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第三章1
第三章 工业发酵菌种
第三章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微生物发酵工业是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现代工业,它是以培养微生物进行发酵为主。
而在这个过程中,优良的菌种是一个现代化的发酵工业必不可少的,最为重要的环节。
其他如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设备,则是为了更充分发挥优良菌种的性能而设计的。
第一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第二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改良第三节发酵工业中菌种的退化第四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第五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扩大培养第一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一般来说,从自然界直接分离到的菌种,不能立即适应实际的生产需要,只有通过选育,才能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改进产品质量直至简化工艺。
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中生产菌种的选育方法有:•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菌种的改良第一节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选育一、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二、微生物常规育种三、根据代谢的调节机理选择高产突变菌株一、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从自然界分离新菌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采样2、增殖培养3、纯种分离4、性能测定1、采样采样地点的确定要根据筛选的目的、微生物的分布概况及菌种的主要特征与外界环境关系等,进行综合、具体地分析来决定。
如果不了解某种生产菌的具体来源,一般可以从土壤中分离。
①、确定选好地点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壤几十克,盛入预先消毒好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情况等,以备查考。
②、尽快分离一般土壤中芽孢杆菌、放线菌和霉菌孢子忍耐不良环境能力较强,不太容易死亡。
但一般应尽快分离。
③、酵母菌或霉菌类微生物采样酵母菌或霉菌类微生物,它们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比较多,一般又喜欢偏酸环境,所以在普通植物花朵、瓜果种子及腐植质等上面比较多。
2、增殖培养收集到的样品,如含有所需的菌种较多,可直接进行分离。
如果样品含有所需要的菌种很少,就要设法增加该菌种的数量,进行增殖(富集)培养。
富集培养:富集培养就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之间的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出特定的环境条件,使仅仅适应于这种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的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工业微生物育种学3PPT课件
毕赤酵母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赖 氨酸产量,满足饲料和食 品行业需求。
大肠杆菌育种实例
高表达蛋白生产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如胰岛素、 抗体片段等。
代谢工程
对大肠杆菌的代谢途径进行改造,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如1,3-丙 二醇、丁醇等。
耐盐、耐碱大肠杆菌的培育
在极端环境下提高大肠杆菌的适应性,拓展其在工业上的应用范围。
霉菌育种实例
青霉菌
木霉菌
通过诱变和基因工程手段改良青霉素 产量,提高生产效益。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纤维素酶和漆 酶的活性,促进生物降解和生物防腐。
黑曲霉菌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柠檬酸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
04
工业微生物育种前景与挑 战
工业微生物育种前景
高效生物催化剂
随着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生物 催化剂成为可能,这将为化工、 制药、环保等领域提供新的解决
工业微生物育种学3
目录
• 微生物育种学概述 • 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 • 工业微生物育种实例 • 工业微生物育种前景与挑战
01
微生物育种学概述
微生物育种学定义
微生物育种学是一门研究利用遗传变异,以改良微生物生理 特征和代谢产物的科学。它涉及到微生物的遗传学、生物化 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微生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等手段 ,创造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菌株,并对其进行筛选和培育, 以获得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微生物。
量和效率。然而,这一过程技术难度大,需要深入的基因组学和代谢组
学知识。
02
产物分离与纯化
工业微生物产生的目标产物往往与其他代谢产物混合在一起,分离与纯
工业微生物学3章习题
工业微生物学3章1、 什么是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有哪些生理功能?营养指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过程,这些能量和物质即为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有:为生物提供必需的能量,结构合成物质,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
4、什么是能源?试以能源为主,对微生物营养类型进行分类能源是指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
能源是指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和辐射能。
以能源,碳源不同可将微生物分成四大类:7、什么是生长因子?它主要包括哪几类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才能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不能从普通的碳源。
氮源合成,而需要另处少量加入来满足生长需要的有机物质。
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嘌呤和嘧啶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 的分枝或直链脂肪酸等。
各种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互不相同,有的需要多种,有的不需要,培养条件也会影响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
为了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一般要在培养基本中添加少量的该种生长因子。
9、为什么实验室配制培养基时,一般采用蛋白胨而不是以蛋白质为氮源?为什么枯草杆菌能水原明胶,而大肠杆菌则不能?蛋白胨是水解产物,微生物可直接利用,另处蛋白胨比蛋白质更易保存,所以实验室一般用蛋白质胨作氮源。
大肠杆菌是G+ 菌,它的细胞壁中含有脂多糖和外壁层,使蛋白分解酶无法穿过细胞壁,来到胞外水解明胶,而枯草杆菌是G-菌,情况相反,因而可以水解明胶。
13、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它在工业微生物学工作中有何重要性?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中的选择性原理。
根据某种某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些物理,化学条件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称为选择性培养基,其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
例如,已知结晶紫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那么,在革兰氏阳,阴性菌的混合培养物中加入结晶紫,即可使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分离对象革兰氏阴性菌则可趁机大大增殖,在数量占据优势。
工业微生物学
课程名称:工业微生物学课程编码:英文名称:Industrial Microbiology学时:54 学分:3适用专业: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先修课程:生物化学教材:《微生物学》路福平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工业微生物学是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长、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菌种选育、菌种保藏以及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发酵与制药工业中的实际应用等,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虽然工业微生物学是我校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一门基础生物学课程,但因为学习时间有限,因而本课程不能详尽无遗地讲解微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要注意做到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工业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以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营养、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的遗传育种为主,同时适当介绍微生物的生态学、微生物的分类以及传染与免疫等知识。
考虑到学生已经在生物化学课中学过各种物质代谢的知识,所以在工业微生物学中不再讲解,只介绍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如呼吸和发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长、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菌种选育、菌种保藏以及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发酵与制药工业中的实际应用等,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工业微生物》课件
工业微生物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01
02
03
培养基类型
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培养条件
温度、pH值、氧气、压力 等。
培养方式
静置培养、振荡培养、深 层培养等。
工业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分离方法
稀释分离法、划线分离法、涂布分离法等。
筛选目的
高产菌株的筛选、抗逆性菌株的筛选等。
《工业微生物》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工业微生物概述 • 工业微生物的特性与培养 • 工业微生物的代谢与发酵 • 工业微生物的应用实例 • 工业微生物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工业微生物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工业微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应 用的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放 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
分类
根据工业生产需求和应用领域, 工业微生物可分为发酵微生物、 酶制剂微生物、生物农药微生物 、生物肥料微生物等。
酶制剂是指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酶制品, 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酶制剂的生产工艺包括菌种选育、酶的分离纯化 、酶的固定化等步骤,其中菌种选育和酶的分离 纯化是关键环节。
氨基酸的生产
01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 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02
氨基酸的生产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酶促反应,将原料转化 为所需的氨基酸。
酒精发酵的效率取决于菌种性能、发 酵条件和工艺控制等因素,提高酒精 发酵效率是工业微生物研究的重点之 一。
乳酸发酵
乳酸发酵是指乳酸菌将糖类物 质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广泛应 用于食品、饮料、化工等领域
。
工业微生物整理资料
绪论1.微生物的特点(简答):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快,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种类多,分布广2.微生物学发展史: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3.史前期:①荷兰人詹森,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复式显微镜。
②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③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酿酒,沤肥,轮作等)初创期: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等微生物的个体。
②处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奠基期:英国牧师尼达姆报告了报告了腐败微生物的自生说。
巴斯德否定自生说。
动力:①微生物自生说。
②微生物致病实验。
特点: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
②创立了一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科研方法。
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
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科学。
⑤.进入寻找人类和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代。
发展期:特点: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
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
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
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
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4.科赫定理: (简答)①在患病的动物体内总能发现特定微生物,而健康的动物体内则没有。
②在动物体外可以纯培养此微生物。
③将该培养物接种到易感动物体内会引起同样的疾病。
④从试验动物及实验室培养物中重新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应该是同种微生物。
5利用微生物生产的特殊优点(简答):①原材料低廉②反应条件友好,产率高③产物多样④不变异,易于菌种选育⑤污染少,有利于生态。
6.古生物菌具有的特殊性状(填空):①细胞膜的类脂特殊,不能被皂化。
②细胞壁的成分特殊而多样,无肽聚糖。
③核糖体的16SrRNA顺序独特。
④tRNA不含有胸腺嘧啶。
⑤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是甲硫氨酸。
⑥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独特。
⑦生态条件独特,嗜盐,嗜热。
第二章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1.古细菌的特点:①细胞膜的类脂特殊②胞壁的成分独特而多样③糖体的16A rRNA的核苷酸顺序独特④Trna的核苷酸顺序独特,且不含有胸腺嘧啶⑤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是甲硫氨酸,与真核生物相同⑥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独特2.微生物的分类方法:(问答与分析)(1)形态特征菌体形态特征包括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
《工业微生物》教学大纲
《工业微生物》教学大纲<药学>专业(中专)<药物制剂>专业(中专)<药品检验专>业(中专)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药物制剂工艺“、”化学制药工艺“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
通过三十二学时理论课的讲授,使学生在理论方面对《工业微生物》有个比较系统的掌握。
通过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技。
这样不仅为后来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必须准确掌握有关《工业微生物》方面的重要概念和定义。
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完成对《工业微生物》的全面系统的掌握。
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本知识。
着重介绍发酵工业常用的四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特点;发酵技术;微生物制药;顺利完成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
课程内容。
第一章、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知识(16课时)绪论教学内容:工业微生物的定义工业微生物的研究范畴微生物发展史及方向要求:1、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在医药工业上的利用与防护。
2、熟悉微生物的分类3、了解微生物简史,学习内容与方法。
工业常用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
发酵教学内容:1、细菌、放线菌的定义及特点2、酵母菌、霉菌的定义及特点3、他们的基本结构4、在医药工业中应用与防护。
要求:1、掌握这些微生物的定义、基本特点及形态。
2、熟悉他们的分类3、了解他们的分布特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及其培养教学内容:1、微生物代谢特点2、培养基的配制与种类3、培养方法要求:1、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方法2、熟悉培养基的配制与种类3、了解他们的生长、代谢及营养消毒、灭菌及菌种选育教学内容:1、消毒灭菌的物理及化学方法2、从自然界中获得新菌种3、基因突变及诱变育种及杂交育种4、原生质体融合5、基因工程要求:1、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及从自然界中获得新菌种2、掌握基因突变及诱变和杂交育种的机制3、熟悉原生质融合4、了解基因工程微生物菌种保存与环境保护教学内容:1、菌种的退化、防治与保藏2、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要求:1、掌握防治微生物退化的方法及菌种的保藏2、熟悉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了解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发酵技术(8课时)教学内容:1、发酵的概念和意义2、发酵工业的概念、范围3、按对氧的需求、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工艺的不同及产品类型不同的发酵分类4、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发酵及提取阶段5、发酵设备中的种子罐、发酵罐及其他设备6、常见的发酵医药产品要求:本章均为掌握内容第三章、微生物制药(6课时)教学内容:1、抗生素的概念及发展史2、抗生素的分类及用途3、抗生素制备的发酵和提取阶段4、青霉素及红霉素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要求:1、掌握抗生素的概念、分类及用途2、熟悉抗生素制备的发酵和提取阶段3、了解青霉素及红霉素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有两个课时为做复习思考题,准备考试。
工业微生物育种复习题解析
工业微生物育种复习题解析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工业微生物?作为工业微生物应具备哪些特征?答:工业微生物:对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经过改造,用于发酵工业生产的微生物。
具备特征:(1)菌种要纯(2)遗传稳定且对诱变剂敏感(3)成长快,易繁殖(4)抗杂菌和噬菌体的能力强(5)生产目的产物的时间短且产量高(6)目的产物易分离提纯2.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础是什么?答: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
3.常用的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有哪些?答:常用技术:(1)自然选育【选择育种】(2)诱变育种(3)代谢控制育种(4)杂交育种(5)基因工程育种第二章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基础1.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哪些?答:有碱基突变,染色体畸变2.叙述紫外线诱变的原理?答:原理:紫外线对微生物诱变作用,主要引起DNA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同链DNA的相邻嘧啶间形成共价结合的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引起菌体遗传性变异。
3.基因修复的种类有哪些?答:种类:(1)光复活修复(2)切除修复(3)重组修复(4)SOS修复4.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哪些?答:方式:(1)有性杂交(2)准性生殖(3)原生质体融合第三章出发菌株的分离与筛选1.什么是富集培养?答:富集培养:指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设计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中的优势种,以利于分离到所需要的菌株。
2.哪些分离方法能达到“菌落纯”?哪些分离方法能达到“细胞纯(菌株纯)”?答:菌落纯:稀释分离法、划线法、组织法细胞纯:单细胞或单孢子的分离法3.分离好氧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1)稀释涂布法(2)划线分离法(3)平皿生化反应分离法4.平皿生化反应分离法有哪些?分别用来筛选哪些菌?各自原理如何?答:(1)透明圈法原理:在平板培养基中加入溶解性较差的底物,使培养基混浊,能分解底物的微生物便会在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圈的大小可以放映该菌株利用底物的能力。
微生物育种[整理]
工业微生物育种第一章绪论1.工业微生物菌种具备特征:1)菌种要纯2)目的产物的产量较高且稳定3)生长快,易繁殖4)抗杂菌和噬菌体的能力强5)微生物的发酵培养基来源广,价格低6)生产目的产物的时间短7)目的产物易分离纯化。
2.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础及作用:遗传与变异改良微生物并培育出各种有娘的工业微生物菌种。
3.工业微生物育种在发酵工业中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发酵工业提供合适的菌种,还可不断提高发酵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可培育出全新的菌种以生产新的发酵产品。
4.工业微生物育种的方法:1)自然选育(选择育种,通过改变群体的遗传结构,去掉不良细胞,使优良基因不断增加)2)右边育种(通过人工诱变剂)3)代谢控制育种(先诱变破坏微生物正常代谢)4)杂交育种(通过基因重组)5)基因工程育种第二章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基础1.原核微生物产生变异的方式:转化,转导,结合,原生质体融合。
2.真核微生物产生变异的方式:有性杂交,准性生殖,原生质体融合。
3.核基因:细胞核内的DNA即染色体上的DNA,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需基因,直接控制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间接控制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4.核外基因:是细胞质中的DNA,是微生物的非必需基因,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有关。
5.表型延迟:有些基因发生突变后,要经两代以上的繁殖复制,表型才能相应的改变。
6.基因突变的类型:1)碱基的变化(碱基置换,移码突变)2)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变化)3)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染色体单条的变化和整倍的改变)4)遗传信息的变化(同义突变,中性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7.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光复活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
8.基因突变与表型的关系:基因突变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表型的变异。
同义突变与中性突变表型不变,错义突变与无义突变表型改变。
9.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特点:通常只有部分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形成部分二倍体再进行重组。
工业微生物菌种
2 阻遏
• 定义: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当代谢途径中某末
端产物过量时,阻碍代谢途径中包括关键酶在内的一系 列酶的生物合成,从而更彻底地控制代谢和减少末端产 物的合成。
• 阻遏作用有利于生物体节省有限的养料和能量。
(2)优先合成 Met比Thr、Lys优先合成,Thr比Lys优先合 成
(3)代谢互锁 在乳糖发酵短杆菌中,Lys分支途径的初始 酶二氢吡啶-2,6-二羧酸合成酶受Leu的反馈阻遏。
(4)平衡合成 天冬氨酸和乙酰CoA的平衡合成
(5)Asp和Glu之间的调节
(6)在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等微生物中,天冬氨酸 激酶是单一的,并受Lys和Thr的协同反馈抑制。反馈调节易 于解除,使育种简单化,故常用作氨基酸发酵育种的出发菌 株
3. 控制代谢物流向:( 通过酶促反应速度来调节)
1)可逆反应途径由同种酶催化,可由不同辅基或辅酶控制代 谢物流向:如: 两种Glu脱氢酶:以NADP为辅基 Glu合成
以NAD为辅基 Glu分解 2)通过调节产能代谢速率。 3) 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或酶的合成量。 关键酶: 某一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或分支点后的第一个酶。
1.控制营养物质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如:只有当速效碳源或氮源耗尽时,微生物才合 成迟效碳源或氮源的运输系统与分解该物质的酶 系统。
2.通过酶的定位控制酶与底物的接触
1)真核微生物酶定位在相应细胞器上;细胞器 各自行使某种特异的功能;
2)原核微生物在细胞内划分区域集中某类酶行 使功能:
➢与呼吸产能代谢有关的酶位于膜上; ➢蛋白质合成酶和移位酶位于核糖体上; ➢同核苷酸吸收有关的酶在G-菌的周质区。
最新-工业微生物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精品
第一章绪论4.什么是微生物?它主要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并不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名词,他是包括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它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1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共性的是哪个?为什么?答:微生物五大共性分别是:(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最基本的特性是体积小,面积大。
微生物是一个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故而产生了其余四个共性。
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面使微生物具有了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的特点。
环境信息的交换面使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
而正是因为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才能使其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微生物的结构与分类8.微生物学名的命名原则有哪些?“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Cohn”的含义是什么?答:命名原则在书本32页最后1行到33页倒数第3行或课件第二章(1)的37-41张(二、微生物的命名)。
含义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9.试绘出细菌的结构简图,注明其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细菌的结构简图(见图2.3.9)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核糖体等,是所有细菌都有的构造。
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荚膜和芽孢等,并非所有细菌都有的构造。
细胞壁的功能:1、决定了革兰氏染色的性质;2、决定细菌的基本形态;3、决定细胞的抗膨压(保护细胞免受渗透压变化的破坏)4、决定对溶菌酶的敏感性;5、决定了对青霉素的抗性;6、为鞭毛运动提供支点;7、决定细胞的抗原性;8、决定细菌的毒性(致病性)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送、交换;b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渗透屏障作用;c细胞壁各种组分(LPS、肽聚糖、磷壁酸)和荚膜物质等大分子的合成场所;d参与能量代谢,在细菌中,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均位于细胞膜;e提供鞭毛的着生点并提供鞭毛运动所需能量。
【高中生物】工业微生物学
(生物科技行业)工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课程(090207)授课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工业微生物学课程代码: 09207学分与学时: 4.0 学分, 72 学时;(理论课 3 学分, 54 学时;实验课0.5 学分, 18 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授课对象:生物技术(专科)二、课程授课目的与任务经过授课,使学生掌握工业微生物学的完满基本知识,包括工业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等;认识和掌握微生物菌种分别和培养、染色和观察、菌种选育、菌种珍藏以及有害微生物控制等基本微生物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向学生显现工业微生物在现在发酵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使所学基本理论更好结合生产实践。
在授课中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三、学时安排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微生物与工业微生物学3第二章重要的工业微生物种类9第三章微生物的生长生殖及其控制5第四章工业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6第五章微生物代谢调治与控制5第六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6第七章微生物生态与环境保护7第八章微生物学与现代发酵工业、现代生物制药工业3四、课程授课内容与基本要求授课要求和授课方法:1.突出四性: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应用性2.多种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将授课内容、图表、照片、结论式条则显现出来,把本来活生生的微生物还原其本来容颜,触发学习者的形象思想,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掌握;每章节重点、难点的提示、章后小结,少而精,使学习者能贯穿交融,贯穿交融、思想活跃、知识丰收;3.理论与实验、理论与实践亲近结合授课内容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微生物,工业微生物学的成立和发展历史,对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的影响,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认识微生物的分类、判断和命名,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启迪学生,勤于思虑,勇于实践,为科学发展做出奉献。
第三章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物质代谢
第三章 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物质代谢
26
目前,使用燃料酒精已成为一个世界潮流。我国1999年全
国汽油消费量约5000万吨,以加入15%的酒精计算,需750
万吨,可消化粮食2250万吨,占1999年全国粮食收购量的45
%。而且,酒精的加入量可大可小,有很大的调节空间,如
推广使用酒精汽油,等于使政府“拥有一个巨大的粮食转化
机器”,丰年多转化,歉年少转化。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农民
收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容易地把国家粮食
储备保持在想保持的任何水平上,极大地减轻因粮食过剩而
造成的数百亿元财政负担,彻底解决我国粮食生产、消费和
储备上的一系列问题。
第三章 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物质代谢
27
与酒精发酵密切相关的行业
酒精工业
2.多糖及糖原的分解与合成
第三章 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物质代谢
14
糖异生途径的前体
第三章 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物质代谢
15
㈣糖代谢调节
• 糖代谢的调节主要是受能荷的控制,也就是受细胞内能量水 平的控制。
• 糖代谢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以ATP的形式供给能量。
• 当生物体内生物合成或其他需能反应加强时,细胞内ATP分 解生成ADP或AMP,ATP减少,ADP或AMP增加, 即能荷降低;
第三章 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物质代谢
32
1. 同型乳酸发酵
• 菌种:
德氏乳杆菌(Lac. delbriickii) 乳酸链球菌(Str. lactis) 酪乳杆菌(Lac. casei) 保加利亚乳杆菌(Lac. bulgaricus)等
• 总反应式:(理论转化率100%)
第三章 工业微生物的基础物质代谢
17
工业微生物名词概念...
名词解释第一章微生物与工业微生物学1.微生物:是指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群最低等的生物。
2.真病毒:是以活细胞内专性寄生或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两种形式存在,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
3.亚病毒:是只含核酸或蛋白质的生物大分子病原体、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粒等。
4.支原体:是一类不具细胞壁的最小型原核生物,能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独立生活,许多种类是致病菌。
5.立克次氏体:是具有细胞壁的较大原核生物,不能独立生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是某些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
6.衣原体:是细胞壁缺肽聚糖,缺乏产能酶系的原核生物,是于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一类病原体。
7.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能发酵糖类,是一类最低等的真核生物。
8.霉菌:是引起物品霉变的丝状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真核生物。
第二章重要的工业微生物种类9.原核微生物:微生物细胞中的核比较原始简单,没有核膜包围,不具核仁和典型的染色体,也没有固体形态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10.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细胞具有真正的核,细胞核有核膜包围,核内具有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生物叫真核生物。
11.非细胞微生物:此类微生物指的是各种病毒。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
12.细菌:是一类细胞微细、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的单细胞多形性原核生物。
13.球菌:单个菌体呈球状或近似球状。
14.链球菌:细胞按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细胞相互连接呈链状排列。
15.葡萄球菌:细胞分裂面不规则,分裂后多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呈葡萄状堆团。
16.一般结构:是指一般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质体和细胞质等。
17.特殊结构:是指仅在某些细菌细胞才具有的或仅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形成的结构,包括糖被、鞭毛、菌毛和芽孢等。
18.细胞壁:位于细菌细胞最外面,是一层坚韧、厚实、略有弹性的结构,占细胞干重的10%--25%。
工业微生物医学宣教
工业微生物医学的安全与伦
05
理问题
工业微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范
工业微生物医学实验室应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包括 人员培训、设备维护、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以确保实验室 安全稳定运行。
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繁殖方式
主要有无性繁殖(如二分 裂、芽殖)和有性繁殖( 如接合、孢子形成)两大 类。
工业微生物的选育与改良
自然选育:通过自然条件下的筛选和 驯化,挑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工业微
生物菌株。
基因工程改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对工业微生物进行基因重组和转基因 操作,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优良菌
株。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 理微生物,诱发基因突变,从中筛选 出有益突变株。
生物医药领域的微生物发酵产品
抗生素的生产
利用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进 行发酵,可以生产出多种抗生 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为 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有力武器。
疫苗的生产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 多种疫苗,如乙肝疫苗、狂犬疫苗 等,有效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微生物酶制剂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酶制剂,如 淀粉酶、蛋白酶等,广泛应用于食 品、纺织、造纸等行业,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验室应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 备、操作生物安全柜、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等,以防止微 生物泄漏和人员感染。
微生物菌种的保存与管理
菌种保存制度
建立完善的微生物菌种保存制度,包括菌种的收 集、鉴定、分类、存储和档案管理等,以确保菌 种的纯正性、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菌种安全管理
对微生物菌种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包括菌种的 领取、使用、转移和销毁等,以防止菌种流失和 滥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 3.1.3.1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4.根据培养的目的 目的明确 根据培养的目的—目的明确 根据培养的目的 用于培养菌体的种子培养基营养成分应丰富, 用于培养菌体的种子培养基营养成分应丰富,尤其是 氮源含量宜高。即碳氮比值低。相反, 氮源含量宜高。即碳氮比值低。相反,用于积累大量 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 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培养基,它的氮源一般应比种子 培养基稍低。 培养基稍低。 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来源和价格, 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来源和价格,应该优先选择来源 广泛开展、价格低廉的培养基,提倡以粗代精、 广泛开展、价格低廉的培养基,提倡以粗代精、以废 代好、以野代家、以简代繁、以纤代糖、以国代进。 代好、以野代家、以简代繁、以纤代糖、以国代进。
微生物学 3.1.2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的作用可概括为形成结构(参与细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的作用可概括为形成结构 参与细 胞组成),提供能量 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 胞组成 ,提供能量(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 和调节作用(构成酶的活性成分和物质运输系统 量)和调节作用 构成酶的活性成分和物质运输系统 。 和调节作用 构成酶的活性成分和物质运输系统)。 我们可以将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分成六大营养要素, 我们可以将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分成六大营养要素,即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能源。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能源。
微生物学 3.1.1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根据能源、碳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分成四大类型: 根据能源、碳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分成四大类型:
•自养微生物:不依赖任何有机营养物即可正常生活的微生物。 自养微生物:不依赖任何有机营养物即可正常生活的微生物。 自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至少需要提供一种大量有机物才能满足其正常营 异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 养要求的微生物,其碳源必须是有机物。 养要求的微生物,其碳源必须是有机物。 化能有机异养微生物 腐生型: 腐生型:无生命的有机物 寄生型: 寄生型:活的寄主机体内
无机盐
主要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 主要无机盐:磷酸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金属元素化合物 配置培养基首选主要无机盐物质是: 配置培养基首选主要无机盐物质是:K2HPO4、MgSO4
微生物学 3.1.2.5 生长因 素)子 生长因(素 子 生长因子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 生长因子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 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 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 生长因子 维生素 合成蛋白质物质 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新陈代谢 酶的辅基或辅酶以及合成核酸
微生物学 3.1.2.2 碳源 凡是可以作为微生物细胞结构或代谢产物中碳架来 源的营养物质, 源的营养物质,称为碳源 碳源的作用: 碳源的作用: 微生物自身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 ⒈ 微生物自身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 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 ⒉ 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 碳源是双功能营养物质 主要碳源物质: 有机酸、纤维素、 主要碳源物质 糖、有机酸、纤维素、烃、CO2 速效碳源 选择性 迟效碳源
微生物学 3.1.2.4 无机盐
细胞内一般分子成分( 、 、 、 、 等 细胞内一般分子成分(P、S、Ca、Mg、Fe等) 一般功能 生理调节物质 主要元素 渗透压的维持( 渗透压的维持(Na+等) 酶的激活剂( 酶的激活剂(Mg2+等) pH的稳定 的稳定 特殊功能 化能自养菌的能源(S、Fe2+、NH+、NO2-等) 化能自养菌的能源( 、 无氧呼吸时的氢受体( 无氧呼吸时的氢受体(NO3-、SO42-等) 微量元素 酶的激活剂( 酶的激活剂(Cu2+、Mn2+、Zn2+等) 特殊分子结构成分( 、 等 特殊分子结构成分(Co、Mo等)
微生物学 3.1.3.2 培养基的种类 7.种子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seed culture medium) 种子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是适合微生物菌体生长的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是适合微生物菌体生长的培养基。一般要 求氮源、维生素丰富,原料要精。 求氮源、维生素丰富,原料要精。 8.发酵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fermentation medium) 发酵培养基 用于生产预定发酵产物的培养基。 用于生产预定发酵产物的培养基。一般的发酵产物以 碳为主要元素,所以, 碳为主要元素,所以,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含量往往 高于种子培养基。 高于种子培养基。 9.繁殖和保藏培养基 繁殖和保藏培养基(reproducible medium) 繁殖和保藏培养基 主要用于菌种保藏,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斜面培养基。 主要用于菌种保藏,大部分情况下就是斜面培养基。
微生物学 3.1.3.2 培养基的种类
按物理状态分 类型
固体培养基 分离鉴定 菌种保藏 半固体培养基 运动特征 分类鉴定 液体培养基 工业生产 理论研究
用途
理想的固体培养基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1)不被微生物 理想的固体培养基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1)不被微生物 液化、分解和利用。(2)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 液化、分解和利用。(2)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 体状态。凝固点温度对微生物无害。(3)不会因消毒 不会因消毒、 体状态。凝固点温度对微生物无害。(3)不会因消毒、灭菌 而破坏。 配制方便,价格低,透明性好。 而破坏。(4) 配制方便,价格低,透明性好。
微生物学 3.1.3.1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⒈ 营养物质应满足微生物的需要 营养协调, ⒉ 营养协调,C/N比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 比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 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而 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某碳源的重量与某氮源的重量之比。 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某碳源的重量与某氮源的重量之比。 一般培养基的C/N比为 比为100:(0.5~2)。 一般培养基的 比为 ~ 。 ⒊ 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1) pH,细菌的最适 一般在 ~8.0,放线菌在 一般在7.0~ , ,细菌的最适pH一般在 pH7.5~8.5间,酵母菌在 ~ 间 酵母菌在pH3.8~6.0间,霉菌在 ~ 间 pH4.0~5.8之间。 之间。 ~ 之间
微生物学 3.1.2.4 无机盐
无机盐主要功能如下: 无机盐主要功能如下: ⒈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⒉作为酶的组成成分;⒊维持 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作为酶的组成成分; 酶的活性; 调节细胞渗透压, 酶的活性;⒋调节细胞渗透压,氢离子浓度和氧化还 原电位; 作为某些自氧菌的能源;6.维持生物大分 原电位;⒌作为某些自氧菌的能源;6.维持生物大分 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 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 需求量较大(10 mol/L)的元素称为 宏量元素” 的元素称为“ 需求量较大(10-4~10-3mol/L)的元素称为“宏量元素” 需求量不大(10 mol/L)的元素称为 微量元素” 的元素称为“ 需求量不大(10-8~10-6mol/L)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合成培养基
配制方便, 配制方便,成本 半合成培养基 低,微生物生长氏一号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 20 g,KNO3 1 g,K2HPO4 0.5 g, g, g, g, g, g, MgSO4• 7H2O 0.5 g,NaCl 0.5 g,FeSO4• g, g, 7H2O 0.01 g,琼脂 2 g,自来水 1000 mL , pH 7.2~7.4 7.2~
微生物学 3.1.2.1 水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⒈参与细胞内一系列化学反应 ⒉作为机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介质 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都需通过水--起到溶剂 ⒊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都需通过水 起到溶剂 与运输介质的作用 ⒋有效地控制细胞内温度变化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⒌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维持生物大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 水活度值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水活度值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气 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气压力之比,即:aw=P/P0 (P表 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气压力之比, 表 示溶液的蒸汽压, 表示纯水的蒸汽压)。 示溶液的蒸汽压,P0 表示纯水的蒸汽压 。 微生物能在a 的培养条件下生长。 微生物能在 w=0.63~0.99的培养条件下生长。 ~ 的培养条件下生长
微生物学 3.1.3.1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调节pH的方法: 调节 的方法: 的方法 a、pH缓冲剂 、 缓冲剂 K2HPO4和KH2PO4,当两者等摩尔浓度比混合时,溶液的 为 当两者等摩尔浓度比混合时,溶液的pH为 6.8,pH在6.4到7.2内起调节作用,其反应式如下: 内起调节作用, , 在 到 内起调节作用 其反应式如下: K2HPO4 + HCl -----> KH2PO4 + KCl KH2PO4 + KOH ----> K2HPO4 + H2O b、加入碳酸盐作备用碱 、 CO32-+H+<---->HCO3- +H+ <---->H2CO3<---->CO2 +H2O (2)其它,渗透压:等渗溶液;aw=0.63~0.99;氧化还原电位: 其它, 其它 渗透压:等渗溶液; ~ ;氧化还原电位: 好氧菌0.1V以上,厌氧菌 以上, 好氧菌 以上 厌氧菌0.1V以下 以下
微生物学 3.1.2.3 氮源 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元素来源的 营养物质,称为氮源。 营养物质,称为氮源。 生理酸性盐:( 生理碱性盐: 生理酸性盐:(NH4)2SO4,生理碱性盐:KNO3 :( ) 主要氮源:蛋白质、铵盐、硝酸盐、嘌呤、 主要氮源:蛋白质、铵盐、硝酸盐、嘌呤、嘧啶 常用蛋白质类氮源:蛋白胨、鱼粉、蚕蛹粉、 常用蛋白质类氮源:蛋白胨、鱼粉、蚕蛹粉、黄豆饼 花生饼粉、玉米浆、牛肉浸膏、 粉、花生饼粉、玉米浆、牛肉浸膏、酵母浸膏等 速效氮源, 速效氮源,利于菌体生长 选择性 迟效氮源, 迟效氮源,利于代谢产物的形成
微生物学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