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PPT
谢谢大家!
谢谢
• 压力油进入电液转换器后分成两股油路
• 一路经过滤油器与左右端的固定节流孔到断流滑 阀两端的油室,然后从喷管与挡板间的控制间隙 流出。
• 一路压力油就作为移动油动机活塞用的动力油, 由断流阀控制。
三碟阀型电液转换器
• 阀位偏差信号电流输入力矩电动机后引起碟 阀位移,碟阀漏油面积改变,从而从腔室H 输出的调节油压改变。
电 液 转 换 器 的 工 作 原 理
• 电液转换器的组成: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 • 力矩马达分为动圈式和动铁式。
作用:将电的信号转换成为机械位移信号。
• 液压放大部分为断流式和继流式。 • 作用:将机械位移信号放大并输出液压信号。
• 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的不同配合,就得到电液转 换器的不同结构型式。
• 活塞的位移使上部十字弹簧产生变形, 所增加的弹簧力与线圈所受的电磁力平 衡,控制线圈处于一个新的平衡位置。 已经下移的跟踪活塞改变了其下凸肩所 控制的脉冲油排油节流窗口。当减小排 油节流窗口时,输出的脉冲油就会增加 。
二、动铁式电液转换器
• 双喷管型电液转换器由控制线圈、永久磁钢、可动 衔铁、弹性管、挡板、喷管、断流滑阀、反馈杆、 固定节流孔、滤油器、外壳等主要零部件构成。
1 动圈式电液转换器
22 动铁式电液转换器
3 碟阀型电液转换器
一、动圈式电液转换器
• 动圈式电液转换器主要由磁钢、控制线圈、十字平衡活塞、控制套环、跟踪 活塞、节流套筒等部件组成。
➢ 当电气调节装置输出的电流被送入控 制线圈时,安装在磁钢轭间隙内的控制线 圈在磁场及电流作用下产生了移动力,如 果电流增加,则线圈移位向下。由于控制 套环改变了跟踪活塞的控制喷油口a和b, 使套环上边缘的喷油口b开度减小。这样, 高压油经过跟踪活塞的节流孔后再经这两 个喷油口排出的油量发生了变化,使活塞 下不的排油量增加,上部减少,改变了作 用在跟踪活塞上、下面积上的油压力使跟 踪活塞下移。
电液伺服系统
电液伺服系统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将电气信号转换为液压能量的控制系统。
它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启和关闭来调节液压执行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机械装置的精确控制。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电液伺服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一、系统结构1.1 主机部分主机部分是电液伺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电液转换器、伺服阀、传感器等。
其中,电液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液压能量,伺服阀通过控制液压流量来控制液压执行器的运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执行器的位置和速度。
1.2 液压执行器液压执行器是电液伺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两种。
液压缸可将液压能量转换为机械能,实现直线运动;液压马达则可将液压能量转换为机械能,实现旋转运动。
1.3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由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用于接收、处理和传输控制信号。
控制器可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调节伺服阀的开启度,从而实现对电液伺服系统的精确控制。
二、工作原理2.1 系统工作流程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输入信号采样、信号处理、控制指令、伺服阀控制和液压执行器动作等步骤。
具体流程如下:(1)输入信号采样:传感器将液压执行器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信号处理器。
(2)信号处理:信号处理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将其转换为控制系统可识别的信号。
(3)控制指令:控制器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相应的控制指令。
(4)伺服阀控制:控制器根据控制指令调节伺服阀的开启度,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大小。
(5)液压执行器动作:伺服阀的控制信号作用于液压执行器,使其按照要求的位置和速度进行运动。
2.2 系统控制策略电液伺服系统可采用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不同的控制策略。
其中,位置控制可实现对执行器位置的精确控制;速度控制可实现对执行器速度的精确控制;力控制可实现对执行器施加的力或扭矩的精确控制。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3.1 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可能原因:(1)供油系统压力不稳定。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电液转换器(Electro-Hydraulic Converter)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信号控制阀门的开关,从而改变液压系统中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液压系统中的元件包括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阀等。
通过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可以实现对液压泵的启动和停止。
而通过控制液压泵的工作状态和输出压力,可以实现对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运行速度、位置和力度的调节。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液压系统,通常还需要使用电子控制器。
电子控制器通过接收电信号,并进行处理、转换和放大等操作,将电信号转换为适合液压系统的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关,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调试电液转换器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
首先,需要检查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质量和量,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检查液压泵的工作状态和压力参数,确保其输出符合要求。
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要对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元件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对液压阀的开关状态进行调节,以及对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
调节液压元件的工作参数可以通过改变电子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实现。
在进行调试时,还需要密切关注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和流量参数。
通过检测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以及控制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此外,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液压系统中会产生高压和高温的工作环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总结起来,电液转换器通过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检查液压系统的各项参数,校准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并关注压力和流量的变化情况。
同时,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调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电液换向阀的原理
电液换向阀的原理
电液换向阀是一种通过电信号控制液压系统流动方向的装置,它通常由电磁铁、阀芯、弹簧、阀座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当电液换向阀无电信号时,弹簧将阀芯压紧在阀座上,阀芯上的密封件与阀座紧密接触,阻止液体流动。
2. 当电信号作用于电磁铁时,电磁铁产生磁场,吸引阀芯。
阀芯随之运动,将密封件从阀座上移开,形成通路,液体开始流动。
3. 当电信号消失时,电磁铁不再产生磁场,弹簧的力将阀芯重新压紧在阀座上,密封件再次与阀座接触,阻止液体流动。
通过改变电信号的输入,可以实现电液换向阀的多种工作方式,如正向流动、反向流动、中立位等。
这使得电液换向阀可以灵活地控制液压系统的流向,满足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需要。
3、电液转换器
与505/505E配套使用的电液转换器为两种:VOITH和CPC 1、VOITH1 - 控制磁性调节阀体P in -进口油压2 –动力传输杆P A -输出信号油压3 - ×0和×1电位计4 - 手动操作旋钮T1-回油5 - 电气接线T2 -回油6 - 控制壳体F Mag -磁力7 - 带阻尼活塞的控制活塞F Hyd-液压力8 –端盖F Fed-弹簧力9 –控制弹簧手动操作旋钮的功能:通过手动操作旋钮来控制电液转换器的磁铁,依靠这个旋钮,能设定一个可调的弹簧力以替代磁力F Mag。
弹簧力通过电枢和传输杆控制活塞,液压力F Hyd与输出信号压力P A成正比,但作用力方向与弹簧力相反,这样输出压力的调节不需要电气就可实现。
用手动旋钮操作时,由电液转换器控制的液压元件的行程位移不受控制,其输出发生变化是由于输出信号压力的增加。
只有把弹性挡圈从手动操作旋钮上移开时才能手动操作。
完成手动操作以后,顺时针转动计数器,使手动操作旋钮回到原来位置,再把弹性档圈推到原来位置。
作用方向:顺时针旋转输出压力增加。
电位计的作用:×0-在电位计×0 的帮助下,可以调节最小的输出压力P A min ,当设定值为4mA时。
电位计顺时针旋转,压力增加。
×1-在电位计×1 的帮助下,可以调节最大的输出压力P A max ,当设定值为20mA时。
电位计顺时针旋转,压力增加。
电位计×1先于×0 调整。
电位计×1的调节将影响×0的调整。
4~20mA对应油压为0.15MPa~0.45MPaVOITH接线CPC压力输出大小(LEVEL) 此调整量改变压力的输出大小,调整它对各个点都起作用,顺时针调整将增大压力输出。
压力范围(RANGE) 此调整量改变压力输出的范围,即压力曲线的斜率,顺时针调整将增大压力输出曲线的斜率。
标定一、输入电流和输出压力1. 将输入电流置于12mA 测量输出压力2. 调整压力Level电位器将输出压力调整到所需值3. 将输入电流置于20mA 测量输出压力4. 调整压力范围Range 电位器将输出压力调整到所需值5. 再次将输入电流置于12mA 调整压力Level电位器6. 将输入电流置于4mA 调整压力 Range 电位器注意顺时针调整Range 电位器将减小输出压力7. 重复1-6 步操作直至输出压力在极限值的公差范围内注意压力Level电位器和压力 Range 电位器为多圈电位器, 25转二、动态调整1. 将输入电流置于12mA2. 顺时针慢慢将增益Gain 电位器至中间位置如果输出压力不稳定则逆时针调整电位器通常50%的增益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负载3. 对于小型或闭锁的伺服机构稳定电位器Stability 通常设定为10%-20% 对于大型的伺服机构通常设定为50%-60% 如果油温比较低或油的粘质比较大请适当增加稳定值的调整如果发现输出压力有高频抖动现象, 则应减小稳定值同时可适当增大增益4. 从4 mA 到20mA 逐步增大电流检查输出压力是否稳定4~20mA对应油压为0.25MPa~0.6MpaCPC与VOITH相比的优缺点:优点:反应灵敏,有超限报警缺点:调节麻烦,对油质要求高(5um滤网),无法脱机试验针对这一问题,woodward公司新研发了CPCII产品CPCII改进:1、去掉滤网2、提高功率,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见图)
当信号电流为零时, 芯棒与滑阀处于左端极限位置, 压力油腔与控制油压之间节流口关闭.腔经阀芯中地内孔与回油腔相通,所以腔处于卸压状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当信号电流()增加时,芯棒在磁场作用力下,或比例地产生一个向右作用力,推动滑阀向右移动,使控制油腔与回油腔地流通面积减小,与压力油腔地流通面积增大,根据流量平衡原理,控制油压升高,随着油压地升高,与油腔相通地腔压力也升高.当产生地油压力与相抵消时,滑阀达到平衡,控制油压稳定.腔油压值即是成比例地对应输入信号地相应值.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当信号电流减小时,芯棒在磁场作用力下,产生一个向左作用力.这时,由于与油腔相通地腔油压力大于芯棒作用力,滑阀向左移动,使得控制油腔与回油腔地流通面积增大,与压力油腔地流通面积减小,控制油压降低.同时,腔油压亦降低,芯棒上地磁场力与油压力相等,滑阀达到平衡,控制油压稳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手动工作状态,旋动手轮,经传动杆推动芯棒移动,即能调到所要求地控制油压.
一般对应-控制电流输出地二次脉冲油压为,在这一段范围内控制特性地线形度较高.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电液转换器调试过程:。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CSV9,CSV9H电液转换器的电流-位移转换部分是由磁钢、导磁罩、内外导磁板、动圈及弹簧所组成的动圈式力马达,液压伺服放大部分是由控制阀芯、随动活塞所组成的具有直接位置反馈的三通道滑阀控制差动缸(详见图一)。
动圈与控制阀芯为刚性连接。
安装方式为板式连接。
当控制电流流过处在磁隙固定磁场中的动圈绕组时产生电磁力,此电磁力克服弹簧力后推动动圈与控制阀芯产生与控制电流成比例的位移。
当压力油自P口进入电液转换器,并经过控制阀芯与随动活塞间的上下可变节流口,再经过T口回油。
此时油压直接作用于随动活塞下腔,使之产生一个始终向上的推力。
而上下节流口间的控制油压,则作用在随动活塞的上腔,使之产生一个向下的推力。
此时如果无控制电流流过动圈,即控制阀芯静止不动。
由于此时上下节流口的过流面积设计成相等,因而上腔的控制油压刚好等于下腔油压的一半。
又由于随动活塞上腔面积设计是下腔面积的两倍,因此作用在随动活塞两端的液压推力相等,所以随动活塞自动稳定在这一平衡位置。
当向动圈输入正向控制电流时,电磁力使动圈与控制阀芯向下移动,此时上节流口关小,下节流口开大,随动活塞上腔的压力升高,从而推动活塞下移。
当活塞位移达到控制阀芯的位移量时,上、下节流口过流面积重又恢复相等,随动活塞两端的液压推力恢复相等,随动活塞便自动稳定在这一新的平衡位置。
当向动圈输入反向电流时,动圈与控制阀芯向上移动,下节流口关小,上节流口开大,压力油经T 口回油,从而使随动活塞上腔油压降低,活塞随之向上运动,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位置。
由于控制阀芯与随动活塞间的节流口精确配合,因此CSV9电液转换器的零耗流量与压力漂移都很小,负载刚度则很大。
又由于是差动缸结构,CSV9电液转换器还具有液压应急功能。
在紧急情况下,只要通过二位四通换向阀把P、T两口换向,或在P、T口同时通入压力油,随动活塞就会立即下推到低。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电液转换器原理与调试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见图)
当信号电流I为零时, 芯棒M与滑阀O处于左端极限位置, 压力油腔P与控制油压A之间节流口关闭。
A腔经阀芯中的内孔与回油腔相通,所以A腔处于卸压状态。
当信号电流(I=4~20mA)增加时,芯棒M在磁场作用力下,或比例地产生一个向右作用力F,推动滑阀O向右移动,使控制油腔A与回油腔T的流通面积减小,与压力油腔P的流通面积增大,根据流量平衡原理,控制油压A升高,随着油压A 的升高,与A油腔相通的N腔压力也升高。
当产生的油压力f与F相抵消时,滑阀O达到平衡,控制油压A稳定。
A腔油压值即是成比例地对应输入信号的相应值。
当信号电流减小时,芯棒M在磁场作用力下,产生一个向左作用力F。
这时,由于与A油腔相通的N腔油压力大于芯棒作用力,滑阀O向左移动,使得控制油腔A与回油腔T的流通面积增大,与压力油腔P的流通面积减小,控制油压A降低。
同时,N腔油压亦降低,芯棒上的磁场力与油压力相等,滑阀达到平衡,控制油压A稳定。
在手动工作状态,旋动手轮,经传动杆K推动芯棒M移动,即能调到所要求的控制油压A。
一般对应4-20MA控制电流输出的二次脉冲油压A为0.15-0.45Mpa ,在这一段范围内控制特性的线形度较高。
电液转换器调试过程:。
sva9-n电液转换器
-N型电液转换器型号:SVA9--N 价格:18000.00使用说明书SVA9-N 型电液转换器是专为汽轮机电液调速器开发的关键电-位移转换元件,它能把微弱的电气信号通过液压放大转换为具有相当大作用力的位移输出。
SVA9-N型电液转换器主要由动圈式力马达、控制滑阀及随动活塞三大部分组成,控制滑阀与随动活塞之间采用直接位置反馈,安装方式采用板式连接。
SVA9-N型电液转换器是SV9型电液转换器的改进型,是我公司应用户要求改制的抗污染型电液转换器,它针对电站行业对电液转换器工作须绝对可靠的要求,在SV9型基础上改进零部件材质、提高加工精度,加大动圈出力,并在进油口处增设可反吹冲洗、反复使用的高效过滤器。
与SV9相比,抗污染能力更强,工作更可靠,是更适合于电站行业应用的新一代电液转换器。
除电气参数不同外,在连接尺寸上它与SV9完全一致,可以方便地替代SV9而不需对调速器作任何改动。
SVA9-N型电液转换器结构精密,工作可靠,灵敏度高,动特性好,对油液洁净度要求较低,在NAS8级的油液中能长期稳定地工作,除此之外,还具有液压应急控制功能,只要通过一个二位四通阀把进出油口(P、T)换向或在进出油口(P、T)同时通入压力油,随动活塞就能立即下推到底。
一、工作原理SVA9-N型电液转换器的电气――位移转换部分采用了动圈力马达结构,液压放大部分采用了具有直接位置反馈的三通控制滑阀控制差动缸(随动活塞)的典型结构。
其工作原理如下:磁钢在气隙中造成固定磁场,当动圈绕组中有控制电流通过时,动圈在气隙磁场中受电磁力的作用,此电磁力克服弹簧力使动圈及控制滑阀产生与控制电流成正比例的位移。
压力油从P口进入,流经控制滑阀与随动活塞的上下可变节流口,由T口回油。
油源压力直接作用在随动活塞下腔,使之始终有一个向上的恒力,而上下节流口间的控制油压则作用在随动活塞上腔(被控腔),使之产生一个向下的推力。
随动活塞上腔面积设计成是下腔面积的两倍,因此当控制滑阀静止时,随动活塞自动地稳定在一个平衡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上、下节流口的过流面积相等上腔控制油压刚好等于下腔油源压力的一半,使作用在随动活塞两端的液压推力相等。
电液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通过电气信号控制液压执行机构的系统。
它利用电液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并通过液压传动将能量传递到执行机构上,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控制。
电液伺服系统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处理、电液转换、液压传动和执行机构四个部分。
信号处理部分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经过调节后送至电液转换部分。
电液转换部分由电液转换器和液压放大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电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并放大转换后的液压信号,以便驱动液压执行机构。
液压传动部分是电液伺服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液压传动装置将液压能量传递到执行机构上。
液压传动装置通常由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组成。
液压泵负责产生压力油液,液压阀用于控制液压油液的流动方向和流量,液压缸则是执行机构的核心部件,它根据液压信号产生的压力油液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控制。
执行机构接收液压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动作。
执行机构通常由液压马达、液压缸或液压伺服阀等组成,它们根据液压信号产生的力或位移来控制机械装置的运动。
总的来说,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控制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并通过液压传动装置将液压能量传递到执行机构上,从而实现对机械装置的运动控制。
这种系统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电液转换器使用说明
电液转换器使用说明
一、基本原理
二、使用前的准备
1.检查电源供电是否正常,确保电压和频率符合电液转换器设备的要求。
2.检查液压泵和液压执行器的连接是否牢固,并确保密封件完好。
3.检查液压油的油位和质量,必要时进行添加或更换。
三、操作步骤
1.打开电液转换器的电源开关。
2.按下启动按钮,电动机开始驱动液压泵运转,液压油开始流动。
3.观察液压设备的工作情况,如果需要调整液压设备的工作状态,可
以通过液压阀门实现调节。
4.当不需要使用电液转换器时,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停止运转。
四、注意事项
1.在正常使用电液转换器时,应保持设备清洁,定期检查和清洗液压
泵和液压执行器。
2.在长时间不使用电液转换器时,应关闭电源,并保持设备在干燥通
风的环境中。
3.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如异响、温度过高等)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查明原因后再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
4.在检查和维修电液转换器时,务必断开电源,以免发生电击或安全事故。
五、维护保养
1.定期检查液压油的油位和质量,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添加或更换液压油。
2.定期检查液压泵和液压执行器的密封件、阀门等部件的磨损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3.定期清洗液压管路,防止堵塞和泄漏。
六、常见故障排除
1.电动机无法启动:检查电源供电是否正常,电动机是否存在故障。
2.液压泵不工作:检查电动机和液压泵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以及电动机是否正常运行。
3.液压设备工作不正常:检查液压阀门的调节是否正确,液压油是否正常流动。
电磁换向阀和电液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磁换向阀和电液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011-08-30 11:14 电磁换向阀和电液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电磁换向阀和电液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WE5型电磁换向阀采用湿式交流或直流电磁铁。该阀是通过电磁铁控制阀芯的不同工作位置。当电磁铁断电时,阀芯靠弹簧压力保持在中间或终端位置(脉冲式阀除外)。电磁铁通电,阀芯被推到工作位置上,断电后又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时用手推动故障检查按钮可使阀芯移动。
压力对中的三位四通换向阀(4WEH25H…50/…型)
在这种结构中是通过压力油作用在主阀芯(2)的两端面上,由阀体内的定位套使主阀芯保持在中间位置上。
如果主阀芯一端卸荷,则主阀换向,使相应的油口接通;此卸荷端的控制油通过先导阀通过通道Y排出。
二位四通换向阀有4种不同的结构
1.4WEH…/…型:先导阀和主阀中各有一个复位弹簧(当电磁铁断电时,使主阀芯固定在初始位置上)
型号H.4WEH25…50/…6A…E…:在这种结构里控制油是从主阀P腔引入的,由通道Y排回油箱,不经过主阀T腔。连接板上的Y口需堵死。
⑩ 螺塞 M6 GB78-76-8.8 S3
型号H.4WEH25…50/…6A…ET…:这种阀的控制油是内供内排型的。控制油从P腔引入,并经以主阀T腔排回油箱。这时连接板上的X、Y口应堵死。
电液控的基本原理
电液控的基本原理电液控制(Electro-hydraulic control)是一种基于电力和液压的控制技术,用于控制和调节机械系统的运动和操作。
它是将电力信号转换为液压能量,并利用液压传动来实现机械系统的运动控制。
电液控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具有高效、可靠、快速和精确的特点。
电液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电控信号传输、电液转换、执行器和反馈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电源提供电能;电控信号传输将控制信号传达给电液转换部分;电液转换部分将电控信号转换为液压能量;执行器接收液压能量,并将其转换为机械力或运动;反馈传感器用于监测执行器的位置、速度或力量,并将其反馈给电控系统,以实现闭环控制。
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电液转换部分是关键组成部分。
它由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和油管等组成。
液压泵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通过压力油管输送液压能量到液压阀。
液压阀根据接收的电控信号控制液压能量的流动方向、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液压缸是执行器的一种形式,通过液压能量驱动活塞进行线性或旋转运动。
液压缸的运动通过连杆或机构与要控制的机械系统连接,从而实现位置、速度和力量等的控制。
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控信号控制液压能量的流动和分配,从而控制执行器的运动。
控制信号可以是电压、电流或数字信号等形式。
当控制信号变化时,电控系统会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调整液压阀的工作状态,以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
电液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多种控制方式,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
位置控制是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关状态来控制液压缸的位置。
速度控制是通过控制液压阀的流量来控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
力控制是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压力来控制液压缸的输出力量。
这些控制方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机械运动控制需求。
电液控制系统的优点在于其高效、可靠、快速和精确的特点。
由于液压系统具有较大的功率密度和传动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力矩和功率输出。
同时,液压系统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能够实现高速运动和精确控制。
SVA9电液转换器
S V A9-N型电液转换器
型号:SVA9--N
价格:18000.00
使用说明书
SVA9-N型电液转换器是专为汽轮机电液调速器开发的关键电-位移转换元件,它能把微弱的电气信号通过液压放大转换为具有相当大作用力的位移输出。
SVA9-N型电液转换器主要由动圈式力马达、控制滑阀及随动活塞三大部分组成,控制滑阀与随动活塞之间采用直接位置反馈,安装方式采用板式连接。
SVA9-N型电液转换器是SV9型电液转换器的改进型,是我公司应用户要求改制的抗污染型电液转换器,它针对电站行业对电液转换器工作须绝对可靠的要求,在SV9型基础上改进零部件材质、提高加工精度,加大动圈出力,并在进油口处增设可反吹冲洗、反复使用的高效过滤器。
与SV9相比,抗污染能力更强,工作更可靠,是更适合于电站行业应用的新一代电液转换器。
除电气参数不同外,在连接尺寸上它与SV9完全一致,可以方便地替代SV9而不需对调速器作任何改动。
SVA9-N型电液转换器结构精密,工作可靠,灵敏度高,动特性好,对油液洁净度要求较低,在NAS8级的油液中能长期稳定地工作,除此之外,还具有液压应急控制功能,只要通过一个二位四通阀把进出油口(P、T)换向或在进出油口(P、T)同时通入压力油,随动活塞就能立即下推到底。
一、工作原理
SVA9-N型电液转换器的电气――位移转换部分采用了动圈力马达结构,液压放大部分采用了具有直接位置反馈的三通控制滑阀控制差动缸(随动活塞)的典型结构。
其工作原理如下:
磁钢在气隙中造成固定磁场,当动圈绕组中有控制电流通过时,动圈在气隙磁场中受电磁力的作用,此电磁力克服弹簧力。
电液转换器
电液转换器就是把汽轮机的电压信号转换位油动机的液压信号控制油动机的行程,从而调整调节气门的开度改变汽轮机的进气量从而调节汽轮机的转速。
当输入开调门的信号时,阀位指令大于反馈指令,输入为正方向电流,则力矩马达衔铁上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在外磁场的作用下,铁芯将顺时针偏转,使弹簧片发生偏移;对于喷嘴而言,其左右两边的面积发生变化,右边的泄油量增大,左边的泄油量减小,P左>P右,滑阀向右移动,使油动机与HP油口接通,油动机进油,阀门开启。
当阀位指令等于反馈指令时,线圈无电流通过,铁芯回至水平位,滑阀左移回中。
这时油动机下即不进油也不泄油,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在带负荷的情况下要活动调门和自动主汽门的原因。
反之,当输入关小调门信号时,其动作过程与此相反。
伺服式液位计基于浮力平衡的原理,由微伺服电动机驱动体积较小的浮子,能精确地测出液位等参数。
浮子用测量钢丝悬挂在仪表外壳内,而测量钢丝缠绕在精密加工过的外轮鼓上;外磁铁被固定在外轮鼓内,并与固定在内轮鼓的内磁铁耦合在一起。
当液位计工作时,浮子作用于细钢丝上的重力在外轮鼓的磁铁上产生力矩,从而引起磁通量的变化。
轮鼓组件间的磁通量变化导致内磁铁上的电磁传感器(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信号发生变化。
其电压值与储存于CPU中的参考电压相比较。
当浮子的位置平衡时,其差值为零。
当被测介质液位变化时,使得浮子浮力发生改变。
其结果是磁耦力矩被改变,使得带有温度补偿的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该电压值与CPU中的参考电压的差值驱动伺服电动机转动,调整浮子上下移动重新达到平衡点。
整个系统构成了一个闭环反馈回路,其精确度可达±0.7mm,而且,其自身带有的挂料补偿功能,能够补偿由于钢丝或浮子上附着被测介质导致的钢丝张力的改变。
主要应用在轻油品的高精度测量中。
使用于平静的轻质无腐蚀性液体。
安装调试比较麻烦,同样有接触式液位计的各种不利因素[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电液伺服阀VS电液转换器
一、如何将电子调节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能被液压执行器接受的“液”信号,让液压执行器按照电子调节器的要求调节进汽调节阀开度,改变汽轮机进汽流量?答案就是电液转换器,它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液”信号的中间媒介,是整个电液系统中的关键部件。
二、电液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按照电液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它由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两部分组成。
力矩马达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力或机械位移信号,而液压放大部分则将机械信号进一步放大并以“油压”或“流量”的“液”信号形式输出。
力矩马达利用电动机原理,将磁场中通电线圈的电流转换成机械力,并以通电线圈或磁铁产生的机械位移输出。
从线圈位移输出还是磁铁位移输出来分,力矩马达有动圈式和动铁式两种基本类型。
电液转换器的液压放大部分,从“液”信号输出的形式来分又有“油压”输出和“流量”输出两种形式。
从电液转换器供油压力等级来分,又有高压电液转换器和低压电液转换器两种。
目前,高压电液转换器的供油压力为13~14Mpa;低压电液转换器的供油压力为1Mpa左右。
三、电液转换器目前有多种结构形式动圈式力矩马达用十字片弹簧平衡的电液转换器;动铁式力矩马达带二级液压放大的电液伺服阀;动铁式力矩马达直接动作的直动式电液伺服阀;动铁式力矩马达采用碟阀控制的电液转换器。
这里介绍的是上海汽轮机厂采用比较多的动铁式力矩马达带二级液压放大的电液伺服阀和动铁式力矩马达采用碟阀控制的电液转换器。
习惯上,我们把“油压”输出的称为电液转换器;把“流量”输出的称为电液伺服阀。
1、动铁式力矩马达带二级液压放大的电液伺服阀:电液伺服阀是二战期间由于飞行器等军事装备对控制系统提出快速响应以及更高的动态精度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并在战后逐渐用于民用和工业设备。
它是一种能接受模拟量的“电”信号输入,并随电控信号大小和极性的变化,以“流量”或“压力”作为输出的液压控制阀。
常用的电液伺服阀带有两级液压放大器。
第一级液压前置放大器有滑阀、喷嘴挡板阀和射流管阀三种形式,喷嘴挡板型是常用的选择,而第二级液压功率放大器则无一例外地都采用断流式四通滑阀。
voith电液转换器原理
voith电液转换器原理
摘要:
1.Voith 电液转换器的概述
2.Voith 电液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3.Voith 电液转换器的应用领域
4.Voith 电液转换器的优势与局限性
正文:
【概述】
Voith 电液转换器,是一种将电气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的装置。
它的核心部件是电气- 液压转换器,这种转换器通过控制电气信号,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Voith 电液转换器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钢铁、汽车制造、船舶等重工业领域,以及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中。
【工作原理】
Voith 电液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部分:电气信号的输入和液压信号的输出。
首先,电气信号输入部分,Voith 电液转换器接收来自控制系统的电气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转换器内部的电路处理,转换为转换器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信号。
然后,液压信号输出部分,转换器根据输入的电气信号,通过内部的液压元件,产生相应的液压信号。
这个液压信号可以被转换器连接的液压系统识别和执行。
【应用领域】
Voith 电液转换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精确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业领域。
例如,在钢铁工业中,Voith 电液转换器可以用于控制轧钢机的压力和速度;在汽车制造中,它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手臂的运动;在船舶中,它可以用于控制舵机的转动等等。
【优势与局限性】
Voith 电液转换器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将电气信号精确地转换为液压信号,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这使得Voith 电液转换器在需要高精度、高效率的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Voith 电液转换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SVA9型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SVA9型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如下:
钢磁在气隙中形成固定磁场,当动圈绕组中有控制电流通过时,动圈在气隙磁场中受电磁力的作用,此电磁力克服弹簧力使动圈及控制滑阀产生与控制电流成比例的位移。
电液压力油从P口进入,流经控制滑阀与随动活塞的上下可变节流口,由T口回油。
油源压力直接作用在随动活塞下腔,使之始终有一个向上的恒力,而上下节流口间的控制油压则作用在随动活塞上腔(被控腔),使之产生一个向下的推力。
随动活塞上腔面积设计成是下腔面积的两倍,因此当控制滑阀静止时,随动活塞自动地稳定在一个平衡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上、下节流口的过流面积相等,上腔控制油压刚好等于下腔油源压力的一半,使作用在随动活塞两端的液压推力相等。
输入正向电流时,动圈带动控制滑阀向下移动,上节流口关小,下节流口开大,从而使上腔油压升高,推力加大,推动随动活塞下移,直至随动活塞位移等于动圈与控制滑阀位移量时,上、下节流口过流面积相等,随动活塞两端的推力恢复相等,随动活塞两端推力在新的位置恢复平衡。
输入负向电流时,动圈带动控制滑阀向上移动,下节流口关小,上节流口开大,从而使上腔油压降低,推力减小,随动活塞在下腔恒力的作用下上移,直至再度达到新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液转换器工作原理
电液转换器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并实现机械动作的装置。
它由电动机、泵、阀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动机:电动机通过电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泵的运转。
2. 泵:泵是电液转换器中的核心组件,负责将液体从低压区域抽送到高压区域。
当电动机驱动泵旋转时,泵将液体吸入并通过出口压力流向系统。
3. 阀门:阀门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和转换流向。
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可以实现液体的流向控制和压力调节。
4. 液压缸:液压缸是电液转换器的输出机构,负责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运动。
当液体通过阀门进入液压缸,液压缸内的活塞受到液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线性运动。
总体而言,电液转换器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运转,驱动泵将液体抽送到液压缸中,通过阀门的开闭控制液体的流向和压力,从而实现机械运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