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手段

合集下载

《现当代文学》课程标准

《现当代文学》课程标准

《现当代文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现当代文学》是一门重要的文学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现当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本课程涵盖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的文学发展历程,重点介绍现当代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和文学流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掌握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2. 培养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4. 引导学生关注现当代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2)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3)文学流派及其特点;(4)文学评论与鉴赏。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流派特点等进行讲解;(2)讨论互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现当代文学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4)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加文学活动,如朗诵会、读书会等,增强学生的文学体验。

四、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综合评定;2.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五、课程实施建议1. 教师应注重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3. 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文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学体验;4. 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拓展课外学习资源,如网络资源、文学期刊等;5. 教师应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程延伸建议1. 学生可以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2. 学生可以关注现当代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文学界的新观点和新;3. 学生可以参加文学社团或组织,参与文学交流和互动,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和人际交往能力。

《现当代文学》授课计划

《现当代文学》授课计划

《现当代文学》授课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流派、代表作家和作品,以及现当代文学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现当代文学概述:介绍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2. 重要作家与作品:介绍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当代文学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3. 文学与社会文化:分析现当代文学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和重要流派是教学重点。

2. 引导学生思考现当代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安排与评估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6学时,每周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 授课前准备: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资料,编写授课计划。

2. 授课过程:按照授课计划进行讲授,适时穿插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书目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程评估:结合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估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 平时成绩(4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成绩(60%):主要考察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

评分标准:1. 回答问题积极、思路清晰、观点正确,可得高分;2. 作业完成质量高,可得高分;3. 期末考试成绩达到及格分数(60分)以上者,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 现当代文学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等;2. 代表性作家作品选读: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人的代表作;3. 文学评论文章:有关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评论文章,以及期刊、报纸上的相关文章;4. 网络资源:现当代文学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以获取最新资讯和讨论话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篇一:现当代文学教案】《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现当代文学》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现象为基础,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及重要批评理论现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运行规律,以及主要作家、作品的创作成就、理论贡献、历史地位。

掌握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理论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讲授中要在使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三点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本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讲授式、启发式等相应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除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阅读,以便使学生更有效地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学生需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2.重点难点: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及其演变的规律,以文学发展史的眼光和角度分析现当代作家作品,把握现当代作家、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色;重点分析经典作家及其作品。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开设16周,共计32学时。

在课程整体安排上,预计实际上课15.5周,复习考试0.5周,具体学时分配和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第一章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主要特点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重要特色第二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初期新文学创作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和意义第二节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第三章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第一节一出现就是高峰第二节现实题材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第三节历史题材的小说集《故事新编》第四节抒情叙事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第五节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 浩瀚的杂文创作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第一节“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第二节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的《女神》第三节独具慧识与大胆创新的《屈原》第五章四大文学社团的贡献与影响第一节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第二节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第三节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和贡献第四节语丝社的散文理论及小品散文的独特成就第六章革命文学的兴起与20世纪30年代文学思潮第一节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繁荣与多种风格流派的交映第二节从革命文学的倡导、论争到“左联”的成立第三节左翼作家群的创作第四节“京派”及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第五节“海派”的文学创作第七章现代小说五大家的创作第一节《子夜》及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的贡献第二节《家》及巴金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第三节《骆驼祥子》及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第四节《边城》及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第五节《死水微澜》及李劼人的“大河小说”第八章曹禺、夏衍等人的戏剧创作第一节《雷雨》、《日出》及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第二节夏衍、田汉、洪深剧作的艺术风格第九章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创作第一节初期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第二节戴望舒及现代派诗歌的发展第三节臧克家、田间的诗歌创作第四节艾青:现代新诗的又一个高峰第十章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第一节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第二节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第十一章解放区的文学创作第一节赵树理、孙犁的短篇小说创作第二节丁玲、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创作第三节《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戏剧和诗歌创作第十二章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学创作第一节国统区与沦陷区的文学创作概观第二节钱锺书和他的《围城》第三节张爱玲和她的《传奇》、《流言》第四节《马凡陀的山歌》、《升官图》等讽刺文学创作【篇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绪论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历史根据,中国现代文学也是这样,它并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它的产生与发展也同样有它内在的历史渊源。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掌握重要作家的作品和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现当代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鲁迅、郭沫若、茅盾等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展开教学,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风格、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引导学生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作家的作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3.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位作家或一篇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报告内容。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鲁迅、郭沫若等作家的写作风格,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实施,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也获得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和启示,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继续关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五、教学延伸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更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茶馆》、《白鹿原》、《活着》等,引导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和研究。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读书会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交流和分享,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和知识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及教案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学时安排:48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代表作品;2.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3.培养学生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4.培养学生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品;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4.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评价。

教学方法:1.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2.分析作品的人物、情节、语言和风格;3.进行文学作品的导读和讨论;4.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5.组织文学作品阅读交流会,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

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理论知识的考核;3.期末考试: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

教学资源:1.课本:《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读》;2.电子媒体:影音资料、网络资源等;3.图书馆:相关文学著作、文献资料等。

二、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潮和流派,培养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2.掌握不同思潮和流派的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批评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文学思潮和流派的思考。

例如:什么是文学思潮?什么是文学流派?它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什么影响?Step 2:讲授(20分钟)教师给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思潮和流派,介绍其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

例如:鲁迅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文化批评流派等。

Step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思潮或流派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并准备小组报告。

Step 4:小组报告(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介绍所选择的思潮或流派的代表作品和核心思想,并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Step 5:课堂讨论(15分钟)全班共同讨论不同思潮和流派的异同、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批评能力。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

大学二年级文学课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熟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3. 掌握阅读、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3. 阅读、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文学作品的片段等方式进行。

2. 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15分钟)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郭沫若的《义勇军进行曲》,茅盾的《子夜》,余华的《活着》等。

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或讲解的方式进行。

3. 阅读、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25分钟)3.1 阅读方法和技巧介绍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先整体把握文本,然后逐段读、逐句读、逐字读,注意理解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和修辞手法等。

3.2 分析方法和技巧介绍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3.3 评价方法和技巧介绍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评价,客观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4. 案例分析和讨论(30分钟)选择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可以选择一篇短篇小说或散文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5.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并写一篇作品评论。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1. 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2. 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3. 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质量和水平。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案—XXX与其诗歌《春天遂想起》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案—XXX与其诗歌《春天遂想起》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案—XXX与其诗歌《春天遂想起》XXX教案纸教学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八讲台湾文学重镇————XXX与其诗歌《春天,遂想起》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作品中“江南”的象征意蕴。

2、熟悉诗人诗歌所呈现的家园意识。

3、了解诗人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学时数2教学重点1、诗歌中“江南”的象征意义。

2、作品所传递出的浓浓思乡情愫。

教学难点1、作品的主题思想。

2、《春天,遂想起》的艺术特色。

教学基本内容【课程导入】复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导入新课研究。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内容】一、作家简介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出生于南京,2017年12月14日于XXX去世,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曾两度应XXX邀请,赴XXX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在诗歌创作上,他是个复杂多变的诗人,先西化后回归,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余光中在台湾与XXX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

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教室教学教室会商多媒体1XXX教案纸项。

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

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

XXX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XXX和XXX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他是中国文坛良好的墨客与散文家,他的名字曾经进入了历史,精通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之上。

二、感知诗文(朗读)点名学生朗读诗文,师范读、生集体齐声朗读(师指导)。

要求:大家尝试找找这首诗歌里的核心意象,并思考其象征意义;揣摩其思想意蕴。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本教案内容共分为十个章节,本节课为第一至第五章节的教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发展脉络。

2. 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

3. 提升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定义与分期1.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背景与发展脉络2. 第二章:鲁迅2.1 鲁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2.2 鲁迅主要作品解析3. 第三章:郭沫若3.1 郭沫若生平及其文学成就3.2 郭沫若主要作品解析4. 第四章:茅盾4.1 茅盾生平及其文学成就4.2 茅盾主要作品解析5. 第五章:巴金5.1 巴金生平及其文学成就5.2 巴金主要作品解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学背景、作家生平及其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学作品的主题、艺术特色等。

4.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培养阅读习惯。

五、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中考试:设置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试题,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

2.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作家的作品集、评论集等。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4. 影视资料: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辅助教学。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对于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来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了解和认知;2.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3. 提升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4.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背景;2.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创作流派和代表作家;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作品形式和题材特点;4.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价;5.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适用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引导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2. 阅读法:鼓励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3.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提升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 课堂演讲法:要求学生进行演讲,展示他们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5. 视听法:运用多媒体和视听资料,如影视作品、音频剧等,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强调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作品的质量等来评价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等;3.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测试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套规范和指导,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23303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英文名称: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5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编导播音主持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校编导播音主持专业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为背景,以代表性作家的12篇经典作品为中心进行文本细读,通过运用叙事学、小说理论、诗歌理论、戏剧散文理论等,由点及面,通过文本细读,兼顾宏观思考,进一步把握作家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文学的“文学性”有感性认识和理性把握,并通过掌握一定的理论和阅读方法,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把现代文学的作品和当代文学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同学们认识到20世纪上半部分中国所受到的屈辱和人民的苦难,从而更加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爱国爱民的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public course in whole school. By the course, we will introduce to students the contemporary classical literature works. We will evaluate them to see from some new angles of view, train the students to have higher ability to appreciate works, to absorb its literature essence, and to increase its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Our target is to give our students the methods to read and analyze works. and train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individual thoughts to the writers, works,literature ideas and phenomena.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正确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历史、科学地分析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新课标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改

新课标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改

新课标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教育部门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因此展开了一系列文学教改。

以新课标为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强对中国现代文学内容的研究和认识。

新课标要求要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文学,了解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风格,甚至从历史、文学理论以及文学史观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潜在的意义和发展趋势,更好地启迪学生到文学思维的深处。

第二,多元化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的青少年受众的特点,教师要大胆创新,采用多种形式的文学教学,把课堂教学活动引入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搬到文学主题公园里,通过现场体验,让学生感悟、思考,更好地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知识。

第三,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教师可以把历史文学经典作品和当下流行作品都纳入教学范围,可以把文学理论融入教学,让学生把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结合,利用前人文学思想的基础上,以及通过多种方式的体验,激发学生自身的思维,从而让学生在文学的思想与体验的结合中,形成自己的文学主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这样,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时,也能体验到文学创作的乐趣。

此外,新课标还要求学校要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质量,以满足高中生、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无论是在文学理论的教学还是文学人物的研究方面,教师都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拓宽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育。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改不仅深化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了解,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和实践学习空间,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学生培养独具文学特色的思维能力,赋予学生文学创作的灵性,创造更好的文学教育环境,树立更高的文学教育理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尝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尝试
强 的章 节 , 加 大 实训 力 度 。 并 E
突出 的问题 是 学生 不读 原 著 , 也
无 暇读原著 。因为他们疲 于应 付
排 得满 满 的听课 、 业 、 试 , 作 考 只
能满足于死记 硬背 的教科 书和课
堂笔 记 。随 之 而 来 的 就 是 学 生 感 受 能 力 与 想 象 能 力 的 匮乏 。他 们
对 于文学文本 , 往往表现为麻木 、 默然 、没有感觉 ,不能讨 论与 争
鸣 , 能 形 成 观 点 的 交 锋 、 念 为 这 失去 了这一出发点 ,不仅会 写
学生学 习失去动力 和兴趣 ,磕 把我 们 的教学 引 入一 个误 区 , 教与用 相脱节 。首先 ,强调涝
吗 ? 们 面 临着 许 多 困 惑 。 从 学 我 再 生 方 面 来 说 ,当 前 文 学 课 教 学 最
生今 后从 事 中 国语言 文学 教 育 , 成 为 合 格 教 师 的最 基 本 的素 质 技
能 , 也是 学 生 今 后 从 事 诸 如 新 闻
版、 行政管 理 、 文员秘书等 其他 职业重要 的素质构成 。
力 、 解 力 、 象 力 、 美 能力 理 想 审 作 能 力 都 要 来 得 强 ,这 正 是 特性和特色之所在 。 二 . 论 以“ 需 、 用 ’ 理 必 够 度 , 出对 素 质 和 能 力 的 培 养 突
拿学分 、应 付考试 、获学位 的 E t 的。 同样 , 为从教者 的文 学课 教 作
远大于对文学 的喜爱 。 至今 日, 时 已没有多少 人怀着对 文学 的酷 爱 而 走 进 文学 的 课 堂 ,而 大 都 出 于
目标应该 是使学生具 有深厚
文知识 、 刻 的人文思想 、 钌 深 敏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绍7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绍7

华锐学院中文系系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两门课程之一。

学校对我系的重点课程的建设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诸多相应措施,进行了非常有效的目标责任管理,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将本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想和基本做法简单介绍如下:一、课程目标(1)学习本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对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阶段)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正确认识,通过文学史的教学,力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2)通过文学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写出符合学位要求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二、课程定位与学习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所有师范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其对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熟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中文师范教育的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微观上赏析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作为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同时体现师范特色和人文特色。

本课程教学要做好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有充分的了解和较全面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专业技能的培养等工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本科)课程编号:07405207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必修课。

(二)目的:1.系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

2.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

3.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开课对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班。

二、先修课程:无三、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一)教学方法:1.分析现代文学代表作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2.正确处理熟读作品与分析作品的关系,强调学生积累自我的阅读感受与充分认识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

(二)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相结合。

四、学时数分配总学时:86。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年-1927年)(27学时)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4学时)教学内容: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掌握)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掌握)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掌握)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了解)教学难点:“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及新文学社团。

教学重点: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理论。

第二章鲁迅(一)(4学时)教学内容: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掌握)二、说不尽的阿Q(掌握)三、《野草》与《朝花夕拾》(理解)教学重点:鲁迅《阿Q正传》及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教学难点:《呐喊》与《彷徨》的历史贡献与解析《野草》。

第三章小说(一)(3学时)教学内容: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了解)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掌握)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理解)教学重点:问题小说与人生派写实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的师资培训,提高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 力
添加项标题
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库:整合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图书、期 刊、网络资源等,方便师生查询和使用。
添加项标题
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实 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添加项标题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调查、实 地考察、文化交流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创作灵感。
信息技术在实 践教学中的优 势:提高教学 效率,增强学 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在实践 教学中的实施方 案:开展在线文 学鉴赏课程、写 作工作坊和数字
出版活动等。
学生的实践能力在 课程实践教学中得 到了有效提升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有显著效果
实践教学内容与实 际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有效的评估机制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缺乏优质教材和 教师资源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 学的融合度不够, 缺乏深度和广度
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指导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科学,难以客观评价学生实践成果

实践教学与理 论教学相互补 充,共同构成 完整的教学体

实践教学能够 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
理论知识
理论教学能够 提供实践教学 的理论支撑和
指导
实践教学与理 论教学的结合 程度越高,教
学效果越好
汇 报 人 :
WPS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 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 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实践能力具有积极 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篇一:现当代文学教案】《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现当代文学》是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是中文系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主要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现象为基础,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出现的主要作家、作品,及重要批评理论现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运行规律,以及主要作家、作品的创作成就、理论贡献、历史地位。

掌握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理论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讲授中要在使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三点式”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本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讲授式、启发式等相应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除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让学生大量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

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阅读,以便使学生更有效地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学生需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2.重点难点: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及其演变的规律,以文学发展史的眼光和角度分析现当代作家作品,把握现当代作家、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色;重点分析经典作家及其作品。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开设16周,共计32学时。

在课程整体安排上,预计实际上课15.5周,复习考试0.5周,具体学时分配和主要内容如下:绪论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第一章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与总体特征第一节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主要特点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重要特色第二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及初期新文学创作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和意义第二节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第三章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第一节一出现就是高峰第二节现实题材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第三节历史题材的小说集《故事新编》第四节抒情叙事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第五节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第四章郭沫若新诗的开创性与历史剧的独创性第一节“青春型”的浪漫主义诗人第二节开创和奠定一代诗风的《女神》第三节独具慧识与大胆创新的《屈原》第五章四大文学社团的贡献与影响第一节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第二节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第三节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和贡献第四节语丝社的散文理论及小品散文的独特成就第六章革命文学的兴起与20世纪30年代文学思潮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文坛的繁荣与多种风格流派的交映第二节从革命文学的倡导、论争到“左联”的成立第三节左翼作家群的创作第四节“京派”及其他作家的文学创作第五节“海派”的文学创作第七章现代小说五大家的创作第一节《子夜》及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的贡献第二节《家》及巴金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第三节《骆驼祥子》及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第四节《边城》及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第五节《死水微澜》及李劼人的“大河小说” 第八章曹禺、夏衍等人的戏剧创作第一节《雷雨》、《日出》及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第二节夏衍、田汉、洪深剧作的艺术风格第九章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创作第一节初期象征主义的诗歌创作第二节戴望舒及现代派诗歌的发展第三节臧克家、田间的诗歌创作第四节艾青:现代新诗的又一个高峰第十章抗战时期的文艺运动第一节抗战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第二节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意义和特点第十一章解放区的文学创作第一节赵树理、孙犁的短篇小说创作第二节丁玲、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创作第三节《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戏剧和诗歌创作第十二章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学创作第一节国统区与沦陷区的文学创作概观第二节钱锺书和他的《围城》第三节张爱玲和她的《传奇》、《流言》第四节《马凡陀的山歌》、《升官图》等讽刺文学创作【篇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绪论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历史根据,中国现代文学也是这样,它并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它的产生与发展也同样有它内在的历史渊源。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学设计》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学设计》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2.掌握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3.培养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方法的掌握。

2.难点:独立开展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三、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一位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激发学生兴趣。

2.现当代文学发展概述
回顾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3.专题研究方法讲解
(1)确定研究主题。

(2)收集资料。

(3)分析研究。

(4)撰写论文。

4.实例分析
以一个现当代文学专题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5.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确定研究主题,进行讨论。

6.研究实践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开展专题研究。

7.分享交流
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互相交流。

8.总结归纳
总结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的要点和方法。

9.作业布置
选择一个现当代文学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写成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一、课程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本科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思想意识和审美能力。

该课程不仅关注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关注其与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的互动关系,是一门融入思政教育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一则优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以期为其他教师在编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是由某高校文学院的一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设计的。

该课程作为专业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实、探索人生意义,并通过文学审美体验加深对思政教育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家及其作品;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独到的见解;3.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关注社会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加深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文学流派和主题等;2. 采用“小班讨论”和“课堂演讲”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见解;3. 设计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的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4. 结合作家的生平、思想背景以及作品创作背景,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拓展活动,如参观作家故居、举办作品研讨会等,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5.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和讨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影、音乐、艺术作品等,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灵感。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书面论文、小组讨论成果等;2. 鼓励学生彼此评价和互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身的不足;3. 在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思政教育中的成长和体会。

六、案例效果与建议该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手段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留学生现当代文学课与中国学生现当代文学课在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完全不同。

为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留学生能更好地阅读、体验和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能力,我们在教学中灵活地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读者反应教学法
为改变过去对外汉语文学课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度教学局面,我们采用读者反应教学法,将读者——也就是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将阅读过程作为体验和建构经验的过程,将教师角色重置为阅读过程中“合作者”的角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读者反应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
机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自发、自主的阅读体验过程中建构起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知与经验,同时建构起跨文化理解与交流的经验。

二、阅读笔记法
阅读笔记法在阅读重点长篇名著时使用,每学期使用两次。

阅读笔记法就是要求学生忠实地记录下阅读过程和感受,字数在一千字左右,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及时提供反馈。

阅读笔记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对作品做阅读记录使其有效进入阅读并激发对作品的深入思考。

同时学生的阅读笔记也为教师提供了研究留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接受的原始材料。

只有通过研究厘清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在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时不同的接受机制,对才有可能更加有效地对留学生进行教学。

三、对比分析法
跨文化传播学告诉我们,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文化的相异性使彼此被吸引,而文化的共通性使彼此能交流。

因此,我们的对留学生的文学教学中还较多使用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包括两方面内容的对比分析:①文学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对比分析;
②课程前后关联内容、知识要点的对比分析。

在涉及文化对比分析时,我们所采取的态度是尊重每一种文化,对比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看到差异性,寻找共通性,而不评价文化的优劣。

在涉及课程内容对比分析时,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运用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在概念、高级概念的对比分析中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对比分析使留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的文化视角看待问题,形成
多元文化视角,在对课堂中多元文化的比较分析中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学会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提升跨文化能力。

四、图示法
由于留学生在汉语听力和表达上还有一定困难,为使学习者能迅速、直观地掌握课堂教学知识难点,我们还将一些时间线索清晰、逻辑性较强的文学知识点通过坐标图、类比图等形式明白地展现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在简单的表征符号中比较容易地学习新知识。

五、影视作品观摩
留学生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时不仅需要跨越语言障碍,同时由于对中历史和社会缺乏了解,他们还需要跨越文化障碍。

纯粹的文本阅读容易使学生在“困难重重”的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还采用影视作品观摩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影视作品观摩”即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经典文本改编的影视作品的片段,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影像语言(image language)中体验和学习中国现当代名著,同时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与社会背景。

此外我们还会有选择性地挑选一些介绍作者生平的小片段在课堂中播放,让学习者在短片所展现的作者照相和经历中更加形象和深入地理解作者,进而理解作品。

影视作品观摩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六、中外文学比较
留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是一种跨文化的学习,为使学习内容与他们自身的文化和世界发生关联,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与发表、阅读记录写作过程中进行中外作家、作品的比较。

由于本科阶段学生的文学思维和理解力还有限,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对中外作家的一部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比较,将比较的内容和结果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发表中外文学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联系学生的文化经验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比较过程中建构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七、小组讨论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安排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的内容围绕教学中正在进行的作家作品,要求学生在讨论前要搜集中外资料,形成自己对于作家作品的观点与体会,在讨论中要尽量陈述自己的观点。

每次小组讨论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

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倾听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对自身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反思,在对不同声音与思想的倾听与反思中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

八、小组报告
在小组讨论后我们还会安排小组报告。

小组报告的形式是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小组讨论中每位同学的观点总结起来,在全班同学面前报告小组同学的观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全班同学分享每一位同学的观点与感受,在分享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观点,在分享的过程中建构自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