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传承

合集下载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延续至关重要,因为民族文化一旦消失,民族就没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自身的灵魂、品格、凝聚力和生命力。

这样的民族,其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因此,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基地,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一)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的特色是多元一体性。

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它自由发展的历史;文化上的一体性是形成一个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整体。

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文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性。

(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既需要保持多元和谐的整体性,又需要完成各民族文化的转型,根据现实的需要与时俱进,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和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甚至地域、风俗传统密切相关,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保持自己本身的鲜活性,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做到民族文化的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给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三)有利于提高各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传承民族文化,是文化自觉选择的具体表现。

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中,民族文化教育才是自觉的,潜移默化的。

而多元文化教育,也应该是在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形式中渗透,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文化精神的文化新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与融和。

二、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优势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

而在民族意识深层次积累和“文化基因”复制过程中,学校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可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学校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摇篮。

学校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学生在受教育的也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一、设置专门的课程和活动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传承民族文化。

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以民族文化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在这些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民族历史、介绍民族艺术、展示民族风情等方式,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深入了解和学习。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参与度。

举办传统美食展示活动、古代乐器演奏比赛、传统服饰展示秀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才艺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特长,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优秀的民族文化展览、博物馆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作品和实践,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三、构建学校文化氛围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构建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些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标志和装饰,比如悬挂民族节日的灯笼、展示民族服饰的展柜,让师生们在校园中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比如邀请民族舞蹈表演团体到学校演出、举办民族文化展览等。

这些活动既可以增加师生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提高师生们的文化素养。

学校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以及构建学校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受教育的也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学校作为国家的重要教育阵地,不仅仅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也更加迫切。

学校如何在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如何传承民族文化1. 传统节日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

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中国结、剪纸、民间舞蹈等传统手工艺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节日教育中,学校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

2. 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民族文化的内容,比如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民族文化的渊源和发展。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传承民族文化,比如在校园中设置传统文化展示区、民族风情街等,让学生在校园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

学校也可以邀请民间艺人进行传统文化表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4. 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体验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

比如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交流,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底蕴的城市进行文化参访,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 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传承项目,比如成立传统文化社团、设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6. 师生交流学校还可以鼓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民族文化引导者和传承者。

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

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

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校园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能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属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从而增强对民族的热爱和认同。

其次,民族文化传承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这些都能够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再者,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校园中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学习和传承各自的民族文化,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尊重,推动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然而,当前民族文化在校园传承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中,民族文化相关内容所占比例较小,甚至被忽视。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单一,往往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缺乏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师资力量不足也是一个突出问题,许多教师自身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有限,无法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引领。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优化课程设置,将民族文化纳入必修课程,系统地介绍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比如,开设民族历史、民族艺术、民族风俗等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

同时,要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博物馆、观看民族文化纪录片、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进行技艺展示和传授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关键。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民族文化培训,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逐渐被现代化的趋势所淡化,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方面。

作为塑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学校应该承担起重要的责任,使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实践活动来传承和发扬。

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首先需要学校及教师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增设专门的课程或活动,开设民族文化知识普及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传统节日、传说故事等的讲解,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传统的实践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出、舞蹈表演、手工艺制作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制作、参与演出,从而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让学生们自发组织文化演出,从剧本编写、舞蹈编排到服装道具制作,全方位地参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文化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传统文艺的代表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民族文化研究社团、举办学术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中。

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给予指导,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举办学术展览等,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研究能力。

学校还可以与当地的文化机构或博物馆等合作,共同开展一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项目,例如收集整理民间故事、申遗传统技艺等。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任务。

它需要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和投入,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共同努力,才能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为我们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导语:作为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让学生深刻领会和传承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展开讨论。

一、加强对民族文化历史的教育学校要传承民族文化,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

加强对民族文化历史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学校可以通过历史、语文等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使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学校可以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中可以教授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和学唱民歌、民间音乐等;在美术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传统绘画技艺,如中国国画、剪纸、蒙古族的壁画等;在体育课中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射箭等。

通过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三、开展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如民族舞蹈比赛、民族乐器演奏会、民族服饰秀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展示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艺术水平。

这些活动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团结意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民族文化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对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宗教信仰等内容的介绍和学习。

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五、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学校还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关乎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积淀的重要遗产。

传承和发展学校校园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和人文素质。

首先,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核和价值。

传承不是简单地重复和照搬,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艺术表演、传统文化讲座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节日庆祝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它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智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品位。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例如,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掌握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可以在校园环境中设置传统文化元素,如雕塑、壁画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此外,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财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与社会资源合作,邀请专家学者、艺术家等进行传统文化的讲座和演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学习机会。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的比赛和展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核和价值,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学校校园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素质。

只有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传承与发展相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

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

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智慧和情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校园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校园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

在校园中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民族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能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民族的伟大和独特之处,从而增强对民族的热爱和自豪,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

其次,民族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许多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

通过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学生能够汲取这些优秀的道德养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者,民族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包含了艺术、文学、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智慧结晶。

学生在接触和学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受到启发,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那么,如何在校园中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呢?课程设置是关键。

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民族文化课程,系统地介绍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比如,开设民族历史课,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发展历程;开设民族艺术课,教授学生传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开设民族文学课,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经典的民族文学作品。

教材编写也至关重要。

编写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教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民族文化。

教材内容可以包括民族文化的知识介绍、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他们自身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会直接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民族文化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浅论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浅论高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文化 的首要途径 ,必须重视 。以大学语
中,编著 了 《 哈尼族 原生 态文化 歌舞 》 《 云南绝版套 色木 刻》 等教 材 ,体现 了
地方民族传统文化 ,尤 其突 出了少数 民
种方法 ,希望对民族文化的有效传 承有
所帮助 参考文献 : [ 1 ] 普 丽春 . 云 南少 数 民族 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传 承模 式构 想 口] . 云南 民族 大
三、开展文 化 活动 ,丰 富 二 、开设 地方课 程 、校 本 校 园 文化 课程 ,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学校 教育 因其 自身 的诸 多优势 ,非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 省份 ,在 民族
了与 民族文化相关 的选修课程 。
族 文化传 承 的实 践探 索—— 以云 南 省寻 甸 回族 、彝族 自治 县 六 哨乡为 例 [ J ] .学 术 理 论 与 探 索 .2 0 0 7
开展 了本土化 课 程的建 设 与实践 教学 。
相继开 设 了绝 版 套 色 木 刻 、陶 艺 、刺 绣 、扎染等课程 。在本土文化课程建 设
高校教育传承 民族文化 的途 径多种 多样 ,上 述 根据 云 南 省 高校 的实 际情
况 ,列出了较为有效 、可行性较 高的几
度高 、有效性得 以保证等诸 多特点 。因 此 ,在高校教育 中。公共课是传 承 民族
文化 的传 承 中要 突 出 这一 地 方 文化 特 色 ,要实现少数 民族传统文 化传承 的学
校教育 目标 ,就必须重视地 方课程 、校 本课程 的开发 和建设 。随着 多元 文化教
可 以通 过 开展 学 生社 团 活动 、文化 讲
座 、民族节 日主题 活动 、民乐 比赛等 一
系列 内容丰富 、形式活泼 的活动 ,深入 挖掘 民族文化 内涵 ,为 民族 文化教育 提 供一个广 阔的天地 。这不仅促 进 了校 园 文化 的建设 .使学生进一步学 习和继 承

小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 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心

小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  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心

小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心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加速,民族文化的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小学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以及如何通过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一、小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和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的知识。

比如,在历史和语文课程中,引入优秀的古代文化故事和名人事迹,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和领悟民族文化的精髓。

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例如,举办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民族工艺品,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名胜,让他们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总之,小学教育中的文化传承应该注重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民族文化的传统知识,还能够深入体验和领悟民族文化的内涵。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小学教育既要注重文化传承,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是让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具备自信、自豪的心态。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比如,在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节目表演,展示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民间艺人或族长等民族代表,向学生介绍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己所属民族的历史和荣耀。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如国学、民俗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

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教育手段,如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会活动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研究共3篇

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研究共3篇

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研究共3篇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研究1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研究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深。

作为根植于民族中的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政策层面出发,探讨在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政策研究。

一、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意义的意义和必要性民族文化是一种民族固有的文化模式,它是民族的心灵寄托,也是民族自我认同的表现。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民族发展的基石。

同时,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多元共存以及推进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中国拥有56个民族,这就为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确保各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经济、社会、现代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许多民族文化正逐渐消失。

三、在学校教育中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政策措施1. 编制并修订学校教材。

及时调整和补充其它民族有代表性的非遗元素进入课纲中,使学生们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

2. 多种形式的非遗文化节目表演和文化沙龙。

如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新媒体进行展示。

3. 在校内设立文化展馆、博物馆等。

让学生们通过展览和实物观看,感受到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4. 资助和支持学生代表前往各民族相应的省市,以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民俗,为文化深度体验和了解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的管理与监督体系建设1. 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现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承方案,实现中央和地方的良性互动。

2. 要求学校在制定相关的传承和保护政策时,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民族特点,量身定制,符合民族文化的实际需求。

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的文化面临着被同质化的风险,特别是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受到挤压和淡化。

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保护、弘扬和传承文化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对传统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它在塑造学生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以及推动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理解。

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接触本土文化的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授历史、文学、艺术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本国乃至地方的历史、民俗和传统。

通过研读经典作品、参与文化活动,以及亲身体验地方传统,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的精髓。

这种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认同,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认清自己的文化根源。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将优秀的文化价值观融入教学中。

例如,通过教授某些传统故事、民间传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它会在学生心中种下文化认同的种子,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文化传承也在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学生们在学校接受文化教育时,他们不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共同构建一个文化共同体。

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地方特色技能的学习,都是培养学生团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体验到集体的归属感,增强对社会的认同。

同时,这种共鸣也能够促进不同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有效减少隔阂,提升社会和谐度。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作为文化多样性的传播平台, 应当鼓励学生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这不仅能够拓展他们的视野,消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开放心态和批判性思维。

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正是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学校应该积极开设各民族文化课程,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多个领域,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高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演出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参与到各民族的文化中去。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开展民族传统技艺培训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技艺,如刺绣、剪纸、陶艺等。

学校可以邀请当地的技艺大师或者文化传承人来校开展培训班,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些传统技艺。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技艺的价值和意义,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术翻译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者课题组,致力于研究和学术翻译有关民族文化的著作和文献。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学术翻译,可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材料,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五、推动跨校合作和交流为了促进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学校之间可以开展跨校合作和交流活动。

通过开展合作项目、交换学生等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拓宽视野,增强文化多元性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既需要学校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开设民族文化课程、组织民族文化活动、开展传统技艺培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术翻译、推动跨校合作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注重文化传承

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注重文化传承

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注重文化传承文化传承在基础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传递历史的智慧和道德准则。

然而,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文化传承往往被忽视了。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注重文化传承,以保持我们的传统和根脉不断。

一、加强课堂教学首先,在基础教育中注重文化传承需要加强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带领学生了解传统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在语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朗读传统诗词,学习文言文,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丰富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也是注重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乐器演奏比赛、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让学生们亲眼目睹传统文化的瑰宝,增强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感。

三、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来源,家长在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注重文化传承,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机衔接。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欣赏传统文化作品,一起参与传统节日庆祝等方式,让孩子从小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此外,家长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传统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心。

四、借鉴先进的教育模式在注重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

例如,芬兰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传统知识,还能够培养创新思维。

我们可以参考这种经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质量的教育。

总结起来,在基础教育中注重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课堂教学、丰富课外活动、加强家庭教育以及借鉴先进的教育模式都是有效的方式。

学校教育文化传承

学校教育文化传承

学校教育文化传承学校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价值观念、培养人才以及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教育环境。

首先,学校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来传承文化。

在学校教育中,不仅仅是各个学科的教学,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

例如,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文化课程中包含了对国学、经典文化以及传统艺术的教育。

这些知识在学校中得到系统的传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其次,学校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社团来促进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学校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社团,如传统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等,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和才能。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传承。

另外,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将传统价值观念融入教育中。

学校是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摇篮,要让学生明白传统道德准则的重要性,并积极践行。

这种道德的传承不仅仅是在教室里的知识灌输,更要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实现。

除了上述的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教育环境也非常重要。

学校应该注重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制定相关政策来加以支持。

比如在校园内设置文化秀场,将传统文化作品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演讲和授课,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内化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起来,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课程设置、活动和社团以及道德培养来传承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创造一个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教育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

传承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地学校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探索,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应该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校可以把这些节日作为传承和宣传民族文化的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例如,在春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展示春联、剪纸、春画,并邀请教师向学生讲解春节习俗和民俗文化;在端午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民间艺人到校进行表演,如中国传统戏曲、各地的民间舞蹈和音乐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民间艺术,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创作活动,如中国书法、绘画、诗歌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和创意,把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表达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学校可以借助地方文化资源,通过走进社区、走进博物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活动,如采集茶叶、采摘果实等,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传统农业文化,从而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当地民间文化的魅力。

三、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深入了解民族文化。

比如,学校可以开设语文课程,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诗词、戏曲等,学习经典名著,尤其是古典文化经典,这样能让学生接受中国文化的千年积淀,从而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民族文化。

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社会,学校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学校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当前学校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维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特色,促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平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学校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心,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于“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强化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公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的宝贵遗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历史知识和美育情怀,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文修养。

学校教育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注入更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

小学民族文化工作总结

小学民族文化工作总结

小学民族文化工作总结
在小学教育中,民族文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民族文化教育,可以
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学校在民族文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我们通过民族歌舞、
传统手工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使他们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一些民族文化专家和艺术家来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示范表演,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其次,我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了丰富的民族元素。

每年的民族文化节成为
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学生们穿着民族服装,表演民族舞蹈,展示民族手工艺品,让全校师生共同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些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和展览,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学习、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最后,我们还注重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培养。

通过开展一些民族文化体验活动,
让学生们走出校园,亲身走访一些少数民族村落,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志愿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珍贵和重要性。

总的来说,民族文化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的工作。

我们学校将继续
加大对民族文化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园民族文化传承及创建思考

校园民族文化传承及创建思考

校园民族文化传承及创建思考校园民族文化传承及创建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校园文化也正在不断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校园是青少年学习、交流、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场所。

而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如何在校园文化中传承民族文化并推广,成为了每个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课程、活动、节日展览等等方式,来传承、推广我们的民族文化。

如国学课程、中国书法、中国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传统手工艺等,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精神和自信心。

其次,可以通过承办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如“春节文化节”、“中秋节文化节”等等,来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的文化活动也可以帮助学校策划出更有特色、具有地方文化气息的活动。

比如校园文化节,可以增强学校师生的凝聚力,也是学校贯彻落实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再次,学校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微信、新浪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

对于一些受众群体不同、学校文化宣传面广的情况,新媒体传播方式更能快速、准确、及时地宣传传统文化。

最后,学校应该在主动推广民族文化创新上下功夫。

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既符合时代的进步,也体现了文化的永久性。

比如学校可以选择尝试设计和生产扁担舞、秧歌、龙舟、山歌等富有民族特色的非遗产品。

这样一来,学校也许就可以利用非遗产品变成文化创新重要推动者和学子启蒙点的机会,挖掘学生民族文化潜力,激发学生文化探索和创新精神。

总之,校园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承,更是一种爱国情感的体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既可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也为学生增长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个学校能够认真考虑问题,合理地规划校园文化,让民族文化在校园中传承发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 理 创 新
79 都市家教
浅论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传承
545800 德钦县教师进修学校 云南 德钦 次里卓玛
【摘 要】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民族文化传承是不可忽略的工作,集中办学后应更加注重发挥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场所、学生作为最佳主体、教师作为最佳群体、教学作为最佳方式、校园文化作为最佳环境的“五个最佳”作用,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新一代合格人才。

【关键词】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对策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地处滇、藏、川三省(区)结合部,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并存,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民族文化资源深厚丰富。

尤其在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德钦县要建成“旅游文化精品县”,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和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成为了德钦县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当前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分析德钦县在2012年全面实现集中办学后,点多面广、分散办学的历史局面得到了扭转。

由过去的200多个校点,调整为4所完全小学、1所初级中学。

通过教育综合改革,学校办学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传承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受到了影响,这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无疑成了一块“短板”,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将会带来缺憾。

历史上,德钦因地处茶马古道,南来北往的各民族商旅在此留下了以藏文化为主体、多民族多宗族和谐共存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德钦特色的多元民族文化,涌现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民间艺人。

人们常说,德钦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德钦民间蕴藏着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瑰宝。

集中办学之前,学校分散在雪山峡谷的村村寨寨,老师和学生能随时随地接触到民族文化的地气。

在学校所在地周围社区群众和民间艺术的熏陶下,民族文化自然融入学校教育活动中,而学校自觉地把传承当地民族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寓教于乐,像德钦江坡的弦子舞、奔子栏的锅庄,傈傈族的阿尺木瓜等集体歌舞,成为各个学校学生喜爱的课间韵律操等等。

学生从小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受到了民族文化熏陶,对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民族文化的情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集中办学后,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平教育的目标基本实现。

但因学校集中办在乡镇或县城后,实行封闭管理模式,
客观上形成了学生与社会、家长、本民族传
统文化接触的机会少,加之学校难以配备传承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学生缺少接受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将对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对策
(一)使学校成为传承文化的最佳场所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程度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最佳选择。

一方面,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引导学校在发挥整体育人作用的同时,注重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

另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从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学校有明确的要求。

作为学校,应当在学校教育工作的计划、安排中,有具体的目标、内容,组织落实方式,纳入整体的学校教育工作中,真正使学校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

(二)把学生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
首先,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与接受意识性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知识的增多,学生能越来越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并对学习活动的集中与指向程度逐步增强。

第二,学生普遍对民族传统文化感到亲切与自然,充满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凭借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克服困难与障碍,保证学习活动的连续和层次性,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深化、升华。

第三,学生学习和接受民族文化模仿力强,反应快,创造性较强。

学生在学习与接受民族文化的过程,常会不拘一格,善于反思,常常敢于打破常规,有所创新。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广泛持久的传承,还可以发现并培养出卓有特长的民族文化优秀人才。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最佳群体作用
目前,在民族地区的学校里少数民族教师已成长为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员工,大多数人对民族文化传统是非常熟悉的,各校都有一些教师在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具有特长。

当然,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种社会群体的努力,像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演出团体以及影视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我认为,教师依然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大多数教师把在教育工作中传承民族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一方面在学校教育工
作中教师能把传承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能有意识地正面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和优秀文化,以全面实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自觉地摈弃一些不良因此的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群体文化知识水平、职业素质、教育和组织能力相对较高,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相对较强。

因此,教师是在教育工作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群体,应当充分依靠并发挥这个最佳群体的作用。

(四)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学校的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组织方式有班级、年级、全校的不同活动,有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小组活动等等。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体现着教育性原则。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一方面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方式,实现传授民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

另一方面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行为,教师有意识地把民族文化知识引进教学内容,把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引入班级、课内外的文化活动之中,可以让全体学生乐有所学,学有所获,帮助学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功效。

德钦县各个学校中,先后组织起的校园艺术团、大型民族舞蹈表演。

因此,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方式。

(五)校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环境如何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需不断探索的内容。

一方面,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校园网、走廊过道,都应建立起介绍民族文化的内容、栏目、标牌,形成浓厚的民族文化教育氛围,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熏陶、启迪。

另一方面,要注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感恩品质,增强党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建设美好家乡的思想道德情感。

把中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的浓厚兴趣,引导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参与上来,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育工作中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和地区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普丽春.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代教育与研究,2010.1
[2]《德钦县教育志》.德钦县教育局,20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