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马原复习提纲
大学考试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继承了哪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P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4-19(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精选5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试重点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即教材第一、二、三章考试题型:单选题 15%;多选题20 % 判断题 10% 简答题20%材料分析20% 论述题15%主要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第一章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意识的形成及其本质;运动与静止;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联系与发展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分析法;质量互变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其应用;第二章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真理的含义、特点、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与价值统一、价值评价。
第三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社会发展对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群众史观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第四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五章垄断形成的原因、垄断的实质及其危害;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主要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第六章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第七章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分别是什么?3.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很全)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3.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4.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6.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
(特别注意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7.为什么说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理由有三: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否了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时间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9.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的概念及类型。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类型有三:①物质生产劳动时间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10.真理的概念,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1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2018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2018版教材页码)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43.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的理论来源有哪些?p.5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 p.10-13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p.13-17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p.17-18-------------------------------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0-218.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p.21-239.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是什么?p.23-2410.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p.23-2411.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24-2512.意识的起源、本质及能动作用p.25-271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27-2814.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p.28-3015.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什么?p.30-3316.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p.33-36 1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发的实质和核心?p.37 18.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是什么?p.37-3819.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p.38-40 20.如何理解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p.40-4121.怎样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p.41-42 22.如何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p.44-4523.辩证思维方法及其应用价值p.46-4824.学习唯物辩证法,增强五种思维能力p.49-54------------------------25.实践的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及基本类型p.56-6126.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61-632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突出特点及对认识本质的认识p.6528.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p.67-7029.真理的定义及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p.74-763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p.76-793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83-8432.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90-8933.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p.97-10134.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关系p.101-104-----------------------3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10636.社会存在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在社会发展中各起什么作用?p.107-10937.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是什么关系?p.10938.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109-1113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p.111-1164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狭义的)内涵及要素分别是什么?p.116-118 4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174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意义p.118-1214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含义p.121-12344.国家的实质、职能是什么?与原始氏族组织的区别是什么?p.122-123 4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意义p.124-12546.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p.125-12947.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29-13348.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阐释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的原理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意义?p.133-13749.什么是阶级,阶级斗争根源是什么?p.13750.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p.142-144 5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44-14752.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了什么原则?p.148-150 5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p.150-15254.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p.155-158 -------------------------------55.商品经济及其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p.160-16256.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分别是什么?p.162-16357.商品的价值的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p.163-16458.如何理解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本质及职能?p.16559.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p.166-16860.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68-1696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及其意义p.170-1726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主要途径p.177-1796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p.18064.根据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理解剩余价值的来源p.180-18165.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和本质p.181-18466.剩余价值的含义p.18567.根据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理解剩余价值的源泉p.185-186 68.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哪些?p.187-19069.资本积累的含义及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学说p.190-19370.什么是资本的有机构成?p.19171.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p.193-19672.从社会再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p.195-19673.怎样理解工资的本质及其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掩盖p.196-197 7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p.1997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本质特征是什么?p.200-201 7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什么?p.208-210-------------------------------77.什么是垄断?p.21478.什么是金融资本?p.2167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原因p.218-22080.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实质是什么?p.226-2278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有哪些方面?p.228-2308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有哪些?p.230-233 8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是什么?p.233-24184.如何认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p.241-244 8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及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p.246-251-------------------------------86.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哪三个阶段?p.25487.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p.254-26988.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p.269-27789.如何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277-27990.如何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p.279-282 91.根据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理论,分析怎样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p.282-28592.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p.291-2959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295-30394.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p.303-30995.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p.309-313请同学们关注每一章后面的思考题。
(完整word版)《马原》复习提纲(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1、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2)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社会根源: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毕生两个伟大科学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集中体现: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原》课程复习提纲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114、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2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什么?意义是什么?246、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是什么?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怎样?287、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298、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39、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3610、什么是矛盾40?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111、什么是质变?什么是量变?二者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44。
现实意义是什么?百度一下12、什么是否定之否定?451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21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671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216、什么是价值?其特征主要有哪些方面?8517、什么是社会存在?103什么是社会意识?104二者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10718、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112二者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11319、什么是经济基础?115什么是上层建筑?116二者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11820、什么是社会的基本矛盾?124它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2521、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332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5223、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是什么?155其作用是什么?1562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18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尖锐化不可避免?188-1892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是什么?221-225的标题。
原因226和实质227是什么?26、与封建社会比,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哪里?23027、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31。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一、社会历史发展和唯物史观
1.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社会形态的演进和转变
3. 唯物史观的核心要点
二、生产方式和阶级斗争
1. 基本生产方式及其特点
2. 阶级斗争的基本矛盾和动力
3. 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
三、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
1.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矛盾
3.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四、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
1.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贡献
3.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路径和目标
五、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
1.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特点
2.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困难
3.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境界和实现条件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实践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特点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贡献
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科学性
1.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九、其他相关内容
以上提纲旨在帮助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内容,透过对这些重要议题的梳理和理解,有助于全面把握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拓展,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马原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绪论》部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特别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批判地吸取其合理内核,深入研究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新形势,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总结这个时期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伟大的完备而严整的革命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成果,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就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既严整而又开放,内容博大精深的宏伟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同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相比较是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它吸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达到的最高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规律,公开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社会发展规律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而且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论为实践服务。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实践的理论。
第三,实现了批判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就是在批判继承了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有价值的思想材料的基础上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长久不衰的秘密就在于它不断地吸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既严整又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txt 马克思主义复提纲(详细)
一、马克思主义概述
-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起源
-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应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思维和社会的分析
- 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思想的比较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和批判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发展规律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其他历史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和特征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意义
六、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与融合
-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启示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挑战
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继承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应用
-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贡献
以上为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的详细内容,请根据提纲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2018—2019马原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形式:闭卷题型一、单项选择(10题,10分)二、多项选择(10题,20分)三、简答题(5题,40分)四、论述题(两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8分)复习要点(红色标注为重点内容)绪论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第二节正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一、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复习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一)科学性(二)革命性(三)实践性(四)人民性(五)发展性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社会根源:两极分化和经济危机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体系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2)指引中国当代发展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5.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科学的方法: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三,自觉将马克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它的反作用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的活动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9.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1)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2)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4)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018马原复习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题型:单项选择10题10分,简答3题15分,材料分析4题60分,随堂调研1题15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3.哲学是什么?世界观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特征。
(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5.物质的存在形态及其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及其各自的基本形态。
7.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8.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全部内容。
9.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定义。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以往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1.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12.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13.真理的定义。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15.请列举哲学史上不同的真理观,并说明各自对应的评价标准。
16.价值的定义。
价值评价的定义。
17.影响价值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1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规律。
19.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20.改革、改良和社会革命的关系。
21.劳动价值论
22.剩余价值论。
2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揭示和分析。
2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其实质。
25.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26.共产主义的内涵。
27.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一、选择题(60分)单选45个、双选10个、多选5个二、辨析题(28分)共4题,每题7分三、材料题(12分)三段话,提出三个问题,一一回答主要考试内容:前三章和第四章相关内容,绪论和第五章只涉及2-3个选择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3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Q:科学社会主义参考: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附:此处有学友的笔记2、19世纪40-60年代,马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P9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P1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其哲学基础。
4、(P26-27)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5、(P28-29)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征?是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概念、关系。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基本观点。
怎样区分二者。
3、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关系。
社会的物质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实践的基本特征。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5、联系和发展的概念、特点、关系。
6、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
质变和量变的概念。
度的概念、适度原则。
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概念、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8、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变化。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9、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0、规律及其客观性。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11、意识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第二章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特点。
2、不同哲学派别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3、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概念。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检验标准。
5、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价值评价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价值评价的作用是什么?6、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章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英雄史观的理论主张。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的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概念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6、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7、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完整word版)马原复习提纲(详细)

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2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课本思考题第2题)P14答: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
3.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表现在:1.坚持唯物辩证法。
2.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P15-19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务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P29-30答: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务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于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31-34(书本思考题第1题)答:世界是物质的。
2018马原复习资料整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整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布。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4、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5、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怎样的?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
普特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前者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后者相反。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密不可分。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8、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原的常规考点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导论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几个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及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体现出马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6.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7.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既有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存在和思维没有同一性,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应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形式:闭卷题型一、单项选择(10题,10分)二、多项选择(10题,20分)三、简答题(5题,40分)四、论述题(两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8分)复习要点(红色标注为重点内容)绪论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第二节正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一、俄、中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复习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基本立场: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民)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的的科学总结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我精神生活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4.联系的含义、特点、发展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4)联系具有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烦人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6.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再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7.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8.实践与认识的含义和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第一的理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放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9.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内容。
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辨证发展过程。
10.实践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的理由是什么?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质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是诶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人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发展的规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总是同谬论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12.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唯物史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物质生产力中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13.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4,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变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怎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
什么是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一定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7.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物质世界的三大发展规律、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分别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物质世界的三大发展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18.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作用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主要组成。
即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殖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0.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什么是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劳资什么关系?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2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其意识形态的本质分别是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政治制度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