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导学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卜算子·咏梅-陆游》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案《卜算子·咏梅/陆游》导学案一、课时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意义以及特点,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二、课前准备1. 背景知识: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其对文学的贡献。
2. 教学资源:课本、PPT、音频资料。
3.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卜算子·咏梅》的基本内容,有自己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卜算子·咏梅》的结构和主题,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所传达的真挚情感,思考人生和自我价值的意义。
1. 导入通过播放陆游的相关资料介绍和朗诵《卜算子·咏梅》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
2. 学习分析《卜算子·咏梅》的诗歌结构、意境和主题,包括作者对梅花的描写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PPT展示诗歌的原文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
3. 拓展结合《卜算子·咏梅》与其他唐宋诗词作品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组织学生朗读诗歌,体验文学的魅力和表现力。
4.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总结《卜算子·咏梅》的特点和意义,回顾诗歌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五、课堂作业1. 适量阅读陆游其他作品,了解他的文学成就。
2.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卜算子·咏梅》的理解和感受。
3. 练习朗读《卜算子·咏梅》,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以《卜算子·咏梅》为主题,通过分析诗歌的诗意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图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册中已经学过《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
谁能解释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咏梅词。
二、自主阅读,以读悟情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饱满的感情来读课文。
每个人在小组内读,小组推荐人读给全班听,最后大家齐读。
三、交流讨论,激趣导学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解答问题。
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理解词中的深层含义。
1、“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风雨”与“飞雪”的并存点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早春,这也为下片赞颂梅是报春使者做了铺垫。
2、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从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卜算子》学案
陆游专题《卜算子·咏梅》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词牌的相关知识。
2. 知人论世,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3. 缘景明情,把握这首词的思想情感。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知背景】这首词写于1166年,当时陆游42岁,在镇江任上,像张浚献策,又建议皇帝迁都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回到山阴老家赋闲期间写了这首词。
【晓知识】毛泽东也写过咏梅的卜算子,理解毛泽东这首词的含义,并背诵。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正字音】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卜.()算子更着.()风和雨【解词语】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学习引导】1.翻译这首词。
2.将你不能准确理解的句子写在本子上,上课时重点听老师解读。
【师生互动】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解决不懂的问题。
【探疑解惑】1.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碾”字在词中有怎样的作用?结合诗句分析。
2.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探疑解惑】教师参考答案1.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碾”字在词中有怎样的作用?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之残酷,但是即便是碾成了尘土,它的香味依然不变、永远如故。
作者以梅花自喻,表现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2.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作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崇高品质。
《卜算子·咏梅》教案(精选14篇)
《卜算子·咏梅》教案(精选14篇)《卜算子·咏梅》篇1卜算子咏梅教案教学目的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卜算子、咏梅、悬崖、山花烂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词的大意,体会毛泽东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4.从梅花的高贵品格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弄懂词意,体会梅花凌寒独放、不畏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与报春而不居功的谦虚态度。
教学准备1.《红梅赞》乐曲及多媒体。
2.资料收集。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发对照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毛泽东的《咏梅》词2.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二、由疑而入、理解研读(比较陆游词和毛泽东词,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1.自由朗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1)大家知道吗,这首词是毛主席读了陆游的《咏梅》后写下的。
就是课文附的这一首。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词,(2)谁来读读陆游的这首词?(3)同桌说说词的意思。
2.看看和读毛主席这首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提供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参考。
有不懂之处,教师稍作指点。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
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
作品里那在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打击,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
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
(2)教师介绍:毛泽东主席在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反其意而用之”。
一改陆游词中沉闷压抑的形象,以激昂欢快的笔调赋予了梅花乐观主义精神。
郭沫若在读二人的词后,也欣然和词,写道“裴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
同样的梅花,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使其各具风姿,同样令人品读不已,欣赏不已。
(3)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4)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卜算子·咏梅》语文教案3篇
《卜算子·咏梅》语文教案《卜算子·咏梅》语文教案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卜算子·咏梅》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卜算子·咏梅》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让学生了解两首词的主要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情感态度:1、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2、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3、写出赞美自然界景物的文字。
二、过程方法:1、积极调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和积蓄的情感,参与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2、利用学生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辅助学生学习。
3、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词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能想象画面,赏析文字。
四、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了解梅花吗?学生交流对梅花的认识。
(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
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2、毛泽东同志真是一个豪迈、浪漫和富于激情的伟人,一场雪,就有一种英姿勃发的气概;一枝梅,更有笑傲江湖的情怀。
3、1962年春天,他看到迎寒怒放的梅花,写了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在这里,词牌名是?题目是?“咏”就是用诗词等来叙述的意思,是古诗词的一种题材。
(二)读一读1、初读感知:(1)毛主席眼中的梅花是怎样的呢?他是怎样赞美梅花的呢?请大家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体会。
(2)读着这首词,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感受到的是振奋激动,还是哀愁无奈?从词中你听到是哀叹还是笑声?你从中看到的生机热烈,还是衰败冷清?(指名回答:“读着这首词,我感觉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3)指名诵读:提句读停顿、声调变化和感情扬抑的要求。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3)了解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傲骨和坚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难点:(1)诗中寓意和意象的理解。
(2)诗歌结构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卜算子·咏梅》的教学内容,了解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卜算子·咏梅》,了解诗歌的大意。
(2)查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课堂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梅花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分享对诗中意象和寓意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2)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解读诗中的寓意和情感。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诗中的意象,创作一首小诗。
(2)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分享和点评。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诗中的寓意和意象,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坚定信念。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卜算子·咏梅》。
2. 深入研究陆游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范文
《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卜算子咏梅》。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
(2)诗歌意境的体会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如何欣赏和评价古典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诗词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卜算子咏梅》,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诗歌解析:(1)教师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欣赏与评价:(1)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妙之处。
(2)学生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卜算子咏梅》。
2. 写一篇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观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并在下次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的意境。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活力。
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步骤:1. 朗读诗歌:让学生多次朗读《卜算子咏梅》,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解析诗句: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解释其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
卜算子·咏梅陆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体会梅花的高洁、坚强品质。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诗中意象、比喻和象征的深入理解。
(2)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意象、比喻和象征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朗读、背诵诗歌。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其他咏梅诗词,进行比较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卜算子·咏梅》全文。
2. 参考资料:有关陆游生平及其诗歌的介绍,其他咏梅诗词。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陆游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2)导入《卜算子·咏梅》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背诵《卜算子·咏梅》。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
3. 讲授与讨论(1)讲解诗的背景、意象、比喻和象征等。
(2)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
4. 比较鉴赏(1)分析其他咏梅诗词,进行比较鉴赏。
(2)引导学生领会不同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6.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深入解读了诗歌的意象、比喻和象征,领会了作者对梅花的高洁、坚强品质的赞美。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卜算子咏梅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案——卜算子咏梅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卜算子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记录。
(2)能够理解并朗读诗歌。
(3)能够运用学习到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多角度分析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学会欣赏和鉴赏诗歌。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在学习中体会诗歌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
(3)学习文学中的真谛,提高审美价值与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手法。
2.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技巧。
三、教学过程1.预习导学请学生预习一下卜算子原文,为学习作好准备。
2.热身启动请一位同学朗读卜算子,全课跟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留下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通过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笔记,互相学习和借鉴,达到相互鼓励与帮助的目的。
(3)全课共同合作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包括对诗歌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和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4.分析讲解(1)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卜算子这首诗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此篇诗歌。
(2)老师示范如何从题目入手,分析题目和诗歌的内在联系,更好地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5.语言运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行撰写一篇评论或写自己的诗歌,并与同学或全班分享。
6.反思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何同学有何收获?有何感悟?并对学生提出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方式学生读单篇,个别讲解和集体讲解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卜算子原文。
六、教学评估完成阅读笔记、参与集体讨论和分享、完成相关书面作业。
七、布置作业1.复习本课内容,巩固理解。
2.预习下篇课文。
卜算子·咏梅(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卜算子·咏梅(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卜算子·咏梅(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篇文章以《卜算子·咏梅》这首诗歌为教学内容,针对苏教版七年级必修的教学要求,详细设计了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
通过分析、解读、欣赏、演绎等多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二、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1)理解和掌握本首诗的意义和语言特点;2)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形象语言等特点;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文学素养:1)了解毛泽东同志的政治身份和文学成就;2)理解诗歌作品与文化、文学、艺术之间的联系;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首诗的意义和语言特点;2、理解毛泽东同志的政治身份和文学成就。
四、教学方法1、讲解演示法:通过师生互动和现场演示,深入分析和解读诗歌内容和语言特点。
2、情景模拟法:通过小组合作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Part 1:导入环节1.老师出示几幅描绘梅花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梅花的美丽与特点。
2.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梅花的联想和感受: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是什么样的象征?Part 2:分析和解读1.老师先朗读诗歌全文,然后带领学生集中注意诗歌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2.分组讨论:请学生阅读和思考诗歌的意义和语言特点,发表个人看法和解读。
3.老师带领全班展开深入讨论和解读,精确理解和概括出本首诗歌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感受。
Part 3:欣赏和赏析1.听老师朗读并欣赏一段流传颇广的《咏梅》琴曲,感受梅花的意境和音乐所带来的感受。
2.老师引导学生认真欣赏以下诗句,尝试探究其内涵和表现手法: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召南·草》兰芷横刀留残红,海棠依旧笑春风。
——张学良Part 4:演绎和表现1.学生分组朗读本首诗歌,场面有序,声音宏亮,注意节奏和语调。
2023年卜算子咏梅课教案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模板8篇)
2023年卜算子咏梅课教案 卜算子咏梅的教案(模板8篇)中班教案是指中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制定的一份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推荐给大家的这些五年级教案范文是经过实际教学验证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卜算子咏梅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词作的内容;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乐观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通过比较,领略词作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读梅----品梅----悟梅----比梅课前播放视频《梅花》一、导入:说说想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或一句诗句概括你对梅的认识(关于梅花的古诗文,学生说得出吗?)二、读梅:2、朗读,读出自己理解到的诗词的感情。
3、听读录音,听出自己的感悟。
疏通词的大意,疑难问题做出标记。
合作交流对这首词意思的理解三、品梅1、概括梅花的形象,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这是------的梅花因为它-------(预设: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谦逊无私、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
2、齐读这首词。
四、悟梅谈一谈通过这首词,你领悟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五、比梅1、“梅”是精神和品质的象征,在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体现了人们不同的精神追求。
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这首词?了解一下他写《卜算子?咏梅》背景:再读陆游的《咏梅》。
陆游词写作背景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生活在南宋的动荡时期,他不肯与奸臣同流合污,因此一生仕途不得志,空有报国的雄心却无处施展。
坚持主张抗金。
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自己陷入孤立,感到悲凉寂寞,因作此词。
3、这就是两位诗人当时写咏梅的背景。
都是借梅花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在风格上对比鲜明。
诗言志,志,就是思想;诗,是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的。
对比同一事物不同的人。
今天,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
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卜算子咏梅》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卜算子咏梅》七班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设计(通用13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卜算子咏梅》七班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设计(通用13篇)》,快快拿去用吧!《卜算子咏梅》七班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2、学习衬托的手法3、背诵这两首词重点难点:重点教学目的1、3难点教学目的1课时:一课时教法:诵读、点播、赏析教学过程:一、导语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预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三、自读疏通词语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犹:还,照旧俏:俊美,奇怪的样子烂漫:颜色明丽而秀丽。
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孤独(jimo):孤独冷清苦:竭力,尽力任凭:一任零落:凋谢四、诵读、点播、赏析1、请同学试读,略评2、点播分析(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争辩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百丈冰:寒;(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呈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予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争辩点播赏析:一般花都由于畏惧寒冷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美,乐观乐观的形象。
乐观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乐观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明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气,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卜算子咏梅》七班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设计篇2【设计思想】教学诗歌主要是观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园地一卜算子.咏梅(导学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卜算子·咏梅》导学案知识目标1.了解【卜算子·咏梅】这首古诗的背景、作者以及意义;2.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句子,并能解释其意义;3.体味古诗的意境与美感。
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导学,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思、感受诗歌中的美感;2.培养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3.提高自我表达、体味文化、艺术的综合素质。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趣;2.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3.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的感情、内涵和艺术魅力。
学习过程1. 课前导学•初步了解【卜算子·咏梅】这首古诗阅读《课外拓展阅读》中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报》里的相关介绍,领略这首古诗的韵味。
•观察课文通过观察课文,尝试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可使用课前准备材料中的《古诗文导读》中的其中两种方法(意象分析和拼音注释)。
2. 教学精讲•背景介绍本文《卜算子·咏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白居易在唐代开元年间作为士子,学习过程中接触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他的文学热情,使他的写作转向了对现实的描绘。
《卜算子·咏梅》作于唐德宗宝历年间,时期尚未完全和平,出现了许多贪官污吏和剥削压迫农民的现象,白居易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描绘梅花高贵气质,反映人文关怀,表达士人情怀和反腐倡廉的古诗。
•古诗赏析1.【卜算子·咏梅】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2.【卜算子·咏梅】的译文:红色莲藕香气尚存,翡翠垫上是秋时。
脱去轻纱罗绸裳,独自坐上着雅船。
谁在云中寄了锦书?等候飞雁带去回。
满月挂在西楼上,月光如水洒满溪。
2.古诗分析•《卜算子·咏梅》是一首现实写景的田园牧歌,描写了梅花的美丽、高贵、坚强,以及诗人对梅花的情感。
•第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通过描写充满秋意的床褥和透着甜香的莲藕,突出了梅花的高贵和独特,与其他花卉、水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表达了诗人在赏花之余,享受自然、追求心灵感悟的愉悦心境;•第三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蕴含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对知音的憧憬。
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卜算子 咏梅》教案设计
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年级: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卜算子咏梅》。
- 背诵并默写《卜算子咏梅》。
- 理解词的大意,了解梅花的特性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从词中体会作者情感、品味意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梅花坚韧不拔、高洁自持的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
- 通过对诗词的欣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卜算子咏梅》。
- 理解词的大意,感悟梅花所代表的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梅花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卜算子咏梅》的配乐朗诵、梅花图片等。
-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梅花的认识和感受。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词?3. 揭示课题:《卜算子咏梅》。
二、朗读指导1. 学生自由朗读《卜算子咏梅》,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
2.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3. 分组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4. 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三、理解词意1. 学生自主阅读《卜算子咏梅》,理解词的大意。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重点词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表达了梅花怎样的态度?3. 小组讨论,分享对词意的理解。
4. 教师总结,板书词意。
四、感悟意境1. 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梅花的坚韧和高洁。
2. 提问:你觉得梅花象征了什么样的品质?为什么?3.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梅花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五、背诵默写1. 学生尝试背诵《卜算子咏梅》。
2. 教师提供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卜算子咏梅》。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卜算子咏梅》。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梅花的高洁、坚强品质,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2.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卜算子咏梅》。
2. 运用多媒体展示梅花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3.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咏梅诗的特点。
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简介咏梅诗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卜算子咏梅》,感受诗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闭眼想象,体会诗中的意境。
(2)让学生分享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5. 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其他咏梅诗,进行对比分析。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高洁、坚强的品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的高洁、坚强品质。
7. 作业布置(1)背诵《卜算子咏梅》。
(2)写一篇关于咏梅诗的小论文。
8. 板书设计《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
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5课《卜算子咏梅》word导学案
《卜算子咏梅》导教案一、资料准备:一、收集背诵咏梅诗句:二、阅读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回答以下问题: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能够点明它生活的环境?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绽放了?梅花是如何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显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望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明丽,装束我们的冬季,给我们以力量,激励,春季会如何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5、该词的境地美在哪里?6、背诵这首词三、对照阅读毛泽东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以下问题:1、剖析两首诗立意不一样:2、剖析两首诗写出了梅花的哪些共同特色,联合详细诗句谈谈。
《卜算子咏梅》当堂达标训练作业一、资料准备:一、阅读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回答以下问题。
1、依据词中对梅花的描绘,你看出梅花拥有如何的自然习惯。
2、词中头句写“春归”,次句写“春到”,这样写能否适合?请你联合词意进行剖析。
3、词中最后写梅花“在丛中笑”,你以为它会笑些什么?二、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以下问题。
驿外断桥边,孤独开无主。
已经是傍晚单独愁,更著风和雨。
无心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散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品析词中“更著”和“开”的作用。
(2)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比较此词与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同样之处和不一样之处。
(4)你对梅花的感觉如何?请写一个小片段来赞叹梅花(要抓住梅花的特色来写)。
《卜算子·咏梅》导学案4
《卜算子·咏梅》导学案4
目标导航:
1、背诵本词。
2、能品味梅的形象。
3、把握文章主旨,学习乐观主义精神。
学法指南:
1、朗读本词,可采取自读,小组读,全班读的方法;
2、品析、赏析重点、难点句子(可查阅资料);
3、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疑难,体会情感。
学习过程:
一、独学(认真研读课本,完成导学案,准确运用A、B、C标注题的难易程度,不会和不理解的地方用双色笔标注;完成之后自行与同组同学进行课前合学)(一)初读诗词:读准字音,注意语速、节奏。
(二)二读诗词:欣赏诗词内容
请你根据课下注释与工具书译读本词,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词的上阙与下阙的内容。
1/ 1。
(完整版)《卜算子咏梅》导学案72YW018导学案
(完整版)《卜算子咏梅》导学案72YW018导学案《卜算子 咏梅》导学案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诗中衬托的手法。
3、探究与陆游的同名词的异同点。
4、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
学习过程: 一、课前热身 (一)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
毛泽东, 陆游, (二)课文诵读,注意读准字音,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错误!卜算子: ②咏: ③犹: ④俏: ○5 烂漫: 错误!驿: 错误!寂寞: 错误!苦: 错误!一任: 错误!零落: (三)疏通词的大意.(把难理解的词语在课本上标注解决。
) 二、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 1、词中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2、哪个词表现出来梅花盛开的情景?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那么它在春天会怎样呢?可看出梅花什么样的品质? 4、词里用主要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 。
(试着给大家解说)5、赏析陆游的词 错误!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2这两首词有何异同点? 附: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
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
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二)合作研讨(将交流合作变成真正解决自己的手段,真正发挥其功效!) 自主学习完成后,组长自觉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展示自己的机会到了,或许这也就是改变自己的机会!)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三、朗诵舞台(带着感情去读吧,相信自己的感觉!) 范读,单个读,一定要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四、巩固提升(要相信自己能完成的很好哦!) 1、“卜算子"是 名,“咏梅”是词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算子•咏梅》导学案
陈金萍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中衬托的手法。
3、探究与陆游的同名词的异同点。
4、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学习过程:
一、课前热身(将“目标检测”上的“相关链接”与本文的学习很好的结合起来。
)
(一)了解作者及课文背景。
毛泽东:
陆游:
(二)课文诵读,注意读准字音,了解下列重点词语的含义。
卜算子:咏:犹:俏:烂漫:
驿:寂寞:苦:一任:零落:
(三)疏通词的大意。
(把难理解的词语在课本上标注解决。
)
二、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
1、词中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2、哪个词表现出来梅花盛开的情景?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那么它在春天会怎样呢?可看出梅花什么样的品质?
4、词里用主要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
(试着给大家解说)
5、试着找出这两首词的异同点,好吧?
(一)合作研讨,交流合作学习完成后,组长自觉组织组员研讨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展示讲解,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三、朗诵舞台(带着感情去读吧,相信自己的感觉!)范读,单个读,一定要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四、巩固提升(要相信自己能完成的很好哦!)
1、“卜算子”是名,“咏梅”是词的。
词正文前的两句,是。
2、“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句填空
①风雨送春归,。
②无意苦争春,。
③,。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
“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
“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
“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5、默写毛泽东写的《卜算子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