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7做一个钟摆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认识钟摆,理解钟摆的原理,进而制作出自己的钟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原理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钟摆的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制作钟摆的过程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图纸和材料。

2.准备钟摆的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钟摆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工作的?让学生对钟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钟摆的图纸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摆的结构和原理。

同时,通过播放钟摆的运作视频,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份钟摆图纸和制作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钟摆。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演示自己的钟摆,并讲解钟摆的工作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钟摆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钟摆,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类似的原理?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做一个摆钟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做一个摆钟教科版

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我们来试试看。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摆长是指从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如这两个摆,摆绳重量可以忽略不计,摆的重心就是摆锤的中心。

这是摆长。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摆绳长40cm时摆在15秒摆动11次。

我们知道:摆长越长,摆动越快,摆长越短,摆动越慢。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调整摆
时摆在15秒摆动16次。

请你想一想:要想使摆摆动15次,应该如何调整摆长呢?
时摆在15秒摆动15次。

这样一个15秒钟摆动15次的钟摆做成了,分钟可以摆动60次!
现在,我将这个磁铁固定在最低处(刻度1cm处),我们来测它
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又做好了。

我们可以从调节摆绳长短和调节摆锤重心高低两方面来调节摆长。

必要时,可以两种
通过制作一个简易摆钟研究控制摆的摆动快慢。

能通过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C.甲和乙摆动次数一样。

五年级科学下册3.7做一个钟摆说课稿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3.7做一个钟摆说课稿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一、说教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

在本课中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在30厘米长的钢尺上固定一块磁铁,且移动磁铁的位置,研究对摆动的快慢的影响,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在下一课节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五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的快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得出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这一结论,确定的教学难点是摆锤重心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三、说教学准备根据这节课教学的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钢尺、铁架台、磁铁、记录单、秒表等。

四、说教法、学法这节课我积极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综合本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了实验法、对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果。

本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动手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体验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体验发现规律后的成功乐趣。

五、说教学流程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课前热身,复习导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课堂小结;畅谈感受四个大的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教学难点】1.理解组合物体的重心位置2.理解摆长不等于摆绳长短,而是指从摆的悬挂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单摆实验仪、带刻度的钢锯条、两个磁贴、记录单教师演示:单摆实验仪、带刻度的钢锯条(20cm和30cm)、两个磁贴、圆形摆锤一个、集体汇报记录单【教学流程】复习引入(0-4分钟)——长短摆比较(4—9分钟)——有金属圆片和无金属圆片的比较(9—22分钟)——金属圆片位置不同的实验(22—35分钟)——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35——38分钟)——拓展(38——40分钟)【教学过程】〇.课前谈话1.自我介绍2.分小组并选出小组长一.复习引入1.复习前课:(1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摆)谁来说说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摆绳、摆锤)谁来指一指。

师:我们上节课学过,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板书: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2)教师再出示一个摆(20cm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摆,你再来指一指,哪部分是摆锤,那部分是摆绳?师:大家想不想试试它在15s内能摆动多少下?A摆锤怎么放合理?(摆幅小一点)B计时员怎么喊口令合理?(预备、放、停)C如何计数,最后一下算不算?2师:老师这里还有个摆(教师套上20cm和30cm的摆),和之前这个摆相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一个摆锤20cm长,一个摆锤30cm长;摆绳长度一样。

)(1)生预测,并说明理由(2)师:是这样吗?我们用事实说话。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时间的测量 做一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5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时间的测量  做一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5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材及学情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与测量》的第七课,是一节以活动构建概念的课。

教材中安排了三个活动即通过探讨长度不同的木条摆动快慢的原因认识摆长;通过“摆重心位置的改变影响摆快慢”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摆长与摆摆动快慢的关系;而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钟摆,既是为了强化应用,也是为了后续学习《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作铺垫。

五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实验习惯,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能够对问题进行一定的理性分析。

他们在前两节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摆的快慢与摆幅、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有关三个概念,但大部分同学对于摆的重心认识不清,小部分同学对摆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由于前概念影响仍容易混淆不清,摆长和摆绳长也经常出现认识错乱,因此本节课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简要处理,重点突出后两个环节,在重心位置改变影响摆摆动快慢的活动中渗透摆长,再通过合作讨论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挑战活动强化应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认识摆长的概念即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理解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1.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关系的规律。

2.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

科学态度: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制作钟摆的活动意识到科学能应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了解摆长是摆绳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板贴、全班挑战记录表、铁架台、塑料直尺、圆形塑料片、白板笔学生:每组一把打孔穿好细线的长40cm的塑料直尺、两个圆形塑料片、铁架台、秒表、活动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认识重心:游戏任务:同学们,让我们来玩一个平衡游戏,准备好一把直尺,看看谁能想办法最快速地把直尺平衡在食指上。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7做一个钟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7做一个钟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

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

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板书设计:做一个钟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教学后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3.7做一个钟摆》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制作一个钟摆,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为素材,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较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对钟摆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钟摆的原理及其应用。

2.学生动手制作钟摆,掌握制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制作和观察钟摆,了解钟摆的原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2.钟摆制作材料:木板、尺子、螺丝、螺丝帽、重物等。

3.辅助工具:螺丝刀、锯子、锤子等。

4.教学视频或图片:关于钟摆的原理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钟摆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钟摆,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钟摆的原理,展示制作钟摆的过程。

重点讲解钟摆的关键部件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钟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制作好的钟摆,讲解钟摆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中的心得。

其他学生倾听,提问,互动交流。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钟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你能想到哪些改进钟摆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一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一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时间的测量做⼀个钟摆》公开课教案_6《做⼀个钟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是⼀节以活动构建概念的课。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以学⽣猜测—实验—再猜测—再实验的主线理清教材重点,启发学⽣通过测量与⽐较的⽅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做出⼀个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为第8课作⼀个铺垫。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的⼩组合作能⼒、动⼿操作能⼒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促进学⽣思维进⼀步的发展。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已经形成了⼀定的学习态度,⾃我控制能⼒较强,能进⾏有组织有⽬的的学习,并具有⼀定的思考能⼒操作能⼒。

在第6课中学⽣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教学⽬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2.⽤测量与⽐较的⽅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组分⼯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3.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摆锤重⼼的位置影响摆动快慢。

五、教学准备1、学⽣实验准备: 每组⼀个带有可移动固定物(螺丝)的塑料管、铁架台、秒表、实验记录单2、教师实验准备:摆锤(塑料管)长度不⼀样的摆各1个、螺丝、锥形标、挂钟、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前游戏:1.出⽰⼀根塑料管,把它放在锥形标的顶上,让学⽣想办法让它平衡。

教师操作放在中间,平衡。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3-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3-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15秒摆动15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5摆动15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难点: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五、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铁架台、钩码、细线,实验记录单。

教师实验准备: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铁架台、钩码、细线、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历史故事引入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制作了一个摆钟。

(二)新知探究1、观察机械摆钟并讨论其构造和摆动特点(1)相同时间摆动次数相同(15秒15次)(2)下面有一个重摆锤(3)不停摆动,摆幅不变(4)摆锤下方有可供调节高度的螺帽2、根据材料,设计制作钟摆(1)教师提供材料:铁架台、长度相同的绳子、钢尺、磁铁、秒表、记录单(2)学生在记录单上画出要制作的钟摆,并分析要制作的摆要达到什么效果。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做一个钟摆1》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做一个钟摆1》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7.做一个钟摆一、教材简析:《做一个钟摆》是五下科学时间单元第七课,通过前面“机械钟摆”、“摆的研究”的学习,学生对摆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的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对摆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学生通过前面二节课的研究,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的基础之上,所设置的一个新问题,如果在三十厘米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圆形金属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学生该怎样进行研究呢?动手动脑当然是科学研究的好方法。

为此,教师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供有结构的动手材料;二是指导学生动脑操作材料。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进行动手、动脑操作,学会控制摆的摆动快慢,进而利用学会的方法在课堂中,制作出一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即摆钟的摆。

二、教学背景:通过5、6两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呢?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将用调节摆长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们也将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也就是摆钟的摆。

在综合考虑时间、材料、效率等问题的基础上,我对教材作了如下的调整:1.课本最后一个活动“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经过理论的计算和实践的检验,做一个这样的摆需要1米多的绳子,这样实验起来很不方便。

另外,课题是“做一个钟摆”,一般情况下,钟摆每分钟转动60次。

因此,我把活动设计成“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2.关于材料的选择。

课本里要求“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从而制成一个摆,还要求金属圆片能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14-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7做一个钟摆14-教科版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教参上规定的第一个科学概念是: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但在《摆的研究》一课的最后一个实验“摆绳一样,摆锤长短不一”这个实验中,学生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如果本课再研究教材上定的目标的话,两课不是重复了吗?因此,我根据本课实验的编排,重心放在了:摆长如何确定,同一个单摆摆长如何调节,调节有什么有意义等教学目标上。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两年的科学学习基础,储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平时重视科学实验,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依据生活提出问题——预测实验现象——亲历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分工明确,乐于探究,能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形成实验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快慢。

2.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积极动手,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3.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摆长如何确定,同一个单摆摆长如何调节。

难点: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木条、金属圆片、课件、铁架台、线绳、试验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问:上一节课我们对摆进行了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呢?(生回答)2.引言: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摆,用摆做一个“钟摆”。

(板书标题)【设计意图:出示上节课研究过的两个摆,唤起学生的记忆;通过提问,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理论依据。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一)比较两根钢条的摆动快慢1、出示两个不同的摆:师出示两个摆,问: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两个摆,有何异同?(两个摆的摆绳一样长,一个摆锤长,一个摆锤短)2、提问:你们觉得这两个摆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你的推测依据是什么?3、学生预测4、师生共同进行试验,观察它们15秒各能摆动多少下?(白板秒表)师:现在你觉得摆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学生猜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共同操作实验,初步感受当摆绳同样长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长短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制作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制作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制作一个钟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制作一个一分钟能摆动60次的钟摆,用比较的方法调整摆锤的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对有关摆的新问题表现出积极探究的兴趣。

2.能尊重实验数据,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3.“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这一发现在人类计时工具中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1.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2.做一个1分钟摆60次的摆。

难点:1.理解摆长不等于摆绳长度,而是指从摆的悬挂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调整易拉罐底部(摆锤)的位置。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木条(30厘米长)(也可以是30厘米的尺子)、易拉罐底部(小)、若干棉线、若干强力双面胶、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出示上节课的演示材料:三个易拉罐(一个空、一个装一半水、一个装满水)。

生演示:同时、同高度一起摆动。

发现:空和满的易拉罐摆得差不多快,一半水的易拉罐摆动比较慢。

原因:摆绳上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叫做摆长。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

一半水的重心往下移,使这个摆的摆长增加,摆动就慢了。

师再出示材料:两根一样的木条(其中一根上的底端固定了一个易拉罐底部)。

两这两根木条系在铁架台上,制成两个摆。

提出问题:这两个摆摆动快慢一样吗?生预测:不一样,有易拉罐底部的摆摆动得慢,因为重心下移,是这个摆摆长变长。

生演示,发现:有易拉罐底部的摆摆动得慢。

师:可见,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

我们今天就利用木条(30厘米长)、易拉罐底部、若干棉线、若干强力双面胶、铁架台来制作一个钟摆。

师出示并板书课题:制作一个钟摆。

二、探究活动:制作一个钟摆师:我们来制作一个一分钟能摆动60次的钟摆。

师引导学生:易拉罐底部(摆锤)放在木条的哪个位置,摆可以一分钟摆动60次?生讨论。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3.7做一个钟摆》是一节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钟摆的原理,并能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钟摆,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物体和现象充满好奇。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制作钟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钟摆的原理,学会制作一个钟摆,并能解释其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钟摆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钟摆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对钟摆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实验、制作、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钟摆的相关知识,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提前学习简单机械知识,了解钟摆的基本原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钟摆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吗?”引导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钟摆的原理,并通过动画或实物展示钟摆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摆的运作。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材中的制作方法,亲自动手制作钟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钟摆,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3.7《做一个钟摆》教案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课题做一个钟摆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2、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3、对比摆长不同会影响摆的快慢,调整摆长,做一个1分钟摆30次的摆。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重点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难点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小结】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重量不一样。

2、这两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讨论交流通过上节课发现的新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根据我们对摆的研究,让我们来制作一个钟摆(1)任务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或塑料棒),竖直悬挂在支架上,让其能自由摆动。

观察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2)注意事项①两个摆的摆绳长度要一样②摆动的时间要相同(15秒)③自由摆动,不能推摆④碰到支架需重新实验⑤重复实验三次,做好记录(3)15秒木条摆动观察记录制作摆,观察通过相同的绳长,摆锤重心高低不同的放法研究摆长的定义。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2、摆的快慢与木条(或塑料棒)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摆长与摆绳摆长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看,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拓展】怎样确定物体的重心?【小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例如,均匀细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均匀球体的重心在球心,均匀圆柱的重心在轴线的中点。

做一个钟摆

做一个钟摆

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作者:张永法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449 更新时间:2010-6-9 13:17:57萧山区临浦三小张永法【整体设计】“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30次的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物体重心的认识,以及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准备: 每组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铁架台、钩码、细线,实验记录单。

2、教师实验准备:一个带有可移动摆锤的摆杆、铁架台、钩码、细线、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物体的重心。

1、让学生观看顶缸杂技表演的录像,让学生说说顶缸杂技演员是怎样做到的?2、让学生也来演演杂技:怎样才能在小正方体上顶住一个大长方体?思考为什么物体被停留在小正方体上而不掉下去呢?(小正方体处在了物体重量的中心位置了)如果换个方向再顶呢?这时物体的重量中心怎么不在原来的位置了呢?物体真正的重量中心到底在哪里呢?3、教师用课件展示,让学生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7》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钟摆的原理,学习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并探究影响钟摆摆动周期的因素。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强,对于简单的实验和制作活动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钟摆的原理和物理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耐心讲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钟摆的原理,知道钟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2.学会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钟摆的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钟摆。

2.教学难点:钟摆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钟摆的原理和影响摆动周期的因素。

2.运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钟摆,培养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摆的材料:木棒、小球、绳子、计时器等。

2.准备相关的科学知识资料,以便为学生提供参考。

3.划分好学习小组,确保团队合作顺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钟摆的图片和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钟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钟摆是如何工作的吗?”让学生思考钟摆的原理。

2.呈现(5分钟)简要讲解钟摆的原理,展示制作钟摆的材料和工具。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钟摆的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制作钟摆的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钟摆。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好的钟摆,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其他学生倾听,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钟摆实验,探究摆动周期与摆长和重力的关系。

五年级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做一个钟摆(区一等奖)

五年级科学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做一个钟摆(区一等奖)

做一个钟摆(一)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做一个钟摆”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7课。

在第6课中学生通过研究摆,已经认识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摆绳长度与摆动快慢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节课将紧紧结合第6课的学习内容来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快慢。

教材重点启发学生通过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认识摆的摆动快慢规律,发现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的规律后能动手做出一个20秒摆动20次的钟摆。

同时通过测量分析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整理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动次数。

●对钟摆不断地调整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20次。

●运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来研究钟摆的摆动快慢。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与准确测量的重要性。

●对新问题的研究保持积极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一个摆重心的位置影响摆动快慢。

(二)教学准备:学具:每个小组一个带重物的摆,一个计时器,一张记录单。

教具:两个摆绳一样长摆锤一长一短的摆,一个重物,一个计时器,一张记录单。

(三)教学过程:一.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1. 复习: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2. 师出示两个摆绳一样长,摆锤一长一短的摆问:观察这两个摆,你发现了什么?(摆绳一样长,摆锤一长一短)相同时间(20秒)内它们摆得会一样快吗?哪个快?实验一:1>师计时发令,一生执摆,其他生数数。

(逐一试)(生汇报,师贴图,板书)问:怎么样?结论:摆锤短的摆得快,摆锤长的摆得慢。

师:再试一次?2>师计时,叫两学生执摆,其他学生分两组数数,再次验证结论。

师小结问:这就说明摆得快慢还与什么有关系?(板书:摆锤的长短)3.操作问:在摆锤的下端加一个重物,摆锤的总长有没有变?摆得快慢会有变化吗?认为有变化的请举手?(验证一下)实验二: 生计时发令,师执摆,其他生数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摆钟》教案.doc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一个摆钟》教案.doc

7・做一个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进一步认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知道摆长不是摆绳的长度,也不是摆绳和摆锤的总长,而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长度;知道如果在摆锤不同位置加重物,会改变重心的位置,从而导致摆长不同,摆动快慢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反证的方法,运用“摆长相同快慢一致”规律判断两个摆长度是否一致,在不断否定摆长错谋前概念的慕础上建构“摆长”的科学概念;在实验慕础上能快速制作每分钟摆动60 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学情分析】1.前一课时学生已知摆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而与摆幅和摆重都无关。

这些都是根据摆的快慢判断摆长是否一致的必要储备。

2.学生在前面摆的活动中,对于对比实验的的设计,摆的次数的测量都具备了一定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不断否定错谋前概念,在不断否定中建立“摆长”科学概念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重心,理解摆长。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自制的两组摆、教学课件、学习记录单、磁性黑板贴等学生分组材料:1.探究摆长的材料,三种不同类型的摆,共9组,秒表等。

2.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钟摆的材料、秒表、尺子等。

学生材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兴趣激发,思维预热1.复习摆的快慢与摆长的关系.2.观看老师带来的两组摆的不同,推测并解释摆动的不同,从而引入本课的思维基础: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相等,快慢相同,摆长不同,长慢短快。

(粘贴)二、情境创设,思维体验探究活动一:探究摆绳长度是否是摆长。

1.观察老师准备的一组摆,和前一节课的摆有什么不同,提出关于摆长的问题。

2.引导孩子思考并在导学单上完成对于“摆长啪勺猜测,根据对摆长的理解对两个摆的摆动快慢进行预测。

3.引导孩子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4.师生合作分工测量,共同完成实验取证。

5.共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粘贴板书:摆绳长不一定是摆长。

三、合作探究,思维建构探究活动二:探究摆绳和摆锤总长是否是摆长1.谈话引入:通过前面实验我们发现摆绳长度不是摆长,那么前面同学提到的摆绳和摆锤的总长是不是摆长呢?2.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和刚才长摆锤一样的摆,不同的是有的在摆锤下面加了重物,有的在上面,有的在中间。

教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2)

教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7、做一个钟摆》教案(2)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7.做一个钟摆一、教材简析:《做一个钟摆》是五下科学时间单元第七课,通过前面“机械钟摆”、“摆的研究”的学习,学生对摆的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的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对摆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学生通过前面二节课的研究,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的基础之上,所设置的一个新问题,如果在三十厘米长的木条上固定一块圆形金属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学生该怎样进行研究呢?动手动脑当然是科学研究的好方法。

为此,教师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供有结构的动手材料;二是指导学生动脑操作材料。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进行动手、动脑操作,学会控制摆的摆动快慢,进而利用学会的方法在课堂中,制作出一个30秒摆动30次的摆,即摆钟的摆。

二、教学背景:通过5、6两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但是教科书又为学生们的研究设置了新问题,如果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该怎样控制这个摆的摆动快慢呢?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将用调节摆长的方法来调节摆的快慢。

经过这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钟摆,并学会控制钟摆的快慢。

根据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们也将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也就是摆钟的摆。

在综合考虑时间、材料、效率等问题的基础上,我对教材作了如下的调整:1.课本最后一个活动“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经过理论的计算和实践的检验,做一个这样的摆需要1米多的绳子,这样实验起来很不方便。

另外,课题是“做一个钟摆”,一般情况下,钟摆每分钟转动60次。

因此,我把活动设计成“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

2.关于材料的选择。

课本里要求“在30厘米长的木条(或塑料棒)上固定一块金属圆片”从而制成一个摆,还要求金属圆片能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7做一个钟摆【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

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

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板书设计:
做一个钟摆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