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学科领域: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思路。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4.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教学重点:1. 文章主旨的把握。
2. 论证方法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1. “格物致知”精神的现代意义。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标记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4. 论证方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
6. 课堂小结:三、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格物致知”的精神,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
五、课后拓展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的其他内容,如“仁爱”、“忠诚”等,思考这些古代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格物致知”精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短文,评估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现代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知识测试:设计一份针对课文内容和“格物致知”精神的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调整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果发现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入,可以增加相关的例证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学会运用类似方法进行论述。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格物致知”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3.目标达成: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通过写作,让学生深入思考“格物致知”的内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要求小组提交一份探讨报告,报告中需包含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这一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5.家长参与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体现“格物致知”精神的实例,并与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孩子将这种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家长需在作业本上签字,并简单留言,以表示对孩子的关注与支持。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
-分组合作,探讨课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课堂讲解与互动:
-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的论证方法和深层意义。
九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目标】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难点)【能力目标】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去。
(重点)【情感目标】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导入一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事例,还是人物,都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导入二在网络报纸上不时会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
出现“高分低能”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发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字词积累:(1)字词形音:(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丁肇.中(zhào)朱熹.(xī)论.(lún)语华裔.(yì)儒.(rú)家彷.(pánɡ)徨.(huánɡ) 中庸.(yōnɡ)(2)词语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诚意: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治理好家庭。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并勾画不懂的地方)。
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课文题目)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计划: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
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师图表明确: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明代名臣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的选段。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心学文章,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讲述了应有格物和目的论的含义,后三个部分阐述了致知和知行并进的关系。
通读全文,发现本文的核心思想是“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王阳明的思想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力目标:1.通过对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2.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观察下面的图片,大约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批判性思维: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
让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审美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出示文章,并引导学生做“读前思考”活动,鼓励学生在读之前先花两分钟时间,列出自己想到的问题或者思考点。
读完全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述练习。
让每个学生口述自己的理解,以此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思维拓展1.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两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成语及其含义。
2.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出“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实践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这个思想的核心表述。
通过对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巩固固有内容使用“语文小故事”环节,向学生介绍一些心学家,理解心学家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小故事的传递,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五)作业布置布置可以自己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格物致知’一段经历”的作业。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
(3)了解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
(2)学会如何针对文章中的论点进行论证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心论点。
(2)作者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1)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如何运用文章中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梁实秋及其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邀请部分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格物致知”的内涵。
4. 讲解分析:详细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语言特点和作者的观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5. 实践应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格物致知”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文章。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运用“格物致知”精神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格物致知”的内涵。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掌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判断、评价等综合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1.透彻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2.掌握该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应有的格物致知精神。
2.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Step 1. 分析课文,导入新课教师首先让学生简要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和著作背景,介绍该文的主要意义和价值。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格物致知”的认识及其实际应用。
最后,教师对以上讨论及交流进行点拨和引导,为转入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Step 2. 研读文本,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并总结出该文的主旨、要义和核心观点。
然后通过讨论,了解该文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探讨“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在个人归纳中的实际应用。
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文。
Step 3. 思考问题,加深理解1.什么是“物”?什么是“事”?2.如何理解“格物致知”?3.“视物之形而不见其实,听声之音而不闻其义。
”身体感官对于认识世界的作用4.“物既识矣,事已明矣,则为之致知之谓也。
”如何达到致知的目的?5.如何利用“格物致知”思想?Step 4. 教师评价,巩固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判断和评价的同时,加强思考习惯,增强综合语文素养。
并在总结回顾环节中,再次点拨学生的不足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作业:1.回顾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意义。
2.根据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写一篇200字的文章,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谈在实际中应如何体现“格物致知”的思想。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使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能够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追求。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和论证方法。
2. 掌握“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难点1. 准确理解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
2. 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信息。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整理学习笔记。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的实践体验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格物致知”的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1.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实在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理论,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教学方法:分析^p 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那么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拟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才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才能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好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理解。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的3. 理解作者4. 检查预习:(1)注音:丁肇( )中不知所措( )(2)释词: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进步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详细经历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答复导入问题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刚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明确)例:刚刚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理论才能,所以她的动手才能比拟差。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意义;2. 能够理解“物”的概念,了解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3.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明确认识知识、文化的局限性;4. 能够理解哲学思维方式,运用哲学思维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1. 在探究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过程中增强对现实的敏感性;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思维品质与学习方法》第一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学习哲学的入门单元,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等。
三、教学方法3.1 概念定义法教师首先会引导学生探究“物”的概念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我们的影响,接着将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进行概念定义,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故事比喻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比喻的方式,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提高学生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3.3 问题解答法在学习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上,通过区分知识与认识、本体和现象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认识和本体的认识。
3.4 推理辩证法在学习辩证唯物主观肯定、客观否定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推理辩证法,以批判的思维态度反思自身认识,明确认识知识、文化的局限性。
四、教学手段4.1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图表、影像、录音等资源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直观的图像世界,增强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材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们应当怀着对待世界的一种纯净的心灵态度,去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
文章内容涉及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世界的认知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理解思想方法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学会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剖析文章中的哲学思想,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世界各种奇妙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好奇心?为什么?第二步:学习1. 阅读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呈现相关知识点并讲解。
2. 分组讨论:讨论文章中“格物致知”的含义,各小组发表讨论结果。
第三步:拓展1. 设计小组活动:每组选取一个话题,展示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体现“格物致知”精神。
2. 合作讨论:小组间交流学习成果,共同感悟世界之美。
第四步:总结1. 学生展示成果,分享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
2. 回顾本节课内容,强化“格物致知”精神的理念。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内容作为评价依据,考察学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格物致知”精神,培养了学生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哲学思想的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的重点句子。
(2)能够运用文中的例子和观点,分析并阐述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认识。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演讲和辩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对科学精神和求知欲的热爱,勇于探索真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的重点句子。
(2)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演讲和辩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及背景。
(2)提问:“格物致知”精神在现代社会是否仍有意义?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观点,分析课文中的例子和论证方法。
(2)全班交流: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2)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运用课文中的观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写一篇短文,阐述对“格物致知”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3. 调查身边同学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实践情况,汇总成报告。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积极,能够主动参与讨论。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基本内容,掌握主要观点。
提高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提炼观点,论证观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探究精神。
认识格物致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基本内容,掌握主要观点。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学会提炼观点,论证观点的方法。
认识格物致知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丁肇中以及其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格物致知’吗?它是什么含义?”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观点。
3. 合作探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观点。
每组选取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分享给其他组。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论证方法。
5. 实践应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学生课后阅读相关文章,加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
2. 写一篇关于格物致知精神的作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思考。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
中学生心理研究指出,初中生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所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象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广泛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
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
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
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作者还运用了对比论证,
史告诉
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了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谈谈怎样能
拿一只蝈蝈在观察。
让学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简介。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不一样。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
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
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
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
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
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的P111,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
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标出段落的序号。
2、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讲演稿,大家刚刚也阅读了文章,相信已经对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为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精神世界的探寻》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世界的意义与价值,探索精神世界的无限可能。
本节课将从《应有格物致知》这篇著名的孟子篇目入手,深入剖析“格物致知”的内涵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内涵;•理解“格物致知”的意义和价值;•运用“格物致知”的思想探寻人生和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格物致知”的内涵和含义;•理解“格物致知”的价值和意义;•运用“格物致知”的思想探寻人生和世界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和意义;•运用“格物致知”的思想探寻人生和世界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生面临着许多选择和抉择,如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选择和自己性格和爱好相适应的发展路径?我们有哪些方法和思想想要帮助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策?–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格物致知”这个词汇,了解度如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目标学习•介绍“格物致知”的内涵“格物致知”是从孟子的学说中提炼出来比较代表性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实物、事物,从而推导出本质与规律性的、普遍性的知识。
也就是说,“格物致知”的核心思想在于人类只有通过通过实践和经验,才能汲取知识,提高智慧和学识。
•探讨“格物致知”的意义和价值“格物致知”不同于刻板的本位思想,它强调了人类自身与自然、人文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及通过感官感知和分析证据的方法来建立认知,并最终成为自己的知识。
•运用“格物致知”的思想探寻人生和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引领学生探寻“格物致知”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逻辑思考,去发掘自己应有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内容。
2、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练习写作议论文。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激发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在文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是什么?
2、《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吗?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三、精读课文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四、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五、拓展延伸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任选其一完成)
1、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
精神的培养。
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议论文。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点)
丁肇中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摆事实,讲道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指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义,并提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