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形的治疗

合集下载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治疗进展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Ison病,简称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

致病基因为ATP7B,其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丧失,使血清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导致蓄积于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精神症状、肝生化异常、角膜K-F环、肾损害、溶血性贫血、骨骼肌肉损害等表现。

目前用于治疗Wilson病的药物包括青霉胺、曲恩汀、四硫钼酸铵及锌剂等。

Wilson 病一经诊断,则需终身治疗。

青霉胺青霉胺是第一个用于治疗WD 药物,经大量研究证实疗效确切。

通过促进尿铜排泄起到治疗Wilson病的作用,常用剂量为750~1500 mg/d,分2~3次给药。

饭前1小时服用。

肝病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多在用药后2~6 个月肝功能改善明显。

维持治疗1年以上,病情趋于稳定。

一般用肝功能及24h尿酮监测疗效,肝生化改善、尿酮维持于200~500μg/24h,考虑病情稳定可减量或间歇用药。

用药期间需警惕其副作用:如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血小板减少等,多出现在用药后1~3 周。

若出现明显骨髓抑制、肾毒性、狼疮样综合征等需立即药物调整。

而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患者药物治疗改善较慢,多需要用药3年左右症状才能有效改善,有报道认为在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人群中,有部分不能耐受而加重神经系统症状,因此不推荐用于治疗脑病为主的WD。

曲恩汀曲恩汀是一种螯合剂,作用与青霉胺相似,促进尿铜排泄。

其标准剂量为900~2700 mg/d,分2~3次给药,维持治疗剂量为900~1500 mg/d,餐前1小时或餐后3小时给药。

曲恩汀可用于不能耐受青霉胺的Wilson病患者,也可作为初治时即存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

由青霉胺引起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可通过替换为曲恩汀继续治疗而解决,且在后续维持治疗中这些不良反应不会再次发作。

曲恩汀同时也是铁螯合剂,故切忌与铁剂联合给药,以免产生具有毒性的复合物。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药物治疗指导
向患者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 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 的用药依从性。
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提供心理支 持,帮助他们克服疾病带来的心理压 力。
05 肝豆状核变性的科研进展
科研现状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 病,目前全球范围内科研人员正在积 极开展相关研究,以深入了解其发病 机制和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
适当限制摄入含铜量高的食物,如坚果、巧 克力等,增加低铜食品的摄入。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面对疾病、 保持积极心态。
患者教育和生活指导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肝豆状核变性的 基本知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如饮食、 运动、作息等,以降低疾病进展的风 险。
01
02
03
04
血液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可以发现肝功能 异常、血清铜降低等异常指标

脑部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可 以观察到脑部病变,如脑萎缩
、脑室扩大等。
眼科检查
通过眼科检查可以观察到角膜 后弹力层铜沉积形成的K-F环

基因检测
通过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基因 检测,可以发现是否存在与肝 豆状核变性相关的基因突变。
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能 出现肢体震颤、肌肉僵 硬、动作不协调、语言
障碍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精神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能 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
焦虑、抑郁等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力 障碍、听力下降、皮肤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诊治要点2024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诊治要点2024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的诊治要点2024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disease,WD)l是一种代谢性、遗传性疾病,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铜代谢障碍所致,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本文总结了W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WD的临床表现W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因受累器官和程度不同而异,主要表现为肝脏和/或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此外,还会伴有其他系统损害现象。

肝损害:倦怠、乏力、纳差、黄疸、腹水、下肢水肿、肝脾肿大甚至肝硬化等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仅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神经系统损害:肌张力障碍、震颤、肢体僵硬和运动迟缓、精神行为异常及其他少见的神经症状;眼部损害:角膜K-F环(铜沉着于角膜后弹力层而形成的绿褐色或暗棕色环);肾损害:肾功能异常、氨基酸尿和肾结石等;骨关节肌肉损害: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的疼痛、积液、炎症等;血液系统损害:溶血性贫血;其他系统损害:如青春期月经延迟、皮肤损害、鼻蚓、心脏左房左室增大中枢性尿崩症等。

WD的诊断方法《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2022年版)》推荐应用2001年莱比锡第8届WD 国际会议的诊断标准(Leipzig评分系统)诊断WD o可依照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基因检测、肝组织学检查的先后顺序,分步骤评分,一旦总分24分,即可确诊并启动治疗。

表1Leipzig评分系统WD的治疗方法WD的治疗目的是减少铜摄入,阻止铜吸收,排出体内多余的铜,维持体内铜代谢平衡。

一经诊断,应及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终身低铜饮食和药物治疗。

1.饮食建议低铜饮食可能会延迟WD症状的出现并控制疾病的进展,但不推荐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

建议WD患者在治疗初期应避免进食铜含量高的食物,不用铜制的餐具及用具。

此外,如果日常饮用水的铜含量高,建议使用净水系统。

2.药物治疗WD的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一是增加尿铜排泄的药物,为铜螯合剂;二是阻止铜吸收的药物。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与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与治疗
增强信心
04
康复训练:进行 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生活Βιβλιοθήκη 量临床症状改善01
肝功能指标改善:如ALT、AST、
GGT等指标恢复正常
02
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如震颤、肌张力
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03
认知功能改善:如记忆力、注意力、
语言能力等得到恢复
04
心理状态改善:如焦虑、抑郁等情绪
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提高
01
02
03
04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变组 织,减轻症状
A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 术后并发症等
C
B
手术方式:肝移植、肝 部分切除、肝活检等
D
术后护理:抗感染、营 养支持、康复锻炼等
康复治疗
01
药物治疗:使 用药物控制病 情,减轻症状
02
饮食调理:调 整饮食结构, 增加营养摄入
03
心理治疗:缓 解心理压力,
生活质量提高
01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02 治疗后,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03
治疗后,患者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04
治疗后,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THANKS
核素扫描:观察 肝脏、脾脏、肾 脏等器官的形态 和结构变化,以 及病变程度
药物治疗
药物种类: 包括抗铜药 物、抗氧化 药物、抗炎 药物等
抗铜药物: 如青霉胺、 二巯丙醇等, 用于降低铜 含量
抗氧化药物: 如维生素E、 维生素C等, 用于保护细 胞免受氧化 损伤
抗炎药物: 如非甾体抗 炎药、糖皮 质激素等, 用于减轻炎 症反应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新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新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新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Huntington's disease)目前还没有被治愈的方法,但是有一些新进展正在发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已经被用来尝试修复导致Huntington's disease的基因突变,尤其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这些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这种技术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Huntington's disease的新方法。

抗体治疗: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抑制Huntington's disease 导致的蛋白质聚集可以缓解症状。

因此,正在研究开发一些抗体药物,以便减缓疾病进展和缓解症状。

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治疗Huntington's disease的新方法,目前已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临床试验。

这种治疗方法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健康的细胞来替换损坏的神经细胞,从而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Huntington's disease的药物,但是一些药物被用来减轻症状,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等。

此外,一些研究还在测试其他药物的疗效,如生长激素和维生素E等。

总之,虽然治疗Huntington's disease的方法仍然很有限,但是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正在不断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治疗进展

2 1 3 4‘
光 明中医 2 0 1 7年 7月 第 3 2卷 第 1 4期
Cபைடு நூலகம்J G MC M J u l y 2 0 1 7 . V o l 3 2 . 1 4
【 科 研 进展 】
肝 豆 状 核 变 性 的 中 医 治 疗 进 展
于 露 王 艳 昕
摘要: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 Wi l s o n 病, 由Wi l s o n于1 9 1 2 年首先描述, 是一种由铜代谢障碍 】 起的少数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 首发症状多样, 临床治疗主要以排铜为主, 常用西药有D 一 青霉胺、 三乙基四胺、 二巯基丙醇、 硫酸锌等。 但 这些药物长期应用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 而中医中药相对来说不良作用小, 可弥补西药的这一缺陷。从中医的角度讨论 W i l s o n 病 的治疗, 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积聚; 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药疗法; 综述
( 1 .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He f e i 2 3 0 0 3 8,C h i n a; 2 . N e u r o l o g y De p a r t me n t ,t h e F i r s t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e f e i 2 3 0 0 3 1 ,Ch i n a )

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对比、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推荐和预后措施

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对比、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推荐和预后措施

肝豆状核变性诊治指南对比、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及治疗推荐和预后措施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 Wilson 病 (Wilson disease, WD),是因铜转运 ATP 酶 B(ATPase copper transporting beta,ATP7B)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

主要为肝脏和神经系统病变,大量铜蓄积于肝、脑、肾、骨关节、角膜等组织和脏器,患者出现肝脏损害、神经精神表现、肾脏损害、骨关节病及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 ring,K-F 环)等表现。

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

表 1. 2021 版、2022 版指南简要对比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辅助检查1)临床表现Wilson 病的临床症状包括神经损害、精神异常、肝脏损害、肾脏损害、骨关节病、心肌损害、肌病等。

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失调、不孕或反复流产等(具体临床表现见表2)。

表 2. wilson 病患者各器官系统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角膜 K-F 环:K-F 环为角膜边缘的黄绿色或黄灰色色素环,一般在手电筒侧光照射下肉眼可见,如未见到,需要采用眼科裂隙灯检查明确角膜 K-F 环。

铜代谢相关生化检查:血清铜蓝蛋白:Wilson 患者一般< 200 mg/L(正常值 200~500 mg/L);24 h 尿铜:Wilson 患者 24 h 尿铜≥ 100 ug(正常人小于 100 ug)。

颅脑 MRI:壳核、尾状核头部、丘脑、中脑、脑桥及小脑 T1 低信号、T2 高信号,少数情况下可出现 T1 高信号或 T1、T2 均低信号。

T2 加权像时,壳核和丘脑容易出现混杂信号,苍白球容易出现低信号,尾状核等其他部位多为高信号。

此外,可有不同程度的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及额叶皮质软化灶等。

MRI 病灶可随着治疗逐渐变浅变小。

血尿常规: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时,血常规可出现血小板、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减少;尿常规可见镜下血尿、微量蛋白尿等。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治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治

03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
药物治疗
青霉胺
青霉胺是一种铜离子螯合剂,可以减少铜在体内的 沉积,从而减轻症状。
锌剂
锌剂可以替代铜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减少铜的毒性 作用。
针对症状的药物治疗
针对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可以使用 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 物等。
饮食治疗
80%
低铜饮食
康复治疗
针对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神经系统症 状,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 职业治疗等。
04
肝豆状核变性的预防和管理
预防措施
避免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会增加肝豆状核变性 的遗传风险,应避免近亲结婚 。
产前诊断
对于有肝豆状核变性家族史的 夫妇,可进行产前基因检测, 以了解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
早期筛查
新生儿应进行早期筛查,以便 早期发现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患者管理
01
02
03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 生会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 疗方案,如使用排铜药物、 抗癫痫药物等。
饮食调整
患者应遵循低铜、高蛋白、 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避 免摄入高铜食物,如动物 内脏、巧克力等。
定期复查
家族史询问
了解患者家族中是否有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例,有过检测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
铜代谢相关指标检测
检测血铜、尿铜等指标,了解铜代谢情况。
影像学诊断
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肝脏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有助于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
MRI检查
MRI检查可显示脑部病变情况,如豆状核病变、脑萎缩等。
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 神经影像等方面的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15 肝豆状核变性的营养治疗

15 肝豆状核变性的营养治疗

第十四章肝豆状核变性的营养治疗(低酮饮食指导)肝豆状核变性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缺陷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体内铜代谢不平衡,在体内异常沉积。

肝是铜代谢的中心,体内90-95%的铜在肝内与一种球蛋白结合形成铜蓝蛋白。

只有少量铜与白蛋白结合转运进入组织与细胞结合。

由于肝内肽酶缺陷或缺乏,铜蓝蛋白合成减少,铜与白蛋白结合增加,从而使组织器官铜含量明显增加(往往比正常高7-10倍),肝脏、脑、眼角膜及肾脏等组织中有过多的铜沉积,引起各脏器结构损伤及功能改变,脑部病变后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受损、脑功能障碍。

治疗措施:
1. 采用驱铜疗法阻止铜吸收,促铜排出。

2. 口服硫化钾可以在肠道内与铜形成不可溶性的硫化铜,可以减少铜的吸收。

硫酸锌等锌剂可以减少肠道铜离子吸收,要适当补充。

3. 饮食治疗一般给予高蛋白限铜饮食,配餐尽量避免给含铜高的食物(详见后附表)。

4. 不使用铜餐具。

5. 排铜治疗的药物(青霉胺)可使维生素B6缺乏,因此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6及锌,出现贫血时可以补充铁制剂。

6. 合理护肝处理。

严重肝损伤可考虑肝移植治疗。

附表:不同含铜量的食物(单位:mg/100g)
﹡摘自《华南食物成分表》1992。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
12
驱铜及阻止铜吸收的药物
➢络合剂驱铜: D-青霉胺、二巯丙磺酸钠、二巯丁 二酸钠、二巯丁二酸、曲恩汀
➢阻止肠道对外源性铜的吸收 :锌剂、四硫钼酸盐
-
13
D-青霉胺
➢疗效肯定、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在我国目前仍 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青霉素皮试阴性才可服用 ➢空腹吃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用,尤其是锌剂 ➢从小剂量(250mg/d)开始,每3~4天递增250mg,
-
20
二巯丙磺酸钠
➢推荐用于有轻、中、重度肝损害和神经精神症状 的WD患者
➢5mg/k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缓慢静滴,每日 1次,6天为1疗程,连续注射6-10个疗程
➢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症状。 ➢约5%患者于治疗早期发生短暂神经精神症状加重
-
21
二巯丁二酸钠胶囊
➢推荐用于有轻、中度肝损害以及神经精神症状患 者
➢约37%~50%患者用药早期发生神经症状加重, 其中约半数患者其加重的神经症状不可逆
-
18
锌制剂
➢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目前成为治疗下列类型WD的首选药物之一 ✓症状前患者 ✓儿童肝型(只有持续转氨酶增高)患者 ✓妊娠患者:对胎儿无致畸作用 ✓不能耐受青霉胺治疗者以及WD各型的维持治疗 ➢锌剂的缺点是起效慢(4~6个月),严重病例不
维持剂量成人为750~1000mg/d,小儿剂量为20~ 30mg/kg.d ➢WD孕妇在整个怀孕期应继续用药,但要减量
-
14
个体化给药
➢根据年龄、临床分型、病程及用药后尿排铜量 等确定其服用剂量及服用时间。 严重肢体痉挛、畸形和严重构音障碍的脑 型患者慎用或不用
-
15
-
16

罕见病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

罕见病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

郑素军教授:虽然肝豆状核变性被认为是罕见病或少见病,但实际上它是罕见病中的相对常见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

它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的转运、排泄障碍和代谢异常,铜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以导致肝脏、脑部等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

ATP7B基因突变的携带率大约是1/90,患病率大约在25~400/每百万人口。

我国学者对安徽省三个县的调查数据。

初步数据显示,每百万人口中大约有58.7人罹患肝豆状核变性,由此推算,我国患病人数可能在7.8万到10万之间。

考虑到一些病人可能没有典型症状,或者基因检测在临床中尚未广泛普及应用,我国实际患者人数可能更多。

郑素军教授:肝豆状核变性实际上是由体内铜的沉积引起的。

常见的病变部位主要涉及肝脏和神经、精神系统,临床上,患者表现为以肝脏和神经精神系统受损为主。

但铜的沉积也可发生在肾脏、角膜和关节等多个组织器官,从而引起相应病变。

肝豆状核变性肝脏受损的表现各异,轻重程度也不记者问:哪些人需要警惕可能患上这种疾病呢?主2122同。

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有些人可能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肝衰竭或肝硬化等。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在入学或幼儿园入托体检时发现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在排除了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等常见病因后,其实部分患者就是由肝豆状核变性引起的,同时一些孩子表现为脂肪肝。

有一些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可以相当严重。

由肝脏豆状核变性引起的急性肝衰竭,贫血的原因是铜幼红细胞沉积,引起溶血现象;而肝豆状核变性也可以模拟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他疾病表现,从而表现为自身抗体阳性、lgG 升高等。

肝豆状核变性也可以引发急性肝衰竭等非常危险的情况,特别是当伴随肝性脑病时,死亡率高,往往需要进行肝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也可以引起肝硬化。

发生,从婴幼儿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有相应的病例报道。

因此,对于任何出现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或神经精神症状的情况,当排除常见的肝病原因(如病毒感染、酒精、药物、免疫性等)后,应该考虑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性。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进展
收 穑 日期 :2005—10—17 作 者 简 介 :胡智 u ̄(1966-),男 ,浙 江 东 阳 人 ,副 主 任 医 师 。
霉 胺 治疗 临 床 症 状 基本 消 失 的患 者作 为维 持 治 疗 ,锌 剂是 一 种 安 全 、有 效 的替 代 药 物 .尤其 值 得 注 意 的是 对 肝 豆 状 核 变性 孕 妇 采 用 单 纯 锌 制 剂 的 治疗 取 得 了较 满 意疗 效 。 除 青霉 胺 外 ,曲恩 汀 、二 巯 基 丙 醇 、二 巯 丙 磺 酸 钠 、二 巯 基 丁 二 酸 和 二 巯 基 丁 二 酸 钠 、依 地 酸 钙 钠 及 连 四硫 代 钼 酸 铵 等 驱 铜 药 也应 用 于 儿 科 ,但 某 些 药 物 如 二 巯 基 丙 醇 、依 地 酸 钙 钠 副 作 用 大 .排 铜 效 果 较 差 .已逐 渐 被 淘 汰 。
第 19卷第 3期
2o07年 5月
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
Journ 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维普资讯 Vo1.19 No.3 M ay.2007
· 文 献综 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 豆状核变性 治疗进展
胡 智明 ,赵 忠扩 综述 ,邹 寿椿 审校
(浙 江 省 人 民 医 院 肝 胆 外 科 ,浙 江 杭 州 31001 4)
[摘 要 ] 肝 豆 状 核 变性 又称 Wilson’S病 ,是 一 种 常 染 色体 隐 性 遗 传 的 铜 代谢 障 碍 引起 的 疾病 。主 要 的病 理 改 变
为 坏 死性 肝 硬 化 .早 期 表 现 为肝 硬 化 、肝 功 能损 害 ,q-晚 期 表 现 为 锥 体 外 系症 状 。不 治 本 疾 病 患 者 必 死 。尽 管 有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进展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又称Wilson病(Wilson' s disease, 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少数几种可治性遗传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体内铜代谢障碍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着,造成沉积部位产生程度不等的功能与结构损害,临床出现如震颤、扭转痉挛、精神障碍、肝脾肿大、腹水等临床表现。

如果能够获得早期的诊断和早期有效的排铜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均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对近年来HLD的相关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中医药治疗由于HLD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长期服用中医制剂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故中医药在治疗HLD方面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祖国医学将该病归于“痉症”、“颤证”、“黄疽”、“积聚”、“鼓胀”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于禀赋不足、肾精亏虚、肝血不足。

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肝藏血、主筋,精亏血少则血不养筋,血虚生风故见智能衰退、肢体强直、震颤等神经精神障碍。

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铜毒内聚,可产生风、火、痰、淤等病理产物以致肝胆湿热内蕴,痰浊郁毒内生,淤热互结,神扰风动[1]。

表现为肢体震颇、口臭流涎、构音障碍、肝脾肿大、黄疽、角膜色素环、性格怪异等。

本病属本虚标实证,其本为肝肾亏虚;其标为风、火、痰、淤互结。

治疗应辨清标本轻重缓急。

临床可辨证分型为痰淤互结、风痰上扰型;肝胆湿热内蕴型;肝郁积聚鼓胀型;肝肾精亏、虚风内动型。

分别治以化痰活血熄风;清利肝胆通腑利湿;活血软坚、攻下逐水;滋补肝肾,育阴熄风[2]。

安徽中医学院肝豆研究组根据大多数患者具有眼黄、口苦口臭、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等症候,据《内经》有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依中医辨证推断:铜毒内聚、肝胆湿热内蕴为其主要病机[3]。

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诊疗指南

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诊疗指南

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诊疗指南1概述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Wilsondisease,WD〕,是铜代谢障碍导致脑基底节变性和肝功能损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主要病理转变是肝豆状核变性及肝硬化,临床表现为进展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病症、角膜色素环、肝硬化、精神病症及肾功能损害等。

本病患病率为0.5/10万~3/10万,在我国是较多见的疑难病症之一。

目前西医主要承受铜络合剂进展驱铜治疗,因治疗手段单一、不良反响大,很多病人在驱铜治疗后病情恶化而受到限制。

中医虽无肝豆状核变性病名的记载,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肝风”“颤病”“积聚”“水肿”“痉病”“狂病”等病范畴。

2病因病机2.1发病因素禀赋特别、五脏柔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为本病发生的缘由。

禀赋特别为内因,饮食情志等为外因,内外因相合而致肝豆状核变性。

2.1.1先天禀赋缺乏肾主二便,维持正常的生理排泄,并导邪外出。

而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亏虚,导致肾的开合失司,铜毒外泄无路,导致WD。

2.1.2情志失调情志失凋,忧怒忧思太过,脏腑气机失于调畅。

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不畅,气滞而血瘀,或因脾虚不运,津液失于输布,而聚湿生痰,变生WD。

2.1.3饮食不节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久则湿热中阻,铜毒积聚,铜毒伤脾,脾失运化,湿浊内生,蕴而化热,导致WD。

2.2病机及演化规律WD 为先天禀赋缺乏,肾阴(精)素亏,精不化血,精血两虚,筋脉失养乃至火生风动,铜毒内聚、肝胆温热内蕴。

临床前期或早期多以肝肾缺乏,气血亏虚为主,而临床期多见湿热蕴结之证,早期多虚,中后期多实,虚中挟实,虚实夹杂。

2.3病位、病性本病病位在肝肾,涉及脑髓、心、脾,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缺乏为本,肝风、邪热、痰浊、瘀血为标。

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肝豆状核变性病变初起,病情轻,以肝风、邪热、痰瘀等标象突出,晚期则正气大衰,先天后天俱损,肝脾肾多脏器受累,甚或消灭肝脾肾衰败之证。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中常见误区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中常见误区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中常见误区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由ATP7B 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WD会导致患者体内铜过度储积,主要影响肝脏和大脑的基底神经节,也会影响其他器官系统。

在体内铜储积到过高的水平之前,患者可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WD的症状可能广泛存在,影响肝脏、神经系统、大脑、眼部或其他器官。

WD是少数可治疗性遗传疾病之一,WD一经诊断,则需终身治疗,因为停止治疗意味着铜将再次积聚。

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肝移植等。

若能早期诊断,早期启动低铜饮食和排铜治疗,患者可实现疾病缓解,并可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和与正常人近似的生存期,无须肝移植。

但临床上经常遇到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导致病情延误反复加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1.肝移植手术可以一劳永逸肝移植只适用肝豆并发急性肝衰竭和肝癌的一种拯救生命的无奈治疗方法。

由于肝豆病友要长期终身驱铜服药,有的病友会认为“长痛不如短痛”,不如干脆一移了之。

其实,肝移植治疗也并非一劳永逸的。

首先目前原位肝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5年,最长生存时间为20年。

其次肝移植不能完全替代驱铜治疗,很多患者在肝移植后仍需要低铜饮食以及驱铜治疗。

另外,移植后终身需要服药价格不菲的排斥反应药物和应对各种并发症。

所以需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权衡利弊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误区2.单用锌剂也可以排铜肝豆患者使用锌剂主要目的是干扰肠道再摄取铜回吸收,不能络合肝脏、脑内等组织内致病铜。

与其他螯合剂联合应用是否能提高疗效尚不清楚,但为避免抵消锌剂作用,螯合剂应在不同时间给药。

应用锌剂治疗可通过临床症状和生化学改善以及检测24小时尿铜代谢量来监测疗效。

长期持续治疗期间,尿铜排泄量应< 1.6μmol/24 h。

此外,若治疗有效,非铜蓝蛋白结合形式的铜水平应下降。

可见、单一锌剂应用只能减少机体铜吸收,不能真正起到排铜作用。

肝豆状核变性的手术治疗操作规程

肝豆状核变性的手术治疗操作规程

肝豆状核变性的手术治疗操作规程
【适应证】
1诊断明确,排除多发性硬化等其它疾病。

2成年人,近期肝、肾功能正常。

3经药物治疗无效。

【禁忌证】
1经药物治疗,症状控制或缓解。

2合并有肝硬化、腹水或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或溶血性贫血严重者。

3肝豆状核变性处于非脑铜沉积阶段。

4年龄过小。

【术前准备】
同“帕金森病丘脑切开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毁损靶点为Vim、Gpi或Forel-H,余同“帕金森病丘脑切开术”。

2可行上述核团的慢性电刺激,方法同“帕金森病的慢性电刺激”。

【注意事项】
同“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并发症】
同“帕金森病丘脑切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肝移植
·
18
肝移植
➢原位肝移植或亲属活体肝移植 ➢适应证: • 暴发性肝衰竭 • 对络合剂无效的严重肝病者(肝硬化失代偿) ➢ 对有严重神经或精神症状的WD患者因其损害已
不可逆,不宜作肝移植治疗
·
19·Biblioteka 10药物治疗不良反应
➢ 早期由消化道症状、皮疹、发热等;长期可引起多种自身 免疫疾病和血液病等。
➢ 过敏反应(高热、皮疹)多在用药后几天发生,应即停药。 过敏轻者经抗过敏治疗、症状消失后再从小剂量开始,逐 渐加量,同时口服小剂量泼尼松。
➢ 约百分之37-50的患者用药早期发生神经症状加重。其中 约半数患者其加重的神经症状不可逆。
·
7
药物治疗
D-青霉胺
➢ 疗效肯定、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在我国目前仍是 主要的治疗药物
➢ 青霉素皮试阴性才可服用 ➢ 空腹吃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用,尤其是锌剂 ➢ 从小剂量(250mg/d)开始,每3-4天递增250mg.
维持剂量成为750-1000mg/d,小儿剂量为600800mg/d ➢ WD孕妇在整个怀孕期应继续用药,但要减量
·
16
➢ 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 • 肌张力增高者:氯硝西泮 • 无名显肌张力增高者:小剂量
➢ 精神症状 • 兴奋者:奋乃静合用安坦 • 合并严重肌张力增高者:氯氮平 • 淡漠、抑郁患者可用抗抑郁药物
·
17
➢ 肝脏损害:需长期护肝治疗
➢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给予升白药物,不能纠正时应减 少或停用青霉胺。改用其他驱铜药物:如仍无效,可施 行脾切除术
·
8
药物治疗
D-青霉胺个体给药
➢ 根据年龄、临床分型、病程 及用药后尿排铜量等确定其 服用剂量及时间。
严重肢体痉挛、畸形和严重 构音障碍的脑型患者慎用或不用
·
9
药物治疗
了疗效观察和减量指标
➢ 每2-4周检测24小时尿铜 ➢ 多次测定24小时尿铜量均为200-500微克左右,且
症状稳定,表示用量足够,可减量或间歇用药, 例如服两周停两周。或服10日停10日。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
·
1
前言
肝豆状核变性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 铜代谢障碍所致肝 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 部变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青少年, 进行性,肢体震颤、肌强 直、构音困难、精神症状、 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K-F。
·
2
其患病率及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约1/3万活婴,发病 率为15~30/万,基因频率约0.3%~0.5%, 杂合子频率稍大于1%。
➢ 推荐用于症状前患者、早期或轻症状患者、儿童患者 以及患者长期持续治疗
➢ 单独使用效果不够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
15
对症治疗
➢ 震颤
• 静止性且幅度较小:安坦,1mg;改善不明显时, 加用美多巴等
• 姿势性震颤且粗大:氯硝西泮,0.5mg,不超过2mg
➢ 肌张力障碍
• 轻者:苯海索(安坦),美多巴 • 扭转痉挛、强直或痉挛性斜颈为主者:氯硝西泮等 •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
·
11
药物治疗
锌制剂
➢ 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 目前成为治疗下列类型WD的首选药物 ✓ 症状前患者 ✓ 儿童肝型(只有持续转胺酶增高)患者 ✓ 妊娠患者:对胎儿无致畸作用 ✓ 不能耐受青霉胺治疗者以及WD各型的维持治疗 ➢ 锌剂的缺点是起效慢(4-6个月),严重病例不宜
首选。
·
12
药物治疗
锌制剂
·
13
药物治疗
二巯丙磺酸钠
➢推荐用于有轻、中、重度肝损害和神经精神症状的WD 患者
➢5mg/kg溶于百分之5的葡萄糖溶液500ml中缓慢静滴,每 日1次,6天为1疗程,连续注射6-10个疗程
➢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症状 ➢约百分之5患者用于治疗早期发生的短暂神经精神症状
加重
·
14
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
在欧美大多数国家WD较罕见,而在意大利的撒丁岛、以色列、 罗马尼亚及日本该病多见
·
3
治疗原则
• 早期治疗,终生治疗 • 选择适当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的监测: a) 肝功能 b) 尿常规 c) 24小时尿铜 • 每3-6个月检查1次肝脾B超
·
4
治疗方案
• 饮食治疗:低铜饮食 • 药物治疗: a) 驱铜及阻止铜吸收的药物 b) 对症治疗药物 c) 中药治疗 • 手术治疗:脾切除和肝移植 • 康复及心理治疗
·
5
饮食治疗
低铜高蛋白饮食。 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甲壳鱼类、坚果类、巧克力、 瘦肉、猪肝、羊肉等。禁用黾板、鳖甲、珍珠、牧蛎、僵 蚕、地龙等高铜药物。 勿用铜质食具或用具
·
6
药物治疗
驱铜及阻止铜吸收的药物
络合剂驱铜:D-青霉胺、二巯丙磺酸钠、二巯 丁二酸钠、曲恩汀 阻止肠道对外源性铜的吸收:锌剂、四硫钼酸盐
➢ 种类:葡萄糖酸锌、硫酸锌、醋酸锌、甘草锌 ➢ 剂量:成人150mg/d(以锌元素计)分3次服,5岁以
下50mg/d,分2次服;5-15岁75mg/d,分3次服 ➢ 餐后1小时服药:避免食物影响其吸收。尽量少吃粗纤
维以及含多量植物酸的食物 ➢ 单用锌剂治疗WD,24小时尿铜量小于125微克,提示
治疗量已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