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控规范标准[详]

合集下载

数据管理制度(范本6篇)

数据管理制度(范本6篇)

数据管理制度(范本6篇)数据管理制度(范本6篇)数据管理制度(一):为规范备份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xx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

所有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均由企业管理部负责数据管理和备份。

二。

根据公司情景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和重要数据两种。

一般数据主要指:个人或部门的各种信息及办公文档、电子邮件、人事档案、考勤管理、监控数据等。

重要数据主要包括:财务数据、技术部门图纸、商务部标书、服务器数据等。

三。

一般数据由各部门每月自行备份,部门经理负责整理归档后刻盘,系统管理员每半年对一般数据资料进行选择性收集归档。

四。

重要数据由系统管理员负责,具体细则如下:1。

财务部每月底将当月电子帐、表格等数据统一整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刻盘,由财务部保存。

2。

技术部门已定稿的图纸、商务部标书须在每月底前,由各部门的文件管理员上传至PDM系统,由系统管理员做备份保存。

3。

服务器的ERP、PDM、CRM等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在硬盘做每日备份,并在每周六午时统一刻盘保存。

五。

当服务器、交换机及其他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更新变动,以及服务器应用系统、软件修改后均要在改动当天进行备份。

六。

备份数据所使用的刻录机、光盘均由系统管理员保存,当刻录机故障或光盘不足时应及时联系维修或购买,确保备份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

所有数据备份工作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详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八。

如遇网络攻击或xx感染等突发事件,各部门应进取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同时将团体情景记录到备份档案中。

九。

各部门负责人应严格执行公司规定,如发现不及时上传资料、故意隐瞒资料或没有及时执行备份任务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数据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集团信息化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数据资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保证各类信息合理、有序流动和信息安全,确保集团信息化建设快速协调有序安全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集团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中平?2013?188号)、等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202x年xx月xx日修订记录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数据安全基础建设 (1)第一节组织保障 (1)第二节数据资产管理 (2)第三节数据分类分级 (2)第四节信息资源目录 (3)第五节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3)第三章数据安全访问控制 (4)第一节账号管理 (4)第二节身份鉴别 (5)第三节授权管理 (5)第四章数据全流程安全管控 (6)第一节数据收集 (6)第二节数据传输 (7)第三节数据存储 (7)第四节数据使用 (8)第五节数据共享 (9)第六节数据删除 (9)第五章数据安全日常管控 (10)第一节数据安全运维 (10)第二节风险监测 (10)第三节风险评估 (11)第四节数据溯源和日志审计 (12)第六章数据安全应急管理 (13)第七章人员管理及培训 (13)第八章受托方数据安全管控 (14)第九章附则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大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本单位”)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和指导本单位数据处理和数据安全执行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对本单位数据安全建设、数据全流程处理活动、数据安全日常管理、应急管理、访问控制、人员管理和培训等相关事项提出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本单位内非涉密数据。

第二章数据安全基础建设第一节组织保障第四条数据安全执行部门设置专门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资产管理,权限管理,数据收集共享开放管理,日常监测预警,应急管理及风险评估等活动。

第五条数据资产管理员负责数据库资产管理,对数据库资产的申请、使用、回收负管理责任,审核并确保资产使用的合理性。

第六条数据权限管理员应与数据处理、运维或操作人员相互独立,负责对所有数据和数据资产的访问权限管理,负责账号与人员实名对应,并审查权限分配的合理性。

第七条数据收集共享负责人对数据收集和共享开放流程进行管控,核实数据收集来源,并对信息资源目录进行管理和审核。

统计数据管理规定

统计数据管理规定

统计数据管理规定
是指组织机构内部为了保护数据安全、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而制定的政策和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统计数据管理规定:
1. 数据分类和标记:根据不同的敏感程度和重要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确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和保密级别。

2. 数据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数据,通过使用密码、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列表等方式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访问。

3. 数据备份和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在发生数据意外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4. 数据存储和保护:制定数据存储的规范,选择合适的存储媒介和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管理的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防止数据错误和冲突。

6. 数据安全保护:采取技术和物理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包括防止数据泄露、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7. 数据共享和合作:建立合适的流程和机制,确保数据共享和合作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商业机密。

8. 数据保留和销毁:根据相关法规和组织政策,制定数据保留和销毁的规定,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隐私保护。

9. 数据审计和监控:建立数据审计和监控的机制,追踪数据的使用和访问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10. 培训和教育:开展针对员工的数据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数据管理规定的认识和遵守度,防止数据泄露和安全漏洞。

这些统计数据管理规定可以帮助组织机构管理和保护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决策支持能力。

数据中心管理规定

数据中心管理规定

数据中心管理规定一、引言数据中心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承担着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数据的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制定本规定,明确数据中心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二、数据中心管理责任1.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明确管理责任,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团队,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2.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制定数据中心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3.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措施,保护数据中心的物理和网络安全。

三、数据中心设备管理1.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建立设备清单,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

2.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3.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建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四、数据中心网络管理1.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建立网络拓扑图,并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

2.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制定网络安全策略,保护数据中心网络的安全性。

3.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

五、数据中心安全管理1.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建立严格的门禁制度,控制人员进出数据中心。

2.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建立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数据中心的安全状况。

3.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计划,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中心灾备管理1.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制定灾备计划,确保数据中心在灾难事件中能够快速恢复。

2.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建立灾备设施,包括备用电源、备用机房等。

3.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定期进行灾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七、数据中心监督和评估1.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2.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定期进行自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八、数据中心管理培训1.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组织数据中心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2. 数据中心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第一条为了规范仓库数据管理,保障仓库的安全和高效运作,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仓库数据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认真执
行数据管理工作,确保仓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三条仓库数据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数据
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不得私自擅自操作数据。

第四条仓库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仓库数据进行备份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第五条仓库数据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数据信息的保密工作,不
得随意将数据泄露或外传。

第六条仓库数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仓库数据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数据的清晰和有序。

第七条仓库数据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理数据中出现的问题和异
常情况,确保数据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仓库数据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部门和领导的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第九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仓库数据管理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第十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对仓库数据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

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标题: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统计数据在各行各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建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数据采集1.1 确定数据来源:首先要确保数据的来源是可信的,数据采集的源头必须是可靠的机构或者系统。

1.2 设定数据采集标准:建立数据采集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1.3 采用自动化技术:利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技术来进行数据采集,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数据存储2.1 确保数据安全: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系统,包括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2 规范数据存储格式:统一规范数据的存储格式,方便数据的管理和检索。

2.3 设定数据存储周期: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设定不同的数据存储周期,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三、数据处理3.1 制定数据处理流程:建立数据处理的标准流程,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和整合等环节,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2 进行数据质量检验: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要进行数据质量检验,包括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3.3 引入数据质量工具:可以借助数据质量工具来进行数据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数据质量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数据分析4.1 制定数据分析标准:建立数据分析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要进行数据的验证和对照,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3 制定数据分析报告:对于数据分析结果,要制定详细的数据分析报告,清晰地呈现数据的分析结果和结论。

五、数据监控5.1 建立数据监控机制:建立数据监控的机制,对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查。

5.2 定期数据质量评估:定期对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公司数据上传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上传管理制度

公司数据上传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公司数据上传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公司员工在工作中上传数据的行为,保护公司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确保公司数据的安全和合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外包人员,在工作中上传数据时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数据上传管理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公司员工在上传数据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确保上传的数据内容合法合规。

2. 安全保密原则:公司员工在上传数据时,应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

3. 规范操作原则:公司员工在上传数据时,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式进行操作,确保数据上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责任意识原则:公司员工在上传数据时,应具有数据保护和责任意识,严守上传数据的权限和范围。

四、数据上传管理流程1.数据上传申请:员工需要上传数据时,应填写数据上传申请表格,并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上传数据。

2.数据上传操作:经过审批的员工,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式进行数据上传操作,确保数据上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上传审核: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对上传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内容合法合规。

如发现问题,需及时通知上传人员进行修改。

4.数据上传备份:上传数据后,员工需按照公司规定对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五、数据上传管理注意事项1. 严禁未经授权的数据上传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2. 上传数据时应注意数据安全,不得在公共网络环境上传敏感性极高的数据。

3. 上传数据前需仔细核对数据内容,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4. 严禁对已上传的数据进行未经授权的修改和删除操作。

5. 对于特殊数据的上传行为,需经过公司领导的批准和备案。

六、数据上传管理制度的执行1. 公司各部门需按照本制度要求,建立数据上传管理的相关流程和规范,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统计数据管理规定

统计数据管理规定

统计数据管理规定
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数据采集和收集:明确数据采集的目的、方法和频率,确定数据的来源和负责人,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分类和标准化: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确保不同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方便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3. 数据存储和保护:确定数据存储的位置和形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确保对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合理控制,防止数据泄露。

4. 数据使用和共享:确定数据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促进数据共享和合作,以提升数据的价值和效益。

5. 数据分析和报告:确定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制定数据分析流程,以及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6. 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定数据备份的周期和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7. 数据质量管理:制定数据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8. 数据保密和隐私:对涉及个人和机密信息的数据进行合理保护,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9. 数据更新和维护:确定数据更新的频率和方式,进行数据维护和清理,保证数据的更新和准确性。

10. 数据归档和销毁:对于不再需要的数据,及时进行归档或销毁,确保数据的可控和安全。

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模板》
一、总则
为规范仓库数据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和合规运营,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仓库数据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三、数据采集
1. 仓库数据应统一采集,不得私自搜集或篡改数据。

2. 采集人员应经过培训,了解数据采集流程和标准。

四、数据存储
1. 仓库数据应存储在指定的服务器或数据库中,不得存储在个人设备或外部存储设备中。

2. 数据存储应定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五、数据使用
1. 仓库数据仅限授权人员使用,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查阅或使用数据。

2. 使用数据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权限进行操作。

六、数据保护
1. 仓库数据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或篡改。

2. 发现数据泄露或损坏的情况应及时报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七、数据清理
1. 对于不再需要的数据应及时进行清理,以确保数据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

2. 数据清理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避免误删或错删数据。

八、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九、附则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部门审批并进行公告。

以上为《仓库数据管理规章制度模板》,请各相关部门严格遵守执行。

数据质量管控方案

数据质量管控方案

数据质量管控方案•相关推荐数据质量管控方案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据质量管控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据质量管控方案1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医疗质控办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

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

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药师等人组成。

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

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

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

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

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

大数据中心信息数据管理规章制度

大数据中心信息数据管理规章制度

大数据中心信息数据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资产。

为了规范大数据中心信息数据的管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数据分类与分级数据分类:根据数据来源、性质、用途等,将数据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流数据等。

数据分级: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级别,如公开、内部、机密、绝密等。

三、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存储介质:采用高性能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制定应急恢复预案,以防数据丢失。

数据存储期限:根据数据的价值和敏感性,设定合理的存储期限,到期后按规处置。

四、数据处理流程数据采集: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方式、频率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无效、错误、重复数据。

数据转换:将数据从一种格式或结构转换为另一种格式或结构。

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的价值。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现出来,便于理解。

五、数据安全保障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加密技术: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数据安全漏洞,提高防范能力。

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处置,降低损失。

六、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数据导致决策失误。

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数据及时性: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确保数据及时更新和反馈。

数据标准化:推行数据标准化管理,统一数据格式和标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七、规章制度执行与监督培训与宣传:加强员工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

执行力度:制定奖惩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生产数据管理规定

生产数据管理规定

为规范企业生产物料旳跟踪,规范数据采集,提高数据精确性与及时性,特制定本规定。

2合用范围本规定合用于企业内部生产计划到达状况、物料领发料及数据旳跟踪和采集、设备稼动率旳记录。

3权责3.1生产部:3.1.1 负责执行数据管理规定。

3.1.2 负责在执行过程中提出改善意见与提议。

3.1.3 负责纸档数据单旳提供及数据精确性旳保证。

3.2品保部:3.2.1 负责核查纸档数据单旳精确性并签字确认。

3.2.2 负责监督生产在执行过程中旳执行状况。

3.3IE:3.3.1 负责数据、数据指标和有关报表格式旳统筹确定和公布。

3.3.2 负责数据管理方案旳制定工作。

3.3.3 负责生产数据精确性旳最终核查工作。

3.3.4 负责对改善意见提议旳评估和实现工作。

3.3.5 负责对生产数据(纸档报表)旳整顿并电子档数据输出。

3.4财务部、资材部、PMC部、设备部、研发部:3.4.1 负责对最终数据旳精确性进行核查。

3.4.2 负责在执行过程中提出改善意见与提议。

3.4.3 负责执行IE对生产数据管理旳有关规定。

4 定义:4.1 生产数据纸档单:生产现场对生产状况旳真实记录,包括生产产量、转序数量、WIP库存数量、入库数量、生产不良品数量、生产物料损耗数量、作业工时、品质异常记录、设备异常记录。

4.2 生产数据电子档:数据录入指IE数据员通过终端设施,对生产提供纸档生产数据记录单录入旳动作。

数据录入须保证数据旳精确性和及时性,使数据不仅可以满足报表旳需求,同步也需满足各级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旳监控。

IE对录入旳数据进行简朴化和原则化,其他各部门按《数据管理规定》规定对IE输出数据进行5 内容:5.1 生产数据纸档报表提交定义:5.1.1 每天早上8.30前将纸档生产数据纸档报表提交至IE数据员处。

5.1.2 IE数据员每天10点前将数据输入公共网上旳报表内供有关部门人员查询。

5.1.3 生产提交数据需与现场实际状况相符。

5.1.4 生产数据纸档报表须有生产班组长(主管)签字确认后品质签字确认方可提交。

公司数据管理规章制度

公司数据管理规章制度

公司数据管理规章制度目的本规章制度旨在制定数据管理制度,保证公司数据的安全、保密、完整性,合规运营,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数据处理的部门、岗位及员工。

所有部门、岗位及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公司数据管理规章制度。

数据分类公司数据分为公开数据、内部数据、机密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等四类。

- 公开数据:公开的、无限制使用的数据或信息。

- 内部数据:限制使用范围的、非公开的数据或信息。

- 机密数据:非常重要的、极具价值的数据或信息,如客户信息、财务报表等。

- 个人隐私数据:个人身份信息和其他敏感信息。

数据管理原则- 数据安全管理原则:实行科学、高效、完整、安全的管理制度,防止数据的丢失、泄露、损坏。

- 数据保密管理原则:将内部数据、机密数据的泄露程度降到最低。

- 数据的使用管理原则:确保数据的正确使用。

各部门使用数据应遵循数据使用规定,不得超出使用权限进行操作。

- 数据追溯管理原则:记录数据使用情况,建立完整的数据来源、传递、使用的追溯机制。

- 数据备份原则: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数据清理原则:对已不需要使用的数据进行清理,确保公司数据的存储空间充足。

- 合规管理原则:公司数据处理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采集:获取数据及信息,并将其保存在后台库中。

- 数据存储:建立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数据处理:将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 数据输出:生成需要的报告、文件和图表等。

- 数据归档:按规定对数据进行归档,保障数据安全、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据使用规定- 各部门对使用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应根据其所属数据等级和使用权限,对所使用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密,不得随意向外部人士披露,不得将数据信息在部门之间自由传递。

如有需要,应按照规定申请使用权限。

- 各部门使用数据后,对获取的数据信息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数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数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内容《数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数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组织内部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以及保障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数据处理和管理的环节,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报告等方面。

二、责任和义务1. 数据所有者负责确保所管辖数据的质量,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2. 数据处理者负责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处理数据,并负责数据质量的监督和检测。

3. 数据管理者负责制定数据管理策略和规范,并监督数据处理和管理的落实情况。

4. 相关人员负责对数据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并及时报告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

三、数据质量标准1. 准确性:数据必须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不得存在虚假信息或错误数据。

2. 完整性:数据必须完整无缺失,不得存在遗漏或重复。

3. 一致性:数据必须在不同地点和时间点上保持一致,不得存在矛盾或不一致情况。

4. 可信度和可靠性:数据必须具有可信度和可靠性,可追溯到数据来源并经过验证和审计。

四、数据质量管理流程1. 数据采集:采集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并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标准进行采集。

2. 数据存储:存储数据时必须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遭到篡改或丢失。

3. 数据处理:处理数据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数据监测:对已处理和存储的数据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1. 数据所有者负责制定数据质量管理的政策和标准,确保数据质量符合规定。

2. 数据处理者负责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处理数据,并保障数据质量。

3. 数据管理者负责监督和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对数据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估。

4. 相关人员有权对数据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并向上级领导报告数据质量问题。

六、数据质量管理措施1.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和义务。

2.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监督和检测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数据管理标准

数据管理标准

数据管理标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以便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些宝贵的资源。

数据管理标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共享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其目的是确保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就数据管理标准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数据管理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管理变得越发复杂和关键。

一个良好的数据管理标准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己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同时,数据管理标准也是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

其次,数据管理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共享等方面。

在数据采集方面,需要规范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存储方面,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技术,建立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需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避免数据冗余和错误。

在数据共享方面,需要明确数据的访问权限和使用规则,保护数据的隐私和机密性。

最后,实施数据管理标准需要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首先,需要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团队或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数据管理标准。

其次,需要使用专业的数据管理工具和系统,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数据。

再次,需要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最后,需要定期审查和更新数据管理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综上所述,数据管理标准是组织和个人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只有建立和执行良好的数据管理标准,才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数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增强竞争力。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启发,让大家更加重视和关注数据管理标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大数据管理规章制度

大数据管理规章制度

大数据管理规章制度引言概述: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大数据管理规章制度成为了企业和组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大数据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数据安全、提高数据质量、促进数据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大数据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正文内容:1. 数据采集与存储1.1 数据采集方式1.2 数据存储规范1.3 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1.4 数据安全性保障1.5 数据去重与清洗2. 数据质量管理2.1 数据质量评估标准2.2 数据质量检测与监控2.3 数据质量问题解决机制2.4 数据质量改进措施2.5 数据质量报告与反馈机制3. 数据访问与权限控制3.1 数据访问权限分级3.2 数据访问审计机制3.3 数据共享与开放原则3.4 数据隐私保护措施3.5 数据安全风险管理4. 数据治理与合规性4.1 数据治理框架与流程4.2 数据分类与标准化4.3 数据合规性监测与报告4.4 数据治理人员培训与认证4.5 数据治理与业务需求对接5. 数据应用与价值实现5.1 数据应用规划与设计5.2 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5.3 数据应用案例与效果评估5.4 数据应用监测与优化5.5 数据应用价值评估与溯源总结:大数据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和组织中确保数据安全、提高数据质量、促进数据应用的重要保障。

通过规范的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访问与权限控制、数据治理与合规性以及数据应用与价值实现,可以有效地管理大数据,保护数据安全,提高数据质量,并实现数据的最大价值。

企业和组织应该制定相应的大数据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执行,以确保大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应用。

pfbs管控标准

pfbs管控标准

pfbs管控标准在信息安全领域,PFBS(Privileged File-Based System)管控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保护系统中的高权限文件。

这一标准旨在限制对敏感文件的访问和操作,以降低系统遭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本文将对PFBS管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设计原则、实施方法和维护措施。

I. 管控标准定义PFBS管控标准是一套规范,用于限制系统中高权限文件的访问和操作。

高权限文件通常包括操作系统核心文件、用户敏感数据、配置文件以及其他执行重要功能的文件。

PFBS管控标准的目标是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对这些文件进行操作,从而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机密性。

II. 设计原则为了有效实施PFBS管控标准,以下设计原则应当被遵循:1. 最小权限原则:每个用户仅被授予完成其工作所必需的最低权限,从而限制他们对高权限文件的访问和操作。

2. 分层管理原则:建立多个权限级别,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进行权限分配,并确保每个用户只能访问其所属权限级别下的文件。

3. 审计和监测原则:设立监测机制,对对高权限文件的访问和操作进行实时审计,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强制加密原则:对高权限文件进行强制加密,确保即使文件被非法获取,也无法解密其中的内容。

5. 定期更新原则:根据系统漏洞和威胁情报,及时更新和调整PFBS管控标准,保持系统的防护能力。

III. 实施方法实施PFBS管控标准需要以下步骤:1. 风险评估: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分析高权限文件的重要性和威胁,确定实施PFBS管控标准所需的措施。

2. 权限分级: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划分不同的权限级别,并建立权限分配策略。

3. 访问控制: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或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等技术,限制用户对高权限文件的访问。

4. 强制加密:对高权限文件进行加密,并确保加密密钥的安全存储和分发。

5. 审计与监测:建立审计和监测机制,记录用户对高权限文件的访问和操作,并及时发现和回应异常行为。

数据治理-数据标准建设方案

数据治理-数据标准建设方案

数据治理数据标准建设方案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数据标准建设方法论 (3)1.1 标准分类 (4)1.2 现状调研 (4)1.3 标准设计 (5)1.4 标准映射 (6)1.5 标准执行 (7)1.6 维护增强 (8)二数据标准分类 (8)三数据标准现状调研 (9)四基础数据标准设计 (11)4.1 数据标准设计方法 (11)4.2 数据标准设计原则 (12)4.3 客户主题数据标准设计 (13)4.4 产品主题数据标准设计 (14)4.5 合约主题数据标准设计 (17)4.6 事件主题数据标准设计 (18)4.7 渠道主题数据标准设计 (19)4.8 专有类数据标准设计 (20)五分析类数据标准设计 (22)5.1 指标标准设计原则 (23)5.1.1 指标准入原则 (23)5.1.2 指标粒度原则 (24)5.2 指标分类框架 (24)5.3 指标标准设计 (25)5.3.1 指标命名规则 (25)5.3.2 指标定义 (26)5.3.3 指标信息项 (26)六数据标准映射 (27)七数据标准执行 (28)八数据标准维护与增强 (29)一数据标准建设方法论通常来说,IT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通讯等四个部分构成。

数据是指信息的可再解释的形式化表示,具有业务和技术两种属性。

业务属性包括数据的业务定义、分类和规则等,技术属性包括数据的类型、格式、形态等。

数据标准就是描述和阐释数据业务属性和技术属性的规范文档。

IT系统应根据数据标准的规定,采集数据,生产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和共享数据。

数据标准中定义的数据范围,广义地说,应包括IT系统中的全部数据。

但从标准建设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出发,一般主要包括IT系统中需要与其他系统(包括人机间)进行交换和共享的部分,即该部分数据是否存在业务应用的需求和数据交换的需求。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数据标准建设总的原则如下图所示,是由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和IT系统的数据交换需求共同驱动的。

数据中心监控规章制度

数据中心监控规章制度

数据中心监控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数据中心监控工作,确保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数据中心监控人员,各监控岗位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共同维护数据中心的安全和稳定。

第二条数据中心监控工作是指利用监控设备、软件等技术手段对数据中心的设备、网络、服务等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数据中心正常运行。

监控工作是保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数据中心监控工作服从数据中心领导的统一安排,各岗位人员应服从数据中心领导的管理,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履行监控工作职责。

第四条数据中心监控工作要保证监控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控数据需要及时上传,并及时采取操作措施,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监控设备管理第五条数据中心应购买符合要求的监控设备,监控设备的规格、型号等需要符合数据中心的实际需求,并且要求供货商提供设备的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第六条数据中心监控设备由专门负责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监控设备的设置应符合数据中心的监控要求,保证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设置监控设备应考虑数据中心的整体风险评估,合理规划监控点位,确保数据中心的全面监控。

第八条监控设备异常时,需及时上报责任人员,并进行维修处理。

监控设备维修完成后,应及时核实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重新设置相关监控参数。

第三章监控数据管理第九条监控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应按照数据中心的监控要求进行,监控数据的上传频率和监控参数需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

第十条监控数据应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有故意篡改数据的情况发生。

监控数据上传不到位或存在问题时,需及时协调解决,并上报负责人员。

第十一条监控数据的存储需符合数据中心的备份要求,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备份数据需按时更新,并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有效性。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二条数据中心监控人员需时刻保持警觉,对监控异常情况要及时响应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数据管理架构
1.1数据管理平台功能蓝图
数据管理就是对交易中心现有的业务支撑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数据管理、质量管控、并且通过标准的共享模式,实现核心数据统一存储,维护和使用的问题,提升交易中心现有数据的安全存储和高效使用等能力,并更加深入地进行数据挖掘等工作,为中心创造更多的价值。

未来的数据管理平台将对中心现有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数据的整合、数据的管控,并运用数据进行统一的服务管控来提升服务共享的水平,为中心的服务提供全方面的数据支撑。

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蓝图如图所示:
●数据整合域,是对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清洗转换,并对采集过程中的数
据进行质量检测,来确保整合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管控域,对采集到数据按照其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存储管控,对数据的质量、
数据的安全以及信息的生命周期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对数据在使用过程的各种信息
进行统计分析。

●服务共享域,利用数据管理平台已有的数据资源,进行自定义的数据服务配置,
定制出符合要求的服务,进行相关服务流程的编排,通过数据中心将服务进行发布。

●服务管理域,主要是对提供的服务进行管理,包括服务应用的管理,服务流程的管
理以及服务监控。

1.2数据集成
数据整合就是将离散于各个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中化。

数据整合阶段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执行:
●数据类型识别
根据业务使用情况分析目前各个系统中的数据实体,其中哪些是主数据,哪些是非主数据但需要共享的数据,哪些是私有数据。

数据类型会作为制定同步规则和清洗规则的重要依据。

●数据同步规则确定
分析采集的各种数据需要达到的同步频率,从实时、准实时到天、月不等,针对不同的同步频率需求结合每次同步的数据量来选择同步方式,ETL(抽取-转化-加载)和ESB(企业服务总线)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

ETL本身也有多种具体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各种情况下的同步,如Hotplug、全表对比、时间戳等。

在这里,将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别和数据使用频度和需求频度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数据同步的机制,采用实时数据整合和批量数据整合两种方式进行数据的整合。

●数据清洗规则确定
在进行数据整合过程中,由于不同系统中可能重复出现的数据,以及数据本身的缺失和错误等问题,为了避免由于不同系统中相同数据由于编码规则、格式之间的差异,在清洗过程中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清洗规则,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确保数据管理平台中的数据能够保持一致性。

同时,在数据清洗的过程中,需要对采集数据的质量以及清洗后数据的质量进行检测。

其中,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确保采集的数据都能满足质量要求,能够通过正确的清洗和转换;对于转换完成的数据,通过再次的检测,保证转换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行和权威性。

1.3数据管控
数据管控就是对于进行整合后的数据进行相关的管控,使其能够满足交易中心管理对于数据使用的各种需求。

1.3.1 数据生命周期规划
数据生命周期规划,就是对数据从在各个应用系统的中产生,然后通过各种采集整合手段聚合到数据管理平台,直至最终通过建立各种主题数据仓库提供各种数据服务的整个过程进行规划,使数据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的使用需要。

数据生命周期规划,把数据划分为以下3个域,分别保存不同阶段的数据:
ADB应用数据库
应用数据库主要是为交易中心主要的业务支撑系统和部管理系统的应用提供数据存储
和访问。

在应用数据库只存储支撑本系统运行的数据资源,以满足本系统的使用要求。

应用数据库的数据在进行日常业务处理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更新,以便同实际的业务情况保持一致。

●数据管理平台
应用数据库的数据,经过统一的清洗和转换后,进入数据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的存储管理。

在数据管理平台,将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视图,为各种数据服务提供数据。

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更新根据不同的数据需求和应用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分,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批量数据采集两种方式进行。

●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为了满足某一特定的决策支持和联机分析而建立的结构化数据环境。

交易中心在进行业务活动和部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利用数据仓库,对已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联机分析,即可以满足交易中心日常的数据查询要求;又可充分挖掘数据涵的意义,为中心的各项业务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持。

例如,根据交易中心目前的使用要求,建立交易信息、企业信息、专家信息的主题数据仓库,为中心的各项活动提供业务支持。

1.3.2 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主要用于在数据仓库里描述数据及其环境,它是在数据仓库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数据源定义,目标定义,转换规则等相关的关键数据。

因此,元数据的管理对于数据仓库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的数据管理平台上,将提供对各数据的实体定义和流程管控管理两方面的元数据进行管理。

其中,数据实体管理是对各个数据实体来进行实体定义,对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约束,实现对数据管理平台里所有数据实体的管理。

对于流程管控管理方面,通过制定规的数据流程制度,严格控制数据的流向以及数据在各流程中的情况,对数据管理平台中的各项数据流程进行管控。

1.3.3 主数据管理
主数据是描述核心业务实体(如招标项目、企业和专家)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主数据管理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首先,完善的主数据管理可以使各个业务视角能获得一致的数据基础,
减少数据差异带来的业务错误和客户投诉,还可以充分发挥各个业务视角数据管理和维护的能力,而不加重业务部门的负担,另外,主数据管理是SOA实施过程中,关键业务对象抽象的重要基础。

主数据管理具备以下功能特点:
◆整合:在组织层面上整合了现有应用系统的主数据信息,进行主数据的集中处理。

◆共享:主数据作为组织权威的统一、一致的数据,为组织各应用系统提供准确的共
享数据。

◆统一:实现对于客户、产品和供应商都通用的主数据形式,加速数据输入、检索和
分析。

◆并行管理:支持数据的多用户管理,包括限制某些用户添加、更新或查看维护主数
据的流程的能力。

◆集成能力:集成产品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数据集成以及可对主数据进行
分析的其他解决方案。

在交易中心的系统中,主要的主数据为招投标项目主数据、企业主数据和专家主数据,各个主数据又由若干个相关实体组成。

通过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可以规数据的录入和使用,使得数据的存储的一致性,使用的规性。

以下为各主数据在进行主数据管理前后的情况列表。

表1 应用系统整合前主数据情况
表2 应用系统整合后主数据情况
通过对于系统的整合和主数据管理后,对于数据的使用和管理都更为明晰,使得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更加清晰,系统间的耦合程度大为降低,系统的效率大为提高。

1.3.4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的好坏是数据应用的基础,因此,在数据管理平台中,对于数据质量的管理也是数据管理的重点。

对于数据质量的管理,主要分为对数据使用的流程进行管理,以保证数据的使用符合规的流程,保证了数据使用的规划;对数据使用的应用服务进行管理,以便对于各项数据服务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最后,对于数据服务的信息进行监测,对
于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并输出服务信息报表,以便对服务情况进行分析。

1.4服务共享
数据共享的基本思路是将现存系统中点对点的网状结构改造为基于数据总线的模式。

通过运用数据总线的模式,通过统一规的数据共享机制使得对于数据管理的可以大大降低后续对数据维护的成本。

下表为独立接口和总线模式的各种效率对比。

通过在交易中心的系统调研,我们整理出现有的系统的数据接口以及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情况,并以此进行数据总线的改造,形成基于总线的数据共享模式,以期达到服务共享的目的。

整合前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关系复杂,且企业库等系统同交易系统形成一个大的系统,
不便于数据服务的共享。

运用数据总线的思想,我们构建了基于总线的数据服务形式,情况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通过数据总线的形式,我们整合了所有系统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总线的形式,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服务,使得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机制,以便能够更好的达到服务共享的目的。

1.5服务治理
在总线上实现数据服务共享后,为了使用户更好的了解数据服务的应用情况,需要在为系统上搭建数据服务的维护管理功能。

用户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实现对数据服务的监控、统计和分析。

服务治理功能主要用来对众多的服务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此处的数据服务,也包括今后将实现的业务服务),为服务消费者、服务供应商、SOA运营人员提供方便的服务治理工具。

对于服务消费者,通过该模块可以更好的查找到需要的服务及更准确的使用服务。

对于服务供应商,通过该模块可以方便的进行服务的注册和发布,解决目前ESB对服务的注册和发布过程复杂技术门槛高的问题。

此外,通过一系列的图形化的监控手段,使得监控管理人员能够清晰的查看目前的服务情况,并通过一系列的报表,对于整体的服务情况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对于SOA 运营人员,通过该模块做到对服务的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统一监视,将大大降低管理的成本和提高管理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