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变化理论

合集下载

态度改变的理论

态度改变的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认知理论的共同处:当认知因素发生冲突与矛盾之后,个体就处于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的状态中;当认知因素协调的时候,人们想要维持这种状态,以避免其他不协调因素的介入。

主要有下列两种认知理论:①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也称一致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的几种评价、态度、感情之间有趋向一致的压力。

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引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处于不平衡时就会力求平衡,或改变现存的某种认知因素,或添加一种新的认知。

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是第三者的人或物或事。

最终的状态是P、O、X三者之间形成平衡。

②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

旨在理解态度之间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彼此矛盾的认知,从而产生不愉快感觉的情况。

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对行为的感知。

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出现不协调的时候,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者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

认知因素的不协调强度越大,人们想要减轻或者消除的动机也就越大。

认知失调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认知失调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的状态,使相关的态度之间和相关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协调。

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逻辑的违背、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

协调的程度决定于: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2)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改变态度(使个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③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对认知失调理论提出了质疑。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首先是通过外部寻找产生行为的原因,当外部没有找到原因时,才会归因于态度上。

这一过程并不一定有认知失调的产生,而是由理性决定的。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

态度的理论模式与作用态度是人们对于对象具有的评价、情感和行为倾向。

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内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研究态度的理论模式对于理解和解释个体和群体行为、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态度理论模式,分析它们的作用和应用。

一、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认为,人们在形成态度时会追求认知的一致性。

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强调人们会倾向于寻求与自己已有认知保持一致的态度,当出现认知不一致时,个体会感到不舒服,并采取行动来消除这种不一致。

这一理论模式早期由心理学家菲斯特于1957年提出,后来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认知一致性理论模式的作用在于解释人们在态度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

当个体感到认知上的不一致时,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这种不一致,例如修改现有的态度、寻求与自己认知一致的信息或者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来减少不一致感。

这一理论模式不仅可以解释个体的行为,还可以用来分析个体与他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冲突。

二、认知评估理论模式认知评估理论模式是由心理学家罗森伯格和兰古提出的一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理论模式。

该模式认为,人们在形成态度时会对对象进行认知评估,评估依据包括人们对于对象特征的知觉和人们对于这些特征的重要性评价。

根据认知评估理论模式,人们形成态度的关键因素是对于对象的认知评估而非对象本身。

认知评估理论模式的作用在于解释个体形成态度的过程。

通过对对象特征的认知评估,个体对对象的态度会随之改变。

该模式还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对于不同对象的态度差异,以及个体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

同时,该模式也可以指导行为干预和卫生教育等实践活动。

三、社会认知理论模式社会认知理论模式是由心理学家巴姆托斯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态度形成和变化的理论模式。

该模式认为,人们的态度不仅受到个体内部的认知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中的认知因素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模式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行为来形成和改变态度,社会比较和社会影响是态度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态度的形成

第三章 态度的形成
• 人道主义态度束 • 国家主义态度束 • …………P67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 (一)态度的功能 • 1.适应功能
不同的态度适应不同的人群及场景(以对待父母的态度去对待和朋友, 往往会很不适应)
• 2.自我防御功能
可以帮助人们在受到贬抑时保护自己(知识分子对商人)
• 3.价值表现功能
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观(宗教徒和无神论者)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 经验的情绪后果
某些导致心灵创伤的经验,即使只有一次,也可以形成十 分稳固的态度(一朝被蛇咬,儿时老师的当众羞辱)
• 需要的满足
人们对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易产生积极的态度
• 知识
知识可以使人形成(或改变)一定的态度(巫术的信任与改变)
• 家庭
父母亲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儿童态度的形成(对政党和 宗教的态度)
(二)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 态度的心理成分: • 单因素说:感情 (瑟斯顿、赖茨曼)
认为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
• 双因素说:感情、认知(罗森伯格)
认为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
• 三因素说:感情、认知、行为(瓦格纳)
认为态度包括感情、行为和认知三种因素,故也称作态度 的ABC模式。
态度的分类
• 就态度的表现形式: • 与情绪、感情联系的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 一、什么是态度
• (一)定义与特征 • 定义: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 应时所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 特征: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它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潜在的心理状态,态 度可以而且一般都会表现于外,这称作态度行为或表态。
• 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

态度改变--说服模型的理论传承及其简化

态度改变--说服模型的理论传承及其简化

霍夫兰德 ( .. 01 d 二战后在 耶鲁 大学作 了大量关 c IH v n ) a 于沟通和态度改变 的研究 , 以其信息传递理论 与社会判 断 他
理论为基础 , 进一步提出了一种 以信息交流过程 为基础 的态
度改变一说服模型 。该模 型将 态度 改变 的结构 视为 一个 系
统, 不仅指出引起 态度 改变 ( 或不 改变 ) 的过 程及 其所 涉及
引起的相应 的变化 【 , l 其本 质是 个 人 的继 续社 会化 - 。态 J 2 J
度改变分为两 种 , 一是一致 性 的改变 , 方 向不变而 仅仅 改 指 变原有态度 的强度 , 即量变 ; 另一 种是不一致 的改 变 , 以性 指 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 原有 的旧态 度 , 或说 是方 向性 的改变 , 即质变。通 常 说 的 态 度 改 变 更 多 指 后 者 , 即方 向性 的 改
董 巍
(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 学院 , 哈尔滨 10 2 ) 5 o5

要: 霍夫 兰德 的态度 改变一说 服模型( 劝说情境 的模式 ) 是在其信 息传递理 论与社会判 断理论基础 上提 出
的, 社会传递理论及社会判 断理论从 不 同角度说明 态度改变一 说服 模型是一种合理模型 , 态度改 变一 说服 模型各部
收稿 日期 :O 9— 2—1 20 0 5
作者简介 : 董巍 (9 l , , 18 一) 男 黑龙江塔河人 ,0 7级硕士研究生 , 事时间管理和管理学 理论研 究。 2o 从

7 — 5
外部刺激
目标靶
中介过程
结果
度改变过程 中涉及 的各 因素加 以考虑 , 将态度作为一个由简 单到复杂的系统 , 整体地 考察 它的结果与功能[ 。并没有 针 8 ]

态度改变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的运用——以《马克思为什么

态度改变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的运用——以《马克思为什么


思 主义 在 意识形 态 领域 的 指导地位 的重要方式 , 改革

开放 以来 , 随着传媒 科技 的 迅猛发展 , 广播 、 影视 、 网络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5 — 0 7
作者 简介 : 胡小琳( 1 9 7 9 一 ) , 女, 安徽安庆人, 复旦 大学马克思主 义 学院马 事 壁翊 师, 研究方向: 政治 C 地

南京
匕 海校区军 i



≯ 3卜 0 0{ 3 ~ 匝∞ 马z山 克 黾 歪 , 义 中 国 T 匕
等现代 传媒可 以声情并 茂 、 生动 形象地 宣传马克 思主 义 。虽 然多媒 体宣传避 免 了受众 的“ 接受疲 劳 ” , 但文 本读 物 的宣传 “ 杀手锏 ” 作用仍 然无可替 代 , 特别 是在 电子 阅读 、 手机 阅读 日益兴起 的“ 全 民阅读 ” 时代 , 文本 作 为理论传播 的重要手 段之一 , 仍然是 我们必须 守住 的宣传 阵地 。但是 , 理 论 的抽象 和艰深 可能使普 通大 众在学 习时产生畏难情绪 , 进 而排斥进一步接触理论 , 马克 思主义理 论读物如 何能 “ 更 接地气 ” , 拉近 与普通 大众之 间的心理距离是理论 宣传 中亟需解 决的问题 。 近 年来 , 各 种理论 通俗 读本不 断 涌现 。2 0 1 1 年4 月, 耶鲁 大学 出版社 出版 了 由剑 桥 、 牛津 大学 教授 特 里・ 伊格尔 顿( T e r r y E a g l e t o n , 1 9 7 3 年一 ) 执 笔的著作《 马 克 思为 什么是 对 的》 ( Wh y M a r x w a s r i g h t ) 。此书 成书 于全球 化席卷 全球 , 城 乡差距 、 贫富不均 、 金融危 机 日 益加剧 的大背景下 , 重新认 识世界 、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 反思 , 已成 为不争 的事 实 。伊格 尔顿教 授用对质 疑马 克思 主义 的十个问题 的 回应来解 释马克 思主义理 论 , 用通俗 的笔法 和幽默 的 口吻表述马克思主义 的思想和 理论 , 减少 了普通大众对理论 的疏 离感 , 吸引 了更多年 轻受众 对 马克 思 的好奇 。下 面就 以该 书为例 , 用 态度 改变理论的因素分析来说明它受大众欢迎的心理机制。 二、 引导 受众情 感 态度 改变理论 认为 : 受众 自身 的心 理特质是 态度 改变 的重要 内因。受众 的心 理特质 特别是情感因素直 接影 响态度改 变 的方 向和进程 。情感 ( A f f e c t i o n ) 即个 体对态度对象 的喜好 、 评价 与反应 , 情感 反应的积极一 消极维 度是态 度倾 向的核心维度 , 建立在需 要 、 利益、 诉求等基础上 的个体 的情感 、 情绪、 兴趣倾 向是促成其 转变 态度 的关 键 。 《 马克思为什 么是对 的》 是如何 从情 感方面抓住读者 的呢? 首先 , 从这本 书出版的时机看 : 经济全球化带来意 识形态领域 的多元化 , 各种社会思 潮风起 云涌 , 相 当一 部分社会公众 面对 “ 社会 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这个决定 性 问题 时感到迷惘无措 。加 之当代 世界冲突矛盾尖锐 与社会 危机彰 显 , 使普 通 民众从 情感上 对马克思 所构 想 的那 个美好 社会重新 产生 了向往 , 但 也心存诸 多疑 惑 。因此 , 《 马克思 为什 么是 对的》 的出版恰逢其时 。 再者 , 从 书名看 : 《 马克 思为什么是对的》 包含两层 意思 , 一是 马克思是对 的 , 这毋 庸置疑 的 ; 二是 为什么 是对 的 , 这是本 书 的主 旨。对 于捧起这 本书 的读 者来 说, 不管作者将 时代 矛盾与社会 危机归 咎于资本 主义 私有 制 、 市场 经济 , 还 是归咎 于国家资本 主义 、 权 力寻 租或 法治滞后 , 他们都 急切地 希望从作 者对这些 质疑 的反驳 中 , 从 马克思那 里看 到答 案。 最后 , 在行 文 中伊格 尔顿关 照 了读 者特别是 中国 读 者的情感 。作者用 “ 资本 主义 的生 活方式正在 毁灭 我们 的星球 ” 说 法对社 会主义市 场经济 和资本 主义市 场经济进行 比较 , 批判 资本 主义的经济发展方式 , 赞扬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在 发展过 程 中更利于实现公平分配 和共 享发展成 果 , 肯定 中 国在 近三十年 取得 的令 世界 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也在 晴感上抓住 了中国读者的“ 心” 。 马克思 主义理论 宣传 的 目的是使广大人 民群众能 够 自觉地运用 马克思

弗里德曼说服与态度改变模式课件

弗里德曼说服与态度改变模式课件

VS
详细描述
受众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 价值观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受众对信息 的接受程度和态度改变。因此,在说服过 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受众的特征,并根据其 特点制定相应的说服策略。
选择恰当的说服情境
总结词
选择恰当的说服情境能够提高态度改变的效果。
详细描述
说服情境包括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时间和地点等环境因素。选择恰当的说服情境需要考 虑受众的特点和信息的特点,选择最能触动受众的传播渠道和时机,以达到最佳的说服
媒体平台的活跃度和用户黏性。
03
舆论引导
利用弗里德曼说服模式,社交媒体用户可以引导舆论方向,通过发布有
影响力的话题、评论等形式,影响其他用户的态度和行为。
THANKS
理论背景
该模式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社会 影响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等,通 过整合这些理论来解释说服和态 度改变的过程。
模式的结构和特点
结构
该模式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说 服源、说服信息和说服对象。
特点
该模式强调说服过程中信息处理和认 知失调的作用,以及社会影响在态度 改变中的重要性。
02 说服的要素
在广告、营销和政治宣传中,常常利 用认知失调来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 。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个体可能会采取新的信息或观点来减 少这种不协调,或者重新评价原有观 念和行为的合理性。
自我概念调整阶段
自我概念的定义
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个性、价值观、信仰等。
自我概念调整的过程
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个体不断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以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利用弗里德曼说服模式,企业可 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 度和美誉度,从而影响消费者的

态度的理论

态度的理论

态度的理论
1、态度的学习理论
第一,联结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认为当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配对多次呈现时,条件刺激可以获得无条件刺激所具有的评价性意义。

斯塔茨夫妇在“态度是由经典条件反射所习得”的试验中,发现当中兴刺激和积极性刺激配对呈现18此后,被试对原先中性刺激的反应变得积极了。

第二,强化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

当个体的行为得到他人赞许时,他就获得了强化,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表现出对该行为的积极态度。

反之,惩罚,消极情感体验,消极态度。

第三,观察学习。

强调模仿在态度形成中的重要性。

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
第一,服从
出于主体的意愿,不知不觉的模仿。

或是受到群体规范的压力,从而产生的服从行为。

第二,同化
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

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

这一阶段已经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但没有同自己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第三,内化
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

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和新的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一部分,比较稳固,也不太容易改变。

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

第一,相互一致和协调的
吸烟危机我的健康,我不吸烟
第二,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
吸烟危害健康,我吸烟
第三,无关的。

吸烟危机健康,今天刮风。

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

这种由于认知冲突,因其内心不自然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

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

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

态度转变模型引言态度转变是指个体在面对某个对象或事件时,由于外界的刺激或内在的思考,对该对象或事件的看法、感受和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态度转变模型是研究人们为什么会改变态度以及改变态度的过程和原因的理论框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态度转变模型的要素,包括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双过程模型。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内部驱动力,要使自己的思想、信念和行为保持一致。

当个体的思想、信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心理不适,从而促使个体寻找措施来消除这种不适。

认知不协调理论包括三个要素:认知元素、认知不协调和认知调节。

认知元素是个体对于某个对象或事件的认知,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等。

当个体的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

为了消除认知不协调,个体会进行认知调节,通过改变认知元素中的一个或多个来使其与其他认知元素保持一致。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拉(Albert Bandura)在1977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态度转变不仅受到内在的认知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和模仿,并根据他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包括四个要素:观察学习、模仿学习、自我调节和反馈信息。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和获取信息。

模仿学习是指个体根据他人的行为来模仿和学习。

自我调节是指个体根据观察到的他人行为和结果来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反馈信息是指个体通过他人的反馈来了解自己的行为和结果,并对其进行调整。

双过程模型双过程模型是由心理学家理查德·帕特森(Richard E. Petty)和约翰·坎贝尔(John T. Cacioppo)在1986年提出的。

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更新时间:2012-2-18态度的改变一、什么是态度的改变态度的形成是指人对某些事物从不曾有态度到出现某种态度,而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

态度的改变分为两种。

一种是一致性的改变(congruent change),指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

如对某事由有点反对(或有点赞成)变得非常反对(或很赞成),或对某人由热爱(或憎恶)降为一般的喜爱(或反感)。

另一种是不一致的改变(incongruent change),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或说是方向性的改变,即质变。

如对某事的态度由反对变为赞同,对某人由喜爱变为厌恶等。

通常所谓态度改变更多是指后者,即方向性的转变。

当然,强度的变化存在有引起方向性改变的可能,而方向性改变中也包括着强度的变化,两者是彼此关联和互相包容的。

同样,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之间也存在这种辩证关系,因为态度形成就意味着有改变的可能,而态度改变也意味着新态度的形成。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人的态度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改变的,它依赖于哪些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其过程如何?弄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们的社会态度何以突然发生改变或维持原状;而且能使我们把握和运用其中的规律采取某些手段更有效地去改变人们的态度,或协助人们抵制态度的改变。

霍夫兰和贾尼斯(1959)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耶鲁大学作了大量关于沟通和态度改变的研究,并发表“为推动研究所作的概括与含意”一文,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的模式”〔C.I.Hovland,I.L.Janis(1959).Summary and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ch.In C.I.Hovland and I.L.Janis(Eds).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参看图6-6)。

态度改变理论

态度改变理论

态度改变理论<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1.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和评价之间趋向于一种的压力,强调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借助P—O—X 模型,可以推知人们的感情及其平衡关系中包括了八种状态。

其中有四种是平衡的结构,四种是不平衡的。

个体将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

在一定情景中,有许多解决不一致的途径。

任何一种不平衡结构,都必须得到解决,以尽力维护其平衡。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员工对某人或某些实施方案的态度,尽力使员工的心理达到平衡,从而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

组织行为学重点——归因理论,态度改变理论

组织行为学重点——归因理论,态度改变理论

组织行为学重点——归因理论,态度改变理论14,归因理论:归因,指人们对他们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是对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的解释和准则。

1情景归因,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自于外界力量。

2个人倾向归因,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的特点。

【海德恒常原则说】导致行为发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等。

二是来自于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度等。

【两种人际需要】一是与他人的认知协调,另一种是行为协调。

【四种因果关系,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维纳的归因理论】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

【归因偏差】主要原因是,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设计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不一致,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和宿命论。

15.归因理论的应用。

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对职工的行为进行归因是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其次管理者应当引导职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正确归因。

三,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归因中的拟人化和宿命论,四管理者要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

16,态度。

通常是指个体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评价和心理倾向。

【结构的结构体系】认知因素(态度是建立在认知上的,本身又是一种认知),情感因素(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因素(意向因素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认知是基础,情感是中介因素。

【态度的特征】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内稳性。

协调性【态度的功能】态度的社会性判断,态度与忍耐力,态度和工作效率。

【影响态度的因素】态度主题(智力,性格,自我意识)信息传达者(认识的可信性新题传达着目的的内稳性)信息沟通(个人原有的态度体系的特点,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倾向性)17,态度改变理论,【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强调一个人P对某一认知对象X的态度常常受他人O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如果POX三者的关系想适应的话则POX呈现均衡状态,由此导出八个模型,四种平衡四种不平衡。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由费斯廷格(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有许多认 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相互独立,有些是互相关联的。有相 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者之间呈协调关系,二是 呈不协调关系。当个体的认知(信念或态度)和其他人或自身的行为相互冲 突时,个体将经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使得个体警觉,并且促使个体去 减轻这种失调。
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各项态度之间的一致。如果态 度中有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 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 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 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 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费斯廷格区分出4种失调: (1)决策后失调。当一个人必须在各有优缺点的两者间作出选择时,选择 后易产生失调。 (2)强制服从失调。当一个人受外力影响而采取与信念相反的行为时产生 这种失调。 (3)接触新信息造成的失调。一个人有意或无意地接触新信息可能使现存 的认识受到威胁,从而产生失调。 (4)社会支持体系造成的失调。个人的认识受到群体成员的反对,或自己 的群体成员身分要求接受新信息时产 生这种失调。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及应用
目录
一、柯尔曼服从认同态度三阶段理论 二、其他理论 三、态度理论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
一、柯尔曼服从认同态度三阶段理论
是由科尔曼在(H.Kelman)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一 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 化三个阶段。实际上描述的是外在影响力在内心引起作用的 三种境界。
服从是个体表面上的态度行为,并非出自个体的内心意愿。是外部

第四讲 态度和态度改变

第四讲 态度和态度改变
《组织行为学》课程讲义
第四讲 态度和态度改变
2020/3/30
主要内容
•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保守派或改革派、赞成多元化 或反对多元化?为什么有的人对人对事抱有很深的偏见, 有的人却不是如此?为什么你会喜欢班里的某位同学, 却对另一个同学惟恐避之不及?
• 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 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 理论假设:
–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 –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失调的压力 –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的函数
23
认知要素
• 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人自身的某种认识、 见解或观念。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
• 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它们之间可能存 在着三种不同的关系:
•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不老实 –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 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22
(2)认知失调理论
• 1957年,费斯廷格出版了《认知失调理论》一书,指 出:“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 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 和谐和一致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 力。”
• 良好的体型让我更有自信! • 美食当前会令我无法克制! • 两岸军事竞赛令人忧心! • 国防强大令我感觉有尊严!
• 行为
– 个人对对象的反应倾向,即采取行为的准备状态。
• 我避免吃油炸食物! • 我每天固定运动三十分钟! • 我在网上会发帖批评台湾军购! • 我愿意参与支持(或不支持)国防军购的游行!

态度转变的pox模型平衡状态 -回复

态度转变的pox模型平衡状态 -回复

态度转变的pox模型平衡状态-回复题目:态度转变的POX模型平衡状态引言:人们的态度是经过长期思考和经验积累形成的观点和信念,它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而态度转变则指的是一个人由持有某种态度逐渐转变为持有另一种态度的过程。

POX模型是一种解释态度转变的理论模型,其核心观点是个体的信念、观点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平衡状态。

本文将逐步探讨态度转变的POX模型平衡状态。

一、认知不协调的激发POX模型认为,态度转变起源于个体的认知不协调。

当人们持有的观点、信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矛盾、不一致时,个体会感到一种认知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会引发个体的不适感和矛盾心理,激发了态度转变的需求。

二、平衡恢复的努力个体在意识到认知不协调后,会开始寻求一种平衡,以减少内部的矛盾感。

POX模型指出,个体有三种途径来恢复平衡:认知改变、行为改变和情感调节。

1. 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是指个体通过调整、修正已有的观点和信念,以使其与行为相一致。

在认知改变过程中,个体会寻求新的信息和思考方式,以重新解释现实情况。

这种改变可以通过接受新观点、理解他人的观点或通过新的经验来实现。

2. 行为改变:行为改变是指个体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行为方式,以使其与观点和信念相一致。

个体可能会尝试采取与原有观点相符合的行动,或者改变现有的行为习惯。

通过实际行动的改变,个体可以促使自己更多地接受新的观点和信念。

3. 情感调节:情感调节是指个体通过正面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整,以减少认知不协调带来的不适感。

个体可能通过与喜欢的人交往、亲近自己喜欢的事物或参与愉快的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积极的情感调节,个体可以增加对新观点和信念的接受程度。

三、平衡状态的达成POX模型认为,当个体通过认知改变、行为改变和情感调节,使观点、信念和行为达到一致时,便达到了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时,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相一致,没有了矛盾和不适感。

在平衡状态下,个体更容易接受新的观点和信念,并愿意转变原有的态度。

霍夫兰德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

霍夫兰德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

霍夫兰德态度转变模型包含的要素霍夫兰德态度转变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理论,它主要研究人们的态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变化的原因和方式。

霍夫兰德认为,一个人的态度转变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指一个人的行为是基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特别是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看法和理解。

如果个人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这就涉及到他们对环境和周围人员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风险很高,自然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适应现实状况。

二、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是指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体系。

情感和态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个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的情感体验,而情感又会影响个人的态度。

实际上,情感和态度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相互影响。

三、社会和文化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包括人们所处的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等。

它们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同样的事情和问题,人们的态度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四、行为因素行为因素是指人们的行为和实践。

人们的行为和实践也会对他们的态度和看法产生影响。

实际上,行为和态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基于他们的态度和信仰,而人们的态度和信仰又会受到他们的行为和实践的影响。

五、个人经历和反思个人经历和反思是指个人的个人经历和体验。

人们的经历和体验通常会对他们的态度和看法产生很大的影响。

经历和体验可以改变人们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也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以上五个因素共同影响了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都是作为 Hogwarts 转变模型的核心要素。

这个模型认为,通过认知重构、情感理解、社会文化转化、行为实践和个人经历反思来达到改变态度和行为的效果。

这五个要素之间是互动的,共同促进了的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

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是指关于态度的形成、转变与测量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类社会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其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具有社会性(并非与生俱有)、相对性(主体与客体的相对关系)、协调性(认识、情感、行为倾向的协调)、稳定性(一旦形成不轻易改变)、间接性(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

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

促使其形成的因素包括需要(在欲望满足中得到发展)、群体关系、吸收新知识、人格特征、模仿等五个方面。

同时,态度具有稳定性,改变十分不易。

群体动力理论1.“心理场”的提出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库·勒温(K.lewin)最早提出了群体动力这一概念,并将物理学中的力场运用到了心理学中,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的“心理场”的观点。

他认为,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与个体独处时的行为是不同的,群体成员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经过进一步研究,1938年他提出,可以把个人的行为看成是其自身的内部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即B= f(P·E)其中,B代表个体的行为方向和强度,f代表函数关系,P代表个体的内部特征,E代表个体所处的环境。

2.主要观点(1)人的心理和行为取决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当个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因素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个体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以内部力场的张力为主。

群体成员在向目标运动时,可以看成是力图从某种紧张状态解脱出来。

同样,群体的活动方向也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

正是“力场”中各种力的平衡,使得群体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2)群体中各种力处于均衡状态是相对的。

一个群体永远不会处于“稳固的”均衡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的过程。

这就好像河流一样,表面上平静,实际却在不断流动。

(3)群体行为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力的一种错综复杂的结合,这些力不仅影响群体结构,也修正群体中个体的行为。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_组织行为学_[共2页]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_组织行为学_[共2页]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53 (2)家庭的影响。

对于个体态度的形成,家庭及父母的影响十分重要。

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及将来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一生。

(3)同伴的影响。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父母及家庭的影响作用会逐渐减弱,而同伴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

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与同伴的态度做比较,并以同伴的态度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保持一致。

(4)群体的影响。

个体所在群体对其态度的形成也有影响。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成员共同遵守。

当个体加入某一群体之后,其一言一行就必须与群体保持一致,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也必须与群体态度保持一致。

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大或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其态度的形成或改变就越容易受影响。

(5)个体的学习。

个体态度的习得主要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实现。

2.态度改变的方式(1)一致性改变。

一致性改变指的是态度的方向不变,但改变了强度。

如一般性的反对改变为强烈的反对。

(2)不一致性改变。

不一致性改变指的是态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由反对变为赞成,由肯定变为否定等。

3.态度改变的过程根据凯尔曼的研究,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过程要经历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

服从是指个体在外界舆论与奖赏制度的压力下,为减少心理压力,不得不采取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意愿的策略,以保持和他人一致。

这一阶段,个体表现的态度缺乏自觉性,甚至仅仅是被迫、被动的,一旦压力放松或解除,刚刚改变的态度又会复原。

(2)同化。

态度主体自愿接受他人或群体的观点、信念和行为规范,并努力使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想法与之相一致。

这一阶段,态度的改变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认同。

改变的力量源于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

(3)内化。

态度主体发自内心地相信和接受新的观点、信念,并将之纳入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中,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彻底地转变自己原有的态度。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

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

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简介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用处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

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编辑本段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

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

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和谐理论
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 [Charles Egerton Osgood 1916.11.20-1991],美国心理 学家,心理语言学的先驱。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 州的萨默维尔(Somerville)。
<二> 和谐理论
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
<三>
认知不协调理论
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 和一致时,就会感到心理冲突。因冲突引起的 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 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 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
态度变化理论
——心理学 第 “。。4”小组
<一>
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 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 度的“平衡理论” ——“P-O-X理论”
弗里茨·海德 [Fritz Heider 1896.02.18-1988.01.02],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生于奥地利维也 纳,逝于美国堪萨斯州劳伦斯(Lawrence)。
这些都是感情关系
根据这些感情关系 推论出四种平衡状态 四种不平衡状态
<一>
平衡理论
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 构中的各种变化
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 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一>
平衡理论
如建筑中的对称 中医学的阴阳理论 以至人际关 建筑中的对称,中医学的阴阳理论 建筑中的对称 中医学的阴阳理论,以至人际关 系等等.可以说平衡的理念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有燮理阴阳的官,燮理也就是协理,燮理人事 关系,使之和谐.现代社会的平抑物价 生态资源的保护 现代社会的平抑物价,生态资源的保护 现代社会的平抑物价 生态资源的保护, 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都是平衡理论得以运用的例子. 构建和谐社会等等都是平衡理论得以运用的例子
<三>
认知不协调理论
再如,浪费水、电的居民, 在先前签下承诺书保证自己节约 用水用电后,其使用量会显著减 少。由于他们原有行为和承诺保 证二者出现矛盾,居民通过改变 原有行为的方式,来协调认知。
<三>
认知不协调理论
对于认知不协调的条件,费斯汀格认为,认 知不协调的基本单位是认知,它是个体对环 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 态度。它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关行为 的,如“我今天去郊游”;第二类是有关环 境的,如“天下雪”。
<四> 霍夫兰 信息理论
认知理论与信息理论的差异
1、信息理论认为认知并不只限于前述的调和论者所指态 度内三种成分中的认知,而是泛指所有包括着认知成分的 思想、观念、态度行为等。 认知理论认为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 那么不能调和一时,就会感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 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 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 和一致的心态。 2、信息理论更加侧重强调外因对态度的影响,包括强调、 信息的信度、传播信息的途径等。 认知理论则强调内因的影响。
END
心理学 “。。4”小组
资料搜集: 资料搜集:杜娟 梁唯 彭力威 王嘉倩 肖 鹏 叶昌伟 张舒薇 张驰 张阿宁 周雅婷 PPT制作: 制作: 制作 主讲人: 主讲人: 王瑞丰 贺志超

平心静气 神采奕奕 怡然自得 平易近人 温文尔雅 宽恕
还是 残花败柳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幸灾乐祸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花枝招展 莺歌燕舞 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恶贯满盈 恶迹昭著 刁滑奸诈 奸淫掳 掠 老奸巨猾 朋比为奸 作奸犯科 奸同鬼蜮 行若狐鼠
是 赞赏 肯定 尊敬 满意 还是 轻蔑 质疑 失望 妥协 恐惧 偏见 敌对 批评
<三>
认知不协调理论
例如,班级选举,张三和李四均为候 选人,当他们作完各自竞选发言之后,你 要选择支持其中一个,并投他一票。当投 完票后,你可能觉得你支持的候选人张三 就是最佳候选人,最有可能赢得选举。因 为你的行为即投票需要和你的认知保持一 致,否则将产生不协调感,为了避免这种 感受,在你行为后,认知也更加向行为的 导向靠拢。
平衡理论在京剧唱腔 京剧唱腔写作中的运用中国传统哲学 京剧唱腔 重视和追求平衡.就京剧唱腔的程式性来说,它也体现 了一种平衡关系.可以说平衡理论是唱腔构建的基础之 一.它对于创作者来说是把握唱腔结构特点的依据,对 于欣赏者来说,它是审美特点最本质的体现.(京剧唱 腔是X,创作者是P,欣赏者是O)。京剧唱腔中的平 衡关系无处不在.小到分句,乐句,唱段间,大到整出戏的 唱腔总体结构间(总体布局)都体现着一定的平衡关系
利昂·费斯廷格 [Leon Festinger 1919.05.08-1989.02.11],美 国社会心理学家,是继勒温之后将完形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社会 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因癌症逝 于美国纽约市。
<三>
认知不协调理论
例如,一对父子开车外出,发生了车祸,父亲当场死 亡,儿子的情况也十分危急,儿子被很快送到医院,实施 手术抢救,当医生走入手术室见到这个病人后,突然大叫: “我不能做这个手术,这是我的儿子。”这种情况很多人 认为不可能发生,如果这个病人的父亲已经在车祸中丧生, 病人就不可能是医生的儿子。至少在想到医生是病人的母 亲之前,他们会这么推理。如果之前你自认为没有性别歧 视,那你会很好的体会到认知不协调的感觉。为了减少这 种不协调,你表现得比以前更加反对性别歧视。当你未回 答出问题,你将意识到自己存在性别歧视,这个认知和你 之前的想法冲突,为了消除不协调,你会通过表现出对性 别认识更加开放的思想,从而改变了你以前的态度。
<一>
平衡理论
(与P有关系的某人)
O
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 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 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 。
P
(个人)
X (有关联的某物 某现象 某观点)
<一>
是 还是
平衡理论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态度 百花争艳 闭月羞花 花好月圆 花容月貌 国色天香 桂子飘香 美不胜收 滑稽 肥头大耳 面如土色 骨瘦如柴 虎背熊腰 丑态百出 怪模怪样
<四> 霍夫兰 信息理论Leabharlann 思想集结于《信息传递与说服》
一书中 卡尔·霍夫兰(Carl I·Hovland)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 信念改变的先驱。1916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1961年在美国去世。
<四> 霍夫兰 信息理论
《信息传递与说服》中的一系列研究有这样三个特征:
第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说服的定律。 第二,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刺激-反应 的学习理论,假设态度的改变是 基于求变的 动机强过不变的动机。 第三,研究的方法为实验室实验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