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的分析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9 5 1 9 年第 1 期第 2 0 , 一 9 2 页。
m , 一记 . e l ,, , T h e B r itis h Jo u r a o s n l f C h in n ℃i l o g o y 36 , : 58 t 一 72 , . : : 马侠 (当代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迁移》北京199 1 : ” s e in an e n tre p . e 气n e r us an d b u s in s e a u r st ” in c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 9 8 年版 9 Nee , 。
G in an re H am i to l O (记 E , u B i s V s . , 19 9 1 : : ” i S 汉二a l in e q r ua lit ie s n o f m r i吧一 sta te - e e D v 1 Pm e c 13 n tr e en t a st a n , ~ d S n Ne t O th u e a st s k ~户 i s L o . d n E n a , o H g 欢 i li m a e b i tw e en d e is r t i 一 b u t io d m ar k e t in C h i 28 2 . f o . 儿i s tu d ie s u iv e r it y s f Hon g 愉~ K n o n , ’ g : g pp . 皿 : , 以八 m r e 1 农村经济年度分析课题组著《 9 9 年中国农村经 3 : n a c o o s 父 i [ g ie a R l i v e w , 56 : 2 67 一 29 : 项叙《浙江村何以挤上北京牌桌《国农民》中‘ ’ , 济发展年度报告 o 黝r k in H a印er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P an . 简析 19 4 9 : 199 4 年发展趋势北京 , , : 199 5 年第、 7 期第、 , , 52 一 55 : 页。
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存状况与社会网络的调查分析
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存状况与社会网络的调查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为例一、选题背景与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一方面,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城市中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增多。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和谐、各民族的亲密团结是社会稳定、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
因此,要构建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就应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状况及其社会网络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调适和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关系找到既积极又稳妥的新对策。
首先,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的多民族化以及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往往带来复杂的城市民族关系。
与城市世居少数民族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更少,同时居住也更为分散,因而流动人口问题研究很少聚焦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问题上。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状况及其社会网络研究既是城市少数民族研究的深入,也是城市流动人口研究的补充。
其次,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和流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势必需要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来适应和面对这种生存环境和文化的变迁。
因此,研究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网络关系,推进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平等,是都市人类是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对中国都市人类学必要的补充。
再次,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民族政策和法规对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城市民族工作的实际运用中却常常出现执行难和失效的问题。
这是由于城市少数民族问题的特殊性以及政策、法规通常不够灵活甚至与现实脱节造成的。
因此,要真正做到事实上的有效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应当以多维的视角来考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
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及其社会网络,是民族研究的必然。
中国农民工的整体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中国农民工的整体社会网络特征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农民工的整体社会网络特征分析》一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特征,揭示其网络结构、关系强度、信息传递以及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内在规律。
文章通过对农民工社会网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和城市发展。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农民工群体及其社会网络的重要性,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我们将概述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预期贡献。
通过这一部分,读者可以对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文章将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结构出发,分析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如何构成,包括家庭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
文章还将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关系强度,分析不同关系类型对农民工生活、工作和发展的影响。
文章还将关注农民工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机制,揭示农民工如何通过网络获取和分享信息、资源,进而提升自身社会地位和竞争力。
本文概述部分将引导读者进入农民工社会网络的研究领域,为后续深入剖析农民工社会网络特征提供基础。
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我们期望为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和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既承载着乡村的发展希望,也为中国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特征分析,学界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主要从社会网络的结构、功能、影响因素等多个角度对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农民工社会网络结构的研究上,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呈现出以地缘、血缘为基础,以业缘为拓展的特点。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主要以家庭、亲戚、朋友和同乡为主,这些关系构成了他们社会网络的核心。
同时,随着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也逐渐建立起以工作关系、邻里关系等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网络。
关于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功能,学者们指出社会网络对农民工的生活、就业、心理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
量包括关系时间量、 情感紧密性、 熟识程度以及互惠服务。 如果花在关系上的时间越多、 情感越紧密、 相互间的信任 和服务越多, 这种关系就越强 , 反之则越弱。三是趋同性 与异质性 趋同性是指特定行动者与网络成员在各个社
会特征之间的相似性。行动者常常有更多的机会或更倾
向于与背景相近或相似的人交往, 例如相近的年龄 、 教育
种视角 : 其一 , 会 网络视 为 由行 动者之 间的纽 带 关系 将社
所构成 的一种 客观存在 的社 会结 构 , 析这些纽带关 系对 分
人 和组织 的影 响; 其二 , 会网络 视为一种 分析工具 , 将社 认 为社会 网络就 是在社 会计 量法 基础 上发 展起来 的研 究社 会结构 和社会关 系的一种分析工 具 , 借这 种工 具可 以理 凭
近2 0多年来得到重要 发展 的研究社 会结构 的最新方法 和
下因时而变 , 个人如何控制其社 会网络 。 以及 社会 网络分析 相应拓 展出了 4 测量指 标 : 个 一是 网络
规模。网络规模是指构成一个个体社会网成员的数 目, 社
会 网络规模也是 测量个 体社 会 资源 拥有 程度 的一 个重要 指标。通常 来 说 , 特定 行 动者 凝 聚 的关 系 数 量 越 多 , 他 ( ) 网络中就越重要 , 所获得 的信息 和实际帮助 就越 她 在 其 大 。不过 , 系的数量多少并不 是行 动者 重要性 的唯 一指 关 标, 有时候行 动者 在网络中所处 的位置 比其凝 聚的关 系数 量更为重要 。二 是 网络 密 度与强 度 。密 度 即网络 中一 组 行动者之 间关 系的实际数量和其 最大可 能之 间的 比率 , 其
清行动者之间、 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实际的社会
流动意义与实践: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研究
流动意义与实践: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的形成、影响和实践,以及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农民工在网络社会中的认同感,揭示了其在流动中寻找归属和身份认同的动力。
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网络社会认同对其生活和工作状态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文章最后提出了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的特点、发展趋势,并针对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农民工在网络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融合。
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农民工群体的了解,为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和城市化进程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流动意义、城市化进程、发展趋势、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来自农村,到城市务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农民工缺乏城市户口和稳定工作,他们在城市中常常面临着各种困境和不公平待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民工之间开始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建立联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群。
这种网络社群不仅在心理上提供了支持和认同感,还为农民工提供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帮助。
研究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的形成和实践对于了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农民工在网络社会中构建的社会认同,分析其形成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揭示网络社会认同对农民工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的实践行为,探讨网络社会认同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流动意义,以及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与城市化进程的关联。
本研究旨在揭示农民工网络社会认同的特点,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对未来政策的建议,为加强农民工群体认同感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在城市中从事着各种劳动工作,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构—行动:流动农民的社会网络分析
术 。 是 一 种 全 新 的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范 式 . 别 是 近几 年 来 . 也 特 随 全体 社 会 网成 员 的 百 分 比 来 表 示 。而 异 质 性 则 是 指 网 络 成
着 图论 、 率 论 以及 各 种 几 何 学 的 发 展 和 完 善 . 会 网 络 分 员 之 间 在 社会 特 征 即 人 口统 计学 特 征 等 方 面 的 差 异 , 反 映 概 社 它 析越 来 越 受人 瞩 目 . 围绕 社 会 网络 的理 论 分 析 与 经 验 研 究 可 了 行 动 者 在 社 会 网 络 中 的 位 置 及 能 动 性 。第 四 , 会 网络 关 社 特 谓 成 指 数 增 长 之 势 。 在 社 会 学 中 。 会 网络 研 究 通 常 有 两 种 系 构 成 。 它 指 的是 社 会 网 络 成 员 问 的 具 体 关 系 , 别 是 行 动 社 视 角 : 一 . 社 会 网 络 视 为 由行 动 者 之 间 的 纽 带 关 系 所 构 者 与 网 络 成 员 的 具 体 关 系 . 通 常 用某 一 特 定 关 系 占 总 关 系 其 将 它 成 的 一 种 客 观 存 在 的 社 会 结 构 。 析 这 些 纽 带 关 系对 人 和 组 的 百 分 比来 表 示 。我 们 按 其 强 弱 程 度 将 其 分 为 三 种 关 系 类 分 织的影响 ; 其二 , 社 会 网络 视 为 一 种 分 析 工 具 。 为 社 会 网 型 : 属 关 系 . 包 括 父 母 及 配 偶 的 父 母 、 偶 、 女 及 子 女 将 认 亲 这 配 子 络 就 是 在 社 会 计 量 法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研 究 社 会 结 构 和 社 的配 偶 、 弟姐 妹 及 配 偶 的 兄 弟 姐 妹 、 他 亲 属 ; 友 关 系 . 兄 其 朋 会 关 系 的一 种 分 析 工 具 。 借 这 种 工 具 可 以 理 清 行 动 者 之 包 括朋 友 、 居 、 乡 、 学 、 事 ; 识 关 系 . 老 板 、 东 、 凭 邻 老 同 同 相 即 房 问 、 动 者 与 其 环 境 之 问 的关 系 。实 际 的 社 会 研 究 中 这 两 种 熟 人 、 行 因工 作 或 生 活 接 触 到 的 其 他 人 员 。
结构一行动:流动农民的社会网络分析
西 方 社 会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分 支 , 国 外 在 上 个 世 纪 是 3 0年 代 末 出 现 并 在 最 近 2 O多 年 来 得 到 重 要 发 展 的 研 究 社 会 结 构 的 最 新 方 法 和 技 术 , 是 一 种 全 也 新 的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范 式 , 别 是 近 几 年 来 , 着 图 特 随
角 : 类 持 个 人 主 义 立 场 , 重 从 社 会 结 构 的 层 级 一 侧 关 系 出 发 , 过 地 位 、 份 、 色 等 概 念 来 确 定 行 通 身 角 动者在 社会 结构 中 的位 置 , 以此 来 推 断 流 动农 并 民 在 这 一 社 会 制 度 安 排 下 受 到 的 限 制 与 作 用 。 另
起 来 的 研 究 社 会 结 构 和 社 会 关 系 的 一 种 分 析 工 具 , 借 这 种 工 具 可 以 理 清 行 动 者 之 间 、 动 者 与 凭 行 其 环 境 之 间 的 关 系 。 实 际 的 社 会 研 究 中 这 两 种 视 角 通 常 是 “g中 有 我 , 中 有 你 ” 很 难 截 然 分 开 。 /, 我 , 在 社 会 网络 分 析 中 , 会 网 络 被 认 为 是 联 结 社 行 动 者 的 一 系 列 社 会 联 系 或 社 会 关 系 . 们 相 对 它 稳 定 的 模 式 构 成 社 会 结 构 。 这 里 社 会 网 络 这 一 概 念包括 了四个 维度 : 构 、 源 、 范 与 动态过 程 。 结 资 规 结 构 维 度 系 指 社 会 关 系 的 类 型 、 系 的 强 度 、 络 关 网 的 大 小 等 ; 源 维 度 是 指 人 f 可 从 关 系 中 获 得 满 资 r l 足 其 需 要 的 东 西 , 常 区 分 为情 感 支 持 、 具 支 持 通 工 与 交 往 支 持 ; 范 则 规 定 网 络 内 或 网 络 行 动 者 行 规 为的 规则 、 求 与经 济 等 , 范 深 受 文 化 的影 响 , 要 规 不 同文 化 下 社 会 网 络 的 规 则 大 为 不 同 . 情 、 人 关 系 、 子 就 一 直 是 中 国 社 会 网 络 学 者 突 出 强 调 的 面
浅析农民流动务工的社会价值
快 ;使得 经济 总量 中第 一 产业 的 比重 不 断缩小 , 第
二 、 三产 业 的 比重不 断扩 大 , 第二 、 三产 业从 第 在 第
业 的人 员 得到 了不 断增 加 。 同时 , 农业 生 产结 构也
在逐 步优化 ,由过 去 的单一 的粮食 生 产 向优质 、 多 元 、 效农 业发 展 , 业 产业 化 水 平不 断提 高 , 高 农 在农
【 关键词】 民流动 ; 工 ; 农 务 社会价值 [ 中圈分类号 ] 3 46 F 0.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l7 一 8 6 2 0 ) l0 3 — 3 6 l4 O (0 9 0 一 o 5 0
农 民流 动务 工成 为 中 国最 大 的社会 现 实之 一 , 每年都 有大规 模 的农 民流动 在城 乡 之间 。 民流动 农
2 0 年 2月 09
无 锡 商 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u i n tueo mmec o m l x si t f 0W I t2 0 e l . 09 V0 . No 1 1 9 .
浅析农 民流动务工 的社会价值
农 力 充 实 到 各个 岗位 上 去 。 广 大农 民应 时 代 潮流 而 业 部 门 和非 农业 部 门劳 动生 产率 的增 长 。当然 , 民流 动 还 为 国 民经 济 的发 展 提 供 了 稳定 的社 会 环
境 。 中 国 , 民 占绝 大多数 , 在 农 农业 是整 个 国民经济 的基 础 。中国社会 稳定 不稳定 关键 要看 农 村稳 定不 稳定 。农 民流动 实 现 了农 民收入 的稳 定 增 长 , 而农 民收 人 的增长 是 消除不稳 定 因素 的根 源 。 民通过 农 改革 开 放 的受益 者 , 从而 为减 少 由城 乡 差距 带来 的 矛盾 和 冲 突 , 构建 和谐社 会 打下 了基 础 。我 们还 为 应该 看 到农 民流 动 对拉 动 了全 国消费 的重要 作 用 。
以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现象
以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现象农民工现象是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两个方面。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看,农民工被认为处于社会底层。
他们通常是农村地区的居民,由于农村就业机会有限,因此选择外出务工来谋求更好的生活。
然而,不同于城市居民,农民工通常缺乏正规教育和技能培训,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低技能工作,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条件较为艰辛。
同时,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地位和名誉也往往较低,面临着缺乏保障、受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也存在一定的社会流动性。
一方面,通过自身努力和不断提升技能,一些农民工能够逐渐摆脱贫困,改变自身的生活境况。
他们利用工作积累的资金,回乡创业或者转行就业,建立起自己的事业或发展自己的技能,实现了小康甚至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农民工的下一代也存在上升通道。
随着中国农村对教育的重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孩子有可能获得更多机会,成为城市中的白领或者技术人员,改善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
然而,农民工现象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农民工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获得高技能的工作机会,导致他们在社会分层中长久处于底层。
其次,由于农民工的居住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城乡二元分割的现象比较明显,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
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很低,缺乏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
此外,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问题依然存在。
为解决农民工现象所带来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上升通道。
其次,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的技能和竞争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同时,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
社会学分析下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研究
社会学分析下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研究社会地位和社会流动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相互影响并决定着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机会。
社会地位是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包括其在社会经济层级、职业结构和文化层面的地位。
而社会流动则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过社会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首先,社会地位的形成与个体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联系。
社会地位的形成受到个体的出身、教育、经济背景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例如,一个出身富裕、受过良好教育的个体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一个出身贫困、教育程度低的个体则很难在社会中取得较高的地位。
这是因为社会地位往往有一定的继承性,社会上的资源和机会并不平等地分配,富裕家庭的子女更容易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和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其次,社会流动是社会地位发生变动的过程,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社会流动既包括垂直流动,即个体在社会层级上的上升或下降,也包括水平流动,即个体在同一社会地位层级内的变化。
社会流动的原因复杂多样,既受到个体努力、能力和机遇的影响,也受到制度、政策和社会结构的制约。
例如,在一个社会积极鼓励教育普及和职业培训的社会中,个体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有更多的机会实现社会流动。
然而,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往往会制约个体的社会流动。
当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持续存在时,较低层级的个体很难通过社会流动提升自己的地位,而较高层级的个体则更容易保持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
这会导致社会上的地位固化现象,增加了社会流动的难度。
同时,社会流动也可以改变社会地位的分布,通过社会流动的机会和路径的开放,原本处于较低地位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向上流动。
另外,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还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社会结构以及其中的权力、资源分配模式等都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流动机会。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在当今社会,农民工群体是一个庞大且不容忽视的存在。
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也在经历着自身的社会流动。
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首先体现在地域上的迁移。
他们离开熟悉的乡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奔赴繁华的城市。
在农村,资源相对匮乏,就业机会有限,农业生产的收入往往难以满足生活的需求。
而城市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工厂企业众多,就业岗位丰富。
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农民工们背井离乡,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然而,这种地域流动并非一帆风顺。
初到城市,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语言交流的障碍、生活习惯的差异、城市环境的陌生,都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而且,在就业方面,由于文化水平和技能的限制,他们大多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收入相对较低的工作,如建筑工人、清洁工、快递员等。
社会流动还体现在职业的转变上。
一些农民工在城市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逐渐从单纯的体力劳动者转变为技术工人,甚至有些人还自主创业,成为了小老板。
比如,一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通过学习掌握了建筑技术,成为了熟练的工匠;还有一些人利用在城市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回到家乡开办养殖场、加工厂等,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这种职业转变的比例相对较低,大部分农民工仍然在底层劳动岗位上辛勤工作。
教育在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他们改变命运、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
然而,现实中,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着诸多难题,如户籍限制、高额的借读费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这使得他们在教育起点上就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了未来的发展。
社会保障也是影响农民工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城市中,许多农民工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
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疾病、失业、养老等问题时,往往缺乏足够的保障和支持,增加了生活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的关联
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的关联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地位,这与其拥有的资源和社会地位紧密相关。
社会地位是基于个人的教育背景、职业选择、财富和社会认可等因素而确定的。
然而,社会地位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存在着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个人在社会阶层中的变动。
它可以是向上流动,也可以是向下流动。
社会流动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流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经济状况。
通过向上流动,个人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和财务状况。
例如,一个出身贫困的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的努力可以获得高学历,从而进入高薪职位,使其家庭从贫困中脱身。
相反,向下流动会导致经济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贫困和社会排斥。
其次,社会流动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地位。
通过向上流动,一个人可以提高其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的提升会给个人带来更多的尊重和社会认可。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或知名学者的社会地位往往比一个普通劳动者更高。
相反,向下流动可能导致社会地位的下降,从而降低了个人的社会地位。
然而,社会流动并不是无条件的。
个人的出身背景、性别、种族和社会背景等都会对社会流动产生影响。
这些不公平的因素可能会限制个人的社会流动,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
一个出身于贫困家庭的人要想通过教育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他们无法获得与出身于富裕家庭的人相同的资源和机会。
解决社会阶层不平等和促进社会流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来消除不公平,并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提高社会地位。
其次,社会应该鼓励和赞赏个人的努力和成就,而不是仅仅看重出身背景。
此外,个人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总之,社会地位与社会流动密切相关。
社会流动对个人和整个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改变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然而,不公平和不平等的因素可能会限制社会流动的平等性。
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可以促进社会流动的公平和提高社会地位的机会,从而实现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农民工就业与社会流动
农民工就业与社会流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人数不断增加,成为社会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就业与社会流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话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教育、法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民工就业与社会流动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们来看农民工就业的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数量近年来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尤其是在建筑、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民工占比高达60%以上。
他们通过离乡背井来到城市工作,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就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他们在城市获得的待遇相对较低。
由于缺乏相关技能和教育背景,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工资待遇较低。
而且,他们工作的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长期面临着身体健康与安全问题。
此外,农民工还面临着工资拖欠、合同不公平等问题,这些都导致了他们的工作条件不稳定,生活质量较低。
那么,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与社会流动中面临的问题呢?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度。
加大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确保农民工享有合法维权的途径,并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严惩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应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
通过为农民工提供岗位培训、技能提升等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此外,社会流动也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流动不仅包括农民工的城市流动,还包括城市居民的流动。
城市居民的流动往往也需要依靠农民工进行劳动力提供。
因此,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推动农民工就业和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
尽管农民工就业与社会流动面临诸多问题,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和趋势。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条件。
其次,一些企业和机构也开始关注农民工的权益,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帮助农民工实现更好的就业。
农民工流动性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
农民工流动性带来的社会问题研究近年来,中国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民工流动性不断增强,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
然而,与其带来的经济发展相比,农民工流动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农民工流动性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之道。
首先,农民工流动性所带来的首要问题是家庭分离。
由于经济压力和就业需求,农民工常年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分离压力。
这种分离不仅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疏离,还可能对家庭教育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他们在没有家长陪伴的情况下成长,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
其次,农民工流动性还引发了就业歧视问题。
尽管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为国家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在城市中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歧视。
由于缺乏城市户口和基本文化教育,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一些低收入、高风险的工作。
他们在城市中没有稳定的职业发展空间,也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这使得他们在经济和心理上都处于较为脆弱的位置。
进一步,农民工流动性也导致了城市社会问题的加剧。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例如,城市住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农民工的数量也使得城市面临着较高的社会治安威胁,犯罪率的上升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安全压力。
面对以上问题,解决农民工流动性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综合深入的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关怀和保护,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和合理的收入。
其次,加强农村教育体制建设,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一致化,减少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诱因。
总之,农民工流动性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加强政府保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全面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和谐共处。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的学生,对高中地理下册“民工流动”这部分内容兴趣颇大,“民工”已渗透到他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民工就是“犯罪”与“暴力”的同义词。
为了正确对待民工,这里就民工流动的原因、特点及利弊做一简要分析。
一、民工流动的原因1.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我国农村在1949年——1978年间人口增长率高达2.07%,而农业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5.59%。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口若每年增长1%,要保持人们生活水平不下降,平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超过4%。
因而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规模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队伍。
据计算,按照现有的耕作方式和经济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60%左右,约2.7亿。
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隐性失业人口多这一矛盾。
加之农村生产具有季节性,农忙时间短,农闲时间较长,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2.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积着过多的农村劳动力,这不仅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滥垦滥伐,生态失衡,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农业人口与国土面积之比。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1994年我国农业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3倍,但日本的农业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5人。
我国的山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积只有10%左右,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不断的存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渡放牧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3.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农村劳动具有脏、苦、累的特点。
翻田耕地,抢早插晚,劳动艰辛,体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
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物质的搬运靠人力、畜力完成。
偏远山区的农村,通讯盲区,连县级的电波讯号都接收不到,文化娱乐根本谈不上。
人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固守一方”,“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水准上。
农民工与社会流动
农民工与社会流动农民工与社会流动:深入探讨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与挑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但又复杂的议题,涉及到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民工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并探讨农民工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一、农民工的流动性与城市化进程农民工主要由农村地区进城务工的人员组成。
城市化进程推动着资源、资本和人口的流动。
农民工凭借强烈的就业需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流动性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的生计需求。
二、农民工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农民工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他们填补了城市经济中缺少的低技能劳动力。
农民工常常从事体力劳动或低技术工种,为城市的工厂、建筑工地等提供了劳动力支持。
其次,农民工通过消费和投资活动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将农村收入转化为城市消费和投资,推动了城市内需的增长。
最后,农民工还为城市的社会稳定与和谐作出了贡献。
由于农民工缺乏城市户籍,他们常常面临着种种不利待遇。
然而,农民工普遍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为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农民工所面临的挑战然而,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由于长期在城市中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生活安全面临着较大风险。
他们常常面临着工资拖欠、工伤无保障、社会福利不得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与幸福感。
其次,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
常因为没有城市户籍,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中受教育常常面临着诸多限制。
高昂的学费、压力巨大的升学竞争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使得子女教育成为农民工较为担忧的难题。
最后,农民工在城市中缺乏社会融入感与认同感。
由于隔离于城市户籍制度之外,农民工往往被边缘化,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四、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与措施为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
当代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同名13273)
当代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同名13273)当代中国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摘要:近几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各方面的体制变化让一个叫农民工的社会阶层产生。
在城乡发展出现崭新面貌的今天,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了其自身的很多特点,他们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极大地贡献,同时也存在较多缺陷,农民工问题关系重大,政府和社会应该尽力找到妥善的办法,个人也应该积极关注这样的一个群体,大家共同为建设繁荣的社会而努力。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流动;特点;原因;问题正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阶级阶层关系也有了很大调整。
以两大阶级为基本单元的二元社会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城乡二元板块逐步瓦解。
特别是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打工。
于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时期,出现了一批特殊的人,他们就是“农民工”。
农民工这个词是以社会主体和一种客观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的一个特殊阶层的描述。
也是按照以职业和收入为主、教育和声望等其它的社会分层标准为辅的方法对其的社会分层归类。
他们由农民转变为在城镇务工者,离开土地和从小生活的家乡,为了生存,为了家庭不停地劳作;做着最辛苦的工作,领着最低的薪金,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不被社会人所尊重,这就是农民工的共同特征。
近年来,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那么,这样的一群队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又该思考些什么呢?一、农民工社会流动的概念社会流动表示主体在社会分层的结构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动,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也就是他们的身份从农民向非农业人员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改变,而不仅仅是在一个阶层内职业或者活动空间的变化。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地域上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的流动,“孔雀东南飞”就是这一内容含义的典型表现;二是在职业上从农业向工商服务等非农产业的流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于是他们便向工业和第三产业即非农产业流动;三是在阶层上从低收入农业劳动者阶层向其他较高的职业阶层流动,众所周知,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种植庄稼的收入是很低的,现在,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高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的分析我所选择的学术论文是社会学家李培林的《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篇实证研究论文,从标题中可以看出,研究的对象是近年来学者一直热议的“流动民工”,主要在于他们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这两个方面。
首先,如文中所述,李培林认为“流动民工”这个概念是包含三种流动:“地域上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的流动”、“在职业上从农业向工商服务等非农产业的流动”和“在阶层上从较低收入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向比其高的职业收入阶层流动”;随之而来的,身份上从农民转变成市民,职业上从务农变为务工经商,于是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发生: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网络上从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转变为以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再者“以机会资源为象征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这两方面——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生活状况、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等相互关联的几方面入手,在分析出一般性“自然”状况的同时,解析出他们“内心世界”是如何的?同时,从社会流动的角度考察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途径机制是怎样的?如何在流动中获得新的社会位置(position)和社会地位(status)的?
首先作者在前言中就说明了“流动民工”是学术界、政策研究部门和新闻界的讨论热点以及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变化,特别是关于农民工进城后究竟是喜是忧成为一个争论的焦点。
而在此,作者认为,这主要“应当看这部分人能够最终融入城市生活,并在城市中确立合适的社会地位”,由此,作者就引导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开始展开阐述。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作为社会流动的民工流动”,这一部分是作为整篇文章讨论的基础:首先从不同的两个视角:经济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对农民工流动进行了相对应的“劳动力流动”和“社会流动”分析,这儿从两个不同的视角相对比,列举了一些不同学派学者的观点;紧接着,就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和已有调查研究成果的展示:从80年代国内开始的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也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但作者认为这些研究多数还处于“摸清情况的阶段”,仅仅“通过调查揭示和描述流动民工的总量、结构、空间分布、流向、流
出方式、流动规则和流动机制等”;最后,作者认为这些研究都缺乏理论上的突破,因此,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和调查方法:以三个假设为基础,根据的材料为作者参与的课题组于1995年6—7月在山东济南市所做的问卷而收集到的资料,进而对可能掌握民工情况的有关部门进行访谈,这些都是分析的资料。
第二大部分“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此部分涉及到了文章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在交往方式中形成的,并也影响着后续的交往方式;农民工流动具有不同于城市员工流动的原因和机制,因此需要分析他们进城就业的方式——即更多的是依赖亲属和朋友;求职和工作的过程中,生活交往方式由于“根”留在农村,因而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生活圈子依旧建立在亲缘和地缘的关系上,是城市中的“陌生人”;第三大部分就是“流动民工的生活状况”,这详细从收入情况、福利待遇两个方面介绍,让我们很直观地了解民工的现实状况;第四部分“流动民工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论述了文章另一重点——社会地位: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是相互影响,社会分层划分以社会地位为主要基础根据,同时也体现出社会地位;在流动民工内部就存在分层结构——以职业、就业的所有制和收入三个方面就行划分;第五部分“结论性评价和流动民工发展前景展望”主要就是对前面的分析做一个通体概括,并根据此来对流动民工的发展前景提出看法。
可以看出,论文中的结构安排较为清晰,内容从浅至深,一个层次连接一个层次,层层递进:在研究回顾和理论假设、调查方法介绍后,从“找工作”中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开始,找工作需要运用社会网络关系和交往方式,同时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社会网络关系;在有了工作之后,就谈及民工的生活状况;在生活和就业中,逐渐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分层和形成自身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最终将民工的调查情况阐释清楚全面,验证假设。
此篇文章的论证主要是运用了调查取得的一系列实证数据来作为支撑,数据支持更具有直接性和说服力。
如找工作依赖各种不同途径的比例、春节回家探亲的比例、收入情况、各项满意度等;有的事项还进行细分,比如对民工的福利待遇分析中,对比不同性质的企业和不同类型的福利待遇类型;定量的问卷调查和定性的访谈相结合。
在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民工流动进行论述时,既有承上启下,又有进行对比,“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的概念比‘劳动力流动’更为宽泛,并不仅
限于对劳动力流动机制的考察”;在对已有文献和研究做回顾时,最后作者点出已有的研究都仅仅注重于调查和汇总流动民工的情况,而缺少理论上的总结、提升,因此紧接着就引出了自身文章的理论假设和调查成果;“流动民工除了工资性收入,也有一定的福利待遇”是连接民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两方面讨论的。
在语言的运用上,都使用了一些社会学专业术语,如社会网络、社会地位、社会分层、等,也不会仅仅从主观上毫无根据地批评其他学者的观点。
关于此论文结构分析:“起”指的是论文开头的论述,目的是为下文的展开做准备;文中主要是通过对民工近年来的流动变化和境况为基础开始,对其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承”指的是承接上文,在文中就是对相关研究的回顾,比如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视角,对国内研究成果的论述等;“转”即转折,作者认为仅仅对流动民工做统计资料上的收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要从理论上有所突破,于是就在两个根本性的转变的背景下,提出了三个假设,即从社会网络、社会身份、社会结构和制度性安排等角度对民工的境况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后文的大部分都是根据假设,运用所调查资料进行的分析;“合”即总结上文,并能够呼应并推进“起”,文中就是最后一部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理论认为的“亲缘、地缘的社会网络是乡土社会的产物和社会理性化过程的障碍”,作者认为农民在离土离乡的社会流动中,求职、创办企业、生活等都更多地依靠亲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关于流动民工的前景问题,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控制民工的城市分布、给予就业民工的合法合理身份、缩小城乡差异等。
但我认为,论文中对已有文献和调查研究成果的介绍不够,即文献回顾并不是很规范,虽然文献回顾并不是实证研究中的主要部分,但并未对有关学者的研究做较为系统的介绍对比,而是仅仅介绍一些研究所、社科院等结构的调查结果;特别是在对比上不够清晰;同时,论文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上还是不够自然,虽然结构比较完整,但是在一些部分中缺少一些连接词;在论文的整体结构上安排合理,大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结构内容更为清晰明了;一些引用文献的格式和参考文献也合规范。
以上就是我对此篇学术论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