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中血压_心率变化的意义
直立倾斜式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运用价值

表 1 BU H T阴性病 人消心痛激 发后 H T结果 U
是 临床 常 见 的病 症 ,其 _有柏 ! 部 分经 过 病 史及 临床 备 种 { 】
幢杏仍不能明确病 因, 血管迷走性晕{ V s vg ] y c p , 蕺(a o a a S n o e
V )在 不 删 原 因 晕厥 中约 占 7% S 0 。 近 年 来基 础 直 倾 斜 试 验 (tT I 泛用于 V BU )L广 t S的研 究 , 分 B T呈阴 性 的 v U B s 表 2 叫u T加 消 心 痛 后 H T结 果
Ars 及 Hro i et 等 e ̄ s Uo等 ” 报道 相 近 ,说 明 B T加 消心 l f U B
以上为阳性,不伴有血压 下降,心律 出现 下列 一种或以 卜 者为
性 。A 、交界行心律 ( 逸搏或加速 自主心律) 、窦性心动 。B 过缓,I  ̄5 B H 、窦性停搏 ≥3秒钟 。d t< O P c R 、一过性 I 。以 I 上 AB V 。② 血管抑 制型 :指症状发作时收缩压下降<0 t 8 ̄ g (O 7p ) 1 K a ,舒张压(0 Ⅲ g( .7 ) 5m H 6 6 a ,平均压较基础 血压
维普资讯
中华临床医药 20 0 2年第 3卷 第 2期 J u n lf o r a o Chn s Cl i l Me in 20 V I3 N 2 iee ic na dc 0 2, o. . o i
.
.5 1.
直立 倾斜试 验对血管迷 走性 晕厥诊断 中的运 用价值
2 S e s e gB R c a i , a i . t a . h e d u tr b r , e h vaE S geA e 1 T eh a — p ti ti p t e t i h s n o e o nⅡ 0 o i i . 皿 l a i n s t y c p f u l L r g n ^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指南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指南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简称VVS)是诸多晕厥中既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类型 ,过去是在排除其它类型晕厥的基础上诊断的 ,故诊断步骤复杂、费时。
倾斜试验是诊断VVS的一项特殊性检查 ,有助于确定诊断。
为了规范化地开展此项检查 ,综合有关倾斜试验的原理、方法、适应证和评价 ,特拟定出本项建议。
操作规程倾斜试验历经十余年的研究与改进 ,已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 ,但尚无统一的规则。
遵循目前较为合理的操作规程 ,有助于提高试验的效率和可比性。
倾斜试验诊断VV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不同作者的结果差异很大。
有人提出内源性儿茶酚胺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的波动是导致晕厥发作不可预测和试验重复性差的原因 ,建议补充外源性药物 ,以提高倾斜试验的敏感性 ,但特异性可能降低。
因此 ,倾斜试验又分为不用辅助药物激发的基础倾斜试验和用药物激发的倾斜试验两种方法。
1.试验环境 :为尽量减少病人受试时的外来干扰或病人的焦虑 ,应选择安静、光线暗淡与温度适宜的试验环境。
受试前让病人安静平卧 20~ 45分钟。
在试验场所 ,必须备有急救药物以及心肺复苏 (除颤)等设备。
2.病人准备及试验记录 :受试前禁食 4小时(或以上 ) ,开放静脉通道。
若为首次试验 ,需停用心血管活性药物五个半衰期以上 ,检查时输注普通生理盐水。
若为评价药物疗效 ,重复试验时应安排在同一时刻 ,以减少自主神经昼夜变化所致的误差 ,并尽量保持药物剂量、持续时间等其它试验条件的一致。
试验过程中 ,应连续同步监测心率与血压 ,并进行记录。
3.倾斜台 :倾斜台要求有支撑脚板 ,两侧有护栏 ,胸膝关节处有固定带 ,以免膝关节屈曲 ,并可防止受试者跌倒。
倾斜台变位应平稳迅速 ,它的变位角度应准确能达 60~9 0°,并要求在 10~ 15秒内到位。
4.倾斜角度 :倾斜角度取 60~80°,但常用为70°角。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意义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观察直立倾斜试验(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02年9月~2006年8月因晕厥而就诊的58例患儿,试验前3天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试验前12小时禁食。
患儿仰卧5分钟,记录动脉血压、心率及Ⅱ导心电图。
然后站立于倾斜板床(倾斜角度60°以上),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完成45分钟全程。
期间每5分钟测血压、心率及Ⅱ导心电图1次,且有不适症状时随时监测。
结果:阳性32例(55.2%),其中女26例(81.1%)。
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但敏感度不高。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研究组58例,均来自于2002年9月~2006年8月来我院儿科因晕厥发作而就诊的患儿,其中男18例,女40例;年龄8~14岁,平均11.87岁;至少有1次晕厥发作史。
所有患儿均经血液生化、心电图、脑电图、心脏彩超、头颅CT检查,除外引起晕厥的器质性疾病。
方法:试验前3日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试验前12小时禁食。
患儿仰卧5分钟,记录动脉血压、心率及Ⅱ导心电图,然后站立于倾斜板床(倾斜角度60°以上),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完成45分钟全程。
在试验过程中,从试验开始即刻每5分钟测量血压、心率及Ⅱ导心电圖1次,若患儿有不适症状可随时监测。
结果判断:患儿在倾斜过程中出现晕厥或晕厥先兆(头晕并经常伴有以下1种或1种以上症状:视、听觉下降,恶心、呕吐、大汗、站立不稳等)的同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者。
①舒张压3秒;③一过性Ⅱ度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④交界性心律(包括逸搏心率及加速性自主心率)。
结果阳性32例(55.2%),其中女26例(81.3%)。
多数有恶心、头昏、出冷汗、黑矇、胸闷、面色苍白,同时血压下降和(或)心率减慢,及时终止试验,平卧5~10分钟,症状皆可缓解。
讨论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起初也是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下降,但由于患儿体内儿茶酚胺水平高,引起心室过度强烈收缩,造成“空排效应”,反而激活了心室后下壁心脏机械受体,冲动经C纤维传递到脑干迷走神经中枢,从而使迷走神经活性反而加强(该反射称为Bezold-Jarish反射[1]),反馈抑制交感神经,从而作用于外周血管和心脏,使外周血管扩张,心脏抑制,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而发生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TT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直立倾斜试验对24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作为实验组,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再进行两个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18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验方法与前者相一致。
结果实验组中19例阳性,5例阴性,阳性率占79.2 %,对照组1例阳性,其余阴性,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确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贾春花王琴晕厥是临床常见症状,其病因复杂,有多种类型,而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S)约占不明原因晕厥的70% [1],过去是在排除其他类型的基础上诊断的,诊断步骤复杂,浪费大量时间及金钱。
近10年来用倾斜试验(TTT)诊断VS,发现检出率较高且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合用异丙肾上腺索(ISO)可提高阳性拉出率[2]。
1资料和方法1.1对象本组24例为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18〜71 岁,平均(40.3 士11.2 )岁,发病时间2周至10余年不等。
1.2入选标准患者有明确晕厥病史,末次晕厥在0.5 a内,并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人经运动负荷试验,心内电生理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头颅CT等检查,晕厥原因仍未明确。
对照组:无晕厥病史的健康志愿者,共18名。
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依据[3]:表现为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体位张力消失,并排除心、肺、脑部及其他器质性疾病。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价值—附49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分析

晕厥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可自行恢复的短暂意识丧失。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VS)属于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晕厥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晕厥患者的30%~50%。1932年Thomas Lewis首次介绍了VVS的概念。目前,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ing, HUT)已成为临床诊断VVS的主要手段。本文就本院2000年1月~2009年4月期间4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的结果和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3讨论
正常人由于体位突然由低平改倾斜,导致下肢静脉容积血量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对心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弱,迷走神经传入张力消失,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来代偿性增加心输出量。因此倾斜位正常生理反应是心率略加快,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增高,平均动脉压不变。而VVS患者因突然急速减少回心血量,导致心室几乎完全排空的高收缩状态,刺激左室下壁机械感受器的C纤维,迷走神经加强兴奋,反射性减慢心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从而Βιβλιοθήκη 生晕厥[1]。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9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共49例。其中男性12例,女37例,年龄17~77(41.4 ±12.1)岁。
1.2试验方法检查前禁食4小时,开放静脉通道,输注普通生理盐水,同步监测心率与血压,每2~3分钟测血压1次。倾斜床常用角度为70°,基础倾斜试验30分钟,若未取得诊断结论,予硝酸甘油0.3mg舌下含服继续70°30分钟或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点滴1~3ug/min ,仍无症状心率增加10~30%倾斜70°30分钟.倾斜试验全过程必须专人在场监护,包括有心肺复苏经验的医师。另备有急救药物,包括除颤仪等设备。
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昏迷深 的病人 及早 行气 管切 开是预 防肺部 感染 的重要
措 施 。 给予抗 生素 。 预 防消化 道 出血 : 血压脑 出 并 ④ 高 血术 后并 发上 消 化 道 出血 的发 生 率极 高 , 有效 降 低颅
内压 , 酸药 和保 护 胃黏膜 药的应 用十分 重要 。此外 , 抗 还 应注 意预 防糖尿 病 , 强 营养 , 加 防止褥疮 等 。
斜 试 验 阳性 率 占 阳 性 病 例 的 8 。结 论 : 斜 试 验 是 诊 断 血 管迷 走 性 晕 厥 的 一 种 较 为 安 全 管迷走 性/ 断 血 诊
倾 斜 台试验 1 临床 资料 本组 共 6 5例 , 中病 例组 ( 有晕 其 具
73 8 . — 6
不 可强 行抽 吸 。 防止 肾功能 衰竭 : 类病 人往 往在脑 ② 这
出血前 即有 肾功能损 害 , 甘露 醇可诱 发或 加重 肾衰 , 而 且 是术 后死亡 的重要 原 因 , 以必须加 以重视 。 所 ③预 防 肺 部感 染 : 昏迷 病 人肺 部 感染 是 常 见并 发 症 , 对痰 多 、
血管 畸形所 引起 的脑 出血 。
手术 时机 : 出血后 4 脑 h血 管 未完 全 闭合 , 若超 早
期 手术 , 增加 再 次 出血 的机 会 , ~ 2 h内为脑 水 肿 可 8 4
加重 期 ,2 7 h后 出现海绵 样变 性坏死 等 。2 ~7 h血肿 4 2
血红 蛋 白破 坏 , 维蛋 白溶解 , 纤 故穿 刺抽 吸最佳 时机 是 发病 后 2 ~7 h 4 2 。钻颅 抽 吸 血肿 量不 应 过分 强 调彻 底 性, 以挽 救 生命 要 紧 , 次 一 般 抽 吸 血肿 量 的 3 ~ 首 O/ 9 5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心内科门诊就诊或者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119例。
所有的患者均先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如果为阴性,则再进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SNHUT)。
结果:(1)BHUT 119例,阳性6例,阳性率5.0%;SNHUT 113例,阳性57例,阳性率5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HUT和SNHUT阳性率52.9%。
(2)发生阳性反应的时间:BHUT为(22.79±12.52)min,SNHUT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6.03±4.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阳性反应类型:血管抑制型77.8%(49/63);心脏抑制型14.3%(9/63);混合型7.9%(5/63)。
(4)阴性反应类型:正常反应87.5%(49/56);直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1.8%(1/56);自主神经功能障碍7.1%(4/56);直立性低血压3.6%(2/56)。
(5)不良反应:仅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头胀不适,但均能完成SNHUT,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HUTT对VVS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NHUT能提高VVS诊断的敏感性。
标签:直立倾斜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硝酸甘油晕厥是指由于突然发生的全脑灌注不足所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患者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能自行恢复意识[1]。
临床上晕厥分为3大类,即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以及心率减慢,结果造成血压降低、脑部低灌注而缺氧,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而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干预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干预【摘要】本文探讨了倾斜试验在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护理干预,通过介绍倾斜试验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诊断中的应用,强调了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具体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适当的饮食和体位改变建议等。
文章还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总结了其在改善患者症状和预防晕厥发作中的积极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干预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倾斜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护理干预,诊断,重要性,措施,效果评估,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干预倾斜试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诊断手段,也被广泛运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在站立或长时间站立后突然晕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而倾斜试验则可以通过模拟站立位引起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增加来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护理干预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管理、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测等。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晕厥的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文将深入探讨倾斜试验在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应用,以及护理干预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重要性。
我们也将介绍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强调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干预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2. 正文2.1 倾斜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倾斜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用于评估患者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心血管反应。
其原理是通过改变身体的位置,导致血液在身体各部分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症状反应,以判断是否存在血管迷走性晕厥。
倾斜试验的方法包括平卧位、倾斜位和直立位,患者通常在监测设备下接受试验。
直立倾斜试验

直立倾斜试验直立倾斜试验介绍:直立倾斜试验是一项用于检查静脉血管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
在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由平卧位变成倾斜位时,身体下部静脉的血流淤积程度较健康人更为显著,回心血量突然过度减少,左室强力收缩,刺激左室后下区的机械感受器C纤维,由此感受器产生强烈冲动传至脑干,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减低,迷走神经兴奋亢进,导致心率减慢和外周血管扩张,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发生晕厥。
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直立倾斜试验正常值:倾斜试验中正常地反应包括 1、.心率增加大约10-15次/分;2.、舒张压增加10mmHg,收缩压基本不变。
正常人体由平卧位变为直立时,大约有300~800ral血液从胸腔转移到下肢,致静脉容积增加,使心室前负荷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主动脉弓和颈窦压力感受器张力减弱,迷走神经传入张力消失,交感神经传出信号增加,通过心率加快和外周血管收缩来代偿以增加心输出量。
因此,正常生理反应是心率稍加快,收缩压稍降低,舒张压增加,平均动脉压不变。
直立倾斜试验临床意义:异常结果:异常反应有以下几种: 1. 直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心率增加>30次/分或脉搏持续120次/分,多主诉有心悸,乏力,晕厥前兆。
2. 直立位低血压:收缩压降低至少20mmHg或舒张压降低至少10mm Hg。
3.血管迷走性晕厥:通常表现为血压的突然下降并伴有症状,多发生于倾斜试验开始10分钟以上,常伴有心动过缓。
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可不完全平行,以心率减慢为突出表现者为心脏抑制型,以血压下降为突出表现者,心率轻度减慢为血管抑制型,心率和血压均明显下降者为混合型。
4.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收缩压和舒张压即刻且持续降低而心率无明显增长,导致意识丧失,多伴有多汗,便秘,怕热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5.心理因素反应:有症状而没有相应的心率血压变化。
6.脑性晕厥:在倾斜试验中脑血管超声检查提示脑血管收缩,而无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TT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直立倾斜试验对24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作为实验组,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再进行两个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18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验方法与前者相一致。
结果实验组中19 例阳性,5 例阴性,阳性率占79.2%,对照组1例阳性,其余阴性,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确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贾春花王琴晕厥是临床常见症状,其病因复杂,有多种类型,而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约占不明原因晕厥的70%[1],过去是在排除其他类型的基础上诊断的,诊断步骤复杂,浪费大量时间及金钱。
近10年来用倾斜试验(TTT)诊断VS,发现检出率较高且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合用异丙肾上腺索(ISO)可提高阳性拉出率[2]。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本组24例为2007 年1 月至2008 年9 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18~71岁,平均(40.3±11.2)岁,发病时间2周至10余年不等。
1.2 入选标准患者有明确晕厥病史,末次晕厥在0.5 a内,并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12 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人经运动负荷试验,心内电生理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头颅CT等检查,晕厥原因仍未明确。
对照组:无晕厥病史的健康志愿者,共18 名。
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依据[3]:表现为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体位张力消失,并排除心、肺、脑部及其他器质性疾病。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反应类型的研究

者4 例, 8 血管减压型晕厥患者 2 0例。其 中男 2 , 4 4例 女 4例 , 平均年龄(83 1 ) 所有患者经常规询 问病史和查体 , 3 .±1. 岁。 6 记
录 心 电图 和 2 动 态 心 电 图 ,进行 超 声 心 动 图 、 胸 片 和脑 4h x线
的心率分别为 4 6次 / i 5 a rn和 4次 / n 主要 表现为窦性心动过 mi, 缓 或交界性逸搏心律 ; 3例表现为混合型 ,平均动脉压显著下
降【 2 60 r g, ( . .) m n [心率显著减慢【4 .±54 次 / ii 5 2± a (98 -) mn。
3 讨 论
电图检查 , 部分患者经头部 C T检查 , 排除器质性心血管病 和神 经 系统疾患 , 仍未发现晕厥的原因。 1 研究方法 . 2 患者禁食 4h 8h在安静环境 下进行检 N 查 。应用惠普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和血 压 , 患者检查前 均未服用影响心脏神经和血管 活性 的药物 , 平卧 1 i , 0m n后 测 卧位时基础心率和血压。
【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晕厥
血管 反应类型
( 室性 ) 逸搏 心律 , 1 仅 例出现窦性停 搏 , 出现 Ⅱ度或高度 2例
房室阻滞 ; 2例为血管减压 型 , 有 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 分别下
进 行 直 立倾 斜 试 验 时 , 脏 抑 制 型 和血 管 减 压 型 晕 厥 患 者 心
现 心 脏 抑 制 型 , 者 的 心 率 明 显 减 慢 至 【5 42 次 , , 患 ( 5± .) m 而 平 均 动脉 压 变 化并 不 明显 。 要 表 现 为窦 性 心 动过 缓 或交 界 性 主
具有复杂性 ,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阐明心脏血管神 经源性晕厥的
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应用

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应用1一般资料原因不明晕厥患儿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为8~14岁,发生晕厥2次以上,排除心脏和神经系统的异常。
2方法将患儿仰卧,平静休息5分钟测量血压及心率,并行心电监测,然后将床倾斜60度(头高位)实验持续45分钟,当出现晕厥先兆时,即刻测量血压并记录心电图,发生晕厥时,因立即将床放平至病人自行恢复。
倾斜试验的阳性标准:倾斜试验过程中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伴有晕厥或晕厥先兆(头晕、面色苍白、大汗、乏力、视物模糊、黑矇、听力减退等);采用V ASIS ( vasovagal syncope internationalstudy)建议: 1型(混合型),当晕厥出现时心率减慢,但不低于40次/min,或虽低于40次/min但持续时间小于10s,伴有或不伴有3s以内的心脏停搏,血压下降出现在心率减慢以前。
2A型(心脏抑制性不伴心脏停搏),心率低于40次/min以下持续时间在10s以上,但不出现持续3s以上的心脏停搏。
血压下降出现在心率减慢以前。
2B 型(心脏抑制伴有心脏停搏),心脏停搏持续3s以上,血压下降与心率同时出现,或在心率减慢以前。
3型(血管抑制型),晕厥出现时心率不低于峰心率的10%。
3结果15例晕厥患者6例在实验5~7分钟出现阳性女性5例,男性2例,晕厥伴低血压5例,伴明显心动过缓1例,共有7例试验期间出现头晕乏力。
出现胸闷及恶心的晕厥先兆症状,其中5例伴低血压(收缩压﹤10.5mmHg),心率下降2例为阳性。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儿童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它属于反射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它以反射性血管舒张和(或)心动过缓、间断发作为主要特征,以短暂并可自行恢复的大脑供血不足和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应用倾斜试验有效的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作,因而成为主要的诊断手段。
4结论目前认为倾斜试验与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反射异常有关,当病人从平卧位变为头高脚低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大约300~800ml的血液从胸部转移到下肢,静脉回流至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反射性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强。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与治疗的护理

一般治疗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如长时间站立、情绪激动等。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脱水。 定期进行直立倾斜试验,以监测病情进展。 对于频繁发作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或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体 质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 质调整药物剂量
量
生活质量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使用标 准化问卷,如SF36、EQ-5D等,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 量
访谈法:与患者进 行面对面访谈,了 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和感受
观察法:观察患者 的日常生活行为, 如饮食、睡眠、运 动等,评估其生活 质量
生理指标检测:检 测患者的血压、心 率、血糖等生理指 标,评估其生活质 量
试验设备:直立倾斜试验台
试验步骤:患者平躺,逐渐倾斜至直立,观察反应 试验结果:记录患者直立倾斜过程中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变化,评估 晕厥风险
阳性结果判定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果: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出现晕厥或接近晕厥的症状 阳性结果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阳性结果对治疗的意义:提示患者存在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阳性结果对护理的意义:需要加强患者的护理,预防晕厥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厥
诱因:情绪激动、站立时间过长、疲劳、饥饿等均可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
治疗:直立倾斜试验可帮助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等
诊断标准
晕厥发作: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直立倾斜试验:直立倾斜后出现晕厥或症状加重 排除其他原因: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晕厥的疾病 治疗效果:治疗后症状改善或消失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意义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意义发表时间:2012-11-14T17:07:37.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李华王皓[导读] 研究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意义。
李华王皓(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 277500)【摘要】目的研究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意义。
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因晕厥发作就诊的患儿43例,其中男10例,女33例。
年龄最 13岁,最小8岁,平均11.62岁。
试验 3d,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试验前12h禁食水,检查时,先仰卧于电动倾斜床(带踏板、扶把及胸腹护带),平静休息5min,记录基础血压、心率、心电图,然后倾斜60°,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完成45min的全过程。
全程试验期间每5min记录血压、心率、心电图一次。
结果阳性22例,占51.16%,女16例,占72.7%。
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诊断价值。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基础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占不明原因晕厥中的80%,基础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主要方法之一。
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女孩多于男孩,以往对本病因无可靠的诊断方法。
近来有报道,基础直立倾斜试验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因晕厥发作就诊的病人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检查,探讨其对小儿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因晕厥发作就诊的病人共43例。
其中其中男10例,女33例。
年龄最 13岁,最小8岁,平均11.62岁。
均有晕厥发作史3~6次。
仪器采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自制斜板床(倾斜60°)等。
1.2 方法试验前3d,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试验前12h禁食水,检查时,先仰卧于电动倾斜床(带踏板、扶把及胸腹护带),平静休息5min,记录基础血压、心率、心电图,然后倾斜60°,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完成45min的全过程。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干预-最新文档

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护理干预直立倾斜试验是评价药物治疗及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的重要标准。
临床数据表明,在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约有80%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其预后效果较明显,但反复发作,容易导致意外。
直立倾斜试验分为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为分析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昏厥的护理措施。
现以该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66例血管迷走性昏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366例患者中,男124例,女242例,平均年龄(27.4±12.6)岁,晕厥发作次数(3.4±2.6)次,病程(36.8±33.5)个月,经多普勒、头颅CT、脑电图、心脏电生理、心脏X线摄片、常规12导联心电图等检查仍未明确晕厥原因,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检查。
1.2 护理方法1.2.1试验前护理大部分患者因曾发生过晕厥,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应亲切友好的态度接待患者,并向患者耐心讲解试验的内容、方法和过程,说明实验的安全性,为患者解答各种疑惑,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状态进行试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并作好记录,充分掌握患者晕厥前兆及发病诱因等。
1.2.2基础直立倾斜试验护理试验前应停用心血管活性药物,停用时间应超过5个半衰期,禁饮咖啡、酒类等,避免自主神经功受影响。
试验前8 h禁食禁水,将检查时间安排在早晨,采用心电监护仪及多功能监护仪检测心电图和右上肢血压,采用电动倾斜床作为倾斜装置[2]。
待患者情绪稳定、安静平卧10 min 后,再进行心率计血压测量,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取头高脚低位,迅速倾斜电动床,倾斜角度为70°,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及血压变化。
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背部或头部出汗、发热等症状,并伴有全身乏力、气促、大汗、头痛及面色苍白等晕厥征兆,应做好随时停止倾斜试验的准备。
心率变异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心率变异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目的通过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心率变异(HRV),研究心率变异(HRV)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诊断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阳性组32例(VVS组)、阴性组28例(非VVS组),两组于无任何不适症状期间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结果两组24 h 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值后比较,阳性组的患者24 h HRV中SDNN(117.19±25.20)ms、SDNNi (50.88±12.90)ms、PNN50(5.84±5.30)ms、rMSSD(33.59±13.00)ms、TP(1769.05±831.40)Hz、VLF(1591.10±734.30)Hz、LF(513.17±262.80)Hz、HF(309.51±226.80)Hz明显低于阴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HRV对VVS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in vasovagal syncope(VVS)by analyzing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during the silent period of the patients with vasovagal syncope. Methods 6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fter the head-up tilt test (HUTT)examination,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positive group 32 cases (VVS group)and negative group 28 cases(non VVS group),two groups patients during the silent period and without any symptoms were measured the 24 hour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spection. Results The 24 h HRV index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SDNN(117.19±25.20)ms,SDNNi(50.88±12.90)ms,PNN50(5.84±5.30)ms,rMSSD(33.59±13.00)ms,TP(1769.05±831.40)Hz,VLF(1591.10±734.30)Hz,LF(513.17±262.80)Hz,HF(309.51±226.80)Hz in the positiv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egativ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 or P<0.05). Conclusion HRV has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VVS.[Key words] Vasovagal syncope;Syncope;Heart rate variability;Head-up tilt test不明原因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短暂性脑组织灌注不足,伴随出现意识丧失、肌张力减低而摔倒的一种急症,主要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体位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等,其中VVS占约70%左右,VV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两种倾斜试验对饮酒性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对比分析

油阳性 3例,阳性率 1 5 . 8 %;异丙肾上腺素滴注阳性 1 8例,阳性率 9 4 . 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结论 异丙肾上腺素滴注对于
饮 酒性血 管迷 走 性晕厥 更 有诊 断价值 。
【 关键 词 】血 管迷走 性 晕厥 ;倾斜 试 验 ;硝 酸甘 油 ;异 丙 肾上腺 素
血 管迷走 性 晕厥 ( V a s o v a g a l S y n c o p e ,w S )的 效果对 比 。方法 对 1 9例饮 酒后 发 生晕厥 的 患者先后 进行 基础 倾斜 试验 、 舌下含服 硝 酸 甘
油和 异 丙 肾上腺 素 滴 注药物 激 发倾斜 试 验 ,观 察受 试者 心率 血压 变化及 阳性 症状 的 出现 。结果 基础倾 斜 试验 全部 阴性 ;舌下含服 硝 酸 甘
s e r v i c e u s i n g a c o n c e p ma l f r a me wo r k f o r a s s e s s i n g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h e a l h t s y s t e m[ J ] . E u r o p e a n j o u ma l o f p u b l i c h e a l t h , 2 0 1 2 , 2 2 ( 1 ) : 2 6 - 3 1 .
中图分类号:R 4 4 1 . 2
1 9 4( 2 0 1 3 )3 3 — 0 4 7 2 — 0 2
晕 厥 是指 由于脑 灌 注 降低导 致 的发作 性短 暂性 意 识丧 失 ,伴 有 姿 势张力 丧失 而不 能维 持 自主体 位 。它是 常见 的一种 临床 症状 ,约 占急 诊患者 的3 %~ 5 %,住 院患者 的1 %_ 1 j 。临床上 ,神 经系统疾病 、 心血 管疾 病和 代谢 性疾 病等 均可 引起 晕厥 的发 生 。反 射性 晕厥 较常 见 ,其中血管迷走 性晕厥 ( V a s o v a g a l S y n c o p e ,V V S )约 占急诊晕厥 患者 的4 1 % ̄ 6 6 %口 】 。 目前倾斜试验 药物激 发阶段有舌下含 服硝酸甘油 ( n i t r o g l y c e r i n , N T G)和异丙肾上腺索滴注 ( I s o p r o t e r e n o l ,I S O)两 种 。近年来 国内外很多学者就 这两种试验 方法对不 明原 因晕厥患者 的 诊 断进行 了对 比分析 ,如侯翠 红等研究表 明此两种试验 方法 对V V S 的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血液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分析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血液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和临床意义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儿的血常规、心肌酶和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VV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VVS的诊断提供线索。
研究方法: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科门诊就诊或住院诊治的324例晕厥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临床表现符合VVS,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为阳性,且经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检查除外其他原因引起晕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儿童作为血常规及心肌酶各指标的对照组。
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科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但无明确先心病、心律失常儿童作为心率变异性对照组。
实验分组:1.血常规部分,VVS组患儿共67例,女46人,男21人,年龄6-16岁,平均年龄11.42±2.60岁;对照组儿童共91例,女49人,男42人,年龄8-16岁,平均年龄10.67±2.39岁。
2.心肌酶部分,VVS组患儿共35例,女27人,男8人,年龄7-16岁,平均年龄11.77±2.47岁;对照组儿童共43例,女26人,男17人,年龄7-16岁,平均年龄10.65+2.52岁。
3.心率变异性部分,VVS组患儿共30例,年龄6-16岁,女19人,男11人,平均年龄11.33±2.69岁;对照组儿童共45例,女24人,男20人,年龄5-15岁,平均年龄10.57±3.10岁。
分别对上述患儿的血常规、心肌酶、心率变异性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c±S)表示,两组间比较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所用统计软件为SPSS18.0。
研究结果:1.血常规部分,VVS组与对照组比较,VVS组MPV高于对照组(Z=-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倾斜试验及自主神经功能测定在诊断不明原因晕厥中的意义

作者单位:200003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临床研究·直立倾斜试验(T ilt table test ,TTT )被认为是一项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 g al s y nco p e ,VVS )的重要检测手段[1],心率变异度是近年来定量测定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方法。
压力反射敏感性可用人体被动倾斜即刻开始记录心电图的第30个心动周期与第15个心动周期长度(RR 间期)的比值,即30:15比值来估测,是一简捷、无创伤检测压力反射功能的方法[2],更可间接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三者相配合,可望对不明原因晕厥诊断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病人来源于1998年1月~2000年4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的不明原因晕厥病人22例,其中男8例,女14例。
年龄22~49岁,平均(39.6±9.2)岁。
入选标准及方法:有明确的晕厥病史,一年内有一次以上的晕厥发作。
所有晕厥对象试验前均经生化、胸片、ECG 、ABPM 、HOLTER 、B 超、脑电图等检查,排除常见引起晕厥的心源性、脑源性及代谢等器质性疾病。
对照组:无晕厥病史的健康人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
年龄20~33岁,平均(25±7.8)岁。
二、倾斜试验方法倾斜试验前患者停用一切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和血管扩张剂1个月以上。
禁食8h ,病人仰卧于带脚踏板的电动倾斜床上,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basic tilt table test ,BTTT ),平卧10m in 后,头高脚低位倾斜70~80度,每5m in记录一次心率、血压。
持续45m in 试验中予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待病人出现晕厥反应或晕厥先兆症状(濒临知觉丧失、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出冷汗等)后即放平。
如果病人完成45m in 倾斜过程而无晕厥反应或晕厥先兆症状,则再进行异丙基肾上腺素诱发试验(iso p roterenol tilt table test ,ITT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cycle length to determ ine spatial dispersion in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o characteriz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fibrillation 1New T rends in Arrhythm ias ,1986,Ⅱ:1091
5Capucci A ,Biffi M ,Boriani G,et al 1Dynam ic electrophysiological behavior of human atria during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1Circulation ,1995,92:1193212021
6Sueda T ,Nagata H ,Shikata H ,et al 1S im ple left atrial procedure for
chronic atial fibrillation ass ociated with m itral valve disease 1Ann Thorac
Surg ,1996,62:1796218001
7Harada A ,Sasaki K,Fukushima T ,et al 1Atrial activation during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is olated m itral valve disease 1Ann Thorac Surg ,1996,61:10421111
(收稿:1998208225 修回:1999207228)
(本文编辑:郭林妮)
・论著摘要・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中血压、心率变化的意义
王生彦 关怀敏 王翠花 唐应丽 赵晓燕 张秋华 张利梅
倾斜试验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确诊价值,临床发现其阳性患者并非全有“晕厥”病史,而有些患者仅有发作性心慌、胸闷、气短、出汗、恶心等类似于倾斜试验中出现的晕厥先兆症状。
为探讨此现象的原因,我们对近1年倾斜试验阳性的患者在试验中的心率、血压变化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86例均为倾斜试验阳性患
者,男38例,女48例,年龄17~57(3315±916)岁。
52例有晕厥发作史,34例仅表现为非特异性先兆症状。
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 线、心脏B 超等一系列检查而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和有明确病因的晕厥。
按有、无晕厥病史分为:晕厥史组和无晕厥史组。
21方法:试验采用北京DT 2Ⅰ型自
动倾斜床,惠普1165A 心脏监护仪监测心电、血压变化,试验前记录作为基础数据,先兆症状出现后随时记录,直至出现阳性反应。
试验要求患者平卧5分钟
后转为直立(85度,持续10分钟)作为基础试验,然后分别依上述程序以1、3、5μg/min 的速度给异丙基肾上腺素作为药物加强试验,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程序结束。
阳性标准:诱发出晕厥或晕厥先兆的同时伴有下列之一者:(1)舒张压<50mm Hg (1mm Hg =01133kPa )和收缩压<80mm Hg 或平均压下降25%以上;(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
作者单位:461300河南省扶沟县人民医院(王生彦);河南省胸科医院(关怀敏、王翠花、唐应丽、赵晓燕、张秋华、张利梅)
或窦性停搏>3秒以上;(3)出现一过性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结性心律。
以血压降低为主者称血管抑制型,心率减慢为主者称心脏抑制型,二者兼有者称混合型。
阳性发作时间为药物加强后至发作的直立时间总和(min ),心率峰值为试验中的最快心率(次/min ),心率峰谷差为最快心率和阳性时最慢心率的差值
(次/min ),收缩压峰值为试验中收缩压
最高值(mm Hg ),收缩压峰谷差为最高收缩压和阳性时最低收缩压之差(mm
Hg )。
数据均以 x ±s 表示,均数比较用
t 检验,样本率比较用χ2
检验。
二、结果
持续监护显示,患者在诱发出阳性之前,其心率均经过时快时慢、血压时高时低的“波浪式”变化,而每至波峰时患者往往症状不明显,至波谷时常有胸痛、胸闷等不适感觉。
所有患者基础试验中,也有类似波动,但无1例出现阳性反应。
阳性结果均在药物加强试验中诱发出,晕厥史组表现为混合型39例
(75%),无晕厥史组混合型18例(521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105)。
晕厥史组与无晕厥史组相比,阳
性发作时间分别为(12157±4151)min 与
(15145±4)min ,P <01005;心率峰值为(128±815)次/min 与(13414±917)次/min ,P <0101;心率谷峰差分别为(7213
±815)次/min 与(7516±415)次/min ,P
<01005;收缩压峰值分别为(118±14)mm Hg 与(134±13)mm Hg ,P <0105;收
缩压峰谷差分别为(54±6)mm Hg 与(68±815)mm Hg ,P <0105;差异均有显著
性。
三、讨论
正常人当各种原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脏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并由此激发一定程度的迷走张力升高,从而使心率、血压保持相对稳定。
倾斜试验阳性者此调节异常,心肌内的C 纤
维(低压感受器的一种)异常兴奋,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迷走神经张力升高,表现为血压、心率下降,晕厥发作。
本试验中心率、血压变化与上述理论吻合,当加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后,造成外源性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从而反射性引起心血管抑制。
晕厥史组表现为混合型者明显高于无晕厥史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晕厥是由于心脏和血管同时抑制的结果。
从诱发阳性时间看,晕厥史组明显短于无晕厥史组,提示脑功能对心血管抑制还有一个时间适应过程。
晕厥史组的心率和收缩压的峰值较无晕厥史组明显为低,提示患者的迷走反射较敏感。
晕厥史组心率和收缩压的峰谷差较无晕厥史组显著为小,提示在起初的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相互消长过程中,后者很快占居主导地位,而使其提前出现阳性反应。
相反无晕厥史组,神经调节功能相对较强,心率和收缩压的峰值高,差值大,持续时间长,可仅表现为机体调节时的不适应现象,即先兆表现。
故临床上凡遇到上述非特异性表现而又能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和神经疾病者一定要想到本病的可能,尽早做倾斜试验以明确诊断。
(收稿:1999204205 修回:1999207206)
(本文编辑:郭林妮)
・65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年10月第27卷第5期 Chin J Cardiol ,October 1999,V ol 127N o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