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经络的历史发展和有关著述

合集下载

经络学说的发展

经络学说的发展

经络学说的发展《黄帝内经》中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是人体生命能量运行的通道,是中国古老医学关于生命内在运行方式的重大发现。

有别于建立在解剖基础上的西方医学认知方式,它更强调动态整体的看待一个活的人内在生命能量的运转态势和能量转归。

一切物质解剖层面的东西都是为这个态势服务的。

中医管这个叫气场,这个变化叫气机。

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经络的发现到经络学说的确立经过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基本完善,其中对于经络的概念、形态结构己经有了较为清晰的描述,确立经脉循环理论,对经络的功能做了高度的概括,对经络病候进行了总结。

后世历代医家也不断在临床治疗中,特别是针灸推拿方面不断推动经络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明清之际,一些中西汇通医家,试图从血管、血络的角度来解释经络形质。

民国时期,更多医家开始注重从神经的角度阐释经络本质及其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深。

1956 年,经络实质的研究被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中国科学界对经络的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的研究阶段。

西方经络研究与我国的研究几乎同步开始。

早期,西方在许多方面领先,如第一例经络敏感人是日本的长滨善夫发现的;第一个使用同位素跟踪及照相机现象进行经络研究的是法国的De Vernejoulp (1985)。

经络研究最早的论文是在日本,中谷一雄首先使用电阻测量物理学方法进行经络研究并发现“良导络”(1950)。

世界上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在临床应用针灸。

但总体来说,我国经络研究的整体水平还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宋亚芳等人将现代经络研究基本分为四大类,它们都有着自身对经络的认识和困惑:01神经论主张经络现象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表现,并无独立的经络结构。

神经论目前已涉及从皮层、脊髓到外周传入的各个神经层次以及植物神经结缔组织结构学说。

经络的起源

经络的起源

经络的起源经络学说是中医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两千多年一直为保障华夏儿女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那么经络是什么?起源于哪里?存在于人体何处?能不能看到?经络有哪些作用?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老百姓非常想了解的奥秘今天我们就先从内经对“十二经脉”的阐述来了解经络的起源十二经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其流注次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阴经和阳经在指端或趾端交接。

上述规律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十二经络交错循环,同有机体完美结合共筑一套强大的经络体系。

内经对于十二经络的阐述偏于宏观想要更细致的了解经络的起源敬请期待下周三的【经络的起源】--囊胚经络理论中府穴取穴:在锁骨外端下窝,下1拇指宽处。

穴位图片为Heal361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将追究法律责任功效:咽喉肿痛,咳嗽,胸痛,哮喘,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肩臂痛,肋间神经痛。

手法:双手拇指头分别按住两侧穴位,按揉20下,每天3次。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在《奇经八脉考》中对此提出的解释是“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些事实说明,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上述的大量感觉传导现象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探索,逐步认识到人
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气血运行通道,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和基本活动规律,并
经逐步充实、发展,渐趋完善。
(二)腧穴疗效的归纳总结
的称谓,并详考其循行分布,补充各经腧穴,指出经脉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
经的旁支而与他经相交,经脉之气通过“经脉传注,周流不息”,从而对气血在经络系统中
的循环机理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详考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及有关腧穴,论奇经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和奇经作用与病候及其治法,突出了奇经八脉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不断
的引申、补充而渐趋系统化、完整化。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所载有关经络的内容,可反映经络学说雏形阶段的
概貌。其主要特点是:(1)只有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只言灸而未言针。(2)以足臂命名
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均由四肢末端起始而止于头身,而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已有分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
条路线上。例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腧
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肺、胸、咽喉病症为主。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
比较和总结,把主治功效相似的腧穴归纳分类、串联而逐步形成经络的连线。
识气血流注和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古人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得了有关经络的各种现象

了解中医的经络系统

了解中医的经络系统

了解中医的经络系统中医经络系统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体经脉络络分布的系统。

经络系统在中医学中扮演着调节气血流动、协调身体各部分功能的重要角色。

了解中医的经络系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和理念。

一、经络系统的起源与发展中医经络学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古人通过观察人体表面的血管分布,逐渐形成了经络学的理论体系。

经络学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不断的演化与发展。

《黄帝内经》是最早对经络系统提出了系统阐述的著作,它对经络的区域和功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了调节经络的针灸疗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络学逐渐成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系统的基本理论中医经络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经脉”、“络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络”等。

以经脉为基础的理论强调气血运行的重要性,认为经脉是气血运输的通道。

络脉则强调了经络的分布与联系,它们通过气血的运行调节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络则是经络系统的重要分类,它们分布在人体不同的部位,并发挥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三、经络系统对中医治疗的意义经络系统在中医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经络系统可以平衡人体的阴阳,调理气血。

中医的针灸疗法就是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药疗法、推拿按摩等也都基于经络系统的理论进行调理。

四、经络系统与现代科学的关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医学研究也开始对中医的经络系统进行了探索。

通过使用现代仪器技术,科学家们证实了经络系统的存在,并验证了一些中医经络学中的理论。

例如,电针疗法的实践与研究表明,电流可以在经络上产生特定的作用,进而产生治疗效果。

这些研究为中医经络学的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经络系统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总结起来,了解中医的经络系统对我们理解中医学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的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调节网络,通过调节经络系统可以达到平衡气血、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形态、分布、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代经络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由经络组成的,经络是连接器官、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道。

经络不仅在表面运行,同时也在深层组织和脏腑之中。

人体的经络系统相当于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贯穿全身,并进行信息传递、物质运输和调节功能。

按照经络学说,人体有十四条正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八奇经。

其中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包经;八奇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阳胆经。

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对应,通过经络可以传输血液、气、营养物质和信息,并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能量场,通过经络可以感知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畅通,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的堵塞和疏通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经络学说,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系统。

针灸是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推拿是通过按摩身体表面的穴位,刺激经络系统,增强气血运行;中药则是通过服用草药来调节气血的流动,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的研究对于中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可以解释中医的一些疗效,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疾病的本质和产生的机制,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中医传统经络学发展历程

中医传统经络学发展历程

中医传统经络学发展历程中医传统经络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是中医独有的学科,通过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规律,揭示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梳理中医传统经络学的发展历程。

1. 古代经络学古代经络学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当时的医学家进行了对经络的观察和描述,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被视为气血运行的轨道,通过经络,气血可以在全身各部位流动,维持人体的健康。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丰富的关于经络的理论和实践。

经络在《黄帝内经》中被描述为沟渠、渠道,是运行元气和营养物质的通路,通过经络的调理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疾病。

2. 经络学的发展经络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伤寒论》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编的一部重要医书,其中系统地论述了经络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他提出了经络是连接脏腑和肢体的路径,通过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宋代的《千金方》和明代的《本草纲目》也纳入了对经络的描述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络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现代经络学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络学也得到了新的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科学家开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如X射线血管造影、电生理记录等。

经络的存在和作用逐渐得到了科学验证。

通过经络的研究,中医学家发现人体经络系统具有一定的解剖结构,其中包括经络、经脉、络脉等。

同时,现代医学还发现了经络与神经、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等的密切联系。

这些研究为经络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下,经络治疗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络穴位按摩、经络放血等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结:中医传统经络学经历了古代、中世纪和现代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传统经络学历史

中医传统经络学历史

中医传统经络学历史中医传统经络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本文将介绍中医传统经络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经络学。

第一部分:经络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传统经络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古代医学家们就开始对经络进行研究。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经络的认识是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践经验逐渐积累的。

古代医学家通过观察人体表面的肌肉、皮肤、经脉等结构,发现了经络系统的存在,并开始研究经络的流向和作用。

他们通过描绘经络的流向图,如《灵枢经》和《素问》等典籍,系统地总结了经络的分布和特点,为后代中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第二部分:经络学的主要特点1. 经络与人体的整体性联系:中医传统经络学强调经络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经络的流动,可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2. 五行理论与经络:中医传统经络学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理论,中医将经络系统分为十二经络和八经脉,每条经络都与特定的脏腑器官相联系,并通过经络的调节来影响脏腑器官的功能。

3. 经络对疾病的影响:根据中医传统经络学的理论,经络的异常流动会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通过调节经络的流动,可以治疗和预防疾病。

第三部分:经络学的现代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医传统经络学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现代研究发现,经络区域具有特定的电磁特性,通过使用仪器检测,可以观察到经络的变化。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中医传统经络学的科学合理性。

此外,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经络区域存在着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结构,这与中医传统经络学对经络是气血运行通道的认识相吻合。

因此,现代研究为中医传统经络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第四部分: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医传统经络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经络的生理机制和调节方法,探索经络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经脉和络脉的主要区别
经脉
意义 经络中的 地位 分布 深度 数量 功能上 路径 主干部分 纵行的(直大深长) 深 少,有一定数目
脉络
网络 分支 主要是横行(横小 浅短) 浅 除十五络脉外多无 具体数目 补充作用、纽带作 用起渗濡灌注气血 的作用
主导作用 , 是气血运行的通 道
经络系统和经气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相互联系、 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 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包括经络 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络脉两大部 分组成,概括为“四十二,一十五,奇 经八脉浮孙数”。 “四十二”指十二经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一十五”指十 五络脉。
(一)十二经脉
1、概念 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 体,所以又称为“正经”。
经脉的命名
A以阴阳、手足、脏腑来命名,如十二经 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手太阴肺 经)。 B以穴位来命名,如十五络脉。 C以特殊名称来命名,如十二皮部。
经脉与五官的联络关系
到达眼部的经脉有6条:心经、小肠经、 膀胱经、胆经、肝经。 到达舌部的经脉有2条:脾经、肾经。 到达耳部的经脉有3条:膀胱经、三焦经、 胆经。
5、 ★十二经脉总的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 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 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2、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相互衔接、流注表
中焦——>手太阴肺经——>(食指端交接) 手阳明大肠经——>(鼻旁交接)足阳明胃 经——>(足大趾内端交接)足太阴脾经—— >(心中交接)手少阴心经——>(手小指端 交接)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交接)足 太阳膀胱经——>(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阴肾 经——>(胸中交接)手厥阴心包经——> (无名指端交接)手少阳三焦经——>(目外 眦交接)足少阳胆经——>(足大趾外端交接) 足厥阴肝经——>(肺内交接)——>手太阴 肺经……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
详细描述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下肢外侧等部位,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消化系统和精神状态,对于 食欲不振、胃痛、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状态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足太阴脾经
总结词
足太阴脾经起始于大趾内侧隐白穴,沿足背上行至小腿内侧,再上行至大腿内侧前缘,终止于腹部的太仓穴。
详细描述
03
经络理论的应用
经络与疾病诊断
经络诊断
舌诊
通过观察经络的异常反应,如穴位压 痛、经络敏感等,可以辅助诊断疾病。
观察舌头的颜色、形状、舌苔等变化, 可以判断经络的虚实、寒热等情况。
脉诊
通过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经络的通 畅情况,从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经络与针灸治疗
01
02
03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 整经络的通畅度,从而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1
02
03
04
科学研究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深入研究 经络学原理,揭示其科学内涵

临床应用
拓展经络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 用范围,提高治疗效果。
跨学科融合
将经络学与其他医学流派、现 代医学学科进行融合,形成更
全面、系统的医学体系。
国际化传播
推动经络学在国际上的传播和 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这
一独特的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学
目录
• 经络系统概述 • 十二经脉 • 经络理论的应用 • 经经络系统的定义
经络系统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人体内所有的经脉和络脉组 成的复杂网络。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它们相互连接,遍布全身,是人体气 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在人体中起着沟通内外、联系脏腑、运行气血等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1957年资料4 经络起源的探讨

1957年资料4 经络起源的探讨
(2)文献总结:为了研究“经络”的起源,我们除内、难经、十四经发挥而外,并浏览了一些历代医学著述,还是没有能得到满意的结论,后来复行根据临床体验的线索,选取了记载腧穴主治较为丰富的历代著品——针灸甲乙经(晋)、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隋)、外台秘要(唐)、铜人腧穴图经(宋)、鍼灸大成(明)、循经考穴编(明末)等六大文献,按其腧穴主治,分别采摘归纳,与十四经分布于人体各部的腧穴数字互为对照,列表附后。(表刊后期)
手阳明大肠经症候群
如本腑经脈因有所感动,就会发现牙齿疼痛,颈间肿大等病变,
凡自本腑经脈所主的津液,开始发生的病变,为眼睛发黄,口内作干,鼻流清涕或出血,喉中肿痛,肩前与臑内作痛,食指痛不能动。
本经气有余的实证,则在本经脈循行所过的部位发热而肿,本经气不足的虚症,往往发寒抖颤难以回复。
从上表看四肢部的“分布穴数”与“主治穴数”,几乎完全相等,相反地头面胸腹等部的“主治穴数”比“分布穴数”有多至20倍的(眼部分布穴数只6个,而周身各部能治眼部的腧穴就有120个之多)。因此,我们认为古人对“经络”体系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其基础建筑在四肢腧穴主治上,从这些文献中又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假定四肢腧穴也只能治局部病,很可能针灸治病,只停留在“以痛为输”的小圈子里,而不去探索“经络”的体系了。
(1)某些腧穴只能主治局部及其紧邻的脏器、组织的疾患,如在头面、躯干部的腧穴,多属这一类。
(2)某些腧穴不独能治局部疾患,并且主治远距离部位的疾患,如在四肢尤其是肘、膝以下的腧穴,多属此类。
正由于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具有这种特殊作用,古人才会从肢端的腧穴,探索到主治最远的部位——头面躯干上去,从而逐渐理解,诸经有不同的通路,关于这一主要关键,我们曾从三方面着手研究,介绍如下: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经络”一词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首见于《内经》。

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学说对指导临床各科特别是对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办法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甚至认为“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学入门·运气》)。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特别是月的盈缺与时间)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内经》称之为“气穴”。

而世又有“脑穴”、“经穴”等名称)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本章主要介绍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并简要介绍经络学说的运用。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

其间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要形成经络学说,首先要形成经络概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主要是施行针灸、推拿、气功(特别是前二者)等保健、治疗过程中,病人的主观感觉到的传导现象(简称“感传”或称“经络现象”,但“经络现象”所包括的内容更广)。

但是,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与经络有关的两份写本(《五十二病方》,为之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脉名而无经名。

很可能早期的医学家们认为经络的感传现象即是人体中的血管活动,故称之为脉。

另外,这两份写本虽各自描述了十一脉的起止及所走线路,但却没有个穴位的名称,“脉”同脏腑的关系也未建立,诸“脉”之间亦无联系,这说明,“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的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络的起源与概念

经络的起源与概念

经络的起源与概念经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中国,具体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8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从古代文字、古代文献以及考古发现来看,人们对经络的认知与使用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经络这一概念起初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医学和哲学中。

根据《内经》和《黄帝内经》的记载,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的通道或者网络,通过这些通道,人体内的气血能够流动,气血的流动又能够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经络的概念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人体组织结构、气血运行规律、疾病的发生机理等。

在古代医学中,经络被认为是连接人体各个部位的一种物质结构,类似于道路或者河流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气血可以自由地流动,保持了人体内部各个部位的协调与平衡。

另外,经络也被认为是人体内部的能量系统。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的气血是一种没有形状和质量的无形能量,通过经络的流动,能量能够在人体内部传输和转化。

不同的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能量的流动通过经络的连接和传递来实现。

在古代,人们通过针灸、按摩、推拿等方式来调节经络的功能。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改变经络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例如,中医理论认为,经络上的某些穴位与特定的脏腑相连,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经络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

通过影像技术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经络对应的解剖结构,如皮肤神经、血管及淋巴系统等。

这些结构与古代关于经络的描述相契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经络的认识。

另外,通过现代实验研究,科学家们还发现,经络存在电阻和电容等电学特性,并通过电磁波、红外线等传导或辐射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作用。

这一发现为揭示经络的物质基础以及其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总结起来,经络是中国古代医学和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中国人对人体内部结构和能量流动规律的研究。

《经络的基础知识》课件

《经络的基础知识》课件

术后康复
在手术后的康复期,刺激 经络有助于减轻疼痛、促 进伤口愈合。
慢性病康复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关节 炎、糖尿病等,刺激经络 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生 活质量。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经络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调节和控制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重要系统。经络与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经络与神经递质的关系
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物质,它们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经络与神经递质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 些神经递质可以影响经络的气血运行,而经络也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养生保健
经络理论在养生保健方面也具有 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刺激穴位、 疏通经络等方式,能够调节身体
机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02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每 条经脉有其特定的走向和分布区域。
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的功能,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 。
随着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经 络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对中医 临床治疗和保健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在中医中的地位
核心理论之一
经络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与阴阳五行、藏象等理论 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医独特的理
论体系。
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理论指导临床治疗,通过对 经络的分析和调理,能够有效地
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解剖学研究
古代医家通过解剖学研究,观察到 人体内部脏腑器官与体表穴位之间 的联系,进一步揭》等古代医学典籍最早对 经络进行了系统性的记载和阐述,成 为经络理论的基础。

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前世今⽣什么是经络,这⼤概是很多⼈想问的问题。

经络是怎么被发现的,⼜是怎么被确定下来的?是⽳位先被发现,还是经络先被发现?这⼀系列的问题其实⼀直困扰着我们。

1. 经络是怎么被发现的观点⼀:有⼈认为古⼈先发现了有治疗作⽤的⽳位,然后按⼀定的线索将⽳位联系起来形成经络,并逐步完善;有⼈认为⾸先发现经络现象,在经络的基础上发现⽳位,以后⼜不断充实内容,形成经络系统。

按照官⽅教材的讲法,经络和⽳位是“⼴⼤劳动⼈民在⽣产⽣活实际中逐渐总结摸索出来的”,按这样的说法,应该是⽳位⾸先被发现,然后通过相近的功效被联络在⼀起。

观点⼆:另外的说法就是李时珍在《奇经⼋脉考》中引⽤宋代张伯端的话:“然内景隧道,碓返观者能照察之。

”意思是说,脏腑(内景)和经络(隧道),只有内视(返观)才能体察认识到。

⽽所谓有内视能⼒的⼈,都是多数修炼之⼈。

按照这种说法,就是经络先发现,或者是经络和⽳位同时被发现。

在这⾥我就不去争论了,关于这些议论,历史上和现代⼀直存在,都有⼀些道理,也总是不能够很好解释。

但是,不管怎么说,经络的循⾏路线和⽳位的具体定位没有特别⼤的争议。

最⼤最根本的争议是:经络和⽳位到底是什么,真实存在吗?有解剖结构吗?它是⽣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2.经络实质是什么1960年代,朝鲜有⼀个名为⾦凤汉的科学家,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这个发现轰动了全球医学界,也引发了各国对经络研究的兴趣,⽇本随即组织了⼤批的科学家进⾏经络的研究,扬⾔在⼗五年内解开经络之谜。

作为经络发源地的中国当然也很重视,组织了⼤批的科学家到朝鲜,去实地学习并加紧研究。

然⽽,接下来的⼏年全球科学家不断要求朝鲜公布研究成果,朝鲜却始终拿不出具体的证据,最终⾦凤汉由于拿不出令⼈信服的证据⽽跳楼⾃杀,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件事使得从事经络研究的科学家们⾮常尴尬。

尽管世界卫⽣组织(WHO)早在1980年就公开宣布针灸对43种病症是确定有效的,尽管美国等很多国家将针灸列⼊医保范围,尽管针灸诊所已经遍布世界各地——许多⼈还是放弃了研究经络的实质,更有偏激的⼈根本否定了经络的存在。

《中医基础课件-经络学》

《中医基础课件-经络学》

按照组织部位
2
肝经、心经、胃经、肾经等
3
按照脉象
浮脉、沉脉、细脉、数脉等
经络的分布与走向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筋缩血管、深络浅络等多个部分,它们分布在人体的皮肤、筋膜、 肌肉、骨骼等多个组织内,并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状系统。不同经脉的走向不同,经络也会在不同的部位汇聚 交替。
十二经脉
经络瘀滞
经络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容易出现舌苔发黄、胸闷、心 悸等情况。
经络寒凝
经络的传导功能出现障碍,出 现手脚冰凉、按压时疼痛等症 状。
经络诊断方法及望、闻、问、切四诊
中医经络学治疗基于望、闻、问、切四诊,四诊合一,重视临床的个体化、综合性、动态性和行为治疗,包括望舌、 闻音、问诊、切脉等多种手段。
1

观察患者面部、舌象、眼象等,获取患者外在形态和生理活动的信息。
2

依靠听力感知患者病理变化所发出的声音,包括听言语、听呼吸、听腹部等。
3

针对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病因、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询问。
4

通过掐脉、折毛、察爪等方法来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
经络疗法原则
经络疗法是中医学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等多种方法,其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刺、 推、灸、按、吹”等实用技能。
隋唐时期
经络学在此时期达到了高峰,经 脉学说成为了中医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
现代
现代经络学综合利用了先秦、隋 唐及中医学现代研究成果,提出 了一系列理论和治疗方法。
经络系统及其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内连接脏腑、肌肉、皮肤、筋骨和毛发的一套分布系统。它主要传导人体的气血、阴阳等物质和信 息,调节人体内环境,维持全身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经络理论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其中,经络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络理论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出现在《内经》中。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结构,类似于血管和神经的系统。

据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贯穿于全身,形成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网络。

经络系统中的经脉主要负责气血的输送,络脉则主要起到连接和调节的作用。

根据经络理论,经络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当经络出现堵塞或者不畅通的情况时,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相反,保持经络的通畅则能够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医经络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气血调畅”。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中存在着气和血的运行。

气是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能量来源,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信息物质。

血则是氧气、营养和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载体。

当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平稳时,人体各器官和组织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中医经络理论还与其他中医理论密切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整体框架。

例如,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其中闻指的是医生通过听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根据经络理论,脉搏的变化与经络的状况密切相关,通过判断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患者经络系统的功能状态。

这种诊断方法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包括针灸、推拿、草药等,都与经络理论密切相关。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来调节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推拿疗法通过按摩经络系统来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草药疗法通过选择具有特定药性的中草药来调节经络的功能。

总之,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经络的调节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疗效显著的疗法之一。

经络的研究进展(1956年,循经国内外普查?

经络的研究进展(1956年,循经国内外普查?

经络的研究进展(1956年,循经国内外普查⋯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是全世界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棵明珠。

它以源远流长,理论系统、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效验确定而受到国内外患者的欢迎。

中医理论是由脏腑、经络、津液气血┄┄为核心的。

其中的经络学说产生最早。

1973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

距今2000年以前的《内经》更十分具体地,系统地,全面讲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脏腑关系、病候以及经络系统中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的内容。

还提出了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

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据。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灸在世界发展很快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一百二十余国家均有针灸医师工作。

各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深,并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研究。

几十年来围绕经络研究的争论层出不穷。

成为中国医学科学工作中争论最激烈、又备受人们重视的课题。

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主流是正确的,它的理论思想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合拍,尤其与生命科学的研究关系密切,因此经络研究有广阔的前景。

1 肯定现象1956年中国即将经络的研究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有组织地进行临床观察、形态学研究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曲折和干扰。

进入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解放军309医院,北大生物系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1000例循经感传出现率的调查。

对8名感传显著者进行经脉感传的观测。

1973年由卫生部组织按统一方法和标准、在20余省市进行了二十万例的人群普查。

然后观察出现感传的情况。

以后中国学者又分别在国外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例)、塞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种族、健康和文化水平的受试者身上都能观察到循经感传现象。

日本等国学者也先后进行过这类研究和报导。

一般说来,在人群中有感传的是少数,占15%~20%,显著循经感传则只有1%。

中医经络查看

中医经络查看

中医经络中医经络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体内的一种能量流动路径,这些路径贯穿全身,连接着各个脏腑器官。

经络系统不仅包括了主要的经脉,还包括了络脉、孙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负责气血的运行和调节。

经络的发现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逐渐认识到了经络的存在和作用。

在《黄帝内经》中,经络被详细地描述,并且提出了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的流动能够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

经络系统中的经脉主要有十二条,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

这些经脉从四肢的末端开始,沿着一定的路线向上或向下延伸,最终连接到相应的脏腑。

除了这十二条主要经脉外,还有奇经八脉,它们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这些奇经八脉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当经络受阻时,气血运行不畅,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针灸、按摩、拔罐等手段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经络。

虽然经络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许多研究表明,经络与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研究经络,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还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总之,中医经络是中医学中一个深奥而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经络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为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1第一章经络总论前言经络经络学说讲稿

1第一章经络总论前言经络经络学说讲稿

第一章经络总论前言经络、经络学说的含义
同学们,经络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吧,可能都是从电视剧看来的,特别是武侠电视剧里面,经常会说“打通任督二脉”这个任督二脉就属于经络的一种。

而经络到底是什么,我来给大家解释下。

一经、络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可以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它是由2个部分构成的,经脉和络脉。

“经络”的名词出现是在“筋脉”、“血脉”、“脉道”之后的,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

“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

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二、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经络学说的形成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整体的形成必然是腧穴与经络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过程。

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有以下几个因素:
1.针灸等刺激机体所出现的经气感应与传导等现象的观察。

2.腧穴主治功效归纳分析,发现的有序排列。

3.内脏疾病在体表相应部位所出现的病理现象,如循经压痛、结节、丘疹、色泽变化等。

从这些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人体解剖知识与生理现象的补充,并由此得到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经络的历史发展和有关著述
经络的记载详见于《内经》和《难经》,此前则有汉墓出土的《脉书》,此后则有历代经络与腧穴相结合的多种著述。

现按朝代先后作一介绍,以便于了解经络发展的源流。

一、先秦及汉代
现存的经络文献原以《内经》为最早,近代发现汉墓出土的古帛书和竹简中都记载有“十一脉”,为《脉书》的主要内容,这一名称与《史记·仓公列传》所说的仓公淳于意受其师阳庆传授“黄帝、扁鹊之《脉书》”之说相符合。

《脉书》有属于黄帝,有属于扁鹊,可知有不同的本子。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就有几种文本:一种内容较简,按先“足三阳三阴脉”后“臂三阴三阳脉”排列,因称为“足臂本”(《足臂十一脉灸经》);另一种内容较详,按先六阳脉后五阴脉次序排列,因称为“阴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

后者在帛书中有甲、乙两写本;又有江陵张家山汉塞出土的简书本。

可见其传抄较多,影响更广。

帛书的记载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和《五十二病方》书中。

本课程将有关内容分别列入十二经脉项下,以供与《内经》文字作对比。

《内经》包括现存的《灵枢》和《素问》。

其写作时间当是《灵枢》在先,《素问》在后。

关于经络的记载以《灵枢》为最详,如《经脉》、《经别》、《经筋》、《脉度》、《根结》等篇;{素问}则是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阐发和讨论,如《脉解篇》、《皮部论》、《经络论》、《骨空论》、《调经论}、《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解》等。

但《索问》所引古文献并不完全与现存的《灵枢》相同,如《脉解》所载经脉文字不同于《灵枢.经脉》,却接近于帛书记载,这当是古《脉书》的另一传本。

凡名为“解”者自然是晚于原书的解释性著述。

《难经》原称《八十一难》,是对《内经》等古经提出各种问题进行解答。

有关经络的问题特注重寸口脉诊、原气、奇经八脉以及对“是动“所生病”的解释;十二经脉原文于循行路线之后分‘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所生病’叙述,在《难经》中将此解释作“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又说,“气流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

《难经》用气血、先后解释经脉病候并不符合《内经》的原意,但对后来温病学派创用卫、气、营、血辨证却具有启发意义。

东汉末,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著成《伤寒卒病论》(《伤寒论》),所称《九卷》,即指后来所称的《灵枢}。

说明《伤寒论》一书以六经辨证,是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经络理论的灵活运用,为后人树立典范。

二、魏、晋及隋、唐
现存的经穴专著以魏晋时皇甫编集的《针灸甲乙经》为最早,此书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是汇集《素问》、《九卷》(又称《针经》,即今《灵枢》)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分类整理而成。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又称《黄帝明堂》,原有书有图,自皇甫把它编入《甲乙经》后,原书渐趋散佚。

其书是《内经》之后的经穴专著,约成书于东汉时。

现在只能从《甲乙经》间接了解其内容。

经络所属穴和交会穴均详见于该书,所载各经穴名共349个,其中有交会关系者84穴。

穴之属于某经者称所属穴,为几条经所交会者称交会穴。

从交会穴可以看出各经之间的重合关系。

经络循行和经络图的绘制自然离不开所属穴和交会穴。

晋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中也提到过《明堂流注侧图》,这是指关于经穴的前、侧、后图形,简称“明堂图”。

在《隋书.经籍志》中还记载有《明堂流注》、《明堂孔穴》、《明堂孔穴图》等各种书名,可知当时有多种传本。

隋唐时期的甄权、杨玄操、杨上善等医家先后修订过“明堂”,唐孙思《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所载即采自甄权(652年),王《外台秘要》所载还参考杨玄操
的编著(752年)。

杨上善于撰注《黄帝内经太素》之外,又将《内经》与《明堂孔穴》的内容汇合编成《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十三卷,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合一卷,现仅存第一卷。

《千金》、{外台》原附有“三人图”和“十二人图”(督脉合足太阳,任脉合足少阴),现仅存文字而无图。

原图虽已不存,据孙思所述:“旧明堂团,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

……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

,说明原图是用五彩标线的,大概是按脏腑所属而分五色描绘。

唐代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时(762年)还引用过《中诰孔穴图经》,所裁孔穴数较《甲乙》略有增加。

原因经巳不存,《素问》王冰注文也为后人所重视。

三、宋、元、明、清
宋朝对经络腧穴的整理研究甚为重视,早期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992年),其第九十九卷称《针经》,第一百卷称《明堂》(《明堂灸经》),后人又称之为“明堂上经”和“明堂下经”,其中列有“十二人形”的经穴图。

天圣四年(1026年)由王惟一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共载354经穴。

次年铸成“铜人”经穴模型两座,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

后期组织编写《圣济总录》(约1112年),其中按经排列腧穴,为元代各书所继承。

在宋、金时期,关于奇经八脉的穴位出现了新的内容,提出在四肢部有“八脉交会穴”,原称“交经八穴”和“流注八穴”。

初见于金、元时窦汉卿《针经指南》中,据说出自“少室隐者”所传。

这实际是四肢部八个常用穴,可能因其能治有关奇经八脓的病症,故称“八脉交会穴”。

这“交会”是指这些穴位的治疗作用通向头面躯干的一定部位(奇经八脉所属),也可说是“八穴通八脉”。

其实际意义与原有的交会穴不同,原来的交会穴表明经与经的重合;而这是指八穴与八脉相通。

宋、金时期还将古代“候气而刺”、“顺时而刺”的思想发展为具体的子午流注针法。

金代何若愚写成《流注指微赋》一篇,阎明广加以注解,并收集有关资料扩展成为《子午流注针经》一书(1153年),这是子午流注法的初期著作。

明代徐风《针灸大全》又改编成《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十首,各书加以转载,影响遂广,此法的特点就是按时选用十二经的井、荥、输、原、经、合穴。

其后,又有将八脉交会八穴也结合日时来选用,称为“飞腾八法”或“灵龟八法”,初见于元代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宋、金以来,对经络还提出些新概念。

何若愚写的《流注指微论》有说:“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

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他把经、络与脉作了区分,而且认为经与络是有深有浅的。

元窦默《针经指南》(1295年)说:“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明钱雷《人镜经附录》(1606年)说:“十二经生十五络,十五经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这一说法为以后医家喻嘉言等所引用。

元代,滑伯仁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1303年)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1341年),以后谈论经络的多以此书为主要参考,如明代夏英以滑氏注解配合经脉原文编成《灵枢.经脉翼》(1497年),高武《针灸聚英》(1529年)也依照此书流注次序排列绘图。

明代,李时珍就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作《奇经八脉考》(1578年)。

这时沈子禄编辑《经络分野》,徐之曾为之删订,又补辑《经络枢要》,总成《经络全书》(1576年),后清代尤乘又加以重辑(1688年)。

马玄台《内经注证发微》(1586年)对《灵枢.经脉》的注释,以《十四经发挥》为主要参考,其后又为张景岳《类经》(1624年)所依据。

杨继洲《针灸大成》(1601年)为《针灸聚英》之后的针灸专书,内载经络穴位资料更为丰富,共栽经穴359。

此后,有张三锡《经络考》(1609年),翟良《经络汇编》(1628年),韦勤甫《经络笺注》(1636年)等。

严振《循经考穴编》原系写本,可能也是明末的书。

清代,除了见于注释《内经》和针灸书中的经络内容外,经络专书较少。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或有经穴歌诀,分绘经脉图和经穴图(1744年)。

李学川《针灸逢源》一书,共载经穴361,这是对经穴的又一次总结。

陈惠畴所编《经脉图考》一书,在他去世后四十余年(1878年)才刊行,图文并重,有利参考。

清代在药物归经和运用方面有所发展,严西亭等人的《得配本草》(1761年),赵观澜的《医学指归》(1848年),姚澜的《本草分经》(1888年),都将经络学说与药物结合起来,认为“何经之病,宜用何经之药”,是掌握药物性能的要领。

温病学派叶天士等人注重分经辨证用药,于十二经之外更重视奇经,为经络理论在方药方面的运用作出贡献。

从上述可以看出,《内经》创立经络理论是以针灸、按摩、气功等疗法为基础,与疾病症候相联系;针灸、按摩,都要通过一定的穴位,因而穴位与经络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穴位的选用主要根据病症,到了宋、金时期出现根据时间来选穴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

在分经辨证的基础上,金、元时期医家还结合到用药,发展成为药物归经的理论。

在明代,关于针灸经络的著述最多,清代医家对分经用药较为重视,温病学派在临床辩证和用药上都有重要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