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源于资源禀赋差异的贸易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是关于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贸易模式取决于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可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它将会专门生产和出口使用这些要素更为密集的产品,而从其他国家进口使用这些要素较为稀缺的产品。

这种特殊化的贸易模式被称为要素禀赋相对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论的核心论点是,因为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存在差异,所以贸易的主要驱动力是生产要素的不同活跃度。

要素禀赋论主要有两个基本模型:Heckscher–Ohlin模型和Stolper-Samuelson模型。

Heckscher–Ohlin模型是要素禀赋论的最早和最著名的模型之一、该模型假设一个国家相对较丰富的生产要素将会专门生产和出口使用该要素密集的产品,而另一个国家则会出口使用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的产品。

Stolper-Samuelson模型扩展了Heckscher–Ohlin模型,考虑了工人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差距。

该模型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丰富时,国内工人的工资将会上升,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将会下降。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稀缺时,国内工人的工资将会下降,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将会上升。

要素禀赋论的理论贡献是提供了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新的视角。

它认为,贸易模式取决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而不仅仅是产品价格或企业竞争力。

这种观点对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国际贸易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素禀赋论也受到一些争议。

一些批评者认为,要素禀赋论过于简化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忽略了其他影响贸易模式的因素,比如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

此外,要素禀赋论没有考虑到贸易对经济中各个阶层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平等的分配结果。

总之,要素禀赋论是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理论。

资源禀赋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系分析

资源禀赋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系分析

资源禀赋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系分析一、引言资源禀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领土上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导致国际间贸易模式的差异,本文将探讨资源禀赋与国际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

二、资源禀赋的影响资源禀赋的不同会影响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结构和相对竞争优势,从而决定出口和进口的商品种类。

例如,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会选择将石油和相关产品作为主要出口商品,而资源丰富的农业国家可能会出口农产品。

资源禀赋的差异也决定了国际间贸易模式的形成。

三、自然资源的作用自然资源是资源禀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国内经济中,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

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某些商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

例如,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使得这些国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和出口石油,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重要供应国。

然而,资源的过度依赖也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脆弱性,一旦资源价格下跌或者资源枯竭,经济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四、技术创新的作用资源禀赋不仅仅以自然资源的形式存在,还包括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国际贸易模式的因素之一。

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国家能够开发和生产更具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例如,美国以其技术创新能力强大而闻名于世,不断推出的高科技产品使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者。

五、比较优势与贸易模式比较优势理论为解释不同国家的贸易模式提供了一种解释。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和其它国家相比具备相对优势的产业,从而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资源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进一步决定了贸易模式的形成。

六、资源禀赋与贸易关系的案例分析以中国为例,中国是一个资源禀赋不均衡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钢铁资源,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中国以低成本和高质量的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然而,同时中国也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经济体,高度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

利用资源禀赋理论解读商品贸易结构变化

利用资源禀赋理论解读商品贸易结构变化

利用资源禀赋理论解读商品贸易结构变化利用资源禀赋理论解读商品贸易结构变化资源禀赋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分析国家的资源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资源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从而决定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贸易结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利用资源禀赋理论来解读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资源禀赋的概念。

资源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这些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

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差异是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的。

例如,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美国拥有先进的科技和资本资源。

根据资源禀赋理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

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所具有的相对成本优势。

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某种商品上具有比其他国家更低的成本,就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

然而,资源禀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商品贸易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商品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些传统的商品贸易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商品贸易模式正在形成。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全球商品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这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成本的生产环境。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商品贸易结构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

中国利用其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低成本的生产环境,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中国也在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逐渐在高技术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商品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正在逐渐被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所取代。

第四章 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第四章 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二)要素丰裕度 两种定义方法:物理量定义和价格定义 物理量定义:是在两个国家和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中, 用相同的计量单位计量的要素数量比率。 比如,K是用美元计量的资本,L表示以劳动力人 数计量的劳动。
A、B两国资本一劳动的禀赋比例:KA/LA和KB/LB , 如果有: KB/LB>KA/LA, 则: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K—abundant); 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劳动丰裕型国家(L—abundant)。
因为在均衡时(如上图中的A’和B’点所示)有: (K/L)A’=(K/L)B’ (w/r)A’=(w/r)B’=(w/r)*
(2.6) (2.7)
又因为两国平均劳动产量相同,生产均衡时,因此有: (2.8) w / r MPL / MPK
( 根据式(2.5)-(2.8)可知:MPL ) A' ( MPL ) B ' (2.9)
技术 要素供给 偏好 收入分配

1、商品价格差是国际 贸易的直接原因; 2、商品价格差是由要 素价格和技术水平所 决定的; 3、要素价格是由要素 供需力量共同决定的; 4、要素的需求是由消 费者对商品的最终需 求派生出来的; 5、商品的最终需求取 决于一国的收入分配 和消费偏好。
反过来:
要 素 丰 裕 度 不 同
价格定义:通过要素的相对价格来表述。 如果,r2/w2<r1/w1,国家2相对于国家1而言是 资本丰裕的。
物质量定义与价格定义的比较: 物质定义只包含了供给因素 价格定义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世界上一些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
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 资本,也不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 至连劳动都不充裕”。请对这段话进行经济学评 价。

最新2019-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三版)-第4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最新2019-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三版)-第4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 B国--2K:3L-劳动密集型:假设人 力资本投入7K后,9K:3L-3K:1L-B 国转变为资本密集型。
要素价格均衡化理论
• 代表人物:萨缪尔森 • 理论结论:虽然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但商
品的自由流动会导致两个国家之间的工人取得 同样的工资,资本获得同样的利息,土地获得 同样的地租。这不是趋势,而是必然。
• 要素价格均衡化实现的前提:完全的自由贸易; 不受政府政策的阻碍;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不受运输费用的影响。以上条件不具备,使得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的过程中价格没 有均衡,反而在个别地方有加大的可能。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 代表人物:赫克歇尔和俄林(H-O) • 现代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本质区别 • 理论内容:资本( K)和劳动力(L)为投入
要素
• 生产因素的丰裕和稀缺是相对的,要素丰裕就 意味着这种要素供应量大,价格比较便宜,密 集使用这种要素才能做到产品成本低,在国际 贸易中才能获利;要素稀缺意味着供应量少, 价格就比较高,需要进口。
• 种植业-土地密集型-中国没有优势 • 养殖业-劳动密集型-中国大有优势 • 案例:花卉;肉类;水产品;林产品;
中草药的原料药。
理论评价
• 引领国际贸易理论走向新开端,在研究 方法上指出生产要素的参与国际分工和 国际贸易中重要性。
• 它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存在差别;不 能解释产业内贸易为什么大发展;将经 济的发展视为静态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
要素比例变化理论
• 代表人物:英国人里比兹恩斯基 • 理论内容:1、要素比例是可以变化,出
口结构也可以变化; • 2、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要素也是可以变
化的:比如农产品和纺织品。
里昂惕夫之迷

国际贸易学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学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1
要素禀赋
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数量的相对 比例,与拥有的绝对量无关。 资本密集与劳动密集 资本充裕和劳动充裕
2
所谓要素密集度,系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 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 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 如果X商品的生产 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 投入比例Ax=Kx/Lx, 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 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 例AY =Ky/Ly ,即 Ax>AY,则称x是资本 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 密集型产品。
消费者剩余: +(e+f)
D
总计: + f
Qw
18
二. 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出口
劳动 中 密集 国 型产 劳品 动 力 进口 丰 资本 裕 密集
型产

劳力需 求增加
资本需 求增加
需求强 需求弱
劳力 价格 上升
劳力需 求减少
需求弱
资本需 需求强 求减少
资本 价格 下降
劳 动 力 价 格 均 等 化
19
第4章 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生产与贸易模式: • 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 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 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 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 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 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消费偏好差异 收入分配差异
9
(一)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 和消费的影响
图3-4,5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美国
钢铁
P*0=1.5
S1 60
出口
CIC1
40 E
C1
A
进口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会影响到国际贸易模式、比较优势和收入分配等方面。

本章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假设和分析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

具体地说,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组合不同,生产不同商品的成本也不同,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并通过贸易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是固定的,不会因为贸易而发生变化。

这主要基于两个假设。

一是要素禀赋具有惯性,即要素的组合方式在短期内相对稳定。

二是要素禀赋差异不受贸易限制的影响,即国际贸易可以自由进行,不会受到保护主义措施和关税壁垒的限制。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会引发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

具体而言,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会倾向于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商品,而土地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更倾向于出口土地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则更可能由资本禀赋丰富的国家出口。

此外,要素禀赋理论还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

根据理论的观点,国际贸易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不同要素禀赋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而资本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则会因为资本的流入而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收入的增长。

总的来说,要素禀赋理论为我们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种解释框架。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比较优势的产生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性,例如它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的政治和制度因素等。

因此,在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及时修正和完善这一理论框架。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差异体现了比较优势所在。

而供给方面的差异和需求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相对价格的差异。

本章的要素禀赋理论(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 就是从供给方面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的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在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从而扩展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这一扩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有效地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投入及分配的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 )和俄林(Bertil Ohlin )提出,因此也称为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H—O定理)。

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要素禀赋理论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成功使这一理论在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至今仍在国际贸易理论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本节将向大家介绍要素禀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为揭示该理论的基本内涵作好准备。

一、要素禀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的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

在要素禀赋理论当中,正确理解要素禀赋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

在本章所论述的要素禀赋理论当中,我们假设生产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投入,因而在本章中,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比例,而不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绝对数量。

同时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要素相对比例的分析也是可以在其他种类的要素之间进行的,如资本与土地之间或劳动与土地之间。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而得 出的著名结论,俄林认为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 生产要素价格差异逐步缩小,但生产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 能的,这只是一种趋势。
但是萨缪尔森证明了:在特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不仅 仅是一种趋势,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 对收益必然相等。这通常被称为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Heckscher-Ohlin-Samuelson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H-OS)。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 说,形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主要是 用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
一、理论提出的相关背景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一篇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 影响》的论文。在该文中,他探讨了李嘉图学说中两国间比较成 本差异的产生和这种差异在两国贸易发生后的变化及影响。
这一思想后来为他的学生俄林所接受和发展。
俄林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该书被认 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因为俄林在这本著作中 所创立的贸易学说被经济学界誉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发展 到现代的标志。并由此在197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 模式称作生产要素比例模式,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列为国际 贸易中两大基本模式。
均衡时,L和K的价格分别是w , r , 并且 wX wY w
rX rY r
wPXMLPXPYMLPY
w PX
MPLX ,
w PY
MPLY
r PX MPKX PY MPKY
r PX
MPKX ,
r PY

《国际经济学》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4章
5
2。不同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决定了产品的 不同特征。各种产品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
劳动密集型(Labor intensive ) 资本密集型(Capital intensive)
要素密集和比较优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要素比例和国际贸易 由于国际之间这种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产品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导 致了各国生产的产品的成本的不同,从而产生国 际贸易。 H-O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是建 立在要素价格论的基础上的。
8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贸易将 使贸易国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仅是减少它们之 间的差异(S-S),而且最终完全补偿要素禀赋差 异的影响。 如果一国劳动力丰裕,劳动力价格相对便 宜,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随着出口的扩大,在 生产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劳动工资上升;同时, 一国的资本比较昂贵,但随着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 的增加,对本国资本的需求下降,资本的价格下跌。 随着贸易的发展,两国的要素价格朝相反的方向运 动,最终达到均衡。
7
2.斯托尔帕 萨缪尔森定理 2.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 斯托尔帕 萨缪尔森定理: 的影响 贸易的开放将提高劳动力丰裕国家的劳动 力的相对价格,降低资本丰裕国家的劳动力的相 对价格。 劳动力比较优势地位的相对变化:工资水平的上升 • 国际贸易可以给所有贸易参加国带来利益。但在 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的同时,使丰裕要素的 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增加,而使稀缺要素所有者的 实际收入减少。在一部分人收入增加的同时,另 一部分人的收入在减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 人主张自由贸易,有人喜欢保护贸易。
6
第二节 H—O模型的扩展 O 1.罗布津斯基定理 罗布津斯基定理: 1.罗布津斯基定理: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 响 在要素供给充分使用和要素需要既 定的条件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的增加 将提高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降 低另一产品的产量。 在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的 条件下,生产要素不平衡的增长会导致商 品产量更大的不对称变化。 这分析了一国要素数量变化对国际 贸易的生产影响。可解释中国劳动力要素 供应的增加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扩大。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详细描述
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 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获得贸易利益。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 品时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情况。
资源禀赋理论
总结词
资源禀赋理论,也称为H-O理论,认为各国 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 品,并从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 品进口。
创造就业
贸易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 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收 入来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04
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化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 势。
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加速了技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关税定义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种,其目的是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种类
关税可以根据征收方式、税率、征收对象等不同标 准进行分类,如普通关税、最惠国关税、反倾销关 税等。
关税影响
关税会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贸易量、产业结构、 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 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贸易促进了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国家能够更加专注 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 步推动经济增长。
贸易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转移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引进先进技 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 要素禀赋论(简)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 要素禀赋论(简)

俄林
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 论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柱石
4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关概念
1、要素禀赋的概念
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
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
,与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
若A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TK,劳动数量为TL
,则其相对要素禀赋为TK/TL。
5
2、要素禀赋差异的界定 (1)按相对要素禀赋来确定 如果一国的相对要素禀赋大于他国,则称 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 的国家,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
6
两国要素禀赋差异界定(一)
K EA
TKA
A国为资本 丰富的国家
EB
TKB
B国为劳动 丰富的国家
要素禀赋理论改变了西方国际贸易的研究方向
26
2、要素禀赋理论的缺陷 (1)H-O模型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 进步因素对要素密集度的影响 (2)该理论忽视了需求因素 (3)该理论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或货币因
素,这就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27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理论
赫克歇尔的论点: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 格均等化。
C=C’
Ⅱ A’ X
PA
X
b
c
B图:由于PA<PB,这表示A国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 B国在商品Y上具有比较优势。 C图: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刚好与同一条相对价格 线Pw相切,这时两国的商品相对价格恰好相等。
22
结论: 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 需要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各国在生产时,分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意义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集型产品
LOGO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kx=Kx/Lx
ky=Ky/Ly
当kx>ky 时,
X是资本密集型产 品
Y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
LOGO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三)模型基本假设
•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 规模收益不变; •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 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
即资本
日本纺织品的价格日 本纺织品的相对价格 是1/2,美国纺织品 的相对价格是1
日本的纺织品具 有比较优势,美 国的机器具有比
较优势
日本出口纺 织品而进口 机器,美国 出口机器而 进口纺织品
LOGO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又称:赫克歇尔—俄林 —萨缪尔森
定理(H-O-S)
萨缪尔森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1948)一文中,在H-O定理的基础上,考察 了国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 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该理论被称之 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 理)。
美国 纺织品 0.75 机器 0.25
0.25 0.75 0.25
40日元 200日 元
40日元 200日 元
1美元 1美元
0.75 1美元 1美元
80日元 160日元
1美元 1美元
LOGO
第二节 H-O理论
日本的纺织品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劳 动,而美国的机器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

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目标二,研究开放两国间贸易是如何影响每个国家中给 劳动和资本的支付的。我们用H-O模型预期当国际贸易 开始后哪个要素会受益和哪个要素会受损。
目标三,考察H-O模型的经验证据。会从人力资本、自 然资源、要素密度逆转、需求逆转方面扩展该模型。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区别: 区别之一:要素禀赋理论是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来 研究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而古典贸易理论是 从生产函数不同角度来研究的。 区别之二:要素禀赋理论在进行供给面分析时,除 劳动之外,引入了另外一个生产要素――资本,因 此在要素禀赋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两个。正因为 如此,有时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称为2×2×2 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个生产要素)。
K X
kX
kX
A
kX>kY 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A′
Y
X′ B
kY
k Y
Y′
w r
B′
w/r
O
L
三、模型基本假设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规模收益不变;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
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
w PX MP LX P Y MP LY
r PX MP KX P Y MP KY
由上述两式,可以得到:
(3.1) (3.2)
w MPLX PX r MPKX PX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里昂惕夫的文章发表后,曾有人对他的验证 提出质疑,认为他所采用的是美国1947年的 数据,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各国 的贸易结构可能会因处于这一特殊时期而遭 到扭曲,当经济进入正常运行之后,情况或 许会有所不同。为了回答这一诘问,1956年 里昂惕夫又发表了《因素比例和美国贸易结 构:理论经验再分析》一文,以美国1947年 的投入产出数据和1951年的贸易结构数据重 新进行了统计分析,另外,美国另一位经济 学家鲍德温也于1971 年运用与里昂惕夫同样 的方法以美国1958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和1962 年的贸易结构进行了验证。
•国I(劳动充裕资本稀缺):
L(w) 低,K(r)高 → 专业化生产并出口 X, 减少Y的生产而进 口 Y → 对劳动的需求 L ↑,对资本的需求 K ↓ → 劳动的价格 L(w) ↑,资本的价格 K(r) ↓; •国II(资本充裕劳动稀缺):
K(r)低,L(w)高 → 专业化生产并出口 Y, 减少X的生产而进 口 X → 对资本的需求 K↑,对劳动的需求 L ↓ → 劳动的价格 L(w) ↓资本的价格 K(r) ↑;
*随着国I工资率上升,利率下降,国II利率上升,工资率下降,两 国都有一股强大趋势推动要素价格趋向一个共同的水准。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限制条件
“世界大同” 理论与现实不符??
没有完全自由贸易
各国的生产技术不同 产品不同质 不完全竞争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资源禀赋理论
进步性:


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依据上比“比较利 益理论”更加深入、全面; 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的地位
第二节 资源禀赋论派生定理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SS定理,S-S定理) 资源禀赋论派分配领域的结果。

国际贸易中的资源禀赋对比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资源禀赋对比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资源禀赋对比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拥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这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形势与格局。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中的资源禀赋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首先,资源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本资源的分布情况。

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贸易的相互依存性。

比如,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全球石油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世界工业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国家之一。

因此,资源禀赋使得国际贸易成为了各国互利合作的重要途径。

其次,资源禀赋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产品的专业化与分工。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同国家在生产特定产品上具备竞争优势。

以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矿石贸易为例,中国对矿石的需求量巨大,而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因此,两国形成了互为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矿石,而澳大利亚则从中国进口加工品。

这种专业化与分工使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形成了互补关系,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然而,资源禀赋的差异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资源禀赋差异使得资源制约了发展的潜力。

一些资源匮乏的国家往往难以依靠自身资源进行产业发展,只能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

另一方面,对资源过度依赖也使得国家在经济危机或资源供应紧张时更加脆弱。

世界上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资源价格下跌的情况下,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资源禀赋差异不仅是国际贸易的机遇,也是国际贸易中的挑战。

在资源禀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国际贸易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适应资源禀赋差异。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任务。

政策可以包括鼓励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等。

同时,要引导资源禀赋较弱的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进口资源的依赖。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应该兼顾资源禀赋差异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章 源于资源禀赋差异的贸易

第四章 源于资源禀赋差异的贸易

3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判断要素丰裕度的方法: (1)用实物表示 如果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TK)和劳动数量 (TL)之比大于其他国家,即(TK/TL)A>(TK/TL)B,则 A国是资本丰裕型的国家,B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2)用要素的相对价格表示 如果(PK/PL)A<(PK/PL)B,则A国是资本丰裕型的国 家,B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里昂惕夫之谜 » 根据美国1947年的统计资料,里昂惕夫的计算 结果如表4-3表示:
表4-3 每百万美元的美国出口产品和竞争性进口替代产品相对国内资本和劳动 力需要量(1947年商品构成平均数)
主要生产要素 资本(按1947年价格计算的美元数) 出口产品 2,550,780 进口替代产品 3,091,339
4 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 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人或使用的 主要手段。 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 的管理才能为四要素,也有人把知识、信息也当作 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Factor Price)则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
一、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 )
里昂惕夫 (Wassly .W. Leontief)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投入产 出经济学的创始人,197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里昂惕夫之谜 » 50年代初期,里昂惕夫(W. W. Leontief)教 授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200种产业进出 口商品的要素比例进行了实际验证,以此为著名的 赫—俄定理提供实证依据。按照美国当时的资源情 况看,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 力相对稀缺,根据赫—俄定理,美国应出口资本密 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的 检验结果却与上述结论恰好相反。

第4章 资源和贸易-HO模型

第4章 资源和贸易-HO模型

第四章 要素与贸易: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ƒ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 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本章将介绍新古典贸易 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理 论 H-O 论: H O贸易模型。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 贸易模型 通过本章的学习 你可以了 解:• • • •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 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H-O模型、H-O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理论解释本章结构框架ƒ 前言 ƒ H-0模型 ƒ 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ƒ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ƒ 对H-0模型的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ƒ 提要 ƒ 附录:要素价格、产品价格以及投入的选择2前言ƒ 在现实世界中 在 实世界中, 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可以部分地 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 以部分地 ƒ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而贸易的产生同样反映了 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差异。

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差异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 强调要素禀赋的差异是贸易产生的唯一动因 • 表明比较优势是受下列因素影响的: – 相对要素充裕度(就国家而言) – 相对要素密集度 (就产品而言) • 还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341 H 4.1 H-O O模型Eil Heckscher,1879-1952Bertil Ohlin ,1899-1979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 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 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

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 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 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44 1 1 基本概念 4.1.1在建立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之前, 先引入几个重要概念:ƒ 等产量曲线 ƒ 要素禀赋 ƒ 要素密集度5(1)等产量曲线等产量线是指在技术水 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 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 产要素各种组合点的连 线。

第4章 资源与贸易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第4章 资源与贸易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0
两要素经济模型
如果棉布对于粮食的相对价格PC/PF上升,那么会: • 提高工人收入相对于土地所有者的收入。 • 在棉布和粮食的生产中,提高土地相对于劳动 的投入比率,从而提高劳动相对于土地的边际 产出。 • 由于用两种产品衡量的实际工资的提高和实际 地租的减少,增强了工人的购买力而减弱土地 所有者的购买力。
29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表 4-1: 各国工资率的比较 (美国 = 100)
30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以下三个对预期要素价格均等化至关重要的前 提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 • 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 两个国家的 生产技术相同 • 贸易使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同
31
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
• 比如: 如果棉布的生产使用80个单位劳动力和 英 比如 如果棉布的生产使用 个单位劳动力和20英 个单位劳动力和
亩土地,而粮食的生产使用 单位劳动和 单位劳动和20英亩土 亩土地,而粮食的生产使用20单位劳动和 英亩土 那么我们就说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 地,那么我们就说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而 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腹胀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O1 F
T1C T2C F2 OC 棉布生产中劳动土地量 增加
1 2 F1 L2C L1C
C
T1F T2F
16
两要素经济模型
图 4-7: 要素和生产可能性
粮食产 出 , QF 2 Q2 F 切线斜率 = -PC/PF
切线斜率 = -PC/PF Q1 1
F
TT1 Q2 C Q1 C
– 在棉布的相对价格和土地劳动供给给定的条 件下,就可以确定如何把这两种资源分配到 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劳动技能说
里昂惕夫认为,“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美国工 人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所造成的。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认为一个国家的劳动要素不是 同质的,不同国家之间劳动要素更不可能是同质的。 在同样资本的配合下,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比外国同行高得多,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 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数倍。从有效 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而资 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
(一)针对里昂惕夫检验方法的解释
1 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是指资本与劳动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 的生产要素,包括所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开支。
资本包括有形与无形两部分,而里昂惕夫计算 的资本只包括有形资本,而忽略了无形资本。 如果在计算资本/劳动比率时把人力资本的价值 加在有形资本的价值上,那么美国出口的便是资本 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3 自然资源说
在H-O理论中,只考虑了两种生产要素即资 本和劳动,而忽略了自然资源要素,如土地、矿 藏、森林、水资源等。 自然资源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存在相互替代 关系。 (能源) 美国进口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能源矿产 (石油),实际上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 而不是资本。
4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一种给定的商品在劳动丰 裕的国家生产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 国家生产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比如,玩具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如果要素密 集度不逆转,则玩具在美国也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 根据H-O理论,中国应该出口玩具,美国应该进口 玩具。但是,如果要素密集度逆转,即玩具在美国 是资本密集型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美国出口 玩具,对于中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进 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例如,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称小麦为土地密集
型产品;生产纺织品劳动所占的比例最大,则称之劳动密集型 产品;生产电子计算机资本所占的比例最大,于是称为资本密 集型产品,以此类推。 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情 况下,如果Y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大于X商品生 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则称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称 Ⅹ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没有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
三、基本概念
1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总量。 它既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也包括社会积累的 资源。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ies) 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 组合比例。 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2
费用或要素的报酬。
四、基本内容
(一)H-O理论的基本结论
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 裕度决定的。一国出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 集地使用了该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 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该国最稀 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单位要素价格 土地 劳动 单位产品成本 小麦 纺织品
土地 5
20世纪初,一些学者试 图用要素禀赋差异来解释 贸易产生的原因,其中代 表性的人物是赫克歇尔和 俄林。
人们发现它只强调了劳动要素, 2 未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在决定贸 易格局中的作用。
比较优势对现实中贸易模式的 3 解释能力是有限的,在分析两 国的贸易模式的时候,我们应 该注意其他生产要素的重要性
要素禀赋理论是一种多 要素理论,不仅考虑生产 商品所需的劳动力要素, 还考虑资本、土地等其他 生产要素。
劳动力(人/年)
资本/劳动力(美元/人)
182
14,015
170
18,184
» 显然,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小于进口产品, 或者说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大于进口产品。
里昂惕夫之谜
» 据此,里昂惕夫得出结论:“美国参加国际分工 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的,而不是 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Eil F.Heckscher (1879-1952) 赫克歇尔
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 为《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 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 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 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
Bertil G. Ohlin
(1899-1979)
俄林
1933年出版了《区间贸易和国际贸 易》,他接受了其老师的观点,创 立了要素禀赋论;并于1977年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经济学》----当今世界最为实用和畅销的经济 学教科书, 是继穆勒《政治经济学》(1848)、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之后的第三部经典 教科书。
1.国际贸易会使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 进口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上 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的提 高,进口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将导致该商品密 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的下降。 2.对新古典贸易中只有自由贸易才能产生福利的 观点提出置疑,认为在一国国内要素自由流动条 件下,该国对其使用相对稀缺要素的生产部门进 行关税保护,可以明显提高稀缺要素的收入。 3.关税提高受保护产品的相对价格,将增加该受 保护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
• 解1:A国资本丰富,生产X产品;B劳动丰富,生产Y产品 • 解2:X:6K/1L >Y:1K/2L • 所以,X是K密集型,Y是L密集型 • A国PK/PL=30/10>B国PK/PL=10/60 • A国是L 丰裕,B国是K丰裕 • A国生产并出口Y 产品,B国生产并出口X产品 • 解3:a国:CX=1×30+6×10=90$, • CY=2×30+1×10=70$。 • b国:CX=1×60+6×10=120$, • CY=2×60+1×10=130$。 • Xa/Xb=3/4,Ya/Yb=7/13; • 所以根据比较成本理论,A国应生产Y,B国应生产X。
商品相对价格
要素价格 要素的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需求 技术 要素供给 消费偏好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五、对H-O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1.是对古典贸易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2.将一般均衡论的方法引入国际贸易理论 的分析中。(考虑了各个市场和价格)
3.从多种生产要素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 问题。
(二)局限性
» 1953年9月里昂惕夫在其《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 美国资本状况再考察》一文中发表了上述研究结果, 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对此纷纷发表评论。为回 答学术界的质疑,里昂惕夫在吸收了批评者的合理 意见后,进一步对美国1951年的对外贸易情况进 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论与1947年基本相同。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如果A国共有12个单位劳动,30个单位资本,B国 有48个单位劳动,60个单位资本,则请问:
(1)哪个国家资本相对丰富? (2)哪个国家劳动相对丰富? (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那么两国比较优势如何。 2、已知: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1单位劳动力、6单 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1 单位资本。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 劳动力价格为3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 B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 10美元。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进行 分工?
• 3、已知: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1单位劳动力、6单
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1单
位资本。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
力价格为3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10美元;b国每单 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 用比较利益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分工?
一、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 )
里昂惕夫 (Wassly .W. Leontief)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投入产 出经济学的创始人,197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里昂惕夫之谜 » 50年代初期,里昂惕夫(W. W. Leontief)教 授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200种产业进出 口商品的要素比例进行了实际验证,以此为著名的 赫—俄定理提供实证依据。按照美国当时的资源情 况看,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 力相对稀缺,根据赫—俄定理,美国应出口资本密 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的 检验结果却与上述结论恰好相反。
See you next time.
第三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拓展
•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 二、H-O-S定理 • 三、雷布钦斯基定理
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保罗· 萨缪尔森(1915-2009 ):
与斯托尔珀合著并发表《保护与实 际工资》论文,并提出要素价格均 等化观点。(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 的美国人)
3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判断要素丰裕度的方法: (1)用实物表示 如果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TK)和劳动数量 (TL)之比大于其他国家,即(TK/TL)A>(TK/TL)B,则 A国是资本丰裕型的国家,B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2)用要素的相对价格表示 如果(PK/PL)A<(PK/PL)B,则A国是资本丰裕型的国 家,B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第四章 源于资源禀赋差异的贸易
•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检验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 • • • • 一、产生的背景 二、基本假设 三、基本概念 四、基本内容 五、评价
•一、产生的背景
分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可知 1 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导致生 产成本的差异,最终形成了国际 分工和贸易发生的基础。
里昂惕夫之谜 » 根据美国1947年的统计资料,里昂惕夫的计算 结果如表4-3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