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张衡传导学案

合集下载

《琵琶行》导学案整理答案

《琵琶行》导学案整理答案

《琵琶行》导学案整理答案第一篇:《琵琶行》导学案整理答案《琵琶行》导学案【学习目标】情感目标:从失意者的互相同情慰藉之情中受到悲剧美的陶冶,从而认识封建社会(压制人才)的黑暗,激发学生珍视今朝的成才环境。

知识目标:1.解题、了解作者、积累字词及本诗名句,学会古诗诵读。

2.整体把握全诗,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

3.欣赏作者运用生动、新颖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中音乐描写的意境;能力目标:进一步巩固并领会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如何塑造艺术形象把握主题(体会诗人把琵琶女的遭遇于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的用意,理解诗歌的主题)。

【学习重难点】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是重点;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查阅词典,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课前预习】1.查阅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

2.熟练诵读课文,分组讨论,翻译课文,积累字词,找出名句。

【知识导学】1.唐朝宣宗皇帝李忱为一位诗人写了首悼亡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_,1___胡儿能唱琵琶篇_。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

2.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后被贬为江州司马。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13、《张衡传》导学案(课时1)

13、《张衡传》导学案(课时1)

13、《张衡传》导学案(课时1)一、学习目标: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作者及传主。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学习张衡的优秀品格,了解文学方面的成就。

二、学习重点:1、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2、整体感知、梳理课文结构。

三、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

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

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2、关于传主: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

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

琵琶行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琵琶行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琵琶行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琵琶行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课题名称《琵琶行》课型综合解决课课程标准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局部字词2. 整体感知,并通过诵读体会诗中的情感变化。

3. 音乐艺术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以及人物关系的渐进过程学习目标1. 通过解析诗歌,理解在描写音乐时所运用到的写作技巧,包括想象联想、比喻、通感、正侧面描写等等。

2. 提高诗歌朗诵的技巧,培养朗诵的感情。

3. 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中心句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音乐的描写所运用到的写作技巧。

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教学难点理解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任务)及问题学习活动及行为导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引入新课。

【模块一】知人论世(1)知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

白居易将其诗歌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山水诗,《琵琶行》是一首感伤诗。

(2)论世:写作背景(3)文体知识:乐府诗歌、行、引: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歌,是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拟自由,《长恨歌》;行,是“衍其事而歌之”,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长歌行》。

吟,古典诗词的一种名称,《秦中吟》。

【模块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

2.请同学听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初步感知诗中的感情。

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明确: 凄惨悲凉忧伤二.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以下词句意思)1.小序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点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琵琶行》导学案编制人:审核人:课时安排:2课时使用班级:A班班别:高一( ) 姓名:学号:学习小组:【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

2、欣赏诗歌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

3、品味诗歌意境,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学法指导】讲授、朗读法、质疑探究法;多媒体课件教学。

《琵琶行》预习案【论人知世】1、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为官曾于晚年担任太子少傅,去世后,赐谥号为“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盏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问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并且借机大肆攻击、中伤白居易,白居易终因此事被贬为江州司马。

实际上他获罪的根本原因还是那些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也就是在这一年,白居易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

但当朝大臣间争权夺利,穆宗不听劝谏,于是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

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他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6《琵琶行》导学案(2)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6《琵琶行》导学案(2)

【使用说明】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诗,有感情的朗读;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在课前书面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训练案】(或等拓展)一、文本拓展按语: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星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张衡传》导学案(教师版)

《张衡传》导学案(教师版)

《张衡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

2、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深入了解张衡。

3、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1、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法指导】1、利用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

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知识链接】1、作者与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人。

南朝宋著名历史学家。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该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西汉)的《史记》、班固(东汉)的《汉书》、范晔(南朝宋)的《后汉书》、陈寿(西晋)《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2、张衡简介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

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

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

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学习过程】一、难词难句解释。

(1)从容淡静:从容,举止行动,《礼记•缁衣》:“衣服不贰,从容有常。

”孔颖达疏:“谓举动有其常度。

”《楚辞•九章》:“孰知余之从容。

”王逸注:“从容,举动也。

《琵琶行》导学案(最新)

《琵琶行》导学案(最新)

《琵琶行》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

(2)熟悉课文,联系时代与背景及作家的创作风格,在朗读背诵中提升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时代与作者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

(2)涵咏诗歌语言,体会作品情感和艺术特点。

(3)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内涵;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提高文学趣味,感受作品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涵咏诗歌形象和语言。

3、背诵诗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品味作者对音乐的精湛描写,学习象声摹音、设喻作比的修辞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学法指导:1、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咏,体悟情感。

2、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悟”,体味意境,感受形象;“品”,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课前热身】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解释说:“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

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曰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2、走进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生于河南新郑。

少年时期,避乱江南。

贞元十六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高中语文 第13课《张衡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3)

高中语文 第13课《张衡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3)

《张衡传》【学习目标】1、了解文本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把握重要文言词句的含义。

2.学习张衡才高而不骄尚,不慕权贵,孜孜不倦,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自主检测。

(一)正音:属()文邓骘()逾侈()璇()玑驿()站河间相()骸()骨蟾()蜍()(二)文言文中与官职有关的词1、举:(“举孝廉不行”)推荐(被)举荐任官2、行:(“举孝廉不行”)去应荐3、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召,召来授官(被)召4、就:(“连辟公府不就”)就职,任职5、召:(“累召不应”)召请来授官6、应:(“累召不应”)应职,接受官职7、拜:(“公车特征拜郎中”“征拜尚书”)任命,授给官职8、迁:(“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

“左迁”,降职贬官9、转:(“再转复为太史令”)调动官职10、徙:(“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调动官职11、出:(“出为河间相”)离京去外地为官12、下车:(“下车伊始”、“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13、视事:(“视事三年”)指官员到职工作14、乞骸骨:(“上书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15、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征拜尚书”)征召一、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参考答案:三个方面:文学、科学、政治。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1) 写张衡的学业、品格和文学的成就。

(①)(2) 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

( ②③④ )(3) 写张衡的政治才干。

( ⑤⑥ )二、张衡既然不慕名利,为何又出来做官?1、皇帝闻其“术学”才能,亲自征召。

2、所任官职以科技、史学等业务性职务为主,符合其兴趣,可以更方便的从事科学研究。

三、文中的张衡是个什么样的人?1、天资聪颖——少善属文2、后天勤奋,注重实践,博古通今——游于三辅,观太学,通五经,贯六艺3、谦虚、踏实、超尘拔俗——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4、不慕荣利——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5、有钻研精神、创新精神——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复造候风地动仪……未之有也6、关心国事,有政治才干——作《二京赋》,因以讽谏政事渐损,权移于下,上疏陈事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7、洞察世情,小心谨慎——诡对而出常思图身之事上疏乞骸骨四、课文选材及剪裁特点是什么?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和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本文是以科学家的传记这个角度选择材料加以剪裁组织的。

《琵琶行》导学案3篇

《琵琶行》导学案3篇

《琵琶行》导学案《琵琶行》导学案3篇《琵琶行》导学案1课前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诵读文章,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用黑色笔标出重点文言词语,并尝试翻译课文。

2. 在充分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独立完成导学案。

3. 找出自主学习的疑难点,课堂上合作探究解决。

学习目标:1. 准确掌握“左迁”“相”“命”“间关”“等闲”“阑干”等文言实词;掌握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活用等词类活用。

2. 反复诵读,鉴赏、学习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 反复诵读,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含答案)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

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

1.小序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导学案新部编版

《琵琶行》导学案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r \・•- 二〕r——《琵琶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全诗。

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人深沉的感情,了解和掌握作者描摹音乐的手法。

3、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及诗人深沉的感情。

2、了解和掌握作者描摹音乐的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课时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

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展示目标:三、自主学习:1、白居易,字_______ ,号______ ,—诗人。

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____ ,。

代表作品有长篇叙事诗《》、《》等。

2、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

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3、朗读诗歌(1)自由朗读。

订正字音,注意节奏、重音及感情。

(2)给画线字注音。

迸_()咽()浔()荻()浸()捡()皇()管弦()生()破霓裳()()(3)小组内交流朗读情况并推荐一人参加比赛。

4)小组间展开朗读比赛,并互相点评。

四、合作探究:1、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翻译全文,不会的字词请圈划出来2、小组合作,解决圈出的疑难字词。

3、教师出示难点句子,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五、达标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寻声暗.问.弹者谁(弦弦掩.抑.声声思()琵琶声停欲.语.迟()低眉信.手.续续弹()银瓶乍.破水浆迸()2、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信手(x in) 浔阳(x tn) 掩抑(ydn)浸湿(j i n)B 、管弦(xi印) 邀请(y a o) 添酒(ti a n)诉说(s u)c 、霓裳(ch dig ) 弹琴( td n)冷涩(se )凝聚(m ^g)D 、迸发(bdig) 琵琶 ( p d)画舫(f出g)布帛( b o)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郁闷谪居凄凉伦落B、霓裳恬然=F=P壬)追朔短暂拨弦憔悴凋零阑干D、间关c、船舫平仄4、A、B、C、D、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琵琶行》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琵琶行》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使用说明】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诗,有感情的朗读;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在课前书面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白居易的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全诗。

2.理解课文内容及诗人深沉的情感,了解掌握作者描摹音乐的方法。

3.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重难点背诵默写全诗,了解掌握作者描摹音乐的方法。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1.走近作者: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明丽流畅。

文学史流传“老妪解诗”的佳话。

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

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

2.了解背景: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

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司马。

张衡传和琵琶行教师版

张衡传和琵琶行教师版
②命曰《琵琶行》(取名,动词。)
是①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
②自言本是京城女。(是,动词)
为①因为长句(写,做,动词)
②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
③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语①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
②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
暂①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②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3.果地震陇西(省略)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后)
(六)重点语句翻译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5、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复习学案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2.傍行八道:(“傍”通“旁”)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捕捉)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2、举孝廉不行:
3、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地征召4、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方向
5、衡下车,治威严:官吏初到任
10、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 ________。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_。
1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住近湓江地低湿,_____________。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
泣①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

《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

《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掌握本诗描写音乐变化的方法,提升联想和想象的水平。

2.感知诗中使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能掌握本诗描写音乐变化的方法,提升联想和想象的水平。

学习难点:感知诗中使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学法指导】仔细阅读“知识链接”部分对于古诗歌中音乐描写方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找出本诗中所使用到的手法并联系具体情感加以体会。

【知识链接】古诗中的音乐描写“诗歌”本身就是“诗”与“歌”的结合体。

好的诗歌往往以其铿锵的节奏、优美的韵律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

而描写音乐的诗歌更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两者交融,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古诗中在描写音乐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以声喻声。

这是最常见的描写手法,姑且叫“拟声法”吧。

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地比喻音乐声。

例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中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诗人以“一”与“万”对比,写出了蜀僧起始演奏的一刹那就带来了巨大浑厚的声响。

小小一支琴,仅凭指弹,却有如万壑松鸣,涛声澎湃,不能不令人惊叹蜀僧演奏技艺的高超。

欧阳修在他的《秋声赋》里也使用了很多以声喻声的句子:“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枞枞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以形喻声。

人的各种感觉之间是互通的,听觉的声音能够转化为视觉的形象,甚至是嗅觉的气味等等,我们称之为“通感”。

古诗中常常用视觉所见的形体去比喻听觉所闻的声音,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使音乐声更具有质感,这样能把音乐的特点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一诗中有“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的诗句。

“浮云柳絮”本不发声,似乎与音乐无关,但它们“无根蒂”、“随风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扬,诗人取这个形态特点,比喻琴声的自由奔放。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

课题: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白居易相关的文学常识;2、扫除文字障碍,积累字词;反复诵读,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3、整体把握全诗,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学习重点和难点】1、感受诗歌的丰富内涵,背诵全诗2、积累字词3、探究《琵琶行》的基本内容及行文脉络[预习案]【知识导学】一、作者及其作品白居易,中唐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被贬为江州司马。

他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_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

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代表作有《卖炭翁》及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

二、解题《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_体裁_。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_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_,富于变化。

【基础演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湓( pén )浦铮铮(zhēng)倡(chāng)女贾(gǔ)人悯然(mǐn)漂沦(lún)转徙(xǐ)浔(xún)阳荻(dí)花慢捻(niǎn)霓裳(nícháng)六幺(yāo)间关(jiān)西舫(fǎng)教坊(fáng) 红绡(xiāo)钿头银篦(di àn bì)谪居(zhé)还独倾(huán)呕哑(ōu yā)嘲哳(zhāo zhā)二、解释下列加点字(1)予左迁..秋,送客湓浦口(第二年)..九江郡司马(贬官)(2)明年(3)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在夜里)(4)铮铮然.有京都声(……的样子)(5)委身..妇(托身,嫁)(商人)(6)遂命.酒.(叫人摆酒)..为贾人(7)使快.弹数曲(畅快)(8)曲罢悯然..(忧郁的样子)(9)感.斯人言(感慨)(10)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才)(被贬官)(11)因为.长句(创作)(12)歌以..赠之(作歌)(连词,表目的)(13)凡.六百一十六言.(共)(字)三、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探究案]【合作探究】一、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写作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高中文言文导学案《张衡传》.doc

高中文言文导学案《张衡传》.doc

七树庄中学导学案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课题:文言文复习《张衡传》课型:复习编号:13 编制人:李春红审稿:日期: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你敢于绽放!【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并会翻译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自己会找出采分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人要有志向才能走向成功【自主学习•互动展示•当堂检测】模块自学内容*学法指导*随堂笔记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一,解释加点的字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凰文(),诙于三辅(),【互动策略】因入京师(),砚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o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自读课不行(),连麽公府不成()o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渣侈()o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文,结合注释填空,分小组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鹭奇其才,果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皆缶样郎中(),母迂为太史令()o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枝,复为太史令()o衡不摹当世(),所届之官那积年不)。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郁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赊,张口卒之()o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赊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句式),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句式)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廖()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二、翻译句子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张衡传》导学案【复习案】《张衡传》【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2. 掌握文中表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

【知识积累】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员径八尺2、形似酒尊3、一时收禽二、找出古今异义并解释古义1、不好交接俗人2、举孝廉不行3、公车特征拜郎中4、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5、衡下车,治威严6、时国王骄奢7、视.事.三年三、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1、衡少善属文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3、时天下承平日久4、下有蟾蜍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6、妙尽璇玑之正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3、连.辟公府不就.4、精思傅会..5、妙尽璇机..之正.6、中有都.柱7、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8、阴.知奸党名姓9、上书乞骸骨...五、解释下列表官职升迁的词语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3、顺帝初,再转.4、辄积年不徙.5、出.为河间相6、征拜..尚书知识链接:一、表示授官、做官:察、举、起、征、辟、封、荐、除、选、授、仕、仕宦。

二、表升官:拜、进(晋)、加、迁、擢、陟。

三、表贬官:贬、窜、放、谪、左迁、左除、左降、左转、出宰。

四、表免官:罢、绌、黜、免。

五、表调动:补、改、调、徙、转六、表辞官:告老、解官、乞身、请老、乞骸骨、移病、致仕。

七、表兼职、代理:假、兼、领、判、权、摄、署、守、行。

1.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2.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3.王子唏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4.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5.韩愈吏部权京兆。

6.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7.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薄,守高密令。

8.太祖行奋武将军。

请从《史记》中找一找常用的表示官职变动的相应例句,并解释。

六、翻译下列句子,有特殊句式的指明句式特点。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2、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3、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4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6、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7、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琵琶行》【复习目标】1. 了解白居易及乐府诗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知识2.背诵全诗,做到默写零出错一、【知识积累】(一)找出古今异义并解释古义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②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③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④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⑤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⑦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⑧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⑨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⑩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左迁..九江郡司马2、使快.弹数曲3.、.凡.六百一十六言.4.、.名.曰《琵琶行》5、千呼万唤始.出来6、弦弦掩抑声声思.7、低眉信手..续续弹8、间关..莺语花底滑9、冰泉冷涩弦凝绝.10、银瓶乍.破水浆迸11、秋月春风等闲..度12、梦啼妆泪红阑干..13、如听仙乐耳暂.命14、却.坐促弦弦转急(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2、遂命酒3、商人重利轻离别(四)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自言本是京城女成一家之言复驾言兮焉求2、命遂命酒命曰《琵琶行》3、为因为长句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君翻作《琵琶行》如姬为公子泣。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平杯酒长精神卿但暂还家广暂腾而上胡儿马《飞将军李广》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二、默写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2002全国)(2011广东卷)(安徽卷)2、转轴拨弦三两声,。

(2004上海卷)3、2005江苏卷___________ _,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 __,此时无声胜有声。

4、(2008安徽卷)千呼万唤始出来,。

5、(2008江苏卷)座中泣下谁最多? 。

6、(2007山东卷),幽咽泉流冰下难。

7、(2007广东卷)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

8、(2007 重庆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9、(2006上海卷)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__ 。

10、(2006浙江卷)__________ ______ __ ,往往取酒还独倾。

11、(2006四川卷)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0年安徽卷)别有幽愁暗恨生,。

13、(10年山东卷)同是天涯沦落人,!14、(2008山东卷)(2009辽宁卷)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

15、(2011江苏卷) _______________,绕船月明江水寒。

16、(2012江西卷)我闻琵琶已叹息,_______________ __,相逢何必曾相识!17、(2012辽宁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18、(2012天津卷),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19、(2013新课标卷2)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

20、(2013江苏卷)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 _____。

21、(2013安徽卷)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 ___。

22、(2103四川卷)__________ 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

【拓展案】一、文化常识“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传》五经、六艺分别指什么?二、文本素材运用(你认为文本及作者可以用于哪些话题的写作,请列举几条)三、素材积累外国科学家眼中的张衡刘新方建国一张衡——东方的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将张衡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全面系统地介绍给西方人并引起他们重视的是英国人李约瑟。

李约瑟(1900—1995),英国著名科学家,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学术院院士。

在地震学方面,李约瑟说:“中国在地震理论方面虽然并没有占领先地位,但是地震仪的鼻祖则是出自中国,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这是卓越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张衡的贡献。

不少现代的西方地震学家如米尔恩、西伯格和贝尔拉格等都曾坦率地承认张衡在这一方面的巨大功绩。

”张衡在机械学方面的另一个创举,就是制造的“水运浑天仪”和“瑞轮蓂荚”都使用了复杂的齿轮系统和自控装置。

水运浑天仪不仅是最精密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钟表的祖先,李约瑟评价说:“中国的浑天仪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形式上是天文观测仪器,而本质上却是时钟装置。

因为从张衡时代起,天文技术人员就一直想做出一种缓慢旋转的传动轮,以便达到与天上的周日视运动步调一致。

”“这种仪器正是以巨型天文钟的形式,走在欧洲14世纪第一具机械钟的前面”。

张衡的天才智慧和发明创造迅速征服了西方世界,在他们看来,张衡的丰功伟绩可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在逻辑、教育、物理、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绩,被西方誉为“百科全书”的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相提并论,并称:张衡是东方的亚里士多德。

(文章有删节)【名句·回味】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注:索,求索,追求)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张衡白居易的乐府诗白居易对于诗歌的见解形成于元和初年,强调的是诗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即《与元九书》中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借此帮助国君实现良善的政治秩序与良善的社会风俗。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大体上是汉儒诗说的推衍,没有多少新的创见。

从其消极意义来说,他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使之处于从属性和工具性的地位,而忽视了诗歌自由抒情的意义,以及它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对诗歌加上了严厉的限制。

白居易最为人称道的是主要创作于元和初至元和四年的《秦中吟》及《新乐府》五十首等他标为“讽喻”一类的诗歌。

这些诗歌从总体上来说,都是作者关怀现实政治、关怀社会问题,企图对其所认为的不良现象加以纠正的产物,但具体分析,却有所不同。

首先,他描述了这个时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

其次,白居易还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百姓无辜丧生。

除了上述两大主题,白居易的乐府诗所涉及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有许多。

他揭露了官吏昏庸无能,将帅骄横无勇,借君国之名义而饱一己之私;他批评宫中幽禁了无数宫女,要求皇帝将他们释放;他还批评求仙之虚妄,佛寺的繁多,希望君主采取措施来干预……,这些都切中了时弊。

如果与杜甫的同类诗相比较,可以看到,在抨击现实的尖锐性方面,白居易并不比杜甫逊色。

但从诗歌艺术来说,杜甫的诗大都是实际生活体验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白居易的诗则有明确的服务于政治的目的,当这种目的与他的实际生活感受能够密切结合而蕴涵着热情时,一部分作品也写得很感人,尤其像《新丰折臂翁》等可以说是很优秀的,这种诗在元稹那里是看不到的。

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却和元稹的同类诗差不多,说教气味很重,读起来索然无趣。

由于文学思想和人格上的致命弱点,白居易的新乐府创作,是把政治目的、社会功利放在第一位;所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首先是“为君”而作。

这不仅在写作立场上造成自我限定,而且当君主并不支持这种创作时,他也必然感到缺乏动力。

【名句·回味】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