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
中医考试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
中医考试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细目一太阳病本证要点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释义】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
“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浮缓,又言病机营卫不调,即卫阳浮盛、营阴失守。
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营卫之气受邪,卫气奋起抗邪,趋向于外,与邪相争则见发热、脉浮,故曰“阳浮者热自发”;卫气受邪,失于固密,营阴不能内守,泄漏于外,则见汗出,故曰“阴弱者,汗自出”;卫气为风寒所袭,失其“温分肉”之职,加之汗出肌疏,故见恶风恶寒。
太阳中风为表证,其热不似阳明里热发自于内,其热势不高,故曰“翕翕发热”。
太阳中风证表气不和,每每影响里气,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见鼻鸣;胃气上逆,可见干呕等。
桂枝汤方中,桂枝辛温,温经通阳,疏风散寒。
芍药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二者等量相配,一辛一酸,一散一敛,一开一合,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调和营卫。
因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本,故又用生姜、大枣益脾和胃。
生姜辛散止呕,助桂枝以调卫。
大枣味甘,补中和胃,助芍药以和营。
姜、枣合用,亦有调和营卫之功。
炙甘草补中气且调和诸药,与桂枝、生姜等辛味相合,辛甘化阳,可增强温阳之力;与芍药等酸味相配,酸甘化阴,能增强益阴之功。
要点二伤寒表实证1.麻黄汤证【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释义】本条论太阳伤寒的证治。
外邪袭表,正邪交争,表闭阳郁,不得宣泄,故发热;寒邪束表,卫阳被遏,失其温煦之职,故恶风。
寒为阴邪,寒性收引,营阴闭郁故无汗。
头项腰脊为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邪侵袭太阳经脉,经气运行不畅,故见头痛,腰痛,身疼,骨节疼痛。
肺主气,外合皮毛,毛窍闭塞,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气喘。
由于其喘与毛窍闭塞相关,故言“无汗而喘”。
麻黄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
【《伤寒论》六经辩证】
【《伤寒论》六经辩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第19讲表郁轻证
第19讲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我们前面讨论了太阳表证、风寒表证有汗的用桂枝而禁用麻黄,无汗的用麻黄汤而禁用桂枝汤。
似乎有汗和无汗之间,有截然不同的、那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了,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是不能混用的,可是在临床上我们却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表有寒邪闭郁,寒邪并不重,病证的时间已经长了,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用桂枝汤不能够宣散体表的寒邪,用麻黄汤又怕更伤营卫之气,用桂枝也不合适,用麻黄也不合适,所以张仲景就把两个方子结合起来,减小它的剂量,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桂枝麻黄合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
我们打开讲义,看原文的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你看,病程已经长了,现在得症状表现是什么呢?"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疟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寒热交错,一个是阵发发作,这里得如疟状是"寒热交错如疟装"还是"阵发发作如疟状"呢?我们往下看原文就可以知道,从发热的特征来看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发热比较明显而恶寒比较轻,他没说寒热交错,那是什么如疟状呢?隔过"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下面有一日二三度发,一天发作两三次,因此我们就知道这个证候的特点是"发热恶寒,阵发发作如疟状”,一天发作两三次。
这是不是邪气入少阳的表现,是不是邪气传阳明的表现?他下面说了两段话,"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其人不呕说明邪没有入少阳。
我们前面曾经说过,少阳病是胆热气郁的证,邪入少阳,胆火最容易犯胃而容易出现起呕、多呕的临床表现,因此在《伤寒论》里常常以呕吐的存在和不存在来提示少阳病的存在和不存在。
所以我们前面讲第四条的时候,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那个"颇欲吐"就提示邪入少阳。
我们这里的"其人不呕"就提示这是邪气没有入少阳,没有出现少阳症状。
蓄水证蓄血证
【提要】蓄血病势不急的辨治 【分析】
伤寒有热
↓ 少腹满
小便不利←水蓄下焦
抵当丸 ↑
血蓄下焦 破血逐瘀 小便反利←有血 — 证情较轻 → 峻药缓用
腹虽满而不硬
未见神志改变
【方药】
水蛭20个 虻虫20个 抵挡丸 桃仁25个 大黄三两 服用法:
水蛭30个
抵挡汤
(分温三服)
虻虫30个 桃仁20个 大黄三两
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
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不可余药:
即周时,一昼夜
⑴ 不可用其他药;
以⑴说较妥当
⑵ 不可剩药,即连汤带滓尽服之。
【词解】 ⑴结胸:证候名。指有形实邪结于胸膈脘腹,以 疼痛为主的证候。
⑵太阳随经:太阳表邪不解,顺随经脉内传。 【提要】太阳病蓄血重证之证治。
【分析】
表证仍在—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等
发狂 ←瘀热上扰,神明无主
主证
少腹硬满←瘀热互结于下焦
表里同病
小便自利←病在血分,不在气分 反不结胸←非热与痰水互结
六、太阳蓄血证
桃核承气汤证 抵挡汤证 抵挡丸证
㈠ 桃核承气汤证 【原文】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⑴,其人如狂⑵,血自 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⑶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 汤。(106)
【词解】 ⑴热结膀胱: 膀胱位居下焦。热结膀胱,指邪热与
血互结于下焦。 ⑵如狂: 指神志不宁,象发狂一样不安。 ⑶少腹急结: 指下腹部拘急疼痛。
病机: 外有表邪,内有蓄水 治法: 化气行水,兼以和表 方药: 五苓散
【临床运用】
⑴ 本方以化气行水为主,故无论有无表证,皆可使用。蓄 水重证似今之尿毒症,此时再五苓散疑病重药轻,治宜 解毒利水降逆止呕法。
太阳蓄水证
五苓散证(71、72条)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 因:胃中干-胃中津液不足 转 归 一 烦躁不得眠-胃不和则卧不安 证 欲得饮水-口渴欲饮 治:少少与饮之 脉:浮 小便不利-外邪循经入里,膀胱气化不能 二 微热-表邪未解 证 消渴-口渴而饮水不解,津液不能上承 治:通阳化气利水,外散风寒-五苓散
水逆证(蓄水重证)
桂枝-通阳化气
生姜-温散胃中水饮 温中阳行水
炙甘草-和中补虚
证型
五苓散 水 证 气 内 停 茯苓甘 草汤证
病机
主证
治则
导 水 下 行 温 胃 散 水 茯 苓 桂 枝
方药
白术 泽泻 猪苓
鉴别
烦渴 小便不利 (下焦)
膀胱气化 烦渴,少腹 化 不利,水 满,甚则水 气 蓄下焦 入即吐,小 散 便不利 饮 胃虚不化,口不渴,心 水停中焦 下悸, 厥逆, 小便自利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 饮水者,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4)
病程:六七日不解
表证:发热恶寒头痛等症 太 阳 中 风
心烦-水饮上扰心神 渴欲饮水-水饮内停,津不上承 里证 水入即吐-水饮扰胃,胃失和降 小便不利-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诊断-水逆 证
治:通阳化气利水-五苓散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பைடு நூலகம்去皮)
泽泻 猪苓 利水渗湿,通利小便 茯苓 白术-健脾益气,助脾运湿 桂枝-辛温,通阳化气以行水,兼解表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茯苓甘草汤证(73条)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 汤主之。(73)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 者,必苦里急也。(127)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刘渡舟在明、清两代,一些杰出的医家,如张景岳、程钟龄、江笔花等人,他们从六经辨证中抽出阴阳两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当时受到医家的重视和欢迎。
后来又加以发展和完善,才成为现在的八纲辨证。
从江氏的《表里虚实寒热辨》之文,还可看出当时的提法,只是阴阳称纲,然表里虚实寒热犹未被提到纲的高度。
江氏说:“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
而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
夫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良医之救人,不过辨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
”他的说法和张景岳的“两纲”、“六变”的主张基本相似。
可以说,这是八纲辨证体系形成前的雏形阶段。
我们今天重温八纲辨证体系的发展和临床运用情况,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也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而在《伤寒论》中六经与八纲则又是紧密相连、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的。
这是因为,六经是物质的,是脏腑经络的概括,辨证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所以诸病不能越出六经的范围。
然而六经的证候表现,也不能离开八纲分证的规律,所以二者必须相结合才能完善地用于临床辨证。
现将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一、阴阳《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
”故阴阳两纲,既为六经之纲,又是八纲之纲,用以统摄诸证及其发展变化。
1. 太阳病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分。
若脉浮发热而恶寒的,则为病发于太阳,叫做阳证。
若脉沉,无热而恶寒的,为病发于少阴,则叫阴证。
2. 阳明病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有阴阳之分。
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则为病发于阳明,叫做阳证;若阳明中寒,内转太阴,而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出凉汗,大便初硬后溏,为病发于太阴,则叫做阴证。
3. 少阳病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变。
若其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为病发于少阳,则叫做阳证。
若见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舌苔黑滑,为病发于厥阴,则叫做阴证。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一)太阳病1、太阳经证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以恶风寒,头颈强痛,脉浮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
(1)、太阳中风证(表虚证)临床变现: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鼻鸣、干呕,舌苔薄白。
辨证依据:以恶风、汗出、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2)、太阳伤寒证(表实证)临床变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舌苔薄白。
辨证依据: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方药:麻黄汤2、太阳腑证太阳经证不解,病邪由太阳之表内传膀胱腑所表现的证候。
(1)、太阳蓄水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辨证依据:太阳经证与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并见。
治法:行气利水方药:五苓散(2)、太阳蓄血证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辨证依据: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大便色黑。
治法:攻瘀逐血方药: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1)、太阳中风兼见气逆作喘:桂枝汤+厚朴、杏仁。
(2)、太阳病兼见项背强几几(拘急不舒),有汗表虚: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表实: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表虚:桂枝二越婢一汤;无汗属表实证(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饮),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疗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肋,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满胀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小建中汤;如气血亏虚,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二)、阳明病1、阳明经证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而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燥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辨证依据: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治法:清热生津方药:白虎汤2、阳明腑证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出汗,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至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伤寒论》背诵条文(郝万山教授版本)
伤寒论》背诵条⽂(郝万⼭教授版本)1太阳病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中风表虚证12.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发,阴弱者,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鸣⼲呕者,桂枝汤主之。
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53.病常⾃汗出者,此为营⽓和,营⽓和者,外不谐,以卫⽓不共营⽓谐和故⽿。
以营⾏中,卫⾏脉外。
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54.病⼈藏⽆他病,时发热⾃汗出⽽不愈者,此卫⽓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其⼈恶风,⼩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汤主之。
⼆、伤寒表实证35.太阳病,头痛发热,⾝疼腰痛,⾻节疼痛,恶风,⽆汗⽽喘者,⿇黄汤主之。
31.太阳病,项背强⼏⼏,⽆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
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疼痛,不汗出⽽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瞤,此为逆也。
39.伤寒脉浮缓,⾝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40.伤寒表不解,⼼下有⽔⽓,⼲呕发热⽽咳,或渴,或利,或噎,或⼩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青龙主之。
41.伤寒⼼下有⽔⽓,咳⽽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青龙汤主之。
三、表郁轻证23.太阳病,得之⼋九⽇,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不呕,清便欲⾃可,⼀⽇⼆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汗、更下、更吐也;⾯⾊反有热⾊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汗出,⾝必痒,宜桂枝⿇黄各半汤。
(完整word版)伤寒论原文辨证要点
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太阳病辨证纲要及分类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辨证要点:恶寒(恶风),或伴发热,头痛连项,脉浮.病机: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
意义:太阳病提纲(诊断标准)。
凡此后言太阳病者,即具此证此脉.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辨证要点: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辨证要点: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太阳病本证(一)桂枝汤证系类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辨证要点: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辨证要点:杂病之自汗及阵发性发热、汗出久久不愈,无明显脏腑病变及其他表里证。
病机:营卫不和.治法:调和营卫,先其时发汗,方用桂枝汤.意义:桂枝汤不仅可用于治疗太阳病,也可用于治疗杂病,凡营卫不和者,皆可用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地关系
论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作者/刘渡舟在明、清两代,一些杰出的医家,如张景岳、程钟龄、江笔花等人,他们从六经辨证中抽出阴阳两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当时受到医家的重视和欢迎。
后来又加以发展和完善,才成为现在的八纲辨证。
从江氏的《表里虚实寒热辨》之文,还可看出当时的提法,只是阴阳称纲,然表里虚实寒热犹未被提到纲的高度。
江氏说:“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
而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
夫里为阴,表为阳,虚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良医之救人,不过辨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此阴阳而已。
”他的说法和张景岳的“两纲”、“六变”的主张基本相似。
可以说,这是八纲辨证体系形成前的雏形阶段。
我们今天重温八纲辨证体系的发展和临床运用情况,作为我们的参考和借鉴,也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而在《伤寒论》中,六经与八纲则又是紧密相连、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的。
这是因为,六经是物质的,是脏腑经络的概括,辨证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所以诸病不能越出六经的范围。
然而六经的证候表现,也不能离开八纲分证的规律,所以两者必须相结合才能完善地用于临床辨证。
现将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一、阴阳《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
”故阴阳两纲,既为六经之纲,又是八纲之纲,用以统摄诸证及其发展变化。
1.太阳病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分。
若脉浮发热而恶寒的,则为病发于太阳,叫做阳证。
若脉沉,无热而恶寒的,为病发于少阴,则叫阴证。
2.阳明病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有阴阳之分。
若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则为病发于阳明,叫做阳证;若阳明中寒,内转太阴,而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出凉汗,大便初硬后溏,为病发于太阴,则叫做阴证。
3.少阳病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而有阴阳之变。
若其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为病发于少阳,则叫做阳证。
若见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舌苔黑滑,为病发于厥阴,则叫做阴证。
《伤寒学》(表郁轻证、变证辨证治则)共38页文档
讲析: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表郁轻证的治疗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原文25条)
[讲析] 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两种不同转归
服桂枝汤 大汗出
邪仍在表
脉洪大
与桂枝汤
前症犹在
大邪已去,余邪犹存
形似疟,一日再发 正亦受伤 表郁轻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原文25条)
[讲析] 2、表郁轻证的治疗
服桂枝汤 大汗出
表郁轻证
形似疟,一日再发(恶寒发热)
提要:本条论发汗后虚实不同的两种转归
讲析:
(三)辨虚证实证
原文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 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提要:本条论下后复汗阴阳两虚的脉证
讲析:
(三)辨虚证实证
原文75条: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 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 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 喘,以水灌之亦喘。
寒少,一日二三度发 一日再发
面红,身痒,无汗
或兼汗出,身痒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心烦,口渴
病机 表郁日久,证轻邪轻 表郁日久,证微邪微 表郁轻证,兼有郁热
治法 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方药 份量
两方 比例
桂枝汤原量1/3 麻黄汤原量1/3
1:1
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伤寒脉络之太阳篇——表郁轻证
伤寒脉络之太阳篇——表郁轻证五:表郁轻证1: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文】: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原方原量】: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掰)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病机】:表郁日久,邪轻证轻。
【主症】: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伴面热、身痒。
【治法】:辛温解表,小发其汗。
2:桂枝二麻黄一汤【原文】: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技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原方原量】: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再服。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
今合为一方。
将息如前法。
【病机】:表郁日久,证微邪微。
【主症】: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发作两次,伴面热、身痒。
【治法】: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3:桂枝二越婢一汤【原文】: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原方原量】: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汤一分。
【病机】:表郁邪轻,外寒内热。
太阳蓄水证
太阳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胃中阴液不足),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多次少量慢慢给予饮水)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口渴能饮,饮不渴解)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蓄水证的成因:一:太阳病失治;二:患太阳表证期间,由于太阳之气抗邪于表,膀胱气化功能相对低下,此时如果大量饮水,不能全部气化,导致水液内留,继而抑制膀胱的气化功能。
从而形成太阳蓄水证。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胃虚水停证:病机:胃气虚水停胃中。
病因:饮水过多,(患太阳表证期间饮水过多。
)
主症:心下悸,胃阳与水邪相博的表现。
上腹部部有振水声,如囊裹水,手足厥冷-水阻中阳,阳不外达。
中下焦停水的鉴别:口不渴,小便利(小便正常),茯苓甘草汤主之。
苓桂姜草汤主之。
干姜量大。
成因:1: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府,膀胱气化失司。
2:在患太阳表证期间。
膀胱气化机能低下的情况下,饮水过多,水液内停,阻遏膀胱气化功能。
1.2=膀胱气化不利!
主症:膀胱气化不利:1,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口渴,消渴,烦渴,渴不欲饮。
2,废水不能外排的小便不利。
水蓄下焦,气机雍遏,少腹苦里急,水饮上逆,阻滞中焦气机,可见心下痞-水痞。
使胃失和降,水邪上逆,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水痞。
治疗用五苓散,內利外疏,表里两解。
十七、太阳蓄水证
十七、太阳蓄水证原文的71 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一条它的目的本来是讲太阳蓄水证的证治的,但是太阳蓄水证有一个主证是口渴,所以它在这一条得前半条首先提出了胃中津液不足得口渴,来和太阳蓄水证得口渴相鉴别。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这就容易伤津液,那么是伤那个脏腑得津液,这主要和人体的素体体质有关,如果素体是胃阴虚的,那就容易伤胃家的津液,如果素体是肺阴虚,那就容易伤肺的津液,对于这也条来说,出现了胃中干,就是胃中津液不足,胃中津液不足,就会导致虚火内升,虚火上扰,就会出现烦躁不得眠。
对于人体来说,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体内缺少什么,它就要在外界索取什么,这叫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
其实,好多动物也是这样,内有所缺,必外有所求,那么津液不足了,缺水了,它就要喝水,肚子饿了,缺少能量了,它就要吃饭,这是动物的一个生存本能,这个有一个朋友,在药房工作,他说:郝老师,这个药房的青葙子,你无论放到什么地方,老鼠都会给你偷吃了,我放到一个密封的大木头盒子里,我想这次它不会偷吃了吧,没想到它居然把盒子给咬一个大窟窿去吃这个青葙子,说青葙子有什么作用?他是搞药的,它不知道这个药有什么作用,我说青葙子有明目的作用,老鼠经常夜里活动,它觉得夜里视力差,所以它就吃你的青葙子。
实际上,这个动物它的许多的本能,比我们人还要高明一些。
在热带雨林的猴子,得了疟疾以后,你说得了疟疾以后,它也是一阵冷,一阵热,也是很痛苦的,冷起来直打哆嗦,没有些人给它治疗,野生的猴子呀,它自己爬到金鸡纳树上啃树皮吃,吃上一段时间它不冷不热了。
人类从金鸡纳树的树皮中提取出奎宁来治疗疟疾,也不久是100 多年吗?在非洲丛林中的大象,有一群外国人,有医生、记者,有动物学家,就观察这群大象的生活,他们发现有一只母象怀孕了,他们就天天跟着这头母象,反正这个母象每天走的路也不多,也不少,差不多都是五公里,吃的植物都是固定的,他说大象的食物太单调了,他就跟着,每天都跟着,有一天发现这个大象离群,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一量28 公里,走到一个小河边上,发现一棵树,然后就把这个说的叶子全吃了,然后这个象就慢慢回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9讲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前面讨论了太阳表证、风寒表证有汗的用桂枝而禁用麻黄,无汗的用《麻黄汤》而禁用《桂枝汤》。
那么似乎有汗和无汗之间,有截然不同的、那当然是截然不同的了,《桂枝汤》和《麻黄汤》之间是不能混用的。
可是在临床上我们却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表有寒邪闭郁,寒邪并不重,病证的时间已经长了,营卫之气已经有所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用《桂枝汤》不能够宣散体表的寒邪,用《麻黄汤》又怕更伤营卫之气,用桂枝也不合适,用麻黄也不合适,所以张仲景就把两个方子结合起来,减小它的剂量,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桂枝麻黄合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
我们打开讲义,看原文的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你看,病程已经长了,现在得症状表现是什么呢?“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疟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寒热交错,一个是阵发发作,那么这里得如疟状是“寒热交错如疟状”还是“阵发发作如疟状”呢?我们往下看原文就可以知道,从发热的特征来看,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发热比较明显而恶寒比较轻。
他没说寒热交错,那是什么如疟状呢?隔过“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下面有一日二三度发,一天发作两三次。
因此我们就知道这个证候的特点是“发热恶寒,阵发发作如疟状”,一天发作两三次。
那么这是不是邪气入少阳的表现,是不是邪气传阳明的表现?他下面说了两段话,“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其人不呕”说明邪没有入少阳。
我们前面曾经说过,少阳病是胆热气郁的证,那么邪入少阳,胆火最容易犯胃而容易出现起呕、多呕的临床表现,因此在《伤寒论》里常常以呕吐的存在和不存在,来提示少阳病的存在和不存在。
所以我们前面讲第四条的时候,那么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那个“颇欲吐”就提示邪入少阳。
我们这里的“其人不呕”就提示这是邪气没有入少阳,没有出现少阳症状。
那么底下一句话“清便欲自可”,这个“清”字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厕,清也,厕所在古代叫做清。
那么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说:厕,清也,厕所叫做清。
清代的写《说文解字》的段玉裁他说:圊,清,古今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清”字可以当作厕所来讲。
“清”字当厕所讲的时候,后来就写作有方口框的这个圊,因为厕所是要加围墙的。
那么为什么可以把厕所叫做圊,西汉刘熙《释名》说的很有意思,他说“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
”就是说最脏的地方,或者说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应该经常打扫它,使它干净,因此就把厕所叫做圊。
所以直到后来还把马桶叫做净桶,你看西游记里把马桶叫做净桶,本来是盛很脏的排泄物的桶他就叫净桶,你看中国古人在说话上非常有意思。
所以这个“清”在这里就是厕所。
名词厕所“清便欲自可”的这个“清”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当什么来讲呢?当便、排、拉。
“清便”就是排的大便,拉的大便。
在《伤寒论》中有“清脓血”,还有“清血”,还有“清谷”,你比方说“下利清谷”,清脓血就是便脓血,厕清的清,名词活用为动词,当便、排、拉来讲,清脓血就是便脓血,清血就是便血。
“下利清谷”,下就是拉,利就是稀,清就是便、排,谷就是不消化的食物,“下利清谷”就是两个并列的动宾词组,它的意思是说拉的是稀,拉的是不消化的食物,所以那个下利清谷的清字不是形容词,不是修饰这个谷字是清的,不是这样的,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当拉讲,谷是不消化的食物,拉的是不消化的食物。
有一年,我们自学考试,考伤寒名词解释“清血”,有一个学生,怎么解释呢?说,清血,疑为血清之物,他以为出题出错了,应该是血清,那么他怀疑是血清之物。
血清者,血液中清新之物质也,那你说我们能给他分吗?所以,清血的清字,清脓血的清字,都是厕清的清,名词活用为动词,当便、排、拉来讲,清便就是排的大便。
欲自可,这个可犹宜也,可在这里就是合适、合宜就是当宜讲,那么现在这个欲字当什么讲?欲通续,为什么说欲通续?首先,欲和续在古音韵中是同一韵部的字,同一韵部的字就可以通假。
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你要有书证,首先在《脉经》里,王叔和写的脉经,他引用了《伤寒论》中的内容,他引用了《伤寒论》中的条文,只不过在脉经本子里头他引用的这个《伤寒论》的条文,是引条文而没有引用方药组成,他引这句话的时候,他是欲做续,说清便欲自可,他写的是清便续自可,另外就《伤寒论》本身,还有一个“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篇”,不可发汗病,不可汗,也有这段话,这段话也是欲做续,那么这两种情况在文字训诂上叫什么呢?《脉经》欲做续,这叫“别本以见例”,其它本子有这个例子,你这是清便欲自可,脉经是清便续自可,那就是欲通续,这叫别本以见例,就是同一本书,张仲景的《伤寒论》,在“辨太阳病脉证病治”上,他作“清便欲自可”,在“辨不可发汗脉证病治篇”,他作“清便续自可”,这叫同本以互证。
所以我在这里顺便介绍一些训诂的常用的词汇,也许对大家有一些好处,这叫同本以互证,那么这两个例子充分证明,清便欲自可的欲就是清便续自可,也就是拉的大便、排的的大便持续着正常的,说明什么呢?这是个鉴别诊断,说明邪气没有穿阳明,所以这里的其人不呕说明邪气没有传少阳,排的大便持续着正常的,说明邪气没有传阳明,因此邪气仍然还在太阳。
那么这种情况,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变化,一种变化,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就是脉微微的由浮,它不是寒邪蔽表吗?由浮紧慢慢的变成微微的缓和了,这提示了寒邪退,由紧变得和缓了,变得松弛柔软了,提示了寒邪退,“小则平”嘛,提示了寒邪退,所以为欲愈也。
还有一种情况,脉微而恶寒者,是里阳虚,微脉我们已经讲过几次了,微者薄也,轻取摸不到,重按就把血管压扁了,那是提示了阳气虚,鼓动无力的一种表现,脉搏的搏动幅度非常弱,那么脉微是里阳虚,恶寒呢是表阳不足,温煦失司,所以仲景接着说“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这里的阴阳不是指的阴精阳气,阴是指的里,阳是指的表,阴阳俱虚是指的在里的阳气和在表的阳气都虚,因为是根据前面的症状来的,脉微是里阳虚,恶寒是表阳虚,所以这里是表里阳气都虚的表现,不可以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那就不能再用发汗的方法,再用催吐的方法,再用泻下的方法。
这是太阳病表邪闭郁日久以后的第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可以自己好,第二种情况肾阳更加虚衰了,那就不可以用攻邪的药了,第三种情况,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什么是热色呢?就是发热的脸色,也就是面色发红,这提示了表有小寒闭郁,人体阳气被郁,所以这时邪气还没有解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症状,“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因为他没有能得到出汗,“身必痒”,所以身痒也是这个方证的症状。
这样的话我们把它归纳起来,这个证候临床表现,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天发作两三次,这是一个症状,第二个症状是面赤,第三个症状是身痒,寒邪重则身痛,寒邪闭郁的重了,寒主凝滞,寒主收隐,使肌肤的气血涩滞,不通则痛,使肌肤的经脉拘挛,拘挛则痛,所以寒邪重则身痛,寒邪轻则身痒,它没有达到痛的程度,它仍然是闭郁于表,但是闭郁得不重,经脉气血似通非通,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身痒的状态,这个时候用《桂枝汤》不合适,因为它毕竟是没有汗,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它没有汗。
用《麻黄汤》,又嫌它发汗力量太强,它不是身疼痛,而是身痒,所以这个时候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那么所谓《桂枝麻黄各半汤》,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它的剂量来看,是《桂枝汤》和《麻黄汤》各取三分之一量,合起来为一剂,煮了以后呢,再分三次吃,因此呢,它的每次治疗量,仅仅是《麻黄汤》原方量的九分之一,和《桂枝汤》原方量的九分之一相和。
我们按照刚才上次课我们谈到的汉代的度量衡制,确切地折合成今天得剂量,这个方子一次量它用的到底是多少,用的桂枝是5克,芍药是8克,生姜是5克,甘草5克,麻黄5克,大枣一又三分之一枚,你看,一又三分之一枚,我们精确一点,就说他用了多少,你用一枚就行了吧,杏仁70个,哦,不是70个,杏仁24个,2克,因为他是分了三次吃,杏仁2克,你看这个方子药量是不是很小,所以一看经方药量以两来记认为都很大,它实际的一次治疗量,你看《桂麻各半汤》一次治疗量就是这么小,当时仲景就是用了这么小的剂量,来发散在表的寒邪,同时又有调和营卫的作用。
好,我们接着看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这一条的前半段,它所讲的,是服《桂枝汤》以后的一种特别情况,那么,服《桂枝汤》,出了汗了,为什么还要再用《桂枝汤》,主要是出了汗了,邪气没有解除,因为,要求“汗出濈濈zhezhe,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现在你的大汗出就是令如水流漓,正气先伤,所以,它病情没有解除,那么这个脉洪大,为什么不说它是里热呢?因为它没有伴见渴欲饮水,所以,以后我们在讲第26条的时候,就会提到,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大烦渴不解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如果只有脉洪大,而不见大烦渴的话,在解表发汗药的时候,鼓动了人体的气血,所以脉一时出现了洪大的现象,用发汗解表药,特别是辛温的解表药,吃完了之后,鼓动了人体的气血,脉一时出现了洪大,只要它不见口渴,那就是邪气还在太阳,没有入阳明,入阳明特点,就是要见到洪脉。
所以,既然如此,邪气还没有解除,当然还用《桂枝汤》,象以前那样,喝热粥、盖被子、保温、发汗,这叫服《桂枝汤》如前法,所以这段话作为一个鉴别诊断的话,出现脉洪大,什么情况用《白虎加人参汤》,什么情况可以继续用《桂枝汤》,主要看它有没有口渴的这个症状。
后面这句话,服《桂枝汤》,大汗出以后,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这个形似疟,它不是寒热交错形似疟,而是象前面那样,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天阵发发作形似疟,那么这个是发作几次呢?一日再发,只是发作两次,那提示了再表的寒邪更轻一些。
这个证候和刚才我们讲的《桂枝麻黄各半汤》,也应该有面赤和身痒,症状是23条,和25条,症状是一样的,都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都有面赤身痒,这三个症状完全一样,都是寒邪闭表,不同的是,第23条是一天发作两三次,而第25条只是一天发作两次,那么提示了邪气更轻微,所以在用方的时候就用《桂枝二麻黄一汤》,《麻黄汤》的剂量再小一些,《桂枝汤》的剂量稍稍大一些,那么实际上,我们分析它的这个方药组成,是用了《桂枝汤》原量的十二分之五,《麻黄汤》原量的九分之二,这样合起来的话,就是二比一的比例,这就叫《桂枝二麻黄一汤》,它发汗的力量就更弱一些。
那么这两张方子,我们今天在临床上,常常用于治疗,一些过敏性疾病,因为它的主证有身痒,莫名其妙地一天发作一两次,身热,身痒,过敏,这是经常用到的。
治疗感冒,治疗外感病,用的机会并是太不多。
在文字上的区别,这两个方证的临床症状完全一样,面赤身痒,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所不同的就是,一天发作两三次的是《桂麻各半汤》证,一天只发作两次的是《桂二麻一汤》证,就是这样一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