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第3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第三单元课题一《物质的检验》word学案
课题一物质的检验1.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2++Cl2=2Fe3++2Cl-(9)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
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2.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一、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活动应真正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教师应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教。
同时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懂得化学是怎么学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学习的成就感。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的学,教师结合实际的情况精心点拨要点拨的内容而全面地落实新课改。
本课题教材从学生已学过的物质性质和离子鉴别实验引入,在使他们了解物质检验的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的思考、讨论和实际设计,认识检验纯净物的某种成分和检验混合物组分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思路,明确物质的定性检测的着眼点在于某物质区别于另一种或一些物质的性质──特征性质或反应,通过一定的实验现象加以区别。
教材中还列举了一些学生熟知的离子的特征反应,这是对物质进行定性检验的主要依据。
此外,教材中还介绍了当前在物质检测中常用的一些物理仪器分析技术(如色谱分析仪、质谱仪和核磁共振谱仪等),旨在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仪器分析在物质检测与鉴别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主要通过复习固态物质的检验,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等,掌握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方法,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物质检验方法,设计检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成分、未知物的成分的实验思路和方法,从中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和乐趣,掌握物质检验和鉴别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巩固运用化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案【知识梳理】1、填写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特征反应现象。
NH4+:SO42-:Na+:Cl-:Cu2+:2、酒精、白醋、香蕉水可用法鉴别3、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可利用检验。
4、葡萄糖是糖,淀粉是糖。
可以用或检验葡萄糖,利用检验淀粉。
5、化纤丝和棉花可用来鉴别。
【学习训练】A.基础训练1、六瓶分别含有Fe3+、Al3+、Mg2+、Fe2+、NH4+、Na+六种离子的溶液,可用哪种试剂鉴别()A、氨水B、NaOHC、HClD、(NH4)2S2、将氯化铝溶液逐滴加入到X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随之消失,由此可推知X溶液是()A、硝酸银溶液B、氨水C、强碱溶液D、强酸溶液3、某溶液中加入BaCl2无沉淀生成,接着加入NaOH溶液则出现白色沉淀,推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HSO4-B、HCO3-C、Mg2+D、Fe3+4、使用一种试剂,可以把KCl、AlCl3、Ba(NO3)2、CH3COOH四种溶液区别开来,所用试剂为()A、NaOHB、Na2CO3C、BaCl2D、AgNO35、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6、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OH和Al2(SO4)3B、稀硫酸和NaHCO3C、CaCl2和Na2CO3 D、稀硫酸和Na2CO37、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溴水即可鉴别的是()A、苯、己烷、己烯B、己烷、己烯、己炔C、苯、四氯化碳、苯酚D、裂化汽油、四氯化碳、己烯8、检验下列物质是否已被氧化变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石蕊试液)B、碘化钠溶液(淀粉溶液)C、亚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B.提高训练3、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氨、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B、NH3·H2OC、AgNO3D、BaCl24、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的试剂加以鉴别,不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B、氯化纳、硝酸钡、碳酸钠(稀盐酸)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A、硫酸钾,碳酸氢钾,硝酸,氢氧化钾B、盐酸,硫酸氢钠,氯化铵,氢氧化钾C、氢氧化钡,硫酸铝,碳酸钠,硫酸氢氨D、氯化钡,硝酸银,硫酸钠,碳酸钠6、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丝,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但还有气体剩余,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没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B、一定有N2、HCl和COC、一定有N2,HCl和CO中至少有一种D、一定有N2、HCl,没有CO7、某无色溶液子宫可能含有K+、NO3-、NH4+、SO42-、Al3+、Cl-、[Al(OH)4]-、Cu2+、Fe3+CO32-离子,用pH试纸检验呈蓝色,该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8、有一瓶呈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SO42-、CO32-、I-、NO3-。
(人教版)选修6综合检测3第3章-物质的检测(含答案)
综合检测(三)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8·沭阳高二检测)利用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一些特征性质,检验组成化学物质的元素,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常用方法。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仅根据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不能确定毛线是“真羊毛”还是“人造羊毛”B.用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C.用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Cl、Br等元素D.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解析】A中真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羊毛没有,故可鉴别。
【答案】 A2.下列关于仪器“0”刻度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在量筒的上端B.在滴定管上端C.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D.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右边【解析】量筒无“0”刻度线,托盘天平刻的“0”刻度在刻度尺的左端。
【答案】 B3.(2018·杭州高二检测)下列物质①乙烷②乙炔③甲苯④苯⑤聚乙烯⑥对苯二酚⑦溴乙烷⑧葡萄糖,其中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是( )A.②③④⑤⑧B.②③④⑥⑦⑧C.②⑥⑧ D.②⑤⑥⑧【解析】乙炔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与溴水或KMnO4(H+)反应;对苯二酚可与溴水发生取代,与KMnO4(H+)发生氧化反应;葡萄糖能被溴水和KMnO4(H+)氧化。
【答案】 C4.下列有关比色法测样品纯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色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缺点是误差较大B.无色金属离子都不能用比色法测定C.酸性溶液中的H+的显色剂可用酚酞代替石蕊D.配制抗贫血(含Fe2+)药片样品溶液,加入硝酸的目的是防止Fe2+水解【解析】无色金属离子只要有适当的显色剂就可以用比色法测定;H+与酚酞不显色,配制含Fe2+样品溶液,加入硝酸是为了将Fe2+氧化成Fe3+,以便于和SCN-反应后显色。
【答案】 A5.(2018·临安高二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也不用焰色反应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 )A.AgNO3NaCl BaCl2NaOHB.K2CO3 KHCO3 HCl H2SO4C.Na2CO3 HCl Ba(NO3)2 KClD.KNO3 NaCl BaCl2 (NH4)2SO4【解析】C组鉴别:将一种物质分别加到另外三种物质中去,若一种物质能使另外两种物质分别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则这种物质为Na2CO3,能产生气泡的为HCl,能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NO3)2,余下无明显现象的为KCl。
2018版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2019/8/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thankyou!源自2019/8/2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5-
1234
3(广东理综)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 SO42-与 SO32C.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备NO2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解析:A 项,苯与正己烷的密度均比水的小,且均不与溴水反应,无法 用溴水鉴别,A 错;B 项,Ba2+与 SO42-、SO32-均产生白色沉淀,B 错;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 NO2,故可用该反应制备 NO2,C 正确;Cl2、HCl 均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D 错。 答案:C
-7-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2018版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课题一物质的检验(第2课时)1.掌握几种有机物的检验方法。
2.初步学习鉴别和检验几种不同有机物、官能团的思路和方法。
3.体验综合利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探究未知物质的过程和乐趣。
实验原理:有机物的检验通常首先观察其外部特征,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然后根据不同类别__________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进行验证。
【实验1】酒精为__________的水溶液,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白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__________是具有香蕉和梨气味的无色液体。
可以直接由________加以区分,也可以从三者的__________性及与金属______作用程度上的不同来区别。
【实验2】实际是针对不饱和烃的检验,可利用不饱和烃中的碳碳双键可以使______________溶液褪色的性质检验。
【实验3】葡萄糖是________性单糖,淀粉是__________性多糖。
可以利用________反应或__________检验葡萄糖,利用__________使淀粉变蓝的性质,检验淀粉。
【实验4】不同成分的有机物燃烧时产生的________和燃烧后的________不尽相同。
可利用燃烧法鉴别:呈黏胶状的是化纤丝;无气味燃成灰的是__________;有毛皮味、烧完呈黑灰状、捻起来像沙土一样的是丝棉;________燃烧不快,火焰小,离火即熄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灰烬为黑褐色卷曲状;________等化纤毛线,边缓慢燃烧边熔化,火焰呈较明亮的白色,有时略带黑烟,并有鱼臭味,灰烬为黑灰色圆球状。
思考:如何检测废水中的苯酚?答案:颜色、气味、液体的黏度、固体的形状,以及灼烧时发生的现象官能团乙醇乙酸香蕉水气味溶解钠溴的四氯化碳还原非还原银镜新制Cu(OH)2悬浊液碘单质气味灰烬纯棉纯毛腈纶思考提示:①加FeCl3溶液,生成紫色物质;②加入浓溴水(过量)生成白色沉淀。
2018版高中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的检测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第2课时)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第2课时)1.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B.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C.油脂皂化后可经过滤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分离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效应2.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有银镜反应现象;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至无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甲酸和甲酸乙酯B.有甲酸乙酯和甲醇C.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D.有甲酸和乙酸,可能有甲酸乙酯3.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4.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 的化合物是( )。
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往KMnO4酸性溶液中通入乙烯验证乙烯的还原性B.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C.用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6.一定量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 5 min 后,溶液颜色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沉淀出白色晶体。
取少量晶体放到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7.在乙醛溶液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分析乙醛的结构和性质,其反应原理有三种可能:①溴在不饱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②溴与甲基上的氢原子进行取代;③乙醛具有还原性,被溴水氧化。
为此同学们做了如下探究:(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上述第________种可能被排除,有同学提出用测反应后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就可确定究竟是何种反应原理,请指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可能的反应,若乙醛被溴水氧化,氧化后的主要产物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最新2018版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3课时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3课时)1.练习用比色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并用目视比色法测定待测溶液中某组分的含量。
2.练习利用滴定管、容量瓶量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灵活运用有关化学计算的技能,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比色法1.定义许多物质本身具有明显的颜色,如KMnO4溶液显____色,CuSO4溶液显________色;有些溶液本身无明显的颜色,但加入其他试剂后,具有明显的颜色,如Fe3+中加入SCN-,显______色。
上述溶液颜色的深浅和溶液的________有关,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溶液的颜色愈深,浓度愈______,故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来测定有色物质的含量,这样的方法叫比色分析法。
2.步骤比色法主要有显色和比色两个步骤。
3.分类及特点(1)比色法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目视比色法是用眼睛来观察比较,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常规分析中占有一席之地。
(2)比色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高,缺点是________较大。
(3)比色法适于________组分的测定,不适于________组分的测定。
二、比色法的应用1.比色法测定自制硫酸亚铁铵的纯度(1)原理:常以硫酸亚铁铵中的含________量来衡量硫酸亚铁铵的纯度。
Fe3+与硫氰酸根(SCN-)可生成________色的硫氰化铁,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产品溶液中加入SCN-后,如果含Fe3+较多,呈较深的红色,表明样品纯度较________,反之则表明纯度较______。
(2)配制标准溶液(也叫标准__________):分别量取0.50 mL、1.00 mL、2.00 mL 0.10 g·L-1 Fe3+标准溶液至三支25 mL的__________(即质地、大小、厚薄相同且具有塞的平底试管)中,各加入2 mL 3 mol·L-1 HCl溶液和1 mL 质量分数为25% KSCN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一级、二级和三级试剂的标准溶液。
2018版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62017102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下列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B.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橙色C.用石蕊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紫色D.在滴定过程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涂抹在pH试纸上,至混合液pH为8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B.用10 mL的量筒量取4.80 mL的浓硫酸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3.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锥形瓶中的溶液滴定管中的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 碱酸石蕊乙B 酸碱酚酞甲C 碱酸甲基橙甲D 酸碱酚酞乙4.下列实验中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A.中和滴定中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使用的容量瓶C.中和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1D.喷泉实验中盛装氨气的圆底烧瓶5.常温下,用0.01 m ol·L-1硫酸滴定0.01 m ol·L-1 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 L。
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硫酸;②少加1滴硫酸(设1滴为0.05 mL)。
则①和②中c(H+)之比是()。
A.10 B.50 C.5×103 D.1×1046.用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取四份20.00 mL NaOH溶液进行以下处理。
①第一份溶液加入10.00 mL水;②第二份溶液加入10.00 mL 0.1 mol·L-1 NaCl溶液;③第三份溶液蒸发至15.00 mL;④第四份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
高中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的检测 课题二 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课时)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下列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B.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橙色C.用石蕊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开始变为紫色D.在滴定过程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涂抹在pH试纸上,至混合液pH为8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B.用10 mL的量筒量取4.80 mL的浓硫酸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3.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4.下列实验中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
A.中和滴定中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使用的容量瓶C.中和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D.喷泉实验中盛装氨气的圆底烧瓶5.常温下,用0.01 mol·L-1硫酸滴定0.01 mol·L-1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
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硫酸;②少加1滴硫酸(设1滴为0.05 mL)。
则①和②中c(H+)之比是( )。
A.10 B.50 C.5×103D.1×1046.用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取四份20.00 mL NaOH溶液进行以下处理。
①第一份溶液加入10.00 mL水;②第二份溶液加入10.00 mL 0.1 mol·L-1 NaCl溶液;③第三份溶液蒸发至15.00 mL;④第四份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 )。
A.④多B.①②多C.①③多D.一样多7.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8.取相同体积(0.025 L)的两份0.10 mol·L-1 NaOH溶液,把其中一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
2018版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实验3_6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201710271
实验3-6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一、选择题1.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醋酸时,当溶液的pH等于7,则此时( )A.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B.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C.氢氧化钠过量D.醋酸有剩余答案:D解析:解答:当醋酸和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发生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此时溶质为CH3COONa溶液呈碱性,若中和后pH为7,加碱量不足,溶质为CH3COONa和CH3COOH。
分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熟练掌握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形成的强碱弱酸盐水解成碱性是解题的关键。
2.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B.称取4.0 g NaOH到1 00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配成1.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C.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D.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滴定管内NaOH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答案:C解析:解答:A项,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项,称取4.0 g NaOH,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 00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配制成标准溶液,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 0 mol·L -1;D项,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醋酸溶液的滴定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滴定终点的判断等,题目难度中等。
3.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而不要用水洗涤主要是为了减少晶体损失B.用标准NaOH溶液测定食醋总酸含量时应该使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C.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的颗粒较大时,可用倾析法将固体与溶液分离D.制备阿司匹林时,将反应物置于水浴85~90℃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5~10min,冷却后,向锥形瓶中加一定量的水可以促进产物的析出答案:B解析:解答:A.硫酸亚铁铵易溶于水,难溶于酒精,使用无水乙醇代替水进行洗涤,主要是为了防止硫酸亚铁铵晶体溶解损失,故A正确;B.醋酸为弱电解质,滴定终点时,生成了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不能用甲基橙为酸碱指示剂,否则误差较大,应选择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如酚酞,故B错误;C.减压过滤,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用减小压力的方法加快过滤的速率,可加快过滤速度,并能得到较干燥的沉淀,胶状沉淀会粘在滤纸上,颗粒太小的沉淀可通过滤纸,所以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沉淀的颗粒较大,静止后容易沉降至容器底部,常用倾析法分离,故C正确;D.制备阿司匹林,将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置于水浴85~90℃的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可防止有机物挥发,达到反应受热均匀,易于控制的效果,5~10min保证充分反应,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阿司匹林和乙酸,该反应为,冷却后,向锥形瓶中加一定量的水,乙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阿司匹林微溶于水,阿司匹林析出,故D正确,故选B。
教育最新2018版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第3课时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单元 物质的检测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第3课时)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 +、②Ba 2+、③Cl -、④Br、⑤23SO -、⑥24SO -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D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2.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
分别取适量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①逐滴加入6 mol·L -1的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凝结。
③逐滴加入6 mol·L -1的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
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
A .NaHCO 3、AgNO 3B .BaCl 2、MgCO 3C .NH 4HCO 3、MgCl 2D .CaCl 2·6H 2O 、Na 2CO 33.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 +、K +、Al 3+、Mg 2+、4NH +、Cl -、24SO -、3HCO -、4MnO -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 2O 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 3酸化的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肯定有Na +、Al 3+、Mg 2+、24SO -B .肯定有Na +、Mg 2+、Al 3+、Cl -C .肯定没有K +、3HCO -、4MnO -D .肯定没有K +、4NH +、Cl -4.下面是关于药物“华素片(西地碘片)”使用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华素片(西地碘片)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碘分子,含量1.5 mg/片。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六第3单元物质的检测测试题
一、选择题1、工业甲醛(HCHO)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是:在甲醛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将甲醛氧化为甲酸,然后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已知H2O2也能氧化甲酸HCOOH)①HCHO+H2O2→HCOOH+H2O△H<0②NaOH+HCOOH→HCOONa+H2O△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时可用氯水代替过氧化氢氧化甲醛B.足量H2O2氧化1molHCHO时放出的热量一定是①的2倍C.上述方法测定甲醛含量时,如果H2O2过量,会导致甲醛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D.H2O2氧化等物质的量甲醛(反应①)和甲酸时转移电子的数目相同2、亚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如图实验可检验某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含量通常以1kg样品中含SO2的质量计;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作用是防腐、抗氧化B.反应①中通入N2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赶出C.测定样品质量及③中耗碱量,可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含量D.若仅将②中的氧化剂“H2O2溶液”替换为碘水,对测定结果无影响3、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4+、Cl-、SO42-、HCO3-、MnO4-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Al3+、Mg2+、NH4+、Cl-B.肯定有Al3+、Mg2+、HCO3-C.肯定有K+、HCO3-、MnO4-D.肯定有Al3+、Mg2+、SO42-4、某溶液可能含有Na+、Ag+、A13+、S2-、CO32-、NO3-等离子中的数种。
向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浅黄色沉淀和气体出现。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此溶液中一定有S2-、CO32-、Na+B.此溶液中一定有S2-、Na+、NO3-C.此溶液中一定有Na+、A13+、NO3-D.此溶液中一定有S2-、Na+,至少有CO32-或NO3-中的一种5、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42﹣、CO32﹣、AlO2﹣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mol·L﹣1.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3+、Cl﹣B.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4+、Fe2+和Ba2+C.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D.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4+、Fe2+、Cl﹣、SO42﹣6、某溶液A 可能含有Na+、Fe3+、Ba2+、NH4+、Cl-、SO42-、HCO3-、HSO3-中的几种离子,溶液中阳离子浓度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物质的检测 课题一 物质的检验(第3课时)
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 +
、②Ba 2+
、③Cl -
、④Br、⑤23SO -、⑥24SO -
中的若干
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2.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
分别取适量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①逐滴加入6 mol·L -1
的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
色透明溶液。
②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凝结。
③逐滴加入6 mol·L -1的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
还有白色不溶物。
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
A .NaHCO 3、AgNO 3
B .BaCl 2、MgCO 3
C .NH 4HCO 3、MgCl 2
D .CaCl 2·6H 2O 、Na 2CO 3
3.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Na +、K +
、Al 3+
、Mg 2+
、4NH +、Cl -
、24SO -、3HCO -、4
MnO -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许溶液,逐渐加入过量的Na 2O 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 3酸化的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原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肯定有Na +
、Al 3+
、Mg 2+
、24
SO -
B .肯定有Na +、Mg 2+、Al 3+、Cl -
C .肯定没有K +、3HCO -、4
MnO -
D .肯定没有K +、4NH +、Cl -
4.下面是关于药物“华素片(西地碘片)”使用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华素片(西地碘片)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碘分子,含量1.5 mg/片。
将碘利用分子分散技术制成分子态西地碘,并含适量薄荷脑等。
(1)根据上述说明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①华素片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是________(写分子式);
②请推断华素片________(“是”或“不是”)白色。
(2)某学生为验证华素片中是否含有上述活性成分,完成实验如下,请填写:
①取一粒药片放入研钵中研碎,将药粉装入试管中,并加入约2 mL蒸馏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约2 mL________(填序号),并用力振荡。
A.酒精B.NaOH溶液C.四氯化碳D.盐酸
②描述加入该液体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用该液体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再设计另一种方法,验证华素片中的活性成分(注意叙述操作方法和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如5.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Fe2+、
4
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焰色反应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溶液X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其中不含有K+。
对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加以纠正、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亚硝酸钴钠法
在CH3COOH酸化的溶液中,K+与亚硝酸钴钠Na3Co(NO2)6反应生成黄色沉淀K2NaCo(NO2)6,
NH+也能与Na3Co(NO2)6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会干扰K+的检该原理可用于K+的检验。
注意:
4
验。
请你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未知溶液X中是否含有K+。
6.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明矾的组成中含有钾元素、铝元素、硫酸根离子及水。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1)说明溶液呈碱性,原溶液含23SO -
,不含Ba 2+
,一定含Na +
;
由(2)说明原溶液含Br -
;(3) 23SO -被氧化为24SO -,无法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含24SO -
;由于
在(2)中加入了氯水,(4)检验出Cl -
已无意义。
2.答案:D 解析:由①得混合物中含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由②得混合物中含结晶水或弱酸的酸式盐,排除B ;由③得混合物中含钡盐或钙盐,应该是D 。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的推断。
由无色溶液可知,不存在4MnO -;由①可知,溶液中不存在4NH +,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溶解,说明既有Mg 2+
存在,又有Al 3+
存在;
由②可知肯定存在24SO -;由③可知肯定存在Na +
,故A 项正确;C 项和D 项,无法确定有无
K +,需要进一步验证,由于3HCO -与Al 3+
不可以大量共存,故3HCO -不存在。
4.答案:(1)①I 2 ②不是
(2)①C ②溶液分上下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 ③CCl 4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CCl 4
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3)取一粒华素片研细,先溶于水配成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如溶液变蓝,说明华素片中含碘
解析:检验碘单质的常用方法有①待检溶液注入试管中,然后加入1~2 mL 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观察水层和四氯化碳层的颜色。
若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则证明含I 2。
②待检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若变蓝色,则证明含I 2。
5.答案:见解析。
解析:方案一:用铂丝或无锈铁丝蘸取溶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方案二:向未知溶液X 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并加热;静置、冷却后取上层清液少许;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现象。
若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含K +
,反之则无。
(或者取未知液X 蒸干并灼烧,将所得固体溶于水,过滤;取少量滤液,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现象。
若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含K +
,反之则无。
)
6. 答案:(1)取少量明矾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配制成稀溶液。
(2)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约0.5 mL 稀明矾溶液。
(3)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
可看到开始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慢慢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铝元素。
(4)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5)用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第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
透过钴玻璃观察到有紫色火焰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钾元素。
(6)另取少量明矾固体,放入一支干燥的试管中。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观察到试管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说明明矾的组成中含有结晶水。
解析:本题属于物质组成元素的鉴定问题,证明物质中含有某种元素,通常是将相应元素转化为能发生某种特征反应的离子或单质,通过对相应的离子或单质的检验来确定是否含有相应的元素。
钾元素可利用焰色反应来直接确定,而铝元素、硫酸根离子及水可通过固体或制成溶液来直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