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夹板外固定
小夹板外固定术
小夹板外固定术小夹板外固定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护理手段,主要用于骨折的固定。
在进行小夹板外固定术时,需要严格遵守院内的相关操作规范和护理流程,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和术后得到合理、科学的护理。
本文将从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提供参考。
一、手术前准备1.收集患者相关信息。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以及手术前检查结果等。
2.术前准备患者。
清洁患者皮肤,通知患者进行禁食禁水,并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3.准备手术器械和物品。
按照手术清单准备所需的器械和物品,确保器械的完整性和无菌状态。
二、手术操作1.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
进行洗手消毒后,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性。
2.准备患肢。
清洁患者受伤部位的皮肤,彻底去除表面的血液和污物。
3.正确固定夹板。
根据医生的固定要求和患者受伤部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夹板,将其固定在受伤部位,注意夹板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注意疼痛控制。
手术中,需要确保患者在麻醉下,以减少疼痛感。
在固定夹板时,注意调整夹板的紧松度,保证固定部位牢固而不过紧,避免加重患者的疼痛。
5.术后处理。
在固定完成后,检查夹板的牢固性和固定部位的血液供应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三、术后护理1.观察固定部位。
术后应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的情况,包括血液供应情况,皮肤颜色和温度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2.注意伤口护理。
术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3.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后的需要,调整饮食种类和摄入量。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伤口的愈合和骨的修复。
4.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需要,及时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5.术后康复指导。
对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使用等方面内容,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总结起来,小夹板外固定术是一项常见的创伤护理手段,对于骨折的固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骨折的治疗――外固定之夹板固定
骨折的治疗――外固定之夹板固定
一、小夹板的“三性”与“三力”:
三力:小夹板固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作用原理是从肢体
的生理功能出发,根据机体运动学的原理通过布带对木板的约束力、
纸压垫对骨折断端防止或矫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充分利
用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肢体内部因骨折所致的
不平衡重新恢复到平衡。
另外,小夹板还具备以下三性:塑性──可适合肢体体形和各部
位的生理弧度;韧性──有足够的支持力,能起到外固定的支架作用,不致使其弯曲劈裂或断裂;弹性──以适应肢体肌肉收缩和紧张时产
生的肢体内部压力的变化。
二、小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四肢闭合性骨折;
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过处理已愈合者;
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三、纸压垫
纸压垫是木板的着力点,是防止或矫正成角及侧方移位的有效固
定力。
纸压垫的大小厚薄必须适宜,形状需与肢体相吻合,放置的位
置要正确,位置放错则起相反作用,使骨折再移位。
一般常用柔韧而
能维持一定形状,又有一定支持能力,能吸水以散热,对皮肤无刺激
性的材料做成,宜用毛头纸、棉纸或棉花做成。
常用的纸压垫有以下
几种。
四、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1. 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肢体肿胀消退,可用软枕垫高。
2. 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情况,1天~4天内注意患肢的动脉搏动、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足趾主动活动等。
3. 出现固定的痛点时应及时拆开外固定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
4. 注意调整夹板的松紧度。
5. 定期作X线透视。
6. 及时指导病人进行练功活动。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收集所需工具和材料,包括小夹板、固定夹具、螺丝刀、螺丝等。
2.确定固定位置:根据需要固定的物体和夹板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固定
位置。
确保固定位置平整、牢固,以便夹板能够稳固地附着。
3.清理工作:将固定位置上的杂物、灰尘等清理干净,确保夹板与固
定位置的接触面干净。
5.定位夹板:将小夹板放置在所标记的位置上,确保夹板与固定位置
紧密接触。
6.安装夹具:根据小夹板的尺寸和固定位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
进行安装。
使用螺丝刀将夹具固定在夹板上,确保夹具牢固地连接在夹板上。
夹具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7.调整夹具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夹具的位置和角度,使其更好
地适应固定位置和夹板。
8.固定夹板:使用螺丝和螺丝刀将夹板和夹具一同固定在固定位置上。
螺丝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夹板稳固地固定在固定位
置上。
9.检查固定效果:固定完成后,进行检查,确保小夹板稳固地固定在
固定位置上,并且夹板与夹具之间没有松动和摇晃。
10.收尾工作:清理现场,整理工具和材料,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和安全。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小夹板是一种固定装置,常用于治疗骨折或其他骨骼损伤,目的是保持断骨的正确位置,促进骨折愈合。
以下是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在操作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确保手术室内洁净,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器材和解剖模型。
2.骨折评估:在操作前,需要对骨折进行评估。
这包括确定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以确定适当的外固定方法和器械选择。
3.术前准备:将患者放在手术床上,遵循手术室卫生和手术流程。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4.松解皮下组织:在确定骨折位置后,使用无菌仪器和技术松解骨折周围的皮下组织。
这将为后续的骨折纠正和外固定器械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空间。
5.正确的骨折纠正:在松解皮下组织后,应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纠正骨折的位置。
这可能包括使用调节器械轻轻牵拉骨折处,直到达到正确的位置。
6.骨折固定:一旦纠正了骨折的位置,使用小夹板和金属螺钉等器械将骨折处固定住。
这将确保骨折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位置。
7.外固定器械的应用: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选择适当的小夹板和其他外固定器械。
固定器械应牢固地固定在骨折两侧,以确保骨折处的稳定。
8.皮肤缝合:在固定器械应用后,需要缝合骨折周围的皮肤。
这需要使用无菌技术和缝合材料,确保皮肤完全愈合。
9.术后评估:在操作完成后,进行术后评估。
这包括检查骨折位置和固定器械的稳定性,以确保骨折在愈合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位置和角度。
10.术后护理: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护理,以确保骨折顺利愈合。
这可能包括定期更换敷料、进行X射线检查和康复训练等。
以上是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的详细步骤。
在进行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和手术规范,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具体内容包括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2. 掌握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要点。
3. 能够正确判断并处理小夹板外固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和护理要点的理解。
重点: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及护理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夹板外固定模型、演示用小夹板、教学视频。
2. 学具:小夹板、绷带、剪刀、消毒棉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小夹板外固定模型,让学生了解小夹板外固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a. 介绍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
b. 讲解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流程。
c. 强调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病例,讲解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步骤和护理方法。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小夹板外固定操作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小夹板外固定基本原理2.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流程a. 准备工作b. 患者体位c. 固定方法d. 敷料包扎3.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4.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病例,编写一份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外固定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流程2.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3. 作业设计中的病例分析和护理计划编写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夹板外固定的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操作前,需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无菌。
同时,备齐所需物品,如小夹板、绷带、消毒棉球等。
(2)患者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固定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便于操作和固定。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
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小夹板外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通过外固定器将骨折部位固定起来,促进骨折的愈合。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骨折能够正常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小夹板外固定术的护理指南:1.术后第一时间将患者转移到病房,并保持患者的体位平稳。
小夹板外固定器要摆放在固定架上,保持稳定。
2.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包括红肿、渗液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到感染。
3.监测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遵守医嘱。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麻木、肿胀、皮肤苍白等神经损伤的症状,如有应及时报告医生。
4.严密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四肢末端的感觉和活动能力。
通过询问和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神经损伤或肌肉萎缩。
5.患者需要保持肢体的固定,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和扭曲,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同时,定期检查夹板的松紧度,确保夹板紧固适度。
6.进食方面,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
特别注意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
7.适当进行运动和康复训练。
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
但一定要避免过度使用或过度运动,以免导致骨折线的脱位。
8.定期进行复查和拍片检查。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骨折的愈合进程,如发现骨折位置有松动、螺钉脱落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9.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有时会感到焦虑、沮丧等情绪。
护士需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心态。
10.日常生活护理。
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澡、更衣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排尿或排便时需要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压迫到骨折部位。
总的来说,小夹板外固定术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神经功能监测、肢体固定、饮食、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促进骨折的愈合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夹板外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夹板外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夹板是一种常用的固定工具,可用于木材加工、木工制作、家具修复等多种情况。
正确的夹板外固定方法可以确保工作安全和高效,并且延长夹板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夹板的外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夹板外固定方法1.基础固定:将夹板的一端放在工作台上,另一端与工作台保持垂直。
使用螺丝或钉子将夹板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以确保夹板不会移动。
2.夹具固定:夹板可以与各种夹具配合使用。
夹具通常带有螺旋机构,可以通过旋转螺旋机构来夹紧夹板。
将夹板放在夹具上,旋转螺旋机构,使夹板紧密固定在夹具上。
3.螺旋夹固定:螺旋夹是一种专用夹具,它由两个移动的夹手和一个旋转螺旋机构组成。
将夹板放在螺旋夹的夹手之间,旋转螺旋机构,使夹板夹紧在夹手之间。
螺旋夹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固定夹板,非常灵活方便。
4.夹具与螺旋夹结合固定:有些情况下,夹具和螺旋夹可以结合使用。
将夹板夹在夹具上,并使用螺旋夹固定夹板与夹具之间的接触面。
这样可以提供双重的固定,确保夹板在工作过程中不会移动。
二、夹板外固定注意事项1.固定部位:在选择固定方法时,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和夹板的形状选择合适的固定部位。
确保夹板与工作台或夹具的接触面积足够大,以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
2.固定力度:夹板的固定力度要适中,不宜过紧或过松。
太紧的固定力度可能会损坏夹板或导致工作变形;太松的固定力度则会使夹板容易移动,影响工作效果。
3.均匀固定:在固定夹板时,要尽量使固定力均匀分布在夹板上,避免局部过度施力导致夹板变形或破裂。
4.夹板边缘保护:夹板的边缘容易因为固定力度过大而受到损坏。
可以在夹板的边缘处加垫块或使用防护胶垫等保护措施,防止夹板边缘破裂。
5.加强固定:对于较长的夹板,可以使用多个固定点进行加强固定,以增加夹板的稳定性。
6.检查固定:在使用夹板进行工作前,要仔细检查固定是否牢固。
特别是在进行较大力度的工作时,要确保夹板的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结:夹板作为一种常用的固定工具,正确的外固定方法可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318实验:小夹板外固定
注意外伤的诊断、患肢血运观察
教学法
学生动手操作
实验内容、步骤、要求及时间分配
第一部分
常见急救操作介绍学习
介绍外固定的发展历史,对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二部分小夹板固定
介绍小夹板的发展历史,现代中西医结合中、急诊急救过程中小夹板发挥的作用。
1、上肢夹板介绍
以Colles骨折的夹板固定为例,按步骤讲解固定的每一个动作,边讲解边示范。
1、石膏材料介绍
以Colles骨折的夹板固定为例,按步骤示范,边讲解边示范。
2、结合临床中使用不当造成的各种并发症,使学生认识深刻
3、指导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注意:对于石膏的松紧、长度重点检查。
4、固定后注意事项
对于固定初始时间、回访时间等内容重点提醒学生。
总结本节课内容、重点
1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下肢夹板介绍
以踝关节骨折为例进行介绍。
3、小夹板使用注意事项
结合临床中使用不当造成的各种并发症,使学生认识深刻
指导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注意:对于捆扎带的松紧、夹板安放的顺序、蓇葖部位是否受压等均应进行重点检查。
4、固定后注意事项
对于固定初始时间、回访时间等内容重点提醒学生。
第三部分石膏固定
介绍石膏的发展历史、作用。
实验教案
姓名_葛孚章_2013~2014学年第2学期时间_2014.3.18节次1-3
课程名称
运动创伤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11运动人体科学本科
实验项目
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
实验分组情况
4
学时数
4
实验目的
学会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操作流程1.准备工具:外固定系统包括小夹板、螺钉、螺钉固定器、手术器械等。
在开始操作前,确认所有工具齐全,并进行消毒处理。
2.骨折预处理:将患者的伤肢进行适当的清洁消毒,确保术区干净无菌。
根据骨折情况,将受伤部位复位。
3.选择夹板: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以及骨折部位的位置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小夹板。
小夹板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夹板安装:将选定的小夹板固定在受伤部位上。
首先,将夹板的一端放置在伤肢的远端,确保夹板与骨折部位完全接触。
然后,使用螺钉和螺钉固定器将夹板稳固地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螺钉需要注意插入深度,以免伤及骨髓。
5.软组织保护:在夹板固定完成后,需要检查周围的软组织情况。
如果存在软组织损伤或赘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骨折稳定。
6.X线确认:在完成夹板固定后,需要进行X线检查,确认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夹板的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7.伤肢固定:在确认骨折复位和夹板位置正确后,对伤肢进行固定。
可以使用绷带或其他固定材料将患者的伤肢与夹板固定在一起,以增加稳定性。
8.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监测有无并发症,如感染、血栓等。
同时给予伤肢适当的保护,避免过度运动或受力,防止骨折再次移位。
总结: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骨折固定方法。
操作时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夹板、正确固定,并注意术后的护理工作。
术中要注意骨折复位和夹板位置的确认,术后要定期进行复查和观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加快骨折愈合。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年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
2024年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掌握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发症。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方法及护理要点。
教学重点:小夹板外固定原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夹板、绷带、棉垫、固定带等。
2. 学具:操作用小夹板、绷带、棉垫、固定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引出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讲解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
3. 操作演示:教师示范小夹板外固定操作,学生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
5. 知识巩固: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小夹板外固定基本原理2. 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方法3.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
(2)列举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要点。
(3)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小夹板外固定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 答案:(1)小夹板外固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保持骨折端的对位对线,促进骨折愈合。
(2)小夹板外固定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小夹板清洁、干燥;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预防皮肤压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3)并发症预防与处理:①皮肤压疮:定期检查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调整小夹板松紧度;②骨折端移位:密切观察骨折端对位对线,及时调整小夹板;③肌肉萎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小夹板外固定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但在操作练习中,部分学生动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课后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小夹板外固定在临床上的最新应用和进展。
小夹板用于骨折外固定研究现状
小夹板用于骨折外固定研究现状标签:小夹板;骨折;外固定;综述小夹板固定是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的特色之一,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等优势。
但因使用范围局限、并发症多等缺点,且各厂家生产的小夹板性能和规格等相去甚远,使其近年来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为促进小夹板固定术的发展,改良和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为此,笔者查阅了近十年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1 理论研究1.1 骨折固定学术流派以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为主要原则的内固定学派是现代骨伤学的奠基者,在国际骨科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
但随着内固定破坏患处血运、不利于功能恢复等弊端的发现,学者们不断改进固定方式方法和固定物,在内固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物学接骨理论,强调生物力学观点,远离骨折断端间接复位,由坚强固定转向生物学固定,并减少医源性创伤及手术暴露时间,充分保护患处血运[1]。
该理论在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等方面凸显出显著的优越性。
中国接骨术学派以小夹板为典型代表,其精髓被归纳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中国接骨术提倡采用非手术或有限手术方法,根据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布带、夹板、压垫及机体的相互平衡作用,在早期功能活动和负重载荷时,骨断端有控制性活动,利于患肢静脉及淋巴回流,促进肿胀消退,同时使骨折断端承受生理应力刺激,促进骨折及周围组织的愈合[2]。
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是一种能动的固定方式,既充分体现中医“骨肉相连、筋可束骨”理论,又能有效控制骨折对位,同时在肌肉运动中借助骨折周围韧带、筋膜和肌腱的牵拉,使骨折保持对位或纠正残余移位。
小夹板固定还能根据患肢肿胀情况随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避免在炎症反应期肿胀明显时出现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以及继发性缺血性肌挛缩[3]。
中国接骨术强调弹性固定,将骨折的整复、固定与功能锻炼结合在一起,避免应力遮挡,这与西方医学由内固定向生物学接骨理论的转变趋势具有殊途同归之义。
1.2 小夹板治疗原理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原理是从肢体生理功能要求出发,通过布带约束力、夹板弹性固定力、压垫防止或矫正骨折端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以及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在骨折断端形成生理性刺激,从而达到固定骨折、恢复肢体内部动力平衡的目的[4]。
夹板外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夹板外固定方法及注意事项1.夹板外固定方法夹板外固定是治疗股骨骨折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外固定器与夹板相结合,将骨折部位的骨骼牢固地固定住,使其得到修复和愈合。
夹板外固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麻醉和准备在进行夹板外固定之前,需要先进行麻醉和准备工作。
麻醉可以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具体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准备工作包括消毒、固定器件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夹板等。
1.2应用外固定器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固定器进行应用。
通常可选用Ilizarov、Hoffman等不同的外固定器,也可根据患者需要定制合适的固定器具。
1.3夹板固定将夹板沿着股骨骨折部位放置,用绷带、钢丝等将夹板固定在外固定器上,使其与骨骼紧密贴合,达到固定的目的。
1.4X光检查和调整对于夹板外固定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X光检查,及时发现不良情况,如骨折不好愈合等,并进行调整。
1.5患者护理患者在夹板外固定期间,需要定期检查伤口情况、皮肤有无擦伤、感染等,并进行及时处理。
同时还要注意营养、饮水等,帮助骨骼愈合。
2.夹板外固定注意事项夹板外固定作为治疗股骨骨折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在使用夹板进行骨折固定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2.1合理运用夹板外固定属于手术性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不应过度使用。
2.2质量保证夹板的质量必须有保障,不应出现破损等质量问题,否则可能会影响骨折的恢复。
2.3严格消毒在外固定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
2.4保持清洁在夹板外固定治疗期间,应及时清洁患者伤口及周围皮肤,并定期更换绷带等器械,避免细菌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2.5早期功能锻炼在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帮助肌肉恢复力量,促进骨骼的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夹板外固定是治疗股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事项,以保障治疗效果。
小夹板外固定方法
小夹板外固定方法
小夹板外固定的步骤,主要根据骨折的部位,是骨干部位的骨折,还是关节部位的骨折固定,是否要超过关节。
具体步骤如下:
1、将骨折复位后,有两位助手维持骨折所在的复位以后的位置,上下夹板要固定,进行缠绕绷带,缠绕时要注意,不能太紧,因为缠好以后肢体还可能肿胀,肿胀以后,绷带产生压迫,容易产生反作用力,绷带对皮肤产生压迫,容易产生水泡、压疮,甚至严重的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
2、在合适的部位放置压垫,根据骨折情况,需要放置平垫、高低垫等,如果骨折发生在前臂和小腿,因为是两个骨骼,所以还要之间放置分骨垫;
3、放置夹板,夹板可一次放置;
4、用扎带将固定好的夹板进行捆绑,一般认为有四道夹板,先中间,再两头,再调整夹板的松紧度。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3)
三、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小夹板固定是用小夹板作骨折局部外固定的方法,主要用于四肢骨折。
一、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三、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嘱患者身体活动时要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
四、随时注意观察小夹板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应注意经常调整布带松紧度。
必要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五、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六、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肢感觉正常,即可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七、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
保持小夹板的清洁及皮肤卫生。
八、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患者具体指导。
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一、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比赛的评分标准。
二、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
1. 操作准确性(30分)
评估参赛者在操作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时的准确性和技巧。
- 操作流畅、连贯(10分)
- 夹板位置正确(10分)
- 夹板固定牢固(10分)
2. 操作速度(20分)
评估参赛者完成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速度。
- 操作迅速(10分)
- 时间控制合理(10分)
3. 卫生操作(20分)
评估参赛者在操作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时的卫生操作。
- 工作区域整洁(10分)
- 消毒操作准确(10分)
4.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20分)
评估参赛者在操作过程中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 指示明确、简洁(10分)
- 团队合作默契(10分)
5. 操作材料与设备的熟练程度(10分)
评估参赛者对操作所需材料与设备的熟练程度。
- 材料使用正确(5分)
- 设备操作熟练(5分)
6. 整体表现(总分10分)
评估参赛者整体的操作表现。
- 专业形象与仪态(5分)
- 操作技术难度处理(5分)
三、评分细则
- 分数按照每一项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 具体的评分标准由评委根据比赛情况进行确定,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得分权重。
四、总结
以上为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操作比赛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公正和客观性对于比赛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评委应根据标准进行准确评分,确保比赛结果的准确性。
小夹板的外固定及护理
小夹板的外固定及护理小夹板是常见的一种矫形器材,主要用于固定和矫正四肢骨折、关节脱位以及创伤后的外科手术等,在固定和矫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正确的外固定和护理是确保夹板能够发挥最大效用、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外固定和护理两个方面介绍。
一、小夹板的外固定夹板的外固定主要分为患肢保护和固定扣钩两个方面。
1.患肢保护:在夹板固定之前,应首先保护好患肢,避免二次伤害。
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宜保持躺卧位或舒适位,以减少活动对患肢的影响。
-使用合适大小的护垫,将其放置在患肢的压力点上,以减轻压力对患肢的刺激。
-如果夹板需要覆盖伤口,应将伤口覆盖物进行消毒,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再将夹板固定在上面。
2.固定扣钩:固定扣钩是保持夹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具体操作如下:-将合适尺寸的夹板固定在患肢上,确保夹板紧密贴合患肢表面。
-在夹板两侧,用绷带或者其他柔软的材料将夹板固定牢固,以确保其不会松动或移位。
-如果使用钢板或螺钉进行固定,则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二、小夹板的护理1.保持患肢清洁:患肢的清洁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
注意以下事项:-定期清洗患肢,可用温水和无菌纱布轻轻擦拭,同时避免使用过多水分,以免湿气渗入夹板。
-注意伤口周围的清洁,如果需要更换伤口包扎,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2.保持夹板的稳定:夹板的位置和稳定性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注意以下事项:-定期检查夹板的位置和固定情况,如果发现松动或移位,应及时调整。
-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对夹板产生不良影响。
3.患者的康复护理:夹板固定期间,患者的舒适度和身体的恢复都非常重要。
注意以下事项:-定期检查温度和血液循环,避免出现发绀或者肿胀等情况。
-适当运动患肢,预防患肢的僵硬和关节的活动度下降。
-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休息,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和休息。
总结:小夹板的外固定和护理是骨折和手术患者恢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外固定和护理能够确保夹板的固定稳定以及患者的舒适度,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小夹板的外固定与护理
小夹板的外固定与护理小夹板是一种用于骨折固定的医疗器械,在骨折后的修复和固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小夹板的固定效果和保护患者的安全,我们需要正确地操作小夹板并进行有效的护理。
一、小夹板的固定操作1.选择合适的小夹板:根据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形状和尺寸的小夹板。
小夹板应该紧密贴合患者的身体,并且不应该产生太大的压迫感。
2.清洁骨折部位:在使用小夹板之前,必须清洁骨折部位,以避免感染。
可以用消毒纱布和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骨折部位。
3.正确放置小夹板:将小夹板放置在骨折部位的两侧,确保骨折部位位于小夹板的中间。
在放置小夹板之前,可以使用一块薄型垫料来保护骨折部位。
二、小夹板的固定技巧1.使用纱布或绷带加固:可以用纱布或绷带将小夹板固定在骨折部位上。
在固定时,要确保适度的压力,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注意指甲的固定:对于手部的小夹板固定,要特别注意固定指甲。
可以使用透明胶带或羊皮纸将指甲固定在小夹板上,以防止指甲碎裂或导致二次损伤。
3.给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在固定小夹板时,患者应保持舒适的体位,以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状态。
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来支撑患者的体位,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三、小夹板的护理措施1.定期检查夹板是否松动:在使用小夹板后,定期检查夹板是否松动或移位。
如果发现夹板松动,应及时调整并固定,以确保骨折部位的固定效果。
2.注意伤口的护理:如果患者有骨折伴有外伤性开放性骨折,应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换药。
3.锻炼邻近关节:在小夹板固定期间,邻近关节容易僵硬,容易引发关节活动度不足。
所以,要进行关节的被动性活动,促进关节活动度和血液循环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骨骨折铝板固定
放置铝板,绑带固定
股骨干骨折
放置敷料、包扎
放置压垫及夹板
放置压垫及夹板
配合骨牵引或皮肤牵引
胫腓骨骨折
放置压垫及夹板
绑带固定
下段骨折超踝固定
放置压垫及夹板
放置压垫及夹板
扎带固定
超踝固定
足部跖骨骨折
放置压垫及夹板
绑带绑扎固定
观察触摸足背动脉
观察远端甲床血供
• 棉垫 • 棉布
各种小夹板
扎带
衬垫:
压垫:用得最多的是平 垫、分骨垫等,此外 如塔形垫、梯形垫等。
压垫使用方法:
A、两垫固定法:适用于有侧 方移位的横断骨折。骨折 复位后,两垫分别置于两 骨折端原有移位的一侧, 以骨折线为界,两垫不能 超过骨折线,以防骨折再 发生侧方移位。
B、三垫固定法:适用于 有成角移位的骨折。骨 折复位后,一垫置于骨 折成角移位的角尖处, 另两垫置于尽量靠近骨 干两端的对侧,三垫形 成杠杆力,防止骨折再 发生成角移位。
4、注意经常调整夹板的松紧度。患肢肿胀 消退后,夹板也将松动,故应每天检查扎带 的松紧度,及时予以调整。
5、定期作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了解骨折是 否再发生移动,特别在复位后2周内要勤于 复查。若再发生移位,应再次进行复位。
6、及时指导病人进行练功活动。
⑦解除夹板的日期: 骨折对位情况。 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 X光片。 其它:如骨折的血运是否好,体质、年龄。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操作方法
• 准备工作:
• 牵引
二抖
三尺偏
敷药包扎
放置压垫
放置压垫
放置夹板
• 先放前后,再放侧方:
绑扎带
• 先中部,再远端,最后近端:
修剪扎带长度
调节扎带松紧度
悬挂
观察远端甲床血液循环
练功活动
• 固定期间积极作指间关节、掌 指关节屈伸锻炼。
四、夹板固定的适应证:
1、四肢闭合性骨折。下肢骨折因大腿肌肉 有较大的收缩力,常需结合持续皮牵引或 骨牵引。
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 口已愈合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五、禁忌症
• 1、较严重的开放性 骨折。
• 2、感染或软组织损 伤,肿胀严重,甚至 有水泡的四肢骨折。
3、分骨垫
• 有防止并排列 骨折再移位作 用,如:尺桡 骨、指骨、趾 骨骨折。
夹板固定的几种形式: A、夹板局部外固定。 B、超关节夹板固定。 C、夹板固定+支架。 D、夹板合+骨牵引。
三、夹板外固定的原理:
夹板固定是从肢体的生理功能出发,通过 扎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压垫对骨折断端防止 或矫正成角畸形和侧方移位的效应力,充分 利用肢体肌肉收缩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 使肢体内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不平衡重新恢 复到平衡。
骨科小夹板在 社区急救中的应用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 院骨科
一、使用历史
• 晋代葛洪的<<肘后救卒方>>中最早记载竹 片固定骨折的治疗方法,是最早的文字记 载。到隋唐时得到推广,孙思邈《千金要 方》和王焘《外台秘要》都转载了葛洪的 “用竹片夹裹之,勿令转动”和“重布夹 裹”的固定技术。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3、难以整复的关节 内骨折。
• 4、躯干骨折。 • 5、固定不易稳定的
骨折。
固定前准备工作
• 准备夹板、药膏、压垫、扎带、绷带等。
六、操作方法: 1、外敷药膏。 2、放置压垫。 3、按放夹板。 4、扎带捆扎固定。 5、调整扎带松紧度。
七、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1、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肢体肿胀消退,可 用软枕垫高。
2、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特别固 定后l-4天内更应注意肢端动脉的搏动以及 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足趾 主动活动等。若发现有血液循环障碍,必须 及时将扎带放松,如仍未好转,应拆开绷带, 重新包扎。
3、若在夹板内固定垫处、夹板两端或骨骼 隆突部位出现固定的疼痛点时,应及时拆开 夹板进行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
• 肘关节活动。
前臂尺桡骨骨折
分骨垫
放置分骨垫
放置压垫
上夹板
上夹板
绑扎带
三角巾悬挂
肱骨骨骨折
• 压垫子
敷药包扎、放内侧夹板
放外侧夹板
扎带固定、三角巾悬挂
肱骨外带固定
超肩关节固定
三角巾悬挂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放置外侧压垫
放置夹板
绑带绑扎固定
• 唐代蔺道人的《仙授 理伤续断秘方》是我 国第一部伤科专著, 记载有固定患肢主要 使用杉木皮夹板,并 从制造、包扎技术和 具体运用都作了说明。
世医得效方》
• 元代危亦林的《世医 得效方》,系统整理 了元代以前的伤科成 就,记载有用杉木皮 作夹板外固定骨折端。
二、构造
• 小夹板的构造:
• 柳木或彬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