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差异体现了比较优势所在。

而供给方面的差异和需求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相对价格的差异。

本章的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就是从供给方面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的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在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从而扩展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这一扩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有效地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投入及分配的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提出,因此也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

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要素禀赋理论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成功使这一理论在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至今仍在国际贸易理论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本节将向大家介绍要素禀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为揭示该理论的基本内涵作好准备。

一、要素禀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的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

在要素禀赋理论当中,正确理解要素禀赋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

在本章所论述的要素禀赋理论当中,我们假设生产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投入,因而在本章中,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比例,而不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绝对数量。

同时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要素相对比例的分析也是可以在其他种类的要素之间进行的,如资本与土地之间或劳动与土地之间。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是关于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贸易模式取决于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可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它将会专门生产和出口使用这些要素更为密集的产品,而从其他国家进口使用这些要素较为稀缺的产品。

这种特殊化的贸易模式被称为要素禀赋相对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论的核心论点是,因为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存在差异,所以贸易的主要驱动力是生产要素的不同活跃度。

要素禀赋论主要有两个基本模型:Heckscher–Ohlin模型和Stolper-Samuelson模型。

Heckscher–Ohlin模型是要素禀赋论的最早和最著名的模型之一、该模型假设一个国家相对较丰富的生产要素将会专门生产和出口使用该要素密集的产品,而另一个国家则会出口使用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的产品。

Stolper-Samuelson模型扩展了Heckscher–Ohlin模型,考虑了工人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差距。

该模型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丰富时,国内工人的工资将会上升,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将会下降。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稀缺时,国内工人的工资将会下降,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将会上升。

要素禀赋论的理论贡献是提供了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新的视角。

它认为,贸易模式取决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而不仅仅是产品价格或企业竞争力。

这种观点对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国际贸易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素禀赋论也受到一些争议。

一些批评者认为,要素禀赋论过于简化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忽略了其他影响贸易模式的因素,比如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

此外,要素禀赋论没有考虑到贸易对经济中各个阶层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平等的分配结果。

总之,要素禀赋论是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在Ricardo 模型中,我们用技术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而在第三章的后面,我们证明了即使两国技术完全相同,由于偏好的不同,也可能产生国际贸易。

在这一章,我们将证明:即使两国的生产技术完全相同(这体现在等产量曲线上),两国偏好也完全相同,仅仅由于两国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也可能产生贸易的可能。

在这里,我们的理论模型为222??,也即两个国家(1和2),两种产品(X 和Y ),两种要素(K 和L)。

如果仅有两种禀赋:资本和劳动,甲国资本充裕,而乙国劳动充裕,那么甲国密集使用资本的部门必定更具有竞争力,而乙国密集使用劳动的部门一定更具有竞争力。

为了后面的分析更方便,我们首先要定义两个概念,即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

4.1 要素充裕度(factor abundance)要素充裕度ρ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说明:要素充裕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该国绝对要素量无关。

例如,1国资本存量为1K ,劳动存量为1L ,那么1国要素充裕度可以用11K L 来衡量。

裕度。

我们从中也可看出,1国相对2国来说,资本更加充裕,劳动更加稀缺,而2国相对1国来说,资本更加稀缺,而劳动则更加充裕。

这说明,我们所说的一国某种要素的稀缺和充裕,只能是相对另一个给定国家来说的。

例如,中国相对美国来说,是一个资本稀缺而劳动充裕的国家;但若相对朝鲜来说,可能是一个资1K 1L 2L 2K L K 对于右图来说,1E 、2E 分别代表1国和2国要素总量束。

那么,1国要素充裕度为111K L ρ= 2国的要素充裕度为222K L ρ= 也即,要素束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决定了该国要素充本充裕而劳动稀缺的国家。

【问题】如右图所示,哪一国为资本充裕?答:1国为资本充裕,2国为劳动充裕。

4.2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这个概念时针对产品而言,与国家无关。

要素密集度k 是指某种产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要素禀赋理论的起源、基本概念和核心假设。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这一理论,并详细解释其与经济增长、发展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提出的,他们试图解释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差距之间的原因。

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主要取决于其要素禀赋,即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在解释和分析经济增长时,要素禀赋理论引入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要素稀缺性和要素相对价格。

要素稀缺性是指一些要素的供给相对于对其需求的不足。

要素相对价格则是指为了获得一些要素,需要支付的价格。

根据要素稀缺性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路径将会发生变化。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

劳动力禀赋的好坏取决于人口数量和质量,资本禀赋的好坏取决于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禀赋的好坏取决于资源的种类和可利用程度。

这些要素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例如,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能会提高劳动力禀赋,但如果人口素质不高,则可能导致劳动生产力下降。

同样,资本积累可能会提高资本禀赋,但如果资本的配备不当或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此外,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资源的利用也受到技术水平和环境约束的限制。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路径主要受到其要素禀赋的制约。

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越好,其经济增长水平就越高。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禀赋较好,可能会发展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禀赋较好,可能会发展出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会随着要素禀赋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并不是完全解释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的理论。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要素不能 在国际间流动


没有运输成本、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 进行的其他壁垒 资源充分利用 贸易是平衡的
2. 要素禀赋基本概念
2. 1要素密集度:单位商品生产投入不同要 素的相对密集程度。如果在商品Y生产中使 用的资本— 劳动比率(K/L)高于X商品的 K/L, 则Y商品相对于X商品是资本密集型。 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
7.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 2、需求逆转 3、人力资本的差异 4、未考虑自然因素

5、贸易壁垒的限制

Hale Waihona Puke 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绝对(实 际)和相对收入。
分工生产X
国家A (劳动丰裕国)
对丰裕要素劳动 的相对需求上升 对稀缺要素资本 的相对需求下降 对丰裕要素资本 的相对需求上升
工资率上升 利率下降 均 等 化 实 现
减少Y 的产量 分工生产Y
国家B (资本丰裕国)
工资率下降
减少X 的产量
2.2.3 要素禀赋实例
一国究竟属于资本丰富还是劳动丰富的国家,取 决于与谁相比。
2.2.4 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Y B国
说明 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 家,其生产可能性 曲线偏向劳动密集 型的X产品 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 家,其生产可能性 曲线偏向资本密集 型的Y 产品
A国 X
要素密集度类型是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投 入的要素绝对量无关。
2.1.1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为什么B国两种 商品资本— 劳动比率均 高于A国?

4 要素禀赋理论

4 要素禀赋理论

PW
P*
E’
E’* E* U2 O B‘ U’2 X
O
A’
X
图4-5 H、J两国贸易后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 二、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 当某一要素禀赋增加时,会导致密集使用 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 产则下降。

第一种方法: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 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 一比例,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注意 ,这种方法用的是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 ,而不是两者的绝对数量。如果B国的 TK/TL大于A国的TK/TL,即使B国的资本 拥有量少于A国,B国仍然是资本丰裕的。
K
K2
E2
K1

里昂惕夫的计算给他本人和其他人提供 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1947年美国居 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 本密集型产品。其关键比率(KX/LX)/( KM/LM)仅为0.77,而根据H-O理论,该比 率应该远大于是。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 庭的矛盾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Y’’
X’’
X’ X Y’
SJ
a P
c
DH O a) O
D
DJ O c)
Q
b)
Q
Q
图4-3 贸易利益的局部均衡分析 a)H国大米市场b)国际大米市场c)J国大米市场
• (二)一般均衡分析
Y P* B E* U2 A P E U1 O B‘ A’
X 图4-4 贸易前H、J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Y Y PW P A E U1 B U’1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局限性
1、关于“要素丰缺’’概念,“丰 缺”的程度是什么?是价格还是数量方 面的“丰缺”? 2、关于国际贸易的结果,正是由于 价格差异的存在,才得以使国际贸易 发生,但如果贸易的结果使价格趋于 均等,贸易还会发生吗?
3、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当代国 家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科学技术起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革新、技术进步 可以改变要素成本和比例,从而改变比 较成本; 4、要素比例学说只能解释要素禀赋 不同国家的分工与贸易行为,而当代国 际贸易却大量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需 求格局接近的工业国之间。
三、主要内容
(一)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二)如何进行分工和贸易 (三)贸易的结果---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定理
(一)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这一原因可以简化为:各国生产 要素禀赋(供给)的差异 生产 要素价格的差异 商品生产成本 的差异 商品价格的差异 国 际贸易产生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 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2、运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 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 素的理论。要素比例学说正确地指出了生产要 素拥有状况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及各 种要素结合所起的重要作用。 3、在各国参加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的 依据上, 要素比例学说比比较成本理论从体 系上更完整、更全面。要素比例学说关于贸 易产生后对各国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被西 方学术界称为“世界著名的理论范式”。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解释 •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一、背景
赫克歇尔、俄林都是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是赫克歇 尔的学生,他是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是斯德哥尔摩经 济学院教授。他还曾长期担任国会议员和自由党领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任瑞典商业大臣。 俄林由于在国际经济关系理论方面做出过卓越的贡 献而荣获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 该书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因 为俄林在这本著作中所创立的贸易学说被经济学界誉为 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发展到现代的标志。他的理 论模式称作生产要素比例模式,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模 式并列为国际贸易中两大基本模式。

第四章要素禀赋

第四章要素禀赋

(二)H-O定理的图形说明
见68页图4-4。
假设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A国相对B国能生产更多的X、更少的Y, 所以A国为资本丰富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国 家。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由各自生产可 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的均衡 点分别为EA、EB,相对价格PA、PB,由于 PA<PB
从而,国际贸易倾向于
缩小两国间工资率、利 率的差距(绝对差距和 相对差距),最终会使 价格趋于一致。
wr P PX Y wr P PX Y wr P PX Y
(二)利用要素相对价格线对定理的解释
71页图4-6,横轴表示劳动的相对价格 w r 纵轴表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 PY PX
劳动的相对价格 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
图4-5 两国开放下的贸易三角
可见,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
导致供给能力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 不同,从而产生贸易。规律:两国均出口密 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 本国稀缺要素的商品。
p X 、pY
(三)H-O定理的数学证明
同样假设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
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生产
上具有比较优势。开放后,A国将出口X、进 口Y,B国相反。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图 4-4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两国最终形成统一国际均衡价格PW,使PA<
PW< PB。A国根据国际均衡价格PW调整生产 和消费。见图4-5,生产均衡点为QA消费均衡 点为CA,贸易三角OA QA CA ,表示出口X: OAQA,进口Y:OACA;同理,B国生产均衡 点调整为QB,消费均衡点CB,贸易三角 QBOBCB,表示出口Y:OBQB,进口X: OBCB 。

国际经济学 第四讲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 第四讲 要素禀赋理论
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地区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的生产的商品偏好要素分配收入商品需求要素的派生需求要素价格技术要素供给ho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商品价格商品成本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的相对丰缺要素的相对价格生产成本的相对价格商品的相对价格国际贸易实际上赫俄理论并不要求两国偏好收入分配和生产技术完全相同
美 国
意大利 台湾地区
34,705
31,640 25,722
英 国
韩 国 墨西哥
21,453
17,995 12,900
21
资料来源:Summers and Heston(1995), Penn World Tables 5.6;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图 3-3
图 3-4
30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A、B两国的PPF的相互 位置关系不一定非得是图3.4所描述的那种情况,但不管互相 位置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资本丰富国家的PPF相对偏向 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富国家的PPF则相对偏向于劳动密 集型产品。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要素禀赋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相对供给差异
相对价格差异
二、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 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 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22
生产均衡时,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可以由等产量 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与圆点连线的斜率决定
K
A A’ W’/r’ w/r O L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会影响到国际贸易模式、比较优势和收入分配等方面。

本章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假设和分析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

具体地说,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组合不同,生产不同商品的成本也不同,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并通过贸易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是固定的,不会因为贸易而发生变化。

这主要基于两个假设。

一是要素禀赋具有惯性,即要素的组合方式在短期内相对稳定。

二是要素禀赋差异不受贸易限制的影响,即国际贸易可以自由进行,不会受到保护主义措施和关税壁垒的限制。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会引发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

具体而言,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会倾向于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商品,而土地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更倾向于出口土地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则更可能由资本禀赋丰富的国家出口。

此外,要素禀赋理论还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

根据理论的观点,国际贸易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不同要素禀赋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而资本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则会因为资本的流入而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收入的增长。

总的来说,要素禀赋理论为我们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种解释框架。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比较优势的产生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性,例如它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的政治和制度因素等。

因此,在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及时修正和完善这一理论框架。

国际贸易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2、比较优势的形成
分工方式 比较优势 产品成本
要素价格
要素的引致需求
最终产品的需求
技术水平
要素供给
消费偏好
要素报酬
3、评价 :进一步深化了比较优势理论,正确指 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各种要素结合构成的商品价格,对一国对外贸 易起重要作用。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制定 对外贸易政策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该理论 成为现代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人认为 我国是按俄林理论参与国际分工的。) 但该理论脱离了劳动价值理论,掩盖了资产阶级 剥削本质。 与当前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实际情况也不 相符。

从要素禀赋理论出发 利用尔勒定理 尔勒定理:在规模收益不变,要素报酬(价格) 取决于其生产能力。并且,在一切产品刚好被消 费完的条件下,某种产品的总产量等于投入的各 种要素的量乘以该要素的边际生产能力之和,即:
X=∑(MPFi) • Fi
(i=1,2 · · · · · · n)
=∑(MPF1 • F1+MPF2 • F2+· · · · · · )
设: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投入要素为K、L
由于MPK=r
故得:X=w • L+r • K w=X/L
MPL=w
1+(K/L) · (r/w)
其中:K/L为生产要素组合的比例, r/w为资本与劳动力 价格的比率。
两国自由贸易后: (1)两国相对价格均等化,即r/w相等; (2)两国采用相同技术,两国K/L相等; (3)假设规模收益不变,两国X/L相等。
700马克
3、分析 (1)美国:PK/PL=30/50=0.6 德国: PK/PL =100/150=0.66 (2)美国(德国)生产1单位钢:K/L=4/2=2 美国(德国)生产1单位布:K/L=2/5=0.4 故:钢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布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未分工前:美国:1布:1.41钢 德国:1布:1.36钢 4、结论 美国出口钢,进口布; 德国出口布,进口钢。

国际经济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相同的要素投入比例和相同的要素相对价格意 味着两国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相等。因此 , 在开放条件下,两国经济实现一般均衡时,要 素相对价格必然一致。
A‘点和B’点分别为A国和B国在封闭条件 下的一般均衡点。 在A‘点和B’点A国和B国要素相对价格相 等,即等产量线的公切线平行。 两国两种商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也相同。 从原点X向A’引出的射线必定通过B’点, 且从原点YA出发通过A’点的射线与从原 点YB出发通过B’点的射线平行 。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Y
Y
X
X



图形描述: 上图为A、B两国的埃奇沃思盒图,等产量线的切点为帕累托最优 点,切点的连线为两国的契约线。 下图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由上图中契约线 上的所有帕累托最优点所代表的X、Y两种商品数量组合连接而成。 A国 : A国劳动要素相对丰富,因此横轴(L)的长度大于纵轴(K)。 由于商品X为劳动密集形商品,因此A国所有要素都用于生产商品 X所得到的产量要大于所有要素都用于生产商品Y所得到的产量。 因此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横轴(X)的交点代表的数量要高于其 与纵轴(Y)交点代表的数量,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横轴。 B国: B国资本要素相对丰富,因此纵轴(K)的长度大于横轴(L)。 由于商品Y 为资本密集形商品,因此B国所有要素都用于生产商品 Y所得到的产量要大于所有要素都用于生产商品X所得到的产量。 因此B国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纵轴(Y)的交点代表的数量要高于其 与横轴(X)交点代表的数量,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纵轴。


定理与现实的差距:各国资本的报酬趋于一致,而劳动的报酬差距较 大。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资源与贸易: The Heckscher-Olin(H-O)
Model
本章简介
在真实的世界中,一部分贸易模式可以由劳动 生产率差异来解释,而另一些贸易模式则反映 了资源的差异
H-O理论: 该理论强调资源的差异是贸易的唯一原因 表明比较优势是由以下因素所反映的: 相对要素丰裕度(对国家而言) 相对要素密集度(对产品而言) 该理论也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factor-
K A
EB E’
F A βF’ B
αα
β
KA EB
E’
R F’
FB A
L
L
图1: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与不发生逆转
两要素经济模型
■要素密集度与要素相对价格之间的关系 当要素密集度不发生逆转时,从图2中可以推
导出在所有情形下,K/L 比率都是关于要素价 格比率或要素相对价格(PL/PK)的单调增函 数,因为当劳动相对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发 现用资本代替劳动是有利的。 而发生要素密集度逆转时,它们必定会相交。
间不能流动,要素的报酬在各国间是不同的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国际贸易后,产品价格的趋同导致了要素价格
国际间的趋同。 这一定理说明商品的贸易可以替代要素的流动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在真实的世界中,贸易是否真的导致了 各国要素价格的趋同?
事实上,数据显示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国 的要素价格并不相等,而且相互间差别 很大
一个更现实的说法是,国际贸易减少了 而不是完全排除了要素报酬的国际间差 异
要素价格的国家间差异
表 1: 各国工资率的比较 (美国 = 100)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以下三个假定是要素价格相等化的关键 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 贸易使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同 上述三个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并不意味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政策主张
享有资本存量相对增长旳国家,应该预期到他 们旳劳动密集型工业旳规模将会趋于收缩,那些已 经实现工业化旳国家,在资本存量不断增长旳条件 下试图经过贸易保护政策来维持其劳动密集型工业 是不可行旳。
相反,对于劳动供给趋于增长旳发展中国家来 说,不合适旳发展技术与资本要素密集型旳工业 则可能造成比较利益旳丧失,并使经济增长出现 欲速而不达旳成果。
评价
赫克歇尔、俄林旳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被 以为是当代国际贸易旳理论基础。他们继 承了老式旳古典比较成本理论,但又有新 旳发展。
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别论述 了贸易互利性旳普遍原理,而俄林等 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别解释了 为何比较成本有差别,在理论上有所 发展和创新。
第二,俄林把李嘉图旳个量分析扩大 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 品旳单位劳动花费旳差别,而直接比较 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旳差别,从一国经 济构造中旳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 最基本旳原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 易格局。
➢雷布钦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H-O模型建立在一国拥有旳要素总量固定
不变旳基础上。但在现实中要,素一国禀旳赋要变素化对 数 果量?经常在发生变化,这将国带际来什贸么易样旳成影响
塔德乌什·雷布钦斯基(英籍波兰经济学 家,Tadeusz Rybczynski),《要素禀 赋与相对商品价格》(1955)提出雷布 钦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逻辑思绪
A国(K丰裕)
商品X
商品Y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出口X
进口Y
扩大X生产
降低Y生产
要素投入增长
释放要素
需求较多旳K 需求较少旳L 供给较少旳K 供给较多旳L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集型产品
LOGO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kx=Kx/Lx
ky=Ky/Ly
当kx>ky 时,
X是资本密集型产 品
Y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
LOGO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三)模型基本假设
•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 规模收益不变; •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 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
即资本
日本纺织品的价格日 本纺织品的相对价格 是1/2,美国纺织品 的相对价格是1
日本的纺织品具 有比较优势,美 国的机器具有比
较优势
日本出口纺 织品而进口 机器,美国 出口机器而 进口纺织品
LOGO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又称:赫克歇尔—俄林 —萨缪尔森
定理(H-O-S)
萨缪尔森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1948)一文中,在H-O定理的基础上,考察 了国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 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该理论被称之 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 理)。
美国 纺织品 0.75 机器 0.25
0.25 0.75 0.25
40日元 200日 元
40日元 200日 元
1美元 1美元
0.75 1美元 1美元
80日元 160日元
1美元 1美元
LOGO
第二节 H-O理论
日本的纺织品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劳 动,而美国的机器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三)H-O模型的基本命题分析
H-O模型由三个(或四个)基本论点:
第一,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 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 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以自己相对稀缺 的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 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体系 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 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 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 论
End 16
H—O模型的 基本内容(二)
(3)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时的成本不同,是 由要素价格差异决定的;
(4)要素价格绝对差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 同造成的;要素存量比率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 定的;
(5)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因此,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
在图4-2中,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 价格由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相切 决定。在封闭条件下,A国的均衡点为EA,B 国 的均衡点为EB。因为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所 以图中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相同。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 论
End 19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说明)
通过EA点的相对价格线PA为A国的均衡价 格,通过EB点的相对价格线PB为B国的均 衡价格,不难发现,PA<PB,这表示A国 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Y商 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资本丰裕的国家在 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 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 优势。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 论
End 6
要素密集度(三)
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可借助于等产量曲线来说明。
微观经济中等产量曲线:所谓等产量线是指,在生 产一定量(如1个单位)产品时,两种生产要素各种组 合点的连线。等产量线有两层意义:

第四章 要素禀赋论

第四章 要素禀赋论
定理
各国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
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进而引起商 品的相对价格不同。根据比较优势 原则,一国应当出口相对丰裕和便 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 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 品。
二、相关的三个定理
1 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 ( Stolper – Samuelson theorem)
1 两个基本的概念
(2)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
生产要素的比例。如果(K/L)X <(K/L)Y,则X为
劳动密集型商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2 四者关系
要素丰裕度上升→ 要素相对价格下降→ 产品密集度上升→ 要素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下降
3 H-O理论的假设条件
▪ (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 ▪ (2)相同的技术,但不同商品的生产函数不同 ▪ (3)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 (4)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 (5)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 (6)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 (7)无运输成本、关税及其它壁垒 ▪ (8)两国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且要素总量不变 ▪ (9)两国贸易平衡 ▪ (10)X为劳动密集型商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作业
• 1名词解释: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 2H-O理论的基本内容 • 3简述与H-O理论相关的三大定理
B 某一部门特定要素增长,导致两部门 特定要素收益下降,流动要素收益上升
C 流动要素增加,其收益下降,两部门 特定要素收益上升
4 不完全竞争市场
国内市场与国际 市场的价差扩大
商品价格均等化、 要素价格均等化 均不会出现
5 运输成本和非贸易品
两国相同产品的价差能否弥补 运输成本。两国对运输成本的 分担由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供 给弹性决定。产品价格及要素 价格均等化均不会出现。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结论:一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取决于与谁比较,与不 同的国家比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国家或地区
瑞 士 德 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
73,459 50,116 42,745 37,854
日 本
法 国 美 国 意大利 台湾地区 英 国 韩 国 墨西哥
36,480
35,600 34,705 31,640 25,722 21,453 17,995 12,900

要素价格均等只是一种趋势,完全相同几乎是不 可能的。原因是: 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 又存在差异,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即使在国内, 从一部门移向另一部门,也不是充分便利的。 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不 能任意改变,这种整体性和固定性的结合,影响 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有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 高,另一地区相对低,从而阻碍其价格完全均等
供给较多的K 供给较少的L 需求较少的K 需求较多的L K价格下降 L价格上升
由于资本变得相对越来越昂贵,劳动变 得相对越来越便宜,所以每个部门的厂商都 会调整其要素使用比例,增加劳动雇佣来替 代部分资本,进而降低资本-劳动比率。在 产量增加的同时,资本-劳动比率却下降, 则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提高,资本的实际报酬 上升;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降低,劳动的实际 报酬下降。

要素之间不可互相替代时: K\L为一固定值 可直接确定产品的要素密集度 要素之间可互相替代时: K\L值不固定

K\L值随着两种要素的价格变动而变动:
当 PK↑时, K\L值↓ PK↓时, K\L值↑
不同的要素价格,对应不同的K\L值,当要素价格固
定时, 要素之间不在存在替代,K\L值固定。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浙江林学院-沈明其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浙江林学院-沈明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解释贸易利益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使得各国能够利用自身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降 低生产成本,获得贸易利益。
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启示
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要 素禀赋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 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中国家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 时,还应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 转型,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产业转变。
意义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分工和交换的基础,各国按照 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可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 化配置和贸易收益的增加。
贸易收益
1 2
定义
贸易收益是指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好处和利益, 包括资源优化配置、市场规模扩大、技术进步等。
影响因素
贸易收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政 策、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技术进步等。
意义
贸易条件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 汇率变动、关税和贸易政策等因 素的影响。
贸易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一个国 家的贸易收益和经济增长,是国 际贸易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比较优势
定义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时所拥有的 成本优势或生产效率优势。
原理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如果机会成本低于其 他国家,则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理论对于理解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制定贸 易政策和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目标
02
01
03
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原理、假设和推导过程。
分析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对贸易模式和利益分配的影 响。
探讨要素禀赋理论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关联,以及 如何运用该理论指导企业国际竞争策略。

4.1要素禀赋理论

4.1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 一国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要素素价数格量(受fa自ctor price)国是与指国生之产间要
素的然使条用件费、地用理或要素的报酬要。素禀赋的
位置、历史原
差异决定了
因、经济发展
产出的差异
水平等因素的
影响
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 是指在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 种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应量较大的 情形。
赫克歇尔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897 年起,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跟 耶尔纳(Hjarne)学习历史,跟戴维森(Davidson) 学习经济,并于1907 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 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 年- 1929 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此后,因他在科研方 面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
• 贝蒂尔·戈特哈得·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 1899—1979)俄林.doc
赫克歇尔、陶西格、卡塞尔的学生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 )
(1)出版历程(2)理论继承
(3)对比较成本理论的态度
(4)区际贸易、要素禀赋差异
(5)H-O理论 1977年获评诺贝尔经济学 奖
所长。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为瑞典各大学的一门研究
生课程。
在经济理论方法最主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他最著名的两篇文章。 1919 年发表的《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 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他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 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且,一开始就运用了一般均衡的 分析方法。他认为,要素绝对价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 他的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后,这个理论由他的学生俄林进一 步加以发展。《间歇性免费商品》(1924)一文提出的不完全竞争 理论,比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仑的早了9 年。文章中还探讨了 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即所谓的公共财物)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一、名词解释
1、要素密集度
2、要素丰裕度
3、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4、里昂惕夫悖论
5、要素密集度颠倒
6、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中______
A、提供曲线与李嘉图理论相同,都是一条直线
B、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C、一国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等特定要素相对于其贸易伙伴的拥有情况
D、拥有充裕劳动力的国家将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______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于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于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水平会相对于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水平会相对于后一国家下降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要素禀赋
B、国民收入
C、技术
D、消费偏好
三、多项选择题
()1、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包括______ 。

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B、美国实际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C、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2、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产品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 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知______ 。

A. 本国出口A 产品、进口B产品
B. 本国出口B产品、进口A产品
C. 外国出口A 产品、进口B产品
D. 外国出口B产品、进口A产品
四、判断题
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若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
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家间比工业化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3、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不同,贸易便不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

4、发达国家的非技术工人会比技术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5、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是建立在规模报酬递增基础上的。

五、计算题
1、假设仅有劳动力和土地良种生产要素,A国拥有800万英亩土地和200万个劳动力,B 国有200万英亩土地和40万个劳动力;如果劳动力占甲商品生产总成本的80%,占乙商品生产总成本的20%,那么: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哪个国家为劳动充裕的国家?为什么?
(2)哪个国家会出口甲商品?哪个国家出口乙商品?为什么?
六、论述题
1.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试比较要素禀赋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3.里昂惕夫之谜是指什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六、案例讨论题
问题:引发世贸部长级会议抗议示威活动的原因是什么?试从理论上加以解释。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昨日强调,特区政府不会再举办世贸部长级会议。

刚结束的世贸部长级会议,为香港招来近万名示威者,抗议行动更演变成暴力冲突,导致港岛交通瘫痪、附近商户遭受损失。

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局长曾俊华昨日接受电台访问时强调,港府只会主办一届会议,不会续办。

他又指今次世贸部长级会议,香港亦有不少得益,例如会议在服务业方面达成协议,有助其它市场开放,有利香港进军其它市场﹔而会议亦改善了一些反倾销规则,从而减少出口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