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术中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人员流动,防止尘埃飞扬导致污染;操作台面清洁、平坦、干燥、物品摆放合理。
2、医务人员准备: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修剪指甲,并洗手。
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二)操作中保持无菌
1、无菌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得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若已有污染或怀疑污染应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
3、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志明显,摆放有序。
2、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合格标志。
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不得暴露于空气中。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无菌间的管理制度
无菌间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无菌间的管理,确保无菌间的洁净度和无菌状态,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医院内的无菌间,包括手术室、手术室准备间、器械准备间等。
第三条无菌间管理应当遵循“洁、净、无菌”的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无菌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无菌间管理应当做到“人员、设备、清洁、资料、制度”的合理配备和管理。
第五条无菌间管理实行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都能够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章无菌间的布置与装修第六条医院内的无菌间应当独立设置,且应当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医院设计评审标准》(GB50333-2013)的相关规定,确保无菌间的洁净度。
第七条无菌间应当设有单独的进出通道,且进出通道应当设置换鞋处,确保人员在进入无菌间前能够进行换鞋。
第八条无菌间内的地面应当采用无缝地板,且地板应当采用抗菌、易清洁的材质,确保无菌间内的地面能够保持洁净。
第九条无菌间内应当设有空气净化设施,包括新风系统、空调系统等,确保无菌间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第十条无菌间内应当设有洁净室,确保术前器械的清洁和无菌操作的进行。
第三章无菌间的管理人员第十一条无菌间的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医学、护理等相关专业背景,并且应当参加相关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十二条无菌间的主任应当对无菌间的运行状态负责,并且应当组织开展无菌间的相关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无菌间应当配备足够的无菌护理人员,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做到无菌操作。
第十四条无菌间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确保团队内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
第十五条无菌间管理人员应当有一定的卫生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室内的洁净度。
第四章无菌间设备的管理第十六条无菌间内的设备应当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无菌间内的器械应当进行分类存放,确保器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手术室无菌操作规范
患者准备:患者需在手术前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手术方式 和范围。
手术中无菌操作规范
手术前准备:手术间消毒、器械消毒、手术人员准备 手术中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正确使用无菌器械和敷料、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手术中注意事项:保持手术间整洁、避免人员流动、遵循消毒隔离制度 术后处理:对使用过的器械和敷料进行清洗和消毒、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培训与教育
医护人员培训内容与要求
手术室无菌操作 规范的重要性
手术室无菌操作 流程与细节
医护人员无菌操 作技能培训
医护人员无菌操 作意识培养
患者及家属教育内容与要求
手术前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手术后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护理、康复及预防并发症 心理指导: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及家属焦虑情绪 健康宣教:普及健康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素养
手术室着装要求:必须穿手 术衣、戴口罩、戴手套
手术室着装要求:禁止佩戴 首饰、长发需盘起、穿清洁
鞋
手术室人员管理规范:定期 进行无菌操作培训,提高无
菌意识
消毒操作规范
消毒剂选择:应选择高效、广谱、低毒的消毒剂 消毒方法:采用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进行消毒 消毒时间:应按照规定的消毒时间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消毒人员防护:消毒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布局与设施
手术间内应有适宜的空间和 照明
手术室应分为无菌区、清洁 区、半污染区等
手术台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手术室内应有空气净化系统
清洁与消毒
清洁:每日清洁手术间地面、 墙壁、门窗等
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或 臭氧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及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及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区间有明显标志,严格遵守三通道原则,手术间按无菌、非无菌、污染手术分室。
二、认真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每月对手术医生、洗手护士手指培养1次,要有据可查。
三、浸泡液及酒精,每日测比重,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毒液1~2次,要有记录。
四、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戴上无菌手套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五、巡回护士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的门不要随便打开。
六、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要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
七、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
八、手术间紫外线要求:功率≥30W/m3,灯距地面〈2、5m,配有紫外线反光罩,辐射强度>70/cm2。
九、凡需手术病人,术前一律查肝功能、乙肝全套抗原抗体,阳性者按传染病隔离技术要求对待。
十、一般感染手术1、器械、敷料、针筒、手套、引流瓶等均应浸泡消毒后按常规处理、2、手术间开窗通风,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拖地,用紫外线消毒空气。
十一、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手术1、就地手术为原则,采用一次性敷料、器械、针筒为好,门口挂隔离牌。
2、术中的纱布、敷料及其他能燃烧的物品应全部焚烧。
3、器械、针筒、搪瓷盘应浸泡于0、5%过氧乙酸中30分钟,经2次高压蒸气灭菌后再处理,包上应贴有红色传染病标志。
4、未使用过物品集中打包,贴上红色传染病标志,高压灭菌后作常规处理。
5、一切接触患者的用物包括推车、被褥,放置手术间内(布类要松散,带盖的盒要打开),用甲醛加热法熏蒸消毒,12、5ml/m3封闭24小时。
十二、无菌物品的管理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室内通风、干燥、环境清洁、无杂物、无蝇无尘,应有纱门纱窗。
2、无菌物品柜清洁通风应有专人检查,无菌包按顺序排列,标记清楚,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有效期7天,霉季5天。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无菌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其操作规程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的五个部分。
一、实验室准备1.1 清洁与消毒:无菌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清洁应使用无菌纱布和无菌溶液,消毒则应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如酒精或过氧化氢。
1.2 实验器材准备:在进行实验前,必须确保实验器材的无菌状态。
实验器材应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或使用无菌过滤器过滤,确保无菌操作的可靠性。
1.3 个人防护:进入无菌实验室前,实验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无菌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这些装备能有效减少外界微生物的污染,保证实验的无菌性。
二、无菌技术操作2.1 消毒操作:在进行无菌实验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消毒操作。
这包括用酒精或火焰对实验台面、实验器材和手术刀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表面的微生物。
2.2 灭菌操作:在进行培养基、培养皿等实验材料的制备时,必须进行灭菌操作。
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高压灭菌、紫外线辐射灭菌等,确保实验材料的无菌性。
2.3 采样操作:在进行微生物采样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这包括用无菌棉签或无菌吸管进行采样,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三、培养基制备与使用3.1 培养基配制:在制备培养基时,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将培养基粉末与无菌蒸馏水混合,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3.2 培养基使用:使用培养基时,必须采取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这包括使用无菌吸管或无菌移液器取出适量的培养基,并将其均匀涂布在培养皿上。
3.3 培养基保存:未使用完的培养基应保存在冰箱或低温冷藏室中,避免细菌的生长和污染。
同时,应定期检查培养基的无菌性,确保其质量。
四、细胞培养操作4.1 细胞传代:在进行细胞培养时,必须进行细胞传代操作。
这包括将细胞从旧培养皿中取出,用无菌吸管或无菌移液器转移到新的培养皿中,以保持细胞的健康和纯度。
4.2 细胞培养液更换:细胞培养液应定期更换,以保持培养液的无菌性和营养成分的充足。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
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总结2024年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是基于当前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结合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最新要求,以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无菌和安全。
下面是对2024年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的总结:第一、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应设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和过滤设备,以确保空气的循环和净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湿度控制在合理的水平,避免过高或过低。
第二、洗手和穿戴:手术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必须进行规范的洗手程序,包括使用特殊的无菌洗手液,并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洗手。
手术室人员应穿戴特殊的手术服和无菌手套,以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无菌。
第三、器械消毒和灭菌:手术室内使用的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程序,以确保其无菌。
消毒和灭菌方法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根据器械的类型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灭菌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第四、无菌手术程序:手术室内的无菌操作程序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
手术台、手术器械和其他仪器设备应在无菌环境下准备和设置,避免交叉污染。
手术室人员应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手术操作,并尽量避免碰触非无菌区域。
第五、术前准备和消毒:手术室内应进行彻底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消毒手术区域和准备无菌器械和设备。
术前消毒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根据术后消毒程序进行操作。
术前准备和消毒程序应严格控制,确保手术室环境的无菌。
第六、废弃物处理:手术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处置,包括分离和分类处理,确保医疗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危害。
第七、手术室人员培训:手术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和掌握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方法。
在培训过程中,手术室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和文明礼仪,从而减少手术室环境的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八、监测和评估: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无菌操作措施的有效性。
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表面清洁和器械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及对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操作能力进行评估和培训。
总之,2024年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是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不断更新和优化的。
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凡属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感染、破伤风
或气性坏疽伤口,或乙型肝炎抗原阳性病人,所用 的布类、敷料、注射器及导管应尽量选用一次性物 品,用后即焚烧处理,以免交叉感染。
第二节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 区域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2、手臂消毒法 (1)肥皂水刷手法 (2)碘尔康刷手法 (3)灭菌王刷手法 (4)安尔碘刷手法 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 (1)穿无菌手术衣 (2)戴无菌手套
第一节 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
灭菌、消毒法
(一)高压蒸气法
这种灭菌法的应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压 蒸气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式两类。
国内目前应用最多是下排气式灭菌器,其式样很 多,有手提式、卧式及立式等。当蒸气压力达到 104.0~137.3kPa(15-20lbf/in2)时,温度可达
注意事项
①涂擦上述药液时,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 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自手术区 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已经接触污 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 ②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 区域。
手术区消毒后,铺无菌布单。
第三节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或戴无菌手套之后, 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部位, 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同样,也不要接触手 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 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 准拾回再用。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更 换无菌手套。如前臂或肘部触碰有菌地方,应 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如无菌巾、 布单等物已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 应加盖干的无菌布单。
医院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医院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各类物品必须按无菌、清洁、污染定点放置,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并注明灭菌日期。
2、凡进行侵入性诊疗操作时,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做引起灰尘飞扬的活动。
3、无菌操作前应穿戴衣帽、口罩,备齐用品,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无菌手套;操作时,手臂及未消毒的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手臂必须保持在自己腰部(或桌面)以上,不得面向无菌区大声谈笑、打喷嚏。
4、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无菌包一经打开,概不能视为无菌,应尽早使用。
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经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5、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
6、酒精、碘伏等棉球罐每周灭菌2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其消毒液不可续加,每日更换。
7、持无菌容器时,应手托其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内面。
取无菌物品要用无菌钳或镊夹取,取出无菌物品应及时包好或盖好,并标明开包时间,超过24小时应重新
灭菌,取出或剩余的无菌物品不得放回无菌容器。
8、为病人手术、治疗、换药时,应按清洁、污染、感染、特殊性感染的程序操作,被污染的组织、器械及敷料等均不可与消毒物品放在同一器皿内,也不可放在病人床上、桌上或地上。
9、接触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等伤口,须穿隔离衣,戴手套,对污染敷料应放在双层医疗垃圾袋内按要求处理。
手术室无菌教学管理制度
手术室无菌教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手术室无菌环境的有效管理及对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培训,提高手术室无菌操作技能,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手术室无菌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无菌技术培训、教学管理、教学评估、教学档案管理等。
第三条手术室无菌教学管理以规范无菌操作技术为核心,旨在培养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技能,提高手术室无菌操作水平。
第四条手术室无菌教学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第五条本制度由手术室主任负责实施,手术室护士长负责协助管理。
第二章无菌技术培训第六条手术室应定期组织无菌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基本知识、手术器械无菌包装、消毒灭菌基础等。
第七条培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时间等,保证培训质量。
第八条培训内容应当由具有丰富无菌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授课,保证培训效果。
第九条培训后应当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条手术室应当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负责策划、组织、协调手术室无菌教学活动。
第十一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丰富的无菌操作技能和教学管理经验,组织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第十二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座谈,促进无菌技术相互学习和提高。
第十三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评比无菌技术竞赛,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提高无菌操作技能。
第十四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第四章教学评估第十五条手术室应当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估体系,包括教师评估、学生评估等。
第十六条教师评估应当定期进行,主要从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七条学生评估应当结合考核成绩、学习态度、实际操作水平等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动态跟踪。
第十八条教学评估应当客观公正,评价结果对教学和学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护理学基础知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护理学基础知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无菌操作原则会运用到我们各个操作中,也是我们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同时也是考试当中的,非常爱考到的考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无菌操作原则。
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①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②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③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工作人员仪表符合规范: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戴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明确基本概念: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①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②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③无菌物品: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4.物品放置有序,标志明显:
①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
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③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④无菌包的有效期为:自5月1日至10月1日有效期为1周,10月1日至次年5月1日有效期为2周。
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⑤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
5.操作中的无菌概念
①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②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③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④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
外科无菌操作室管理制度
外科无菌操作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外科无菌操作室的管理水平,规范无菌操作流程,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无菌操作环境的干净整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外科无菌操作室的管理工作,包括无菌操作室的建设、环境监控、无菌操作流程、人员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无菌操作室是医疗机构用于外科手术的特殊房间,必须保证严格的无菌环境,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外科无菌操作室的管理原则是以患者安全和手术成功为首要任务,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无菌操作环境的干净整洁。
第二章无菌操作室的建设与设施第五条外科无菌操作室必须建设在医院的手术楼内,与其他房间相隔,有独立的进出通道,并有专门的空调系统和洁净通风系统。
第六条无菌操作室必须具备以下设施:手术台、手术灯、手术器械、洁净工作台、洗手池、消毒设备、灭菌设备等。
第七条无菌操作室内的墙壁、地面、天花板等表面材料必须用耐酸碱、易清洁、不易滋生细菌的材料制成。
第八条无菌操作室的洁净度必须达到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标准,隔离门必须严密,以确保无菌操作环境的洁净程度。
第三章环境监控与清洁消毒第九条无菌操作室的环境必须经常进行监控,随时掌握无菌操作环境的洁净程度。
第十条无菌操作室的清洁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清洁。
第十一条无菌操作室的消毒工作必须经常进行,使用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
第十二条无菌操作室的医疗废物必须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收集、分类处理,以防止污染无菌环境。
第四章无菌操作流程第十三条无菌操作室的无菌操作流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无菌操作步骤。
第十四条手术前的无菌操作步骤包括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准备无菌手术器械等。
第十五条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步骤包括维持手术区域的洁净度、严格控制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避免手术区域的污染等。
第十六条手术后的无菌操作步骤包括清理手术区域、清洁无菌操作器械、打扫无菌操作室等。
无菌操作室规章制度内容
无菌操作室规章制度内容一、无菌操作室的管理责任:1. 无菌操作室的管理由无菌操作室主任负责,对无菌操作室内所有人员的管理和卫生维护工作进行监督。
2. 无菌操作室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穿戴无菌服,并经过专业培训,确保对无菌操作室内的设备和物品的处理符合无菌操作的标准。
3. 无菌操作室的卫生清洁工作由专门的卫生员负责,保持无菌操作室的清洁和卫生。
4. 无菌操作室主任应定期对无菌操作室内的设备和物品进行检查和清点,确保无菌操作室内的设备齐全、完好。
二、无菌操作室的准入准出管理:1. 进入无菌操作室的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穿戴无菌服,并接受无菌操作室主任的检查。
2. 进入无菌操作室的医务人员必须洗手、消毒,并经过专门的通道进入无菌操作室。
3. 病人进入无菌操作室前必须进行身体清洁,根据手术需要穿戴相应的手术服,经过无菌操作室主任的允许才能进入手术室。
4. 无菌操作室外的闲杂人员、家属等不得随意进入无菌操作室,并应遵守无菌操作室的规定。
5. 禁止在无菌操作室内进食、吸烟、喧哗等行为,严禁携带任何可能影响无菌操作室卫生的物品进入无菌操作室。
三、无菌操作室内的环境控制:1. 无菌操作室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设备的温度偏差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
2. 无菌操作室内的空气必须清洁、无菌,必须保持正压状态,确保手术室内的无菌环境。
3. 无菌操作室内的灭菌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性。
4. 无菌操作室的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必须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菌操作室的卫生环境。
5. 无菌操作室内的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确保废弃物不对无菌操作室的环境造成影响。
四、无菌操作室的设备管理:1. 无菌操作室内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2. 无菌操作室内的设备必须有专门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无菌性。
3. 无菌操作室内的设备损坏或故障时,必须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确保无菌操作室内设备的正常使用。
无菌术
二、无菌术的方法及应用
(一)灭菌法 1、高压蒸气灭菌法 最为常用,效果可靠,多用于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 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类、瓶装液体等。 (1)用蒸气压力104 一137.3kPa 时,温度可达到121 一126 ℃ ,维持30 分钟,能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 一切细菌而达到灭菌目的。 (2)各种物品灭菌所需时间不同:金属器械所需时间为 10—15分钟,辅料为30 —45 分钟,橡胶类、玻璃和搪 瓷制品所需时间为巧分钟,瓶装溶液类为20 —40 分钟。
(二)无菌术的内容
1、灭菌 灭菌 是指用物理方法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有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 射等。高温主要用于手术器械和应用物品的灭菌(如手术衣、手术巾、 纱布、盆罐等);紫外线主要用于室内空气灭菌;电离辐射主要用于 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的制备过程,还可包括一次性医用敷料、 手术衣、容器、注射器及缝线的灭菌。 2、消毒 消毒 是指用化学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 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大多数用于消毒的药物对人体 正常组织有较大危害,所以一般选用毒性很小的药物用于手术人员和 病人皮肤的消毒。 3、操作规侧及管理制度 是为了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 手术区不再被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无菌 术的目的就不能达到。
3、火烧法
用于紧急情况下的金属器械灭菌。将器械放入搪瓷或金 属盆中,倒入95 %酒精少许,点火直接燃烧即可。但此法 常使锐利器械变钝,又能使器械失去光泽,一般不用。
(二)消毒法
1、药液浸泡消毒法 (1)1 :1000 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时间为30 分钟,常用于刀片、剪刀、 内腔镜、缝针的消毒。药液宜每周更换1 次。 (2)70%酒精:浸泡时间为30 分钟,用途和新洁尔灭相同。还常用于皮 肤的消毒,并有脱碘的作用。 (3)2.5%一4%的碘酒:常用于皮肤的消毒。由于刺激性较强,面部、阴 囊、粘膜及婴幼儿皮肤禁用。 (4)10%甲醛溶液:浸泡时间为30 分钟,用于输尿管导管、塑料类、有 机玻璃的消毒。 (5)2%戊二醛水溶液:浸泡时间为10 -30 分钟,用途与新洁尔灭相同, 但灭菌效果更好。 (6)1 :1000 洗必泰溶液:抗菌效果较新洁尔灭强,浸泡时间为30 分钟。 器械在浸泡后使用前,要用灭菌的盐水冲洗干净,以免组织受到药液的损 害。 2、甲醛蒸气熏蒸法:用于缝线、橡胶及内腔镜等的消毒。一般熏蒸1 小时。
无菌术
无菌术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高佃军一、概述英国医生李斯特于 1867 年首次提出无菌操作的概念。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防止切口的感染发生。
二、概念无菌术是针对环境中存在的所有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
(一)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一般是预先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或伤口接触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二)消毒:指应用化学方法来消灭病原微生物。
但并不要求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三)无菌术中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是为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三、术前准备(一)一般准备1. 手术人员进手术室,先要换穿手术室准备的清洁鞋和衣裤,戴好帽子和口罩。
2. 帽子要盖住全部头发,口罩要盖住鼻孔。
剪短指甲,并去除甲缘下的积垢。
3. 手或臂部皮肤有破损或有化脓性感染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者,不能参加手术。
(二)手臂消毒法1. 目的:清除皮肤表面的细菌。
2. 方法:肥皂刷手、消毒液泡手。
3. 常用消毒剂:如 0.3% ~ 0.75% 聚乙烯吡咯酮碘(碘伏)等刷手。
4. 步骤( 1 )先用清水和肥皂清洗至肘上10cm 。
( 2 )用碘伏由远端向近端涂搽至肘上10cm 涂搽时间3 分钟。
( 3 )流水冲净后,用无菌巾擦干手和前臂再涂一遍碘伏。
( 4 )皮肤干后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三)消毒方法及消毒液1. 一般是用2.5% ~ 3% 碘酊涂擦皮肤,待碘酊干后,用 70% 的酒精涂擦 2 遍,将碘酊擦净。
2. 对婴儿皮肤及面部、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用刺激性小的 0.75% 吡咯烷酮碘消毒。
3. 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用 70% 酒精涂擦 2 遍。
(四)手术区的消毒顺序手术区的消毒顺序:先相对无菌区,后相对有菌区。
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颈部前方正中线部位,是相对无菌区,而越向外侧,离正中线越远的部位,是相对有菌区。
第二章无菌术..
物品准备——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 煮沸灭菌法 火烧法
低温等离子灭菌法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高压蒸汽灭菌法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压力:104.0~137.3kPa 温度:121~126℃
时间:30min
目的: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高压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专人负责 大小适度、松紧适宜 放置灭菌指示带 注明灭菌时间 易燃、易爆物品禁用高压灭菌 瓶装液体灭菌应封闭瓶口,插针头排气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煮沸灭菌法----注意事项
• 灭菌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如果中途加 入其他物品,应重新计算时间
• 煮沸器的锅盖应严密关闭,以保持沸水温 度 • 高原地区,海拔每高300M,增加2分钟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火烧法
• 容器内倒入95%酒精少许,点火直接燃 烧,用于金属器械。
⑩ 参观的人不可太靠近手术人员,不能站得 太高和过多走动。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手术室的无菌管理
• 凡进人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换上手术室专 用的衣、裤、鞋、帽和口罩。 • 无关人员禁止人内。 • 限制参观手术的人数(2人/台)。 •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急性感染者,不 许人手术室。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颈部手术皮肤 消毒范围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胸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
腹部手术 皮肤消毒 范围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肾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
腹股沟和阴 囊部手术皮 肤消毒范围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四肢手术皮肤消毒范围
会阴部和肛门部手术 皮肤消毒范围
《外科学》第二章 无菌术
无菌术管理制度
无菌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手术室的无菌操作,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手术室和相关科室的无菌操作管理。
第三条无菌术管理应首先保证无菌操作、无菌环境和无菌条件的落实,确保手术安全。
第四条无菌操作应遵守国家卫生法规、有关无菌术操作规范、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第五条手术室应加强无菌操作管理,确保严格无菌操作程序。
第六条所有从事无菌操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治疗和诊断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细菌、病毒的传播和传染。
第七条手术室负责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无菌操作培训,提高其无菌操作技能。
第八条手术室应建立严格的无菌区域,对无菌区域及无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第二章无菌操作要求第九条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遵循以下几点:(一)保持手术室的洁净和整洁,保持手术室设备的无菌状态。
(二)穿着无菌手术服,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及鞋套。
(三)进行洗手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
(四)处理手术过程中的器械和材料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五)不得在手术过程中接触非无菌物品。
(六)手术室内人员不得乱涂乱画,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整洁。
第十条在手术室内进行无菌操作时,医务人员要重视手术室内部无菌操作要求,并提高自身无菌操作意识,严格落实无菌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第十二条对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并予以考核,确保无菌操作技能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无菌操作技能考核,才能进行无菌操作工作。
第十四条对无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符合要求的医务人员方可以进行无菌操作。
第十五条手术室应建立无菌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档案,并进行定期检查。
第三章无菌环境要求第十六条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环境,手术室应建立以下措施:(一)严格控制手术室内的无菌区域和无菌区域。
(二)对手术室进行定期的消毒灭菌。
(三)对手术室内的无菌设备、无菌操作台等设施定期进行校验和检测。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要求手术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治疗区域之一,其中无菌操作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成功的核心要求之一。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感染管理制度,以规范手术室的无菌操作。
以下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要求:1.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应当具备良好的洁净度,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
手术前,必须进行手术室的清洁消毒,并保持手术室内的恒温、恒湿,以营造适宜的操作环境。
2.洗手和穿戴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手部和身体的洗刷,以确保个人卫生。
医务人员在手术室内需要穿戴干净、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服,并佩戴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无菌区域的建立手术室内通常划分为无菌区域和非无菌区域。
无菌区域内只允许进行无菌操作和使用无菌物品,例如手术区域、手术台和手术器械等。
医务人员进入无菌区域前,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并进行无菌手部消毒。
4.手术器械的处理手术室内使用的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
手术前,必须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
在手术中,医务人员应当避免将无菌器械与非无菌器械接触,以免污染无菌区域。
5.空气净化手术室内应当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
空气净化设备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减少手术室内的污染源。
6.废弃物处理手术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必须经过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敷料等必须正确丢弃,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感染监测与控制医院应当建立感染监测和控制系统,对手术室无菌操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通过监测手术室内的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指标等,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8.人员培训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手术室无菌操作的要求和流程。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穿戴规范、无菌技术等,以保证手术室内的无菌操作达到标准。
总结: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手术室无菌操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手术室准备、洗手和穿戴、无菌区域的建立、手术器械的处理、空气净化、废弃物处理、感染监测与控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
手术室护士无菌管理制度
手术室护士无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无菌操作和患者手术的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手术室护士,任何护士在手术室工作时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无菌操作的要求1.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保持手部清洁,采用正确的手部消毒方法,并且佩戴无菌手套。
2. 护士在配备手术室的无菌器械和物品时,必须向医疗器械科领取,并且妥善保存和使用。
3. 在穿戴手术衣时,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并且保持手术衣的清洁和无菌。
4. 护士在手术室内必须保持手部和操作区域的无菌状态,不得随意触摸其他物品,确保手术场地的洁净。
5. 手术室护士在接触患者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并且遵守院感防控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三章洁净消毒管理1. 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程序进行操作,并且保证无菌器械和物品的使用。
2. 对于手术室使用的一次性器械和物品,必须使用原包装产品,防止交叉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3.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器械和物品的包装破损或者有污染,必须及时更换,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4. 手术室护士必须加强对手术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手术间的洁净和无菌状态。
第四章废弃物管理1. 手术室护士必须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确保手术间的洁净和无菌状态。
2. 对于使用过的一次性器械和物品,必须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包装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防止感染的传播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五章无菌操作的培训和考核1. 手术室护士必须定期参加无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无菌操作技能和意识。
2. 对于新员工或者操作不熟练的护士,必须进行无菌操作技能的考核,并且专人带教,确保其在手术室工作时能够熟练操作和遵守规定。
3. 对于无菌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的护士,必须重新接受培训和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第六章违规处理对于不遵守本制度的手术室护士,一经发现,将按照院内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批评教育、停止工作、降级处理、终止劳动合同等,严重者还将追究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无菌术中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无菌术中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是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以免引起伤口感染的办法。
2述病人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注意事项?①涂擦消毒药液时,应由手术区中心向四周涂擦。
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②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如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3试述临床肝移植的适应证。
肝移植适应证是:终末期肝病伴有曲张静脉出血、难治性腹水、难治的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合成功能低下等,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时,如儿童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某些先天性肝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成人终末期肝硬化、急性肝衰竭及肝肿瘤等。
4试述对于呼吸功能障碍者的术前准备。
①停止吸烟;②练习深呼吸与咳嗽,增加肺活量;③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者,择期手术应推迟至治愈后1~2周,急症手术需用抗生素并避免吸人麻醉;④阻塞性气道疾病者,围手术期应用支气管扩张药;⑤哮喘发作者,应推迟手术。
5试述术后腹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
①术后早期腹胀多系胃肠道功能受抑制,肠腔积气不能排除所致;②术后数日未排气,兼有腹胀,无肠鸣音,可能是腹膜炎或其他原因所致肠麻痹;③如腹胀伴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甚至出现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者,则为机械性肠梗阻。
治疗可应用持续胃肠减压,放置肛管。
非胃肠道手术者,亦可应用适量促进肠蠕动药物。
腹腔内感染引起的肠麻痹或机械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尚需再次手术。
6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①摄入钾量不足,如长期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而又没有静脉补充;②钾排出过多,包括肾外途径和肾途径的钾丢失;③长期静脉补液或静脉营养的病人钾盐补充不足;④钾向组织内转移。
7简述低血钾症补钾方法和注意事项。
(1)补钾方法: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应静脉补给。
补钾的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度,每天补钾40~80mmol(相当于每天补氯化钾3~6g)。
少数严重缺钾者,补钾量需递增,每天可能高达100~200mm01。
(2)注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补钾的浓度为每升液体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②补钾的速度一般不宜超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200mmol;④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给晶体液及胶体液,待尿量超过40ml/h后,再静脉补充钾。
8试述等渗性缺水的治疗原则。
①首先治疗原发病,病因消除后,缺水状态容易纠正;②针对细胞外液减少的特点,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以尽快补充血容量;③在补充液体量中,还应补充每日需要的水量2000ml和氯化钠4.5g;④尿量>40ml/h,应注意补钾。
9简述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病因及治疗原则。
主要病因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以至于大量钠随消化液排出;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⑧肾排出水和钠过多,如应用排钠利尿剂未注意补给适量钠盐,使体内缺钠程度多于缺水;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治疗原则:①积极处理致病原因;②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以纠正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
10高血钾的治疗措施有哪些?高血钾的治疗措施包括(1)停用一切含有钾的药物或溶液。
(2)降低血清钾浓度的措施:①使K 暂时转入细胞内,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l00~200ml或25%葡萄糖溶液l00~200ml,每5g糖加入胰岛素1U静脉滴注等;肾功能不全者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U,作24小时缓慢静脉滴人;②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每日口服4次,每次15g,可从消化道携带走较多的钾离子;⑧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用于上述疗法仍不能降低血清钾浓度时。
(3)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
钙与钾有对抗作用,能缓解K 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11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如腹泻、消化道瘘等使HCO 丧失过多;②肾功能不全造成HCO 吸收减少或(和)内生性H 不能排出体外;③酸性物质生成过多,如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组织缺氧,脂肪分解等使有机酸生成过多。
12预防切口感染应注意哪些问题?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②手术操作轻柔仔细;③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血肿;①加强手术前后处理,增强病人抗感染能力。
13试述输血的适应证。
①大出血:出血是输血的主要适应证,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中出血。
失血量超过1000ml,要及时输血。
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手术前如有贫血或血浆蛋白过低,应予纠正。
血容量正常的贫血,原则上应输给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可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液。
③严重感染:输血可提供体抗体、补体等,以增强抗感染能力。
④凝血异常:对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手术前应输给有关的血液成分,如血友病应输入抗血友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缺少症者应输入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制剂。
14输血前应严密查对的内容有哪些?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供血者与病人的姓名、血型、交叉配血报告、血袋的严密性、血液的外观及保存时间。
15自体输血的禁忌证有哪些?自体输血的禁忌证包括:①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者;②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污染者;③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④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不宜在术前采血或血液稀释法作自体输血;⑤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⑥胸、腹腔开放性损伤或在体腔中存留的血液超过3天者。
16溶血反应的处理包括哪些方面?包括抗休克、保护肾功能、抗DIC及血浆交换治疗。
17输血发生溶血反应时的表现怎样,如何预防、治疗?溶血反应是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典型的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血红蛋白尿和异常出血等,病情严重,可致死亡。
术中表现为伤口渗血及低血压。
预防溶血反应主要在于:加强责任心,严格核对病人和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和交叉配血单,采用同型输血。
当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
治疗的重点是:①抗休克,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输入血浆、右旋糖酐或白蛋白等纠正低血容量,维持血压,同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如溶血原因查明后,可输同型新鲜血。
②保护肾功能,给予碳酸氢钠静脉滴注,碱化尿液,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
如血压稳定,可利尿,防止肾功能衰竭;如无尿、高钾血症或氮质血症,则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③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可用肝素治疗。
④换血疗法,能除去循环血中不配合的红细胞及其破坏的有害物质和抗原抗体复合物。
18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原因有哪些?怎样处理发热反应?常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原因有:①免疫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者,因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发热;②血中致热原;③血被细菌污染或溶血。
发热反应出现后应首先分析可能的原因,症状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重者应停止输血。
畏寒与寒战时应注意保暖,发热时服阿司匹林。
伴寒战时,可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或哌替啶50mg。
19术前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有哪些?①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②肠道手术;⑧操作时间长、创面大的手术;④开放性创伤,创面已污染或有广泛软组织损伤,清创时间过晚或清创所需时间过长以及难以彻底清创者;⑤癌肿手术;⑥涉及大血管的手术;⑦需要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
⑧脏器移植术。
20休克病人应用皮质类固醇,其主要作用有哪些?①阻断α受体兴奋作用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②保护细胞内溶酶体,防治溶酶体破裂;③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④增进线粒体功能和防止白细胞凝集;⑤促进糖异生,使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减轻酸中毒。
21试述休克的治疗原则。
应当针对引起休克的原因和休克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生理紊乱采取相应的治疗,包括一般紧急治疗,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DIC,应用皮质类固醇和进行细胞保护。
22抗休克过程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抗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结合当时的病情,如休克早期病情主要与毛细血管前微动脉痉挛有关,后期则与微静脉和小静脉痉挛有关。
因此,应采用血管扩张剂配合扩容治疗。
在扩容尚未完成时,如果有必要,也可适量使用血管收缩剂,但剂量不宜太大、时间不能太长,应抓紧时间扩容。
另外,为了兼顾重要脏器的灌注水平,常将血管收缩剂与血管扩张剂联合应用。
23失血性休克时如何补充血容量。
首先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
先经静脉快速滴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
若血细胞比容>30%,则继续输给上述溶液。
如出血量大或继续有失血,应给予血浆代用品,或接着输入已配好的血液。
临床上常以血压结合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指导补液。
24简述感染性休克治疗要点。
①补充血容量;②控制感染;③纠正酸碱失衡;①皮质激素治疗;⑤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⑥其他,如营养支持、对DIC的处理等。
25如何鉴别肾前性和肾性的急性肾衰竭?鉴别肾前性和肾性的急性肾衰竭(ARF)有助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和估计预后,尤其在肾前性ARF的早期还处于功能性改变阶段,及时的治疗可能很快获得痊愈。
鉴别要点有:①补液试验,肾前性常有反应而肾性多无反应;②测定一些诊断指标,包括尿比重、尿渗透压、尿钠浓度、尿肌酐/血尿素氮比值、血尿素氮/血肌酐比值、肾功能衰竭指数、钠排泄分数、尿沉渣检查等。
26试述预防切口裂开的主要措施。
预防切口裂开的原则是:①加用全层腹壁减张缝线;②在良好麻醉、腹壁松弛情况下缝合切口;③及时处理腹胀;④避免腹内压力骤然增加;⑤适当的腹部加压包扎。
27简述肠内营养的适应证。
①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者。
如昏迷病人、大面积烧伤等;②胃肠道功能不良者。
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③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伴其他脏器功能不良者。
如糖尿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
28试述肠外营养有哪些并发症。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比较多,可以分为技术性、代谢性和感染性并发症三类:①技术性并发症与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或留置有关,包括气胸、血气胸、神经或胸导管损伤,其中空气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导致死亡;②代谢性并发症包括三个方面:补充不足,糖代谢异常以及肠外营养本身的并发症。
补充不足的并发症有: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和必须脂肪酸缺乏。
糖代谢异常的并发症有:低血糖或高血糖,葡萄糖超负荷导致肝功能损害。
肠外营养本身的并发症有:胆囊内胆泥和结石形成,胆汁淤积及肝酶谱升高和肠屏障功能减退;③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脓毒症,与置管技术、使用和护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