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并努力保护自然。
法国的风土人情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它的文化、宗教、社会文化、美食和自然风光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法国的风土人情也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它的文化、宗教、社会文化、美食和自然风光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法国的风土人情也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它的文化、宗教、社会文化、美食和自然风光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法国的风土人情也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它的文化、宗教、社会文化、美食和自然风光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法国的风土人情也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它的文化、宗教、社会文化、美食和自然风光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法国的风土人情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它的文化、宗教、社会文化、美食和自然风光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法国的风土人情也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它的文化、宗教、社会文化、美食和自然风光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
法国的风土人。
法国的社会制度
法国的社会制度法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社会制度的国家。
其社会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与演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法国社会制度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一、封建主义时期法国社会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时期。
在这个时期,法国的社会组织由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所主导。
国王、贵族和教会分别拥有不同的特权和职责。
国王是这个体系的最高统治者,贵族是法国社会的精英阶层,而教会在经济和宗教事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封建社会制度严重压迫了农民和低层阶级,导致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和冲突。
二、启蒙思想的影响随着启蒙思想的兴起,法国社会制度开始出现变革的迹象。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他们对封建主义的统治体系提出了批评,并提倡民主和平等。
法国大革命则彻底改变了法国的社会制度,宣布了人权宣言,并废除了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
三、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这个时期法国开始实行民主制度,国家权力由国民拥有和掌握,并实行普选制度。
然而,第一共和国的社会制度并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确定性。
四、拿破仑时期随后,拿破仑·波拿巴上台并建立了拿破仑帝国,为法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带来了稳定和秩序。
他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统一国家行政管理,鼓励经济发展并加强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然而,拿破仑帝国也面临着反对势力的抵抗,最终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击败。
五、现代法国社会制度19世纪中期以后,法国的社会制度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形式。
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民主国家,政权的更迭通过选举进行。
法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国家权力由总统、国民议会和司法机构共同行使。
同时,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制度、失业救济等。
法国的社会制度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经济不平等、高失业率、移民问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等。
然而,法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并努力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盘点各国国民被强加的“十大偏见”面面观
各国国民被强加的“十大偏见”面面观英国人曾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多年来人们常用这个笑话来描述欧洲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
笑话说,天堂应该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做厨师,德国人当机械师,瑞士人做总管;而地狱则是让德国人当警察,英国人做厨师,法国人当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总管。
类似于这样的笑话我们也听过不少,它们有的令人发笑,有的却也让人难堪。
即使在开放度和包容度极大提高的国际大环境下,仍有许多国家的国民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比如人们常常偏执地认为吸血鬼产自罗马尼亚;瑞士人钟情于钟表;日本男性生殖器短小直接导致日本女性更钟爱白人男性;法国人不讲究卫生;而中国人则各个是身怀功夫的好手。
下面就是外媒日前盘点的全球范围内关于各国国民的认知度最高的十大“偏见”:1、意大利的披萨和面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美誉度,除美食外,意大利人还给世人留下效率低下和自由散漫的印象。
如果真如传闻所言,意大利国内的纺织业、化工业是如何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呢?作为诸多风味美食和精妙建筑的汇聚地,意大利同样还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试想,一帮毫无效率的意大利人怎么能在历史上创造出如此多的杰出成就呢?2、那些一意孤行地认为加拿大人很无趣的人们一定也对“加拿大的首都是多伦多”,“席琳·迪翁(Celine Dion)是加拿大文化的代表”和“加拿大人迄今为止仍旧居住在冰屋里”的说法深信不疑。
事实上,寒冷的天气给加拿大人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创造了条件,滑板、皮划艇还有其他各种惊险刺激的运动都是加拿大人十分钟爱的。
而另一个加拿大人并非无趣的有力证明就是,加拿大出了多位好莱坞明星,耳熟能详的包括迈克·梅尔斯(Mike Myers)、约翰·坎迪(John Candy)和马修·派瑞(Matthew Perry)。
3、“菲律宾人都是野蛮岛民”的看法在很多人脑海里根深蒂固。
在人们心目中,菲律宾只是一个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国民甚至没有用上自来水,而菲律宾和非洲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些森林。
当代法国的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
当代法国的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法国是欧洲的一个重要国家,也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之一。
然而,近年来法国面临着许多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存在着不少争议。
本文将对当代法国的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进行探讨。
一、政治困境1. 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法国是一个半总统制国家,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国家政权。
然而,法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不完善之处。
总统的权力过于集中,国民议会的权力相对较小。
此外,法国政治制度中还存在许多复杂的政治程序,难以有效解决政治问题。
2. 政府效率低下法国政府的效率并不高,长期以来法国政府存在着庞大和缺乏效率的问题。
政府部门庞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却难以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和保障。
此外,法国国家管理混乱,重复和浪费资源现象普遍,这也加剧了政府效率低下的局面。
3.政党体系不稳定法国的政党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着政治分裂的问题,没有一个充分稳定的政党体系。
政党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利益冲突,政党之间缺乏互信和合作。
这种情况下,政府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推动政治进程。
政治分裂的局面也导致了政府管理的混乱和低效。
二、社会问题1. 高失业率法国的失业率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年轻人和移民群体的失业率更高。
高失业率引起社会不稳定,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焦虑情绪。
同时,高失业率也削弱了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动力。
2. 移民问题法国是一个移民大国,但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合程度较低,阻碍了法国社会的稳定。
移民群体往往聚居在同一区域,这导致了社会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问题。
此外,移民难民问题也加剧了法国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3. 社会犯罪和恐怖主义法国面临着犯罪活动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超过三分之一的法国居民表示,他们担心成为目标。
近年来,法国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无数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
此外,社会犯罪也加剧了法国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不满。
结论总的来说,法国面临着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的挑战。
政治困境包括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政府效率低下、政党体系不稳定等问题。
法国社会发展模式的论争及其启示_李其庆教授访谈
法国社会发展模式的论争及其启示李其庆教授访谈本刊记者编者按:随着法国总统大选的临近,法国各党派、各政治力量展开激烈的角逐。
与此同时,法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法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大辩论。
法国左右翼政党及其精英对这场辩论的引导和参与折射出法国民主制度和政党政治的特征。
为了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李其庆教授,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记 者:去年12月中国外交学院与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球化与转型中的法国!国际研讨会,议题之一是法国社会发展模式,为什么与会学者对这个问题如此关注?李其庆:这的确是个热点问题。
我们把关键词法国社会模式!输入谷歌!,就可查阅大量有关文献。
法国有民主传统,民众参与意识强,喜爱辩论,像这样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更是如此。
法国政治家积极引导和参与这场政治辩论,一是为了了解民情、民意;二是为了争夺选民。
法国媒体评论这次总统竞选的特点是明星很多,剧本很少!。
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罗亚尔回应说,她就是想悉心听取选民意见,再发表施政纲领。
法国人天天辩论,事事辩论。
如果说这场辩论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法国政府有意识地把这场辩论引向国际。
法国政府智囊团、政治创新基金会向全世界征文,请国外政治家、外交家、学者对法国社会发展模式发表意见。
他们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关起门来设计社会发展模式就是闭门造车!,肯定不能成功。
在去年的研讨会上,法方首席专家赛利姆∀埃尔萨伊格就说,法国只有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携起手来,才能走向未来。
记 者:那么什么是法国社会发展模式?它有什么特点?李其庆:法国社会发展模式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人民阵线时期,在国际上,也就是经济大萧条以后的凯恩斯主义时期。
它是法国工人运动和国内劳资斗争妥协的产物。
其基本特征是:在福特主义的影响下,国内大规模的群众消费,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从而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加大了社会再分配的盘子。
社会再分配力度加大和福利社会的建立,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形成了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法国文化的多元性与融合性
法国文化的多元性与融合性法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从古时候起,这片土地上就有多个民族和文化的交融。
这种多元性反映在法国文化中,它的多样性及其与其他文化的融合,是法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一、自由与平等为法国文化的基石自由与平等是法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法国文化的基石。
法国人民倡导自由和平等,同时推崇思想的自由和言论自由。
自由是法国的基本特点之一。
它不仅体现在人们对自由表达和行为的追求,还体现在诸如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
在法国,人们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也是法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法国文化的多元性法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从历史上看,法国不仅吸纳了来自欧洲各地的流亡者和移民,还吸纳了全球各地的文化和人才。
这些文化和人才也让法国文化呈现出了极其多元的面貌。
法国文化既有古典主义风格,也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影响,还有来自非洲、北非等地的文化元素。
法国的文学、电影、音乐等领域都非常丰富多彩,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在法国文学史上,经典的文学作品有《巨人的陨落》、《悲惨世界》等,都是以讲述人间悲欢为主题的作品。
法国电影的跨文化特点也很明显,比如《法国之音》就展现了法国电影独特的魅力。
此外,流行音乐和艺术也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融合与交流法国人民对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也推动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无论是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文化都能在法国找到自己的市场和听众。
比如,法国的巴黎市就是一个充满了不同文化的城市,可以看到有众多的非洲、亚洲等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在这种互相包容、交流的环境下,法国文化可以不断地创新和变革。
同时,法国也在不断地向世界推广其文化。
比如,在音乐和电影等领域,法国作品在国际上取得了很高的认可和声誉。
法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之,法国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不仅令人赞叹,也让人们认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法国社会学
法国社会学法国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法国社会现象、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学科。
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法国社会学和现代法国社会学。
早期法国社会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一些法国学者开始对法国社会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这些学者包括恩格斯、杜尔凯姆、马克思、韦伯等。
他们的研究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对法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早期法国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异、社会阶级的划分、劳动与产业关系等。
这些研究帮助人们了解了法国社会的运行机制,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法国社会学从20世纪中叶开始迅速发展。
在这个时期,社会学在法国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些重要的学派和理论涌现出来。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派是结构主义学派,他们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法国的结构主义学派以杜尔凯姆为代表,他提出了社会事实的概念,并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来理解社会行为的规律。
另外,法国社会学家波尔迪厄也对现代法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社会场域”的概念,强调社会行为受到社会场域的限制和规范。
这些理论对法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法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除了学派和理论的发展,法国社会学还关注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
其中之一是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法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较大。
法国社会学家通过对社会阶级和收入分配的研究,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另外,法国社会学也关注社会变迁的问题。
法国是一个经历了多次社会变革的国家,社会变迁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国社会学家通过对社会变迁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社会阶段的特点和社会变迁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
法国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法国社会现象、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学科。
它的发展经历了早期法国社会学和现代法国社会学两个阶段,涵盖了多个学派和理论。
法国社会现象学
法国社会现象学法国社会现象学是一种研究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学科,它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创建,旨在解释社会生活的规律性和社会现象的本质。
本文将围绕法国社会现象学展开阐述。
第一步,杜尔凯姆的贡献是法国社会现象学产生的基础。
杜尔凯姆在《社会分工的形式》这本书中阐述了他的重要观点,即“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的、约束个体的规律”。
这一观点概括了法国社会现象学的核心思想,指出社会规律对个体有着强烈的影响。
第二步,法国社会现象学主要集中在人类行为、制度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分析价值、习惯、信仰与其他社会学要素是如何影响社会行为和社会系统结构的。
这种分析方式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度挖掘,对于正确理解社会事件和现象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三步,文化与结构是法国社会现象学英特卡特的另一个关键观点。
英特卡特认为,社会结构本身是一种文化表现,可以表达在各种惯例、法律、政治机构、经济关系、职业地位与权责等方面。
通过文化的描述,把结构中的人与组织连接起来的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步,法国社会现象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客观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学强调客观原则,并要求使用科学实证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比较和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研究的可靠和精确度,但也有可能忽略一些感性的、人性化的因素。
第五步,法国社会现象学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人口学、城市研究、犯罪学和其他应用经济、政治和环境案例,如气候变化等。
这些应用研究可以回答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例如,不同群体的经济地位、城市间的差异,以及犯罪等问题。
在仔细了解法国社会现象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刻了解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和社会规律展现,同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也将使我们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法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
法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随着历史不断推进,法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的法国社会仍然受着封建制度的束缚,在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特点。
本文将对法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发展。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法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
在此期间,法国的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个国家君主身上,即国王。
国王拥有最高的权力,控制着整个国家。
然而,国王的权力并不是绝对的,他需要倚靠领地贵族和教会权力来维持统治。
法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组织是领地,领地贵族掌握着实际的政治权力。
他们拥有土地、军队和法律权力,可以管理自己的领地,并参与国家事务。
此外,在领地内部,封建主和农奴之间也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即封建主提供保护和土地,农奴则为封建主提供劳动和军事服务。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法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
在这一时期,法国社会分为三个主要阶层。
第一阶层是教会,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教会在社会中拥有广泛的财产,并拥有幅员辽阔的土地,教士们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们是文化、学问的传承者,同时也拥有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力。
第二个阶层是贵族,他们是封建主,拥有土地、财富和特权。
贵族享受特殊待遇,有自己的法律,也可以享受独立于国家法律之外的特权。
第三个阶层是农民和城市居民,他们是封建制度中的最低层。
农民和城市居民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依附于领地贵族的土地,为贵族提供务农和劳动服务。
法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化。
首先,这一结构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剥削。
贵族和教会享有很多特权,而农民和城市居民则受到各种限制和压迫。
农奴的地位被束缚在领地上,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其次,这一结构也造成了社会的封闭性,贵族和教会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普通人民很难有机会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
此外,由于教会的权力庞大,它对思想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这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一定的制约。
法国-风土人情
法国历史悠久,文化丰盈,具有别致的风土人情。
下面撷其姿彩,介绍给大家。
首先讲“食“,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法国人在饮食方面投入的精力和金钱,比我们花的心思一点都不少。
在法国人的生活中,奶制品非常重要,有奶酪、奶油、牛奶、酸奶、黄油等,各类奶制品中又分为不同口味。
另外,法国的菜品也分为:精致类、平民类、地方类和即席类等,包括专业名厨的极致佳肴、百姓家庭的田园汤菜,特色菜肴和独到美味。
法国人讲究品酒,有红酒、香槟、啤酒等,餐桌上一般先喝开胃酒,吃饭时是红酒配红肉(比方牛肉、羊肉、猪肉),白酒配白肉(比如鱼肉、鸡肉),饭后上甜点,甜点一般配甜餐酒。
法国的吃喝独具特色,形式多样,不一而足。
其次是“穿”,法国人的穿戴讲究品位,正式场合穿着西装与礼服,朋友聚会穿着大放而得体。
老年人注重传统风情,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生活中喜爱穿裙子。
中年人上班职业装,下班休闲类。
年轻人穿衣戴帽相对随便,但不并不是“乱穿衣”,突出个性。
从他们随便的着装中,你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性格和修为。
交际礼仪,法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
有一定社会身份的场合,客人要施吻手礼。
生活当中,人们见面以“贴面礼”表达友好和尊重,很多人也习惯行“握手礼”,不过握手时间不应过长,也不要握住对方的手使劲晃动。
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
法国是一个以吻示情的国家。
在与久别重逢的亲友、同事见面时,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则是亲额头,只有在爱人和情侣之间,才亲嘴或接吻。
法国男女交往奉行“女士优先”的原则,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社交中忌讳过问对方的私事,比如家庭、年龄、工资等。
一般人不习惯初次会面就送见面礼,这样会让人引起反感。
在餐桌上,坐姿不能整个背全靠在椅子上,吃饭时最忌讳嘴里发出声音。
吃晚饭后,忌讳刀叉乱放,正确方法是将刀叉并排放在碟上,排列整齐。
吃抹嘴擦手餐巾用力擦,应该用餐巾的一角轻轻抹去嘴上或或手上的油渍。
信仰禁忌,法国人大多信奉天主教。
法国CRM市场面面观
构 成 方 式 与 演 变 趋 势
一
Ii 0 t ' , - 汹 r o s00 t mpI 伽M o( . | I 『 po t 0一 h me 曲a e om 斑i l l e d j e l皓  ̄ 雠 ml b e
般 来 说 , 处 于 同 一 业 务 领 域 但 具 有 不 同 企 业 文 化 的 对
宏 观 的 角 度 上 看 , 区 之 间 的 竞 争 、 业 的 流 动 、 就 业 问 地 企 对
t效 果 和 投 费 回收 ,从 巴 黎 地 区逐 渐 往 外
巳 。 展
题 的 解 决 以 及 对 经 济 发 展 的 促 进 等 ,也 有 许 多 问 题 需 要 研 究 。这 里 介 绍 法 国 的 情 况 , 许 能 为 我 们 提 供 思 考 的 线 索 和 也 借鉴作 用 。
,y et p l m a 坤嘲 o 0
a岫 i i
s ae n 嘲 c l i
.‰ e l l i x dp_ 删 s ) b
C Mr m u e o oe R : m ' tn m d o ui
el n 8§ e, e 呲 g v u ae p
企 业 来 说 ,建 立 C RM 的 目 的 和 采 用 的 方 式 不 尽 相 同 。 信 息 技 术咨询 机构 Cs e mo对 法 国 CRM 市 场 的 研 究 表 明 , 目前 企
●
o, s m t nly f y e r i a t, s t ao i
T m a s 魄 协 r Pr o i
m tn蚰 吐 硪l v m n l ya ̄t J i L 蜘l 瞰 肌di e et e n  ̄ -
茁 p ov ce r i n s
法国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
法国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
法国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经济考量,对于法国的社会经济阶层,它的划分根据主要是收入水平,有收入高的
阶层,比如主流的上流社会,也有收入低的阶层,比如下层社会。
其中,上流社会经济情
况好,收入较高,主要是有学识的、拥有高位的人士以及有财富的上流家族;而下层社会
则收入较低,主要是低收入阶层或者是靠劳动谋生的底层社会。
其次是地位或地域考量。
以地位为例,法国有分为显贵、贵族和平民三个阶层。
显贵分为
王公和贵族,贵族分为门客、宗室和贵族,而平民则包括工商业、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等。
以地域考量,法国划分为大都市、城市和乡村三个社会阶层,其中,大都市和城市的经济
景气较好,因此常常被认为是上流社会,而乡村则被看作是次级的社会阶层,其经济水平
不如大都市和城市。
最后是经济发展考量,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法国社会可以分为现代和传统两个阶层,现代阶层主要是工业型经济发达地区,如北部和东部地区,而传统阶层则是农业型经济相
对发达的地区,如南部和中部地区。
总而言之,法国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包括经济、地位或地域、以及经济发展的考量,这些
因素彼此相互关联,彼此有联系,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在法国的社会阶层中所处的位置。
《法国文化与社会》名言剖析:法国历史与社会价值观
法国文化与社会:名言剖析引言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国家,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社会价值观影响着整个法国社会。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通过名人名言来深入了解法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观。
名言1:“自由,平等,博爱”(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这句名言出自法国革命时期,并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及法兰西第三共和制度的座右铭。
它代表了法国社会追求公正、平等与团结的核心价值观。
自由代表着人民的权利以及思想和言论自由;平等则强调每个人在面前都应享有同等机会;博爱则指向团结、互助与关怀。
名言2:“一切皆为政治”(Tout est politique)这句名言强调了法国社会对政治事务普遍参与和高度关注的态度。
它反映了法国人对政治格局、决策以及公共事务具有浓厚兴趣的现实情况。
在法国,政治被视为社会发展和形态演变的重要因素,无处不在。
名言3:“艺术是反抗!”(L'art est résistance!)这句名言突显了法国文化对自由、个人独立思考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的敏感性。
法国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和文化的重要摇篮,许多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他们对权力和压迫的反抗。
这句名言提醒着我们,艺术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反思。
名言4:“吃饭是一种文化”(La cuisine, c'est une culture)这句名言彰显了法国对美食和餐桌礼仪的重视。
法国被誉为美食之都,在全球享有盛誉。
这句名言表明了法国人视美食为一种文化符号,并体现了他们对品味、精致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名言5:“自尊心是奇怪而危险的边界”(L'amour-propre est une frontière étrange et dangereuse)这句名言描述了法国人在自尊心与他人之间保持微妙平衡的观念。
法国社会强调个人独立和自主性,但过度自尊的表现可能导致与他人产生冲突。
法国风土人情介绍
【导语】法国的风⼟⼈情可以⽤三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由、平等、博爱。
法国的国旗是蓝、⽩、红三⾊,分别对应着⾃由、平等、博爱这三种精神,或者说原则。
法国是⼀个⾰命意识极强的国家,《⼈权宣⾔》就是法国的产物,之后各国的宪法及《世界⼈权宣⾔》都以此为蓝本。
最近⼏⼗年,法国⼈的⾰命意识也没有消减,最明显的两次事件应该是废除死刑和同性婚姻合法,这两件事情都在法国闹得⼀⽚沸腾,⽽且都是法国的⾰命先驱带着⾃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在强⾏地往前推进,才得以促成的。
可以说,即便是在今天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许多法国⼈的⾻⼦⾥都仍然沸腾着⾃由、平等、博爱的⾎液,根本冷静不下来,所以这三点原则与其说是法国的风⼟⼈情,不如说是他们的信仰!如果哪天蹦出⼀个法兰西第六共和国,⼤家也不需要感到意外。
法国 下⾯来举⼏个⽐较有代表性的例⼦。
法国的性/别友善厕所 第⼀次在三⼤上课,我像在国内⼀样想要“抢占先机”,⼀下课就风风⽕⽕地冲进厕所想洗个⼿。
正在拧开⽔龙头,就听到背后⼀个浑厚的男⽣说:“对不起,⼩姐,厕所门坏了。
”抬头看着镜⼦,⼀个男⽣坐在坐便器上,也没有关门,我们就这样在⼀个厕所⾥对视了。
我简直惊呆了,窘迫得满脸通红,以为⾃⼰进错了门,根本顾不上没洗⼲净的⼿,⼀边往外跑,⼀边学法国⼥⼈惊叫了⼀句:ohlàlà! 等出门⼀看厕所的标识牌:男⼩⼈和⼥⼩⼈和谐地肩并肩站着。
好吧,果然贯彻法国观念,⾃由平等博爱。
⽆论男⼥⽼少,都⽤⼀个厕所。
其实不光如此,法国厕所还专门设有残疾⼈专⽤卫⽣间,⾜够轮椅进出的空间和⽅便上下移动的扶⼿,展现了他们在⼈性化的光辉下不⾔⽽喻的平等。
从⼩接受“男⼥授受不亲”思想教育的中国学⽣或多或少会对这种公⽤厕所产⽣排斥。
浪漫的法国⼈也许是思想单纯,也可能是为了提⾼房屋利⽤率,在法国⼤学宿舍⾥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不光住宿楼不分男⼥,卫⽣间也不分。
所以*们也可以体验和异性⼩伙伴⼀起⼿拉⼿去厕所的愉快经历啦。
法国价值观
法国价值观
法国价值观体现出法国人的独特态度和价值观念,是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首先,平等égalité是法国价值观的核心,表现为所有人在竞争中都有平等的
机会。
不但受教育机会平等,而且每一个人根据他们的才能,努力和勤劳而取得成功也是平等的。
另外,平等还是表现在社会及政治上。
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是独立liberté,它的核心是尊重个人的自由,甚至确保个体的自我定位。
法
国人特别重视个人的自由权,坚持个人的自力更生,遵守法律,但又不必受政府极端监管,而且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自由。
他们信仰以个人自由和尊严捍卫权利。
对于法国人来说,fraternité(兄弟情)也是价值观之一,表现为大家团结友爱,坚决反对种族歧视和其他形式的歧视以及表现出人们更加真挚的关爱、尊重。
此外solidarité(团结)被认为是法国的社会风格的核心,表现为每一个人都要为另外一个人存在而感到责任,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参与社会生活而不管自己的利益。
因此,总的来说,法国价值观突出了个人独立,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及一个
人的社会责任。
法国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欧洲文化,也是当今世界文化多元交融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近代法国社会观念
近代法国社会观念近代法国社会观念是一种关于社会组织、社会分工、社会关系和社会变革的观念体系,它在法国社会历史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近代法国社会观念源于18世纪启蒙思想,其核心是自由、平等、权利和公正。
首先,近代法国社会观念中的自由观念是其最基本的观念。
自由在法国大革命中被奉为神圣的价值,并成为国家和社会安排的重要原则。
自由观念包括思想自由、人身自由和财产自由等方面的自由。
在近代法国社会观念中,人们应该有权利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业、信仰和政治立场。
此外,自由也与个人责任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自主负债的责任。
其次,平等观念在近代法国社会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
平等观念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不论社会背景、性别、种族或财富等方面的差异都不应成为决定个人权利的因素。
在法国大革命中,平等被奉为革命的目标之一,新的宪法确立了平等原则。
近代法国社会观念中的平等原则还包括机会平等、待遇平等和自治平等等方面的平等。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接受公正的对待、法律保护和公正审判,并享有选择同时不违反集体利益的自治权利。
权利观念是近代法国社会观念中不可或缺的观念之一。
权利观念主张每个人都有权利利用社会资源,并享有公正的对待和法律保护。
近代法国社会观念中的权利还包括财产权、公民权、人权和文化权等方面的权利。
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财产、信仰、言论和其他权利,而这些权利应得到法律保护、公正审判和政府的保障。
最后,公正观念是近代法国社会观念的重要核心之一。
公正观念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根据其价值和贡献程度获得适当的待遇和对待,并同时享有平等的机会和自由的权利。
在近代法国社会观念中,公正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公正、政府政策的公正和社会经济分配的公正等方面。
政府应该遵循公正原则来制定政策,并保证社会制度的透明、公正和人性化。
总之,近代法国社会观念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在法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由观念、平等观念、权利观念和公正观念共同构成了这一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法国社会的自由化和民主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课表
221 教室
96 座 146 座 120 座
法硕
法硕
222 教室
120 座
阶梯教室
上
法硕
午 星
下
期 午
法硕
二晚
上
上
M B A 法硕
午 星
下
期 午 M B A 法硕
三晚
上
上
M B A 法硕
午 星
下
期 午 M B A 法硕
四晚 上
上
M B A 法硕
午 星
下
期 午 M B A 法硕
五晚
上
上 午 星 期下 六午 晚 上
王铁利
党校
金融 法硕 金融 法硕 金融 金融 法硕 金融 法硕
中国概况 (留学生班)
卢荣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
M S W 税务 文博 党校 M P A M P A
计算机 应用 赵丰年
社会学研究 中的定量分
析模型 夏传玲
文艺学通论
西方史学的 理论与流派
法国文化面 面观 余乔乔
中国马克思 主义与当代
法硕
(阅读与表达) 卢荣和
博8 赵洪宝
博7
精读
任华梨 李晓东
下
英语读写
期 午 法硕
法硕
法硕
博9
Peter
五晚
上
英语读写
博8
David
英语读写 英语听说
博7
博4
Edwin
张波
法硕 科技考古
西方经济 思想史 左大培
法硕
M S W 税务
劳动经济学
蔡昉等
法硕
税务
文博
党校 党校
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高乐主义在新时期的的继承与发展法国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西方国家。
不仅在欧洲历史上, 而且在全球化的时代, 法国在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某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甚至这些作用还往往是以失败者的身份发挥的, 却依然不能否认其对于世界局势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意义上的法国崛起是与英国进行了著名的百年战争和宗教战争以后开始的。
在此之后, 法国逐步成为欧洲大陆上一个生气勃勃的国家。
法国的政治结构和法兰西民族精神, 经受了无数次严酷的考验。
不幸的是, 法国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命运多舛, 不仅吞下了普法战争的苦果, 还经历了一战与二战的巨大灾难。
无论最终的结局如何, 法国在战争中都不仅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遭受了更为严酷的人口损失。
而悲剧性的人口损失严重地削弱了法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方面的潜力。
不过, 法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命运的抗争, 而在这种历史性抗争中产生的戴高乐主义, 或许已经成为法兰西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
那么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一下戴高乐主义及其精神实质。
“戴高乐主义”因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戴高乐将军得名,是战后法国历史上一面鲜明的外交旗帜,它以法兰西民族精神为思想基础,在二战以后法国的国际地位下降、美国占据世界权力中心地位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核心精髓是维护法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争取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它以对抗美国霸权为主线,其中最具象征性的便是1966 年7 月1日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戴高乐主义的本质目标就是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二战中法国国土沦丧,从世界一流强国的地位上跌落下来,而美国则成为西方世界的霸主。
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正是法国衰落的受益者。
战后初期法国国力衰弱,执行了一条亲美政策,使得法国的独立性受到限制,民族利益和愿望不能得到满足。
这使得以法国为荣的戴高乐难以接受。
他说:“我们的国家除了外国命令我们做的事外,自己什么也不做。
”戴高乐一直将美国看作是法国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争取大国地位的主要障碍。
退出北约军事组织是戴高乐主义反美独立外交的最具象征性的表现。
北约成立之初,法国扮演了一个“被称为大西洋团结的霸权主义统治下的驯服的角色”,成为西方阵营在欧陆的兵力投放中心和西德前沿的最有力支撑点。
但是随着法国的经济得到一定恢复,戴高乐重新执掌政权后,法国已经不甘心充当一个小角色,要求在国际舞台发挥其大国作用分享权力。
1958 年9 月17 日,戴高乐在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的备忘录中提议,在大西洋联盟中建立一个以美英法三国为主导的理事会。
他警告说,如果被拒绝的话,“法国将不参加任何发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工作,或者将依照这个组织的公约第十二条的规定,保留要求修改公约或者退出该组织的权利。
”在美英拒绝这个要求之后,戴高乐开始行动了。
1959 年,法国宣布法国地中海舰队不再受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指挥;1960 年,法国拒绝将空防系统纳入北约军事一体化;1962 年,法国成功研制核武器;1966 年,戴高乐致函美国总统约翰逊,要求正式退出北约各军事机构,同时还取消了北约军用飞机在法国过境和降落的权利,限令美军及其基地在一年内撤出法国,北约理事会被迫从巴黎迁往布鲁塞尔。
这样,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机构,摆脱了对美国政治和军事上的依附关系,同时也使法国从当时的“集团政治”中解脱出来,成为在东西方严重对峙局面下一支较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在当时东西方对峙的状况下, 戴高乐的这个决定使得法国得以在美苏两大对立阵营之间采取独立外交立场,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的国家利益, 因而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声誉。
总的来说,奉行戴高乐主义的法国, 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主要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 1)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 维护民族独立; ( 2)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 打破美国的核垄断;( 3)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缓和、谅解、合作的关系, 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作用, 积极推动中法建交; ( 4)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 以法国为中心、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 ( 5)实行非殖民化, 在第三世界推行积极存在的政策, 以求保持和增进法国在第三世界的利益和影响。
戴高乐主义的实施对于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 提高法国国际地位, 推动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显然有着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 尽管法国从综合实力上看不占有优势, 但法国的行动却产生了远远超过法国本身实力的影响。
之所以如此, 在于法国的努力合乎某种世界的潮流: 现代世界应该是多极和多元的。
法国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中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 而其他相对弱小的国家显然也能分享到额外的好处。
因此, 奉行戴高乐主义的法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而其后的的几位总统,无论是蓬皮杜, 还是密特朗, 希拉克,尽管在施政纲领上存在着种种的差异和政见的不和,甚至政治色彩不尽相同,但这种思想却一脉相承,没有改变。
2007 年5 月6 日,萨科齐当选为法国新总统,法国进入以“变革”和“调整”为特征的萨科齐时代。
与其前任希拉克不同, 萨科奇的竞选重心是经济方面, 由于在希拉克任期内, 法国的经济状况很不乐观, 于是法国亟待改革来改变这种局面。
但是, 增强国家实力的最终目的是争取国家利益, 这就使经济与外交产生交集, 正确的外交政策能让一个国家获得与之实力相匹配的甚至更高的国家利益。
萨科奇一直是法国政坛坚定的亲美派,他上任之后一改前面历届总统与美国对抗的做法,着手恢复因伊拉克战争以来逐渐恶化的法美关系,在诸多国际问题上主动与美国保持一致。
例如,在伊朗核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积极推动欧盟率先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在阿富汗问题上,美国强烈呼吁北约各盟国增兵阿富汗,法国积极响应,增派了部队⋯⋯此次,萨科奇宣布法国将重返北约军事机构并在国民议会上投票通过这一决议,在法国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反对派认为这一决定将改变法国一直以来在欧洲“独树一帜”的安全和外交理念,使法国外交丧失独立性,主导法国40 多年的戴高乐主义将走向终结。
然而,戴高乐主义在法国深入人心,尽管重返北约意味着降下了戴高乐主义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但萨科奇的最终目标必然是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他绝对不会放弃通过独立的外交来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国际地位。
首先,重返北约不会放弃法国外交的独立性。
维护法国的独立是戴高乐主义的精神实质。
萨科奇虽然积极倡导法国重返北约,但他不会甘心追随美国,放弃法国在外交事务中的独立性。
2008 年8 月萨科奇在新版的《法国国防与安全学说白皮书》中就正式提出了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设想,萨科齐说:“我仍将坚持戴高乐将军曾经宣布的原则,即法国在任何条件下都将保留对本国军队参与军事行动的决定权。
在和平时期,法国不会将任何一支法军部队交由北约指挥。
法国核力量将永远为国家所有。
”重返北约不会影响法国政治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更不会成为美国的附庸。
其次,重返北约不会放弃法国的大国地位。
萨科奇自上任以来就一直积极谋求法国在国际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其大国作用。
上任不久就成功促使欧盟各国同意成立一个涵盖南欧、北非和部分中东国家的地中海联盟,进一步扩大法国和欧盟在地中海地区影响力;金融危机中,萨科奇积极召集欧盟领导人召开峰会商量对策,高调主张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秩序并积极倡导召开全球金融峰会。
在重返北约的问题上,萨科奇的目的是要与美国“分享领导权”,提升国际影响力。
他认为只有重返军事一体化机构,才能全面参与北约决策,加强盟友对法国的信任,推动近年来停滞不前的欧洲防务建设进一步发展。
再次,分享领导权、推动欧洲防务建设是法国重返北约的战略目标。
重返北约,法国放弃的是过去通过与美国对着干来独立发挥法国作用的外交传统,而代之以一种通过与美国合作,分享权力来提升自身地位的行为,这是戴高乐主义在新的国际形势与时代背景之下的新发展,是萨科奇在审时度势之后的战略选择。
萨科奇认为,美国单极称霸时代已告结束,世界进入了相对大国时代,要全面及时客观应对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威胁,只有通过合作建立“负责任的伙伴关系”,才能够建立“符合实际的21 世纪国际新秩序”。
因此,加入北约,正视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对于法国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退出北约尽管使得法国得以维持一个独立的身份来作出自己的决定,但代价是游离于北约核心决策层之外。
冷战后结束以后北约国际影响力一直上升,虽然美国依然占据主导权,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军事联盟集团,法国早就已经承认了北约的重要性。
美国同意将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交由法国人主持,并在葡萄牙里斯本建立一个新的联合司令部,由法国人担任指挥,使得表面看来法国得以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重返北约。
萨科奇的另一个目标是要推动近年来停滞不前的欧洲防务建设。
法国一直希望通过推进欧洲防务一体化以促进欧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法国将起主导作用,借助欧盟力量提升国际地位。
但是大多数欧盟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处于北约的保护之下,欧洲防务一直停滞不前。
此次萨科奇明确表态,法国重返北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美国要接受欧洲享有独立防务,并要求英国应该积极参与。
从而使法国通过加入北约领导层,拥有决定权,进而可以改组北约,推动欧洲防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美国排除在欧洲之外。
纵观萨科齐出任总统以来法国内政、外交政策方面的变化,其个人色彩明显,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法国总统风格。
他在具体外交政策作出调整的同时,坚定不移的坚持和发展戴高乐主义的精神实质:“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争取恢复法国大国地位”;在外交政策中,萨科齐曾想完全超越前任希拉克的外交政策,但事实上萨科齐的外交政策中,那些基本的东西并没有改变,萨科齐对戴高乐主义更多采取了继承和发展的态度。
米歇尔·维诺克.对我讲述法兰西.法国普隆出版社,1995.夏尔·戴高乐.战争回忆录.法国普隆出版社,1970.刘得手.法美分歧原因的历史考察.欧洲研究,2004(6).刘秀红.戴高乐主义的实践与影响.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1).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法国是关键.宾格姆顿大学布罗代尔中心.评论,20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