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 第1课时《醇》word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1-1导学案

高中化学选修5第三章1-1导学案

【课题】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催化氧化;3.乙醇的消去)。

过程与方法: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

(2). 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乙醇的化学性质;2.培养学生从理性上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

【教学难点】反应机理。

【导学】有一种有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见,它是一些文人墨客写作的催化剂,有时也是解忧的良药,它是乙醇,我们一起回忆乙醇的物理性质。

○1色有的液体;②与水以互溶;③挥发,沸点℃;④密度比水;⑤能溶解多种和无机物。

【自主学习】课本P48~52 醇的相关内容。

一、醇1. 定义。

2. 醇的分类: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多少,可以将醇分为;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

乙二醇、丙三醇都是色、粘稠、有甜味的体,易溶于和,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二醇常用作,丙三醇常用于。

【小组讨论】课本P49 思考与交流1【导学】分析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从那几个方面考虑?为什么不法商贩在白酒中兑水而不易被发现?【小结】3. 物理性质:(1)沸点: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烷烃;碳原子数目相同时,羟基的个数越多,醇的沸点;羟基数目相同时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醇的沸点。

(2)溶解度: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的醇可与,这是因为这些醇与水形成了。

一般醇的分子量增加溶解度就降低。

【小组讨论】课本P49 思考与交流2【成果展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现象:;与你共勉:大的成就靠团队!小的成就靠个人!—比尔·盖茨与你共勉:大的成就靠团队! 小的成就靠个人!—比尔·盖茨 化学方程式: 。

【导学】除了与金属钠反应外,醇类还有哪些特性呢?我们已经知道结构决定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乙醇的结构,再进一步认识醇的性质。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第1课时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第1课时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醇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中,通过学习醇的性质、分类和制备方法,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具体包括:
1.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醇的性质、分类及制备反应,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操作与实验设计的实践能力;
2. 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操作和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表现出较高兴趣。就能力而言,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尚需加强。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喜欢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验来探究化学原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醇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尤其是反应机理的掌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不足;对醇的环保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具体实施:
1. 讲授法:在讲解醇的性质时,结合教材中的案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在讲解制备方法时,通过分析反应机理,使学生明白醇的制备过程。
2. 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醇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针对醇的性质、分类和制备方法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突出重点,解释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讨论法:针对醇的化学性质和制备反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化学教案_化学选修5_第三章_第一节_醇酚(第1课时)

化学教案_化学选修5_第三章_第一节_醇酚(第1课时)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醇类--乙醇化学性质探究第三章第一节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原有乙醇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乙醇结构中的化学键的变化。

2.从卤代烃知识推测乙醇可能具有的新的化学性质。

3.从结构和化学实验来认识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4.了解醇的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从结构入手推测乙醇性质的能力。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通过比较学习的方法和科学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 、初步掌握根据物质结构分析性质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感受醇在有机化物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4、知道醇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学习重点】: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乙醇的结构、重要性质。

【教学方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具;无水乙醇、重铬酸钾、浓硫酸、圆底烧瓶、温度计、试管、酒精灯、分子球棍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醇类 1. 醇的概念醇的通式:R-OH ,官能团是-OH ,结构特点:-OH 与链烃相连。

饱和一元醇的化学通式C n H 2n+2O 。

2. 醇的分类①根据所含羟基的数目一元醇:只含一个羟基通式CnH2n+2O 二元醇:含两个羟基 多元醇:多个羟基 ②根据羟基所连烃基的种类3.几种重要的醇①甲醇,俗称:木醇,有毒。

②乙二醇,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凝固点低,可做内燃机的抗 冻剂。

③丙三醇,俗称:甘油,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吸湿性强。

化学选修5第3章1节导学案

化学选修5第3章1节导学案

化学选修5 §3-1醇酚第一课时:醇【课程标准】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学习目标】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醇的取代、消去、氧化反应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3学会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知道卤代烃与醇之间的转化关系。

【重、难点】醇的取代、消去、氧化反应【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预习自学案认真阅读教材的内容,划出重点,将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标识出来2.依据和作探究案积极独立探索本节知识的要点,用红笔做好疑难标注,准备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全力解决。

3.预习课中通过10分钟阅读课本,仔细思考自主学习问题用20分钟时间完成它。

4.展示课用10分钟展示,展示中交流合作、质疑。

最后思考问题总结本节知识,完成检测题。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案(读书自学、自主探究)知识清单课中探究案(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探究一:P49 思考与交流阅读并比较教材中列举的几种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的沸点的有关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二:P49 学与问:仔细阅读教材中列举的一些醇的沸点的数据,并作出解释。

探究三:P51 1.乙醇在铜或银催化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探究四:1、进行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醇的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有哪些规律?3.溴乙烷与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它们有什么异同?1.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B.在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C.乙醇和浓H2SO4共热140℃时,键①或键②断裂;在170℃时,键②⑤断裂D.乙醇完全燃烧时断裂键①②2.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3.(1)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

羟基____________,氢氧根________,乙醇________,甲基__________。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 醇酚(第1课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3章第1节 醇酚(第1课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醇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在进行教时,要注意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质,要注意从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的结构和性质,要注意运用多种教手段帮助生对知识的解,培养生的能力。

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因此教的重点是在复习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乙醇的取代、消去、氧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合物。

二、教目标1.知识目标:1、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生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和观点。

2、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进一步培养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表格的据,使生会利用曲线图分析有关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2、培养生分析据和处据的能力3、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生开拓思维,进行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即内因是事物变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的条件,从而使生了解习和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生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教重点难点重点: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难点:醇的性质。

四、情分析生在必修2中已经对醇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通过预习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知识点本节的重点要放在醇的消去反应上。

五、教方法1.实验法:醇的消去反应实验。

2.案导:见后面的案。

3.新授课教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生的习准备:完成预习案的填写,初步把握消去反应实验的原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准备:实验仪器的准备,,课内探究案,课后延伸拓展案。

3.教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小组教。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过程[引入]据我国《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有酿酒和制醋作坊,可见人类制造和使用有机物有很长的历史。

从结构上看,酒、醋、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成的,它们被称为烃的含氧衍生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1醇 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1醇 学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习目标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

2.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乙醇消去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醇的概念、分类、命名1.概念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其官能团是羟基(—OH)。

2.分类3.命名思考交流1.根据甲醇和乙醇的分子式,推测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通式是什么?知识点二醇的性质1.物理性质(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2)饱和一元醇,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3)甲醇、乙醇、丙三醇等低级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2.化学性质(1)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2)断键方式思考交流2.试通过钠与水、乙醇的反应现象,推测水和乙醇中的羟基哪种更活泼?探究学习探究一醇的反应规律【问题导思】①醇类物质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吗?【提示】不一定。

醇分子中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②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吗?【提示】不一定。

醇分子中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时不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③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在170 ℃和140 ℃两种条件下反应的类型相同吗?【提示】不同。

前者为消去反应,后者为取代反应。

1.醇的消去反应规律(1)醇分子中,连有—OH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2)若醇分子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无相邻碳原子或其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CH3OH、(CH3)3CCH2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2.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能否被氧化以及被氧化的产物的类别,取决于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个数,具体分析如下:3.醇的取代反应规律醇分子中,—OH或—OH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替代。

温馨提醒乙醇在不同温度下其脱水方式不同,产物也不同。

(1)分子内脱水乙醇分子内脱水属于消去反应,可生成CH2==CH2;(2)分子间脱水乙醇分子间脱水属于取代反应,可生成CH3CH2—O—CH2CH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1醇 学案 (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3.1.1醇 学案 (3)

第一节醇酚第1课时醇学习目标1.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特点2.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3.正确认识—OH在乙醇中的作用4.会判断有机物的反应类型知识归纳1.概念羟基与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其官能团是__________(—OH)。

2.分类3.命名(1)选主链选择含有与_______相连的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目称某醇。

(2)编碳号从离_________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依次编号。

(3)标位置醇的名称前面要用阿拉伯数字标出_______的位置;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标出。

4.物理性质(1)沸点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__________烷烃;②饱和一元醇,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__________;③醇分子中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

(2)溶解性:甲醇、乙醇、丙三醇等低级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3)密度:醇的密度一般比水的密度小。

5.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将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作如图所示标号,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键的断裂情况如下表所示:OH+2Na2CH2CH2OH+HBr CH3CHCH重点难点一、乙醇的消去反应①将浓硫酸和乙醇按体积比实验操作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1)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与乙醇混合液的配制:在烧杯中先加入5 mL 95%的乙醇,然后滴加15 mL浓硫酸,边滴加边搅拌,冷却备用(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在该反应中,浓硫酸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2)加热混合液时,温度要迅速升高并稳定在170 ℃,因为温度在140 ℃时的主要产物是乙醚。

(3)因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都是液体,所以要向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避免液体受热时发生暴沸。

(4)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混合液的中间位置。

(5)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乙烯中的CO2、SO2等杂质,防止干扰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1《醇》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1《醇》学案

第一节醇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2.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体会官能团的作用3.了解乙醇的生理作用和工业制法 4.了解醇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性质【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醇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一、烃的含氧衍生物:;烃的含氧衍生物可分为、、、和等;它们的性质是由决定。

二、醇类:1.定义:的化合物称为醇2.醇的分类:根据醇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分为、、;分子式中只含一个羟基的醇叫做,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

分子式中含或羟基的醇分别叫做,3.醇的命名:阅读课本P48资料卡片,总结醇的系统命名法的规律4. 物理性质:⑴醇的沸点远远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

原因⑵溶解性⑶醇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而;碳原子数相同的醇,随羟基数目的增多沸点。

原因。

三、乙醇:1.乙醇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官能团的电子式2.乙醇的物理性质:3.乙醇的化学性质:⑴与活泼金属反应:乙醇与钠的反应和水与钠的反应现象有何不同?反应方程式:【练习1】相同质量的下列醇分别跟适量的钠作用,放出H2最多的是( )A.甲醇B.乙醇C.乙二醇D.丙三醇【总结】醇的性质主要表现在羟基上,与乙醇的性质相似。

当与活泼金属反应时,羟基与氢气的比例关系是个羟基对应个氢气分子。

⑵消去反应:实验室制备乙烯气体应注意的问题?反应方程式:⑶取代反应:⑷氧化反应:①燃烧:②催化氧化:③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氧化过程及现象:④能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氧化过程及现象:【练习2】类比乙醇,以1-丙醇为例完成方程式①消去反应:②催化氧化:③取代反应:四、归纳提升(通过下列练习总结醇在发生消去反应时的规律)【练习3】在乙醇的化学性质中,各反应的断键方式可概括如下:试分析下列各反应中中乙醇分子的断键方式⑴消去反应:;⑵与金属反应:;⑶催化氧化:;⑷分子间脱水:;⑸与HX反应:。

【练习5】写出分子式为C5H12O的醇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指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醇 酚 第1课时 醇[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

2.能够结合乙醇的化学性质正确认识—OH 在乙醇中的作用。

3.会判断有机物的消去反应类型。

1.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 2O 、HX 等),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1)溴乙烷在NaOH 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 。

(2)下列卤代烃在KOH 醇溶液中加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答案 D2.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1)填写下表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C 2H 6OCH 3CH 2OH —OH(2)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易挥发液体,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不能用乙醇从水中萃取物质。

(3)写出下列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与Na 反应: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②催化氧化:2CH 3CH 2OH +O 2――→Cu/Ag △2CH 3CHO +2H 2O ; ③燃烧:CH 3CH 2OH +3O 2――→点燃2CO 2+3H 2O 。

探究点一 醇类概述1.观察下列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CH 3OH ②CH 3CH 2CH 2OH ③H—OH(1)上述物质中的②和④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分子中都含有羟基,结构上的不同点是②中羟基直接和烷烃基相连,④中羟基直接和苯环相连。

(2)按羟基连接的烃基不同,有机物可分为醇和酚。

醇是羟基与脂肪烃基或苯环侧链相连的化合物,酚是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化合物,上述有机物中属于醇的是①②⑤⑥⑦⑧。

(3)按分子中羟基数目的多少,醇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上述有机物中属于一元醇的是①②⑤⑦,属于多元醇的是⑧。

(4)②和⑦在结构上主要不同点是羟基连接碳链的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②的名称是1­丙醇,⑦的名称是2­丙醇。

2.观察下列几种物质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①CH 3CH 2OH ②CH 3CH 2CH 2OH(1)①和⑤的分子式都是C 2H 6O ,但是含有的官能团不同。

(2)②和⑥的分子式都是C 3H 8O ,但是在分子中—OH 的位置不同。

(3)③属于醇类,④不属于醇类,但它们的分子式相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归纳总结](1)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为C n H2n+2O(n≥1,整数),通式为C n H2n+1OH。

(2)根据分子中的—OH数目,醇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也可根据醇分子中是否含有苯环分为脂肪醇和芳香醇。

(3)醇的同分异构现象有①羟基位置异构,②官能团异构,③芳香醇与酚类异构。

[活学活用]1.结构简式为CH3(CH2)2C(CH2CH3)2OH的名称是( )A.1,1­二乙基­1­丁醇B.4­乙基­4­己醇C.3­乙基­3­己醇D.3­丙基­3­戊醇答案 C解析将所给的结构简式写成具有支链的形式为,依据系统命名原则应为3­乙基­3­己醇。

2.分子式为C4H10O且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B.4种C.6种D.8种答案 B解析利用取代法。

根据题目要求将C4H10O变化为C4H9—OH,由—OH取代C4H10分子中的氢原子即得醇类同分异构体。

C4H10分子中有4类氢:,故该醇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

理解感悟本题也可以通过分析烃基的种类进行巧解,丁基(C4H9—)有四种结构,分别与—OH连接,即得四种醇,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探究点二醇的性质1.饱和脂肪醇的物理性质(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2)饱和脂肪醇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①熔、沸点逐渐升高,一般低级醇为液体,高级醇为固体。

②一般易溶于水、有机溶剂,羟基含量越高,越易溶于水。

③密度逐渐增大,但比水小。

2.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断裂不同的化学键,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与钠反应时,分子中①键断裂,氢原子被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

(2)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乙醛时,①、③键断裂,乙醇失去氢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

3.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将浓硫酸与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即将15 mL 浓硫酸缓缓加入到盛有5 mL 95%乙醇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冷却后再倒入长颈圆底烧瓶中,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②加热混合溶液,迅速升温到170 ℃,将气体通入KMnO 4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KMnO 4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结论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_℃,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乙烯(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3CH 2OH ――→24170 ℃CH 2===CH 2↑+H 2O 。

(2)该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的化学键是C —O 键和相邻碳上的C —H 键。

(3)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4.乙醇与浓H 2SO 4共热,在140 ℃时,可发生分子间脱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 3CH 2OH +CH 3CH 2OH ――→浓H 2SO 4140 ℃C 2H 5OC 2H 5+H 2O ,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

5.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可生成溴乙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 2H 5OH +HBr ――→△C 2H 5Br +H 2O ,该反应中,乙醇分子中断裂的化学键是C —O 键,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归纳总结]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官能团羟基决定,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强,O —H 键和C —O 键的电子对偏向于氧原子,使O —H 键和C —O 键易断裂。

(1)醇的催化氧化:――→O 2CH 3CHO +H 2O(2)醇的消去反应:―→CH 2===CH 2↑+H 2O[活学活用]3.等物质的量的下列醇与足量钠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最大的是( )答案 D解析 羟基中的氢原子能被钠取代。

若有1 mol 上述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则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 0.5 mol 、B 0.5 mol 、C 1 mol 、D 1.5 mol 。

理解感悟 活泼金属与醇反应,可取代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根据2R(OH)n +2n Na ―→2R(ONa)n +n H 2↑可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羟基物质的量的一半。

4.下列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 4H 10O:其中能被催化氧化生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 A .①和② B .只有②C .②和③D .③和④答案 C解析 ①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可被催化氧化为酮;②、③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可被催化氧化为醛;④中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被催化氧化。

理解感悟 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实质是失去羟基(—OH)中的氢原子及羟基所连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1)若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甲醇有三个氢原子),则该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2)若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氢原子,则该醇被催化氧化生成酮。

(3)若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1.中国民间待客吃饭中素有“无酒不成席”之说,这里所说的酒中一般都含有( ) A.甲醇B.甘油C.乙醇D.乙二醇答案 C解析白酒、葡萄酒、啤酒等均含有一定量的乙醇。

2.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键断裂如图所示:,则乙醇在催化氧化时,化学键断裂的位置是( )A.②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③和④答案 B解析根据醇的氧化条件,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

3.在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A.蒸馏水B.无水酒精C.苯D.75%的酒精答案 C解析水及乙醇均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苯不与钠反应。

4.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②氧化③燃烧④加聚⑤取代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其结构决定,关键是找出物质所含的官能团。

丙烯醇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和“—OH”,因此上述五种反应均能发生。

5.今有组成为CH4O和C3H8O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脱水反应,可能生成的有机物的种数为( )A.3种B.4种C.7种D.8种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饱和一元醇的通式、同分异构体及醇的脱水方式。

CH4O可写成CH3OH;C3H8O 可写成CH3CH2CH2OH或。

分子内脱水产物CH3CH===CH2。

分子间脱水产物有:CH3OCH3、CH3CH2CH2OCH2CH2CH3、、CH3OCHCH3CH3、、。

[基础过关]一、醇的概念、分类和命名1.甲醇、乙二醇、丙三醇3种物质之间的关系是( )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是醇类D.性质相同答案 C解析甲醇、乙二醇以及丙三醇都属于醇类,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官能团——羟基,且羟基均连在链烃基上。

但它们不是同系物,因为结构不相似,官能团数量不同;它们也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式不同。

2.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都属于醇类的是( )A.乙二醇和丙三醇B.C.2­丙醇和1­丙醇D.2­丁醇和2­丙醇答案 C解析 A 项,两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不同,错误;B 项,两种有机物属于同分异构体,但前者是酚,后者是醇,错误;C 项,两种有机物属于官能团位置异构,正确;D 项,两种有机物属于同系物,错误。

二、醇的物理性质3.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溴苯和水B .甘油和水C .乙醇和乙二醇D .乙酸和乙醇答案 A解析 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

B 、C 、D 中的两种物质均相互溶解。

4.已知某些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如下表所示:甲醇 1­丙醇 1­戊醇 1­庚醇 醇X 6597.4138176117则醇X 可能是( A .乙醇 B .丁醇C .己醇D .辛醇答案 B解析 由表中数据知,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多,饱和一元醇的沸点升高。

117 ℃介于97.4 ℃与138 ℃之间。

三、醇的化学性质5.向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钠后收集到等体积的氢气(相同条件),则上述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3∶6 B .3∶2∶1 C .4∶3∶1D .6∶3∶2答案 D解析 生成的氢气中的H 全部来自于醇中的羟基,由题意得:2CH 3OH ~H 2、HOCH 2CH 2OH ~H 2、,故产生1 mol H 2分别要消耗2 mol 甲醇、1 mol 乙二醇、23mol 丙三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