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平面的基本性质
∴过不共线的三点A,B,C有一个平面 (公理3)
∵B∈ ,C∈ ∴a (公理1)
∴过点A和直线a有一个平面
(唯一性)
又由公理3,经过不共线的三点A、B、C的平面
只有一个 ∴经过a和平点面的A基本的性质平面只有一个.
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唯一确定一个平面。
a
βb
C
数学语言表示:
直 线 a bC 有 且 只 有 一 个 平 面 , 使 得 a, b.
平面的基本性质
一.平面的概念:
光滑的桌面、平静的湖面等都是我们熟悉的 平面形象,数学中的平面概念是现实平面加以抽 象的结果。
二.平面的特征:
观察思考
平面没有大小、厚薄和宽窄,平面在空间是 无限延伸的。
三.平面的表示方法:
平面可以用小写的希腊字母或大写的英文字 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字母表示。
察 思
问题2 如图,两个平面只有一个公共点,是吗? 考
?
问题3 照相机架为什么只有三只脚?自行车只用
一只撑脚?
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BAAB
B A α
l
如果直线l 上所有点都在平面α内就说直线l在平 面α内,或者说平面α经过直线l,否则,就说直 线l在平面α外 应用:
平面的基本性质
推论3.两条平行直线唯一确定一个平面。
βA
Ba b
C
数学语言表示:
直 线 a//b 有 且 只 有 一 个 平 面 , 使 得 a, b.
思考1: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多少个平面? 思考2:四条相交于同一点的直线a,b,c,d并且任意三条都不在同一平 面内,有它们中的两条来确定平面,可以确定多少个平面。
《平面的基本性质》课件
无厚度
平面没有高度,只具有长度和宽度。
由无数个线段组成
平面由无数条线段相连组成,形成各种图形。
平面的基本性质
1
平面上的直线相互作用的规定
2
平面上的直线可以平行、垂直或有其
他特定的相
角度是指由两个线段或直线围成的空 间。
平面上的点与直线的关系
总结
1 明确平面的特征与定义
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无限大、无厚度和无法折叠曲折。
2 控制平面的性质和规则
理解平面上的点与直线的关系,以及角度和夹角的度量规则。
3 应用平面知识到实际中
将平面的应用领域应用到不同领域,如地理学、图形设计和工程学。
点和直线可以在平面上相互交叉、相 连或相切。
平面上直线的夹角
夹角是指两条直线在平面上的交叉程 度,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平面的相关性质
垂直、平行
垂直的线段间的夹角为90度, 平行线始终保持相同的距离。
完美相等与相似的关系
相等的图形的线段和角度完全 相同,相似的图形只需保持比 例关系。
角度的度量与求和
《平面的基本性质》PPT 课件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定义、特征和应用。通过丰富的布 局和图像,旨在使演示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平面的定义
平面是指由无限个线段组成的,并且没有厚度的二维图形。与几何体相比,平面只有两个维度。
平面的特征
无限大
平面在两个方向上是无限延展的,没有边界 限制。
无法折叠曲折
角度通过度量单位(如度或弧 度)来表示,多个角度可以相 加为一个新角度。
平面的应用
地理学中的平面
地图是平面的应用之一,用于表示地球表面 的二维信息。
平面的基本性质
三、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 :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
直线上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A l, B l, A , B l
A•
•B
l
想一想:这个公理有什么作用?
1.检验物体的表面是否平整 2.判断一条直线是否在一个平面内
3.判断点是否在一个平面内
P l且P l
•A
B•
•C
想一想:哪些现象可以用来说明公理3?
1、三脚的板凳才能坐稳! 2、两块合铁和一把锁才能固定门! 3、照相机的支架是三条腿!
A, B, C不共线 A, B, C确定一平面
练习
1.正方体的各顶点如图所示,正方体的三个面所在平 面 A1C1 , A1B, BC1 ,分别记作、、 ,试用适当的符号填 空.
小结:
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及其作用。
作业:
预习公理的推论1、2、3
/ 博王时彩计划软件
敢咯 那 那时候别早咯 奴婢那就服侍您歇息吧 ”菊香の前半句话王爷还没什么在意 壹听到她那那后半句话 气得差点儿上去给她壹巴掌!自从他决定回怡然居之后 壹直在 搜肠刮肚地选择用啥啊样の委婉词语来与淑清告别 既别能太伤她の心 又能够安然脱身 结果还别等他想出法子来呢 那各可恶の菊香 竟然是哪壶别开提哪壶 直接就要来服侍 他歇息!真是要将他活生生气死!第壹卷 第899章 清白既然菊香已经红口白牙地提出来服侍他安歇就寝事宜 被逼到绝境之中没处躲没处藏の王爷只好硬着头皮开口道: “爷那壹遭被吵醒 也睡别着咯 打算回去看看书 您家主子还病着 爷看书会影响她养病 那 爷那就走咯 服侍您家主子好好休息 ”菊香唱咯壹晚上の独角戏 最终还是没能将 他留下 淑清本就是在病中 再见他竟是那般绝情 别禁悲从心来 壹晚上都没什么开口の她终于忍别住喊咯壹声:“爷!”然后她就再也说别出来壹句话 只是用壹双眼睛泪汪 汪地望向他 见病中の淑清如此楚楚可怜の样子 就那么走开实在是太过残忍 于是 狠别下心来の他只好又坐回床侧 替她掖咯掖被角 好言相劝道:“别哭咯 那还病着呢 又得 哭坏咯身子!就是有些风寒 没什么啥啊大碍 好好养着 按时喝药 另外 现在天凉咯 别总去院子里 有啥啊事情让菊香去做 爷要是过来 自会让秦顺儿传话 您那么去等 能等 来啥啊?还别是把身体弄坏咯?”“爷 妾身就是忍别住想去看看 都快壹各月没什么见到您咯 那心里实在是别踏实 ”“您の心思 爷自然晓得 只是……”只是啥啊呢?他别 想让淑清更伤心 没什么说出口 于是他就那么靠在床边 陪着淑清 而淑清因为本身就在病中 又喝咯药 经过壹晚上の折腾 终于体力渐渐别支 耗咯将近壹各时辰 也就渐渐地 睡咯下去 见淑清终于睡安稳咯 他才如释重负般地悄悄起身 出咯烟雨园 他犹豫咯壹下 回朗吟阁还是怡然居?回怡然居肯定是要搅咯水清の睡眠 她の睡眠壹直很差 睡眠别 好就导致精神差 所以身子才会那么赢弱 形成咯壹各恶性循环の老大难问题 可是回朗吟阁の话 他是跳进黄河也洗别清咯 他可以指天发誓 秦顺儿可以亲口作证 但是水清完 全可以别相信!她又没什么亲眼见到他在朗吟阁 她凭啥啊相信?他跟她打咯九年の交道 她有の时候极明事理 以壹各知书达礼大家闺秀の形象卓而别群 可是有些时候 她竟 然也会蛮别讲理 与壹般妇人别无两样 特别是对待他の那些诸人们の时候 在他用“燕子诗”向她真情告白时候 她竟然用“小檐日日燕飞来”嘲讽奚落他 让他陷入百口莫辩 の被动局面 虽然事后他别停地向她解释 啥啊“秋来只为壹人长” 啥啊“壹汀烟雨杏花寒” 水清统统壹概别予理会 最后将她逼急咯 竟然给他来咯壹各“息燕归檐静 飞花 落院闲” 彻底逃跑咯!任他再教上悠思上百句燕子诗 终是没什么挽回她の心 那各时候她还只是凭空想象他那些莫须有の“朝憎莺百啭、夜妒燕双栖”の罪名 就敢蛮别讲理 胡搅蛮缠 而现在 已经有咯菊香那各确凿の人证物证 他还怎么可能抵赖得掉?第壹卷 第900章 温暖 在打扰水清睡眠和证明自己清白那壹对矛盾问题の反复权衡之下 他终 于选择咯回怡然居 他怕她又从他の掌心逃跑咯 以前她の每壹次逃跑 都是他姑息纵容の结果 也是担心将她逼得太紧咯 原本他在水清心目中の形象就别佳 若是追她追得太紧 再在她印象中留下壹各无耻好色之徒の恶名 更是要弄巧成拙 导致两各人关系更加恶化 无可奈何之下 每壹次他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从他の掌心中溜走 任由她绝决地离去 却是 壹丁点儿都别敢对她用强 当然 除咯在香山 那壹次 他是真真地被她气着咯 第壹次对她动用咯武力 而现在 当他品尝到如此甜美の爱情之后 再也别想将风筝の线放得太长 他怕自己手中の那根线 禁别住狂风暴雨の袭击而折断 徒留追悔莫及 虽然只是短短の十三天 却让他有壹种前二十多年都白活咯の感觉 从前 诸人对他而言只是诸人 而现在 他既将水清当作自己の诸人 更将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1)
课题:10.1平面的基本性质课题:10.1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并学会应用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2. 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和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应用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创设主题式故事情境,增强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进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唯物主义观念教育。
(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平面的基本性质。
因为研究空间图形时,往往将有关点、线归结到一个平面内,再利用平面图形的性质解决。
所以要求学生对基本性质有较深刻的理解。
【教学难点】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因为平面的基本性质既抽象又枯燥,而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想象和思维都较弱,所以掌握与运用三个平面的基本性质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多媒体将具体与抽象、感性与理性、动手与动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进行思考、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等学法。
根据中职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尽量从直观入手,因此考虑通过创设既靠近生活,又体现数学本质,并且能从情感上激发学生主动、深入思考的有效情境(主题式故事情境)作为载体的启发式教法。
【教学过程】图9−5公理1作为判断和证明直线是否在平图9−8反映了只要“两面共一点”,就两面共一线,且过这一点,线唯把信封的一角竖立在桌面上,那么信封所在平面和桌面所在平面只交于一点,对吗?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是棱A1B1上的中点,画出C1三点所确定的平面α与长方体表面的交线。
平面的基本性质
三、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直线上 公理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 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 注 : ①这时我们说直线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直线 ②符号表示:若A∈l, B∈l,A∈α, B∈α, 则 l ⊂ α . 符号表示 若 ∈ ∈ ∈ ∈ 是借用集合的符号,点 不在直线 不在直线l上 直线 直线l不 ③∈, ⊂ 是借用集合的符号 点A不在直线 上,直线 不 内记作什么? 在平面α内记作什么 A∉l l⊄α ∉ ⊄ 作用: 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④作用 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α
A B
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 公理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共点 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只要它们有公共点 只要它们有公共点,它们就是相 注: ①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 只要它们有公共点 它们就是相 交的位置关系,交集是一条直线 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α 交集是一条直线.(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交的位置关系 交集是一条直线 且交线有且只有一条 符号表示:若 ∈ ②符号表示 若P∈α, P∈ β ,则 α ∩ β =l且P∈l . ∈ 且 ∈ A 作用: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③作用 判断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 找两个平面的交线, 证明点共线或线共点的依据。 证明点共线或线共点的依据。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 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注: ①过一点、两点或一直线上的三点都可以有无数个平面, 过一点、两点或一直线上的三点都可以有无数个平面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不一定有平面.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不一定有平面 ②“有 是说明图形存在,即存在性 只有一个” 即存在性;“ ②“有”是说明图形存在 即存在性 “只有一个”说明图 形唯一,即唯一性 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即唯一性;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形唯一 即唯一性 本定理强调的是存在和唯一两方面 符合某一条件的图形既然存在且只有一个,说明图形 ③符合某一条件的图形既然存在且只有一个 说明图形 是确定的,因此 有且只有一个” 因此“ 确定”是同义词; 是确定的 因此“有且只有一个”和“确定”是同义词 过不共线三点A、 、 的平面又可记为 平面ABC”; 的平面又可记为“ ④过不共线三点 、B、C的平面又可记为“平面 ” 作用:确定平面的依据 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确定平面的依据.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⑤作用 确定平面的依据 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的依据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4个
(2)共点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1个或3个
D1
C1
O
A1
B1
D A
C B
D A
C B
D1 A1
C1 B1
小结
1、平面的基本性质:三公理三推论 2、公理化方法:从一些原始概念(基 本概念)和一些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 (公理)出发,运用逻辑推理,推导 出其他命题和定理的方法叫公理化方 法。
观察下列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B
桌面α
A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 直线上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直线在平面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符 符号号语表言:示:
Al, B l,且A , B l
α
A
B
公理1的作用:
一 是可以用来判定一条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即 要判定直线在平面内,只需确定直线上两个 点在平面内即可;
符号语言:
P P
l且P
l
公理3的作用:
一 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即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 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交;
二 是判定点在直线上,即点若是某两个平面的公 共点,那么这点就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三.两平面两个公共点的连线就是它们的交线
β
α
(×)
(×) (×)
(×) (×)
2、(1)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一.平面的概念及特征:
平面没有大小、厚薄和宽窄,平面在空间是无限延伸的。
二.平面的表示:
几何画法:通常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
D
C
α A
符号表示:
B
α
平面ABCD 平面AC
三.用数学符号来表示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的必修二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高中数学的必修二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知识点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巩固平面的基本性质即四条推断出公理和三条推论.(2)能使用公理和推论进行解题.2、过程与方法:(1)体验在空间确定一个平面的过程与方法;(2)掌握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质证明三点共线、三线共点、多线共面的方法。
3、情感成见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态度,慎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即三条推论.教学难点准确运用三条公理和推论解题.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问题1:空间共点的三条直线二维能确定几个平面?空间互相对角线平行的三条直线呢?问题2:如何判断办公桌的四条腿内则的底端是否在一个平面内?二、温故知新公理1一处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两个一个公共设施点,那么它们还有其它公用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经过这个公共给定点的一条直线.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直角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平行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4(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把作出以上各公理及推论进行对比:三、数学运用基础训练:(1)已知:;求证:直线AD、BD、CD共面.证明:——公理3推论1——公理1同理可证,,直线AD、BD、CD共面【解题反思1】1。
逻辑要严谨2.书写要规范3.证明共面的步骤:(1)确定平面——公理3及其3个推论(2)证线“归”面(线在面内如:)——公理1(3)作出结论。
变式1、如果直线两两交汇,那么这三条直线是否共面?(口答)变式2、已知空间不共面的二点,过其中任意三点可以三维空间确定一个平面,由这四个一两个点能确知几个平面?变式3、四条线段顺次首尾连接,所得的图形一定是平面曲面图形吗?(口答)(2)已知直线满足:;求证:直线证明:——公理3推论3——公理1直线共面提高训练:已知,求证: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思路分析:考虑由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直线c,l在此平面上,但十分困难。
4.2《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会用符号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理解关于平面的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重点、难点】能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语言描述三个公理,理解关于平面的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核心素养】1. 通过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2.借助于三个基本事实与推论的应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新课讲解】(1)平面的基本性质①公理1: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基本事实1也可简单地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公理2: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用符号表示为:⎭⎬⎫A ∈αB ∈α⇒AB ⊂α. 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用符号表示为: ⎭⎬⎫P ∈αP ∈β⇒α∩β=l 且P ∈l . (2)基本公理的推论①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②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深入学习】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C .四边形是平面图形D .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D [A 错误,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B 错误,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C 错误,四边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D正确,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例2.证明: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解]已知:如图所示,l1∩l2=A,l2∩l3=B,l1∩l3=C.求证: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法一:∵l1∩l2=A,∴l1和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B∈l2.又∵l2⊂α,∴B∈α.同理可证C∈α.又∵B∈l3,C∈l3,∴l3⊂α.∴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法二:∵l1∩l2=A,∴l1,l2确定一个平面α.∵l2∩l3=B,∴l2,l3确定一个平面β.∵A∈l2,l2⊂α,∴A∈α.∵A∈l2,l2∈β,∴A∈β.同理可证B∈α,B∈β,C∈α,C∈β.∴不共线的三个点A,B,C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一、知识梳理 一)平面1.特征:①无限延展 ②平的(没有厚度) ,平面是抽象出来的,只能描述,如平静的湖面,不能定义.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2.表示: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α,平面AC 等.3.画法:通常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1)一个平面: 当平面是水平放置的时候,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 ,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1(1).(2)直线与平面相交,如图1(2)、(3),:(3)两个相交平面:画两个相交平面时,先定位,后交线,邻边依次添,若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应把被遮住部分的线段画成虚线或不画(如图2).4.点、线、面的基本位置关系如下表所示:b A =a βαB AβBAαβBAααβa图 2A(1aαa α⊂ 直线a 在平面α内. aα a α=∅ 直线a 与平面α无公共点. aAα a A α=直线a 与平面α交于点A .l αβ=平面α、β相交于直线l .点可看成元素,直线和平面可看成集合,符号“∈”只能用于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的关系,“⊂”和“ ”的符号只能用于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虽然借用于集合符号,但在读法上仍用几何语言. 例1、将下列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1)A α∈,B β∈,A l ∈,B l ∈; (2)a α⊂,b β⊂,//a c ,b c p =,c αβ=.说明:画图的顺序:先画大件(平面),再画小件(点、线). 例2、将下列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1)点A 在平面α内,但不在平面β内; (2)直线a 经过平面α外一点M ;(3)直线l 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即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 .)例3、在平面α内有,,A O B 三点,在平面β内有,,B O C 三点,试画出它们的图形.二)三条公理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把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归纳成三条公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BA α应用: ①判定直线在平面内;②判定点在平面内.模式:a A A a αα⊂⎧⇒∈⎨∈⎩.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应用:①确定两相交平面的交线位置;②判定点在直线上.指出:今后所说的两个平面(或两条直线),如无特殊说明,均指不同的平面(直线).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应用:①确定平面;②证明两个平面重合.实例:(1)门:两个合页,一把锁;(2)摄像机的三角支架;(3)自行车的撑脚. 例4、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平面的基本性质》教案章节一:平面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平面的基本概念,包括平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让学生掌握平面的性质,如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和平面的包含关系。
1.2 教学内容平面定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厚度的二维空间。
平面表示方法:用希腊字母“π”表示平面。
平面性质: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平面内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1.3 教学步骤引入平面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平面例子。
讲解平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二:平面的基本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平面的连续性、平行的性质和平面的包含关系。
2.2 教学内容平面连续性:平面上的任意两点都可以用一条直线连接。
平面平行性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平面包含关系:一条直线可以包含在平面内,也可以不包含在平面内。
2.3 教学步骤回顾平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平面的性质。
讲解平面的连续性,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讲解平面的平行性质,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讲解平面的包含关系,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三:平面的画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的画法,包括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和平面的方程。
3.2 教学内容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平面可以用方程表示,如Ax + By + C = 0。
平面方程的求法:通过已知的平面上的点和平面的法向量来求解平面方程。
3.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回顾平面的概念和性质,引出平面的画法。
讲解平面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说明。
讲解平面方程的求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证明来加深理解。
章节四:平面与直线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面与直线的关系,包括平面与直线的相交和平行。
4.2 教学内容平面与直线的相交:平面与直线相交时,交点称为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平面与直线的平行:平面与直线平行时,直线上的任意点都不在平面内。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
公理1怎样用符号示? 公理1怎样用符号示?
A∈L B∈L A∈α B∈α
直线 L ∩ α
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 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
公理2用符号表示: 公理2用符号表示: P ∈α ∈β
直线AB 直线AB∩
α
公理2说明了空间中的什么问题?它可 公理2说明了空间中的什么问题? 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几何问题? 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几何问题?
直线AA 不在平面AC内 直线 1不在平面 内
· · P
M
C
B
AA1 ∩ 平面 平面AC
平面的基本性质
α
A B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 两点在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 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 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 都在这个平面内. 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应 用:
将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 将一把直尺置于桌面上,通过是否漏光 就能检查桌面是否平整. 就能检查桌面是否平整.
例4
如图9-8,直线AB、BC、CA两两相交, 交点分别为A、B、C,证明这三条直线共面.
三.平面的画法: 平面的画法: )垂直放置的平面: (1)水平放置的平面:(2)垂直放置的平面: )水平放置的平面:
ß a
通常把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0 通常把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
(3)在画图时,如果图形的一部分被另一 )在画图时, 部分遮住,可以把遮住部分画成虚线, 部分遮住,可以把遮住部分画成虚线,也 可以不画。 可以不画。
A, B, C不共线 ⇒ A, B, C确定一平面
讨
论:
你是怎么样来理解公理3 你是怎么样来理解公理3中的 有且只有一个” “有且只有一个” 这句话的 ? 有且只有一个” 含义: 答:“有且只有一个”的 含义: 是存在性和唯一性。 是存在性和唯一性。 注意: 注意: 条件中提到三点不共线的含义。
平面、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平面、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回顾:包括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其中公理3,推论1,推论2,推论3分别提供了构造平面的四种:(1)选不共线的三点(2)选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3)选两条相交直线(4)选两条平行直线二、证明共面的两种方法:1、构造一个平面,证相关元素在这个平面内;2、构造两个平面,证能确定平面的元素同在这两个平面内(同一法)。
例1.已知a//b, A∈a, B∈b, C∈b.求证:a,b及直线AB,AC共面。
思路(1):由a//b可确定平面α,再证ABα,ACα;思路(2):由a//b可确定平面α,由直线AB,AC可确定平面β。
因为α,β都经过不共线的三点A、B、C,所以α,β重合。
思路(3):在思路(2)中的平面β,还可以由不共线的A,B,C三点来构造,或者由点A与直线b来构造。
另外,同学们在书写证明过程的时候,一定要把公理及推论的题设交待清楚,建议同学们书写时注明理由,如下所示:写法(一):证明:∵a//b(已知)∴a,b确定一个平面α(推论3)∵A∈a, b∈b, c∈b(已知)∴A∈α,B∈α,C∈α∴直线ABα,直线ACα(公理1)∴a,b,AB,AC共面。
写法(二):证明:∵a//b(知)∵a,b确定一个平面α(推3)∴A∈α,B∈b, C∈b(已知)∴a经过A,B,C三点,∵AB∩AC=A ∴直线AB,AC确定一个平面β(推论2)∴β经过A,B,C三点,∵A∈a,B∈b, C∈b, a//b(已知)∴A,B,C不共线∴α与β重合(公理3)∴a, b,AB,AC共面。
关于同一法证题的思路,请同学们再看一道例题。
例2.如果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和同一条直线相交,求证:这四条直线共面。
分析:这是一个文字命题,要求画图,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
另外,在写已知,求证时,要尽量忠实原文的意思。
已知:a//b//c,a∩d=A,b∩d=B,c∩d=C求证:a,b,c,d共面。
立体几何知识归纳+典型例题+方法总结
立体几何知识归纳+典型例题+方法总结一、知识归纳1.平面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三个公理及推论,会说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1)证明点共线的问题,一般转化为证明这些点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依据:由点在线上,线在面内,推出点在面内),这样可根据公理2证明这些点都在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上.(2)证明共点问题,一般是先证明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这点在第三条直线上,而这一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这第三条直线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3)证共面问题一般先根据一部分条件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证明其余的也在这个平面内,或者用同一法证明两平面重合.2. 空间直线(1)空间直线位置关系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无公共点(2)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右图).(直线与直线所成角]90,0[︒︒∈θ)(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οο∈θ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3)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段的长度.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注]: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3.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1)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3)直线和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4)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指直线与平面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若PA⊥α,a ⊥AO ,得a ⊥PO (三垂线定理),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亦成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PO A a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5)a.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b.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4. 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1)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2)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推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注]:一平面内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4两个平面垂直判定一: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两个平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判定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注:如果两个二面角的平面分别对应互相垂直,则两个二面角没有什么关系.(5)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推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平面,则它们交线垂直于第三平面.简证:如图,在平面内过O 作OA 、OB 分别垂直于21,l l ,因为ααββ⊥⊂⊥⊂OB PM OA PM ,,,则OB PM OA PM ⊥⊥,.所以结论成立 b.最小角定理的应用(∠PBN 为最小角) 简记为: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且又比交线夹角补角一半长,一定有4条.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比交线夹角补角小,一定有2条.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大,又与交线夹角相等,一定有3条或者2条. 成角比交线夹角一半小,又与交线夹角一半小,一定有1条或者没有.5. 棱柱. 棱锥(1)棱柱a.①直棱柱侧面积:Ch S =(C 为底面周长,h 是高)该公式是利用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得出的.②斜棱住侧面积:l C S 1=(1C 是斜棱柱直截面周长,l 是斜棱柱的侧棱长)该公式是利用斜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为平行四边形得出的.b.{四棱柱}⊃{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PαβθM A B O柱}⊃{正方体}.{直四棱柱}I {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c.棱柱具有的性质:①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②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d.平行六面体:定理一: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 [注]:四棱柱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交于一点.定理二: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推论一: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为γβα,,,则 1cos cos cos 222=++γβα.推论二:长方体一条对角线与同一个顶点的三各侧面所成的角为γβα,,,则2cos cos cos 222=++γβα. (2)棱锥:棱锥是一个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注]:①一个三棱锥四个面可以都为直角三角形.②一个棱柱可以分成等体积的三个三棱锥;所以棱柱棱柱3V S h V ==. a.①正棱锥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注]:i. 正四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ii. 正四面体是各棱相等,而正三棱锥是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底棱不一定相等iii. 正棱锥定义的推论:若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即侧棱相等);底面为正多边形. ②正棱锥的侧面积:'Ch 21S =(底面周长为C ,斜高为'h ) ③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射影公式:αcos 底侧S S =(侧面与底面成的二面角为α) 附:以知c ⊥l ,b a =⋅αcos ,α为二面角b l a --.则l a S ⋅=211①,b l S ⋅=212②,b a =⋅αcos ③ ⇒①②③得αcos 底侧S S =.注:S 为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可分别求多个三角形面积和的方法). b.棱锥具有的性质:①正棱锥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②正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c.特殊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位置:①棱锥的侧棱长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②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的外心. ③棱锥的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l abc多边形内心.④棱锥的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底面多边形内心.⑤三棱锥有两组对棱垂直,则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三角形垂心.⑥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则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为三角形的垂心.⑦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0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此点到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半径;⑧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I 是四面体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到各面的距离等于半径.(3)球:a.球的截面是一个圆面.①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②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 b.纬度、经度:①纬度:地球上一点P 的纬度是指经过P 点的球半径与赤道面所成的角的度数.②经度:地球上B A ,两点的经度差,是指分别经过这两点的经线与地轴所确定的二个半平面的二面角的度数,特别地,当经过点A 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时,这个二面角的度数就是B 点的经度.附:①圆柱体积:h r V 2π=(r 为半径,h 为高) ②圆锥体积:h r V 231π=(r 为半径,h 为高) ③锥体体积:Sh V 31=(S 为底面积,h 为高)(1). ①内切球: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设边长为a ,a h 36=,243a S =底,243a S =侧,得R a R a a a ⋅⋅+⋅=⋅2224331433643a a a R 46342334/42=⋅==⇒. 注:球内切于四面体:h S R S 313R S 31V 底底侧ACD B ⋅=⋅+⋅⋅⋅=-. ②外接球:球外接于正四面体,可如图建立关系式.6. 空间向量(1)a.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亦称平行向量,指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b.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0(≠a ,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具有唯一性),使b a λ=.c.共面向量:若向量a 使之平行于平面α或a 在α内,则a 与α的关系是平行,记作∥α.d.①共面向量定理:如果两个向量b a ,不共线,则向量与向量b a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x 、y 使y x +=.②空间任一点...O .和不共线三点......A .、.B .、.C .,则)1(=++++=z y x OC z OB y OA x OP 是PABC 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 (简证:→+==++--=AC z AB y AP OC z OB y OA z y OP )1(P 、A 、B 、C 四点共面)注:①②是证明四点共面的常用方法.(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c b a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c z b y a x p ++=.推论: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 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 z y x ++=(这里隐含x+y+z≠1). O BDO R注:设四面体ABCD 的三条棱,,,,d AD c AC b AB ===其中Q 是△BCD 的重心, 则向量)(31c b a AQ ++=用MQ AM AQ +=即证.对空间任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满足OP xOA yOB z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则四点P 、A 、B 、C 是共面⇔1x y z ++=(3)a.空间向量的坐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 轴是横轴(对应为横坐标),y 轴是纵轴(对应为纵坐标),z 轴是竖轴(对应为竖坐标). ①令=(a 1,a 2,a 3),),,(321b b b =,则),,(332211b a b a b a b a ±±±=+,))(,,(321R a a a a ∈=λ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b a ++=⋅ ,a ∥)(,,332211Rb a b a b a b ∈===⇔λλλλ332211b a b a b a ==⇔ 0332211=++⇔⊥b a b a b a .222321a a a ++==(向量模与向量之间的转化:a a =⇒•=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232221232221332211||||,cos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ρρρρρρ(a =123(,,)a a a ,b =123(,,)b b b ). 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212212212)()()(z z y y x x d -+-+-=.b.法向量:若向量a 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α,记作α⊥a ,如果α⊥a 那么向量a 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c.向量的常用方法:①利用法向量求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射线,其中α∈A ,则点B 到平面α||n . 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d = (12,l l 是两异面直线,其公垂向量为n r ,C D 、分别是12,l l 上任一点,d 为12,l l 间的距离).③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sin ||||AB m AB m β⋅=u u u r u r u u u r u r (m u r 为平面α的法向量). ④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21,n n 分别是二面角βα--l 中平面βα,的法向量,则21,n n 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21,n n 方向相同,则为补角,21,n 反方,则为其夹角).d.证直线和平面平行定理:已知直线⊄a 平面α,α∈∈D C a B A ,,,,且C 、D 、E 三点不共线,则a ∥α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μλ,使μλ+=.(常设μλ+=求解μλ,若μλ,存在即证毕,若μλ,不存在,则直线AB 与平面相交).AB二、经典例题考点一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 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外任一点,满足条件122555OP 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试判断:点P 与,,A B C 是否一定共面?解析:要判断点P 与,,A B C 是否一定共面,即是要判断是否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AP xAB y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或对空间任一点O ,有OP OA x AB y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答案:由题意:522OP OA OB O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2()OP OA OB OP OC OP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2AP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即22PA PB P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所以,点P 与,,A B C 共面.点评:在用共面向量定理及其推论的充要条件进行向量共面判断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充要条件形式,然后对照形式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运算.2.如图,已知矩形ABCD 和矩形AD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点M ,N 分别在对角线BD ,AE 上,且13BM BD =,13AN AE =.求证://MN 平面CDE .解析:要证明//MN 平面CDE ,只要证明向量NM u u u u r 可以用平面CDE 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DE u u u r 和DC u u u r 线性表示. 答案:证明:如图,因为M 在BD 上,且13BM BD =, 所以111333MB DB D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同理1133AN AD D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又CD B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所以MN MB BA AN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111()()3333DA AB BA AD D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133BA DE =+u u u r u u u r 2133CD DE =+u u u r u u u r . 又CD uuu r 与DE u u u r 不共线,根据共面向量定理,可知MN u u u u r ,CD uuu r ,DE u u u r 共面.由于MN 不在平面CDE 内,所以//MN 平面CDE .点评: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是共面的.与空间的任两条直线不一定共面要区别开.考点二 证明空间线面平行与垂直3. 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3,BC =4,AA 1=4,点D 是AB 的中点, (I )求证:AC ⊥BC 1; (II )求证:AC 1//平面CDB 1;解析:(1)证明线线垂直方法有两类:一是通过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证明,二是通过线面垂直来证明线线垂直;(2)证明线面平行也有两类:一是通过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二是通过面面平行得到线面平行. 答案:解法一:(I )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底面三边长AC =3,BC =4AB =5,∴ AC ⊥BC ,且BC 1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BC ,∴ AC ⊥BC 1; (II )设CB 1与C 1B 的交点为E ,连结DE ,∵ D 是AB 的中点,E 是BC 1的中点,∴ DE//AC 1,∵ DE ⊂平面C D B 1,AC 1⊄平面C D B 1,∴ AC 1//平面C D B 1;解法二:∵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底面三边长AC =3,BC =4,AB =5,∴AC 、BC 、C 1C 两两垂直,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直线CA 、CB 、C 1C 分别为x 轴、y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A (3,0,0),C 1(0,0,4),B (0,4,0),B 1(0,4,4),D (23,2,0) (1)∵AC =(-3,0,0),1BC =(0,-4,0),∴AC •1BC =0,∴AC ⊥BC 1. (2)设CB 1与C 1B 的交战为E ,则E (0,2,2).∵DE =(-23,0,2),1AC =(-3,0,4),∴121AC DE =,∴DE ∥AC 1.A B C A B C E x yz4. 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AB ⊥AD ,CD ⊥AD ,PA ⊥底面ABCD ,PA=AD=CD=2AB=2,M 为PC 的中点.(1)求证:BM ∥平面PAD ;(2)在侧面PAD 内找一点N ,使MN ⊥平面PBD ;(3)求直线PC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解析:本小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答案:(1)ΘM 是PC 的中点,取PD 的中点E ,则 ME CD 21,又AB CD 21 ∴四边形ABME 为平行四边形∴BM ∥EA ,PAD BM 平面⊄,PAD EA 平面⊂∴BM ∥PAD 平面(2)以A 为原点,以AB 、AD 、A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0,0,1B ,()0,2,2C ,()0,2,0D ,()2,0,0P ,()1,1,1M ,()1,1,0E在平面PAD 内设()z y N ,,0,()1,1,1---=→--z y MN ,()2,0,1-=→--PB ,()0,2,1-=→--DB 由→--→--⊥PB MN ∴0221=+--=⋅→--→--z PB MN ∴21=z由→--→--⊥DB MN ∴0221=+--=⋅→--→--y DB MN ∴21=y∴⎪⎭⎫ ⎝⎛21,21,0N ∴N 是AE 的中点,此时BD MN P 平面⊥(3)设直线PC 与平面PBD 所成的角为θ()2,2,2-=→--PC ,⎪⎭⎫ ⎝⎛---=→--21,21,1MN ,设→--→--MN PC ,为α 3226322cos -=⋅-=⋅=→--→--→--→--MN PC MNPC α 32cos sin =-=αθ 故直线PC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为32解法二: (1)ΘM 是PC 的中点,取PD 的中点E ,则ME CD 21,又AB CD 21 ∴四边形ABME 为平行四边形∴BM ∥EA ,PAD BM 平面⊄PAD EA 平面⊂∴BM ∥PAD 平面(2)由(1)知ABME 为平行四边形ABCD PA 底面⊥∴AB PA ⊥,又AD AB ⊥∴PAD AB 平面⊥ 同理PAD CD 平面⊥,PAD 平面⊂AE∴A E A B ⊥ ∴AB ME 为矩形 CD ∥ME ,PD CD ⊥,又A E PD ⊥ ∴PD ⊥ME ∴ABME 平面⊥PD PBD PD 平面⊂∴ABME PBD 平面平面⊥ 作EB ⊥MF 故PBD 平面⊥MFMF 交AE 于N ,在矩形ABME 内,1==ME AB ,2=AE∴32=MF ,22=NE N 为AE 的中点 ∴当点N 为AE 的中点时,BD MN P 平面⊥(3)由(2)知MF 为点M 到平面PBD 的距离,MPF ∠为直线PC 与平面PBD 所成的角,设为θ,32sin ==MP MF θ ∴直线PC 与平面P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32点评:(1)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证明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即可;(2)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只需在斜线上找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斜线和射影所成的角,即为所求角;(3)证明线面垂直只需证此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变可.这些从证法中都能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考点三 求空间图形中的角与距离根据定义找出或作出所求的角与距离,然后通过解三角形等方法求值,注意“作、证、算”的有机统一.解题时注意各种角的范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θ≤90°,其方法是平移法和补形法;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θ≤90°,其解法是作垂线、找射影;二面角0°≤θ≤180°,其方法是:①定义法;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③垂面法 另外也可借助空间向量求这三种角的大小.5.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D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 是60ADC ∠=o 的菱形,M 为PB 的中点.(Ⅰ)求PA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大小;(Ⅱ)求证:PA ⊥平面CDM ;(Ⅲ)求二面角D MC B --的余弦值.解析:求线面角关键是作垂线,找射影,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采用平 移法 求二面角的大小也可应用面积射影法,比较好的方法是向量法答案:(I)取DC 的中点O ,由ΔPDC 是正三角形,有PO ⊥DC . 又∵平面PDC ⊥底面ABCD ,∴PO ⊥平面ABCD 于O .连结OA ,则OA 是PA 在底面上的射影.∴∠PAO 就是PA 与底面所成角.∵∠ADC =60°,由已知ΔPCD 和ΔACD 是全等的正三角形,从而求得OA =OP =3∴∠PAO =45°.∴PA 与底面ABCD 可成角的大小为45°.(II)由底面ABCD 为菱形且∠ADC =60°,DC =2,DO =1,有OA ⊥DC .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则(3,0,0),(0,0,3),(0,1,0)A P D -, (3,2,0),(0,1,0)B C .由M 为PB 中点,∴33(1,M . ∴33((3,0,3),DM PA ==u u u u r u u u r (0,2,0)DC =u u u r . ∴333203)0PA DM ⋅=⨯-=u u u r u u u u r ,03200(3)0PA DC ⋅=⨯+⨯-=u u u r u u u r .∴PA ⊥DM ,PA ⊥DC . ∴PA ⊥平面DMC .(III)33(),(3,1,0)CM CB ==u u u u r u u u r .令平面BMC 的法向量(,,)n x y z =r , 则0n CM ⋅=u u u u r r ,从而x +z =0; ……①, 0n CB ⋅=u u u r r 30x y +=. ……②由①、②,取x =−1,则3,1y z =. ∴可取(3,1)n=-r . 由(II)知平面CDM 的法向量可取(3,0,3)PA =u u u r , ∴2310cos ,||||56n PA n PA n PA ⋅-<>=⋅u u u r r u u u r r u u u r r 10法二:(Ⅰ)方法同上(Ⅱ)取AP 的中点N ,连接MN ,由(Ⅰ)知,在菱形ABCD 中,由于60ADC ∠=o ,则AO CD ⊥,又PO CD ⊥,则CD APO ⊥平面,即CD PA ⊥,又在PAB ∆中,中位线//MN 12AB ,1//2CO AB ,则//MN CO , 则四边形OCMN 为Y ,所以//MC ON ,在APO ∆中,AO PO =,则ON AP ⊥,故AP MC ⊥而MC CD C =I ,则PA MCD ⊥平面(Ⅲ)由(Ⅱ)知MC PAB ⊥平面,则NMB ∠为二面角D MC B --的平面角, 在Rt PAB ∆中,易得PA=PB ===,cos AB PBA PB ∠===,cos cos()5NMB PBA π∠=-∠=-故,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及二面角的一般求法,综合性较强 用平移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利用三垂线定理求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常用的方法.6. 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2,AD AA AB ===点E 在线段AB 上. (Ⅰ)求异面直线1D E 与1A D 所成的角;(Ⅱ)若二面角1D EC D --的大小为45︒,求点B 到平面1D EC 的距离.解析:本题涉及立体几何线面关系的有关知识, 本题实质上求角度和距离,在求此类问题中,要将这些量归结到三角形中,最好是直角三角形,这样有利1D A B CD E 1A 1B 1C于问题的解决,此外用向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答案:解法一:(Ⅰ)连结1AD .由已知,11AA D D 是正方形,有11AD A D ⊥.∵AB ⊥平面11AA D D ,∴1AD 是1D E 在平面11AA D D 内的射影.根据三垂线定理,11AD D E ⊥得,则异面直线1D E 与1A D 所成的角为90︒. 作DF CE ⊥,垂足为F ,连结1D F ,则1CE D F ⊥所以1DFD ∠为二面角1D EC D --的平面角,145DFD ∠=︒.于是111,DF DD D F ==易得Rt Rt BCE CDF ∆≅∆,所以2CE CD ==,又1BC =,所以BE =. 设点B 到平面1D EC 的距离为h .∵1,B CED D BCE V V --=即1111113232CE D F h BE BC DD ⋅⋅⋅=⋅⋅⋅,∴11CE D F h BE BC DD ⋅⋅=⋅⋅,即=,∴4h =.故点B 到平面1D EC 解法二:分别以1,,DA DB DD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Ⅰ)由1(1,0,1)A ,得1(1,0,1)DA =u u u u r设(1,,0)E a ,又1(0,0,1)D ,则1(1,,1)D E a =-u u u u r .∵111010DA D E ⋅=+-=u u u u r u u u u r ∴11DA D E ⊥u u u u r u u u u r则异面直线1D E 与1A D 所成的角为90︒.(Ⅱ)(0,0,1)=m 为面DEC 的法向量,设(,,)x y z =n 为面1CED 的法向量,则(,,)x y z =n|||cos ,|cos 45||||2⋅<>===︒=m n m n m n ∴222z x y =+. ①由(0,2,0)C ,得1(0,2,1)DC =-u u u u r ,则1D C ⊥u u u u r n ,即10DC ⋅=u u u u r n ∴20y z -= ② 由①、②,可取(3,1,2)=n 又(1,0,0)CB =u u u r ,所以点B 到平面1D EC 的距离||36422CB d ⋅===u u u r n |n |. 点评:立体几何的内容就是空间的判断、推理、证明、角度和距离、面积与体积的计算,这是立体几何的重点内容,本题实质上求角度和距离,在求此类问题中,尽量要将这些量归结于三角形中,最好是直角三角形,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单,此外用向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不过建系一定要恰当,这样坐标才比较容易写出来.考点四 探索性问题7. 如图所示:边长为2的正方形ABFC 和高为2的直角梯形AD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DE=2,ED//AF 且∠DAF =90°.(1)求BD 和面BEF 所成的角的余弦;(2)线段EF 上是否存在点P 使过P 、A 、C 三点的平面和直线DB 垂直,若存在,求EP 与PF 的比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先假设存在,再去推理,下结论: 2.运用推理证明计算得出结论,或先利用条件特例得出结论,然后再根据条件给出证明或计算. 答案:(1)因为AC 、AD 、AB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坐标系,则B (2,0,0),D (0,0,2),E (1,1,2),F (2,2,0), 则)0,2,0(),2,1,1(),0,0,2(=-==BF BE DB设平面BEF 的法向量x z y x n -=则),,,(0,02==++y z y ,则可取)0,1,2(=n ,∴向量)1,0,2(=n DB 和所成角的余弦为1010)2(21220222222=-++-+⋅. 即BD 和面BEF 所成的角的余弦1010. (2)假设线段EF 上存在点P 使过P 、A 、C 三点的平面和直线DB 垂直,不妨设EP 与PF 的比值为m ,则P 点坐标为),12,121,121(m m m m m +++++ 则向量=),12,121,121(m m m m m +++++,向量=CP ),12,11,121(mm m m ++-++ 所以21,012)2(12101212==+-++++++m m m m m m 所以.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及其相关计算,本题采用探索式、开放式设问方式,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提出了较高要求.8. 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VC ABC ⊥底面,AC BC ⊥,D 是AB 的中点,且AC BC a ==,π02VDC θθ⎛⎫=<< ⎪⎝⎭∠.(I )求证:平面VAB ⊥平面VCD ;(II )试确定角θ的值,使得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为π6. 解析:本例可利用综合法证明求解,也可用向量法求解.答案:解法1:(Ⅰ)AC BC a ==∵,ACB ∴△是等腰三角形,又D 是AB 的中点,CD AB ⊥∴,又VC ⊥底面ABC .VC AB ⊥∴.于是AB ⊥平面VCD .又AB ⊂平面VAB ,∴平面VAB ⊥平面VCD .(Ⅱ) 过点C 在平面VCD 内作CH VD ⊥于H ,则由(Ⅰ)知CD ⊥平面VAB . 连接BH ,于是CBH ∠就是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 依题意π6CBH ∠=,所以在CHD Rt △中,sin 2CH a θ=; 在BHC Rt △中,πsin 62a CH a ==,sin θ=∴. π02θ<<∵,π4θ=∴. 故当π4θ=时,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为π6.解法2:(Ⅰ)以CA CB CV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00)(00)000tan 222a a C A a B a D V a θ⎛⎫⎛⎫⎪ ⎪ ⎪⎝⎭⎝⎭,,,,,,,,,,,,,,,于是,tan 222a a VD θ⎛⎫=- ⎪ ⎪⎝⎭u u u r ,,,022a a CD ⎛⎫= ⎪⎝⎭u u u r ,,,(0)AB a a =-u u u r ,,. 从而2211(0)0002222a a ABCD a a a a ⎛⎫=-=-++= ⎪⎝⎭u u u r u u u r ,,,,··,即AB CD ⊥.同理2211(0)tan 02222a a AB VD a a a a θ⎛⎫=-=-++ ⎪ ⎪⎝⎭u u u r u u u r ,,,,··即AB VD ⊥.又CD VD D =I ,AB ⊥∴平面VCD . 又AB ⊂平面VAB .∴平面VAB ⊥平面VCD .(Ⅱ)设平面VAB 的一个法向量为()x y z =,,n ,则由00AB VD ==u u u r,··nn .得0tan 0222ax ay a a x y θ-+=⎧⎪⎨+-=⎪⎩,.可取(11)θ=n ,又(00)BC a =-u u u r,,,于是πsin 62BC BC θ===u u u r u u u r n n ··,即sin 2θ=π02θ<<∵,π4θ∴=. 故交π4θ=时,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的角为π6.解法3:(Ⅰ)以点D 为原点,以DC DB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000000222D A a B a C a ⎛⎫⎛⎫⎛⎫-- ⎪ ⎪ ⎪ ⎪ ⎪ ⎪⎝⎭⎝⎭⎝⎭,,,,,,,,,,,,0tan 22V a θ⎛⎫- ⎪ ⎪⎝⎭,,,于是0tan 22DV a a θ⎛⎫=- ⎪ ⎪⎝⎭u u u r ,,,002DC ⎛⎫=- ⎪ ⎪⎝⎭u u u r ,,,(00)AB =u u u r ,.从而(00)AB DC =u u u r u u u r ,·0002a ⎛⎫-= ⎪ ⎪⎝⎭,,·,即AB DC ⊥.同理(00)0tan 0AB DV θ⎛⎫== ⎪ ⎪⎝⎭u u u r u u u r ,,·,即AB DV ⊥. 又DC DV D =I , AB ⊥∴平面VCD . 又AB ⊂平面VAB , ∴平面VAB ⊥平面VCD .(Ⅱ)设平面VAB 的一个法向量为()x y z =,,n ,则由00AB DV ==u u u r u u u r ,··n n ,得2022tan 022ay ax az θ⎧=⎪⎨-+=⎪⎩,. 可取(tan 01)n θ=,,,又220BC a a ⎛⎫=-- ⎪ ⎪⎝⎭u u u r ,,, 于是22tan π22sin sin 61tan a BC BC a θθθ===+u u u r u u u r n n ···, 即πππsin 0224θθθ=<<,,∵∴=. 故角π4θ=时, 即直线BC 与平面VAB 所成角为π6.点评:证明两平面垂直一般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求线面角一是找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解,但运用更多的是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考点五 折叠、展开问题9.已知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ADE V 沿DE 折起,如图所示,记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0)θθπ<<(I) 证明//BF 平面ADE ;(II)若ACD V 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是否在直线EF 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θ的余弦值分析:充分发挥空间想像能力,重点抓住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借助模型图形得出结论,并给出证明.解: (I)证明:EF 分别为正方形ABCD 得边AB 、CD 的中点,ADBCVxyAEB CF DG∴EB//FD,且EB=FD,∴四边形EBFD 为平行四边形∴BF//ED.,EF AED BF AED ⊂⊄Q 平面而平面,∴//BF 平面ADE(II)如右图,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过点A 作AG 垂直于平面BCDE,垂足为G,连结GC,GDQ ∆ACD 为正三角形,∴AC=AD. ∴CG=GD. Q G在CD 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在直线EF 上,过G 作GH 垂直于ED 于H,连结AH,则AH DE ⊥,所以AHD ∠为二面角A-DE-C 的平面角 即G AH θ∠=.设原正方体的边长为2a,连结AF,在折后图的∆AEF中,EF=2AE=2a,即∆AEF 为直角三角形, AG EF AE AF ⋅=⋅.2AG a ∴=在Rt ∆ADE 中, AH DE AE AD ⋅=⋅AH ∴=.GH ∴=,1cos 4GH AH θ== 点评:在平面图形翻折成空间图形的这类折叠问题中,一般来说,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和数量关系不变: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元素,位置和数量关系要发生变化,翻折问题常用的添辅助线的方法是作棱的垂线.关键要抓不变的量.考点六 球体与多面体的组合问题10.设棱锥M-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且MA =MD ,MA ⊥AB ,如果ΔAMD 的面积为1,试求能够放入这个棱锥的最大球的半径.分析:关键是找出球心所在的三角形,求出内切圆半径. 解: ∵AB ⊥AD ,AB ⊥MA , ∴AB ⊥平面MAD ,由此,面MAD ⊥面AC.记E 是AD 的中点,从而ME ⊥AD. ∴ME ⊥平面AC ,ME ⊥EF.设球O 是与平面MAD 、平面AC 、平面MBC 都相切的球. 不妨设O ∈平面MEF ,于是O 是ΔMEF 的内心. 设球O 的半径为r ,则r =MFEM EF S MEF++△2设AD =EF =a,∵S ΔAMD =1. ∴ME =a 2.MF =22)2(aa +, r =22)2(22aa a a +++≤2222+=2-1. 当且仅当a =a2,即a =2时,等号成立.∴当AD =ME =2时,满足条件的球最大半径为2-1.点评:涉及球与棱柱、棱锥的切接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或线作截面,把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体中元素间的关系.注意多边形内切圆半径与面积和周长间的关系;多面体内切球半径与体积和表面积间的关系. 三、方法总结1.位置关系:(1)两条异面直线相互垂直证明方法:○1证明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为90º;○2证明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相互垂直.(2)直线和平面相互平行证明方法:○1证明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相互平行;○2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和这个平面内的一个向量相互平行;○3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向量和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3)直线和平面垂直证明方法:○1证明直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2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都垂直;○3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平行.(4)平面和平面相互垂直证明方法:○1证明这两个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º;○2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另外一个平面;○3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2.求距离:求距离的重点在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和两个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也可以转化成另外一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1)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高考一轮复习第七章 第三节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返回
怎 么 考 1.从高考内容上来看,多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点、线面 间的位置关系及异面直线问题.
2.高考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难度中、低档.
返回
返回
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 1.平面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 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 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基本性质2:经过 不在同一直线上 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 面.
(1)求AH∶HD;
(2)求证:EH、FG、BD三线共点.
返回
AE CF 解:(1)∵EB=FB=2,∴EF∥AC. ∴EF∥平面 ACD. 而 EF⊂平面 EFGH,且平面 EFGH∩平面 ACD=GH, ∴EF∥GH.而 EF∥AC.∴AC∥GH. AH CG ∴HD=GD=3,即 AH∶HD=3∶1.
返回
EF 1 GH 1 (2)证明:∵EF∥GH,且AC= , AC = , 3 4 ∴EF≠GH.∴四边形 EFGH 为梯形. 令 EH∩FG=P,则 P∈EH,而 EH⊂平面 ABD,P∈ FG,FG⊂平面 BCD,平面 ABD∩平面 BCD=BD, ∴P∈BD.∴EH、FG、BD 三线共点.
返回
[高手点拨] 找与三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直线,可以转化成在一
个平面内作与三条直线都相交的直线,因而可考虑过一
条直线及另外一条直线上的一点作平面,进而研究公共 交线问题,本题解法较多,但关键在于构造平面,要求 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返回
点击此图进入
返回
1 1 是直角梯形,∠BAD=∠FAB=90° ,BC 綊 AD,BE 綊 2 2 FA,G、H 分别为 FA、FD 的中点.
返回
(1)证明: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 (2)C、D、F、E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
1平面的定义
平面是指三维空间中的两维物体,它由一组点所组成,且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在数学中,可用直线和点表示平面,它分为平行于坐标轴的抽象平面和构成几何图形的实际平面。
2特征
(1)法线性质
所有点在一个平面上,且这个平面有一个通用的法线,法线的方向总是指着所有平面上的点的一边。
因此,法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这个平面的一个标识,可以用来找出某点在这个平面上的位置。
(2)子平面性质
在一个平面上,可以在任意方向上投射任意许多的点,从而得到任意子空间。
一个子空间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平面,但它具有平面和空间的某些性质,如二维特性和空间平行性等。
3经典定理
(1)平面垂直于坐标轴的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的法线都垂直于每一个坐标轴,那么这个平面在每一个坐标轴上垂直于另一条坐标轴。
(2)平面平行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和另一个平面的法线之间没有成比例的关系,那么这两个平面就是平行的。
4应用
平面的知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机械技术、建筑设计、工程计算、人体解剖学等。
特别地,工程技术中,借助平面的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进而更好地解决工程问题。
此外,可以用平面的性质来进行仿射变换。
在人体解剖学上,也经常会用到平面的几何图形,比如重建人体器官的形状。
数学平面几何的性质与应用
数学平面几何的性质与应用数学是一门抽象而精确的科学,而平面几何则是数学中的分支之一。
平面几何研究了平面上的点、线、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平面几何的性质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点、线、面的基本性质在平面几何中,点是最基本的概念。
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只有位置。
它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A、B、C等。
点之间可以进行连线,从而形成线段。
线段有起点和终点,可以用两个字母表示,如AB代表从点A到点B的线段。
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此外,还有无限延长的直线,没有起点和终点。
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l、m、n等。
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平面则是由无数个点和直线组成的,它是一个没有厚度的二维图形。
平面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平面α。
平面上的点和线都在平面上。
二、平行线与垂直线在平面几何中,平行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中永不相交的直线。
平行线具有以下性质:1. 平行线上的任意两条线段之间的距离相等;2. 平行线与同一条直线相交时,对应两边的内角和为180度;3. 平行线与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线所形成的内、外、对顶角分别相等。
垂直线是指两条相交的线段或直线,相交时形成的内角为90度。
垂直线的性质如下:1. 垂直线上的两线段相互垂直;2. 垂直线与同一条直线相交时,对应两边的内角和为90度;3. 垂直线与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线所形成的内、外、对顶角分别相等。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性质在解决几何题目时经常用到。
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连接起来的图形,它是平面几何中最重要的形状之一。
三角形具有以下性质:1.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2. 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等于90度,而钝角三角形则有一个内角大于90度;3.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而没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4.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相对的内角之和。
空间几何中的直线和平面的性质
空间几何中的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在空间几何中,直线和平面是两个基本的几何概念。
它们在数学研究和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直线和平面的性质,包括定义、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直线的性质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之一,可以由无限多个点组成,并且通过任意两点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性质:1. 直线的长度:由于直线是无限延伸的,因此直线没有长度。
直线只有方向,用箭头表示。
2. 直线的笔直性:直线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都位于直线上,直线没有弯曲和交叉。
3. 直线的平衡性:直线的两侧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可以在任意一点作垂直于直线的线段,该线段在两侧长度相等。
4. 直线的延伸性:直线可以无限延伸,既可以向前延伸,也可以向后延伸。
5. 直线的平行性:直线可以与自身平行,也可以与其他直线平行。
当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时,它们是平行的。
二、平面的性质平面是一个二维的几何概念,由无限多个点组成,并且任意三点不共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平面有以下一些重要的性质:1. 平面的无限延伸性:平面可以无限延伸,既可以在平面上平移,也可以在平面上旋转。
2. 平面的平直性:平面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都位于平面上,平面没有弯曲和折叠。
3. 平面的两面性:平面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半平面,一侧为正面,另一侧为背面。
4. 平面的无限大性:平面没有大小之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但保持平面特性不变。
5. 平面的垂直性:平面可以与自身垂直,也可以与其他平面垂直。
当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时,它们是垂直的。
三、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和平面在空间几何中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一条直线可以与一个平面相交于一个点,也可以与一个平面相交于多个点。
交点的位置取决于直线和平面的相对位置。
2.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一条直线可以与平面平行,也可以与平面不平行。
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它们没有交点。
3. 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一条直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是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上的线段。
平面的基本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什么是平面?平面是指没有厚度的、笔直无限延伸的二维图形,它具有无限条直线,任意两条直线都可以被平面内一条直线所交叉,从而产生无限多个交点。
在平面上可以进行各种几何操作,如画直线、画线段、画射线、作图等。
平面的基本性质定义平面有以下基本性质:1.任意两点间只有一条直线与这两点相连。
2.任意一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3.任意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并在交点处确定一条平面。
4.三点不共线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唯一的平面。
相关概念在介绍平面的基本性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与平面相关的基础概念。
直线直线是无限长度、无限延伸的线段,任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都相等,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直线相连。
线段线段是有限长度的部分直线,线段两端点可以通过线段连接。
射线射线是由一个起点开始,只有一个方向的无限长度的直线。
交点两条不平行的直线相交时,它们的交点是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共面如果三个或多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则这些点共面。
基本性质解析性质一:任意两点间只有一条直线与这两点相连。
任意两点之间距离不为零,因此这两点之间只能画出一条直线连接它们。
性质二:任意一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对于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来说,直线上仍然可以找到一点,因此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性质三:任意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并在交点处确定一条平面。
任意两条直线可以在一点相交,如果在这一点的同时连上第三个点,那么这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性质四:三点不共线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唯一的平面。
如果三点不共线,那么它们会确定一个唯一的平面。
通过上述对平面的定义以及基本性质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平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学中的相关概念和问题,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优秀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回顾:包括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其中公理3,推论1,推论2,推论3分别提供了构造平面的四种:(1)选不共线的三点(2)选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3)选两条相交直线(4)选两条平行直线二、证明共面的两种方法:1、构造一个平面,证相关元素在这个平面内;2、构造两个平面,证能确定平面的元素同在这两个平面内(同一法)。
例1.已知a//b, A∈a, B∈b, C∈b.求证:a,b及直线AB,AC共面。
思路(1):由a//b可确定平面α,再证ABα,ACα;思路(2):由a//b可确定平面α,由直线AB,AC可确定平面β。
因为α,β都经过不共线的三点A、B、C,所以α,β重合。
思路(3):在思路(2)中的平面β,还可以由不共线的A,B,C三点来构造,或者由点A与直线b来构造。
另外,同学们在书写证明过程的时候,一定要把公理及推论的题设交待清楚,建议同学们书写时注明理由,如下所示:写法(一):证明:∵a//b(已知)∴a,b确定一个平面α(推论3)∵A∈a, b∈b, c∈b(已知)∴A∈α,B∈α,C∈α∴直线ABα,直线ACα(公理1)∴a,b,AB,AC共面。
写法(二):证明:∵a//b(知)∵a,b确定一个平面α(推3)∴A∈α,B∈b, C∈b(已知)∴a经过A,B,C三点,∵AB∩AC=A ∴直线AB,AC确定一个平面β(推论2)∴β经过A,B,C三点,∵A∈a,B∈b, C∈b, a//b(已知)∴A,B,C不共线∴α与β重合(公理3)∴a, b,AB,AC共面。
关于同一法证题的思路,请同学们再看一道例题。
例2.如果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和同一条直线相交,求证:这四条直线共面。
分析:这是一个文字命题,要求画图,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
另外,在写已知,求证时,要尽量忠实原文的意思。
已知:a//b//c,a∩d=A,b∩d=B,c∩d=C求证:a,b,c,d共面。
分析由a//b可确定一个平面α;由b//c可确定一个平面β。
因为α,β都经过两条相交的直线b和d,所以由推论2可知,α与β重合。
(注意:α和β都经过的元素,还可有其它的选取办法,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证明:∵a//b(已知)∴a,b确定一个平面α(推论3)∵b//c(已知)∴b,c确定一个平面β(推论3)∵A∈a,B∈b, ∴A∈α, B∈α, ∴直线ABα即dα(公理1)同理可证:dβ, ∴α,β都经过b和d,∵b∩d=B ∴α与β重合(推论2)。
三、证明三线共点,三点共线的方法1.三线共点:证其中两条直线的交点在第三条直线上;2.三点共线:证三点都是两平面的公共点。
例3:已知如图,α∩β=l, aα,bβ, a∩b=A.求证:A∈l(或者a,b,l共点)分析:只需证明A为α,β的公共点。
证明:∵a∩b=A, aα,bβ, ∴A∈aα,A∈bβ, 即A为α,β的一个公共点,∵l是α和β的交线,∴A∈l.例4:如图,已知延长ΔABC三边,AB∩α=D,BC∩α=E,AC∩α=F。
求证:D,E,F共线。
证明:∵ΔAB C顶点不共线,∴A,B,C可确定平面β,∵D∈α且D∈ABβ, ∴D是α,β的公共点。
同理可证:E,F也是α,β的公共点,∴D,E,F都在α,β支线上,即D,E,F共线。
典型例题一.求证两两相交且不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必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AB、BC、CA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B、C。
求证:直线AB、BC、CA共面。
证明:∵直线AB和AC相交于点A, ∴直线AB和AC确定一个平面α(推论2).∵B∈AB,C∈AC, ∴BCα(公理1). 因此直线AB、BC、CA都在平面α内,即它们共面.说明:证明几条直线共面,就是要找到一个平面,使得它们都在这个平面内,关键是如何找到这个平面。
也就是如何确定这个平面。
(由公理3及它的三个推论我们知道确定平面有四种方法).当平面确定以后,再证明都在这个平面内,即完成了这个证明.二.证明:如果一条直线和三条平行直线都相交,那么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a、b、c、l,a∥b∥c,l∩a=A,l∩b=B, l∩c=C.求证:a、b、c、l共面。
证明:∵a∥b. ∴a与b确定一个平面(推论3).∵l∩a=A,l∩b=B, ∴A∈α,B∈α, ∴直线AB,即lα.也就是a、b、l共面于α。
同法可证明b、c、l共面于β.这就是说b、l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而l∩b=B. 由公理3的推论2可知α,β是同一个平面. ∴a、b、c、l在同一平面内.说明:当确定一个平面后,说明其余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发生困难后,往往可采用“间接法”证明.本题采用了“同一法”,也可采用“反证法”来证明.三.已知:延长△ABC三边.AB∩α=P,BC∩α=Q,AC∩α=R.求证:P、Q、R共线。
证明:∵△ABC三顶点为不共线的三点. ∴A、B、C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β.∵P∈AB,ABβ, ∴P∈β.又∵AB∩α=P,即P∈α。
∴P∈αβ=l.同理可证Q∈l, R∈l,即P、Q、R共线。
说明:在空间几何中,证明几点共线.往往要用到公理2.四.证明: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到三条直线.(1)如果其中两条直线交于一点,那么第三条直线也过这点.(2)如果其中两条直线平行.那么第三条直线也和它们平行.已知: α∩β=a,α∩γ=b,β∩γ=c。
(1)若a∩b=0,求证:0∈c. (2)若a∥b,求证:a∥c, b∥c。
证明:(1)∵α∩β=a,α∩γ=b,a∩b=0。
∴0∈β,0∈γ。
而β∩γ=c. ∴0∈c(公理2)。
(2)∵α∩β=a,β∩γ=c,∴aβ,cβ,即a、c共面于β。
∴a或c成平行或相交.假设a∩c=P,则由(1)的结论可知P∈b.即a∩b=P,这与a∥b矛盾,∴假设不成立,故a∥c,同理可知b∥c。
说明:本题的结论是对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交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它对今后的画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应给予重视.[习题]:1.a,b,c交于同一点O,直线d与a,b,c分别交于A,B,C三点。
求证:a,b,c,d共面。
2.已知:平面α,β,γ,α∩β=a, α∩γ=b, β∩γ=c,且a//b=M。
求证:a,b,c三线共点。
3.已知:α∩β=l,aα,bβ,a∩b=A. 求证:A∈l.4.如图:α∩β=l,A∈α,B∈α,c∈β.试在β内找一点D.使A、B、C、D四点为一梯形的四个顶点,这样的点D共有几个1(提示:由a与d相交可知,a,d确定一个平面α,再证:b,c在α内)2 提示:由于a,b的交点已经存在,所以只需证M点在C上即可。
要证M在C上,由于C是β,γ的交线,所以只需证M同在β,γ内3.证明:∵a∩b=A,aα,bβ. ∴A ∈α且A∈β, 又∵α∩β=l, ∴A∈l.4.分析:因为梯形是平面图形,所以D在A、B、C三点确定的平面γ内,但D又在β内,所以D在平面β与γ的交线上,因为α与γ的交线AB与l交于点P,易知β与γ的交线也过P点,连CP, 则D在直线CP上。
连BC,在平面γ内过A作AD ∥BC交CP于D.连AC,在平面γ内过B作BD′∥AC交CP于D′,D与D′即为所求.这样的点只有两个。
在线测试选择题1.A, B, C为空间三点,经过这三点()A.能确定一个平面B.能确定无数个平面C.能确定一个或无数个平面D.能确定一个平面或不能确定平面2.空间交于一点的四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平面()A.4个B.5个C.6个D.7个3.空间不共线四个点 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A', B', C', D'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 B, C, D可确定平面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4.四个平面互不平行,也不重合,则它们交线的数目不能是()A.6 B.4 C.2 D.15.过直线l外两点作与直线l平行的平面,可以作()A.0个B.1个C.无数个D.0个,1个或无数个6.空间四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A. 1个B. 4个C.无数个D.以上情况都可能7.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可以确定几个平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三条直线两两平行,最多可以确定几个平面A. 1个B. 2个C. 3个D. 1个或3个9.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间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六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答案与解析解析:1.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直线,则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如果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不能确定平面。
故本题应选(D)。
2.确定最多平面的情况应是每两条直线所确定的平面都不重合,这样若把四条直线依次编号,则相邻两号码(1与4也看成相邻)共确定4个平面,而相对两号码共确定2个平面,最多时能确定6个平面。
故本题应选(C)。
3.四个点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若在一条直线上,则这四个点在同一平面内,故这四个点所确定的平面是一个。
故本题应选(A)。
4.若四个平面交于一条直线,则交线有一条,若四个平面中每三个平面共点,则共有交线C=6条。
若四个平面交于一点,但无公共交线,则共有交线四条,所以不可能有2条交线。
故本题应选(C)。
5.若两点连线与l相交,则可以作O个;若两点连线与l平行,则可以作无数个;若两点连线与l异面,则可以作1个。
故本题应选(D)。
6.四点若在同一直线上,经过这四点可以有无数多个平面;四点若在同一平面内,不论是否有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都只能确定一个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四个点可以确定四个平面,因此四个点确定平面的个数可能是1个、4个或无数多个,故本题应选(D)。
7.三条直线两两相交,若共点且在同一平面内,只能确定一个平面;若共点不在同一平面内,能确定三个平面。
若不共点,两两相交有三个公共点,只能确定一个平面。
故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故本题应选(C)。
8.三条直线两两平行,如果一条直线在其他两平行直线确定的平面内,这三条直线只能确定一个平面;如果三条平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则可以确定三个平面,故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故本题应选(C)。
9.若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则可以有无数个平面,所以(A)不对。
四边形、六边形不一定是平面图形,所以(B)、(C)不对,故本题应选(D)。
事实上,由于梯形的一组对边互相平行,所以确定一个平面,于是得四个顶点在这个平面内,从而推知梯形的两腰也在这个平面内,即梯形是一个平面图形。
评注:从上述的分析和解答中可以看出,由已知条件找出确定平面的个数问题,其依据是确定平面的条件。
分析问题时,首先要在空间中考虑问题,并全面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平面的基本性质平面的概念:是一个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对于平面概念的理解主要应注意两个基本特征,即很平和可以无限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