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3章信用与信息工具
金融信息管理规定全文(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金融信息管理,保障金融信息安全,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金融信息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活动的金融机构、信息处理者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金融信息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安全、可靠;(二)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三)促进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四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全国金融信息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金融信息管理工作。
第五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金融信息管理制度,加强金融信息安全管理,确保金融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
第六条金融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安全管理义务,采取必要措施保障金融信息安全。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金融信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章金融信息分类与保护第八条金融信息分为以下类别:(一)个人金融信息;(二)企业金融信息;(三)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四)金融交易信息;(五)其他金融信息。
第九条个人金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身份信息;(二)财产信息;(三)账户信息;(四)交易信息;(五)信用信息;(六)其他个人金融信息。
第十条企业金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企业基本信息;(二)财务信息;(三)交易信息;(四)其他企业金融信息。
第十一条金融机构内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二)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信息;(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信息;(四)金融机构的保密信息;(五)其他金融机构内部信息。
第十二条金融交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交易双方信息;(二)交易金额;(三)交易时间;(四)交易方式;(五)交易结果;(六)其他金融交易信息。
第十三条其他金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金融政策信息;(二)金融市场信息;(三)金融产品信息;(四)金融风险管理信息;(五)其他金融信息。
国家征信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征信活动,保护个人、企业等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开展征信活动的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以及相关当事人。
第三条国家征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诚信、公平、公正的原则;(二)保护个人、企业等主体的合法权益,尊重个人隐私的原则;(三)促进征信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征信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则;(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征信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征信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征信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征信业发展规划和行业标准;(二)制定征信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的条件和程序;(三)审批征信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四)监督管理征信机构的业务活动;(五)查处征信违法行为;(六)组织开展征信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章征信机构第五条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征信业务活动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六条设立征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规定的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本;(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专业人员;(四)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征信系统;(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征信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应当向国家征信管理部门申请审批。
第八条征信机构应当依法开展征信业务,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超出规定范围;(二)泄露、篡改、毁损个人信息;(三)篡改、伪造征信数据;(四)未经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提供个人信息;(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九条征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征信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征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第十条征信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征信系统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征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一条征信机构应当建立征信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确保征信数据的安全。
公司信用管理制度范本(5篇)
公司信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信用管理工作,提高公司信用管理水平,确保公司信用状况良好,保证公司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拥有良好的信用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信用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树立公司良好的信用形象,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公司的信用管理水平,推动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条公司信用管理工作的原则是:信用为本,风险可控,公平公正,科学高效。
第四条公司信用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和监测、信用宣传和培训、信用风险管理和处置、信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评价等。
第五条公司信用管理工作由公司信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负责配合执行。
第六条公司信用管理委员会是公司信用管理工作的牵头单位,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公司信用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七条公司信用管理制度是公司信用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当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
第八条公司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遵守以下原则:(一)科学合理。
制度的内容要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周密完善。
制度的内容要具体明确,操作流程要简单明晰,适应各个环节的需求。
(三)灵活可调整。
制度要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九条公司信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和职责分工、信用管理工作流程和控制要点、信用管理规范和标准、信用风险管理和处置办法、信用评估和监测指标、信用宣传和培训计划等。
第十条公司信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经过公司信用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并向全公司公布。
第三章信用评估和监测第十一条公司信用评估和监测是公司信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识别和评估公司信用风险,为公司决策提供信用参考。
第十二条公司信用评估和监测应当依据以下原则:(一)客观公正。
评估和监测要根据客观的指标和数据进行,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信用评级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条为了规范信用评级活动,加强信用评级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信用评级,是指评级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债务人或债务工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并公开评级结果的活动。
第三条信用评级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客观、审慎的原则。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全国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督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对评级机构、评级从业人员、评级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评级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维护信用评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六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从事信用评级活动的评级机构、评级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当事人。
第二章评级机构第七条评级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企业法人。
第八条设立评级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二)注册资本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评级从业人员;(四)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五)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六)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评级机构设立程序:(一)拟设立评级机构的企业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设立评级机构的申请;(二)中国人民银行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三)申请人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信用评级业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信用评级业务。
第十条评级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评级活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第十一条评级机构应当对评级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评级从业人员的素质。
第十二条评级机构不得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级结果,不得泄露评级过程中的商业秘密。
第十三条评级机构应当定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评级业务报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评级从业人员第十四条评级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人员,包括评级分析师、评级经理、评级顾问等。
个人理财基础知识篇
第六章个人投资理财的常见误区
6-1理财是有钱人的事!
养成一个积极的态度比有财更重要 越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 中下阶层仍占极大多数,投资理财是与生 活休戚与共的事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运用得当更可能是 “翻身”的契机呢!
6-2我哪有空理财?以后再说吧!
既然一个人有那么多的时间做本职工作, 何不能一个月花几个小时来看看自己的收 入和支出呢?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你晚十年和早十年 会有巨大的差距。 一生理财规划应趁早进行,以免年轻时任 由“钱财放水流”,蹉跎岁月之后老来嗟 叹空悲切。
4-1国内理财业兴起的两个条件
4-1-1个人收入的增加 我国经济以每年接近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 了几十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也 在大幅度增长,现代的家庭基础解决了温 饱问题,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钱袋子鼓 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如何理财。
4-1-2理财产品的丰富
“理财”一词,最早见诸于21世纪90年代 初期的报端,以后“理财”概念逐渐走俏。 而我们注意到,这个时期也是我国股市和 债券市场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因此,理财 产品的丰富多样化,毫无疑问极大地促进 了我国理财业的兴起。来自4-3国内居民的理财状况
4-3-1理财比例
4-3-2倾向的理财种类
4-3-3与发达国家理财品种结构对比
美国 现金和银行存款 保障型保险与投资型保险 基金、股票和股本投资 其它 (含房地产等固定投资) 15.50% 29.80% 27.50% 20.20% 日本 54% 26.40% 8% 11.60% 中国 74.90% 4.70% 7.10% 13.40%
生命期单身期2030家庭形成期3035成长期3540成熟期5060退休60以后要求重点教育提升娱乐结婚孩子车子房子子女教育养老人退休养老遗产医疗休闲旅游退休养老保健医疗休闲旅游收入与财富理财投资技巧不到收入较多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开支增大理财机会成熟积累高责任大人生风险大风险承受能力低财富相对富自身无力创造财富风险承受能力更低适合产品高风险高回报成长型综合理财保守型超值保守型32理财价值观321理财价值观的概念这里的理财价值观指的是每个人对不同理财目标的优先顺序的主要评价
数据库管理规定(5篇)
数据库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数据库管理,保障评级数据库正常、有效运行,确保数据库安全,使数据库能更好地服务于评级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系统管理员负责评级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
第三条公司总经理负责对数据库使用者进行权限审批。
第二章数据的录入第三条各业务部门的评级分析师负责评级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评级业务数据录入工作的责任人。
第四条评级项目组负责人是其负责项目的评级信息录入工作的责任人。
评级项目组在现场考察和访谈结束后____个工作日内,应将该评级项目的相关评级信息输入评级数据库。
跟踪评级时资料有更新的,应在跟踪评级工作结束前将更新资料录入数据库。
在资料归档前,评级项目负责人应对录入的数据资料进行格式和内容核查。
第五条录入的数据源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信息、行业信息、发行人基本信息、证券的基本信息、发行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等,其中发行人基本信息和财务数据是必须录入的数据。
第六条数据库数据应严格按系统管理员下发的录入模板标准进行采集和录入。
第三章数据库的使用第七条根据评级业务对数据库用户管理的要求,公司应制定数据库用户管理制度和数据库操作规程。
第八条根据公司总经理授权,数据库用户权限级别分三种:普通用户、录入用户、高级用户。
第九条普通用户拥有查询、浏览、使用数据库中公开发布的各类数据的权利。
第十条录入用户除拥有普通用户权限外,拥有录入数据和修改本人录入的数据的权利。
第十一条高级用户除具有录入用户的权限外,经授权还具有修改本部门数据的权限。
第十二条根据工作需要经公司总经理批准用户权限级别可变更。
特殊用户的权限设置应由公司总经理批准。
第十三条系统管理员负责按审批规定办理具体用户的授权、变更权限和注销等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用户的密码管理应遵循如下规定:用户密码必须通过复杂性检验,位数不少于____位,并不得以数字开头;密码应定期更改;用户名和密码为个人专用,不得泄露给他人,特殊情况需要他人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数据库时,应取得部门负责人同意,并在工作完成后及时修改密码。
银行放款岗工作总结7篇
银行放款岗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银行放款岗是银行业务中一个非常重要且责任重大的岗位,他们的工作涉及到客户资金的流转和贷款的发放,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资金安全和金融服务质量。
通过对银行放款岗工作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技巧和工作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银行放款岗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理客户贷款业务。
这是银行放款岗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需要根据客户的贷款申请资料和银行的审批流程,进行贷款审批、发放和管理等工作。
二是处理贷款额度变更和贷款还款等事务。
客户有时会提出贷款额度的调整要求或者提前还款的申请,银行放款岗需要及时处理这些事务,以保证客户的合法需求得到满足。
三是处理贷款业务延期和展期等事宜。
有时客户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还款,银行放款岗需要处理客户的还款延期或者展期请求,并妥善处理贷款合同和相关手续。
银行放款岗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技巧和专业知识。
银行放款岗需要熟悉银行贷款业务的流程和政策,对贷款利率、贷款种类、还款方式等方面有深入了解。
银行放款岗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与客户和其他部门有效沟通协调,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银行放款岗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控制意识,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贷款中的风险隐患,确保银行资金安全。
银行放款岗在工作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银行放款岗需要严格遵守银行的相关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贷款审批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保证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银行放款岗需要保护客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妥善保管客户的贷款资料和合同文书,防止泄露客户的个人隐私。
银行放款岗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以适应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银行放款岗是一个重要的银行业务岗位,他们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客户贷款的各个环节,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提高工作能力,银行放款岗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保障银行业务的安全和稳定。
银行委贷管理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银行委托贷款(以下简称“委贷”)的管理,规范委托贷款业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银行业务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开展委贷业务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以及其他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批准经营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第三条委贷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接受委托人委托,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委托人的资金发放贷款,并收取委托人支付的手续费和收益,由金融机构自行承担贷款风险的业务。
第四条开展委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市场化、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委贷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委贷业务管理第五条金融机构开展委贷业务,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体系;(二)有符合要求的业务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三)有独立的审批流程和授权制度;(四)有完善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委贷业务的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五)银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金融机构开展委贷业务,应当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七条委托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委托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二)受托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三)委托贷款的种类、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四)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五)委托贷款的风险控制措施;(六)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七)争议解决方式;(八)其他需要约定的内容。
第八条金融机构在发放委贷前,应当对委托人的资金来源进行审查,确保资金来源合法合规。
第九条金融机构在发放委贷时,应当严格按照委托协议约定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期限、利率等。
第十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委贷业务的贷后管理机制,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贷款资金安全。
综合授信合同8篇
综合授信合同8篇第1篇示例:综合授信合同是指银行与客户签订的一种信用协议,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在经济活动中所需的融资需求。
综合授信合同主要是对客户在一定期限内的信用额度进行约定,并约定相关的还款方式、利率、费用等内容。
综合授信合同是一种比较灵活的信用方式,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不同,通过向银行申请提高或降低信用额度。
客户可以在合同约定的信用额度范围内进行资金的使用,可以是短期的贷款,也可以是长期的融资。
银行则基于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信用额度的审核和决定。
在签订综合授信合同之前,客户需要充分了解合同内容,包括信用额度的范围、还款方式、利率、费用等。
客户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信用额度,并根据合同约定按时还款。
客户还需要遵守合同的其他条款,不得擅自改变合同内容或进行违约行为。
在综合授信合同的签订过程中,银行会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客户的资产状况、收入来源、信用记录等。
银行会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确定信用额度,并约定相应的利率和费用。
客户需要按照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资料,并接受银行的信用审核。
在签订综合授信合客户需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了解合同的相关条款并签字确认。
客户需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还款义务,不得逾期或违约。
银行也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第2篇示例:综合授信合同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资金需求为其提供一揽子贷款服务的协议。
这种合同通常涉及各种贷款产品,如信用贷款、抵押贷款、企业贷款等,并且还包括各种信用额度、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具体条款。
综合授信合同的签订是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双方都需要遵守合同中规定的条款。
一般来说,综合授信合同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首先是合同的申请和审批流程。
客户需要向银行提交申请材料,如贷款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
银行会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和资金需求来审批贷款申请,并确定最终的授信额度和利率等条件。
公司信用管理制度范本(3篇)
公司信用管理制度范本一、前言•为促进销售增长,降低经营风险,加快应收帐款回收,减少坏帐损失,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营销系统总公司和各省分公司。
三、信用管理机构1、营销财务部为信用管理归口管理部门,营销财务部财务支持科具体负责信用管理制度的起草、信用评级、信用额度核定、坏帐法律追收等职能。
2、分公司财务具体负责客户信用额度控制、日常货款监控及追收、信用情况跟踪及反馈等事宜。
3、分公司经理和业务人员承担信用管理直接责任,应确保客户资信资料属实,督促客户回款,及时反映客户资信情况,对其所管理客户的呆帐和坏帐相应承担经济责任。
四、信用方式1、票结a、票结是指在信用额度内分公司先向客户发货并开具相应销____,客户在收到分公司销____后并在规定期限内向分公司支付货款的一种结算方法。
b、票结主要适用于分公司大型、资信优良的零售客户,如大型百货商店、大型专卖店、大型超市等客户。
c、对于采用票结的客户,分公司财务、相关业务员必须确保在____个工作日内将销____送至客户,并要求客户在____个工作日将相应货款支付给分公司。
1、循环信用额度a、循环信用额度是指一个可自动循环使用的信用额度,客户可凭未用额度提货,在支付相应欠款后,该额度可自动生效。
b、循环信用额度主要适用于分公司优秀、资信优异的大型零售客户。
c、循环信用额度最长期限不超过____个月,即欠款不得超过____个月;循环信用额度一年评定一次。
2、临时信用额度a、临时信用额度是指临时提货所需并于____天内支付欠款的额度b、临时信用额度主要用于因临时需要提货的客户。
五、信用额度申请1、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客户,各省分公司均可报送相关资料申请信用额度:•经销____公司产品且年营销额在____万元以上的合法零售商;•同时具有批零业务,且经销____公司产品年营业额在____万元以上的合法批发商;•应收帐款余额低于其经销____公司产品营业额____%以下。
信用管理手册
信用管理手册《信用管理手册》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1日出版的一本书籍。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们整理的《信用管理手册》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信用管理手册》内容简介本书自出版以来,十几年畅销不衰,是目前国内引进的第一本涵盖了信贷运营和信用管理所有细节的实用手册。
本书旨在为企业管理者和信用管理工作者提供信用和应收帐款管理方面的有效指导,以期能够帮助其成功地解决各种信用管理问题。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公司信用管理政策的目标,说明了如何起草信用管理政策,并对公司可能遇到的一般性和具体性信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为企业管理和信用管理工作者提供内容全面的指导方法。
包括问题出现的情况和正确解决办法。
书中列举详尽的例子(包括各种表格、书信格式、特定情况下书信的写法以及信用管理政策范例等),此外,书中分别针对短期和长期计划提出可解决应收帐款,以及减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影响的办法,还给出了应对中长期经济衰退的信用风险对策。
本书涉及多个领域的信用管理问题,包括如何建立企业和社会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信用管理职能;公司各种信用帐户的管理;有效解决信用帐户问题的各种方法;以及可能影响公司信用功能的相关问题。
本书主要面向全国各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也适用于各类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经理和从业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信用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自学;还可以作为对信用和财务管理感兴趣的社会自学者的必读参考书。
媒体评论书评信用管理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已形成了系统、成熟而有效的个人、企业与社会管理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由于中国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使得信用在个人和企业意识中长期缺失,由此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日益突显,诚信危机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赊销正在成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贸易方式,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信用管理系统,才能使所有经营者增强诚信观念和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让守信者受益发展,让失信者加大成本”的氛围,从而维护良好的信用规则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四篇)
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规定是指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该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信息登记: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按规定进行信用信息登记,包括基本信息、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历史违法记录等。
2. 信用信息分类管理:将食品生产经营者按照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
3. 信用信息采集和公示:相关部门负责采集和整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信息,并公示在互联网平台上,方便消费者查询。
4. 信用评价和奖惩措施: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信息,进行信用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奖惩措施,奖励信用良好的企业,处罚信用不良的企业。
5. 信用修复和恢复:对信用不良的企业,可以采取信用修复措施,如整改、教育培训等,积极争取信用的恢复。
6. 法律责任:对故意提供虚假信用信息、拒不配合信用信息采集等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规定的出台旨在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促进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实施,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规定(二)是指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进行管理和监督的相关规定。
其目的是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加强对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记录、查询、公示和惩戒,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
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用信息记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管理,包括企业的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食品安全责任人等相关信用信息。
2. 信用信息查询:规定各级食品监管部门、消费者等可以通过相应的平台或渠道查询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信息,提供便利的服务。
3. 信用信息公示: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信息应当公示,包括企业的信用等级、信用历史记录、行政处罚等相关信息,以引导消费者选择信用良好的产品。
课程资料:第一篇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 产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结果。商品的交换必须遵循 等价交换的原则。一种商品的价值通常是用另一种商品的价 值来表现,这就是价值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 它经历了4个阶段: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 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 商品流通量 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 商品价格总额 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三)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 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 须具有价值,并且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 职能的货币主要是金属货币。
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时,可以起到自发调节货币 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规模扩大时,处于贮藏的货币 会进入流通领域;当货币需求量减少时,货币又会退 出流通领域。
随着商品交换种类和范围的扩大,出现了扩大的 价值形式。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商品交换逐渐经常化使得商品如绵羊经常同其他许多 商品相交换。例如:
1只绵羊
=2把石斧 =25公斤米 =7米布
…… =0.5克黄金
……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绵羊的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 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是,商品 价值未能获得共同的,统一的表现形式。
3.货币在宏观经济中具有提高资源效率,传递信息和 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
4.货币在微观经济中具有推动生产发展,实行经济核 算和实现收入分配的作用。
5.根M量据0和和经流M验量1为统之狭计分义,。货货币币,可分M2为为M广0、义货M币1和。M货2等币多还个有层存次,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1)浓缩内容精华,整理名校笔记。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国内外教材一般没有提供课(章)后习题答案或者答案很简单,(3)补充相关要点,强化专业知识。
一般来说,国外英文教材的中译本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习惯,有些语言的表述不清或条理性不强而给学习带来了不便,因此,对每章复习笔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一些习题的解答,我们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第1篇引言第1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1.1 复习笔记1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将资金剩余方的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方的市场。
通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资金从没有生产用途的人向有生产用途的人转移,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
此外,金融市场上的变化还直接影响着个人财富、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以及经济周期。
(1)债券市场和利率证券是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的索取权。
债券是债务证券,它承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债券包括长期债务工具和短期债务工具。
债券市场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并且是决定利率的场所,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
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支付的价格(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来表示)。
利率对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个人来说,利率过高倾向于使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对于企业来说,利率还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决策,利率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投资成本的高低。
(2)股票市场普通股(简称为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
股票市场是指人们交易股票的市场。
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到人们的财富水平,进而对他们的消费意愿产生影响。
股票市场也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股票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发行股票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数量,从而限制了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
企业股票的价格高,则他们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更多的生产设施以及装备。
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共享和公开,保障公共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用信息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共信用信息,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个人和法人信用状况的信息。
第三条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准确、及时;(二)保护个人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三)公开、透明、便民;(四)安全、可靠、高效。
第四条国家建立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的统一采集、存储、使用和共享。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和公开,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二章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第六条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应当依法进行,不得侵犯个人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包括:(一)个人基本信息;(二)个人信用记录;(三)法人基本信息;(四)法人信用记录;(五)其他依法应当采集的信用信息。
第八条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方式包括:(一)依法自行采集;(二)与其他公共机构共享采集;(三)通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采集。
第九条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二)信息来源合法、合规;(三)信息采集程序合法、合规。
第十条公共机构采集公共信用信息,应当告知信息主体,并取得其同意。
第十一条公共机构采集的公共信用信息,应当定期更新。
第三章公共信用信息的使用第十二条公共信用信息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准确、及时;(二)保护个人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三)公开、透明、便民。
第十三条公共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包括:(一)政府决策;(二)公共服务;(三)市场准入;(四)市场监管;(五)其他依法应当使用公共信用信息的情形。
第十四条公共机构使用公共信用信息,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依法使用;(二)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三)信息来源合法、合规;(四)信息使用程序合法、合规。
金融炼金术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章:金融炼金术的起源与演变1.1 金融炼金术的起源金融炼金术,顾名思义,是指将非金融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的过程。
这一概念起源于古代炼金术,炼金术士们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追求物质和财富的无限增值。
在金融领域,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通过金融手段,将各种资源、资产转化为具有高收益的金融产品。
1.2 金融炼金术的演变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炼金术也经历了多次演变。
从最初的简单套利、资产证券化,到后来的金融衍生品、量化投资等,金融炼金术的手段和形式日益丰富。
第二章:金融炼金术的核心要素2.1 金融资产金融炼金术的核心在于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是指具有价值、风险和收益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
金融资产的价值、风险和收益决定了金融炼金术的效果。
2.2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金融炼金术的载体,包括各种金融产品、交易策略和投资组合。
金融工具的设计和运用是金融炼金术成功的关键。
2.3 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炼金术不断发展的动力。
金融创新不仅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也为金融炼金术提供了更多可能。
第三章:金融炼金术的主要手段3.1 套利套利是指利用市场的不完美,通过买入低价资产、卖出高价资产,从中获取无风险收益的过程。
套利是金融炼金术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
3.2 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将非金融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的过程。
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原本难以流动的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提高资产流动性。
3.3 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一种基于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的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运用可以实现对标的资产风险的转移和分散,提高金融炼金术的效果。
3.4 量化投资量化投资是指运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对金融市场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
量化投资可以提高投资效率,降低风险,是金融炼金术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金融炼金术的风险与挑战4.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波动导致金融资产价值波动的风险。
关于商业信誉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商业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
第三条经营者应当依法诚信经营,建立健全商业信誉管理制度,确保商业信誉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商业信誉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违反本规定的经营者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章商业信誉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经营者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诚实信用原则:经营者应当以诚信为本,遵守法律法规,恪守商业道德,不得欺诈、误导消费者。
(二)公平竞争原则:经营者应当公平竞争,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消费者原则: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权益,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不得损害消费者利益。
(四)社会责任原则:经营者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章商业信誉管理制度第六条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商业信誉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商业信誉管理制度:经营者应当制定商业信誉管理制度,明确商业信誉管理的目标、原则、范围、内容、程序和责任。
(二)建立信誉评价体系:经营者应当建立信誉评价体系,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向消费者公开。
(三)设立信誉监督部门:经营者应当设立信誉监督部门,负责监督商业信誉管理的实施,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定期开展信誉评价:经营者应当定期开展信誉评价,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接受消费者监督:经营者应当接受消费者监督,对消费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
第七条经营者应当对以下事项进行信誉管理:(一)商品和服务质量:经营者应当保证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不得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代用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代用票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代用票,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由发行机构发行,代替现金、信用卡、支票等支付手段的票据。
第三条代用票的发行、使用、流通和管理,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家对代用票的发行和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代用票的监督管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代用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发行、使用、流通代用票。
第二章代用票的发行第七条代用票的发行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二)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四)有专业的发行和管理人员;(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代用票的发行机构应当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发行代用票,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发行代用票的申请报告;(二)发行代用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发行代用票的内部控制制度;(四)发行代用票的资金来源证明;(五)发行代用票的管理人员名单及简历;(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发行代用票的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发行代用票的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第十条代用票的发行机构应当按照批准的发行规模、发行范围、发行期限、发行价格等发行代用票。
第十一条代用票的发行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告发行代用票的相关信息,包括发行规模、发行范围、发行期限、发行价格等。
第三章代用票的使用第十二条代用票的使用范围由发行机构确定,并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代用票的使用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代用票的使用应当限于发行机构指定的范围内;(二)代用票的使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三)代用票的使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四)代用票的使用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数字经济平台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数字经济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运营管理,保护平台用户(以下简称“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运营的数字经济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商务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在线娱乐平台、在线医疗平台、在线金融平台等。
第三条平台运营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诚信经营,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维护网络安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第四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网信办”)负责全国数字经济平台的监督管理。
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地方网信办”)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数字经济平台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的数字经济平台,是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服务、娱乐等功能的平台。
第二章平台运营管理第六条平台运营者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并在许可范围内开展业务。
第七条平台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平台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用户注册、登录、认证、信息审核制度;(二)交易规则、支付结算制度;(三)商品和服务质量监管制度;(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五)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六)用户隐私保护制度;(七)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第八条平台运营者应当对用户注册信息进行真实、准确、完整的审核,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第九条平台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信用评价体系,对用户信用进行动态管理。
第十条平台运营者应当对平台上的商品和服务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一条平台运营者应当对平台上的交易行为进行监管,防止虚假交易、刷单等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平台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平台内广告的监管,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合法。
第十三条平台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十四条平台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用户隐私保护制度,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护。
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信用制度范文(三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信用制度范文第一章引言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严重损害了农产品产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为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管理,构建健全的信用体系,本文将从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构建的原则和内容、实施的方式和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第二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通过建立质量安全信用制度,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农产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立质量安全信用制度,可以提高农产品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强国内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推动农产品出口,扩大国内市场。
3. 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效能建立质量安全信用制度,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进行全程监控和跟踪,对于农产品的抽检、溯源等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可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有效性,提高监管的效果。
第三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的构建原则和内容1. 系统性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的构建应该具备系统性,包括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质量和安全。
2. 法律性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的构建应该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依法进行监管和管理。
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配套规章制度,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3. 创新性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的构建应该具备创新性,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高效的信息采集、分析、共享和传递机制,提高监管的效能。
4. 公正性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的构建应该具备公正性,对于同一违规行为应有统一的惩罚措施,不分大小企业一视同仁,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和市场秩序。
5. 效能性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制度的构建应该具备效能性,通过激励和惩罚机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监管的效果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及其发展一、信用的含义一、信任使用;二、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三、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之中,其主要形式包括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
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的,信用,即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即货币或商品的有条件的让渡。
五、信用与债务是同时发生的,是借贷活动这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六、在借贷活动中,当事人一方为债权人,另一方为债务人。
债权人将商品或货币借出,称为授信;债务人接受商品或货币,称为受信。
七、债务人遵守承诺按期偿还商品或货币,称为守信。
八、借贷活动中,债务人承担的这种在将来有偿还义务的商品或货币就是债务。
(一)信用的本质1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离开了债权债务,就无所谓信用,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的统一。
3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在信用条件下,贷方把商品或货币让渡给借方使用,所有权并没有转换,只是让渡了使用权。
这种借贷行为发生时,贷方未从借方取得任何等价补偿,这种使用权单方面转移是有条件的,即借者必须按照约定的期限到期偿还,并要求支付一定的利息作为回报。
4货币在借贷行为中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5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
(二)信用与信贷、金融联系信用与信贷区别1都包括借与贷两方面的活动2信贷专指银行信用,是银行信用业务的总称(包括存、取、贷、还等具体的信用业务活动)3信用常见于抽象的理论分析,而信贷则常见用于具体业务活动。
信用与金融区别1信用包括所有的信用活动,凡具有债权债务关系的经济活动都应纳入信用的范围,信用既包括实物信用又包括货币信用。
2金融一般指货币融通和资金运动,包括货币信用和股票融资等,而不包括实物信用在内。
3联系金融中的货币资金融通主要是通过借贷方式即信用方式来进行的。
金融是货币与信用密切相结合的产物。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1同货币的产生一样,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2信用的发展和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相关。
3在信用关系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信用关系的发展和完善三、信用的形态高利贷信用•信用发展的初级形态。
•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
借贷资本•信用发展的现代形态。
(一)高利贷信用:信用发展的初级形态1.高利贷信用的产生和发展•高利贷是以高额利息为目的的贷放,这种信用的标的物是高利贷资本。
产生的历史条件1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一部分产品已转化为商品。
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已经出现,尤其是货币的支付手段已有了一定发展。
3商业已经从其他部门中分离出来。
发展1高利贷资本作为生息资本是同小生产者、自耕农和小手工业者占优势的经济形态相适应的。
2高利贷的发展是与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和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商业和货币兑换业的发展使高利贷信用得以扩大。
本质1高利贷资本是一种生息资本,它具有资本的剥削性质。
最初它是一定数量的货币,通过贷放活动获得高额利息,使归流的货币增多。
2高利贷贷放的对象不论是小生产者还是奴隶主和封建贵族,它的利息来源都是奴隶或小生产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特征1高利息。
利率的限度是货币需要者的负担能力和抵抗能力,一般都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且没有统一的标准。
因为(1)非生产性质的借贷;(2)用于借贷的实物和货币的数量极其有限。
2高利贷资本大部分用于消费和支付债务,很少转化为生产资本。
作用高利贷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1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并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提供了劳动后备军&积累大量货币资本)。
2高利贷信用又具有相当的保守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破坏和阻碍作用。
(二)借贷资本:信用发展的现代形式1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的一种货币资本,是在产业资本循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为产业资本服务的生息资本。
2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是借贷资本形成的基础。
借贷资本是在产业资本的循环周转过程中产生,又反过来为产业资本服务。
产业资本运动的循环过程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资本的购买阶段,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使货币形式的资本转化为商品。
• 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阶段,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完成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 第三阶段是资本的出卖阶段,资本家作为售卖者又回到市场上来,出卖生产出来的新商品,把它转化为货币。
借贷资本的特点1作为商品的资本。
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贷放出去时并没有收取任何等价物,只是获得承诺,即到期归还使用的这笔资本并支付使用费。
2所有权资本。
借贷资本家凭着资本的所有权,分享职能资本家使用它带来的利润。
3特殊运动形式。
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贷给职能资本家时,表现为货币的第一次支出,是借贷资本运动的起点;职能资本家用借来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货币的第二次支出。
当职能资本家出卖商品、换回货币时,这是货币的第一次回流;职能资本家在用销售收入归还借贷资本时,是货币的第二次回流。
第二节 信用的基本形式 一、商业信用资本的购买阶生产阶段出卖阶段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商品赊销(延期付款)形式所提供的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必要性1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企业之间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经常不一致,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空间上产生脱节。
2现金的支付,存在“卖不出”与“买不进”的矛盾,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特点1商品资本信用2直接信用3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企业局限性1规模受生产经营企业所拥有的资金数额的制约。
2有严格的方向性限制。
3范围受到限制。
4是一种短期信用。
掩盖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可能对相邻企业产生连锁影响。
二、银行信用广义: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狭义:指银行提供的信用,它的基本形式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是在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国家信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特点货币信用:集中与分配的资金不限于银行的现有资本,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上的局限性;通过贷款方式提供给任一经济主体,克服了商业信用受商品流转方向限制的局限性。
间接信用:主体是充当信用中介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期限灵活:短期&长期。
可控性强:社会资金以银行为中心集散,易于统计、控制和管理。
三、国家信用以国家为债务人,筹措资金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
国家信用有多种形式,如发行各种政府债券、向银行借款、向国外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等。
作用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2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四、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存在是社会生产发展和人们消费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
•赊销(商业信用在消费领域的表现):分期付款&信用卡•消费贷款(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信用贷款&抵押贷款积极作用1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2提高消费效用,可以满足消费需求。
3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消极作用1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消费信用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态,促使物价上涨,促成虚假繁荣。
2美国信贷状况3美国是世界上消费信贷最发达的国家。
4消费信贷支撑着许多支柱产业(西方汽车销售)美国信贷市场相对成熟的原因:1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2众多的消费信贷品种3众多的消费信贷提供者(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储蓄机构,信用社,以及非金融的企业机构)•控制个人负债率很重要,购买超过自身财务能力的不动产也将是危险的。
•美国长期以来用负债+低利率的办法刺激经济,不但造成了全球贸易失衡,也埋下了经济危机的祸根。
事实上,二战之后西方世界的很多次经济危机,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引发的。
一、民间信用也称民间金融,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价值让渡及本息还付。
是适应民间各经济主体之间为解决生产、经营、投资、生活等各方面的资金需求。
主要形式1直接货币借贷2通过中介人进行的货币借贷3 以实物作抵押取得借款的“典当”等特点1债权人和债务人是个体商品生产经营者或个人2利率具有较大的浮动性3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民间信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双重作用:1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动员闲散资金、弥补银行贷款的不足。
其较高的利息率也能激励借款者精心经营,提高效益。
2放款者只注重本息的归还,不关心资金的用途,资金可能被用作不正当经营活动。
3较高的利率,也会助长部分资金趋于食利。
4盲目性和不稳定性,给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带来了困难,容易造成金融秩序的紊乱。
民间借贷或引发中国式次贷危机•目前民间借贷正呈现三大新特征:一是范围广,从两年前的江浙沿海扩展到内陆地区,从制造业领域扩展至商贸流通甚至普通家庭。
二是利息高,有的民间拆借年息已超过100%。
三是参与者众,甚至有银行资金也充当了民间拆借的“二传手”。
如果钱是从银行流入民间借贷,资金链条慢慢越拉越长,而借钱的企业经营出现情况无法偿还,最终会对银行产生冲击,牵连的经济体也会越来越多,从而发生所谓“中国式的次贷危机”,不是没有可能*风险动向“借贷之城”信用坍塌----温州一批债主集体玩失踪两大因素让这些企业主跻身借贷领域,以实业为幌子,做资金投机的生意。
首先是不断高企的民间借贷利率,让借贷者有利可图。
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2011年6月份民间借贷利率监测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24.38%,虽然比2011年第一季度末回落0.43个百分点,依然处于历史高位。
其次是投资渠道的缺乏催生了借贷潮。
温州附近的投资者,几乎全民热衷于楼市投资。
但是,因为国家政策调控,整个市场成交低迷,作为投资替代品的民间借贷意愿再度高涨。
六、国际信用•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
国际商业信用1来料加工: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等,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承接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承接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业务。
2补偿贸易:外商提供或利用国外进出口信贷进口生产技术和设备,有我方企业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的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技术、设备价款或信贷本息的贸易方式。
国际银行信用1出口信贷出口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信贷。
2进口信贷通常进口方银行提供贷款,解决买方资金需要,以支持本国进口商购买所需的商品或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