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模式

合集下载

舒曼的“文化适应假说”与二语习得研究现状综述

舒曼的“文化适应假说”与二语习得研究现状综述

舒曼的“文化适应假说”与二语习得研究现状综述魏思奇文化因素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

舒曼的“文化适应假说”揭示了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习得和目的语文化适应的关系,强调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

文章以“文化适应模式”和“二语习得”为主题词在CNKI中进行检索,并对搜索到的23篇期刊文章及4篇硕士论文(2005-2017)进行了概括分析。

1引言John 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是在自然环境下,学习者社团处在目的语社团中的二语习得这一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从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方面探讨了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差异。

该理论与以往的本体语言研究的方式不同,而是从文化层面与语言相联系,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作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

本文以“文化适应模式”和“二语习得”为主题词在CNKI中进行检索,并对搜索到的23篇期刊文章及4篇硕士论文(2005-2017)作一综述。

2相关理论2.1文化适应模式的具体内容关于“文化适应模式”Schumann曾先后对其进行多次阐述,一直在不断完善,其中以1978年的理论最为完整,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系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其中,“文化适应模式”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方面都能融入目的语群体之中。

另外,Schumann 通过“社会距离 ”和“心理距离 ”来分析和阐述文化适应程度。

2.2文化适应假说的影响因素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假说”强调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所研究的因素可以归为两类: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Schumann将其称之为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和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

要习得一种第二语言,必须了解并习得该目的语文化,缩短与目的语文化的社会和心理距离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2.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
Aljaafresh和Lantoff的纵向研究.
被试——一名成年英语学习者.
方法:支架教学法〔学生自己读作文,自己检查错误,之后和老师一起检查 错误,发现错误.老师会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鼓励和指引学生.
结果:学习者自我纠正的能力提高了
〔三个体话语和内在言语
在认知功能从客体调控到他人调控再到自我调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调节作 用的也从社会言语发展到个体话语,又进一步发展为内在言语.
第二,对习得水平的测量.学者们测量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手段 不尽相同.〔Kelly ,vp结构,Schmidt,交际能力
第三,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关系的动态性.〔目前 研究都在共时层面,不能全面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被试数量.〔Maple,190名被试, Schmidt ,1名被试
2.内容—八项因素
〔1"社会主导模式"〔social dominance patterns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 目的与群体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导地位"〔二战,日本,汉语、"从属地位"〔 美国西部印第安人、"平等地位"〔现在学习外语三个等级.平等地位最利于 第二语言习得.
平等程度不同,对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影响也不同.
〔4"凝聚程度"〔cohesive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密切程度.〔 北语的韩国人和尼泊尔人紧密程度低,学习者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与目的语群 体交流,第二语言习得效果好.
〔5"群体大小"〔size,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人数的多少.在舒曼看来,紧密 程度和群体大小这两个因素直接相关,群体小,紧密程度低,习得效果好,群 体大,紧密程度高,习得效果与之相反.

第七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第七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第七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第一节文化适应模式一、“文化适应”(the acculturation)的定义:Brown (1980a)认为,“文化适应”指学习者逐渐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文化适应就是指对目的语文化及文化环境的适应过程。

Shumann认为,文化适应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文化适应模式提出的背景Shumann这一假设出发点是为了解释西班牙学习者Alberto语言习得停滞不前的现象。

他认为,文化适应是主要原因。

1976年提出了“洋泾浜假设”,1978年更名为“文化适应模式”。

三、文化适应模式的基本假设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文化适应过程是动态过程,学习者适应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程度将制约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习得的程度。

四个阶段:兴奋期;文化冲击;逐渐恢复期;完全恢复期。

模式最初适用于在移民的范畴。

四、影响文化适应的两个因素Shumann认为,文化适应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一)社会距离“社会距离”是指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群体相互接触的程度而言的。

社会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二)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指L2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距离。

心理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五、文化适应模式与语言教学强化语言教学美国的外交学院、美国军方语言学校都增加文化适应内容,以提高语言水平。

普通语言教学学习者的因素很难控制,只有通过提高文化适应程度才有可能提高语言水平。

陈慧等(2003)总结了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包括:生活变化、时间、社会支持、文化距离、歧视和偏见、认知方式、人格因素、知识和技能、应对策略和人口统计学因素等。

外文名:MarkRowswell加拿大渥太华人出生日期:1965年职业:学者,主持人,演员毕业院校:多伦多大学,北京大学主要成就:2006、2008年加拿大勋章代表作品:《宫廷画师郎世宁》,《五官新说》《曲艺》杂志如此评价大山:“经过刻苦的学习和多年艺术实践,大山的语言水平和艺术表演技巧日臻成熟,获得曲艺界内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适应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适应

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适应摘要: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世界交流日益频繁,第二语言习得已经成为我们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语言学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不同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对文化适应模式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并通过文化适应模式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实用性与积极影响,进行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一.前言第二语言习得如今已是我们课程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得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包括:年龄因素、个体学习动机、性别差异以及个体本身的语言能力适应性等,外在因素包括第二语言和母语之间的差异和转移、母语发音的干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若想成功习得第二语言,必须掌握各种内外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讲求效率与捷径,不同流派以不同角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进行了研究,都有其独特的贡献,本文将对二语习得中的“文化适应”假说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评价。

二.文化适应假说根据网络上检索出的资料,文化适应的定义可以理解为:(1)对于周边文化中包含的行为模式的适应, 尤其是儿童对于异国文化的适应。

(2)同化新观念于现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3)一个社会共有的认知和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看出:当学习者身处异国他乡,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要适应这个国家的文化、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所以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也可以看成第二文化习得的过程。

文化适应模式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舒曼于1978 年首次提出。

舒曼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

并于1976 年提出了“洋泾浜假设”,旨在说明文化适应取决于社会距离、心理距离两个因素。

舒曼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一个人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适应程度决定了一个人习得第二语言的成败”。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适应模式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适应模式

- 16 -校园英语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适应模式湖北商贸学院/董艳【摘要】20世纪70年代,由舒曼创立的文化适应模式,从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对二语习得做出了独特解释,为学习者深入学习二语习得规律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着重阐述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其采取措施,以及在文化使用模式下,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而使学习者缩短与目的语或社团心理距离,使外语教学这在教学中促使学习者习得成功。

【关键词】文化适应 模式 教学文化是一个有内涵而又复杂与丰富的概念。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在文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又互相作用的;要了解语言必须从文化开始,了解文化必须从语言学习开始。

实际上,语言学习和了解语言反映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这不仅可以让学习者掌握语音、语法、习语和词汇,还可以了解外语学习者是如何看待事物和世界。

懂得他们怎样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习惯、思想、行为等。

通过借鉴其模式,结合我国外语教学,了解学习外语规律,推动有利的教学环境,让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心理因素得到克服(韩祥生 2001)。

一、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在上世纪70年代,舒曼J.Schumann 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第二语言的习得。

文化适应,就是学习者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其主张语言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周谨平 2008)。

在这个模式中,文化适应的阶段共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幸福期。

学习者在接触到另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中,因此而感到兴奋。

第二阶段:文化冲击( 戴春燕 1999)。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一种新型文化,从而感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差异侵入到自我意识中而产生的焦虑和失落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目的语文化的生疏感和抵抗情绪。

第三阶段:逐渐恢复期。

文化适应u型曲线

文化适应u型曲线

文化适应u型曲线
文化适应的U型曲线是一种描述个体在跨越不同文化环境时,其适应程度和情绪状态变化的模式。

该曲线通常呈现一个U型的形状,在个体初次接触新文化时,适应度和情绪状态会下降,然后逐渐上升到适应新文化的水平。

在文化适应的早期阶段,个体可能会经历一些困惑、焦虑、沮丧甚至文化冲击等负面情绪。

这是因为个体需要适应新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语言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全、无助和孤立,很难理解或融入新文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个体逐渐学会了解并适应新文化,适应度和情绪状态开始上升。

他们逐渐掌握了新的社交技巧、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与当地人建立起更好的关系,并逐渐感到自信和满意。

最终,个体通过适应过程达到了新文化的稳定状态,适应度和情绪状态达到了相对平衡的水平。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新文化,与当地人更好地融合和互动,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顺利和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适应的U型曲线并不是普遍适用于所有个体和所有文化转变情境。

每个人的适应过程可能存在差异,取决于个体的特点、心理素质、文化背景和所处环境等因素。

有些人可能会经历更长时间的适应期,而有些人可能会更快地适应新文化。

总之,文化适应的U型曲线是一种描述个体在跨越不同文化环境时适应度和情绪状态的模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文化差异时要有耐心和理解,相信通过努力适应,最终能够达到新文化的稳定状态。

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综述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

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综述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

2020-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综述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柳宁(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舒曼的文化适应模式是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流派之一。

本文简要论述了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内容,并对该理论的研究发展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对文化适应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做出了概述。

关键词:文化适应假说;研究综述;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与启示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199-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139一、前言文化适应假说(the Acculturation Theory)是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舒曼(Schumann)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关于二语习得的理论假说。

舒曼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把第二语言习得这一过程看作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学习者对该目的语的掌握程度。

二、国内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的研究现状在国内关于文化适应模式的相关研究中,笔者通过对“文化适应模式”这一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对外语教学、二语习得、跨文化适应等方面相关文献进行了筛读。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出了十一篇文献期刊对文化适应模式做出了梳理分析。

许菊(2000)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从文化适应的基本内容,对于洋泾浜现象的解释以及文化适应假说存在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讨论了文化适应模式理论。

文化适应理论将学习者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社会与心理的距离作为二语习得能否成功的动力机制,但它未能解释二语习得的组合机制,即文化适应模式只是从表层上解释了二语习得能否获得成功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却未能深入地解释二语知识是如何被内化和吸收的。

而且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社会距离”也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测量指标与标准。

什么是文化适应_具体的内容

什么是文化适应_具体的内容

什么是文化适应_具体的内容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所产生的变化称为文化适应。

那么你对文化适应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文化适应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什么是文化适应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所产生的变化称为文化适应。

Berry (1990) 提出一个文化适应模型,将文化适应分为四个类型: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融合(integration),边缘化(marginalization);并且在研究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所面临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将少数族群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问题归纳为1)是否保持和发展源文化的特征特性;2)是否倾向于同主导社会进行跨族群的交流来评估和建立一个积极的关系。

文化适应的内容语言文字的文化适应语言文字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实质和价值观,最能显示文化间的差异。

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时,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文字的差异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

具体来说,语言文字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沟通。

要了解顾客的需求,向顾客介绍企业及产品;要了解顾客对企业或产品的意见和反映,掌握市场动态等等,这一切都要求营销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顾客所熟悉的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否则沟通就会出现障碍,营销活动也难以达到目的。

二是品牌、广告的翻译。

翻译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错误。

在国际营销中,翻译得比较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

如美国Coca Cola在20世纪20年代初,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时,根据Coca Cola的英语发音,译成中文牌子为“口渴口蜡”,投放市场后销量极低。

因为很多人将“口渴口蜡”理解为“口渴时喝一口蜡”而不予购买。

CocaCola公司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组织人员对产品进行更名,他们在研究了4万个汉字的基础上,最后确定了发音相近、读音悦耳、寓意精妙的“可口可乐”这四个中国字,所获得的成功众所周知,也是洋名汉化的成功典范。

文化适应模式名词解释

文化适应模式名词解释

文化适应模式名词解释
文化适应模式是指个体或群体在面对新的文化环境时,通过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价值观和认知方式,以适应新的文化背景。

这种适应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融入新的文化环境,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文化适应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同化,指个体或群体在面对新的文化时,主动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完全接受并融入新的文化。

这种模式下,个体或群体会尽可能地模仿新文化的行为、价值观和习俗。

2. 融合,指个体或群体在面对新文化时,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同时也接受和融入新的文化。

这种模式下,个体或群体会尝试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特征。

3. 分离,指个体或群体在面对新文化时,选择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并与新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种模式下,个体或群体会尽量避免与新文化发生冲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身份认同。

4. 边缘化,指个体或群体在面对新文化时,感觉自己处于边缘
地位,既无法完全融入新文化,也无法保持原有文化的特征。

这种
模式下,个体或群体可能会感到困惑和失落,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适应模式是一种理论框架,实际上个体或
群体的文化适应可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和环
境中采用不同的适应模式。

此外,文化适应模式也受到个体的性格
特点、经验背景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u- 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式

u- 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式

u- 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式跨文化适应是指一个人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环境时,能够适应并融入新的文化。

U-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式是一种描述跨文化适应过程的模型,它描绘了人们在适应新文化时经历的心理和情绪变化。

U-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式分为五个阶段,初始阶段、文化冲击阶段、适应阶段、调整阶段和稳定阶段。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地解释每个阶段。

1. 初始阶段,在初始阶段,个体对新文化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好奇和兴奋,同时也可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

这个阶段可能伴随着对新环境的探索和对文化差异的感知。

2. 文化冲击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意识到新文化与自己原有的文化存在差异,可能会感到困惑、焦虑和失望。

这是因为个体面临着新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语言和社交习惯等方面的挑战。

3. 适应阶段,适应阶段是个体逐渐调整并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个体开始学习新的语言和文化规则,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并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阶段,个体可能会感到一种积极的情绪,逐渐融入新文化。

4. 调整阶段,在调整阶段,个体逐渐适应并理解新文化的内涵,开始更深入地参与其中。

个体可能会对新文化产生更深的认同感,并且能够更加自如地应对文化差异和挑战。

5. 稳定阶段,稳定阶段是跨文化适应的最后阶段,个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新文化,并能够自如地运用新的语言、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阶段,个体对新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特点也会对适应过程产生影响。

此外,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个体可能会在不同阶段之间来回波动,而且适应的时间长度也因人而异。

总结起来,U-曲线跨文化适应模式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来描述人们在适应新文化时的心理和情绪变化。

从初始阶段到文化冲击阶段,再到适应、调整和稳定阶段,个体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最终实现了对新文化的适应和融入。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是指个体在跨文化交流中,为适应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 拟态适应模式:也称作“趋同性适应”,指的是个体在跨文化交流中尽可能地与对方趋同,采用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以达到融入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2. 择性适应模式:也称作“选择性适应”,指的是个体在跨文化交流中,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有选择地接受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习惯,同时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3. 抵制适应模式:也称作“抗拒性适应”,指的是个体在跨文化交流中,拒绝接受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习惯,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念。

4. 同化适应模式:也称作“同化性适应”,指的是个体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接受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习惯,还尝试融入对方的文化,以达到更好的交往效果。

5. 告知适应模式:也称作“指导性适应”,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个体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向对方解释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帮助对方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

- 1 -。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是一个指导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对方文化的方法论。

该模式包括四个阶段:拒绝,认同,适应和融合。

拒绝阶段是人们在刚开始接触到一种新文化时可能会表现出的反感和排斥。

这种反感主要是由于自己与对方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震惊。

认同阶段是人们开始尝试理解对方文化并承认其存在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人们可能还存在一些质疑和不解,但是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尝试去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文化。

适应阶段是人们开始适应对方文化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中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人们努力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并尝试在交流中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

融合阶段是人们在适应了对方文化后,开始将自己的文化和对方的文化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发现一些文化共性和相似之处,并尝试在其中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建立更深层次的互信和友谊。

总之,语言文化适应模式是一种有助于跨文化交流的方法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和沟通。

- 1 -。

u型跨文化适应模式 名词解释

u型跨文化适应模式 名词解释

u型跨文化适应模式名词解释《U型跨文化适应模式》
《U型跨文化适应模式》是一种描述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下适应过程的模型。

这个模式是基于文化冲击和适应的观念,揭示了在进入新文化环境时,个体通常经历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这个模型的命名来源于其形状,它显示了个体在经历文化冲击后,逐渐适应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在这个模式中,个体最初会经历一个"初始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会感到新文化的陌生和不适应,可能会经历焦虑、困惑、沮丧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会感觉到自己无法理解当地的语言、习俗和价值观念,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感到无所适从。

接下来是"适应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逐渐适应新文化环境,开始理解和接受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他们可能会学会使用当地的语言,逐渐适应并融入当地社会。

心理上的困扰逐渐减少,对新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

最后是"稳定期"。

在这个阶段,个体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成为了当地的一员。

他们能够有效地与当地人交流和合作,在工作和生活中没有太多困扰。

个体的情绪稳定下来,逐渐建立起自己在新文化中的身份感和归属感。

《U型跨文化适应模式》对于理解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过程非常有帮助。

这个模式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给予个体足够的时间和支持,因为适应一个新的文化环境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只有通过充分理解和支持,个体才能顺利地适应和融入新的文化。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是指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中适应新的语言和文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个体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交互和调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适应新的语言和文化,并学会在新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这种适应模式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文化忠诚、文化融合、文化负责任和文化创新。

文化忠诚是指个体在新的文化中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同时也尊重和接受新的文化。

这种适应模式强调维护个体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同时也接受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

文化融合是指个体在新的文化中融合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新的文化,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身份。

这种适应模式强调在新的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并尝试融合新的文化元素,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文化负责任是指个体在新的文化中尊重和接受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并在交流中尽可能地避免冲突和误解。

这种适应模式强调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并在交流中尽可能地解决问题和避免冲突。

文化创新是指个体在新的文化中创造新的文化元素,以反映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并为新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适应模式强调在新的文化中创造新的文化元素,并为新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语言文化适应模式是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中适应新的语言和文化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适应方式分为文化忠诚、文化融合、文化负责任和文化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尊重和接受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并尝试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和避免冲突。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语言文化适应模式是指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通过学习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以
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适应性的一种方式。

对于许多人来说,面对跨文化交流往往感到十
分困难,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很大,这就需要他们积极地学习和适应目标文化,掌握一
些适应模式,以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提高交际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言文化适应模式:
1. 文化同化模式
文化同化模式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通过接受和适应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使
自己融入当地文化,达到文化和语言上的一致。

这种适应模式通常会使人更快地融入当地
社会,建立起信任和友谊关系,有利于促进双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融合模式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通过将自己的文化特点与目标文化的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使跨文化交流更加顺利和成功。

这种适应模式通常需要具备开
放的心态和多元文化的视野,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技能和知识。

文化忠诚模式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通过忠实地传承和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使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的过程。

这种适应模式通常需要具备清晰
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心,同时也需要学习和了解其他文化的特点和差异。

文化放任模式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对自己和目标文化的差异和冲突采取一种无所谓
和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自己和他人任意发挥,不尊重和不了解跨文化交流的特点和规律。

这种适应模式通常会导致交流的失败和误解的产生,不利于文化交流和发展。

3.5 文化适应

3.5 文化适应

身心得到很大的磨炼。
在英国就读时间里,我曾经在英国的肯德基做过餐厅副经 理(留有英国肯德基给我的介绍信),英国餐厅当过侍者,日本 餐厅当过大厨,超市做过营业员. 并为国内一类杂志社<出 国与就业>写过很多有关英国风土人情和留学类的文章(有 杂志可证明). 担任过国内最大出国与留学网站 英国版版主(可上网查询).担任过欧洲 排名前一百位的魔兽争霸战队的队长. 因为我本科学的是 国贸和英语,并在餐厅当过餐厅经理,再加上硕士学的是工 程,系统和计算机.
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社会
距离
社会主
导模式
融入
策略
封闭
程度
凝聚
程度
群体
文化
打算居
住时间
大小 相似性 态度
有利于 习得
平等 地位
同化 适应




正面

不利于
主导
习得
从属
保留




负面

心理距离
文化休克 Culture Shock
语言休克 Language Shock
心理距离构成因素
理论背景
社会与 文化
社会文 化环境
第二语言 习得
John H. Schumann (1973)从社会文化角度提 出了“文化适应模式”理 论假设
理论背景
Schumann(1973) 洋泾浜假设(1976)
Alberto (33岁)
洋泾浜假设(1976) 母语与目的 • 文化适应取决于社会距离没心理距离两个因素 认知能力 语的联系 • 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
文化适应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Schumann)

文化适应模式语言教学的局限性

文化适应模式语言教学的局限性

文化适应模式语言教学的局限性
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影响着两个群体接触的程度和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

社会距离由体现两个群体关系的一系列社会因素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融入策略,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被同化,或保留自己文化,还是二者兼顾,即既适应目的语文化,又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

(2)封闭程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

(3)社会主导模式,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平等程度,最好是两者处于平等地位。

(4)态度,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态度。

此外,还包括群体大小,文化相似性,凝聚程度和打算居住时间这几个方面。

心理距离
社会距离考察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
关系,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察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

大致相互关联的四项因素构成。

(1)语言休克,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

(2)文化休克,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

(3)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

动机分为结合型和工具型。

前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该社团的生活,后者则仅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学习目的语。

(4)语言疆界渗透性,指学习者的话语自我塑性和僵化程度。

语言自我是指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习得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具有保护性能的一种心理屏障。

对外语学习的心理抑制作用越强,自我透性越弱,语言信息就越不容易吸收。

文化适应模型

文化适应模型

文化适应模型
一、单维度模型
跨文化适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群体或个人不但要面对外在的生活压力,还要承受内在的心理变化。

XXXX年XX和XX提出单维
度模型描述跨文化适应的过程,XXXX年发展了这一模型理论。

该理
论认为:文化适应中的个体总是位于从完全的原有文化到完全的主流文化这样一个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并且这些个体最终将到达完全的主流文化这一点,也就是说对于新到一个文化环境的个体来说,其文化适应的最后结果必然是被主流文化同化。

二、双维度模型
跨文化适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XX的单维度文化适应
模型未对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两种持续接触的文化的相互影响作出描述。

一些跨文化心理学家开始尝试从两个维度研究跨文化适应的过程。

跨文化XX认为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会对发生相互接触的两种不同文化
都产生影响,这两种文化分别是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

基于对这两种文化的影响,XXXX提出跨文化适应的双维度模型理论。

该理论认
为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以及和主流文化接触并参与主流文
化群体的倾向性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方面,跨文化适应中的群体或个体面临着保持本族群文化传统和身份以及和主流群体接触并参与
到主流群体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法则与跨文化交际
总结
文跨化文适化应交模际式中理的论非述语评言行为
评论论述
杨王平鹏
跨和文谐化法交则际与中跨的文价化值交观际对比分析
论对述比分析
庄李恩建平忠
导致跨跨文文化化交交际际障学碍的的发几展种与要研因究
论述论述
曲政龙千俞红东明
黄敏 高一虹
陆陈 董耐婷 王淑英 毕继万
董明 孙刘乐越岑莲等
翻语译言促功进能二·语跨习文得化与交跨际文·化外交语际教学
二语言习得研究的 会文化模式
报告大纲
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背景 文化适应模式的具体内容 文化适应模式与语言教学
马来西亚学生的文化适应模式
韩国学生的文化适应模式 越南学生的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模式的研究思路
化适应模式的
论 背景
理论背景
社会与 文化
社会文 化环境
第二语言 习得
John H. Schumann (1973)从社会文化角度提 出了“文化适应模式”理
测量的标准
习得水平的测量
考察方法统一
文化适应程度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关系的动态性
在不同时层面上考察
全面反应二者之间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础为大规模
被试数量
被试者与习得效果之间的关系
文化适应与语言习得水平
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关系
文化适应与二语习得关系
研究思路
2时0间00
刘作越者莲
礼貌与跨文题化目交际
综述与研对究比方分法析
以马来西亚学生为例
华文中学马来裔(初中)哈齐齐
• 毕业于华文小学,从小有很多华人朋友。 • 他的父亲是马来人,母亲是泰裔。一家人都会说泰语,为学习华语而选择了
华文学校。 • 他们全家都喜欢华人的文化习俗,华人节庆时,他们都积极参与。 • 在学习寄宿期间,哈齐齐和华人一起相处、求学,并不觉得生活上有任何不
省外文学会2007年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刘 珣(200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刘以榕(2004)马来西亚华族的文化适应与华文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第12期。 刘越莲(1999)《语用迁移与中德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第2期。 刘越莲(2000)《礼貌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第1期。 龙千红(2003)《翻译促进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第4期。 陆 陈(2003)《香港普通话教学中要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 》,第4期。 曲 政,俞东明(1997)《语言功能·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外语界,第4期。 盛 炎(1994)《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体学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时成伟(2008)《第二语言习得中文化休克现象的文化阐释及其对策[J]》,安徽文学第9
• 他非常喜欢中华文化和中国哲学,历史,成语和名言。 • 从小在华人环境长大,熟悉华裔生活习俗,因此在华文学校学习对他而言
并没有面对太多文化适应上的困难。 • 他自称自己是80%的华人,因为他的邻居都是华人,从小就和华人朋友一
起生活玩乐,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说华语。父亲从小就开始启蒙教育。 • 他表示自己在学习华文和说华语的过程中并没有面对困难,自然就学会了。
1992 1994 1995
12909061 12909072 2003 1998 2004 2007
12909099
陈光磊 施家炜 盛炎
王建勤 王鹏 张本慎
杨许平菊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体学问题
论述 先导性调查+调
查问论卷述
跨文化研究的新维度——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系统 举例+论述
总结概括 论述
论述 论述
论述 调对查比分析
参考文献
毕继万(1998)《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陈光磊(1992)《语言教学种的文化导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董耐婷(1998)《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外语研究,第3期。 董 明(2007)《交际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琐谈 》,语言文字应用,12月版。 高一虹(1998)《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道”与“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黄 敏(2003)《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言与文化的对比研究》,外语教学,第4期。 李建忠(2002)《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几种要因》,外语教学,第2期。 刘颖晴(2007)《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A],福建
越南学生与中国文化
化适应模式的
究 思路
文化适应模式的争议
理论以及实验争议
支持文化适应模式
• Schumann (1976a,1976b,1978a,1978b,1986)
• Stable(1978)
不支持文化适应模式
• Schmidt(1983) • Kelly (1982) • England(1982)
• 口语表达比较严格遵循语法规则,语句较为规矩, 对书面的依赖性强,韩国学生学习态度很认真, 上课专心听讲、 认真做笔记,注重遵守与法规 范,所说的语句较为严格地模仿教材或课堂教师 所教的例句表达方式。
• 语言、语调问题较严重
口语课堂教学技巧
•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 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重视“预热”阶段 ;
“文化适应假说强调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这是正 确的。但是把文化适应模看做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惟一关键因素, 把语言习得过程完全等同于文化适应过程,特别是把文化适应 理解为对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则未必全面。”
刘珣(2000)
研究思路
文化适应程度的测量
制定有效考察12项因素的量表
全面反应学习者的文化适应程度
方便的地方。 • 哈齐齐是穆斯林,学校提供空间让他们祈祷,膳食从校外打包清真食品。斋
戒月期间,华裔朋友都自行避免在他面前进食。 • 每逢星期五,哈齐齐自己骑自行车到附近的清真教堂祈祷。虽然生活在华人
圈子里,他仍保留穆斯林的生活方式。 • 庆祝开斋节时,华人朋友也上门祝贺及分享节庆的喜悦。
哈兹尔(初中)马来裔
• 边缘化模式:排斥本族原有文化,也排斥所在国文化。
(倾向于西方文化的年轻一代)
马来西亚华人倾向于第一种模式。(刘以榕,2004)
以马来西亚学生为例
• 马来裔 • 华裔 • 印裔 • 其他族群(原住
民、少数民族等)
国立 中学
华裔 马来裔 印裔、其他
国民型 中学
宗教 学校
华文 中学
• 马来裔 • 穆斯林孩子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文化对比 • 汉语和外语存在许多不完全对应的词语 • 语法系统的差异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 • 语用中也体现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文化旁白的方法 • 在语言教学中融合文化知识
多元教学方法 • 图片,电影,幻灯片
与学习者交流,帮助他们度过休克时期
来西亚学生的
化适应模 式
• 2006年与家人迁居马来西亚,入读当地华文小学。 • 学华文的心得:多读华文书,多用华语交流,即使班上有韩籍同学,也 坚
持以华语与对方沟通。 • 在华文中学学习的环境中,她非常喜欢学校的学习环境。 • 虽然课业压力大,但很充实。 • 她的志愿是当外交官,所以积极加强各种语言的掌握能力
华文中学印度裔学生(高中)拉古华然
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语言与文化的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道”与“器”
香港普通话教学中要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 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浅谈培养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 交际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琐谈
在华外国留语学用生迁的移文与化中适德应跨现文状化调交查际及建议
论述论述
对比分析 论述
• 华裔 • 其他
以马来西亚学生为例
非华裔学习汉语
• 有很多华裔朋友,汉语学习效果较好。
华裔学习马来语
• 融合型:认同马来语为国家第一语言的地位。 社交圈子里有很多非华裔,马来语较流利。
• 工具型:通过国家重要考试,考入当地大学 工作需要(当公务员)。
以马来西亚学生为例
马来西亚华文中学韩国籍学生(初中)河曙琼
以马来西亚学生为例
JW Berry, U. Kim 等:从个人层次角度来看,文化适应 的四种模式
• 种族平等:认识到适应所在国文化的重要,同时保留原有 价值观和认同。(马来西亚华人倾向与这模式)
• 同化模式:一味适应所在国文化而放弃本族文化,彻底被 同化。(属极少数。大多为穆斯林)
• 游离模式:对原有文化认同的保持过于强烈,拒绝认同所 在国文化,甚至达到排斥的程度,游离于所在国文化之外 (出现于老一辈的华裔,尤其出生于中国,后迁移 至 马来西亚的华人)
寻找学生兴趣的话题(卡拉ok,韩剧)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任务型教学) • 激发学生们的团体精神
南学生的 化适应模式
越南学生学习常见偏误为例
越南学生特点: • 适应能力强 • 文化相似程度:高 • 封闭程度:低 • 学习动机:主要是工具型
常见偏误: • 语音:送气音/不送气,塞擦音; 第一声/第四声,轻声,儿化音 • 汉字:阅读以及书写能力比较弱 • 语法:趋向补语 • 词汇:顺序(菠萝/萝卜,蜂蜜/蜜蜂) 缩略词,外来词,音译词(中传)
论假设
理论背景
Schumann(1973)
洋泾浜假设(1976)
Alberto (33岁)
洋泾浜假设(1976)
• •
文 文认化化知适适能应应力取的决程于度社决会定距第离二没语心言理习距得离的母两进语语个程的与因联目素系的
年龄
社会距离
心理距
心理距离
Schumann

(1978)
社会距离
文化适应模式
期。
施家炜(2000)《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孙乐岑,冯江平,林莉,黄筱衫(2009),在华外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现状调查及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