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

合集下载

脑梗死的病理及其对应的MRI表现

脑梗死的病理及其对应的MRI表现

脑梗死的病理及其对应的MRI表现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

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是血管变得狭窄或者完全闭塞,导致血液供应障碍。

脑梗死的主要病理改变有以下:(1)急性脑梗死灶的中央区为坏死脑组织,周围为水肿区在梗死的早期脑水肿明显,梗死面积大者水肿也明显,相反梗死面积小者水肿面积相对较小,水肿区脑回变平、脑沟消失当梗死面积大,整个脑半球水肿时,中线结构移位,严重病例可有脑疝形成。

后期病变组织萎缩,坏死组织由格子细胞清除留下有空腔的瘢痕组织。

陈旧的血栓内可见机化和管腔再通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一般为白色梗死少数梗死区的坏死血管可继发性破裂而引起出血称出血性梗死或红色梗死(2)病生理变化:①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脑梗死者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增高此外NO 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也均随之增高。

神经肽Y和神经降压素是对心脑血管系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神经内分泌多肽。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降压素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疾病性质病情有密切关系,积极控制这些物质之间的平衡紊乱,将有助于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②下丘脑-垂体激素的释放:神经与内分泌两大系统各有其特点又密切相关共同调控和整合内、外环境的平衡。

脑血管病患者下丘脑-垂体激素的释放增强这种释放可能直接侵犯至下丘脑垂体等组织或与脑水肿压迫血管使有关组织循环障碍有关。

③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凝血因子Ⅶ(FⅦ)活性增高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梗死危险因子,甚或与心肌梗死及猝死相关。

有人认为通过测定血浆FⅦa水平预估高凝状态并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更为恰当。

FⅦa的上升,存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各类型之中,能反映高凝状态的实际情况④一氧化氮的变化:一氧化氮(NO)的作用与其产生的时间组织来源及含量等有关内皮细胞上有组织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NOS),在脑梗死早期它依赖于钙/钙调素(Ca2+/CaM)激活引起NO短期释放使血管扩张,产生有益作用另外,在巨噬细胞、胶质细胞上的诱生型NOS(iNOS),它不依赖于Ca2+/CaM,在生理状态下不激活脑梗死后1~2天,iNOS被激活一旦被激活,则不断产生NO。

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35例CT影像学分析

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35例CT影像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7 4 3 . 3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4 - 0 0 6 7 - 0 2
脑血 管病 是威 胁 中老 年 人健康 的常见 病 、多 发病 ,已经成 为 当 今 威 胁 人类 生 命 健 康 的三 大 疾 病 之 一 。超 早 期 大 面 积脑 梗 死 的 诊 断 ,对 于指 导医师 正 确治 疗 ,降低 患者 病残 率 、病死 率至 关 重要 。 临 床对 脑 梗死 的诊 断仪 器 较 多 ,其 中c T、MRI 等 都 可辅 助 临 床诊
例超 早期 大 面积 脑梗 死 惠者 和 3 5例超 早 期 非 大 面积 脑梗 死 患者 的 】 占 床 资料 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总结 早期 C T诊 断特 点和 临床 表现 。结 果 超
早期 大 面积脑梗 死 组 的脑 组织 密度 降低征 、脑 动脉 高 密度 征 、脑 组 织肿 胀 征 明显 高 于非 大 面积脑梗 死 组 ;超早期 大 面积脑梗 死 组与非 大 面
3讨 论 ຫໍສະໝຸດ 果提示,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符合率及检测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
查 ,差异显著 ,据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O 1 )。综上所述 ,采用动态心 电图能够有 效的提 高冠心病患者 无症状心肌 缺血 的检 出率 ,有 利于改
善患者 的疾病及预后 。
无症 状心肌 缺血在 临床好发于各 类冠心病 中 ,主要 是 由于心 肌的 氧供与需 求之间 失去 平衡 ,心肌 的代谢产 物不能及 时被血流 带走而刺 激交感神 经产生 心绞痛 ,尤其 是中老年 冠心病患者 由于动脉 粥样硬化 后引起通道狭窄 ,更易发生 ] 。其发病 机制各 种各样 ,但有研究发现 , 无症状 心肌缺血 的发生或与 以下因素有 关 :①患者 缺血程度 较轻 ,没

快速识别大面积脑梗死

快速识别大面积脑梗死

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5 大征象
2)岛带消失征
岛带区(脑岛、最外囊和屏状 核)由大脑中动脉岛段供应, 对缺血最为敏感,大脑中动脉 闭塞早期可出现岛带区灰白质 界限消失。 岛带征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 性梗死的早期征象。 CT 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斑片状 低密度灶或可疑低密度灶。
右侧岛带区灰白质界限消失,左侧正常。
病例 患者CT 如图: CT 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右侧岛带消失、豆状核模糊,考虑超急性期脑梗死。
次日头颅 MRI 如下: T2WI
DWI T2WI、T1WI、FLAIR
MRI 提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RA
病例 患者 63 岁男性,突发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入院。急诊 CT 如图:
与左侧比较,右侧脑实质密度减低
5)局部脑肿胀、脑沟裂变浅、 消失
多数学者认为这与细胞毒性水肿 有关,由于局部脑肿胀,可以分 别或同时出现以下征象: ➢ 基底池两侧不对称; ➢ 局部脑沟消失; ➢ 脑室受压变形(当病变位置靠
近脑室时,相邻的脑室受压)。
表现为脑室某个角或体部受压变 小、侧裂池变窄、脑沟变浅或消 失,大面积梗死时可见中线结构 稍偏移。
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5 大征象
1)动脉致密征(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主干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以大脑中动脉 多见。而相应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变化不明显(梗死 24 h 内),相应大脑中动 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密度减低、脑沟变浅(梗死 24 h 后)。
大脑中动脉区域早期脑梗死(梗死 24 h 内)的敏感征象,也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征象 (梗死 24 h 后存在)。
如何早期识别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LHI)

脑梗死CT表现影像诊断

脑梗死CT表现影像诊断
脑梗死的CT表现
脑动脉的构成
大脑前 动脉
大脑中动 脉
大脑后动 脉
脑主要动脉的分布
中央支 (内侧 豆纹动
脉)
皮质支
中央支 (外侧豆 纹动脉级 脉络丛前
动脉)
皮质支
中央支 (丘纹动 脉及脉络 丛后动脉)
皮质支
纹状体 前部、 内囊前

额顶叶 内侧面 及外侧 面上缘
纹状体后 部、内囊后肢源自大脑半球 外侧面大 部和岛叶
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分水岭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CT征象
●动脉致密征 ●豆状核模糊征 ●岛带征 ●脑实质低密度及灰白质分界模糊或消失
动脉致密征
豆状核模糊征
岛带征
灰白质分界模糊或消失
鉴别诊断
●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与胶质瘤、脑炎等鉴别,根据年龄、病变的形 状和强化特点可鉴别
●腔隙性脑梗死与软化灶、血管周围间隙等鉴别,需结合临床,必 要时可行增强扫描
●出血性脑梗死与静脉性脑出血鉴别,后者静脉窦可见血栓,多位 于皮层、皮层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背侧丘脑
颞叶底面、 内侧面、 枕叶
小脑动脉
小脑下后动 脉
小脑下前动 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下面后部 小脑下面前部
小脑上面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
●脑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异常、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 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局限性缺血缺氧性坏 死与脑软化
● 机 制 : 缺 血 达 一 定 程 度 后 , 神 经 细 胞 会 发 生 N a + - K + - AT P 酶 功 能 丧 失,细胞水肿、缺血、坏死,血脑屏障破坏等

大面积脑梗塞最新ppt课件

大面积脑梗塞最新ppt课件

躯体活动障碍
患者要防止跌倒,确保安全。床边要有护栏;走廊、厕所 要装扶手;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去除门槛或 其他障碍物;呼叫器应置于床头患者随手可处:穿着防滑 的软橡胶底鞋;行走时不要在其身旁擦过或在其面前穿过, 同时避免突然呼唤。
有跌倒的危险 1.加床护栏 2.防跌倒十知道
并发症
肩关节脱位、骨盆后倾、髋关节外展外旋: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危险
于同侧1/2或2/3的面积。
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这些因素可导致血管壁 损害、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尤其是房颤导致心脏内附壁栓子形成, 一旦大栓子脱落,进入脑动脉,便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 1.实验室检查 ? 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 2.CT检查 ? 明确
? c.中心疝:幕上压力增高,致使大脑深部结构及脑干纵轴牵张移位。
?d.颅外疝: 脑组织通过颅外缺损疝出。
?e.枕骨大孔疝 : 后颅凹占位病变时,可致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
? g.蝶骨嵴疝:颅前凹和颅中凹的占位病变,由于病变部压力相对高一些,则 额眶回可越过蝶骨嵴进入颅中凹,可颞叶前部挤向颅前凹。
? 2.一般治疗
?①调整血压:脑梗死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如血压为 150 ~160/100 (mmHg)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的过低可加重脑缺血。
? ②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 ③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脑水肿,是 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 可用甘油果糖和速尿。
? 5.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大面积脑梗死一般不易查出, 或出现较晚。
? 1.溶栓治疗
?即发病后 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 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 溶酶原激活剂( t-PA)。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 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者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张文昌,邱丹红(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64000)[摘 要]目的:通过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征像的认识提高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

方法:对12例经CT复查确诊,其中1例还有MR I证实,发病在6h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征象有: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病变区密度略减低;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

结论:平扫CT可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一些早期征像,同时CT可排除脑出血,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关键词]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CT[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0921121201 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阻塞、发病6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超急性期内进行溶栓治疗,因此,对脑梗死,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作出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5年临床资料完整、发病6h内进行CT检查的12例病例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3年至2005年在我院急诊就诊并经随诊观察确定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12例,其中1例还有MR I证实,临床资料完整,均在发病6h内行CT扫描,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2岁~78岁,平均年龄6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偏瘫(5例)、偏身感觉障碍(3例)、剧烈头痛(2例)、头晕呕吐(5例)和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各1例)。

1.2 检查方法 用GE-syne rgy单排螺旋CT平扫,仰卧位,先常规行层厚、层距10mm扫描,再对病变部位行层厚、层距3mm或5mm薄层扫描,用窄窗宽、窄窗位技术(窗宽约35 Hu、窗位约10Hu),双侧图像对比。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T诊断新认识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T诊断新认识
积脑梗 死后 出血性 转化 的 C T诊 断新认识
吴升 强
( 陆川县人 民 医院放 射科 , 广西
陆川 5 3 7 7 0 0 )
【 摘要】 目的 提高对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C T 诊断水平及新认识。方法 对 6 0 例大面积脑梗
死后 出血性转化 的 C T 资料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结 果 型( 1 3 例) 、 边缘 型( 2 1 例) 、 混合型( 2 6 例) 。结论 大面积 脑梗死后 复查头部 C T , 常规扫描 3 7 例, 薄层 扫描 2 3
Ne w i n s i g h t o f CT d i a g n o s i s i n h e mo r r h a g i c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a f t e r ma s s i v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U S h e n g — q i a n g .
ma s s i v e c e r e b r a l nf i a r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CT i f n d i n g s o f h e mo r r h a g i c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o f ma s s i v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we r e s t u d i e d n i 6 0 c a s e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Of 6 0 c a s e s , 3 7 we r e p e r f o r me d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CT s c a n a n d 2 3 we r e p e fo r r me d hi t n l a y e r s c a n . He mo rh a g i c ra t n s or f ma t i o n we r e d e t e c t e d a f t e r ma s s i v e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we r e f o u n d i n 3 c a s e s a t l d a y s , 1 6 c a s e s a t 2 - 3 d a y s , 9 c a s e s a t 4  ̄ 7 d a y s , 3 2 c a s e s a t 8 -1 4 d a y s . CT in f d i n g s o f h e mo rh a g e i n 6 0 c a s e s we r e 3 p a t t e r n s :1 3 c a s e s we r e c e n ra t l ,2 1 c a s e s we r e p e r i p h e r a l , 2 6 c a s e s we r e mi x e d . Co n c l u s i o n “ He mo r -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与应用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与应用
CT n fsainswe eo e v d a d h e u t fCT a n sswe e c mpa e .Re u t The e we e20 c s swih ay i a p t ma ie t t r bs r e n t e r s ls o o dig o i r o rd s ls r r a e t t p c ls o
crba i rc o u e auepaet rd c i e igoi adet lhad g oipoesMeh d C tr lo e r f t ni spr ct hs uem s ddan s s bi i ns rcs. to s Tma i s f 9 e ln a i n oe s sn a s a s ea 2
诊 断 1 例 ;未见异 常 2例 ( 6h 经第 3次 c 1 3 后 T检查确诊) 。结论
漏诊 率 、提 高诊 断 率 。
超急性期大 面积脑梗死的 C T最 常见 的表现为不典
型 的 片 、 块 状 略低 密度 影 ,其 余依 次 为 基 底核 区结 构 变模 糊 、脑 沟 变浅 等 。依 次 观 察 上 述 结 果 中 6种 C T表 现 ,能 降 低
C i s eeaP ate h ee nrl rcc n G i

34・ 4
JmI 脚—
, o l
1 c

全 科 医 生技 能 发 展

超 急 性期 大 面积 脑 梗 死 的 C T诊 断 与应 用
杨 春 燕 ,梅 友 泉 ,苏俊 红
【 要】 目的 提 高对超 急性 ,减 少漏诊 并建 立诊 断流 摘 T
o ic h p swi l h l w d n i , 1 a e i l r a a u l i t cu e,8 c s swi o a l h lw s lu , 6 c s s r pe e s a e t si t l e st h g yo y c s sw t b u r b s ln c e s u t r 1 h y r a e t l c l s a o u c s a e h y l wi s mmer ae a u c s a e t y e d n e mi d e c r b a re ysg n a e w t s mmer e e r m. t ay h t c l tr ls l u ,3 c s swi h p r e s d l e e rla r in a d 1 c s i a y i h t h t cc rb i u Amo g n

大面积脑梗死的CT检查与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的CT检查与治疗
综合征 1例 ; 动情 况下发病 1 活 4例 , 安静情况下发 病 8例 。
12 临床表现 . 人 院时体检 : 识障碍 1 意 7例 , 昏迷 1 3例 (4 2
临床上 , 急性 缺血性脑 血管 病发 病率 高 , 致残 率 高 , 面 大
积 脑 梗 死 是 较 为 严 重 的重 症 脑 梗 死 。本 文 报 道 大 面 积 脑 梗 死
因子 J使 血 管 损 害 , 管 管 腔 狭 窄 , 黏 度 增 高 , 流 缓 慢 , 3, 血 血 血
血液凝 固性 增高 , 血小板凝集 而形成脑梗死 , 特别 是心脏病如 冠心病 、 风心病 , 当并 发房 颤 时 , 易 发生 脑 梗 死 ; 报道 慢 极 有 性、 非瓣 膜性房颤患 者 的脑栓死 常 涉及脑 动脉 主 干并造成 范 围较大 的脑梗 死 区, 由其它原 因引起 的卒 中患者相 比, 与 神经
2 2例患者 全部行头颅 C T扫描 , 发病 2 4h 明确栓子来源 的脑栓 塞 性 大面 积脑 梗 死共 7例 , 3 . %。 占 18
较文献略 高。
2 1 影像学检 查 .
内全部行头颅 C T平 扫 , 符合 诊断标 准 5例 ,2h2次 C 7 T扫 描 1 7例 , 符合 诊断标准 8例 ; 7d内 C T扫 描 3次 者 9例 均符
2 2例 , 临床特点 : 发病急 、 病情危 重 、 高颅压 、 偏瘫 、 凝视 障碍 、
昏迷 。 CI扫 描 显 示 : 及 一 个 脑 叶 以 上 , 过 5 c , 合 诊 " 波 超 r 符 n
断标准 j 1 。临床治疗效果 差 , 报道如下 。 现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般资料 .
( 徽 省宿 州市立医 院 安 240 ) 30 0

大面积脑梗死20例临床影像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20例临床影像分析

所有患者在人 院确诊后 均给予甘露醇 、甘油 果糖等药 物进 行脱 水降颅 内压 , 部分患者 给予抗凝 、 抗 血小板 等对症治 疗 , 防 止并发症并进行相应 的康复训练 。
进行 了头颅 MR A检查 , 没有发 现异常 。 4例患者进 行 了颈 部动脉彩 超检查 , 1 例发 现经动脉 粥样 硬化斑 块 。 结论 早期头
颅C T检查结果 若发现局部脑肿胀征 、 脑 实质 密度 降低等应及时行头颅 MR I 、 M R A或颈动脉彩超检验等进一步确诊。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 ; 影像 学; 分析
的高 , 加重 了社会 以及家庭 的负担 。为了及时及正确 的诊治大面 积脑梗死 , 降低病死率 、 致残 率 , 改善患者 的预后 , 该研究对 2 0 0 7 年 7月一 2 0 1 0年 7月 间来该 院进行治疗 的经 C T诊 断为大面积 脑梗 死的 2 0例患者 的临床 资料 进行 了回顾性分 析 ,现报 道如
1 . 4 - 3 H R I 、 H R A及 颈部 动脉 彩超 检查 研究 样本 中。 另 有 9例患
1 2例患者 于活动状态 中发 病 , 6例 于安静状 态下发病 , 2例
情况不详。
1 . 3 临床 表 现
者进行了头颅 MR I 、 MR A或颈部动脉彩超检查 。 其中 6 例患者 的 MR I 检查结果 与头颅 C T基本 吻合 。 MR A检查均 未见异 常 , 4例 患者进行 了颈动脉 彩超 检查 ,有 1 例患者 出现颈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 在梗塞半球 同侧 。
2 治 疗 及 预 后
所有患者 均出现不 同程度 的偏瘫 、 头痛 、 呕吐等症 状 , 有1 6 例患 者出现意识 模糊 , 1 3例 患者 出现 昏迷 . 1 1 例 患者 出现 眼球 凝视 , 1 0例失语 。

脑梗死影像表现

脑梗死影像表现

慢性过程
DWI高,ADC低,高灌注↑ NAA↓ Cho和Lac↑,
脑脓肿
急,感染症状,实验室检查
灰白质交界区 环形强化 DWI高,ADC低 Lac↑,余变化不明显
脱髓鞘
慢性过程
侧脑室周围 不规则斑片状强化或 无强化
Cho↑
谢谢
脑梗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 概念 ➢ 脑动脉供血区 ➢ 病理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表现(CT/MRI) ➢ 小结 ➢ 鉴别诊断
概念
➢ 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大或中等管径 的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所引起的病变 血管供应区脑组织坏死
➢ 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 起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 MRI vs CT:更敏感、显示脑干、小脑的梗死 更优
鉴别诊断
临床
部位及形态 增强 DWI,PWI MRS
脑梗死
脑肿瘤
急,中老年,动脉硬化、高脂血 症等危险因素,休息或睡眠时起 病
大动脉供血区
不均匀强化(脑回状、环状、条 状、结节状)
DWI高,ADC低,缺血半暗带
NAA、Cho和Cr↓ Lac↑
非梗死区
缺血半暗带
缺血半暗带:局部脑缺血后局部血流量降低,该组织恢复血供后仍可存活 的区域,当PWI异常信号区大于DWI异常信号区时,两者不匹配区即为半暗 带
MRS
小结
➢ 诊断要点:分布与某一血管供应区相一致,呈 楔形或扇形;CT上低密度,MR长T1长T2灶, DWI↑,ADC↓,MRS:NAA、Cho和Cr↓,Lac↑; 同时累及皮髓质,增强脑回状强化
状强化
动脉致密斑
岛带征
岛叶外侧缘灰 白质消失
低密度灶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CT特点诊断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CT特点诊断

病变对侧 ,有的甚至形成天幕下疝 。大 面积梗死 病灶位于左
1 资 料 与方 法
侧颞顶 叶 7例 ,左侧额顶 叶 9例 ,左侧 基底节 区 18例 。位于
53例 中,男 43例 ,女 lO例 ,发病年龄 43—78岁 ,其 中 43 右侧颞顶 叶 4例 ,右侧额 顶叶 3例 ,右 侧基底 节 区 9例 。左
鉴别 诊断 :①病毒性 脑炎 :病灶 常发生 于双侧颞 叶 和额
均合并 中枢性面瘫 。急性期瘫痪肢 体肌张力 均低 下 ,腱 反射 叶 ,呈斑片状低密度 ,占位征象较轻 ,发病 前常有呼 吸道 或消
消失 ,肌力 0~1级 ,双侧病理征 阳性 35例 ,一侧 阳性 18例 , 化道病毒感染史 ;②脑肿 瘤 :星形 细胞 瘤通 常只在 脑 白质 区
孙铁春 张翠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面积 ;临床表现 ;cT特点 ;诊断价值
总结 了近几年来大 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 CT演变特 较低病灶 ,此时低密度灶表示细胞 内水肿 (脑肿胀 )和组织坏
点的诊断 意义与 价值 。海员 总 医院 2004年 1月至 2008年 死 ,但 内部密度可不甚均匀 ,l5例未见 明显病灶 。3—7 d后
规则或环形强化。脑梗死 的低 密度 区通常按某 一动脉 供血
3 CT检 查 楔形 ;③ 脱髓 鞘病 :病 变均 为双
本组 53例全部 在发病 3 d内经头颅 cT扫描 确诊 ,其 中 侧 ,且对称分布 ,病变也往往发生在脑室周 围的白质。
24 h内 5O例 ,30例无异常所见 ,13例病变侧 白质 密度不变 , 4 讨论
中 国现 代药 物应 用 2010年 1月 第 4卷 第 2期 Chin J Mod Drug Aoo1,Jan 2010,Vo1.4.No.2

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分析【摘要】大面积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早期CT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脑梗死的病因与病理生理特点,然后详细探讨了早期CT在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接着分析了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特点,并指出了诊断中常见的误区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最后讨论了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对治疗的指导意义,强调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医生更加准确地进行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CT诊断、大面积、病因、病理生理、表现特点、误区、注意事项、治疗指导意义、重要性、发展方向、应用前景。

1. 引言1.1 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分析概述大面积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高危人群,发病迅速,病情危重,易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早期CT检查在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方法,探讨其应用及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早期CT检查是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CT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灌注情况,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发现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早期CT检查还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

本文将对脑梗死的病因病理特点、早期CT在诊断中的应用、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特点、诊断误区和注意事项、以及诊断对治疗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参考,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2. 正文2.1 脑梗死的病因与病理生理特点分析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而引起的急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和营养物质以及代谢废物在局部脑组织中堆积造成的一种疾病。

大面积脑梗死的CT特点与临床诊断

大面积脑梗死的CT特点与临床诊断

大 面积脑梗 死 的 C T特 点 与 临 床 诊 断
高臣
【 关键词 】 脑梗死 ; 大面积 ; T特点 ; C 诊断价值
我院 20 0 2年 1月 至 20 0 7年 1 共 收 治脑 梗 死 患 者 2月
4 讨 论
9 4例 , 中大 面 积 脑 梗 死 5 0 其 8例 , 同期 脑 梗 死 发 病 率 的 占

个值得 注意的经验教训 。
3 3 检查方 法 从早 期 胃癌双对 比所见 及误 诊病例 分析 , . 说明重视钡剂 质量 , 改进检查 方法和加 强对早期 胃癌 的认识 与读片能力是 提高早 癌发 现 与诊 断 的重 点 。检 查应 以双对 比为主 , 结合黏膜 法 、 加压 法 和充盈 法 为最好 。为 了提高诊 断, 建议 将低 张 胃双对 比造影 列为常规检查方法 。

须大 于同侧半球 23者为大 面积脑梗死 ; 同侧 大脑半球有 / ②
两个 以上 脑叶 的低 密度 灶改变者为大 面积脑梗 死 ; 近年来 ③ 有 人 提 出 的 梗 塞 计 算 公 式 , 病 灶 体 积 =长 ×宽 ×C 即 T扫 描 阳性层数 。凡病灶大 于 2 0者就可 诊为大 面积脑梗 死。笔者 认为第二 种说法更能说 明病 灶的面积 , 第三 种说 明的是大面
维普资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0 8年 7月第 2卷第 1 4期
C i Mo rgA p , l 0 8 V 12, o 1 hnJ dD u p lJ 0 , o 行低 张双 对 比造影 , 能较 好显 示 。不 少病 才
使溃疡及 四周 的情况清楚显示 , 才能达 到正 确的诊断 。
3 2 3 因早 癌伴 发 胃炎 、 .. 糜烂 而误诊 , 本文 7例误 诊为局 限 性 胃炎 、 胃窦炎及糜 烂 , 主要 是 由于炎症 水肿 糜烂 而起 粘 这

大面积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

起病5h,DWI显示病灶
5d后,MRI-T2显示的最终梗死 灶
当前17页,共54页,星期日。
早期脑梗死CT改变的意义
在发病6h内有82%的MCA区缺血患者有此征象,其存
在与转归不良相关 与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密切相关
NINDS rt-PA试验发现,CT上有水肿或占位征象时,溶栓后 有症状出血的危险性增加8倍,但和溶栓后转归不良的危险性增 加没有独立相关性
大面积脑梗塞
当前1页,共54页,星期日。
一、概念
大面积脑梗塞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 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大脑前 动脉梗死,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 。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当前2页,共54页,星期日。
分型
✓ Adama分型: 大面积梗塞为梗塞灶直径≥ 3cm,累及两个
以上解剖部位 ✓ 国内认为 梗塞灶直径>4.6或其面积>20CM2. 脑梗死面积直径>5.0cm或梗死波及两个脑
脑水肿的影像学表现
早期:水肿半球向对侧推移。研究报导,对于脑 出血患者来说,MRI显示中线推移以10mm为界, 中线移位5mm以下,有90%的生还机会;510mm的脑水肿患者挽救生命的机会达到75% 以上;然而,中线移位超过10mm的患者生还机 会很小,大约10%。
这一研究不仅代表了脑出血的脱水治疗新观点,对其 他性质的脑水肿脱水治疗和预后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早期脑梗死CT征象-1
MCA高密度征
M1段血管闭塞的标志(血栓形成或栓塞)
当前15页,共54页,星期日。
早期脑梗死CT征象-2
皮质(岛叶外侧缘或豆状核)灰白质界限消失和脑沟变浅
当前16页,共54页,星期日。
早期连续影像观察
起病4h,CT显示:左侧岛叶 皮层和颞叶后部灰白质界限 消失,脑沟变浅

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

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

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脑梗死是指脑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梗死灶面积较大,占脑组织的一定比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本文将介绍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和治疗患者。

一、临床表现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1. 突然出现的严重头痛2. 意识障碍,昏迷3. 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瘫痪4. 语言障碍,失语或言语不清5. 视力障碍,双眼视力模糊或失明6. 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7. 呕吐,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的表现二、影像学检查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常见的有CT和MRI。

CT检查可以快速确定是否存在脑梗死,但对于小面积梗死的诊断不敏感。

MRI检查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脑梗死的位置和大小,并且可以检测出早期脑梗死的信号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三、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射造影剂来显示血管影像的检查方法。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规划非常重要。

血管造影可以确定梗死灶的血供情况,评估梗死灶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检测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等情况。

四、生化指标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生化指标的变化。

例如,血清脑钠肽、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的升高,可以提示脑梗死的程度和预后。

五、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溶栓、机械取栓、颅内压监测和控制、营养支持等。

同时,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认知训练等。

综上所述,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和生化指标等多方面因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

因此,对于有疑似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脑梗死的ct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ct诊断标准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帮助诊断脑梗死。

以下是脑梗死的CT诊断标准的一般特征:
1. 低密度区:在CT图像上,脑梗死通常表现为一片低密度区,这是因为缺血导致脑组织发生损伤。

这种低密度区通常在梗死发生后的几小时到几天内开始出现。

2. 梗死区域的特定分布:脑梗死的梗死区域通常呈特定的血管分布模式。

不同的脑动脉供应不同的脑区,因此梗死区域的位置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帮助医生确定脑梗死的可能性。

3. CT灌注成像(CTP):有时,CT灌注成像可能被用来评估脑血流情况。

在脑梗死的情况下,灌注不足的区域可能显示出低灌注。

4. CT血管造影(CTA):CT血管造影是一种影像学技术,可以用来检查脑血管的情况。

对于脑梗死,CTA可以显示导致梗死的血管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5. 出血的排除:CT还有助于排除脑出血的可能性,因为脑出血和脑梗死在CT图像上有不同的表现。

在进行CT诊断时,医生会综合以上信息,同时考虑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以做出脑梗死的最终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医疗机构和地区的实践而有所不同。

对于具体的病例,最好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面积脑梗死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

方法:随
机选择我院诊治的9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为疾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结果:90例患者中,20例诊断为颞叶梗死,17例诊断为额叶梗死,14例诊断为枕叶梗死,11例诊断为顶叶梗死,16例诊断为基底节区梗死,8例诊断为小脑半球梗死,4例诊断为脑侧室梗死。

患者均发现血肿和高密度影,梗死性质和部位不同CT影
像学各异。

结论:CT在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图像特征较为
明显,可准确判断梗死病变部位,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CT扫描;影像学;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123-0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大面积梗死会严重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

因此,必须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并得到积极
有效的治疗。

为此,笔者随机选择我院诊治的9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为疾
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诊治的9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发病均在24h 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肢体偏瘫、意识障碍、失语、头痛呕吐、口角歪斜等疑似
脑梗死症状,其中男性41例,女性49例;年龄范围在38~86岁之间,中位年
龄67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11例,心房颤动14例,外伤4例,既往无脑梗死
疾病史。

1.2 CT检查方法[2]
全部患者均接受CT检查。

设定仪器电压为130kv,电流为150mA进行断层
扫描;常规平扫后再行增强扫描,设定螺距1.0~1.5,薄层重建1.25mm,重建间隔0.7mm,传送数据至工作站处理,由2名资深医师共同阅片并作出诊断。

2.结果
2.1 CT诊断结果
90例患者中,20例诊断为颞叶梗死,17例诊断为额叶梗死,14例诊断为枕
叶梗死,11例诊断为顶叶梗死,16例诊断为基底节区梗死,8例诊断为小脑半球梗死,4例诊断为脑侧室梗死。

2.2 影像学特征
全部患者均见血肿,梗死灶继发高密度影,边界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呈片
状团块状阴影,原梗死灶可见斑片、血点和条索状阴影或脑回状高密度影。

梗死
性质和位置不同影像学各异,额叶、顶叶、枕叶脑表层边界梗死灶周边有弧状、
点片状和环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低密度梗死处斑片状、团块状强化影,局
部脑组织肿胀可见脑组织密度下降、局部脑沟与脑地沟回窄浅。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意外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缺血、缺氧、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呕吐、口角歪斜等,一般由脑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引起,导致
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对患者预后、
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都有严重影响。

大面积脑梗死占脑梗死10%左右[3],由脑动
脉主干阻塞所致,多为脑叶或跨脑叶分布,脑组织损害范围大,除出现脑梗死常
见症状外,往往伴有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挽救患者生
命[4]。

大面积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梗死,5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发,高血压、脑动
脉硬化、糖尿病以及心律失常均为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患者通常梗死直径
大于4cm或梗死波及两个脑叶[5]。

大面积脑梗死会中断脑组织血供,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缺氧缺血而发生坏死,脑细胞间质水肿、脑细胞肿胀,产生占位效应,这
是CT平扫发现脑实质密度变化的病理学基础[6]。

脑神经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梗死后病灶内死亡的神经元不能恢复,但
梗死灶周围会形成一层活性水肿带,及时恢复这部分神经元血供可以恢复功能,
因此脑梗死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是抢救水肿的带神经元,最大程度减轻神经功能损
失[7]。

使用CT诊断大面积脑梗死效果较为理想,为临床医生广泛接受。

与常规CT
扫描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较为新颖,具有较快的扫描速度、强大的后处理性
能等优点。

通过增强扫描,可以充分利用轴位图像与最大密度投影,更清晰直观
的观察患者颈内动脉颅内外段、基底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等颅内血管系统情况,有助于了解患者梗死病变情况。

CT阅片要注意找寻脑梗死迹象,如果没有发现脑
梗死影像,也应进一步接受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以便了解大面积脑梗死血管
受损程度,为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

多层螺旋CT扫描能更加直观地观察脑动脉阻塞和脑梗死征象,梗死后脑实
质CT表现为低密度影,梗死处局部组织密度低于对侧对应位置,且梗死时间越
长梗死区和正常区密度差异越大,一般大面积脑梗死颈内动脉系供血区发生率较高,病灶多在皮质区,导致脑表面脑沟回变浅,脑组织占位病变[8]。

多层螺旋扫描组织分辨率更高,适用于急诊。

诊断后可初步判断病情,根据
不同窗宽窗位,可观察分析左右半球,便于医师找寻脑梗死征象,可以及时发现
模糊边界、脑组织大片密度降低、脑沟回变平和狭窄等,配合轴位图像和去骨技术,可清楚观察基底动脉、大脑动脉和颈内动脉。

临床医生应注意,脑梗死有逐步演进的特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h内CT表
现为脑沟变浅、脑回密度下降、脑动脉高密度影和灰白质模糊等。

患者早期病情
较轻,和CT扫描诊断结果可能出入较大,因此未确诊的疑似脑梗死患者应在6~24h内进行复查确诊。

MRI和CT检查是诊断脑梗死的重要辅助手段。

MRI检查对大面积脑梗死病灶较敏感,即便发病时间在6h内,也可通过T1、T2驰像时间变化来显示疾病情况。

CT检查可以明确显示脑梗死病灶范围、部位、是否出现脑疝及脑水肿,但对于发
病时间12h内大面积脑梗死不敏感,检测率较低[9]。

早期诊断是大面积脑梗死治
疗的前提,越早诊断越有利于病患的治疗和预后[10]。

所以,临床医生应根据患
者实际选用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综上所述,CT在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图像特征较为明显,可准确判断梗死病变部位,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董凤龙.CT与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死的价值分析与对比评价[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5):1-3.
[2]刘少欣.脑梗死患者CT与MRI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40-41,65.
[3]周建良,阚敏晨.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超早期手术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增刊4):454.
[4]张志,白琛,骆伟.不同阶段缺血性脑梗死CT影像学特点[J].中国CT和
MRI杂志,2016,14(5):4-6.
[5]杨小芳.大面积脑梗塞72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7,19(6):1103-1104.
[6]樊会军,律静,孟建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J].
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8):185-186.
[7]吴蕊含,孟箭.根尖周炎致眶尖综合征合并大面积脑梗死1例[J].中华口腔
医学研究杂志,2016,10(3):228-229.
[8]諶贻荣.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5):943-944.
[9]李立军.CT与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6):49-50.
[10]陈金银,汤琅琅,邱清香,等.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5):4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