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面墙壁都发出教育者的声音
让墙壁说话助学生成才
23[2014.2]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
要想通过这个过程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融洽。
如果老师带着不满的情绪讲,学生带着反感的情绪听,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痛苦的。
那么,怎样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老师和学生都能在愉悦的环境下教学相长呢?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要基于尊重老师关爱学生是对的,但是,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以尊重为基础,那么,这样的关爱有可能也会伤害学生。
比如,有一个女生家庭条件不好,班主任老师出于对这个学生的关心,把一个困难生的名额给了她。
没想到,当这个学生知道后,不但不感激老师,还找到这位老师,并生气地质问:“谁说我家穷?我不稀罕别人对我的同情。
”为此,老师也很生气,本来是好心,结果却闹得如此不愉快。
所以说,老师在关心学生之前,应该先了解学生的情况,争取他们的意见,否则也会事与愿违。
二、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基于尊重现在我们都推行赏识教育,但是,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批评教育也必不可少。
不过,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在批评学生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样的场合,批评的程度如何掌握,都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
否则,我们对学生的批评,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有可能还会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师生关系因此而变得僵持。
例如,有一个学生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老师一气之下将手机摔在了地上,这位学生本能地从凳子上跳起来,一把抓住老师的手,愤怒地说:“你不让我玩,我以后就不玩了,你为什么把我的手机摔坏了?要知道,我的手机是我的表哥给我花1800元钱买的,你赔我,你赔我。
”这个学生哭得很伤心。
学生上课玩手机是不对,可这位老师的批评方式并没有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反,却使老师处于被批评的地位。
其实,这位老师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
三、老师对学生的表扬要基于尊重赏识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教育。
教师通过这种表扬教育,来及时地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关注、信任和尊重的。
班级治理活动随记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
班级治理活动随记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为美化班级,制造和谐、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构建“踊跃、和谐、文明”的班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刘圩小学组织开展了以“美化班级,营造优美育人环境”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我的地盘我做主。
各班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同心合力,精心设计,形成了具有本班特色的墙面布置。
卫生角,让咱们看到劳动是光荣的,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咱们的校园才能美好;好书推荐,阅读是欢乐的,能分享自己的念书体会,让更多同窗与书为友,是他们的最大愿望;班级功效展现,班级取得的荣誉以图片、文字形式介绍,不是为了夸耀,而是让同窗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激发他们对集体的酷爱之情;班务栏,让班级的活动公布,让同窗参与到班级治理中,做班级的主人;生物角,学生将家里的一部份动植物搬到了学校,还有的自发购买,在学习之余,看看小动物,赏赏花,既培育了对大自然的酷爱之情,又陶冶了情操。
个人风度展,展现了学生的个人特长,有器乐、书法、美术…,让咱们看到素养教育的功效。
每块展板,都向咱们展现了不同的出色。
而展板之间的组合,又让咱们看到了一个踊跃性上、多元的班级文化,既统一又各具特色。
教育无处不在,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如此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咱们的小孩必然会茁壮成长!为美化班级,制造和谐、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构建“踊跃、和谐、文明”的班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刘圩小学组织开展了以“美化班级,营造优美育人环境”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我的地盘我做主。
各班级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同心合力,精心设计,形成了具有本班特色的墙面布置。
卫生角,让咱们看到劳动是光荣的,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咱们的校园才能美好;好书推荐,阅读是欢乐的,能分享自己的念书体会,让更多同窗与书为友,是他们的最大愿望;班级功效展现,班级取得的荣誉以图片、文字形式介绍,不是为了夸耀,而是让同窗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激发他们对集体的酷爱之情;班务栏,让班级的活动公布,让同窗参与到班级治理中,做班级的主人;生物角,学生将家里的一部份动植物搬到了学校,还有的自发购买,在学习之余,看看小动物,赏赏花,既培育了对大自然的酷爱之情,又陶冶了情操。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让墙壁说话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让墙壁说话“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这是教育家斯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观点。
目的是让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即“环境育人”。
在班级的评价系统工程中,我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借鉴了学校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可是有时又感觉是画猫类虎,做得还不完善成熟。
我在班级里进行的各种评价主要就是想努力营造一个全方位有效力的育人氛围,所以我在对新教室的布置时就尽量让墙壁也能无声地开口说话。
做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在闪光。
让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每天都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悄悄滋润、浸染着孩子们的心!从而,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越来越上手,越来越轻松!对孩子的评价,一般都是从全班、小组和个人三个层面来进行的。
全班学生的评价,一般体现在集体活动时,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最终呈现的结果都是评价的焦点。
另外,学校对班级的考核也会相应的体现在对班级学生的评价当中。
例如:每周一次的清洁示范班、纪律示范班的获得,每个孩子可以加上5星。
但我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小豆包们来说,班集体的荣誉感他们一时半会还不能有效建立,从而对自己的约束力还无法形成,即使有意识的荫芽,也抵不住贪玩好耍的童心,所以,这一年,我的评价重心更多地放在了个人和小组上,让他关注的焦点小一些,效果反而更显著。
一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希望我就是最棒的,人人都要关注到我。
所以我在评价的时候就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造了他们个人的展示机会。
我在窗户下方设置了一个展示栏“葵花朵朵”,这也是对应着我们的班名“向日葵中队”,希望每一个同学能立葵花志,一生尽向阳。
在这个评比栏里一共设置了49朵葵花,花朵中央分别打印着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孩子的表现就通过这里一窥究竟。
根据班级中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一起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方面面进行细致地评价,表现好的就及时地给予表扬,画一颗红色的星星;犯了错误的就画一颗黑色的星星。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如何创办优质的一流学校。
优质的一流学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正是在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近几年大批的现代化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但由于有的学校在指导思想上偏于硬件的物质建设,而忽视了软件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而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以致这些学校虽然在物质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置身于其中却无法让人感到与其相匹配的文化气息。
一些投入几千万乃至上亿元资金的学校,有豪华的校舍,漂亮的内部装修,宏大的办学目标,却难以形成真正经得起时间冲刷和涤荡的学校文化及优质教育品格,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是因为一些新建的学校只是注重打造学校的豪华外表,而忽视学校的文化内涵而形成的尴尬局面。
所以当我们走进一些“非常现代化”的学校时,除了觉得“非常现代化”之外,根本找不到“著名学府”的文化味道。
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在困惑中,我们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洗脑”、“充电”。
当聆听了教育专家的讲座、考察了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并和当地的中小学校长座谈后,感觉“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并有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校园文化建设不是“搭积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因此,校园文化的培育必须注重方式上的有效性,以免仅仅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
确实,现在有的学校在教室墙壁上贴几幅画,在院墙上写几个大字,在甬道上安几个雕像,在楼道里放几盆花,或者再搞几次文体活动,场面确实搞得轰轰烈烈,于是乎学校领导认为这就是校园文化建设。
其实,这种认识过于肤浅,难免有追求“表象化”之嫌。
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学校的领导在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偏差。
他们把校园文化建设当成了搭积木,认为只要把几个字、几幅画、几个雕像、几盆花堆积起来就可以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
斯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斯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这是教育家斯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观点。
目的是让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即“环境育人”。
既然环境都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我们的学校更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读写升级原创出品当前,在社会文化表现出方向上的模糊与摆动性的时候,经过筛选和净化的以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的学校精神文化,能引导学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同化形形色色的个体文化,进而将其纳入自己的结构体系中去。
针对校园文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很有必要重申──在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并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它通常由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组成。
本文笔者主要就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文化来探索它的德育功能和能使用的德育方法,也略及其他。
校园文化是联系学生课堂和社会的桥梁,是一种可控的净化过的文化。
它以学生为主体,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文笔者就几种常见的形式略论:一.兴趣小组。
由一些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自发或有组织而形成的集合体。
在这一集合体中,活动成为各个个体的联系纽带,阅读书报又是最常见的形式。
阅读书报也是常见的德育方法。
组织者(通常是老师)就能利用这一形式,通过选择恰当的材料,合适的方法,施行德育工作。
在这一集合体中,那些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或本学科的权威人物,自然而然成为这一集合体的共同榜样。
这就是德育工作中的榜样示范法。
兴趣上与其一致的榜样又有着一般榜样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文学大师对一个有写作兴趣的人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了。
而这种对榜样的崇拜是容易泛化的,榜样的品德行为也是其学习,模仿的重要内容。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不吃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不仅在文学上,更在品德上影响着后来人。
对参加兴趣小组的个体易于进行行为训练。
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说话
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这是教育家斯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观点。
目的是让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即“环境育人”。
怎样才能让墙壁“讲”话?不能一贴了之, 要引导阅读有这样一个故事, 说一位著名的医科大学的教授, 在新生入学第一天, 把一幅《人体解剖图》挂在教室的墙壁上,然后开始讲课。
学期结束,期末考试的内容就是这张人体解剖图,让学生写出人体各器官的名称并标明位置。
学生拿到试卷后, 目瞪口呆,,抱怨教授考非所讲,交了白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挂在墙上的东西,未必有人看!在学校里,很多班级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张贴悬挂格言警句、校规校纪、安全标语、防病常识、把教室装扮得五彩斑斓,结果如何呢?很多学生视而不见。
开关旁,“节约用电”的标语赫然醒目。
大课间,教室空无一人,可很多班级仍然灯火通明。
卫生角赫然写着“教室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可很多教室仍然是垃圾满天飞。
由此可见,,让墙壁说话绝不能一贴了之!要引领督促,让学生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吸收、领悟、内化、升华的过程,只有经过了这个过程,“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才成为可能!不能千篇一律, 要推陈出新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高度雷同,可谓千校一面。
从教室到走廊,悬挂的大都是格言警句、名人画像,,内容不外乎爱国孝亲、勤奋惜时、奋斗自强等常规话题;人物大都是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巨匠;学生从一年级看到六年级,一年级时因为看不懂而没认真看,长大后,因为司空见惯根本没兴趣看。
结果,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这些格言警句、名人故事,犹如壁纸上的图案,从来没有认真看一眼,更没有用心琢磨过它内在的含义。
千篇一律、陈旧老套、一成不变的东西,学生不喜欢。
要让墙壁说话,就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超越突破。
应该让墙壁“讲”什么话?不脱离实际, 以生为本的话现在一些学校的墙壁上都说些什么话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些都是真理,是对成人的要求,孩子能明白吗?还有一些话是针对孩子实际的教育,但太抽象,太笼统,如在许多学校的墙上,常看到类似的标语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说话
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说话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
教室环境作为班级文化的物质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教室内部布置开始,使其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
针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本人的课题研究,我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一、班级物质文化的教育性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契机,发挥好它的育人功能,也使自己所做的工作落到实处。
每个新学期,学生进入新班级,按照惯例,全校各班就会掀起教室文化环境布置的热潮。
在保留学校统一的“校风”“学风”基础上,我带领学生先把墙面上原先的班级残留下来的粘贴物一一清除,将班级内彻底打扫干净,接下来着手墙面布置。
考虑到起始年级段,内容应简洁、明了,特地选用“每天进步一点点”作为班级口号,张贴在后面墙体黑板报的上方,几个醒目的大字,时时提醒孩子们: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
黑板报的左侧设计成“你的亮点,我的榜样”,用以展示学生的作业和张贴学生的各项优秀作品,从而营造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黑板报的右侧则张贴一棵“好习惯树”,墙上一棵大树,枝叶张开,按照班级管理的进度,如果班内学生基本养成某个好习惯,则将它写在苹果型的卡纸上贴到“树”上,表明该习惯已经达标,再进行下一习惯的培养,以此来检验班级训练目标的达成度。
教室左右墙面上均有凸出的柱体,将制定出的《班级公约》分别张贴在上面,在学生抬头时就能跃入眼帘,以此作为自己言行的约束,培养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后门背后也被巧妙利用成“夺星大擂台”,根据名字后面星星的递增,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同时也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争上游的良好学风。
前后靠门的开关上方都张贴着“随手关灯、扇”,时刻引导同学们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室前面的一角放着一排书柜,我在书柜上面开辟出“图书角”,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作者:张磊李芳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年第11期教室是学生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具体环境。
教室的每一面墙伴随着学生学习成长的每一天,传授知识、传达信息、传递能量,陶冶情操、塑造灵魂,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隐性课程资源。
那么,如何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其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润物无声的育人功效呢?明确主题,彰显特色。
班级文化墙的布置要提前确定好主题及选材内容,合理安排各个板块,注重板块间的联系与主题的契合。
主题的确立不仅要结合德育部门的要求以及近期学校开展的活动,还要结合时政和重要节日,既要突出学校教育特色、班级文化特色,更要彰显时代特色和使命召唤。
例如,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大契机,确定一个板报的主题为“童心向党”;根据学校本学期开展的“书香校园”主题活动,确定另一个板报的主题是“快乐阅读”。
选材丰富,有效整合。
选材内容要丰富多样,从多方面、多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
结合本班学生的认知和欣赏水平,以学生们喜欢的形式呈现。
例如,“书香校园”主题板报既有教师推荐书目,又有学生根据阅读心得制作的读书推荐卡,教师和学生的视角不同,读书推荐的呈现形式也不同。
又如,可以将垃圾分类、安全教育、健康防疫、劳动教育等内容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板块,如“知识窗”“小板块大学问”“小博士之窗”等。
板块清晰,层次分明。
班级文化墙由不同的板块组成,在设计板块时,同一主题下相同类别的内容要做到层次分明。
在大主题之下,可以设计多样的特色小主题,每一个主题的教育目的、展现内容都与師生共同目标一致。
例如,班级公约、班规、班训等所占板块很小,却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是班级一致认同的精神约定。
为了教室文化建设整体风格的统一,可以将这些内容尽量设计在一块展板上,篇幅尽量小巧,既能清晰呈现表达的内容,又能与其他小主题的内容有显著的区分。
联系实际,突出个性。
布置教室——让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
让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布置教室之浅见“孟母三迁”的故事妇孺皆知,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理, 一种文化育一种人。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要想改变学生,必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学生也被改变了” 。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认为“环境艺术化,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阵地,是育人的重要场所。
教室环境的布置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能。
由此可见,教室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影响和感染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认真布置好教室,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品德陶冶都将起一定的作用,故而班主任在布置教室时应高度关注和细心雕凿,让教室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和谐、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以陶冶学生的心灵。
那么,如何布置好教室呢?我就本班的教室布置谈谈自己的浅见。
优美和谐、丰富多彩的教室布置,不但可以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 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当我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时,我都会与我的学生们精心布置好教室。
我现在所任教的班级是三年级四班。
我们班是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当你走近三(4)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室外墙上的“书写展览园”和象征着班级风貌的“展示板”。
“书写展览园”里有学生优秀的书写作品和我们班所有任课教师的书写作品。
这里不仅常是本班学生驻足欣赏的地方,也吸引了不少其他班的学生。
从这里学生能学到更多的书写的精髓,让学生们的书写大为进步。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激励着学生们不断地前进。
“展示板”上有学生们参加班级活动的剪影和班训。
它反映了班级生活的多姿多彩;它凝聚了学生们的智慧,也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激励着大家力争上游。
走进教室,扑面而来的是活泼向上的文化气息。
黑板正上方是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它让学生们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
在讲台的左上角是学生们吸取课外知识的天地——“藏书阁” 。
“藏书阁”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教室是孩子们生活学习的环境,环境的清雅与舒适,教室布置得文化与艺术气息浓郁,也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那么,我就对教室的布置方面话题,与大家聊聊吧。
首先,与大家谈谈为什么要让每一面墙壁来说话。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那年,与几位同事去一位老教师的班上听一堂随堂课。
那位老教师的文化底蕴很深,课也上得非常精彩,我们听得很入迷。
只是因为教室后面的一堆垃圾来不及清理,黑板报还未出完整的缘故,一位同事走出教室便说:“这班的班级管理还不到位,估计班风学风都不太好。
”其实这个班的班风与学风都是我校较好的一个班,只是因为那天的教室布置做得不太好,而影响了大家听课的心情。
试想,如果教室布置干净些、素雅些、舒适些,那堂课肯定达到的效果会更好些吧。
我们只是在那个教室听了一堂课而已,孩子们天天在教室学习、玩耍与生活,一个清雅的环境与一个肮脏的环境培养出来的塑造出来的性灵应该是迥然不同的吧。
所以,利用每一面墙壁这一无声的语言,也能带给大家视觉以及视觉之外的许多想象,育人也能达到巧妙而深远的效果。
我记得学校有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在一次班主任交流会上讲到他当班主任的第一天,总喜欢安排同学们自主布置教室。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通过布置教室这件小事,可以发现很多细节。
一、通过布置教室可看出孩子们做事是否细心,是否有责任感,从而了解这些孩子们的性格,为将来挑选班干部奠定基础;二、通过布置教室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以及自主创新的精神;三、通过布置教室可以加强班上的凝聚力,树立孩子们爱校如家的团队精神。
你看,通过布置教室这件小事,我们可以收获这么多,为什么不试试呢?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大话题,那就是:我们要怎样让每一面墙壁来说话?(1)让墙壁成为德育的基地。
教育需要艺术,大爱无痕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而墙壁就可很好地达到这一效果。
如针对那些写字潦草、做事马虎的学生,你的苦口婆心还不如发动那些字迹工整规范,书写美观大方的学生抄录几篇有关勤学练字或做事认真勤勉终成大器的名人趣事贴在墙壁上,然后再让学生起上一个颇能吸引眼球的名字。
每面墙壁都会说话
每面墙壁都会说话作者:张莉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2018年第02期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环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因素,环境对人的影响,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越深刻。
温暖和谐的环境能使儿童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善于交往。
环境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是最直接最主要的环境。
社会教育中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也非常大,同样要加以重视。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各类环境都应当担起各自的职责,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优良的环境。
古人对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
“孟母三迁”传为佳话。
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环境的影响,孟母三次搬迁,最终搬到学校旁边。
孟子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孟母欣慰地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可以说,没有母亲的引导教化,没有学校环境的影响,就没有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
我曾在一修车铺里见过一个三四岁的小孩。
孩子爸爸在修车时叫孩子拿工具,孩子立刻从工具箱里找出工具送到父亲手里。
他还能自己操作小工具,把一根一米长的小竹竿锯断。
如果没有父亲的言传身教,没有特定环境的影响,三四岁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具有这样的能力。
这就是家庭和社会环境共同对孩子影响的结果。
学校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样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幼儿园可从孩子的观察视角入手,为幼儿创设充满童趣、充满互动气息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
首先注重开发室外环境的教育功能。
顺应幼儿与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的特点,为幼儿建造精美的充满自然情趣的院落景观,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
室内空间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美化活动室的环境,使之充满童趣,这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刚入园的小班儿童,它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逐渐培养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行为。
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浅谈班级文化布置大新庄小学:马艳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
”对于学生而言,教室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
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
故而教室环境的布置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
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室环境布置方面的体会谈谈我班文化环境的布置。
一、布置注意全面性、美观性和教育性。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文化环境的布置上,要把学生在学习、思想、活动等方面的动态凸显出来。
因此,我考虑的是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力争让教室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就是要赋予它们教育的内涵。
首先,我在教室的第一个南墙布置了《小学生守则》,开学初,我带领大家学习了守则的内容,并且定期找学生带领其他学生重温守则,在此基础上,还利用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依托,以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例如根据守则的内容,开展了《孝敬父母》、《文明礼仪伴我行》、《好习惯终身受益》等主题班会活动,学生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教育。
除了主题班会进行教育外,还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教育,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或是读爱国方面的书籍等,例如在平时的语文课上也随时渗透爱国思想,学完课文《王二小》后,学生被王二小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立志将来也要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在语文课上,针对不同课文,对学生也进行了好品质的教育,如刻苦学习本领、关心帮助他人、尊敬孝顺长辈、保护环境,勤于思考等。
平时在闲暇之余与学生促膝交谈,悉心指导,因材施教,促进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不断努力朝着守则下方“争做四个好少年”方向发展。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所以我在小学生守则的对面墙上制定了班级公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班级公约”内容为“上课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待人要真心、作业要细心”。
让教室的每面墙壁会“说话”
一 般 的教 室布置 , 就是 两边墙 壁 张 贴 四 幅标语 ,讲 台正 中张 贴 国 旗 、 班 训 等 , 色 彩 单 一 , 内容 程 式 化 , 整 洁 中 显 得 严 肃 、 端庄 ,这 对于 正 处在成 长 期 、 审美 情 趣 萌 发 的 中学 生 而 言 , 严 而 不 活 ,单 。 调 乏 味 ,不 利于 他们 审美情趣 的建 立 和 开 朗乐观 的健 康个性 的形 成 。
两 边墙 壁 和 后 墙 壁 除标语 、 黑 板 报 外有大段 的 空 白 ,用斑斓 的色彩 ,多样 的 内容 ,活 泼 的形 式去 填 补 ,可 以让 教 室 的墙 壁 多姿多彩 ,单调 、 严 肃的教 室 就有 了生机。 在教 室的布置 上 ,我首先 追 求 的是 “ 美 ” ,墙 报 的 设 计 要 与 教 育环 境和 谐 ,注 重 结构 美 ,对称 美 ,利 用 同 学
是 生命影响生 命的过程 ”。 在一 个班级
里 ,每位教 师、 学生都是 一 个有着独 立
个 性 的 、 鲜 活 的 生 命 ,都 在 以 这 样 或那
样 的方式去影 响他人 。 作 为一 名班主
任 ,我 更 愿 去 做 一 名 引路 人 ,给 同学们 创 设 一 个有益 的 “ 情境 ” ,伴随 同 学们 走
道歉信 ,同学们都深 深地感动 了。 事
后
,写
留言的
同学越来越
多
有时一
,
天 要贴上去近
10
页 在一 。
次次感悟 ,
一 次 次忏悔 中 ,我欣喜地 发 现 同学们 走 向 了 成 熟 ,懂 事 了 , 会体谅 父母 、 同
学 了 ,班 级更 加和 谐 了 。 四 、 “ 会说话 ” 的墙 壁 让 同学们得到
让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
让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初一年级组关诗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
意思就是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
有效的运用空间资源,创造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的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和老师是否融洽相处,是衡量这个班级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一个窗明几净,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道德情操教育气息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的形成一股浓浓的学习气氛,不断的掌握文化知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使这个班级展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一个班级如果不断的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在这样一种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里,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触动学生自发地加入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互动,对学生的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取得教育的成功。
从古时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环境造人”,无不说明了环境文化的重要性。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班级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因为手抄报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现在谈的主要是如何充分利用好教室的后墙来建设手抄报。
刚毕业的2010届11班,是我这两年来实践的最好例子。
后墙的空间不是很大,但用它来作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已经足够了。
为了能够让每个同学都能得到锻炼,我放弃了以往的板报,而采用手抄报。
走进我们11班,最显眼的就是那些贴在后墙上的手抄报,这些原本了无生趣的白张,集聚了同学们智慧之光之后,变得色彩缤纷,精美绝伦。
同学们利用教室的后墙,齐心协力,共同设计、创作了一个大版面,再把个人单独设计创作完成的小手抄报贴上去,使“墙壁”富有活力和生气。
让教室的墙壁“说话”
让教室的墙壁“说话”
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体现在每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建设。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的墙壁是教育学生的“隐形课堂”。
回顾我当班主任时,一直非常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从而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走进教室,一条醒目的标语“失败是成功之母”,启迪着每一个学生在这里获得知识,走向成功。
激励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取得学习做人双成功。
教室后面的墙上写着“勤奋、进取、文明、诚实”班风,教育学生做一个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教室的廊柱上写着名人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是力量的源泉”,再次启迪同学们在知识的殿堂里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教室的黑板报,有形势教育、法律天地、美文欣赏、班级工作、班级生活、卫生角、队角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班级的学习园地有学生的优秀作文、书写规范的英语、数理化的解题方法、中队活动的照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验报告和照片,是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提高的第二课堂。
教室的光荣榜,张贴着同学们在校内外获得的各类奖项,大家为班级争光成为一种班级的风气。
我深深地体会到: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时时处处育人,才能激励着师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不断的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争创先进班级!。
让每一面墙壁都发出教育者的声音
让每一面墙壁都发出教育者的声音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结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总和。
良好的班级文化能让一个班级学生感到心情愉悦,积极向上,充满斗志,这需要在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实践的检验而最终形成。
班级的文化墙是班级文化最直接的展示,是一种“硬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
结合笔者的班主任经历,略谈自己在班级文化墙建设中的点滴。
、班级文化墙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平台我们走进每个班级,首先感受得是班级的“魅力”文化墙。
每个班级的文化墙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有充满活力的班级集体照、贴图以及很有个性的艺术字表达的各种奋斗宣言,有书法作品展示栏,有美文欣赏栏,有日常行为加扣分栏、个性专区、表彰栏、小组宣言、真心话等等。
每个教室的文化墙都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班级文化,看到学生们的成果,我们不得不感慨学生的创意。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和展示空间。
也让我们见识和相信了学生的创意是无穷的。
二、班级文化墙是班级“软文化”建设的标签以文化墙为代表的班级“硬文化”是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但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副好看的面孔,班级的精神风貌真正体现在“软文化”环境的建设。
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催化剂如军训、运动会等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能形成班级凝聚力以及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将每一位学生都带动起来,形成主人翁意识,这对形成班级的“软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班级文化墙的布置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班级文化墙的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文化墙的主题和内容应有所不同。
比如: 低年级的班级,可以更加活泼一些,以懂礼貌、讲卫生、爱学习等养成性教育或是培养好习惯这样的内容为主;的班级,则多注重纪律、品德等方面,将知识、趣味、教育融于一体;高年级的班级,就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把文化墙的内容的选择交给学生们来做。
让教室每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让教室每面墙壁都开口说话发表时间:2014-10-21T11:03:00.8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9月总第131期供稿作者:李晓倩[导读] 要让教室每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所有的教育资源都能为学生所用,让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学习李晓倩山东省肥城市龙山小学271600现代学校设施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多,班级文化建设也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各种作品张贴在墙上展示出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室资源。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的教师工作量太大,事情太多,很难每天都去做这样一项工作——挑选学生优秀的作业或者作品进行张贴展示,我们更多的是在墙上贴好那些作品以后保持长期不换,甚至一学期都可以独霸文化墙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
让每面墙壁开口说话、让没有生命的墙壁变成孩子们的乐园应该不是没有可能吧。
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教室布置除了美观,更重要的是注重实用。
我们可以拿出一面墙,作为奖励展示板,把有进步的孩子、表现优秀的孩子的作品、照片等等张贴上;也可以把落后的孩子照片贴上,下面写上教师寄语,给予自信。
放心地把教室内的墙留给孩子们去打理吧,告诉孩子们你对他们的期望,我相信他们会做得很好,不仅分担了教师的工作,还能让教室真正成为学习的场所,不浪费,不多余。
另外,孩子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乱画。
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老师顶多就是让他们把黑板擦干净,告诉以后不能这样做。
时间久了,孩子们就会因为害怕而不再乱写,起码我是这样的。
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了我小学的时候就曾有个梦想,希望有一天可以像老师一样自由地在黑板上写字,那么那些孩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如果我告诉孩子们,我很乐意看到他们在黑板上写字,而且我想在上课的时候看到黑板上留下的孩子们写得认真正确的生字,这样孩子应该会有不同的表现吧?起码不会害怕因为乱写粉笔字而被训,或许还会暗地较劲看谁写的字好看、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对他们来说是不是也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呢?黑板不应该只是老师的教学工具,还应成为孩子实现梦想的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对学习方法的讨论,有讲出自己当下困惑的求助,
老师们可以让这面墙“会说话”,就好像把贴吧、
(3)涂鸦墙:画画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随
涂鸦墙不仅让学生们得以放松,也装饰了班级环境。(4)
,会有一种自
(5)随笔墙:一些学生
五、班级文化墙的布置要布置要万紫千红总是春
乐在其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班级文化墙的布置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班级文化墙的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根
文化墙的主题和内容应有所不同。比如:
文化墙本身就是展现班级文化,而每个学生都是班级文
四、班级文化墙的布置要浓抹淡妆总相宜
班级文化墙形式上多种多样比起传统的板报,文化墙的(1)照片来自(2)吐槽墙:重庆育才成功
班级文化墙的建设需注重“四美”:(1)空间美:教室
(2)整洁美:教室应给人整齐、清洁的美
(3)语言美:有的老师会在教室里贴一些名言警句,
“公约”“制度”等应注重语言的
“罚”等令学生反感的语言。(4)色
文化墙作为教室的一部分,要与教室整体色调相统一,
文化墙的创办形式可以更多样,人人都是设计者,让同
班级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
一、班级文化墙是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的平台
我们走进每个班级,首先感受得是班级的“魅力”文化
二、班级文化墙是班级“软文化”建设的标签
以文化墙为代表的班级“硬文化”是很有必要而且非常
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是班级文化形成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