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白头翁毒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组分测定

合集下载

谈RP-HPLC 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8 种成分何

谈RP-HPLC 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8 种成分何

谈RP-HPLC 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8 种成分何白头翁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组成,对多种原因引起的热毒血痢有较好疗效。

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故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质量标准难度较大,目前大多以所含主要指标成分的含有量为依据,指标成分设定的越多,对制剂质量的评价就越准确客观,反之则科学性就越差。

文献以白头翁汤中个别指标成分为标准,或者通过TLC 法进行定性,但定性鉴别只能解决各组成药材的真伪问题,对个别指标成分含有量的测定也不能全面评价该制剂的质量。

本研究建立RP-HPLC 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8 种指标成分( 秦皮甲素、黄柏碱、秦皮乙素、表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盐酸小檗碱和白头翁皂苷B4) 的含有量,旨在为该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更科学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仪器1. 1 药品与试剂盐酸小檗碱( xxxx) 、黄连碱( xxxx ) 、巴马汀( xxxx ) 、表小檗碱( xxxx ) 、秦皮甲素( xxxx ) 、秦皮乙素( xxxx) 和白头翁皂苷B4( xxxx) 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均购自合肥乐家老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经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时维静教授鉴定为正品。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 美国J. T. Baker 公司) ; 磷酸二氢钾、十二烷基磺酸钠为色谱纯( 美国ACS 恩科化学公司) ; 磷酸为色谱纯( 美国Fisher 公司) 。

1. 2 仪器Agilent 1100 液相色谱仪( 配置G1379A 型自动脱气机、G1311A 型四元泵、G1313A 型自动进样器、G1316 型柱温箱、G1312A型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和色谱工作站) 、ZOBAX 色谱柱( 美国安捷伦公司) ; xxxx 分析天平(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 Genpure UV-WC实验室超纯水系统( 美国Thermo 公司) ; XH-D 涡旋振荡器( 无锡沃信仪器有限公司) 。

白头翁的研究进展

白头翁的研究进展

白头翁的研究进展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妇幼保健院侯双霞付秀丽【摘要】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在预防与治疗疾病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方面作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白头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医药领域对白头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人类疾病的治疗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对其化学成分及进药理作用进行行简要介绍。

中药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又名老翁花,白头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以及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

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临床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和阴道滴虫等疾病[1]。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白头翁属多种植物被用作“白头翁”,但各地用的品种较混乱。

现在已经知道该属植物中大多含有丰富的三萜皂苷类成分,还有一些其他成分。

对白头翁的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多方面活性,在新药开发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1 化学成分早期文献报道全草含有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白头翁素(Anemonin) 、白头翁因( Okinalein)、白头翁灵(Okinalin) 等;根含三萜类皂甙,主要为五环二萜皂苷化合物,即齐墩果烷型和羽扇豆烷型。

据多年研究发现,羽扇豆烷型皂苷有:3-O-[α-L-吡喃鼠李糖基-(1 →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3(s),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3β,23-二羟基羽扇豆-△20(29) -烯-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 →4)-β-D -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等成分。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有:齐墩果酸3-O-{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 →4)]-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三萜酸有白头翁酸( Puisatillic acid) ,即3-羰基-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3-羟基白桦酸(23 —Hydroxybetulinic Acid) ,即3β,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4]。

白头翁汤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

白头翁汤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

白头翁汤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作者:吴柯楠唐志书梁艳妮吉帆于金高张珍张东博王征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20期摘要 [目的]优选白头翁汤提取工艺。

[方法]以浸膏得率、秦皮甲素、秦皮乙素、黄柏碱、秦皮素、盐酸小檗碱和白头翁皂苷B4含量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运用HPLC法对白头翁汤中提取成分(秦皮甲素、秦皮乙素、黄柏碱、秦皮素、盐酸小檗碱和白头翁皂苷B4)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综合评分。

[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60%乙醇为溶剂,提取3 h。

[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关键词白头翁汤;正交试验;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 R28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0-0184-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0.049Extraction Process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Pulsatilla DecoctionWU Ke-nan 1,2,TANG Zhi-shu 1,2,LIANG Yan-ni 1,2 et al (1.Shaanx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Xianyang,Shaanxi 712083;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of Qin Medicine Jointly Built by the Ministry and the Province (Cultivation),Xianyang,Shaanxi 712083)Abstract [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ulsatilla.[Method]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ulsatilla decoction was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desig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alcohol,the amount of solvent, the extraction time as factors,taking extractum yield, the contents of aesculin, aesculetin, phellodendron, quercetin,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and pulchinenoside B4 as indicators.The content of extracts from pulsatilla chinensis (aesculin, aesculetin, phellodendron, fraxetin,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and pulchinenoside B4) was determined by HPLC. The quality of the pulsatilla soup was evaluated.[Result]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adding 8 times amount of 60% alcohol and extracting for 3 hours.[Conclusion]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is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Key words Pulsatillae decoction;Orthogonal test;Active ingredient;Extraction process;Content determination白頭翁汤始载于《伤寒论·厥阴篇》,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热痢下重者。

白头翁汤中6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白头翁汤中6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白头翁汤中6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贾娅倩;马琪;张晓松;魏彦明;袁子文;华永丽【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头翁汤中4味中药(白头翁、黄连、黄柏及秦皮)的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安捷伦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1 mg/mL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流速0.8 mL/min(白头翁皂苷B4)、检测波长335 nm,流速1.0 mL/min(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秦皮甲素在1.04μg~6.24μg(r=0.9999)、秦皮乙素在0.92μg~5.52μg(r=0.9998)、盐酸药根碱在0.7μg~4.2μg(r=0.9987)、盐酸巴马汀在1.04μg~6.24μg(r=0.9978)、盐酸小檗碱在2.2μg~13.2μg(r=0.9979)、白头翁皂苷B4在5.5μg~33μg(r=0.998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白头翁皂苷B4的加样回收率分别98.74%、98.12%、97.90%、96.95%、97.43%和98.45%,RSD均在2.0%以下,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小檗碱和白头翁皂苷B4在白头翁汤供试品中的含量分别为0.7%、0.36%、0.12%、0.38%、8.26%和4.71%.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线性及稳定性等良好,准确灵敏,可用于白头翁汤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9(040)008【总页数】7页(P55-61)【关键词】白头翁汤;高效液相色谱;指标成分【作者】贾娅倩;马琪;张晓松;魏彦明;袁子文;华永丽【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74白头翁汤(Pulsatilla Decoction)是传统中兽医常用于临床治疗湿热泻痢的典型方剂,由4味中药组成,包括白头翁、黄连、黄柏和秦皮,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1]。

朝鲜白头翁的化学成分研究 许永男 ,关颖丽,刘

朝鲜白头翁的化学成分研究 许永男 ,关颖丽,刘

朝鲜白头翁的化学成分研究许永男∗,关颖丽,刘建宇,尹虹沈阳药科大学SK Chemicals药物研究室,沈阳市文化路103号摘要:本文利用各种提取分离方法从朝鲜白头翁提取分离出17个化合物,经鉴定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结构为oleanolic acid 3-O-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α-L-arabinopyranosyl-28-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ester(17);2个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同时对白头翁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朝鲜白头翁;化学成分;新化合物;研究进展朝鲜白头翁来源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cernua (Thunb.) Bercht et Opiz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区,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1]。

近年来国内外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较多,发现其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

同时也发现某些活性成分在治疗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效果显著,值得深入开发研究。

因此,本文对朝鲜白头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同时对白头翁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白头翁的药用资源提供依据。

1. 白头翁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白头翁属(Pulsatilla)系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的一个属,全世界共有33种,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地区。

其中我国有11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

白头翁皂苷的分离提纯

白头翁皂苷的分离提纯
白头翁的化 学 成 分 研 究[6~10 ] 始 于 60 年 代
初 ,共分得了约 14 种成分 ,主要为皂苷和内酯等 成分 ,目前认为白头翁的有效化学成分主要为三 萜皂苷 。科研人员以双糖三萜皂苷为对照品用分 光光度法对不同采收期白头翁的根及茎叶总皂苷 分别进行测定[11 ] ,结果表明根内总皂苷含量高于 茎叶 ,且开花前期含量最高 。所以在早春 3~5 月 采挖药材品质较好 。 许多中草药的主要药效成分是皂甙 ,如人参 、 黄芪 、刺五加等 ,长期以来 ,皂甙由于具有多种生 理活性和良好的药理作用 ,一直是天然有机化学 和药物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了白 头翁皂苷分离提纯的方法 。白头翁总皂苷依次通 过大孔树脂层析 、硅胶柱层析得到较高纯度的白 头翁皂苷 Ⅲ,并利用薄层层析鉴定分离物 。白头 翁皂苷的分子式如图 1 所示 。
取一定量的白头翁 ,粉碎成粉 ,加入 70 %的 酒精浸泡 24 h ,纱布 、滤纸过滤后 ,收集滤液 ,滤渣 继续加入酒精浸泡 ,同上法方法循环 3 次 ,收集滤 液 ,将 3 次所得滤液混合 。滤液经减压浓缩为原 来的体积的 1/ 5 ,再用 1/ 3 体积的石油醚萃取脱 脂 ,保留水相 ,再次减压浓缩后 ,加水稀释上 AB28 柱吸附 ,反复吸附 3 次 ,6~8 倍柱体积水洗掉糖 后用 5 倍柱体积 70 %酒精洗脱 。然后 ,用 95 %酒 精洗脱再生柱子 。70 %酒精洗脱液 ,经脱色减压 浓缩后蒸干 。流程为
Key words :pulsatilla saponin ; t hin2layer chromatography ; macroporous resin ; silica gel column Abstract :In separating and purif ying pulsatilla saponin , t he pulsatilla saponin gained f rom alcohol solvent immersed liquid are degreased and separated t hrough macroporous resin. Then , high yield and high purit y pulsatilla saponin is obtained wit h a yield rate of 9. 4 %. Finally , decolored and separated t hrough silica gel column ,monomer saponin is obtained wit h a yield rate of 22. 8 %. Comparing wit h standard specimen , it is t he same as 32O2[α2L2rhamnppyranosy (1 →2) 2α2L2arabinopyranoside ]23β,232dihydroxyl2Δ20 (29)2lup2282O2 [α2L2 rhamnppyranosy (1 →4) 2β2D2glucopyranosyl (1 →6) ]2β2D2glucopyranoside.

白头翁作为药用植物研究近况

白头翁作为药用植物研究近况

109BIOTECHWORLD 生物技术世界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是毛茛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白头草、野丈人等。

中药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常用中草药,其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等功效,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大多数具有丰富三萜皂苷类成分,以及其他的化学成分。

其中主要成分为白头翁皂苷、23-羟基白桦酸、白头翁素、白头翁英、白头翁灵等, 研究认为白头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白头翁皂苷。

对白头翁的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多方面活性,尤其在抗肿瘤及抗炎的新药开发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如何更好地对白头翁皂苷提取也成为热议问题,本文就白头翁皂苷的基本特征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 白头翁生长形态及生境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

全株密被白色较长柔毛。

主根圆锥形,外皮黄棕色,基生叶丛生有长柄。

叶片三山,小叶2~3分裂。

花茎由叶丛中抽出,1~3枚,高10~40厘米。

花单一顶生,花被6片呈两轮排列,花兰紫色。

瘦果多数密集成头状。

每一瘦果的顶端,有羽毛状宿存花柱,长达6厘米,蓬松如白发,故名白头翁。

产地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多生长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缘或干旱多石的坡地。

2 白头翁主要化学成分研究(1)白头翁主要化学成分。

白头翁作为中草药,在我国使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于白头翁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 近些年来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国内外对白头翁属植物的作为生物药的药理特性以及化学结构、成分组成都有了跟进一步的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大多数具有丰富三萜皂苷类成分,以及其他的化学成分。

近年来国内外对白头翁中的五环三帖皂苷进行了深入研究,分离鉴定出19种成分,分别为羽扇豆烷型10种和齐墩果烷型9种。

三萜酸有白头翁酸,即3-羰基-23-羟基-△20(29)-羽扇豆烯-28-酸及23-羟基桦木酸。

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要

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要

用肿瘤杂志,$###,$.(!):#.
医国药,!""",$$(.):!#)
〔!"〕章荣华,张仲苗,耿宝琴,等 % 白头翁对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 〔!)〕路西明,王建刚,侯香波,等 % 白头翁对利福平异烟肼肝毒性研
癌的防治作用和机理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引入现代语言来阐述呢?为什么就不能 易被理解和接受,所以以往的版本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
应用现代中医学的最新成果来证实或证伪,从而肯定中医学 要求,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版已势在必行,否则中医的生存
的科学性,进而发展中医学呢?有人因中医学认识方法具宏 将越来越难。
观性、笼统性、模糊性的特点,目前还达不到具体化、客观化
万方数据
· $#"! ·
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要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钟长斌, 李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210029
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3,21(8) 16次
总之,教材的编写既要具有时代特征,又要反映当代相
的程度,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阐述理论概念、人体的 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又要体现中医特色———整体观,辨
生理病理等问题时,应力求按照中医传统的理论模式和认识 证论治。
方法去表达,不能用西医的理论模式和认识方法去搀和。这 参考文献
种观点是片面的。中、西医学理论模式确实有巨大的差异, 但在认识方法上却可以互相借鉴。因为中西两种医学的研 究主体是人,因此有关人的生理、病理、解剖、药物代谢动力 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理化指标均是客观的,真实的,只要是能 够正确反映人体的健康或疾病状况的,西医可以用它,中医

白头翁皂苷制剂的研发

白头翁皂苷制剂的研发

根据白头翁皂苷的抗肿瘤作用, 根据白头翁皂苷的抗肿瘤作用,选择其剂型为片剂
临床应用
• 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慢性结肠炎、 慢性腹腹泻、急 性胃肠炎、伪膜 性肠炎、儿童急 性菌痢 • 治疗前列腺病 • 治疗癌症
含有白头翁的中药制剂
白头翁皂苷分离提纯及鉴定
白头翁总皂苷粗品的制备
白头翁 粉(50 目)
酒精浸 泡
白头翁有效化学成分
• 目前认为白头翁的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 其中包括白头翁皂苷A[5]、B[10]、C、 [7],皂苷、皂苷2 • 根内总皂苷含量高于茎叶,且开花前期含量最 高
白头翁皂苷的药理作用
单体化学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白头翁皂苷A3100μg/mL在体外对P388细胞有抑制 生长作用,抑制率为53.7%。 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白头翁水提液(PWE)和醇提液(PAE)有直接细 胞毒作用,并和时间、剂量呈正相关。白头翁注射液(PWAE)不仅能够抑制体 内肿瘤生长,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研究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稳定性的因素
– 生物因素 – 物理因素 – 化学因素
初步稳定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申请临床批文时) (申请临床批文时) 稳定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申请生产批文时) 申请生产批文时)
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内容
– 考察项目
性状、鉴别、部分检查项目、含量测定等等 性状、鉴别、部分检查项目、 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 (“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
根据白头翁皂苷的抗肿瘤作用选择其剂型为片剂临床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腹泻急性胃肠炎伪膜性肠炎儿童急性菌痢治疗癌症含有白头翁的中药制剂白头翁皂苷分离提纯及鉴定白头翁总皂苷粗品的制备白头翁皂苷分离提纯及鉴定经大孔树脂可得到高产高纯的白头翁总皂苷总皂苷经硅胶柱层析得到无色的纯度较高的单体皂苷硅胶柱分离白头翁皂苷白头翁皂苷分离提纯及鉴定将薄层层析板在110烘箱中活化3060min微量点样器吸取标准品及样品点样与薄层层析板上浸入展开剂展开

白头翁提取物的安全性试验

白头翁提取物的安全性试验

D O I:10.3969/J.I SSN.1671-6027.2023.05.018白头翁(Pul s at i l l a chi nens i s)是一种古老的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又称奈何草、胡王使者、老翁花等。

白头翁属于毛茛科白头翁属类型的植物,是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

白头翁性寒,味苦,有凉血解热、消毒止痢疾、除湿灭虫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测定用白头翁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探讨白头翁提取物否安性。

1材料与方法1.1.1试验动物100只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购于锦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1.2试剂和药品白头翁粗粉,购于锦州天星药房;乙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蒸馏水,学校实验室制备。

1.1.3主要仪器显微成像系统(型号为BX41和D P27),O l ym pus有限公司生产;切片机(型号为R M2126R T),上海铼卡仪器有限公司。

1.2.1白头翁提取物的制备取白头翁药材,将白头翁于45℃干燥12h后置于F-80高速粉碎机中粉碎至0.175m m。

粉碎,加入80%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h,滤过,滤液减压浓缩,真空减压干燥,即得。

提取率为11.6%。

药效剂量设计以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依据确定,使用时用纯水配置成相应的浓度。

1.2.2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1.2.2.1预试验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取白头翁提取物药液在12~361g/kg范围内拟订5个剂量分别灌胃,每次灌胃体积均为20m L/kg,每只小鼠的总灌胃体积均为2m L,每次间隔3h,药物配制浓度为0.08~2.40g/m L,测定0%致死量(LD0)及100%致死量(LD100)。

通过4次重复,测出LD0(a)和LD100(b)。

利用公式计算等比级数-r,等比级数是计算实验各组实际应用剂量的基础,根据实际分组依此计算得到各组灌服剂量。

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观察结束后处死动物,大体观察各组小鼠脏器、器官的体积、颜色等有无明显异常。

白头翁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白头翁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白头翁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付云明;陈虹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15)5
【摘要】中药白头翁系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把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定为正品。

该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疾等。

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其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分离以及药理作用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总页数】5页(P483-487)
【关键词】白头翁;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作者】付云明;陈虹
【作者单位】武警医学院生药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白头翁汤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 [J], 黄菊红;周元安;万常玉
2.遍地金的生药学鉴定、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J], 杨兰;魏莹;张帆;许兴铭
3.白头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时维静;李立顺;董卫星
4.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要 [J], 钟长斌;李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头翁药效成分的提取

白头翁药效成分的提取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l)Regel]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中医临床主要用于结肠癌、直肠癌等肠道肿瘤、宫颈癌、脑垂体瘤、甲状腺瘤、肺癌的治疗[1-2]。

白头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含有大量的三萜类成分,其中主要的药效成分为23-羟基白桦酸[3]。

本文主要研究从白头翁中提取23-羟基白桦酸,探索改良传统的提取方法。

1白头翁药效成分的提取方法1.1方法一白头翁根茎粗粉500g ,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浓缩后倒入400mL 蒸馏水中,混悬的水液先后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反复萃取。

正丁醇液减压回收至干,得浸膏。

薄层色谱展开剂为CHCl 3-CH 3OH-H 2O(6.5∶3.5∶1,下层),显色剂为香草醛-浓H 2SO 4。

纸层析展开剂为n-BuOH-HOAc-H2O(4:1:5,上层),显色剂为苯胺-邻苯二甲酸。

经硅胶柱层析,依次用氯仿-甲醇-水(100∶10∶1→100∶60∶10)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皂苷Ⅰ。

1.2方法二取白头翁粉末500g ,以95%乙醇Soxhlet 氏提取器中连续抽提6h 。

旋干乙醇提取物,溶解于水中。

以乙醚萃取,去除油溶性杂质。

水层加入浓硫酸(调节至硫酸浓度约为5%),加热水解得配基粗制品。

所得配基粗制品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于乙醇中结晶。

硅胶柱色谱分离该物质。

对重结晶产物薄层层析,薄层层析硅胶G (200至400目),展开剂为乙酸乙酯-油醚-乙酸(1∶5∶0.05)→乙醇-乙酸(1∶1),显色剂为碘蒸气。

查看其组成成分的种类,以便决定是否进行柱层析分离。

2实验方案设计结合以上所述及实验条件所限,以方法二为基础进行改进。

由于中药提取物多为混合物,所以增加了硅胶柱色谱分离混合物的步骤,并且由于所做配基较少,产物重结晶损失较大,而其乙酰衍生物较易重结晶,故而进行了乙酰化的反应。

同时可通过乙酰化反应产物的分析,进一步验证23-羟基白桦酸的存在。

白头翁五糖甙鉴别白头翁药材的研究

白头翁五糖甙鉴别白头翁药材的研究

白头翁五糖甙鉴别白头翁药材的研究
张振华;刘俊华
【期刊名称】《基层中药杂志》
【年(卷),期】1999(013)003
【摘要】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

是抗阿米巴痢疾的常用中药。

多年来有关白头翁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的品种混杂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以致品种混杂达数十种之多,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有效的检测方法对其质量加以控制,1995年版《中国药典》也仅限于性状鉴别。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药材白头翁中分离出的主要有效成分白头翁五糖甙3(S)。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张振华;刘俊华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药品检验所;安徽省铜陵市药品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3
【相关文献】
1.中药白头翁及常见混淆品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 [J], 李广民
2.白头翁属药用植物及药材鉴别研究 [J], 张立秋;于俊林;姚辉;石林春;宋经元
3.白头翁属药材鉴别及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J], 钱江平;杨俊;王文昊;詹志来
4.白头翁属药用植物及药材鉴别研究 [J], 李振斌
5.白头翁散超微粉和普通粉中各药材的薄层对比鉴别 [J], 李艳玲;匡秀华;刘永录;赵建平;张国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头翁药效成分的提取

白头翁药效成分的提取

白头翁药效成分的提取
曾晖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0(16)8
【摘要】目的:提取分离白头翁中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醇提、酸解、酰化、硅胶柱层析提取23-羟基白桦酸及衍生物,考察提取溶媒、酸解条件等因素对提取分离的影响.结果:提取分离得到23-羟基白桦酸及其酰化产物.结论:乙醇比甲醇适宜作提取剂,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6 h,再在92 ℃-96 ℃下使用5%硫酸水解反应3 h,可有效提取23-羟基白桦酸;得到23-羟基白桦酸酰化产物的适宜条件是室温反应60 h.
【总页数】3页(P82-84)
【关键词】白头翁;提取;23-羟基白桦酸;酰化产物
【作者】曾晖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白头翁汤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刘文;冯果;刘梦莹;林昶;宋信莉
2.减压提取对板蓝根提取液中告依春及核苷类成分热稳定性和药效的影响 [J], 兰继平;王雅琪;黄丽琴;汪旋;郑琴;杨明
3.白头翁总皂苷及其主要成分抗肿瘤药效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 [J], 罗颖颖;严新;谢欣序;王木兰;冯育林;杨世林;李俊
4.全蝎白术白头翁组合发酵品不同醇浓度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分析及体外药理研究[J], 刘金虎;王集会;史磊;赵翠燕;孙志艺;王宇;陈宏飞;方园;毛会秀;张瑞;张欣欣
5.白头翁汤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 [J], 吴柯楠;唐志书;梁艳妮;吉帆;于金高;张珍;张东博;王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头翁皂苷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白头翁皂苷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白头翁皂苷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杨宇;王东明;金凤燮;鱼红闪【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8)006【摘要】本实验对由Absidia sp.B00菌产的白头翁皂苷糖苷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电泳纯酶蛋白,并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79 ku,酶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5.0和40 ℃,在40 ℃以下,pH 3.0~7.0条件下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Na+、K+、Mg2+、Ca2+对酶反应的影响不大,而Fe3+、Zn2+、Cu2+对其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酶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vmax=0.16 mmol/(L·h),km=7.17 mmol/L.【总页数】4页(P404-407)【作者】杨宇;王东明;金凤燮;鱼红闪【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25;Q556【相关文献】1.白头翁皂苷H3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性质 [J], 林迪;金凤燮;鱼红闪2.转化人参二醇类皂苷为C-K的特异人参皂苷糖苷酶的纯化及性质 [J], 李翠翠;庄子瑜;刘廷强;鱼红闪;金凤燮3.人参皂苷Rb3木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J], 赵信平;徐龙权;宋建国;鱼红闪4.尼罗罗非鱼肝脏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 [J], 陈晓佳;孙林浩;袁阳;黄小红;张伟妮5.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J], 郭金玲;陈程鹏;周一郎;陈红吉;吕育财;任立伟;龚大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令人鼓舞的前景∀近年来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毒蛋
白的分离纯化 组成分析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我们又从植物白头翁
的茎中成功地提取
了一种新毒蛋白 暂命名为

在波长
处检测 见图 收集第 峰的流出
液 经浓缩 透析 离心 上清液上


凝胶过滤柱 每次加样
左右


Ù 磷酸盐缓冲液洗脱 收集第
峰 见图 的流出液 经浓缩 透析 冷冻干燥得干
为流
动 相 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

Ξ 本文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唐根源等 植物白头翁毒蛋白的分离 纯化及其组分测定
∀ 从图 可看出 主峰后有两个重叠小峰∀ 由相应
峰的光谱图 图 可知 第 峰在
处有最大
吸收 在

处有最小吸收 但峰 并非如此
因而只有峰 为所需蛋白峰 峰 的峰前 峰后
峰顶三点光谱图完全重合 说明峰 为单一物质∀












未检出

讨论
毒蛋白的提取液加样 柱后 须
用大量中性磷酸盐冲洗 目的是把游离的中性蛋白
彻底洗脱∀
两根高效蛋白柱串联的分辨率高于
凝胶柱 同时在高效蛋白柱上成功
地制备了少量纯蛋白∀
用一根高效蛋白柱在所需分子量范围内分
离效果不理想 要使分离效果满足要求 必须把两根
高效蛋白柱串联∀
关键词 白头翁 凝胶柱 高效蛋白柱 氨基酸
分类号
前言
核糖体失活蛋白


是一种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蛋白毒素 ∀
迄今为止 人们已从 多种植物的种子 根 叶或汁
液中发现了多种具有
活性的蛋白或蛋白粗提
物 ∀ 核糖体失活蛋白与单克隆抗体 激素 生长因
子等交联制成免疫毒素后可专一地杀死靶细胞 因
而在肿瘤治疗 爱滋病治疗以及骨髓移植等方面有
毒蛋白不纯∀
少量纯毒蛋白 ΑΜ Ε 的制备

柱上难以得到
毒蛋白
的纯品∀ 我们尝试用加大进样量 Λ 和提高样
品溶液浓度的方法在两根串联的高效蛋白柱 上分离 以 Ù 磷酸盐缓冲

为流动相 收集图 阴影部分的溶液 每
次可收集吸光度为 的溶液约 ∀ 收集液经
高效凝胶蛋白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均得一个
图 图 中第 峰在 Σε ηαχρψλ Σ- 柱上的分离 Φιγ Σε αρατιον οφ τηε φουρτη εακ ιν Φιγ ον Σε ηαχρψλ Σ- χολυ ν
ΑΜ Ε 毒蛋白的纯度鉴定
毒蛋白干粉经溶解后在两根串联的高效
蛋白柱
上分离 以

Ù 磷酸盐缓冲液 内含 Ù 的
在酸解过程中 色氨酸
全部被破坏
谷 氨酰胺
和天门冬酰胺
分别转化为谷
氨酸
和天门冬氨酸
可合并计算∀ 表
列出了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参考文献
Ù







吴红京 郝 冰 唐根源等 色谱

唐根源 陈明晃 吴红京等 色谱

Ισολατιον Πυριφιχατιον ανδ ∆ ετερ ινατιον οφ τηε Χονστιτυεντσ οφ α Τοξιχ Προτειν φρο Πλαντ Α ενονε
ΑΜ Ε 毒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用日本 高效液相色谱仪 化学反应检测
器 邻苯二甲醛柱后衍生荧光法测定酸解

蛋白氨基酸的组成 结果以含量 摩尔分数 表示 见
表∀
表 Τ αβ λε 氨基酸
ΑΜ Ε 毒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Α ινο αχιδ χο οσιτιονσ οφ ΑΜ Ε
含量
氨基酸
含量




图 白头翁毒蛋白在高效蛋白柱上的分离 Φιγ Σε αρατιον οφ τοξιχ ροτειν φρο Α ενονε
ον ηιγ η ερφορ ανχε ροτειν χολυ ν
图 图 中峰的光谱图
Φιγ Σ εχτρα οφ εακσ ιν Φιγ 图中光谱线序号同图 峰号∀
同样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也可看出
峰 且峰前 峰顶 峰后三点光谱图相同 呈现典型的
所需蛋白光谱图∀
ΑΜ Ε 毒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以牛血清白蛋白
卵清蛋白
天花粉蛋白
溶菌酶
为标准蛋白
用与图 相同的分离条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与洗脱
体积的校正曲线∀ 在相同条件下测出
毒蛋白
的保留体积后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校正曲线算出
毒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第 卷第 期 年月


植物白头翁毒蛋白的分离 纯化及其组分测定Ξ
唐根源 张椿嵋 吴红京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福州
提 要 植物白头翁
茎的抽提液经 柱和
柱分离纯化 得到一种毒蛋白 用
高效凝胶蛋白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确认分离峰的纯度 在高效凝胶蛋白柱上制
备了少量毒蛋白纯样 测定了蛋白分子量和氨基酸组成∀
粉 暂命名为毒蛋白

实验部分
植物白头翁毒蛋白的提取
提取植物白头翁毒蛋白的全过程在 ε 下进
行∀ 切片的
白头翁茎经粉碎后 加入

Ù 磷酸盐缓冲液 内含 Ù 的
匀浆 静置过夜后装入布袋中 挤压出水溶
液∀ 水 溶 液 上



用大量

Ù 的磷
酸盐缓冲液 内含
Ù的
洗柱 收集洗脱
液∀ 用洗脱液先后对蒸馏水和
Φυϕιαν Ι νστιτυτε οφ Ρ εσεαρχη ον τηε Σ τρυχτυρε οφ Μ αττερ Τ ηε Χηινεσε Α χαδ ε ψ οφ Σ χιενχεσ Φυζηου
Α βστραχτ


ε
Ù


Ù
Κ εψ ωορδσ

Ù

Ù
磷酸盐缓冲液透析 透析液上

柱 ≅
后 用相同磷酸
盐缓冲液冲洗柱子 然后按以下条件进行线性梯度
洗脱 流动相 为

Ù 磷酸盐缓冲
液 流动相 为

Ù 磷酸盐缓冲液
内含 Ù 的
∀ 开始时 流动相 为
时 流动相 为
流速 Ù
图 白头翁粗提液在 ΧΜ -ΣΦΦ 柱上的分离 Φιγ ΧΜ -ΣΦΦ χολυ ν χηρο ατογ ρα ηψ οφ χρυδε εξτραχτ φρο Α ενον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