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固定句式整理

合集下载

固定句式大全整理版

固定句式大全整理版
1、不亦……乎 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不亦……乎”译作“(岂)不是……吗” 2、“何……为” “何以……为”
例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例2、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何……为” “何以……为”译作 “还要……干什么”
“为什么……呢”
例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考察他成功 失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例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
侯,然后快于心与”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着生命危险
,“…与…各,抑个…诸…”侯译国作“结…怨…还,是这……样”或心“…里…才或者痛…快…”么
?”
7
四、表反问或疑问的固定句式
“……有所……”译作“……有什么……”
例2.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序》)
“……无所……”译作“……没有什么……”
2
一、表陈述或判断的固定句式
3、有以、有所以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 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应。(《庄暴见孟子》)
“……有以……”译作“……有办法用来……” “……有所以……”译作“……有什么可以用(拿)来
“凭什么……呢”
8
四、表反问或疑问的固定句式
3、如何、奈何、若何 例1.“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例2.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如何、奈何、若何”译作“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4、“如……何 ”“奈……何”“若……何” 例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例2、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2、与其……孰(岂)若……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7、有……者 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8、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 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 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1)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译: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2)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译:怎么可以一切以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译: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王吗? (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相如虽然愚劣无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项伯)孰与君少长?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8.“....孰与....”“.... ,孰与(孰若) ....” 这是一种用来表示比较、选择关系并带有疑问语气的 固定句式。当比较对象与被比较对象同时出现时,可译 为“....和(同、跟) ....相比,谁(哪个、哪样) ....”。 当 比较内容根据上下文省略,仅剩下比较的对象时,可译 为“....和(同、跟) ....比起来怎么样”或“....比....怎么 样”。
过去周朝有个人,(一生)多次求官没有得到君主赏识, (直到)年老鬓发斑白,(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问道: “您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 识。现在自己伤心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 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 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 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 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 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 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 未能做官。”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六、何……之有?
这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句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 “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 呢?” 1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2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 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呢? 3 夫晋,何厌(通“餍”)之有?(《左传·崤之战》) 译为:“那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4 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 向贺贫》) 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悼还 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九、……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句式,是“所……者(为)何”的紧缩和移位。懂得了 这一点,也就等于知道了该如何翻译了。 1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2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3 白雪飘飘何所似? 4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 南飞》)
十、有所…… 无所……
二、……孰与……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翻译为 “……与……比较起来怎么 样”。 3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
三、得无……乎? 得无……耶?
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 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 莫非……吧; 该不 会……吧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 感情,恐怕不一样吧?) 2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3 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 4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 姓善于偷盗吧?) 5 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1. 主谓宾结构:
例句:吾欲食饭。

(我想要吃饭。

)
2. 主谓宾补结构:
例句:汝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3. 主谓状结构:
例句: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实践,这不是很快乐吗?)
4. 主谓双宾结构:
例句:吾赠汝书。

(我送给你一本书。

)
5. 主谓宾宾补结构:
例句:吾赐汝金币。

(我给你金币。

)
6. 主谓宾定结构: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没有好种子吗?)
7. 主谓宾宾状结构:
例句:夫子示之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孔子示之说:在贫穷时,要专心做好自己;在达到成功时,要兼顾天下。

)
8. 主谓宾宾补状结构:
例句:晏子使楚恶衣粝食者知吾之贵也。

(晏子通过使楚国的穷人了解到我的贵重。

)
9. 主系表结构:
例句:吾乃曲江大将军也。

(我乃是曲江大将军。

)
10. 主谓表结构:
例句:吾皇帝是明天子也。

(我皇帝是明朝的天子。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1、何所……?表疑问得固定结构。

就是“所……者为何”得倒装与压缩。

【译:“所……得(人、事、物)就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译:问姑娘所想得就是什么,问姑娘思念得就是什么。

)例: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来得钱所谋求得就是什么?)✧2、奈何…?若何…?如何…?①【译:“…怎么办?”】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拿了我得玉璧,不给我城,怎么办?)②【译:“为什么…?”“怎么能”】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译:(对楚国作战)不就是从国家利益得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3、何如--- 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①代词性固定结构。

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得方式或事物得性状。

【译:“怎么样”】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樊哙说:“今天得情况怎么样?”②表示比较得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

例:王以为何如其父?(译:大王认为(赵括)比她得父亲怎么样?)✧4、如…何?奈…何?【译:“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译: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译:三老不回来,拿她们怎么样呢?)✧5、"何(奚)以…为"、"何(奚、曷)…为"其中“何”就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译:“为什么(要)…呢”、“怎么…呢”】“以”就是动词,“用”得意思;“为”就是表示疑问得语气词。

【译:“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就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这就是我们鲁国得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6、孰与:与…孰①【译:“跟…比较,哪一个(谁)更…”】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我跟城北得徐公比,谁更美?)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您们瞧廉将军与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呢?)②…哪里比得上…怎比得上…怎如…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译: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二、表示反问✧1、何……之有?【译:“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2、如之何…?【译:“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我得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呢?)✧3、不亦……乎?【译:“不就是……吗?”不也就是……吗?”】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寻找剑,不就是糊涂吗?)✧ 4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不算就是……吗?"】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不算就是远得小而近得大吗?)✧5、岂(其)……哉(乎、耶)?【译:“难道……吗?”】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人生得)祸患常常就是从细微得事情积累起来得,人得才智勇气往往被她溺爱得事物所困扰,难道只就是伶人才如此吗?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难道就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6、安……哉(乎)?【译:“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但就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得攻势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哪里知道鸿鹄得远大志向呢?)✧7、……非……欤?【译:“……不就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8、宁……耶?【译:“哪里……呢?”】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哪里会想到这里就是掩埋您骸骨得地方呢?)✧9、顾……哉?【译:“难道……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立了志向,难道就不如蜀国边境得僧人吗)✧10、独……哉(耶)?【译:“难道……吗?”】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难道公子您就不可怜您得姐姐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我虽然愚钝难道就怕廉将军吗?)✧11、“其……乎(也、耶)”表揣测:大概(恐怕)…吧; 表希望:“还就是…吧!”;表反问:“难道…吗?”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例:吾其还也。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汇总_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汇总_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汇总_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

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1 .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

可译作什么地方。

例如: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三国志荀或传》)2 ,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

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

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

例如: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3 .何以,即以何的倒装。

表示疑问。

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

例如:何以言之?(《赤壁之战》)4 .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l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2 )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5 .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愚会移山》)6 .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如: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7 .何如,常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

何如还经常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怎么样。

例如:l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2 )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谢曰:右军胜林公。

(《世说新语》)8 .何遵,表示问原因,译为怎么。

例如:此何速不为福乎?(《塞翁失马》)(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1 .不亦乎,译为不是吧。

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2 ,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3 .何以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

何以即以何的倒置。

何以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

可译作用(要)做什么例如: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击飞列传》))4 .何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

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人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洁。

可译作有什么呢。

例如:宋何罪之有?(《公输》)5 .何有于......,表反话,可译作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1. 何所……?(所……是什么?)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谁(什么)”。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的钱谋求的是什么?2.奈何……?(……怎么办?为什么……?)《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3.如……何;奈……何?(拿……怎样呢?)《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4.孰与……?(与……比,哪个…?)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

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

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

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译文: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畜养起来而控制它呢?5.安……乎?(怎么……呢?)《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6.独……耶?(难道……吗?)《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7.何如代词性固定结构。

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

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表示反问1.何……哉(也)?(怎么能……呢?)《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2.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崤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壁之故欺秦邪?3.安……哉(乎)?(哪里……呢?)《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4.不亦……乎?(不是……吗?)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

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

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

6、非……与?——不是……吗? 例句:子非三闾大夫与?《屈原列传》 7、安能……;何能……;何得……——怎么能? 例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徐公何能及君也? 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晋书》 8、安乎?安……哉……?——怎么……呢?哪里……呢? 例句: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9、不亦……乎?不为……乎?——不是……吗?不也……吗?不 会……吧!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其……与(乎)——难道……吗? 例句:其可怪也与?《师说》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岂……乎(哉)?——难道……吗? 例句: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虽万被戳,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4、独……哉?——难道只是……吗? 例句: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 5、何……之有?有何……?——有什么……呢?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有何厌?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
七、其他固定句式
1、无以、无从。多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 例句: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 2、有以。多译作“有用来……”的办法。 例句: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句: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句: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辞》
5、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 法”。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舟已行矣 不是太糊涂了吗? 译:不是太糊涂了吗?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习后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的吗? 译:学习后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的吗?
1、“岂.....乎(岂.....哉)” 、 乎岂 哉
这一形式的固定句式, 这一形式的固定句式,大多用来表感叹语气或反诘语 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怎么... 呢” 难道 吗 怎么 的语气。 ‘‘独 邪 的语气。 “岂.....邪”、独.....哉”、‘‘独.....邪” 邪 哉
2、“不亦.....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 、 不亦 乎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
吗”、“难道不.....吗” 难道不 吗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将筋疲力尽,远方的主人已经防备我们, 译:军队将筋疲力尽,远方的主人已经防备我们,恐怕不 行吧! 行吧!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1)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日夜望将军至, 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 译: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2)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怎么可以一切以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译:怎么可以一切以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王吗? 译: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王吗? (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相如虽驽, 相如虽驽 独畏廉将军哉? 相如虽然愚劣无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译:相如虽然愚劣无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高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高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高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一、表示疑问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

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译文:问女儿所思的是什么,所忆的是什么。

【例】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的钱用来干什么?2.奈何……?可译为“……怎么办”。

【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拿了我们的璧,却不给我们城池,怎么办?还可译为“为什么……”。

【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译文:为什么夺取它们的时候一丝一毫都不放过,用起来却像抛泥洒沙一般不珍惜?3.何如;何若;奚如;胡如;奚若(1)代词性固定结构。

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事怎么样?”(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

【例】王以为何如其父?(《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跟他的父亲比怎么样?4.如……何?奈……何?可译为“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拿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例】且为之奈何?(《鸿门宴》)译文:将对这件事怎么样?5.何(奚)以……为;何(奚、曷)……为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文:现在别人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那鱼和肉,为什么要辞别呢?【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译文:项王笑着说:“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河干什么呢?”【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到九万里高空才向南飞呢?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谁)……”。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汇总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汇总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汇总1、得以:(可译为“能够”。

)①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所以,蓼洲周公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被赠予美好光明的谥号,荣耀于身死之后,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做座坟墓,把他们的姓名排列于大堤之上,四方人士经过此地没有不下拜而哭泣的,这实在是百世一遇的遭遇呀!)2、俄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口技》3、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宗十思疏》(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4、而已:(可译为“罢了”。

)①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勾践灭吴》(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③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祭十二郎文》(我应当在伊水和颍水之畔置几顷田地,来度过我的晚年,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期望他们长大成人;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他们出嫁,我的心愿不过如此罢了!)5、何乃:(可译为“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①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阿母对府吏说:“你的见识为什么这么短小!”)6、既而:(可译为“随后,不久”。

文言文 固定句式

文言文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表示疑问: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例: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所……的是什么例: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例: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表示反问8.何……哉(也):怎么能……呢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9.何……为:为什么要……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11.如之何……:怎么能……呢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14.不亦……乎:不是……吗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5. ……非……欤:……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16.宁……耶:哪里……呢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17.顾……哉:难道……吗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8.独……耶(乎):难道……吗例: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表示感叹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20.直……:只不过……罢了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21.惟……耳:只是……罢了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例:吏呼一何怒!《石壕吏》23.亦……哉:也……啊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文言文固定句式整理

文言文固定句式整理

文言文固定句式整理一、表示疑问(一)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例】1.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财物时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二)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例】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2.“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三)何以……? (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例】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凭什么使自己在赵国安身立足呢?)2.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四)何所……? (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例】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五)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例】1.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2.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六)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例】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七)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例】1.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蒋琬问道:"现在幼常(马谡)因为有罪而被处死,已经整肃了军纪,丞相为什么反而哭了呢?")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二、表示反问(一)何……哉(也)? (可译为“怎么能……呢?")【例】1.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被雇来种地的,哪里能富贵呢?)2.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二)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刀子和砧板,我们就像砧板上待割的鱼和肉,还告辞做什么呢?) (三)何……之有? (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例】1.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四)如之何……? (可译为“怎么能……呢?")【例】1.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五)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例】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2.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六)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例】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豫州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七)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八)……非……欤? (可译为“……不是……吗?")【例】1.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九)宁……耶? (可译为“哪里……呢?")【例】1.当时虽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十)顾……哉? (可译为“难道……吗?")3/5【例】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十一)独……耶(乎、哉)? (可译为“难道……吗?")【例】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即使才能低下,难道害怕廉将军吗?)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祸患常常在细微处累积,智慧和勇气多被所沉溺的事物困住,难道仅是听信伶人才会这样吗?)三、表设问(一) 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例】1.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为什么搜刮人民(de)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②“求,尔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可译为“所……(de)是什么”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de)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怎么能说得完呢)2.何……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de)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de)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de)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de)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de)吗)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de)埋骨所在呢)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1.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de)衰败啊)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4. 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①吏呼一何怒石壕吏5.亦……哉(可译为也……啊)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de)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6.……何如哉(可译为该是怎样(de)呢)①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②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1.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说:“冉求,这恐怕是你(de)过错吧)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de)大臣,恐怕太晚了吧”)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de)感情,能没有不同吗)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de)饮食该不会减少吧)3.其……欤(兼表反问)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de),现在他们(de)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de)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①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①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3.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①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百仞高(de)山,载重(de)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为山势逐渐倾斜.)1、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de)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①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de),请允许臣作剑舞)”2、有以.(可译为“有用来……(de)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袁州(de)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de)方法.)3、有所.(可译为“有……(de)”(人、物、事),有什么……;有……(de)地方,有……(de)原因,有……(de)办法.)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如今臣是一个亡国(de)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de)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些自己(de)兴趣,我独爱美习以为常.)4、无所.(可译为“没有……(de)”(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①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现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取用,妇女没有谁受宠幸,这说明他(de)志气不小啊)②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勾践灭吴(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de)国家,三江环绕着两国(de)国土,两国(de)人民都没有迁移到别(de)地方去(de).)5.比及(可译为“等到......(de)时候”)①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de)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de)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②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de)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1、见……于……:(可译为“被”.)①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现在这条溪水却被愚字玷辱,那是什么原因呢)2、为……所……:(可译为“被”.)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如果不这样,你们这些人将都被刘邦俘虏)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有这样(de)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de)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de)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de)威势所胁迫啊)③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东南飞1“唯……是……,(“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de)唯一性,可译为“只”.)①唯命是从.2……何……之有①宋何罪之有公输②夫晋何厌之有左传(晋国怎么会满足呢)③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de)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1.诚……则……:(可译为“如果……那么(就)……”.)①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否则:(可译为“如果不……就…….不然(de)话……就…….”)①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不然(de)话,不能继承先烈(de)遗志并且使它发扬光大,仅仅对这些遗事空发感慨(不付诸行动),这实在是活着(de)人(de)莫大羞辱啊)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既然这样,那么诸侯(de)土地有限,强暴(de)秦国(de)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泰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4.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de)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de)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de)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de)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5.自非:(可译为“如果不是,除非是”.)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1.然而:(可译为“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七十岁(de)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de),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de)事.)②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2.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①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de)头发将要变得全白,松动(de)牙齿将要脱落.)1、得以:(可译为“能够”.)①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所以,蓼洲周公(de)忠义显露在朝廷,被赠予美好光明(de)谥号,荣耀于身死之后,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做座坟墓,把他们(de)姓名排列于大堤之上,四方人士经过此地没有不下拜而哭泣(de),这实在是百世一遇(de)遭遇呀)2、俄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①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3、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de),更何况明智(de)人呢)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4、而已:(可译为“罢了”.)①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践灭吴(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de),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③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祭十二郎文(我应当在伊水和颍水之畔置几顷田地,来度过我(de)晚年,教育我(de)儿子和你(de)儿子,期望他们长大成人;抚养我(de)女儿和你(de)女儿,等到他们出嫁,我(de)心愿不过如此罢了)5、何乃:(可译为“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①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阿母对府吏说:“你(de)见识为什么这么短小”)6、既而:(可译为“随后,不久”.)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其后就以吴地人民暴乱报告朝廷,追究、处死五人: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也就是现在一起埋在墓中(de)人.)7、既……且……:(可译为“又……又……”.)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离骚(贬黜我既因为用香蕙做佩带啊,又重给我加上采集芳芷(de)罪名.)8.可得:(可译为“可以,可能.”)①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9.可以:(可译为“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五亩大(de)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de)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②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君子说:学习决不可以停止.)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百亩大(de)田地,不要耽误它(de)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de)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de)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10.乃尔:居然如此,(可译为“竟然如此,这样”.)①何其相似乃尔.11.且夫:(可译为“再说,而且”.)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de)学识,轻视伯夷(de)节义,开始我不相信.)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12.是故:(可译为“所以,因此.”)①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勾践灭吴(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de)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龄长大还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师也就在那里.)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13.是以:(可译为“所以,因此,因而.”)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我所以记下了以上(de)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de)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de)解释太浅陋了.)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陈情表(臣没有祖母抚养,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臣供养,不能安度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有此拳拳奉养之心,不愿放弃奉养(de)责任,远出做官.)14.所谓:(可译为“所说(de),所认为.”)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就是所说(de)在朝廷之上战胜敌国.)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那些儿童们(de)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怎样加句号和逗号(de),不是我所说(de)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de).)③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登泰山记(中间山谷中(de)水绕过泰安城下,这就是郦道元所说(de)“环水”.)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所说(de)天公啊,实在让人难以推测;神明啊,实在让人难以明白这真是天理不可推究,寿命不可预卜啊)15.往往:(可译为“处处,到处;常常.”)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于是,我颇有感慨.古代(de)人在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e)时候,常常有心得,这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事物不加以考察(de).)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垒得到处都是.)③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脚气病,时常发作(de)很厉害.” )16.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我每次看到前人兴怀感慨(de)原因,与我所感叹(de)总象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③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哥哥中年时,去世在南方.当时我和你年纪还都小,跟随嫂嫂送哥哥(de)灵柩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离开过.)④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17.谓……曰……:(可译为“对……说,告诉……说;把……叫做…….”)①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明天一早,您千万不可不尽早来向项王当面赔罪”)②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于是范增起身离席,到帐外召来项羽(de)堂弟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下不了狠心.”)③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我就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④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老婆婆常对我说:“那里,就是你母亲曾经站立过(de)地方.”)18.谓之:(可译为“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①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也被称为华山.)②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沿山向上走五六里,有一个山洞很幽深,走进去感到很寒凉.询问这个洞(de)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山玩水(de)人也没有走到尽头,人们称它为“后洞”,)③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登泰山记(东边(de)那道山谷,古时候把它叫作天门溪水,我们没有到达.)④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这次经过中岭到山顶,也有象门户一样(de)山崖横立在路上,一般人都管它们叫天门.)19.无何:(可译为“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①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山市蒲松龄(不一会儿,看见数十所宫殿,绿瓦上高翘(de)屋檐,好象要腾飞起来(de)样子,才醒悟出这是山中蜃景.)20.毋宁,无宁:(可译为“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①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四五年前(de)一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让我先死,宁愿你比我先死.")21.无庸:(可译为“不用,无须.”)①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22.无由:(可译为“不可能,无法,无从.”)①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没有机会见面,心里不胜思念仰慕.)(不任:客套语)23.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诸侯们很害怕,共同结盟来设法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奇(de)器具、贵重(de)宝物、肥沃(de)土地,用以招纳普天下(de)才士,“合纵”结成同盟,相互联成一体.)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人们互相交往,转瞬间度过一生.)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24.一切:(可译为“一律,一概;权宜,暂且.”)①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大风停下来后,天又一片清朗,原先(de)一切没有了,只剩下孤危(de)城楼一座,直插云霄.)25所以:(可译为“……(de)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de)方法,用来……(de)东西,是用来……(de),用来……(de)地方,用来……(de)人(事),靠它来……(de).“)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靠它来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de)乐趣,确实是很快活(de)啊.)③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怀(de)原因,其基本点是一致(de).)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de)人.)26.以故:(可译为“所以.”)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记(唐代高僧慧褒开始在这座山下建房居住,而死后就葬在这里.由于这个缘故,以后就把这座山称作褒禅山.)②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当时秦王正处在危急之中,来不及召唤阶下(de)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仓卒惊惶失措,不知怎样来杀荆轲,仅仅用空手同荆轲对打.)27.以……故:(可译为“因为……(de)缘故.”)①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这些都是山水中(de)奇景,因为我(de)缘故,都用愚字玷辱了它们.)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28.以是:(可译为“因此.”)①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五蠹(由此说来古代让掉天子(de)职位,其实是丢掉了看门人(de)给养,还摆脱了奴隶般(de)劳役,所以把天下传给别人并不值得称赞.现在(de)县令,一旦自己死了,他(de)子孙接连几代都享受出门乘车(de)特殊待遇,所以人们都很看重这个官职.)②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五蠹(所以说徐偃王推行仁义之道而徐国被消灭了,子贡富有口才和智谋而鲁国还是丢掉了大片土地.由此看来,推行仁义之道、运用口才智谋,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办法.)29.以……为……:(可译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①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然而,当初秦国凭借小小(de)国土和千辆兵车(de)国力,却迫令八州诸侯称臣,使原先位处同列(de)诸侯入秦朝拜,达一百多年之久.然后把天地四方当作家,把殽山和函谷关当作宫墙.谁料陈涉一人起来发难,秦朝(de)社稷就毁灭了,国君死在别人(de)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③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既然让自己(de)心志受形体来驱使,那又为什么还要伤感而独自悲哀呢)④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被称为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

牢牢掌握这些句式的变化,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有很大帮助。

一、表陈述语气1. 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2. 有所、无所,分别译为有、没有。

3. 何以,表示询问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译为凭什么、依据什么。

4. 所以,表示原因或凭借,译为的原因或的方法(根据)、用来等。

5. 以为、以为,译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6. 比及,译为等到的'时候。

二、表判断语气1. 唯(顾、直)耳,译为只是罢了。

2. 之谓、其之谓也、其之谓,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

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

前面加语气副词其,翻译时可加上大概吧,表商量、推测的语气。

3. 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三、表委婉推测语气1. 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

2. 其乎,译为大概吧。

3. 无乃乎、毋乃乎,译为恐怕吧、只怕吧。

四、表疑问语气1. 如何、若何、奈何,分别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2. 如何、奈何、若何,表示对事情不知该如何处置、对付,译为对怎么样、对该怎么办呢。

3. 何为、何(奚)以为,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4. 何以耶,译为怎么能呢。

五、表反问语气1. 岂哉(欤、乎、乎哉),译为难道吗、怎么呢。

2. 庸乎、其庸乎,译为难道吗、哪里呢。

3. 况乎,译为何况呢。

4. 其乎,译为难道吗。

5. 何哉,译为怎么呢。

6. 安得也哉,译为怎么能够呢。

7. 何之有,译为有什么呢。

8. 况欤,译为何况呢。

六、表感叹语气1. 何其、一何,译为多么、何等。

2. 亦哉,译为也啊。

七、表选择语气与使毋宁、与其宁、与其孰若,译为与其不如。

八、表比较语气孰与、与孰,译为与相比,谁。

高中文言文阅读: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阅读: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阅读: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1.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

例子是很多的。

如: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

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

“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2.……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它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

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如下面的例子: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

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

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

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

请看下面例句: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

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

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

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4。

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6。

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7。

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1。

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梁惠王说:“不行。

文言文固定句式整理

文言文固定句式整理

文言文固定句式整理文言文固定句式1【而已】: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2【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3【而况】何况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石钟山记》4【既而】不久,一会儿。

5【何如】怎么样、什么样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6【若何】【何若】【若……何】【奈何】【奈之何】怎么、怎么样、对……怎么样、把……怎么样.①取吾璧,不予我城, 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7【何以】即“以何”:拿什么、凭什么①何以言之?《赤壁之战》②何以战?<<曹刿论战>>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8【无何】不久、没多久9【何乃】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10【无乃】表猜测“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1【乃尔】这样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12【何其】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13【何所】即“所何”,可译作“……干什么用”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14【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15【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16【至若】【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表另起话题,引起论述。

近似“要说那”、“像那”“如果说到”的意思。

有时不译。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②至若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③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17【之属、之伦、之徒】:之类、这一类的…18【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肴之战》19【所以】(1).表凭借: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复习——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二)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世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序》)——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沛公)“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8、是故,是以(以是)“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

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在,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

(《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方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难道真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14、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样样呢?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呢”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消遣,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23、安能、何能、何得译为“怎么能”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民笑颜!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24、何……为(wéi)/哉、何以……为(wéi)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

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例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25、唯(惟)……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

含强调意义。

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得副词,可译为“只”;“之(是)”是标志宾语前置得结构助词。

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

①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

(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②惟弈秋之为听。

(《孟子•告子上》)译文: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26、何……之有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

含反问语气。

其中“何……”是宾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有”是谓语动词。

可译为“有什么……”。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用处?27、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

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28、诚……则……译为“如果……那么(就)……”,例: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谏太宗十思疏》(如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②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29、既……且……译为“又……又……”。

例: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贬黜我既因为用香蕙做佩带啊,又重给我加上采集芳芷的罪名。

)30、谓……曰……译为“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例:孟子谓齐宣王曰。

31、无以……为译为“用不着”。

例:“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32、以……故……译为“因为……所以……”33、何所……?译为“所……的是什么?”。

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34、安(宁)……哉/乎?译为“怎么……呢?”“哪里……呢?”,例:①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5、独……耶(哉/乎)?译为“怎么在……呢?”例: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36、何其……也!译为“怎么那么……啊!”37、直……耳!译为“只不过……罢了!”,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38、庶几……欤?译为“或许……吧?”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39、其……其……也……?译为“是……还是……呢?” 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0、何如哉?译为“该是怎么样的呢?”,例: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41、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例: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42、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43、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那么我就可以偿还此前受辱的欠债,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我还会后悔吗?)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③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44、……非……欤?(可译为“……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45、宁……耶?(可译为“哪里……呢?”),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46、顾……哉?(可译为“难道……吗?”)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47、.……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例: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48、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例: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

何则?陵迟故也。

(百仞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为山势逐渐倾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