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他者_镜像的相互建构_我儿子的故事_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合集下载

种族话语下的他者——《宠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种族话语下的他者——《宠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种族话语下的他者——《宠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吴朝辉 云南大学摘要:《宠儿》是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讲述的是黑人女性塞丝为逃离奴隶制不惜杀死自己亲生女儿的故事。

作为一位来自边缘的作家和批评家,她的小说着重描写被美国社会边缘化的黑人的生存,传播的是他者的声音。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宠儿》,揭露奴隶制废除前后,在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黑人被限制、排斥、甚至剥夺了生存权力。

而莫里森也正是通过对他者生存的关注来表现其颠覆话语的。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种族话语;他者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他者的定位和定义从一开始就与“压制”联系起来。

他者的绝对他异性和外在性使任何对其进行定位和定义的企图都是在对它进行驯化或殖民化。

如果他者的言行对我们来说不可理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其视为庸俗和低级的东西加以归纳和抛弃。

这个过程也是不断使用压迫性策略对他者进行收编、同化、驯化的过程,一个自我对他者行使主观暴力的过程。

在萨义德看来,他者概念带有一种文化指涉,它表明文化主体的建构通过一种权力关系来实现,在这种权力关系中,他者处于被征服的地位。

这种抽象的权力关系同时又充斥于故事发生的各个场所,“甜蜜之家”、“124”、“林中空地”,在这些具体的场所中,蕴含着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奴役与反奴役的权力关系的博弈以及黑奴对生存权力的争取。

一、甜蜜之家:奴役与反奴役的博弈(一)两代奴隶主的奴役文本中呈现的权力关系的主要模式,是假定的奴隶主的优越和想象中的黑奴的低劣之间的摩尼教对立。

《宠儿》中的“甜蜜之家”是塞丝和贝比·萨格斯等人身为奴隶受奴役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在逃走之后不愿提及、回忆的地方。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拥有一个引起美好感情和无限希望的头衔,这个种植园只能是庄园主的“甜蜜之家”。

对于劳作其间的黑奴来说,这个地方并不甜蜜,更不是家。

加纳先生和“学校老师”是奴隶主的代表。

加纳先生的奴隶制给了黑奴们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带有一种人道主义的色彩。

奈保尔《毕斯沃斯先生房子》后殖民主义解析

奈保尔《毕斯沃斯先生房子》后殖民主义解析

奈保尔《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后殖民主义解析摘要2001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奈保尔是一名典型的移民作家。

他的一生都受到印度、特立尼达和英国文化的影响。

这种复杂的背景让奈保尔对殖民地人民对身份的渴望和遥遥无期的身份追寻感同身受。

本文以奈保尔小说《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为文本,通过对殖民社会中各种人物形象的分析,旨在展示在身份危机背景下的前殖民地人民寻求身份的不同方式和结果,即无论是坚守传统或是放弃传统、模仿西化,还是全盘接受或是在两种文化之间徘徊,都使得他们在身份寻求中愈行愈远,迷失其中。

关键词:维·苏·奈保尔他者身份确认后殖民文化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维·苏·奈保尔,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出生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

作为一个在英国政府统治着的加勒比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殖民地长大的作家,印度文学、西印度殖民社会和英国文学对奈保尔都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主要描绘了印度、加勒比地区等发展中国家,主要揭示了英国政府给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在现实中,后殖民时代殖民地人民失去了家园,被迫移居为流民;精神方面,殖民国家本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民失去了其精神家园。

《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是奈保尔继《米格尔大街》之后发表的另一重要作品,被西方评论界认为是奈保尔早期的杰作。

小说主要讲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特立尼达殖民地的一个印裔“小人物”毕斯沃斯先生的故事。

毕斯沃斯先生为了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奋斗了一生。

他的人生经历象征着广大前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普遍困境,同时也可以被视作是对泛人类的无根漂泊和寻求归属感的人群的写照。

一殖民文化中的他者后殖民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他者”这一概念建立起来的。

然而,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复杂的,仍有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但基本上可以把它理解为爱德华·萨义德所谓的“东方”,即被殖民的一方,是“在西方人对熟悉的事物的藐视和对新奇事物的狂喜或恐惧之间摇曳不定的存在”。

儿童文学中的“他者”与作为“他者”的儿童——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

儿童文学中的“他者”与作为“他者”的儿童——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

儿童文学中的“他者”与作为“他者”的儿童——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儿童文学中的“他者”与作为“他者”的儿童——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引言: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发展注重了对文化多元性与平等意识的呈现。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文学中如何描绘“他者”(the Other)以及儿童作为一个“他者”的角色刻画。

本文将以后殖民主义批评为理论框架,探讨当代西方儿童文学中的“他者”形象描绘,以及揭示作为“他者”的儿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他者”的描绘与后殖民主义批评在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野下,我们可以理解“他者”是一个被建构出来的角色,其形象在文学作品中被用以代表非西方的文化或群体。

这些形象构成了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其他化的核心。

二、当代西方儿童文学中的“他者”的描绘1.文化多元性的呈现当代西方儿童文学在描绘“他者”时,旨在展示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

这些形象涵盖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儿童。

通过这样的呈现,儿童可以了解并接受其他文化。

2.倡导平等与包容许多当代西方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他者”来传递平等与包容的价值观。

这些文学作品强调了所有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论其所属文化背景。

儿童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到大家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不论性别、种族、宗教等差异。

三、作为“他者”的儿童的挑战和机遇1.身份建构与认同挑战作为“他者”的儿童面临着身份建构和认同的挑战。

由于他们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他们可能面临着自我认同的困惑和外部认同的质疑。

儿童文学作品在描绘这些儿童时,应该关注他们的身份建构过程,为他们提供正面的认同模式。

2.文化交流与跨文化理解机遇作为“他者”的儿童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有着更好的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理解的机遇。

他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传统和风俗习惯,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与理解。

结论:当代西方儿童文学中的“他者”形象描绘以及作为“他者”的儿童形象展示了文学作品在塑造文化多元性与倡导平等与包容上的重要作用。

《问题的核心》中“他者”话语解读

《问题的核心》中“他者”话语解读

《问题的核心》中“他者”话语解读从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解读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问题的核心》,特别是对文本的殖民话语的分析,可以看到格林把殖民地引入自己的作品中时,是以西方人的目光来注视殖民地的。

因此,《问题的核心》中的“他者”是作者潜意识中西方中心主义作用下的主观性产物。

《问题的核心》殖民话语他者作为享有国际声誉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和各种重要文学奖项的作家,英国文坛泰斗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被评论界公认为现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英语文学作家之一。

他一生创作成果丰硕,包括十七部小说,九部“消遣文学”作品,五部短篇小说集,七个剧作,九个电影剧本,两本游记,三本自传和一本诗集,广泛的记载了他对宗教、人性、社会政治和人的生存问题的思维和探索。

他的作品畅销全世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威廉•高登盛赞他为“二十世纪人类自我意识与内心焦虑最卓越的记录者”。

格林一直致力于探讨社会道德问题,因此他的小说具有浓重的人文主义倾向和现实主义情结,同时他对20世纪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的关注也体现了一位现实主义作家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的确,《问题的核心》是对人类社会中人的精神困境和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同时,笔者觉得小说《问题的核心》也是一部对了解格林的殖民地叙事很有帮助的文本。

后殖民的理论家们将殖民地的人们称之为“殖民地的他者”。

顾名思义,西方的殖民者则被称为自我。

“他者”这一概念,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萨特的定义,是指“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熟悉的对立面或否定因素,因为他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肯定”。

自我意识只有通过对自己的对方或差异者设定为“非存在”——即“他者”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

西方之所以自视优越,正是因为把殖民地人民看作是没有力量、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考和统治的能力的结果。

”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爱德华•赛义德在他的代表作《东方主义》也指出,西方关于东方的知识话语充满了作为“他者”的东方的想象。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无声告白》中的“他者”形象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无声告白》中的“他者”形象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无声告白》中的“他者”形象作者:张慧杰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6期摘要:华裔作家伍绮诗在其处女作《无声告白》中描述了美国俄亥俄州米德伍德小镇上特殊的一家人——李家:华裔父亲、白人母亲、身材矮小又有些怯懦的儿子、拥有蓝颜色双眸的大女儿和总是被忽略的小女儿。

一家五口人不仅无法融入各自所在的社区和学校,就连在家中也是充斥着各种“无声”的矛盾。

本文即将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一一探究书中的“他者”形象,指出书中不仅有被排斥在主流白人社会之外的种族“他者”,还有饱受性别歧视的女性“他者”和渴望在家庭和社会中拥有话语权可以发声的无声“他者”。

关键词:《无声告白》;后殖民主义;他者《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当代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成的处女作,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且夺得2014年亚马逊年度图书桂冠,伍绮诗本人也因此成为了征服欧美文坛的又一位华裔女作家。

小说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德伍德小镇上一个特殊家庭中发生的悲剧故事。

这是一个在那个年代还很少见的混血家庭,华裔父亲詹姆斯·李娶了白人母亲玛丽琳,并且生了三个混血后代:儿子内斯、大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

故事以大女儿莉迪亚陈尸湖中开始,一路倒叙、插叙,逐渐为读者勾勒出一个看似表面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的家庭。

随着莉迪亚的死因浮出水面,伍绮诗也向读者展示了这个特殊的混血家庭的悲哀和无奈:每个人由于发色、肤色、性别等各种原因最终都成了不同于周围人的“他者”。

本文即将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逐一剖析文本中这些“他者”形象。

一、渴望融入的种族“他者”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家赛义德在其代表作《东方主义》一书中指出:“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同的;因为西方是理性的、道德的、成熟的、正常的。

而且西方以这种宰制的架构来围堵,再现东方。

”(1)在这种思维下,西方人,尤其是西方白人,是拥有社会主体性的“自我”,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则都是被视为异己的种族“他者”。

关怀“他者”——迈克尔·翁达杰小说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关怀“他者”——迈克尔·翁达杰小说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摘要加拿大著名诗人、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曾经有过作为殖民地“他者”的经历,在其四部主要小说《经过斯洛特》《身着狮皮》《英国病人》和《阿尼尔的鬼魂》中,翁达杰表达了他对身处社会边缘的“他者”的人文关怀。

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关于“他者”的理论,探讨翁达杰如何在其作品中将官方历史上未曾记载的“他者”置于小说的中心,剖析“他者”的内心困惑与痛苦,并帮助他们“疗伤”。

关键词:迈克尔·翁达杰“他者”后殖民主义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一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他者”“他者”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他的哲学渊源主要是黑格尔和萨特的理论。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于主人而言,奴隶就是“他者”,由于“他者”的存在,主体的意识才得以确立。

萨特从摈弃“我本学”的立场出发,指出“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没有意识中的“他者”,“我”的主体意识就不能确立。

受此哲学观影响,西方文化一直在寻求想象中的“他者”,作为确立主体的对立面。

与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相呼应,西方中心主义试图利用文本建构“他者”的生存状态:要么将殖民地的人民描述为落后、愚昧、无知的人,而将殖民主义者描述为给殖民地人民带去现代文明的楷模和英雄;要么采用一种所谓中性的文本方式,对非西方文明进行“客观”的描述,实则暗含对“他者”进行“消声”的潜意识,以确保西方话语的霸权地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兴起并日趋成熟。

后殖民理论批判的焦点是西方中心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关注的中心是第三世界的文化与命运。

后殖民理论的主要代表爱德华·赛义德(EdwardSaid)将批判的锋芒直指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赛义德看来,“东方”之所以成为“他者”,“东方主义”之所以存在,仅仅是西方人的想象或是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已。

赛义德对东西方关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以及西方对东方的虚构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指出东方主义之所以具有意义完全取决于西方及其各种表现技巧,而不是东方本身;斯皮瓦克指出在殖民文学的强势叙事文体中,殖民地人民没有历史,不能说话,她尤其强调了在西方的历史中,非西方妇女所起的作用被完全忽略的事实;霍米·巴巴同样对第三世界人民的反殖斗争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他标举“少数话语”的立场,将文化定位在处于中心之外的非主流文化疆界上,强调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解构“他者”

解构“他者”

解构“他者”之后殖民翻译研究一、引言“他者”(the other)是“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

在后殖民理论中,他者起初曾被西方统治者用来代指殖民地的东方,这里的东方主要是指包括印度在内的远东地区。

殖民地的他者是相对于西方自我(self)而存在的,西方将他者想象为神秘的、异质、低等的存在,从而将其区别于先进的、优等的西方主体之外。

殖民地纷纷独立后,他者的范畴不再局限于殖民地,西方将不同于自我(self)价值观的一切统称为他者,不仅存在于相对于西方主体的殖民地,还存在于主体内部阶级、种族、性别等因素之间。

比如,黑人是相对于白人的他者,女人是相对于男人的他者。

客观而言,他者就是区别于主体又同主体相联系的存在,主体通过选择不同的他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但同时也要警惕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或被他者同化而失去主体性。

二、从他者到解构他者在哲学领域,其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Hegel)和萨特(Sartre)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

黑格尔曾在《哲学全书》第三部分《精神哲学》中“精神现象学”一章谈到普遍的自我意识把自身当成唯一的独立的,否定和取消其他自我意识(“他者”)的独立,正如主人和奴隶的关系,一方面,奴隶自我意识的独立被主人否定,成为无本质的存在;另一方面,主人自我意识的独立是依赖奴隶而存在的,因为其自我意识的独立必须通过否定奴隶的自我意识而实现(黑格尔著;杨祖陶译,2006:233-234)。

萨特则在《存在与虚无》“他人的存在”一章中否定了唯我论(solipsism),提出了我所关心的正是我的主体,然而这种对“为我”的关心揭示了一个没有“为我的存在”的,是我的存在的存在;以庸俗为例,我之所以发现自己庸俗是因为我向他人显现,单独一个人是不会庸俗的,他者的存在揭示并构成了我,但这种对他人显现的新存在不居于他者之中(萨特著;陈宣良译,1987:297-299)。

几位后殖民主义学者重新解构了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分别从文本和殖民历史出发,揭示了他者所反映的本质——文化之间不平衡的力量对比关系;并进一步指出了“他者”反抗“自我”的可能性,正如巴巴说的那样,“……分辨不出主人和奴隶,却只有主人和被奴役的主人以及没有主人的奴隶。

华裔的“他者”身份及“东方主义”建构--《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华裔的“他者”身份及“东方主义”建构--《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 3 】 He mi n g wa y , E me s t A F a r e w e l l T o A r ms [ M]Ne w Y o r k : C h a r l e s
S c r i b n e r ’ S S o n s1 9 6 9

【 4 ] He mi n g wa y , E r n e s t F o r Wh o m t h e Be l T o l l s [ M]Ne w Y o r k :
得 多么多,那是在卖弄。 ……如果 一个作家 因极少尊重写 作 的严肃性而迫不 及待地要人们 知道他是 受过 正规教育 的,是 有文化 的,或有教养 的,那么 ,他 只不 过是一只 鹦鹉罢 了……( 海 明威 , 2 0 1 1 : 1 9 2 — 1 9 3) 在海明威看来,作家应该尽力塑造真正 的 “ 人” ,符 合现实的 “ 人” ,而不是作家 自己想象的 “ 人物 ” 。然而 , 世界上 的大 多数人在生 活中是不谈论 艺术 、文学 的,他 们 的生活没 有多少思想 约束 ,他们重视本 能和行动 。这 也正是海明威所 尽力描写 的生活和世界 。 本文通过梳 理海 明威对 性和酒 的赞赏态度 、对 思想 和智慧 的排 斥态度 以及对 艺术的怀疑态度 来说 明海 明威 的反智主义 倾 向,并且试 图从现代主义 的文化背景和海 明威 的创作 理念两个角度对 其原 因进行 了探索 ,希望 能 够为了解海 明威提供 一个新 的视角 。

“ 东 方 主 义 ” 的 观 点 。 本 文 从 后 殖 民主 义 的 角 度 入 手 , 探讨 《 喜 福 会 》 中所 体 现 出 来 的 华 裔 的 “ 他 者”身份 , 并 试 图进 一 步 分 析 作 者 在 文 中 所 表 现 的 “ 东 方 主 义 ” 情

这世界变化快——《我儿子的故事》之后殖民解读

这世界变化快——《我儿子的故事》之后殖民解读

者在文化技术上的巨大优势 , , 因此 部分黑人精英知识 分子开始羡慕和学 习西方 的先进 ,他们对西方殖 民者 的态度就变成 了憎恨 中羡慕 , 也就是“ 恨你 , 却又想成 为你” (Ashcrof , 134)的复杂感情。 t 小说 的叙述者— 威尔 ,因为父亲索尼与 白人汉
娜 的婚外 恋 影 响 了 自己和 睦的家庭 而憎恨 白人 女 性 。
2 0 年 号 旬 大教货 0 8 4月 中 刊 才





、 快
— 《 我儿子的故事》 之后殖民解读
徐宏前
(常州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 混杂是后 殖 民理论 中一 个重要 术语 , 霍 米 芭芭在其《 文化的定位》 一书中指 出当今现代社会
不存在 所谓 的“ 纯种” “ 、单一” 的文化 。西方殖民者所 宣 扬的高贵的纯 白种人 , 在历 史上根 本不 曾真正存在过。 所有的人 类种 族 只不过是各人种相 互结合 的产物。在 此基 础 上 , 文分 为 四个部分 : 第一 部 分 , 对本 文 的 本 是 理论基础和作者的 简介 ; 第二部分 , 分析 了殖民统治下 的 黑人 的 变化 ; 第三 部 分 , 出在 与黑人 的交往 中、 指 白 人社会发 生 了变化 ; 第四部分 , 出结论 , 得 即戈迪默 希 望南非 的 白人 和黑人 能够 实现 民族 和解 ,从 而在和 解 的基础上 。在 剧烈 变化 的世界 中形成新 的南非 民族 的
仅结婚还生了孩子。这说明, 生代的黑人, 翁 不仅重视 破坏旧的制度 , 同时还重视建设一个新的社会。 当然 , 我
Hale Waihona Puke 大放货 0 8 4月 中 刊 斜2 0 年 号 旬

从“他者”到主体的转变——《我儿子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从“他者”到主体的转变——《我儿子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f P 二、 女性 意 识 的 苏 醒 作 为 女 性 的 自我 意 识 , 漫 长 的 父 权 制 下 , 种 意 识 是 沉 睡 的 、 在 这 被
压抑和被忽视的。西蒙 ・ ・ 德 波伏娃认为 , 女性处境的改善 的先决条件是 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 的觉醒 。沉默的艾拉也觉醒了。正 如苏珊 ・ 巴 格 所说 ,沉默包括 了所有潜在的声音 , “ 白纸包括了所有可能的色彩。” 戈迪默同样赋予 了沉默另一种含 义。处 于边缘地位 的艾拉 把 自己的沉 默转变成为一种反抗双重压力和重塑 自我的策略。 在 小 说 的 开始 部 分 ,我 们 就 注 意 到 了艾 拉 的沉 默 中那 种 无 法解 读 的成 分 。 她有 一 种 和 语 言 无 关 的 洞 察 力 和理 解 力 。 些 能 力 成 为 她 的 力 这 量之源。 带着这种力量 , 她认识 到了现实 和男性权威的不合理并且 开始 在 沉 默 中 为 了 自己的 地 位 而 奋 斗 索 尼 在 家 中用 沉 默 来 掩 盖 事 实 , 不愿 打 破 这 种 沉 默 的艾 拉 用 自己 的 沉 默 使 索尼 的 沉 默 成 为 他 自己 的 牢 笼 。 作茧 自缚 的索尼直到贝 比自杀后才从艾拉的镇静 中得知 ,她 的沉默不


再是一种缺点 , 而是 艾 拉 反 抗 父 权 的方 式 。 将 沉 默转 变 为反 抗 策 略 的 同 时 ,艾 拉 也 改 变 了 自 己的 外 观 和 情 感 表 达 方 式 。艾 拉 出 国看 女 儿 后 剪 掉 了长 发 , 掉 了 耳环 。一 个 热 情 大 方 摘 的艾拉取 代了优雅安静 的艾拉 。 她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单 纯的家庭主妇 , 活在男性 的欣赏 和影 响之下 。 她做 回了她 自己 , 她的受压制 的 自我被解 放 了 。 拉 通 过 朋 友 和 女 儿 扩 展 了 自 己的 生 活 圈 子 , 且 开 始 按 照 自 己 艾 并 的意愿做事 , 而索尼却 因为婚外恋 承受着 内心 的谴责。不仅如此 , 在这 个 家庭 里 面 , 主导 权 和 控 制 权 已经 由男 性 转 移 到 了 女性 身 上 。 拉 有 了 艾 决 策权 。 她不再是一个迎合丈夫的家庭 主妇了 , 她也可 以安排 自己的家 庭 生活 ,告诉男人们 自己的决定 了。全新艾拉 的回归让 男性们感到陌 生, 以致于威尔说 ,她再也没有回来过。 “ 逃脱 了。 的母亲 , 我 她永远地离 去 了 。 ”I” f. 2 ( P 三 、 性 主 体 的 重 构 女 在家里 , 索尼和艾拉从来都是职责分 明, 他也从不让艾拉加入 到 自 己 的政 治 活 动 中 。 拉也 形 成 了 自觉 回避 索 尼 政 治 行 动 的 习 惯 。 以在 艾 所 男 性 的 心 目中 , 治 运 动 是 属 于 男 人 的 , 人 要 做 的就 是 相 夫 教 子 。然 政 女 而 , 性 要 实 现 自我 的话 , 们 必 须 积极 地 介 人 生 活 , 女 她 凭籍 独 立 的 行 动 和 选 择 ,以 及 承担 责 任 的 勇 气 ,在 自我 的 不 断 超 越 中塑 造 自己 的 主体 性 。艾拉用革命 行动彻底颠覆 了自己的“ 他者” 形象。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论述一、“他者”的历史演进“:他者”的地位从古希腊到后现代,“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一直是西方哲学、宗教、伦理、心理学探讨的问题,“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不同的代名词贯穿于西方思想界。

古典主义时期,“自我”与“他者”的探讨聚焦于“一”与“他者”,“存有”与“非存有”的辩证关系。

柏拉图把现象界众多差异性的“他者”要素还原成“一”的共相,从而找到了“他者”的栖息家园,即理念。

巴门尼德认为现象世界之外存有着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存有。

存有是事物的本质,即只能被思想把握的整体的“一”;而“非存有”则是现象界中个别的事物本身,个别事物通过感官可以感知。

巴门尼德认为哲学的最终任务是认识变化现象界中不变的存有。

希腊形而上的思维模式最终把“他者”与“非存有”置于“一”与“存有”的逻各斯之下,从而被视为形而上和逻各斯理性的敌人。

中世纪,上帝这位“他者”塑造着主体意识,万物都本于他、归向他。

作为真理本身的上帝话语为世界万物立了疆界,万物被上帝命名,人类主体被上帝所言说。

主体被上帝这位“他者”创造、审判,主体意识完全泯灭,从而被纳入上帝“他者”之中。

文艺复兴时期,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成为“自我”与“他者”矛盾的新称谓。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界是人类认识和征服的客体。

客体自然是一个持续被认识、解密而人化的过程,自然作为“他者”被人类中心意识所奴化,被人类无情地开发、践踏、蹂躏。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论证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看上去奴隶主可以强迫奴隶去劳作,但奴隶可以借助劳动改变世界,认识自我,从而具有革命的能力。

奴隶主因为无法参与劳动而改变世界,从而剥夺了实现自我的权利。

为了克服“自我”与“他者”这对矛盾,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理论,但其理论仍以“意向性”为中心,借助同感和移情来克服主体意识本身。

胡塞尔最终还是把他人经验作为自我的纯粹意识现象,无疑忽略了他人,他人从而被主体意识边缘化、同一化。

小议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理论

小议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理论

小议比较文学的形象学理论一、整体总论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形象学突破了原有的文学阵地,从文学形象转向文化形象的研究,异国形象的文化问题也因此备受关注。

如吴鸿志、蔡艳明的《异国形象的文化误读》、姜智芹的《文化过滤与异国形象》、姜源的《异国形象研究中的文化意义》、杜平的《异国形象创造与文化认同》等文章探寻了异国形象在不同文化中的认同、误读、过滤等现象,揭示了这些现象形成背后的文化根源和动机,阐释了不同文化中异国形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需要指出的是,形象是对文化现实的一种描述,本身就包含着文化的成分,形象学的文化转向和异国形象的文化研究只是一种文学的文化审视,二者都不能脱离“文学性”这个根本。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建构决定着学科的定位。

具体来说,国内的形象学理论体系主要表现出三种形态:一是基本沿袭欧洲形象学理论。

这是国内早期形象学研究的常见形态,并被大部分比较文学教科书所采纳。

二是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一些观点的确为形象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如周宁的《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也有一些观点表面上充实了形象学理论,但缺乏坚实的个案研究,经不起深入推敲。

三是在形象学文本研究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如孟华等著的《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

这种个案研究对形象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代形象学对传统理论进行革新,从对形象真伪的辨析转向形象建构者的讨论,从实证主义“是什么”的关系考证转向审美批评“为什么”的本质探求,从注重求同的个体研究转向注重差异的总体研究,这需要我们坚持经验和批判并重的立场,在一种宏观的视域中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形象学给予全景式的关照。

二、基本问题探究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学科基本问题的探究。

形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形象学的定义、研究内容、范畴、方法、意义功能、学科归属等问题。

形象学的界定是形象学理论的首要问题,而形象学定义的核心在于对“形象”的理解。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探究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探究

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主题探究作者:陈天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1期摘要: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后现代理论家们在对文学文本进行剖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涉及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的理论体系。

在文学批评领域,关于后殖民主义身份构建理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的认识开展:“自我-他者(中心-边缘)”、“身份认同”、“混杂性(杂糅性)”、“殖民话语模拟”。

本文将从上述几个角度分析探究后殖民主义身份构建理论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后现代理论家;文学批评;身份构建作者简介:陈天慧(1994.10-),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硕士在读生,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后殖民主义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政治领域转向文学和文化批评领域,逐渐在西方学术界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理论和学术思潮。

众所周知,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文化理论和文学批评。

然而,后殖民主义作为文化批判理论,由于其理论和哲学论述较为艰深晦涩且言说领域极为广泛的特点,学术界就其本质而言也存在很大分歧,因此很难给予它一個完整准确的定义。

在文学批评领域,本文认为后殖民主义主要立足于种族、性别、阶级这三个层面,对西方宗主国的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所进行的意识形态对抗。

在文学批评者看来,后殖民主义的身份构建理论所关注的殖民话题主要从以下有几个方面的概念认识而展开,分别是“我者-他者(Subject / Object)”、“身份认同(Identity)”、“混杂性(杂糅性Hybridity)”、“殖民话语模拟(Mimicry)”。

1.“我者-他者(中心-边缘)”文学批评领域,身份构建和认同问题一旦被提及,那么必然会引出关于“我”(主体)与“他”(客体)的关系问题。

从文化寓意上来看,后殖民主义理论对于“我者”与“他者”关系的思考,本质上可以说是对人类主体交往过程中文化认同与文化认异关系的思考,而文化发展则是两者的统一。

这世界变化快——《我儿子的故事》之后殖民解读

这世界变化快——《我儿子的故事》之后殖民解读

作者: 徐宏前
作者机构: 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常州,213001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20-21页
主题词: 混杂;种族隔离;和解;和谐
摘要:混杂是后殖民理论中一个重要术语,霍米·芭芭在其<文化的定位>一书中指出当今现代社会不存在所谓的'纯种'、'单一'的文化.西方殖民者所宣扬的高贵的纯白种人,在历史上根本不曾真正存在过.所有的人类种族只不过是各人种相互结合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和作者的简介;第二部分,分析了殖民统治下的黑人的变化;第三部分,指出在与黑人的交往中,白人社会发生了变化;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即戈迪默希望南非的白人和黑人能够实现民族和解,从而在和解的基础上,在剧烈变化的世界中形成新的南非民族的愿望.。

家园上的他者──关于《库那尔都》的后殖民解读

家园上的他者──关于《库那尔都》的后殖民解读

家园上的他者──关于《库那尔都》的后殖民解读他者根据黑格尔和萨特的定义,他者指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不熟悉的对立面或否认因素,因为它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界定。

把土著人命名为他者实际上是以东西方二元对立的区分为根底──东方根本不同于西方以及西方比东方优越。

西方自视优越,正是因为它把殖民地人民看作是没有力量,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考和统治能力的结果。

西方凭借其强大的宣传能力,散播强化这一二元对立观念,使土著人在自我身份建构时与之共谋,将自己建构为无声的他者。

小说中,土著人被看成是女性化的他者和种族方面的他者,作为女性化的他者,他们沉默无语,接受西方男性的征服;作为种族方面的他者,他们被认为低等堕落,任人宰割。

帝国对土著人的表征作为东方学的一个方面,帝国话语经历了文字和现实两个阶段。

首先存在着大量有关东方西方在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上的差异的文本记录。

后来西方人来到东方进行贸易、传道、扩张、战争及掠夺。

异域的种种实践给他们巨大的冲击,于是他们开始对东方思索、研究、总结,把有关他们对东方的印象、概念带回到西方。

这些有关东方的认识多是片面的、浅薄的,但却影响着后人对东方的认识。

如此往复,最终东方成了西方人眼中的他者,这个他者是静默的,无语的,可任由西方人解释和想象。

所以在萨义德看来,东方不过是东方主义者的想象和创造。

于是东方学就为帝国时代的文本定下了基调。

当谈及非欧洲的人、事,尤其是土著人的时候,西方人便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

把与白人的区别当作土著人的特性,就这样,土著人被从种族上别离了出来。

论文格式。

化用萨义德的话说,帝国是带着种族主义的滤镜观看土著人的。

乔治奥威尔1939年访问马拉喀什时是这样描述的:当你穿行在这样的城镇──其居民20万中至少有2万是除了一身聊以蔽体的破衣烂衫之外完全一无所有──当你看到那些人是如何生活,又如何动辄死亡时,你永远难以相信自己是行走在人类之中。

实际上,这是所有的殖民帝国赖以建立的根底。

_我儿子的故事_的青春诗学式文化政治策略

_我儿子的故事_的青春诗学式文化政治策略

摘要:《我儿子的故事》是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本文从索尼和威尔的父子关系入手,分析威尔在种族社会和个体家庭的双重羁绊下个人意识的成长,探讨年轻一代的“青春诗学式”文化政治策略。

关键词:《我儿子的故事》;青春诗学;父子关系《我儿子的故事》是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小说聚焦于南非有色人种索尼一家。

索尼是个热情尽职的小学教师,也是一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妻子艾拉温柔娴淑,一对子女威尔和贝比乖巧懂事。

然而在南非畸形的种族隔离政策之下,社会语境和所有个体的私人生活交结在一起,任何人都无法逃脱。

随着索尼加入反种族主义政府的政治活动,家庭的平静被彻底打破,每个成员都在变故和背叛中探索个体成长和相互守望的方式。

在《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一书中,方成教授提出了“青春诗学式批评”(Ephebism)的新精神分析概念。

这一词语源于拉丁语Ephebus,在古希腊语中为Ephebes,在英语中为Ephebe。

“青春批评”的主要意义在于阅读和破译文化的表征翻译密码,倡导文学批评和理论建构中的主体性对抗和颠覆。

按照弗洛伊德的阐释,社会与文化的悲剧在于总是不断地界定作为新生力量行为的非法性以及旧势力地位的合法性。

儿子没有发言权和真正的阐释权,即使具有,也几乎是完全父亲式的。

“青春诗学批评”旨在试图探讨作为儿子的青春形象以及青春独特的发语方式,树立青春话语的合法性。

“青春诗学批评”认为,弗洛伊德所建构的“俄狄浦斯”情结观念是对精神分析影响最深刻、也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个人痛苦症结。

[1](p27)本文从索尼和威尔的父子关系入手,分析威尔在种族社会和个体家庭的双重羁绊下个人意识的成长,探讨年轻一代的“青春诗学式”文化政治策略。

父子关系:同谋和对立小说题目采用的是所有格方式———“我儿子的故事”,这一题目暗示着威尔匿名、从属的身份。

在该书的扉页上,戈迪默摘录了莎士比亚的第十三首十四行诗的最后两句:“You had a father,let your son say so”(“你曾有父亲;让你儿言此。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

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所谓后殖民,一是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三是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后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

从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是指宗主国对其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

后殖民理论是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它是指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政治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差别的理论研究。

包括关于各种经历的讨论:迁徙、奴役、压迫、抵抗、表现、差异、种族、性别、地方以及诸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欧洲帝国主义的主流话语的反应。

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它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国家的文化关系,一国之内的种族关系以及主要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成为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主题。

按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模式以及其文学的价值与传统,甚至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而西方观点思想文化总是被认为居于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

与之相对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和东方的文化传统长期被排挤在边缘地带,或不时地扮演一种充当点缀物的西方“他者”角色。

二、后殖民主义的发展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

代表人物法农,其著作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被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

2.形成和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

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成,他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

斯皮尔克提出了后殖民状况下被殖民者的“自我表征”问题。

巴巴则提出了“受殖民者的身份构建”问题,他们三人共同促成了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广泛影响,被称之为后殖民理论的“圣三位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者”镜像的相互建构:《我儿子的故事》的后殖民主义解读胡忠青 蔡圣勤内容提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的长篇小说《我儿子的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和睦的黑人家庭在种族隔离制度下走向解体的悲剧故事,揭示了种族隔离制度的罪恶和黑人的生存困境。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这部作品,可以发现其人物以文化身份为自我,以其肤色特征为镜像的创作特色。

作品中的白人和黑人的“他者”镜像的相互建构,使后殖民书写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深度。

关键词:《我儿子的故事》 纳丁・戈迪默 他者镜像 自我作者简介:胡忠青,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南非文学、后殖民批评和女性批评;蔡圣勤,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南非文学,影视文学批评。

T itle:The I nter2constructi on of the“O ther”I m age:A Postcol onial App r oach t o M y Son’s S toryAbstract:Nobel Prize winner,South African writer,Nadine Gardiner’s novel M y Son’s S tory uncovers the evil of apartheid and black peop le’s tr ouble by telling a tragedy of a black fa m ily under the apartheid.Analyzing this novel with the hel p of postcol o2 nial theory,we can find the self2consci ousnes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 ory is decided by their cultural identity,and nati onalis m i m age,their col or of skin.Further more,the inter2constructi on of the“other”i m age bet w een the white and the black deepens the descri p ti on of the postcol onial theory.Key words:M y Son’s S tory Nadine Gordi m er other i m age egoAuthors:Hu Zhongq i n g i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Foreign L inguistics and App lied L inguistics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in Yangtze University(J ingzhou434020,China).H is research is mainly in South African literature,postcol onial criticis m and fe m inist criticis m.E mail:nicklehu@hot m .Ca i Shengq i n,ass ociate p r ofess or and postgraduate supervis or at Yangtze U2 niversity(J ingzhou434020,China),is now a Ph.D.candidat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Central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H is maj or research areas are South African literature,fil m literature criticis m.E mail:cais@ 南非白人女作家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 m er, 1923—)因“以热切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在她那个环境当中极其复杂的个人和社会关系……提供了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力,帮助了这一进程”①,1991年成为非洲第三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作为白人生活在白人统治下的南非,戈迪默却能抛弃白人惯有的优越感和统治心态而去正视南非的黑暗现实。

她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种族隔离的种种后果构成了这些作品的重要主题。

由于其反种族主义色彩,她的作品曾三度被禁。

出版于1990年的长篇小说《我儿子的故事》就讲述了种族隔离制度下的一个黑人家庭的悲剧。

黑人运动激进分子索尼(Sony)原本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但是因为革命的缘故,他认识了白人女子汉娜(Hannah)并与之发生了婚外恋,自以为自己的双重生活无人知晓,但是不巧被自己的儿子威尔(W ill)无意撞见。

从此这个家庭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反叛的女儿贝比(Baby)由于不堪家庭成员心照不宣的特殊氛围和严酷的社会现实,自杀未遂,后又偷越国境参加了自由战斗队。

贤淑美丽的妻子艾拉(A ila)因不堪忍受丈夫的貌合神离也加入了女儿的革命事业。

尽管都成了革命同志,索尼与家人的隔膜却永远难以消除。

思想独立的儿子威尔(W ill)也因与父亲的隔阂而成为了一名作家。

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黑人生活的困境和尴尬。

国内对本部作品的解读多是以叙事学为出发点,本文拟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这部作品,旨在揭示作品更深入的意义,其实在于表现西方中心主义者和种族隔离制度下的黑人们的“他者”镜像的相互建构。

一、“他者”概念的理论来源“他者”是后殖民批评理论话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他者是建构、树立、确认和巩固殖民者自我形象不可缺少的一个对立面。

后殖民的理论家们将殖民地的人民称之为‘殖民地的他者’(col onial other),或径直称为‘他者’(other)。

‘他者’这一概念主要是来源于黑格尔和萨特的理论。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主人和奴隶关系的分析表明,他者的显现对构成我的“自我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主人而言,奴隶就是“他者”,由于“他者”的存在,主体的意识才得以确立,权威才得以确立。

萨特从摒弃“我本学”的立场出发指出,只是由于他人意识的出现,自我意识才会显现。

也就是说“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

没有意识中的“他者”,我的主体意识就不能确立。

我只有把自己投射出去,意识到那个想像中的“他者”的存在,才能确认“我的”存在。

综合黑格尔和萨特关于“他者”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都强调了“他者”对于“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性。

如此同时他们都认为主体和“他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冲突的,这就从理论本源上决定了主体对待他者的态度就是冲突的,充满矛盾的,而不是友好的对话或其它。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他者”定义:“它指主导性主体以外的一个不熟悉的对立面或否定因素,因为它的存在,主体的权威才得以界定”(王先霈王又平752)。

后殖民理论的先驱人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赛义德对此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他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把东方界定为西方人的权利象征,一种优越感和一个地缘政治概念。

他认为,根据西方中心主义,非西方的民族,通过知识的生产者,被构成他者,又因西方的文化霸权而不断被重构,从而他者终于淹没在西方的话语中并被西方的话语所取代,其存在的意义只在于为西方提供一个他者。

没有任何声音,成了“不在场”。

他者“被视为某种生物,彼此属性不同,可以不断被替换,因而也成了殖民符号系统下只具交换价值的物体”(杨金才150)。

《我儿子的故事》中的白人汉娜和黑人索尼为了寻找“自我”,体现自己的“主体性”,互相把对方建构为“他者”。

作为白人的汉娜踏进了黑人的生活,带着白人的优越感,她把索尼以及他的家庭看成是需要她的“他者”。

而作为黑人的索尼把白人汉娜放在他的“他者”位置之上,同时作为男人,他把他生活中的白种女人划分为“他者”,由此来证明他的“主体性”。

他们互为“他者”。

因此“在他的心中,也在她的心中……一种强烈而大胆的欲望在萌动:让人们瞧瞧他们彼此属于对方。

”②他们以拥有对方为荣耀。

有如拉康所说,“一个‘我’对于相互主体的共同尺度的参照,或者可以说就被当作是他者的他者,即他们相互是他者”(219)。

二、汉娜:主体的“他者”建构西方文化从确立之日起,就一直在寻求那个意识中的或想像中的“他者”作为确立主体的对立面。

西方国家早期疯狂的进行全球扩张造成无数殖民地和无数的“贱民”,在殖民者的眼中,黑人是肮脏的、下贱的。

他们酗酒,吸毒,打老婆,狂呼乱跳,厚颜乞讨。

他们不配和白人享有同等的权力。

西方人自视优越,正是因为他把殖民地的人民看作是没有力量,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思考和统治能力的结果。

正如霍米・巴巴在《他者问题:陈规与殖民话语》中陈述的:“殖民话语的目的,是要把被殖民者分析为在种族根源上是退化的人群,以便证明征服是合理的,并建立起行政和指导体系”(321)。

用一个术语来描述殖民者的行径就是“他者化”。

英国批评家艾勒克・博埃默说:他者化是“殖民主义按所谓文明的需要对他者进行的建构,是用来证明他对本地人的剥夺的合理性的”(王先霈王又平753);后殖民理论家“将此视为殖民化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被殖民民族总是被表现为次等的:不那么像人,不那么开化,是小孩子,是原始人,是野人,是野兽,或者是乌合之众;而作为其参照的总是高等的扩张中的欧洲。

”这是帝国扩张的“自我合法化机制”(王先霈王又平753)。

《我儿子的故事》中的威尔把殖民者的这种“他者化”具体为是“法律的影响所致”,“法律决定了我们是什么,而她们———那些金发碧眼的人又是什么。

结果,我们这类人都成了病毒携带者,血液中带有病毒,本人也许并未发病,却能把病毒传给别人……”(10)。

所以在西方传统的影视和文学中,白人不是把来自非西方的人塑造为龌龊的负面角色,就是把他们塑造为白人社会里的次要角色。

典型的就是以男性黑人“汤姆叔叔”代表的形象,逆来顺受,不是甘于接受奴役就是逃跑。

此外还比如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黑人奴仆“星期五”,对他的白人新主子百依百顺。

女性黑人的典型形象就是勤劳温驯的保姆,如米切尔・玛格丽特的《飘》中的嬷嬷。

她高兴的接受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很称职地为白人家庭服务。

虽然其作者表明白人不排斥和黑人在一起生活,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黑人的地位还是没有逃脱白人的思维定势。

故事中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实际上就是西方中心主义将黑人“他者化”的途径。

我们知道,南非的总人口中,白人只占13%,可白人却对占全国总人口87%的黑人实行种族主义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