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实施方案课程纲要教学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一、教材分析《李将军列传》是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西汉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
本文以纪传体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李广勇敢善战、忠诚正直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高对传记文学的理解,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李广的生平事迹及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李广的性格特点,学习传记文学的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广忠诚正直、勇敢善战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李广形象的分析,传记文学特点的把握。
2. 教学难点: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解释,李广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广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李广的性格特点,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点,解释古代文化知识。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李广的忠诚正直、勇敢善战品质,培养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深入分析李广的性格特点。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广的历史评价。
4. 写一篇关于李广的传记,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李广形象的分析能力和对传记文学特点的把握。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及学习心得的交流。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对李广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和传记写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和背景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学习氛围。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太史公自序》教案2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太史公自序》教案(2)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五、探究谈论(一)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1.家族赋予的使命——以图表形式显示司马迁的家世,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自己的家世?颛顼时司天地唐虞时复典夏商时世序周时将领典周史战国秦司马错将伐蜀司马靳事白起秦朝司马昌主铁管汉朝司马无泽市长司马喜五大夫司马谈太史公先祖中有军事家,有从事经济工作的,而主要的是修史的。
先祖程伯休甫是周宣王时代将领,八世祖司马错、六世祖司马靳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将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军事眼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大量的战争描写,显示了司马迁丰富的军事知识和卓越的战争观,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先祖的影响。
四世祖司马昌赫三世祖司马无泽都作过掌管经济的官员,这些经验和知识物欲也会作为家传传给后人。
司马迁叙家世说明修史是自己祖传的家学,创作《史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先祖所从事的工作无疑也对司马迁著写《史记》有很大的影响。
3.成一家之言的心愿——与壶遂的对话是为了说明了什么?(1)孔子为什么著《春秋》?著《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
(2)举《诗》《书》《礼》《易》《乐》的作用目的是什么?强调《春秋》是天下人之“仪表”,是“王道之大者也”,是“礼义之大宗也”,“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3)壶遂认为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作《春秋》的?司马迁同意他的看法吗?“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司马迁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认为孔子作《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
(4)司马迁为什么要提及孔子著《春秋》的事?从与壹壶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否认自己是创作,而认为是“整齐”?(补充资料《史记》命运太史公的担心不无道理。
《史记》的传播历经坎坷。
著称后,秘而不宣,将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防被毁。
尽管如此,“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
高中语文全一册课件苏教选修《传记选读》2020年编:李方舟传
四、词语积累 1.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2.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 地步。
【运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43
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那么,什 么是典型事例呢?典型事例是指那些特征独特,最有代表性,能 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主题的事件。简言之,所选的事例必 须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 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 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 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写钟扬, 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 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
快一点,他却再也不肯改口,只是无可奈何地叹道:“这 已经非常紧张,再也不能提前了!” 3年很快就过去了。 “跃进”热潮消退之后,人们也早已忘却当年的豪情。 但朱东润先生却如期完成并出版了他的三部著作。
【基础自测】
一、字音积累
1.单音字
轩敞( )
·
纨扇( )
·
酬报( )
·
萧飒·( )
怡然( )
·
萦回( )
二、字形积累
【答案】: 账/涨/胀 销/消/硝 秤/称 平/坪 洽/ 恰 喇/漱 暇/瑕 姆/拇
三、词语辨析 1.界线·界限
界线
界限
两个地区分界的线,某些事物的 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
边缘
限度
2.清静·清净
清静
清净
强调环境安静,不嘈杂
强调干净,没有外来事物打 扰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李将军列传》的基本内容,把握传记文学的特点。
(2)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了解其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
(3)学会欣赏传记文学的语言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对传记文学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广忠诚勇敢、正直无私的品格。
(2)了解传记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历史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李将军列传》的基本内容。
2. 李广的形象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3. 传记文学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李广形象的分析。
3. 传记文学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李将军列传》。
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传记文学鉴赏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广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对传记文学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传记文学的语言艺术。
(2)讨论:如何提高对传记文学的鉴赏能力?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传记文学的发展历程。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李将军列传》与其他传记文学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2. 联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传记,了解传记文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同学们认为李广的形象特点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2. 回答:引导学生从忠诚、勇敢、正直等方面进行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规划。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
学选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设想:
1、师生共同揣摩文本,弄清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点;
2、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
特别是p54页“词类活用(二)”要认真完成。
第一课时《李将军列传》
教学步骤:
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
二: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四:进一步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
提示: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
遭际—不顺。
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
风采:
1、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
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
细节生动展示其名将风采。
3、写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
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甘愿在他的麾下。
五:看51页,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李将军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一、教材分析《李将军列传》是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西汉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
本课文以传记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李广勇敢善战、忠诚爱国的形象,展现了古代传记文学的魅力。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李广的事迹,欣赏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李广的生平事迹,把握传记文学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传记文学的结构、手法和语言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传记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 李广的生平事迹及其特点。
2. 传记文学的结构、手法和语言特点。
四、教学难点1. 理解传记文学中的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
2. 分析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广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李广的生平事迹。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传记文学的手法和语言特点。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体会传记文学的魅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记文学的特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李广的事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李广的生平事迹。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等,使学生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技巧。
3. 探讨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如严谨、生动、形象等,让学生感受传记文学的风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谈谈对忠诚、勇敢等品质的认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及李广的品质。
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管仲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培养同学情谊,使学生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3、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司马迁为管仲列传的目的及课文所蕴藏的人才观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导引:1 学生演示:“()之交”2 揭示课题《史记·管仲列传》。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胜的政治家风范。
二、阅读全文,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朗读默读)三、结合课前预习,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并让学生尝试解决,教师点拨。
(讲解法)词类活用•6.贵轻重:以……为贵特殊句式•判断句•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倒装句•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岂管仲之谓乎?•分财利多自与。
•被动句•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省略句•不以(之)为言。
•齐桓公以(之)霸。
难句翻译指点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
参考译文:管仲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背时(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翻译指点:关键是“信”,要理解为使动用法。
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3、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课件:3 罗曼·罗兰
在描述外在因素的同时,处处结合了罗曼·罗兰自己的志向、兴趣、 才华等。正是这两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的描写,作者茨威格生动 而深刻、细致而丰富地刻画了传主形象:一个有着崇高的生命理想、 受过严格的高等教育、醉心于文学艺术、擅长于描述文化历史的罗 曼·罗兰。
提能精学 精 练
点击右图进入…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 4 步 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我们班的班长学习好,人品好,在同学中德.高.望.重.。( × ) 请说明理由:“__德__高__望__重__”__指__道__德__高__尚__,__名__望__很__大__,__用__在__班___长_ _身__上__不__合__适__。___
罗曼·罗兰同样富于激情,充满理想主义。他热爱自由,执着于 自己的信仰、希望与理想,追求人类精神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与完 善。他撰写《贝多芬传》是为了纪念他心目中的英雄,是为了获取 这些伟人的伟大精神,是为了达到这些伟人的精神高度。
独特的写作角度 这篇传记从多个角度写出了罗曼·罗兰思想成长的历史,令人信 服地说明了罗曼·罗兰日后获得成就的多重原因。从罗曼·罗兰在成长 的初期到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当时社会的思想情形等 方面——罗曼·罗兰身处的文化环境来看,罗曼·罗兰是时代的产儿, 是时代文化培养和造就了罗曼·罗兰。但是,离开了个人的主观因素, 罗曼·罗兰也不会是后来成就斐然、有独创性的罗曼·罗兰。这篇传记
(3)原型·原形 两者都有“原来的样子”之意。 “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塑
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含贬义。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在这里,他人文科学上的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表达出来,开 始梦想着一个为世界心碎的单纯的艺术家的故事——《约翰·克里 斯朵夫》的_原__型___ (原型/原形)。 ②边检民警表示,对于此类非法出入境案件,边检机关除依法 对违法行为人予以行政处罚之外,也将继续加大与相关部门的通报 力度,让违法行为人露出_原__形___ (原型/原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实施方案课程纲要教学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传记文学选读一、目标本方案旨在设计、研究、总结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和方法,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二、研究内容名人传记,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了解,编写好《〈名人传记〉导读》。
以《史记》为主导目标如1.了解司马迁其人以及他创作《史记》的条件、指导思想。
2.学习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具体开设以下两种课型:1、古文解读课以古代散文为主,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学习和“人生理趣”的培养。
“解读”,顾名思义是解释、阅读和阅读、讲解。
它是借鉴语文常规教学中的“讲读”课型而建立起来的书册阅读中的一种新课程。
2、古文品读课品”目标。
四、实施安排课程教学时数18节,学分1学分。
主要面向高一同学。
授课内容一、导入:《太史公自序》二、十六篇史记人物传记(<报任安书>,<刺客列传)等品读。
三、选三到四篇唐到明时期的人物传记文章。
四、归纳人物传记阅读方法。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宽容序言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序言”文体知识,理解本篇序言的独创特点。
2.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先驱者”与“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能力目标1.学习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联想力,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2.培养对课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1.理解课文中倡言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对分子镇压新思想的内容。
2.学习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先驱者精神。
●教学重点1.把握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课文的中心意思。
2.指导学生琢磨、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明确本文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借鉴、吸收。
●教学方法结合总体介绍,感悟文章内容和特点,指导学生自读,讨论并评价,理解文中蕴含的哲理,结合学习,巩固所学,达到借鉴、吸收的目的。
●教具准备投影胶片,投影仪器或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被钉在高加索山上的天神,他忍受着风吹日晒、电打雷击的折磨,还有一只神鹰每日来啄食他的心肝。
白天被啄食后,晚上又长出来,伤口愈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痛苦异常,但他始终坚强不屈。
他就是违背宙斯意旨向人类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并把火带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
千百年来,他一直以一个反抗强暴、牺牲自己为人类造福的英雄形象,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颂。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神话的英雄,但我们翻开历史的进程,可以看到有无数个普罗米修斯在为人类的文明发展献出了一切,甚至生命。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几个吗?提示:商鞅变法被车裂,王安石变法遭贬谪,谭嗣同变法被杀头,布鲁诺捍卫真理被烧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遭到嘲笑,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论被一致反对,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学说而一生贫困交加。
这些历史上的先驱者,他们虽屡遭磨难,但都没有妥协,反而更加坚持真理、维护真理,前仆后继,发现创新。
在今天,我们更需要有无数推动历史进程的先驱英雄,对待他们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请看房东的文章《〈宽容〉序言》。
二、解题1.投影或多媒体显示背景介绍课文中心意思。
附资料内容:威廉·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
1882年生于荷兰鹿特丹市,后来在德国和美国读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善用极其轻巧俏皮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代表派《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房龙论人》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并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
《宽容》是一部很能体现作者写作风格的书,在这部书里,作者用生动的文笔讲述着人类思想发展史,他积极倡导思想自由,赞美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表现了他进步的思想。
在《〈宽容〉序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并通过对无知山谷村民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先驱者”“守旧老人”形象的塑造,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宽容》一书的精髓:人类思想要健康发展,人类社会要文明进步,人类必须具有能接受异见的宽容的胸怀。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解决下列问题:(可用多媒体显示)1.本篇序言与前面学过的序言有什么不同?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也是一篇序言,请同学们加以比较,说一说本序言的特点。
2.请同学们用给各部分加小标题的形式快速理清课文思路。
3.文中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有什么特点?4.如何认识故事中的“先驱者”和“守旧老人”?(可用15分钟时间,教师巡视,及时释疑、点拨)明确:1.本文不同于一般的序言,很像一个寓言故事,但叙述的笔法又像散文诗。
所以本文在形式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散文诗的形式讲述寓言故事;二是各部分之间都用“*”隔开,而各部分之间又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2.《〈宽容〉序言》是一篇优美而深刻的奇文。
作者将一个富有宣传性、鼓动性、劝诫性的故事分为十部分,依次为:①无知山谷;②孤独的先驱者;③先驱者传播新文明;④守旧老人率众杀死先驱者;⑤山谷遭旱,生灵遭难;⑥饥寒交迫,恪守旧律;⑦山民叛乱,投奔新路;⑧重获新生,怀念先驱;⑨再回山谷,朝拜先驱;⑩警示人类,牢记教训。
3.故事发生的时间,从序言的最后一节中不难看出:“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
”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无知山谷”,那是一个闭塞、贫穷、落后的地方,造就了一群视野狭窄、知识浅薄、麻木不仁的无知的人们。
4.文章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先驱者”和“守旧老人”显然不是具体人物。
守旧老人整日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他恪守旧律,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因此他是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的象征。
先驱者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敢于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敢于再回来告诉人们自己的发现,敢于面对审判和死亡。
因此他是新的思想、新的事物和真理的象征。
四、重点探究,分析理解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句子的含义。
(可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各句)①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②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③对于敢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④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的曙光。
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他地方。
⑤他停住了,人群里发出了一声恐怖的吼叫。
⑥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附参考解释:①“知识的小溪”是指无名山谷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浅陋贫乏。
同时冠以小溪以“知识”的名字,也是因为无知山谷中惟有它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
毕竟它是流动的,虽小,还有一定的活力。
“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古老守旧,没有知识更新的机制,古老的律法束缚着新知识的汇入。
“缓缓地流”更是说明无知山谷文化发展机制停滞落后。
保守势力强大,只能如此“缓缓地流”。
②“无知山谷”,指代愚昧守旧的地方,旧的东西很难打破,所以人们只好守旧而相安无事。
③由于“守旧老人”用律法严酷镇压,再加群众受传统观念束缚,受守旧老人蒙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追求新思想、新观念的人,同时“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数量太少,孤军奋战,因而“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最终归于“屈服和失败”。
④漫游者历经千辛万苦和艰难险阻,已经找到通往充满光明的新生活的道路,并号召人们冲破旧思想、旧势力,开辟新天地。
⑤由于人们的无知,他们奉无知老人为神明,奉祖宗律法为神圣不可亵渎,在守旧老人的欺骗和蒙蔽下,他们一时也认为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所以在新思想、新天地面前发出“恐怖的吼叫”。
⑥人们由于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而“恐惧”,但一场特大的干旱使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山的那一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为了死里逃生,人们终于产生了反叛的勇气。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开头和结尾,之后在第八部分结尾作者又写道“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请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幸福和第八部分结尾提到的幸福是不是一种幸福?(2)无知山谷里的村民既然过着“幸福”的生活,“大家都和睦相处”,为什么“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呢?(3)“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
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
”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杀死了漫游者,而不写守旧老人呢?(4)“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人们想说什么?作者为什么不让他们说出来?(5)文章最后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不过将来”后面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参考答案:(1)“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
前后的“幸福”不是一种幸福,前面的是指村民们安于“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的生活现状。
这种现状对于愚昧落后的村民来说是幸福的,但不是真正的幸福。
后面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那是用先驱者的生命换来的,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让人感到真正满足的一种生活。
(2)宁静、幸福是表面的,人们一方面怀疑祖先的智慧,另一方面又怕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的惩罚,所以恐惧。
(3)突出人们在守旧势力的统治下的愚昧,又通过这种愚昧来反衬守旧势力的强大,同时加深了悲剧的效果。
(4)想说“不会杀死他了”。
悲剧已经发生,说后悔的话又有什么用呢?重要的不是后悔、内疚,而是将来不要再后悔、内疚,这句话有揭示中心的作用,即告诉人们:只要不盲从守旧者,不打击创新者,解放思想、虚心学习,即便一时不能接受,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就永远不会后悔、内疚。
(5)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能减少一些就算很好了。
这是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镇压创新者的;有些善良的人们由于传统的束缚,认识的局限,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自己的心愿。
五、借鉴吸收,发散思维1.学了本篇课文,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提示:组织学生发言,教时要适时加以引导)明确:思想内容方面①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②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但真理的发展也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