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法制教育说课稿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宪法基本知识2. 刑法基本知识3. 民法基本知识4. 义务教育法基本知识5. 未成年人保护法基本知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提高法律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实践表现:评估学生在法律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
4. 学生法制意识提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法制意识提升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法律知识资料:为学生提供全面、准确的法律知识来源。
2. 案例库:收集各类法律案例,以便于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
3. 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案例、资料等。
4. 实践活动场地: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需要相应的场地。
七、教学进程1. 导言:介绍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法制教育。
2. 宪法基本知识:讲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3. 刑法基本知识:介绍犯罪、刑罚等刑法基本概念,分析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4. 民法基本知识:讲解公民权利、义务、财产权等民法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 义务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介绍这两部法律的基本内容,强调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八、教学活动设计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教案第一章:法制教育的意义与目的1.1 理解法制教育的概念1.2 探讨法制教育的重要性1.3 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第二章: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的融合2.1 分析语文教学的特点2.2 探讨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联性2.3 制定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策略第三章:通过课文内容渗透法制教育3.1 选取具有法制教育意义的课文3.2 解析课文中的法制教育元素3.3 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法制教育内容第四章: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法制教育4.1 设计具有法制教育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4.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法制观念4.3 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法制教育成果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制定法制教育评价标准5.2 进行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5.3 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法制教育效果第六章:案例分析与法制教育6.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法制教育案例6.2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和道德困境6.3 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第七章:角色扮演与法制教育7.1 设计法制教育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7.2 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法律角色7.3 总结角色扮演活动中的法制教育成果第八章:参观考察与法制教育8.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律机构8.2 引导学生了解法律机构的工作流程和职责8.3 结合参观考察,进行法制教育讲解和反思第九章:专家讲座与法制教育9.1 邀请法律专家进行讲座9.2 听取专家讲解法律知识和案例9.3 学生提问、讨论,深化法制教育理解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回顾整个法制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过程10.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10.3 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措施第十一章:家庭作业与法制教育11.1 设计具有法制教育意义的家庭作业11.2 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巩固法制教育知识11.3 教师批改家庭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第十二章:课堂讨论与法制教育12.1 引导学生就法制教育相关话题进行课堂讨论12.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12.3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提炼关键知识点第十三章:法制教育与道德修养13.1 探讨法制教育与道德修养的关系13.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13.3 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第十四章:多元智能与法制教育14.1 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特点14.2 设计符合学生多元智能需求的法制教育活动14.3 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理解法制教育内容第十五章:课程资源与法制教育15.1 搜集和整理法制教育相关资源15.2 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15.3 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提升法制教育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1. 法制教育的意义与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法制教育的概念、重要性和目标,明确法制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渗透法制教案
渗透法制教案一、引言法制教育是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渗透法制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法律教育方式,旨在将法律知识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
本教案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素养。
二、目标通过渗透法制教育,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2.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常识;3. 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守法的习惯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内容1. 渗透法制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渗透法制教育是指将法律知识渗透到日常教育中,通过学科内容中的案例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渗透法制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正确的法律意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2. 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角色扮演法:通过扮演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法律的权威和公正,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法律事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4)实践教学:通过参观法庭、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亲自感受法律的权威和正义,增强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3. 渗透法制教育的实施步骤(1)了解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进行法律知识的渗透教学。
(3)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定期进行法律考核和评价,了解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成效。
四、教学资源1. 法律案例资料:准备一些适合学生的法律案例,用于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
2. 视频和图片资源:找一些与法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用于实践教学和讨论。
3. 安全环境:确保教学活动的安全,特别是在角色扮演和实践教学中。
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
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增强法制观念。
3.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法律是什么吗?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每组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小明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他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建议。
(五)互动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效果。
2.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法制教育的感悟。
2.搜集有关法律知识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谈话导入、自主学习、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互动环节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在教学重点上,我设计了一个互动对话环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法律概念。
(1)法律的基本概念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法律呢?学生1:法律是不是就是规则?教师:很好,法律确实是一种规则,但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它规范了我们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2023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讲稿范本
2023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讲稿范本尊敬的领导、教师和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将就2023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享。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法制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2023年的学科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渗透法制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第一,我们需要将法制教育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
无论是作文、语文阅读还是历史地理,我们都可以通过教材选取、教学设计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法制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阅读中选择一些与法律相关的文章或案例,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思辨能力。
在历史地理课上,通过讲解法律的演变和地方法规,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和地域差异,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第二,我们还可以积极探索跨学科的法制教育模式。
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将法制教育贯穿于多个学科的教学中。
例如,在科学实验的设计中引入法律相关的因素,让学生思考科学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
在数学课堂上讨论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在数字时代的法制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第一,我们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关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公安局等法律机构,让他们亲身体验法律的力量和权威。
可以请专业人士来学校开设法治讲座,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第二,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是指学生对法律的了解、运用和评价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制度。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背景在当今社会,法制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接触到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第二章:宪法教育2.1 教学内容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地位和作用,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了解我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过程,认识宪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宪法知识,提高宪法意识。
2.3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宪法知识竞赛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宪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刑法教育3.1 教学内容了解犯罪的基本概念、特征和种类,掌握犯罪的法律责任,了解刑罚的种类和执行,认识刑法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作用。
3.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犯罪与刑法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3.3 教学评价通过刑法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刑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民法教育4.1 教学内容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掌握民事权利和义务,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认识民法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
4.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民法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4.3 教学评价通过民法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民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行政法教育5.1 教学内容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调整对象,掌握行政行为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知识,了解行政法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作用。
5.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行政法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5.3 教学评价通过行政法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行政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年级语文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渗透法制教育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语句,能够概括文章大意。
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品质。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将法律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法律知识宣传海报,引导学生关注法律。
2.课文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针对重点语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则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4.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1.回顾上节课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文深入学习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如何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3.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各组汇报表演,教师进行点评。
4.小组讨论教师提供一则新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2.观看一部法制教育宣传片,了解我国法律体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品质。
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中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4.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遵法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法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教学过程与内容安排:1.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法制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什么作用?如果一个社会缺乏法制,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2.概念讲解(10分钟)3.法律法规简介(20分钟)介绍中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例如刑法、民法、宪法等,以及涉及人民日常生活的法律法规,如交通法规、劳动法规等。
4.法制观念的培养(3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正确认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性,并且了解遵守法律法规的好处和重要性。
5.推广法制观念(30分钟)学生分组开展一场法制宣传活动,可以设计海报、手抄报、小品等形式,向同学们宣传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如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
6.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对法制的认识和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他们对法制观念的理解和认同。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图片、视频素材:与法律、法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3.案例:真实或虚构的涉及法律的案例;4.宣传素材:海报、手抄报、小品等。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启发式问题及讨论的有效性:通过启发式问题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并且提高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和分享观点,但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避免一些学生过于凸显或隐蔽。
二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使学生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遵守法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绳子、法制、遵守、规定、道理等。
2. 故事《小猴子学法》的阅读与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理解故事内容,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法制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组词、造句练习。
3. 阅读故事《小猴子学法》:让学生默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4.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遵守法制。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书写生字词,背诵故事内容,并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道理的领悟。
3. 通过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重新演绎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和道理的理解。
2. 邀请法制工作者或警察蜀黍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法制知识。
3. 开展法制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法制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故事《小猴子学法》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法制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堂讨论表格。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避免误解。
2. 在讨论环节,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要注意调整课堂节奏,确保教学内容得到充分讲解和吸收。
十、课后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一年级班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一年级班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了解法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人们行为。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学生通过举例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章:遵守法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遵守法律的意义: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自身权益。
违反法律的后果: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和违反法律的后果。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遵守法律的意义。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第三章:法律保护我们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权益。
培养学生感激法律保护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法律保护公民权益的例子:如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刑法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等。
学生了解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权益。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法律保护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章:法律教育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法律教育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法律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法律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秩序。
学生了解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法律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享自己对法律教育的认识和感受。
第五章:法律与生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法律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5.2 教学内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渗透法制教案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渗透法制教案第一章:了解法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含义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法律的定义:介绍法律是什么,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重要性:解释法律对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或实例介绍法律的含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章:遵守法律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
2.2 教学内容遵守法律的意义:解释遵守法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如何遵守法律: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法律。
2.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制定遵守法律的行动计划。
第三章: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的权利。
3.2 教学内容法律保护权利的例子:介绍一些法律保护个人权利的实例。
我们的权利和义务:讨论作为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3.3 教学活动通过故事或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法律保护权利的实例。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法律制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意义和作用。
4.2 教学内容法律制裁的含义:解释法律制裁是什么,它的作用。
法律制裁的例子:介绍一些法律制裁的实例。
4.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制裁的意义。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法律制裁对于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法律与我们的生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5.2 教学内容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讨论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法律对我们的影响:分析法律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5.3 教学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
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法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六章:法律教育的重要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法律教育的意义:解释法律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法律教育的途径:讨论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
6.3 教学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刘书发认识厘米说课稿渗透法制教育(共5篇)
刘书发认识厘米说课稿渗透法制教育(共5篇)第一篇:刘书发认识厘米说课稿渗透法制教育认识厘米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们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来丹寨县兴仁小学,刘书发。
由于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交流的主题是怎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所以我在说课的过程中,就省略了常规说课的某些步骤,重点讲述我在这一节课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现在我就开始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及分析:“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物体长短的比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一些直观的物体进行了比较。
这节课是教学生会使用基本的长度单位“厘米”进行对物体的测量。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的基础,显得重中之重。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从中引起学生的思考,体现出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尺子。
通过让学生对尺子进行看一看、摸一摸。
使学生从尺子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的认识,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尺子。
使学生懂得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同时能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测量活动。
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利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使学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
教学难点:建立厘米的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在教法上实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
1、教师要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初中历史教案法制渗透
初中历史教案法制渗透
教学内容:法制渗透是指法律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实施过程,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法制渗透的概念、作用以及实施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目标:
1. 了解法制渗透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法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
1. 法制渗透的概念和作用;
2. 法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1. 学生理解法制渗透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掌握法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教案、教学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法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制渗透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讲解:
1. 讲解法制渗透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法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三、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法制渗透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法制渗透。
四、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制渗透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五、总结:
总结法制渗透的概念、作用和具体表现,强调学生应当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培养健康的法律意识。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或者撰写一篇关于法制渗透的文章。
教学结束。
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第一章:走进法制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
3. 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教学内容:1. 法制教育的定义和作用。
2.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 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为什么需要法制教育。
2. 讲解法制教育的定义和作用。
3. 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 讨论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
作业:1. 总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2. 列出自己应遵守的法律规定。
第二章:宪法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内容:1.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学生应如何维护宪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讨论学生应如何维护宪法。
作业:1. 描述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 列出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写一篇关于如何维护宪法的文章。
第三章:刑法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和警惕。
3. 引导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规定。
教学内容:1. 犯罪与刑罚的概念和关系。
2. 刑法的基本规定。
3. 学生应如何预防犯罪。
教学活动:1. 讲解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2. 介绍刑法的基本规定。
3. 讨论学生应如何预防犯罪。
作业:1. 解释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2. 列出刑法的基本规定。
3. 写一篇关于如何预防犯罪的文章。
第四章:权利与义务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教学内容:1.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2. 尊重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3. 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2. 讨论尊重他人权利的重要性。
3. 讨论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法。
2023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讲稿模板
2023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讲稿模板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关于2023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的讲稿。
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今后的学科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的渗透势在必行。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2023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具体方式以及预期效果。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制教育是全面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和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社会,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法制意识的提升已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们应当具备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思维,懂得尊法、守法、用法,以法治思维指导自己的行为。
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使其成为合法守法的公民。
其次,为了实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制素养和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法制教育研究与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
其次,注重教材建设,编写和采用符合法制要求的教材和教辅材料,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案例。
此外,还可以注重课堂教学,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法制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法律有关的问题。
最后,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邀请法律专家和法律工作者给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我想谈一下预期效果。
通过加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会取得以下几方面的预期效果。
首先,学生的法治意识将得到显著提高。
他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违法行为,使自己成为合法守法的公民。
其次,学生的法治素养将得到大幅提升。
2023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讲稿范文
2023年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讲稿范文标题:____年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培训讲稿。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共同思考,为推进学科教学的综合素质提升贡献力量。
一、背景分析法制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法治教育,将法治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法制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
二、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仅是法制教育落地的有效手段,更是全面培养学生成长所需的综合素质教育方式。
具体来说,渗透法制教育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通过学科教学中涉及到的相关案例和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法律,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懂得作为公民应当遵守社会规则,行使自己的权利。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科教学中引入法律文化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了解和尊重法律规则,使学生在团队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三、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到学科教学中1. 深入思考学科与法律的关系。
教师要通过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思考学科与法律的联系和共性。
并结合具体学科教学内容,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主要点和重点。
2. 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六年级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六年级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法律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 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公民行为。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3. 讨论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第二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白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2. 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言论自由等。
2. 公民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履行社会责任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和体会。
3. 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举例说明。
第三章:遵守交通法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法规,明白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交通法规的基本要求:遵守交通信号、各行其道、安全行车等。
2. 违反交通法规的危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交通法规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交通法规的认识和体会。
3. 讨论违反交通法规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第四章:防范校园暴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校园暴力的定义:指在学校范围内,学生之间以暴力手段侵害他人身体或精神的行为。
2. 防范校园暴力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助,尊重他人,化解矛盾。
小学美术《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力,通过创作表达对法律的理解,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激发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合作完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分工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法律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法律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讲解《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条款,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受教育权等。
-美术创作表达:引导学பைடு நூலகம்运用绘画、手抄报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美术作品中,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举例:在讲解法律基本概念时,可通过现实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等例子,让学生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法律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它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一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制观念。
过程与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
2.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 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学习宪法中与青少年有关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保护的规定。
第三课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 让学生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措施。
第四课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 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2. 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第五课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 让学生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学习教育法中关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规定。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法制观念的树立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法律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 案例素材: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们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金沙县第二小学,陈俊。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
由于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交流的主题是怎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所以我在说课的过程中,就省略了常规说课的某些步骤,重点讲述我在这一节课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现在我就开始说课。
首先我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学会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贫困的同伴等等。
而且,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4.培养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
教育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不可能讲解过多过深的法律知识,所渗透的法律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浅显易懂的,所以就没有重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鉴于一年级的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购物,换钱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认识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看钱、认钱换钱、摆钱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各个动手,主动探索,建立爱护人民币的法律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个过程中,出示模拟钱币。
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人民币的面值种类,给学生讲清楚这些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就是人民币。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
师:谁能说一说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教育学生: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
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花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包括认识人民币和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没有涉及到法律知识的讲述)
1、认识人民币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用过哪些人民币?
学生发言。
师:大家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几分,你们知道吗?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不过分这个单位,现在我们这里已经不用了)。
(板书:元角分)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么多面值的人民币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你们真棒,用这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下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分完后汇报交流。
甲组: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乙组: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硬币分成另一类。
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3、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哪种面值的人民币种类最多,哪种最少?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参与、交流、探索、归纳对我国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进一步学习了分类的方法,巩固复习了最少、最多。
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2、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师生做换钱游戏。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2角币,用1角币的来换老师的2角币需几个?
生上台用2个1角币换。
老师接着出示5角币,让学生用1角币换。
师:老师有1枚1元的硬币,你们应该用几个1角币来换。
同桌摆学具,然后回答。
老师总结归纳:1元=10角(板书)
(2)师生、生生之间做换钱游戏
1元能换()张2角?1元能换()张5角?
5角能换()张1角和()张2角?……。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是在认识人民币基础上,通过换钱游戏,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和角,知道他们的关系是十进关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鉴于一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年龄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设计了一个超市购物活动来吸引学生,一方面作为渗透法制教育的契机和切入点,一方面巩固所学内容。
(1)超市购物
我们在开展一个“超市购物活动”之前,先分组,每组选出一名售货员。
由售货员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
然后请同学们拿着钱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在此我有意识的给学生一些被损害的人民币和一些假币(人民币是用于教学的学具)。
学生自由购物(活动开始)
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而拿着假币和被损害了的人民币的同学就没有购到物品,这个时候,我把它作为渗透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和契机,问学生:你们哪些去超市没有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为什么?我就由此而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
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
你们手里的假币和被损害的人民币都妨碍了人民币的流通。
在实际生活中,凡是制作、使用假币和损害人民币的这种行为都是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由于学生知识特点,就不能过深过多的讲解,这个时候我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刚才活动所涉及到的法律,就(展示图片)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来理解。
(2)做一做第一题和第二题。
设计目的: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
(3)学生课后查阅有关爱护人民币的法律资料,进一步加深法律意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的高兴吗?谁能说一说你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设计目的:师生共同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
我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是时时进行,而应有计划、有契机,注意把握一个度,这样才能既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也能让学生建立相关的法律意识,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我的说课完毕,有说得不正确的地方,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五)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1元=10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