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最新版中国乙肝防治指南
医药卫生2010424乙肝防治指南课件
do we simplify complex fractions and complex rational Disorders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upport Immunizations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病原学
do we simplify complex fractions and complex rational Disorders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upport Immunizations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
HBV 侵入人体后,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脱去 包膜,穿入肝细胞质内,然后脱去衣壳,部分双链环 状HBV DNA 进入肝细胞核内,在宿主酶的作用下, 以负链DNA 为模板延长正链,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 ,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然后以cccDNA 为模板,在宿主RNA 聚合酶II 的作用下,转录成几 种不同长短的mRNA,其中3.5kb 的mRNA 含有HBV DNA 序列上全部遗传信息,称为前基因组RNA。后 者进入肝细胞质作为模板,在HBV 逆转录酶作用下 ,合成负链DNA;再以负链DNA为模板,在HBV DNA 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正链DNA,形成子代的部 分双链环状DNA,最后装配成完整的HBV,释放至 肝细胞外。胞质中的子代部分双链环状DNA 也可进 入肝细胞核内,再形成cccDNA 并继续复制。 cccDNA 半寿 (衰) 期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
P 基因变异 最常见的是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氨酸 (YMDD) 变异 YMDD 变异为YIDD 或YVDD 且受药物选择而逐渐成为对拉米夫定耐
2010版乙肝指南
九、治疗的总体目标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 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 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 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 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 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 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内容
十四、中药及中药制剂治疗 十五、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 十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十七、抗炎、抗氧化和保肝治疗 十八、抗纤维化治疗 十九、患者随访
一、病原学
属嗜肝DNA病毒科,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的抵抗力较强。 cccDNA半寿期较长,很难从彻底清除。 A~I 9个基因型,我国以C型和B型为主。 B型感染者较早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 较少疾病进展,对干扰素α应答率高于C 型;A基因型患者高于D基因型 。
有研究认为,普通IFN- 疗程至少1年才能获 得较好的疗效(Ⅱ)。
十一、干扰素治疗
(一)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1) 治疗前ALT水平较高; (2) HBV DNA< 2108 拷贝/ml;[< 4107 IU/mL] (3) 女性; (4) 病程短;(5) 非母婴传播; (6) 肝组织炎症坏死较重,纤维化程度轻; (7) 对治疗的依从性好;(8) 无HCV、HDV或HIV合并感染; (9) HBV基因A型; (10) 治疗12或24周时,血清HBVDNA不能检出(II)。 其中治疗前ALT、HBV DNA水平和HBV基因型,是预测疗效的 重要因素
三、自然史
并不是所有感染HBV者都经过以上四个期 自发性HBeAg血清学转换主要出现在免疫 清除期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
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为助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 z ati o n, W H 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22年组织国内有关临床、公共卫生和方法学专家,对《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这是我国从2005年起两个学会共同制定的第五版乙肝指南。
亮点解读新版指南以国内外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临床和新药研究进展为依据,以更广泛筛查、更积极抗病毒治疗为原则,共形成了33条推荐意见。
更新要点包括: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自然史分期命名和定义进行了更新(表1);提倡扩大筛查HBsAg并建议对采用高灵敏试剂检测HBV DNA (定量下限为10~ 20 IU/ml)B.A g心sl t lchroni c HB V lnf c廿on Pha··· I mm u e tolor a心ph....h ron i B Vc.rrl•r)HB sAg 习其10"I U/mL)吟+B V ONA>扣107I咖l}L T <UUNo硒lnlmalL i v可necroln归“四廿on an d h i st改劝ntl«>担hr阳o n g i.ne HB V廿ep i m a s u g,i po m m l i ut a i r a nc a c tBv c I ofae ct rti l o n pH h(Bms e,gm H p h a H B .. ”(r) .. -n tl a ta l V廿I on p h.扭)a rrier}*+E l ev o ed(氏中S缸付yOf旧归:动y)Obi心$necroln n叩1allOOan c如仇xC郢<E1沪E l eva!Od<ULN (e O妇SiSt ed en lll Y)y OJ凶llma加Id O切Jouslnllarnmabon bu如山”“.,nn以邸dllferen1心geesol andl"伽osi s狱,ro啦表1.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进一步放宽了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强调对有疾病进展风险的患者要及时开始治疗(图1)Undct的ed(N句atrve ),Follow-up every 6 t o 12months压”°”h心心.liver fallur(I. HCC, 压叩咕plantall O 几(配Mn g c1>emo1herap')/.largeled 1h叩py.and 1mmuno,;uppressan1lherapy .DAA I reauneni缸HCVIf one of uie following s,tualJ O ns ,. met 1 Faml”“印",of HBV-relaled cirrhosis or HCC , 2. Age>30 years o ld;3. Non4nvasrve Of h,stologlcal examination n dical邸SI9nIficanl lnftammallOn (G�2) or fi 以0啦(F�2J:4. H BV-<efaled e xtrah磁lie man�esta心ns•no| F d10w-upe叩6IO `2monms l呾IExd咖other causes olALT e levation•NAs只汀P的,IFN心!real-menL旧加-up every 310 6mon小sNAs• follow-u p ove,y 3 lo6mon仇s(P叩,IFN心“uldbeoon凶e伶df"妇卿知的0而o沁wl 仇S1nClmoniIori叨)图1.慢性HBV感染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流程图优先推荐强效低耐药核昔(酸)类似物;建议对特殊人群包括经抗病毒治疗仍存在低病毒血症者给予更积极的处理等。
新版2010《乙肝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 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
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本指南进行更新。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 h、煮沸10 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
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HBV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HBV侵入肝细胞后,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在细胞核内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以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然后以cccDNA为模板,转录成几种不同长度的mRNA,分别作为前基因组RNA和编码HBV的各种抗原。
cccDNA半寿 (衰) 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2, 3]。
HBV已发现有A~I 9个基因型[4, 5],在我国以C型和B型为主。
HBV基因型和疾病进展和干扰素α治疗效果有关。
与C基因型感染者相比,B基因型感染者较早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较少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6-9];并且HBeAg阳性患者对干扰素α治疗的应答率高于C基因型;A基因型患者高于D基因型 [10-12]。
二、流行病学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
2010年新版慢乙肝防治指南介绍
CHB治疗的一般流程图
优化治疗
首次提出优化治疗的策略: • 优化治疗就是根据病人的基线状况、早期应答 情况,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和治疗费用,对 治疗进行适当的调整 • 对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预防耐药、提高疗效和 降低医疗费用极为重要 • 依据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而提出的优化治疗策 略,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利益和医生的用药经验, 符合中国国情,此次被纳入指南,意义重大。
• 肝硬化的高危因素 HBV DNA是独立预测的危险因素
嗜酒、合并HCV、HDV和HIV
• 肝癌的高危因素 显著危险因素 HBeAg阳性和/或HBV DNA >104(105)拷贝/ml 肝硬化患者中每年3%-6%发生HCC
乙肝预防措施包括: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母亲HBsAg+的新生儿 母亲HBsAg- 的新生儿 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
In 1992 9.75% 9.67%(< 5 yr)
In 2006 7.18% 0.96%(< 5 yr)
Liang XF, et al. Vaccine 2009; 27 : 6550–7
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降至1%以下
Liang XF, et al. Vaccine 2009; 27 : 6550–7
• 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正常后, • 至少在巩固1年半(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次间隔6 个月)仍保持不变 • 且总疗程至少已达到2年半者,可考虑停药。 • 由于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可以延长疗程。
抗HBV的一线药物
• 普通干扰素 – IFN a2a – IFN a2b – IFN a1b • PEG-IFN – PEG-IFN a2a – PEG-IFN a2b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引
度改善达到某一规定值
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续)
? 时间顺序应答 ? 初始或早期应答:结束后随访6个月或12个月以上,疗效维持不变,无复发 。 ? 维持应答: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表现为HBV 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 检测下限,或ALT正常。 ? 反弹:达到了初始应答,但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HBV DNA水平重新升 高,或一度转阴后又转为阳性,可有或无ALT升高。有时也指ALT和AST复 常后,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再度升高。 ? 复发:达到了治疗结束时应答,但停药后HBV DNA重新升高或阳转,有时 亦指ALT和AST在停药后的再度升高,但应排除由其他因素引起的ALT和 AST升高。
? 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每 3个月检测 1次HBsAg、HBeAg 、 抗-HBe和HBV DNA
? 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酐等指
抗病毒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 HBsAg 携带者
? 对慢性HBV携带者,应动员其做肝组织学检查,如肝组 织学显示Knodell HAI ≥4,或≥G2炎症坏死者,需进行 抗病毒治疗。如肝炎病变不明显或未做肝组织学检查者 ,建议暂不进行治疗
抗乙肝病毒药物
? 干扰素类
?普通干扰素a ?聚乙二醇干扰素a
? 核苷(酸)类似物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抗病毒治疗的监测和随访:干扰素类
? 治疗前应检查:
? 生物化学指标,包括ALT、AST、胆红素、白蛋白 及肾功能
?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 ? 病毒学指标,包括HBsAg、HBeAg、抗-HBe和
? 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者,应检测病情变化, 如持续HBV DNA阳性,且 ALT异常,也应考 虑抗病毒治疗 (III)
乙肝防治指南
1111
病理学诊断
METAVIR病理组织学评分系统
界面炎
0(无) 0
0
组织学活动度评 分 ( Histologic
1(轻度)
activity,A)* 1
2(中度)
2
3(重度)
小叶内炎症坏死
0(无或轻度) 1(中度) 2(重度) 0,1 2 0,1 2 0,1,2
炎症活动 度 0(无) 1(轻度)
2(中度)
1 2 2 3(重度)
3
精品课件
1122
病理学诊断
纤维化分 期 ( Fibrosi s,F)
病变 无纤维化 汇管区纤维性扩大,但无纤维间隔形成 汇管区纤维性扩大,少数纤维间隔形成 多数纤维间隔形成,但无硬化结节 肝硬化
分值 0 1 2 3 4
精品课件
1133
临床诊断
• 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HBsAg
• 若HBsAg阳性或HBsAg 阴性、抗HBc 阳性患者使用高/中风险免
疫抑制剂,须给予核苷(酸)类似物预防性抗病毒以预防HBV 再
激活,抗病毒治疗需至少维持至结束免疫抑制剂治疗后6个月
( 对使用B 淋巴细胞活性抑制剂患者至少为12 个月)。
• 对HBsAg 阳性/抗-HBc 阳性,或HBsAg 阴性/抗- HBc阳性患者
治疗(A1)。
精品课件
2222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开始治疗前应排除合并其他病原体
感染或药物、酒精、免疫等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也 应排除应用降酶药物后ALT暂时性正常。
精品课件
2233
IFN-α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 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具有以下因素者接受PegIFN-α治疗
新版乙肝防治指南 dna阳性标准
新版乙肝防治指南 dna阳性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版乙肝防治指南 DNA 阳性标准第一节:引言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引言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大约有2亿人感染了HBV,其中约35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据报道,中国有超过9000万人感染了HBV。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癌和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指南,包括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1. 预防措施预防是乙型肝炎控制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的预防措施:•接种乙肝疫苗:中国推行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计划,所有儿童在出生后应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并按照压缩程序完成全程接种。
•定期进行乙肝病毒筛查: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接触乙肝病毒的医疗工作者等。
早期发现乙肝病毒感染,可以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
•采取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用品、减少性行为伴侣的数量等。
2. 诊断方法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的常见诊断方法包括:•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包括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eAg(乙肝e抗原)、HBeAb(乙肝e抗体)和HBcAb(乙肝核心抗体)等指标的检测。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状态。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肝功能酶和肝脏病理组织检查等。
3. 治疗方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推荐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等。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宿主免疫系统来控制病毒感染。
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等。
•对于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其他进一步的治疗,如肝移植等。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结论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2年更新版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2年更新版解读大致看了一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与2005年指南比较,还是有诸多变化,先写下来,权当读后感,期待起草者的经典解读。
附件是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PPT,其中红色和蓝色标识的是更新版与2005年指南的区别之处。
一、总体印象:与2005年指南比较,2010年更新版表达更简洁,条理更清晰,对抗病毒治疗和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更重视,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更具临床操作性。
尽管也有缺点,但瑕不掩瑜。
二、大致内容:2010年更新版目录共有19章节,2005年指南为21章节。
绝大部分章节编排沿用了2005年指南的顺序,前10章节完全相同。
删除了原来的第11章节“抗病毒治疗应答”,改为附件2“抗病毒治疗应答相关名词解释”。
删除了原来的第16章节“关于联合治疗”。
删除了原来的第20章节“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流程”,并修改了附件3“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一般流程图”予以替代。
将原来第17章节“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中的第8条“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独立成章为2010年更新版的第16章节“特殊情况的处理”。
三、细节变动(以2010年更新版章节为序):1.病原学:2010更新版更为简洁,删除了2005年指南中“HBV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ORF)”、“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P基因变异”等描述,尤其是P基因变异的描述,与现在的认识相距甚远,删除比较合适。
关于基因型,2010年更新版指出HBV已发现有A~I9个基因型,2005年指南中是8个基因型。
并指出“在我国以C型和B型为主。
HBV基因型和疾病进展和干扰素α治疗效果有关”。
2.流行病学:2010更新版的亮点是加入了2006年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0.96%。
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2005年指南中广为传播的“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就此成为历史。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胆红素、白蛋白、转氨酶等指标, 反映肝脏功能状况。
免疫学检查主要包括抗HBs、HBcAg等指标,反映免疫 应答情况。
04
慢性乙肝的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病毒药物
主要用于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减轻肝脏炎症,预防肝硬化和
自我观察
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如出现发热、恶心、呕 吐、黄疸等症状时,应及 时就医。
05
慢性乙肝对生活的影响 及应对
慢性乙肝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身体状况的担忧
慢性乙肝是一种长期疾病,可能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产生一定的影 响,如疲劳、肝区疼痛、食欲不 振等,这些症状会给日常生活带
来不便和困扰。
社交活动的限制
肝癌的发生。
免疫调节药物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 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抗炎保肝药物
主要用于缓解肝脏炎症,保护 肝细胞,预防肝纤维化的发生
。
其他药物
如抗纤维化药物、中药等,可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非药物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避免 暴饮暴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
慢性乙肝患者在社交活动上可能 会受到一定限制,如不能饮酒、 不能过度劳累等,这会对患者的
社交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工作能力的下降
慢性乙肝可能导致患者体力下降 ,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可能
因病情恶化而导致无法工作。
如何应对慢性乙肝带来的心理压力
寻求专业帮助
慢性乙肝患者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以减轻 心理压力和焦虑。
加入患者团体
《乙肝防治指南》课件
乙肝的社会偏见与歧视
乙肝患者遭受就业歧视
许多企业和组织在招聘过程中,对乙肝携带者持有偏见,拒绝其 就业机会。
乙肝患者面临教育困境
部分学校和幼儿园将乙肝视为传染性疾病,拒绝乙肝患儿入学。
社会对乙肝的误解和恐惧
由于缺乏正确的乙肝知识,部分人将乙肝视为严重的疾病,对乙肝 患者持有恐惧和歧视的态度。
提高社会对乙肝的认识与理解
04
乙肝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期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患者应定期进行肝 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等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 动,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
避免过度劳累
康复期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 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乙肝 病毒携带者,以防感染。
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
生活照顾
在康复过程中,家属应协助患者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监督饮食、作息 等。
监督用药
家属应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确保 治疗效果。
陪同复查
家属可以陪同患者前往医院复查,以 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给予患者必要 的心理支持。
05
社会对乙肝的认识与态度
乙肝的筛查与监测
01
02
03
04
对于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 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等,应定
期进行乙肝筛查。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的人群,应 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
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对于孕妇,应在产前进行乙肝 筛查,以避免母婴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应遵循医生的 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和治疗。
03
乙肝的治疗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乙肝防治指南新》课件
性传播
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通过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 或血液制品,以及共用注射器 、针头等医疗器械,可传播乙 肝病毒。
其他途径
如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 体液中也可能含有乙肝病毒,
但传播几率相对较低。
乙肝病毒对人体的影响
急性感染
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部分人可能出现急性肝炎症状,如 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约90%的急性感染者可以自愈 ,其余10%可能转为慢性感染。
互动性
加入了互动环节,鼓励医生在 实践中不断反馈和更新指南内
容。
新版指南的实施与推广
培训计划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确保医生能够全面理 解和掌握新版指南。
在线平台
建立在线平台,方便医生随时查阅和交流。
宣传材料
制作宣传材料,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 广。
监测与评估
对新版指南的实施进行监测和评估,不断优 化和改进。
2023-2026
ONE
KEEP VIEW
《乙肝防治指南新》 PPT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乙肝基础知识 • 乙肝的诊断与治疗 • 乙肝患者的日常护理 • 乙肝防治的社会支持 • 新版乙肝防治指南的更新与亮点
PART 01
乙肝基础知识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分娩过 程和哺乳等途径传播给新生儿
媒体宣传
利用媒体资源广泛宣传乙肝防治知识 ,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PART 05
新版乙肝防治指南的更新 与亮点
新版指南的主要更新内容
疾病定义与分类
更新了乙肝的疾病定义 与分类,使其更符合临
最新乙肝防治指南
国际多中心试验显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PegIFNa 2a治疗48周﹑停
药24周HBeAg血清转换率为32%、停药48周HBeAg
血清转换率为43%, PegIFNa 2b亦可取得类似HBV DNA抑制﹑HBeAg血清转换率﹑HBsAg消失率。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PegIFNa 2a治疗48周、停 药24周时HBV DNA<2×104拷貝43%、停药48周时 为42%﹑ HBsAg消失率停药24周时为3%﹑三年为 8%。
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
治疗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 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 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 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 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 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 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P = 0.001
9.9%
拉米夫定 7.8% 月
疾病进展定义为: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病引起的死亡。
1. Liaw YF,et al.N Engl J Med 2004;351:1521-31.
30
抗病毒疗法对肝病进展的影响
“以前普遍认为,肝硬化属于不可 逆的疾病;但最近研究显示,即使 晚期肝纤维化也是可逆的。”
BAR/JAN/2009/SL02 Date of
慢性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的机制
健康的肝脏
HBV 感染导致肝损伤
慢性炎症
慢性肝损伤 晚期 肝纤维化
星状细胞活化
纤维化
肝细胞增殖 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肝脏研究学会乙肝防治指南(2009年)发表时间:2009-08-20发表者:林爱清 (访问人次:456)欧洲肝脏研究学会乙肝防治指南(2009年)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于今年2月推出新版乙肝防治指南。
《指南》刊登于其官方杂志《肝脏病学杂志》(J Hepatol)20 09年第2期。
新版指南在乙肝治疗终点、治疗选择以及疗效预测等方面均有所更新。
我们特别邀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金清龙教授摘译《指南》中的重要内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牛俊奇教授进行审校,并请两位教授对《指南》内容进行简要点评。
我们将分期摘登《指南》主要内容,敬请关注。
慢性乙肝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病毒持续复制和疾病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密切相关。
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纵向研究表明,患者被确诊后,肝硬化累积5年发生率为8%~20%,肝脏失代偿5年累积发生率约为20%。
代偿性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80%~86%,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预后不好,5年生存率为14%~35%。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每年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率较高,在已经确定的肝硬化患者中其发生率为2%~5%,不过,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与地域以及肝病分期均相关。
新版指南阐述了慢性乙肝诊治中的10个重要问题:1. 治疗前如何对肝病进行评价?2. 治疗目标和治疗终点是什么?3. 如何定义治疗应答?4. 一线治疗的最理想选择是什么?5. 疗效的预测因素是什么?6. 耐药相关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处理耐药?7. 如何进行治疗监测?8. 何时停药?9. 特殊人群如何治疗?10. 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 治疗前评估首要一步,应确定肝病与HBV感染的的因果关系并评价肝病的严重性。
并非所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都持续增高。
免疫耐受期患者ALT可持续正常,一部分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ALT可间断正常。
因此,适当的、纵向长期随访是重要的。
(1)对肝病严重性进行评估的生化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AL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 LP)、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血细胞计数。
通常,ALT 高于AST。
然而,当疾病进展为肝硬化时,AST/ALT比值逆转,此外,还可观察到血清白蛋白降低、PT延长以及血小板计数降低。
还可采用肝脏超声进行评估。
(2)检测HBV DNA水平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决定和后期监测是必要的。
强力推荐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随访,主要因为其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以及其较宽的动态范围。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一个表达HBV DNA水平的国际正常标准。
应用IU/ml表示血清HBV DNA水平,以确保所测数值具有可比性。
对同一例患者应采用一种测量方法,以便评估抗病毒效果。
(3)应全面检查是否存在引起慢性肝病的其他原因包括HD V、HCV或HIV混合感染,是否并存酒精性、自身免疫性、代谢性、脂肪性肝病。
(4)肝脏的形态学检测结果有助于决定是否开始治疗,因此对于ALT升高或者HBV DNA大于2000 IU/ml(或者两者兼有)的患者,推荐其接受肝组织活检以确定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
肝组织活检也常应用于评估其他可能原因的肝病如脂肪变或脂肪肝。
尽管肝穿是一项侵袭性操作,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危险很小(1/4000-1000 0),肝穿针的大小应当能够达到精确分析肝脏的损伤和纤维化程度的目的。
对于具有纤维化临床证据的患者,或具有治疗指征无须考虑炎症活动度或纤维化分期的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肝穿。
应用无创方法包括血清学指标、瞬时弹性成像法,评估肝纤维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方法是对肝活检的补充,可以避免肝活检。
2 治疗目的治疗乙肝的目的是,阻止疾病向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终末期肝病、肝癌、死亡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如果乙肝病毒能够被持久抑制,则慢性肝炎组织学活动性、肝硬化发生危险、肝癌发生危险均降低,治疗乙肝的目的就达到了。
然而,由于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中,HBV感染不能完全被清除。
3 治疗终点通过治疗必须将HBV DNA降至尽可能低的水平,理想的是低于PCR检测低限(10~15 IU/ml),病毒被抑制的程度应确保能使生化指标复常、组织学改善和并发症得以预防。
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治疗使HBV DNA 降至低水平与疾病缓解有关。
持续保持HBV DNA低至检测不到水平,是降低病毒对核苷类似物发生耐药危险的关键。
持续保持HBV DNA低至检测不到水平也增加了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eAg血清转换、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HBsAg转阴的可能性。
如果无法采用实时PCR法,应尽可能应用敏感的方法检测HBV DNA。
(1)对于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最理想的治疗终点是持续的HBsAg消失,伴或不伴抗HBs抗体出现。
这关系到慢性肝炎活动性完全并明确的缓解和长期转归的改善。
(2)在HBeAg阳性患者中,持久的HBeAg血清转换是满意的终点,因为已经证实其与预后改善相关。
(3)未达到HBeAg血清转换的HBeAg阳性患者以及HBeAg阴性患者,经核苷类似物治疗后,维持HBV DNA在检测不到水平或经干扰素治疗后,HBV DNA持续检测不到,是另一个最满意的治疗终点。
4 应答的定义两类药物可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干扰素α和核苷/核苷酸类似物(本指南中统称为NUC)。
对抗病毒治疗产生应答的定义,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1)干扰素治疗● 原发性无应答是指治疗3个月后,HBV DNA较基线降低不到1l og10 IU/ml。
● 病毒学应答是指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小于2000 IU/ml。
● 血清学应答是指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
(2)核苷类似物治疗● 原发性无应答是指治疗3个月后,HBV DNA较基线降低不到1log 10IU/ml。
● 病毒学应答是指治疗48周时实时PCR法检测不到HBV DNA。
● 部分病毒学应答是指HBV DNA降低超过1log10IU/ml但通过实时PCR检测仍可检测到HBV DNA。
采用中等强度药物或耐药基因屏障低的药物(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疗时,应在24周时评估是否存在部分病毒学应答,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采用强效抗病毒药物或耐药基因屏障高或耐药出现较晚的药物(恩替卡韦、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治疗时,应在48周时评估是否存在部分病毒学应答,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 病毒学突破是指在治疗过程中HBV DNA水平比最低值升高超过1log10IU/ml。
病毒学突破常常发生于生化学突破(ALT水平升高)之前。
核苷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毒学突破的主要原因是,治疗的依从性差和出现HBV耐药病毒株。
最新治疗结果目前有7种药物可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包括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治疗HBV感染的核苷类似物有三类:L-核苷类(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曲他滨),脱氧鸟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和开环磷酸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已被欧盟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混合片剂已被批准治疗HIV感染。
以上药物的疗效已被1年期(替比夫定为两年)的随机对照试验所评价。
在某些亚组患者中,已得到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的长期治疗结果(接近5年)。
图1和图2为在不同试验中上述药物的应答率,这些试验采用不同的HBV DNA测定方法,所有的药物也并非头对头比较。
(1)对于HBeAg阳性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2b、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治疗1年时病毒学应答率(不同试验和现有不同指南对病毒学应答的定义也不同)分别为24%、36%~39%、21%、67%、60%和74%。
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0%,核苷类似物约为20%,随着核苷类似物治疗时间的延长,HBeAg血清转换率可以增高,但如果发生耐药则会受影响。
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1年时HBsAg消失率为3%~4%,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均为0,替诺福韦为3%。
(2)对于HBeAg阴性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治疗1年时病毒学应答率(不同试验和现有不同指南对病毒学应答的定义也不同)分别为63%、72%、51%、90%、88%和91%。
1年时聚乙二醇干扰素的HBsAg消失率为3%,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均为0。
图1 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拉米夫定(L AM)、阿德福韦(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和替诺福韦(TDF)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1年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检测不到率和ALT复常率比较。
这些研究采用不同的HBV DNA检测方法,所有药物并非头对头比较。
图2 采用PEG-IFN、LAM、ADV、ETV、LDT和TDF治疗HBeA 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1年时HBV DNA检测不到率和ALT复常率比较。
这些研究采用不同的HBV DNA检测方法,所有药物并非头对头比较。
治疗适应证治疗适应证同样适用于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主要基于三个标准:血清HBV DNA水平、血清ALT水平和组织学分级分期。
当患者HBV DNA水平高于2000 IU/ml(大约10000 copies /ml)和(或)血清ALT水平超过1倍正常值上限(ULN),肝活检(或已在HBV感染患者中经过证实的无创标志物)显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坏死炎症和(或)纤维化(采用标准评分系统,例如METAVIR评分至少A2级或F2期)时,应考虑治疗。
同时需要考虑到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和各国抗病毒药物的应用状况。
应考虑到下列特殊患者群。
免疫耐受患者对于大多数30岁以下ALT持续正常、HBV D NA水平较高(通常超过107 IU/ml)、没有肝脏疾病的任何疑点,也没有肝癌或肝硬化家族史的患者,不要求即刻行肝活检或治疗,但必须进行随访。
轻度慢性肝炎患者对于ALT轻度升高(小于2×ULN)、组织学检查示轻度病变(METAVIR评分低于A2 F2)的患者,可以不治疗,但必须随访。
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如果检测到HBV DNA,即使ALT水平正常和(或)HBV DNA水平低于2000 IU/ml(约10000 copies/ml),也应考虑治疗。
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迫切需要抗病毒治疗。
对此类患者尤其应迅速而强效地抑制病毒,并应有效预防耐药的发生。
临床症状的显著改善与病毒复制得到控制密切相关,但极晚期肝病患者可能不会从治疗中受益,应考虑进行肝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