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14黑龙江四模】2014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4黑龙江四模】2014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4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

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

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A.考据、求真 B.求真、鉴戒 C.鉴戒、陶冶 D.陶冶、考据25.《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这表明时()A.宽松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执行度C.结束了春秋以来动荡混乱局面D.商品经济满足了社会需要26. 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迁基本上可以以18世纪作为分界线,18世纪的中国热将中国文化的魅力推向顶峰。

之后,随着西方现代性的成熟,中国形象逐渐跌落,影响到西方人甚至中国人自己的“中国文化观”。

这主要是因为A.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逐渐走向衰落B.资本主义崛起推动西方文化发展C.闭关政策阻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D.中国社会性质改变促成了分界线27. 清前期诗人吴梅村在《望江南》中赞道:“江南好,机杼夺天工。

孔翠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

新样小团龙。

”这首词反映了江南地区A.官营纺织业技术精湛B.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民营纺织业超过官营D.纺织业出现先进的生产工具28、历史阶段的交推,并不是按照一定尺度的阶梯。

在有三历史结案的交推中,一种新的力量败阵下来,另一种新的力量在前者的败局下成长起来,接应上去;而前者在败退中寻找机会,经过新的组合,卷土重来,并与后者抗衡。

”下列政治派别的交替浴并峙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B.洋务派与维新派C.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D.维新派与立宪派29.漫画成为抗战时期强有力的宣传工具,不仅仅是博人一笑的幽默或隔靴搔痒的讽刺,而是犹如利剑般,把握战场宣传的话语权,直指敌人的咽喉。

山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冲刺考试(四)历史试题 含解析 by史

山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冲刺考试(四)历史试题 含解析 by史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省2014年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四)文科综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必做)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5.“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

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

"材料表明()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答案】C考点: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可知以父兄、宗子治之,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

而父兄、宗子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体现了宗法制具有治理家族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C符合题意,而AB与材料无关,D的表述不合史实。

故选C.26.2011年8月22日,安徽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

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在今合肥、巢湖分设合肥县和居巢县,同属九江郡。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九江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B.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C.郡守、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D.郡、县长官不得世袭【答案】A考点:郡县制。

依据所学知识,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为地方行政制度。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故B、C、D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分封制下的诸侯需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并提供军赋、力役。

27.“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四次模拟试题历史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四次模拟试题历史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四次模拟试题九年级 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墨子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3.有部史书叙述了我国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编年体通史巨著它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春秋》 D.《尚书》4.“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 )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5.我国的行省制度设立于哪个朝代(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 鸦片战争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 7.提出“民主”、“科学”口号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文化大革命运动D.新文化运动 8.三民主义、武昌起义、推翻帝制、民主共和这些词语和哪个人物有关(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蒋介石 D.毛泽东 9.我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瑷珲条约D.尼布楚条约 10.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八七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太原会战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是谁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来的( )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宋庆龄 13.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4.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为此付出毕生心血的科学家是 ( ) A.李四光 B.詹天佑 C.袁隆平 D.邓稼先 15.从0到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 ) A.埃及人 B.印度人 C.希腊人 D.中国人 16.上帝、红十字、公元纪年与哪一宗教有关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17.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

陕西省西郊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郊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西郊中学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2.《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 天的法定宽限期”。

这一条款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4.《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王位世袭制 D .行省制5.《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6.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大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D.新文化运动7.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死命”。

2014届重庆市高三考前模拟试题(2014.04)历史卷解析

2014届重庆市高三考前模拟试题(2014.04)历史卷解析

2014年(春)重庆市高三考前模拟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共100分)【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宗法制、三省六部制、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明理学、维新思想、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美国的联邦体制、史学观念、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等主干知识;注重在分析与解题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开拓学生思路,是份注重能力提升的试卷。

1.有学者认为:在商王康丁之前,商王之子以“大子”、“小子”等称谓表示排行大小的区别,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长子”等称谓表示主次、嫡庶之分。

该学者的研究表明商代已经开始萌发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卿世禄制【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答案解析】B 解析:从材料中“康丁以后,商王之子以“大子”、“长子”等称谓表示主次、嫡庶之分”的“主次、嫡庶之分”可分析出,商代王之子已经有等级之分,尤其是出现了嫡长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对“宗法制”历史概念的正确理解。

2.“(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再房分理有关政务。

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A.始终都是二省议事机关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答案解析】D 解析:从材料中唐初“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于中书省”、玄宗“改为中书门下”可知A、B、C项说法有误;材料中“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再房分理有关政务”可分析出,“政事堂”下设六部,相当于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

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不全)

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不全)

上海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当是A .君主体制B .联邦体制C .共和制度D .立宪制度2.1851年,美国在伦敦世博会上展出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品而备受瞩目,此现象可以印证美国A. 劳动力充足B. 政治体制先进C. 废除黑人奴隶制解放生产力D. 标准化流水线生产降低成本3 .下边两图是1820年—1840年间,中国海关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

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该项物品指的是A .茶叶B .纺织品C .鸦片D .工艺品4.右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 .①B .②C .③D .④5.以下有关“预备立宪”的表述,正确的是A .实现了从专制政治向宪政体制的转变B .实质上是“中体西用”政治上的尝试C .解决了社会矛盾和清政府统治的危机D .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提出的改革目标 6. 明治维新把日本从一个以世袭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成就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 .版籍奉还,废藩置县B .废除等级,四民平等C .移风易俗,文明开化D .地税改革,土地私有7. 下列四幅图片中,以纪实而非艺术方式反映五四运动场景的是CDA8.下图是《美国1921—1945年社会经济发展某一指数的趋势图》。

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答案)

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答案)

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D.科考功名的需要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

”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4、行商是清朝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产物。

在十三行行商制度下,外商投行后,报关纳税以及出售购办等一切贸易事务均由行商代理,日常生活也受行商约束,如不得擅自出入商馆(商业会馆)、雇佣华人不得超规定之数。

从这一叙述中可以确认:()A.十三行是拥有垄断外贸特权的外商组织B.行商是清朝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C.十三行是清朝保障关税防范外商的工具D.行商兼有商务和外交的双重职责5、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6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俱孙,叔向子,相恶于君。

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

晋益弱,六卿皆大。

”“(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含答案

长郡中学局二历史备课组组稿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选修2)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逋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母贵也。

”这一说法A .遵循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B .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C .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 .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2.东晋的孙盛讨论《三国志》与《世语》有关袁绍出兵人数的差异。

《三国志》写到:“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曹操根据地)许。

”《世语》则记载:“袁绍仅有步卒五万,骑八千。

”孙盛指出:“根据曹操曾对崔琰说,冀州户籍曾有人口三十万,再加上幽、并、青等州,更是不少。

袁绍用兵,必然大举出动,所以他出兵十万攻打曹操应属可信。

”上述孙盛所说的内容,在历史学中称为A .叙事B .考证C .褒贬D .史论3.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长官在中书门下举行联席会议确定军国大事。

高宗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文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进入中书门下,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 .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4.《唐律疏议》中关于化外人(外国人)的规定:《永徽律》首篇《名例律》中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A .尊华鄙夷的思想B .天朝上国的心态C .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信心D .农耕文明因包容而发达5.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2014年山西省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2014年山西省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2014年山西省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临汾一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B.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C.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25.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

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这说明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26.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年有。

但二战后西欧各国轻而易举地化干戈为玉帛。

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接近或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

这主要得益于A.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D.美国称霸全球战略27.南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提出“豆类作物是谷类作物良好的前作”……“谷类必须发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稻,无所缘,为岁易为良”……如果在桑田中间作小豆,绿豆等作物,会“二豆良美,润泽益桑”,而如果在大豆地里间作麻,则会出现“扇地两损,而收并薄”的局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间作制度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C.南北朝农业科技走在世界前列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28.美国经济学者曾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

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附答案)

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4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12.(20分)(1)演变:由礼部、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

(3分)趋势: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分)(2)观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分)成就:“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955年万隆会议(2分)国际:两极对峙;亚非出现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国内:大力恢复、发展民族经济。

(3分)(3)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都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以之作为解决双方分歧和实现和解的基础(1分)。

(4)两极格局瓦解后(1分),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破坏国际法准则,推行单边主义(1分)。

例如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干涉叙利亚内政,造成地区形势的动荡(1分)。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政策维护联合国权威,维护世界和平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努力承担国际义务(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13. (20分)(1)趋势:由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明清时出现较为成熟的银行。

(2分)需求:手工业和商品生产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商业资本的活跃等。

(2分)(2)特点:外国在华首先开设银行;银行多开在通商口岸;清末仿效西方清政府开设了中国自己的银行;银行各项制度不断完善(3分)影响: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便利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等。

(2分)(3)原因: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国民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等。

(4分)作用:将金属货币改为纸币,实现了货币的近代化;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强了金融垄断;后期滥发纸币导致国民经济崩溃等。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四)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pdf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四)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pdf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四)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从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来看,科学方法论有4种形态:自然哲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逻辑方法论和理论方法论。

下列中自然哲学方法论的有 ①子 ②韩非 ③亚里士多德 ④牛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哥伦布发现美洲 ②火药的发明 ③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④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史记》曰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

火耕水耨 A.盛行于当时所称的“江南”之地 B.代表了西汉农业技术的最高成就 C.属于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 D.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准备了条件 15. “复线的历史视历史为交易的,在此种历史中,现在通过利用、压制及重构过去已经散失的意义而重新创造过去。

”下列历史现象中,可运用“复线历史理论”分析的有 ①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 ②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③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④革命党人在《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此刻有一个外国人,要在上海开一家洋行,要请一个买办。

” A.扩大了西方国家对华商品输出 B.对自然经济起了一定的瓦解作用 C.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D.催生了买办和买办化商人的出现 17.湘赣边区的农民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高三4月高考模拟 历史(附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高三4月高考模拟 历史(附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高考模拟考历史试题2014.4.9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第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下列哪一地区的古代社会生活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2.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注重证据B.纵容犯罪C.主张重罪轻罚D.维护贵族利益3.假设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到了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请判断下列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B.乙同学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和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4.《国语·齐语》载:“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农具使用广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C.畜牧业比较发达D.农业各项技术提高5.观察下图,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郡县制B.郡县制、行省制C.分封制、行省制D.郡国并行制、行省制6.在谈及中国古代打官司问题时,有人问:“秦朝地方百姓如果需要打官司,按照秦朝官吏的职责,他们应当首先去找谁?”对此你认为应该首先找的是A.啬夫B.县令C.郡守D.廷尉7.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曾经提及: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这段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B.已失去了皇帝对其的信任C.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的削弱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的监督8.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东汉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D.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9.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10.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A.中书门下和三衙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制置三司条例司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衙11.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政治需要出发B.从天人关系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12.著名学者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帝制”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B.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C.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D.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13.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右图所示的分界线(白色区域属葡萄牙,灰色区域属西班牙)。这意味着A.大西洋区域是两国争夺的焦点B.开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C.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D.其他国家被永久排斥在殖民地争夺之外14.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到:“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反对教权主义 B.反对封建统治C.反对神学世界观D.反对世俗权威15.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16.世界上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历经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技术水平有高低B.科学家有无创新能力C.是否有政府支持D.是否出自社会需要17.“已经按约建立一个国家的人,由于因此而受信约的束缚,必须承认某一个人的行为与裁断……因此,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A.苏格拉底B.洛克C.霍布斯D.卢梭18.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最大动力19.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A.农奴的悲惨生活B.工业发展的落后C.农奴制度的落后D.内河航运的落后20.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A. 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C. 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在此强调的是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D.20世纪80年代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2.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的科技成就,其中属于二战及以后科学技术革命成果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3.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B.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里程碑24.一位传教士曾经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学。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A.林则徐B.洪秀全C.张之洞D.郑观应25.革命党人陈天华曾经说过:“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其实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主共和D.民贵君轻26.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D.“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27.地名的变更往往同时代背景有关,长春市有一条南北交通主干道,始建于1934年,被称为长春市的十里长街。这条大街曾经发生下列名称的变化①中正大街②大同大街③人民大街④斯大林大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28.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缺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2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A.民主政治建设B.思想大解放C. 发展生产力D. 推进全球化发展30.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的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A.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B.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C.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以下第31—3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其实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B.农业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农业生产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D.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32.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明成祖认为国体纲常重于经济利益B.明成祖认为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的利益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D.明成祖想借外商引导百姓投身海外贸易33.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的是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D.改良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34.1894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对此,认识最为准确的是A.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B.掩盖了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C.实际上是日本当局欺骗国民进行战争动员的手段D.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备受列强侵略的事实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雅典民主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在多数人手中,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层,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再者,一个穷困的人只要给国家提供某种服务,他便不会由于等级低下而被排斥于政治生涯之外。——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材料三他(柏拉图)批评民主制用人不论禀赋差异,不符合甚至践踏了理想国家按照人的禀赋作等级分工的基本原则;还会流于“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没有品德和才智的人在从政时,只要笼络人心就能获得权力和荣耀。——姚介厚《西方哲学史》(1)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任何人”指的是哪些人?(4分)(2)根据材料三,柏拉图对民主制度提出了怎样的批评?(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4分)37.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请你结合所学,对这一学者的观点进行论证。(12分)38. 新航路开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新航路的开辟表述为:人类文明交往之路,世界体系发展之路,殖民扩张之路,人类思想震撼之路。(1)请你指出教材做如此表述的着眼点分别是什么?(4分)(2)请选择其中两个“之路”,结合所学,进行深入的阐述。(8分)39.年代史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近些年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向,就是以十年作为一个“年代”,集中考察该年代的历史发展特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年代”史。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就曾先后合作主办了1910年代的中国、1920年代的中国、1930年代的中国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正如《1920年代的中国》论文集的编者所言,对1920年代中国历史的整体研究,可以使我们认识到:1920年代的中国,既是民国政治由北洋军阀掌控的北京政府转换到国民党掌控的南京政府的转折时期,又是国共两党由合作发起国民革命及北伐战争到最终破裂走向内战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有起有落、新文化运动继续发展、社会动荡转型的历史。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认识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请你运用上述方法,概括20世纪10年代和50年代中国历史的特点并加以阐述。40.甲午战争中的一封劝降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今有人焉,于其进退之间,虽有国计身家两全之策,而为目前公私诸务所蔽,惑于所见,则友人安得不以忠言直告,以发其三思乎?仆之渎告阁下者,亦惟出于友谊,一片至诚,冀阁下三思。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谨布上文。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伯爵大山巌顿首伊东佑亨顿首——摘自《中日战争》之《威海卫中日海军将领函牍》(1)材料中“当今之时,……无复能行于今日乎?”的“当今之时”指的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日本又是如何应对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所提及的清朝战败的原因?(15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高考模拟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30题,共75分)二、非选择题:(5题,共75分)36.(12分):(1)“民主”: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在多数人手中。“任何人”:成年男性公民(4分)(2)批评:无政府状态下的花哨的管理形式;不注重从政者的品德和才智;沦为政客进行权力斗争的工具。(4分)(3)特征:所有成年男性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全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也存在着局限性: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公民(城邦的成年男子),大部分社会成员(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4分)37.有一定的开放性,答到要点即可。(12分)(1)政治上结束:秦国商鞅变法以后,迅速强大,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秦创制的中央集权体制,结束了西周封邦建国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6分)(2)文化上结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议,建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它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从此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6分)38.有一定的开放性,答到要点即可。第2问举出具体事例可酌情给分。(12分)(1)四个着眼点:1.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史观);2. 全球化、整体化(全球史观); 3. 从殖民与被殖民(革命史观)4.思想演进(文明史观)等等。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2)新航路开辟形成的四条“道路”: 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传入东方。)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3.殖民掠夺之路:西欧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一桶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洲和非洲人民及美洲印第安人带来空前浩劫,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被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4.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利于自然科学的形成,冲击了神学理论,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8分)39.对特点的概括要能体现对应的“10年代”和“50年代”。答到要点即可。(14分)(1)1910年代的特点: 革命(变革)与社会转型政治上以王朝自救为目标的清末新政,以失败告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民族共和的始基,由此,中国社会结构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的转型。之后,民国取代了专制王朝,但是共和体制并未真正建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几度余波显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落幕。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扫清了旧文化的地基,为人们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社会生活方面,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外交上经历了巴黎和会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如: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育方面新学制的建立,使新式教育得以迅速推广。(7分)(2)1950年代的特点:过渡与探索(曲折)50年代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过渡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普遍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维护国家安全)为新中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上改革奠定了基础。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创设,保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左”的思潮兴起,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重大失误。1958年提出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所有制的“一大二公”,造成严重的后果,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外交上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率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7分)40.第1、2问答到要点即可。本题开放,视考生的答题角度及合理程度赋分。只做简单的表态,不提供史实依据,或者史论之间不具有逻辑联系的,不给分。(25分)(1)“当今之时”:(1894年左右的世界大势)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新兴国家后来居上,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4分)(2)“遭若何等之辛酸”: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与中国一样遭遇内忧外患,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19世纪中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日本不断爆发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如何应对:1868年,日本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具体内容此略),明治维新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日本积极开展“修约运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标。(6分)(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已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能力。在进行观点评述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结合所学史实对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写出观点的合理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展开:不知世界大势,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知通变,拒绝向近代转型。对于中国科举制度的批判,重经史,轻科技等等。要注意劝降书作者的立场:从侵略者的角度,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和西学影响的日本有识之士的角度等。。

2014届全国高考试题预测四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4届全国高考试题预测四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4届全国高考试题预测四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商业者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

”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事件是A.《权利请愿书》出台 B.《权利法案》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D.《议会改革法案》制定2.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度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3.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 B.行政C.监察 D.司法4.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③设立五百人会议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这能够体现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B.罗马法注重司法程序的公正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保护了自由人的权益6.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其中“天”是指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C.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7.穿越时空隧道,假如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A.掌握国家的行政权 B.是军队的最高统帅C.是国家的元首 D.由民选产生,对议会负责8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弱国无外交”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9.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0.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额内部条件造成的。

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含解析byli

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 含解析byli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银川一中第四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2~4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4.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

对图6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图6①②③④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飞洒活泼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东晋时C.③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

①是篆书并不是开始于秦朝。

②是隶书盛行于汉朝。

③是楷书讲究法度规范。

④是行书兼有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故选C。

25.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答案】A考点:三省六部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指出官员的选拔和官员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而隋唐时期制衡官员权力所采取的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官员的权力分割,达到弱化其权力加强皇权的目的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A项符合题意要。

26.有史书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此农具出现于A.曹魏B.唐代C.宋代D.明清【答案】D考点:生产工具的进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风帆数扇,俟风转车"和“去泽水,以便栽种"可知此农具使用风力,用于排涝,是风力水车,出现于明清。

因此选D项。

27.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答案】D考点:宋代理学研究的重点.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

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符合上述观点的说法是(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2.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3.凤凰网载文《谁才是中国传统经济解体的幕后黑手?》中指出:“另外还有社会的发展,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等等,也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但是,许多人忽视了自然经济解体的真正黑手——厘金(商业税)。

”作者认为()A.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传统经济解体的主因B.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冲击了传统经济C.重农抑商传统是传统经济解体的主因D.传统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4.下列三幅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5.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一一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C.毛泽东模式一一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D.邓小平模式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6.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局面。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2014届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西安中学高2014届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6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40分)41.(12分)(1)君主立宪制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大工厂制、灵活的经济制度;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之后经过1721年沃波尔改革、1832年议会制改革使代议制日趋成熟;通过工业革命建立大工厂制;16世纪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建立东印度公司;19世纪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国策等。

(2)“日不落帝国”阶段,决定性因素是工业革命。

(3)英国崛起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将亚、非、拉美等许多地区纳入世界市场,使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世界格局为之改变;英国的崛起也把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与制度带向了世界。

42.(14分)(1)应对:实行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

结果: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

(2)变化: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

原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通商口岸不断增加,列强获得了更多的特权。

(3)情况:参与国际合作,企业效益提高;单纯靠加工订货,获利微薄。

建言献策:发展自主品牌产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遵守规则,努力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43.(14分)(1)特点:滞涨。

原因:政府过渡干预导致高通胀、高赤字、高国债等。

(3)特点: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作用:使美国逐步摆脱“滞涨”,经济逐渐复苏、发展。

(4)观点: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过度减少政府干预,放宽金融,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认识:加强国家干预和自由主义都是经济调节手段;都曾发挥积极作用;但应该适时调整。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学2014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扫描版)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学2014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扫描版)

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科参考答案3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40.(1)分类及理由(6分):第一类为16世纪西班牙、17世纪荷兰:主要依靠殖民贸易和军事;第二类为18世纪法国、19世纪英国、20和21世纪美国:依靠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除经济军事等传统力量之外,还发挥了软实力的作用)。

概括(8分)经济上:率先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产业繁荣、“新经济”;科技上: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引领世界;军事上:称霸全球的军事实力;文化上:电影、音乐的流行文化的优势;制度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及世贸组织的建立。

(任答四点即可给8分)(2)本小题13分,示例: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由于中国落后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加之闭关自守,西方人不能全面的观察,因此认定中国只是一个停滞发展的落后国家。

近代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西方从欧洲中心主义出发,鄙视落后的中国,同时担心中国民族觉醒复兴危及其侵略利益,希望中国只是一只沉睡的雄狮。

新中国成立后,与西方长期对立和隔绝,西方对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进行了诋毁歪曲,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的发展。

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联系越来越密切,使世界能全面的看待中国。

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的国力,使西方认识到了中国的崛起并担心危及美国的霸权地位。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的社会变迁使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不断发生变化;中西之间是否密切交往,是西方能真实、全面看待中国的前提之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也极大的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41.天王为佛教传说中的人物,三彩天王俑的出土可以为研究唐朝时期佛教的繁盛提供佐证;西域胡人俑可以为研究唐朝时期与西域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提供佐证;骆驼载乐俑可以为研究唐朝时期的音乐艺术提供佐证;三件文物还可以为研究唐朝时期的丧葬习俗提供佐证;三件文物还可以为研究唐朝时期的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佐证。

(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给满分12分)45.(1)汉化的契丹贵族提倡;汉学家建议;吸收前代经验;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统治疆域扩大到中原地区)。

【2014武汉4月调考】湖北省武汉市2014届高三4月调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武汉4月调考】湖北省武汉市2014届高三4月调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试卷类型:A 湖北省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4.4.18 24.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蜜衿(蛮荆)。

(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25.下图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史称《龙门二十品》,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

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

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B.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D.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26.唐初继承隋制,“故尚书省上承君相,下行中外百司,为全国行政之总枢纽,为政令之制颁而节制之机关,非实地执行之机关也”。

材料表明唐朝初期尚书省A.总理朝政成为三省的核心B.为全国政务执行机关C.与中书、门下地位平等D.与中书、门下相互牵制27.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等。

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

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28.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29.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考]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四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孟子尖锐地指出“以力假人者霸”。

朱熹说:“(春秋)五霸则假借仁义之名,以求济其贪欲之私耳。

”材料体现了春秋时期A.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仁爱思想的发展B.各国君主们对“仁义”显得没有兴趣,不耐烦C.“仁”道精神已经变味,带上了功利色彩D.私学兴起,“士”的活跃,仁爱思想得到了深化、发展25.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26.“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

……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

”该材料主要论证的是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条件B.明清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C.技术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D.经济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经济繁荣27.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沦、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

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A.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B.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C.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D.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28.“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

……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

”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4、行商是清朝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产物。

在十三行行商制度下,外商投行后,报关纳税以及出售购办等一切贸易事务均由行商代理,日常生活也受行商约束,如不得擅自出入商馆(商业会馆)、雇佣华人不得超规定之数。

从这一叙述中可以确认:()A.十三行是拥有垄断外贸特权的外商组织 B.行商是清朝重要的商人资本集团C.十三行是清朝保障关税防范外商的工具 D.行商兼有商务和外交的双重职责5、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6 “(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晋之宗家祁俱孙,叔向子,相恶于君。

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

晋益弱,六卿皆大。

”“(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

”以上材料表明:()A.秦统一中国以前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B.秦之前郡县制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C.政治和血缘纽带日益加强 D.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斗争激烈7、(唐)杨国忠专权时,“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因农民无专门技术,结果是“费力无功”。

韦纶建议“厚悬市估价。

募下晓者为之”,“由是役用减而鼓铸多”。

这个变化反映的是:()A.为政者应轻徭薄赋 B.韦纶重农抑商 C.杨国忠滥用民力 D.雇募制提高了劳动效率8、《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

这一规定:( )A.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C.有助于白银的货币化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9、《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

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

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

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 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10、《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出现《政府赛议》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 )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11、黑格尔曾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但他的哲学活动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的哲学以研究自身的生活为主要命题B.苏格拉底的哲学关注世界的本源C.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持否定的态度D.黑格尔肯定了苏格拉底哲学对古希腊城邦的现实影响12、《孔雀东南飞》通过描写因家长反对,刘兰芝、焦仲卿夫妻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表达了古代中国的广大人民要求争取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然而在古罗马时代,“孔雀东南飞”这种悲剧并不会经常出现。

对此你如何解释?( ) ①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罗马法强调“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③罗马法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④奴隶、平民和贵族之间可以通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1904年,时任头等顾问的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同”,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

后来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

这一史实:()A.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C.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D.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14、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全面抗战的政策 B.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抗战准备15、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

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D.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16、1884年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这反映了:()A.欧美各国关系的改善 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C.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17、据资料显示,英国小麦产量在1650年-1800年间提高了77%,英格兰人均农业工人产量1600年-1800年间增加了73%,法国只17%。

1697年-1765年每年出口谷物50万夸特,英国的谷物出口到俄国、荷兰、美洲等地,一时间英国被誉为“欧洲粮仓”。

上述材料表明:()A.英国农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C.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农业的发展 D.英国是当时的世界的经济霸主18、19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

这最能体现出:()A.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 B.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C.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 D.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18世纪初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一本长篇讽喻诗《蜜蜂的寓言》。

他在书中宣称:“个人的恶行对公众而言就是一种美德;奢侈腐化的社会享受极大的繁荣,而勤俭节约的社会将饱受经济萧条的折磨,纯粹的美德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

曼德维尔的观点体现的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强调:()A.政府的作用 B.消费的作用 C.生产的作用 D.道德的作用20、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来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

随之,“各殖民地带着同样的冲动,飞快地拿起了武器;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发誓要‘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

对这一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 ①来克星顿之战确有其事吗?②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③能肯定是英军首先开枪吗?④“不自由,毋宁死”是“万众一心”的声音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把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

后来罗斯福新政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B C D22、1959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文章写道:“尽管中国政府号称粮食增产了102%,但是城市粮食配给的定量却被削减了,在北方最普通不过的卷心菜居然成了配给物资。

”下列对此报道理解正确的是:()A.《时代》周刊在故意丑化中国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良好成效C.较客观地报道了中国的经济状况 D.中国正在压缩消费以进行工业建设23、)A.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B.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样化趋势C.文明的同质化趋势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4、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曾被列为靡靡之音的禁歌《乡恋》解禁的日子。

当时,晚会现场设置了4部观众点播电话,越来越多的点播条都是要求李谷一演唱《乡恋》的。

《乡恋》的解禁表明:()A.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B.流行音乐已成为音乐发展的主流C.文学艺术仍受左倾思想的束缚 D.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起决定作用2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

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

”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 A.两极格局 B.单极世界 C.多极化和多元化 D.“一超多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1215年,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

《大宪章》明确规定: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全体自由民享有自由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

不经过合法裁决和法律的审判,国王不得逮捕和囚禁任何人;不得剥夺他们的财产,不得宣布他们不受法律保护,也不得将他们处死。

《大宪章》还规定,如果国王违背他的诺言,贵族们有权拿起武器来反对国王的统治。

在英国的宪法术语中,《大宪章》是基石,是通向民主政治的台阶。

――据岳麓版教材改编(1)、据材料一,归纳《大宪章》所体现的基本原则。

并结合所学,指出《权利法案》与《大宪章》相比有何创新之处。

(10分)材料二在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面,促使议会授权总统紧急时刻的特别权力,罗斯福据此得以实施其‚新政‛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