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炼字角度赏析诗句
从炼字角度赏析闻道龙标过九溪
从炼字角度赏析闻道龙标过九溪【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从炼字角度解析“闻道龙标过九溪”1.解析“闻道”2.解析“龙标”3.解析“过九溪”三、总结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审美。
这些诗句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炼字角度赏析一句诗句“闻道龙标过九溪”,并深入探讨其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从炼字角度解析“闻道龙标过九溪”1.解析“闻道”“闻道”二字,展现了诗人对于事物认知的过程。
在这里,“闻”表示听到、得知,而“道”则泛指道理、规律。
诗人通过“闻道”表达了自己在探求真理、了解事实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这两个字凝练了诗人不断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解析“龙标”“龙标”是指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龙辇,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这里,诗人运用“龙标”一词,既表现了对权威的尊重,又透露出自己对于权力的渴望。
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龙标”一词更加耐人寻味。
3.解析“过九溪”“九溪”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代表着险阻、困难。
诗人以“过九溪”来寓意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辛。
这里的“过”字,既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决心,又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豪迈之情。
三、总结通过对“闻道龙标过九溪”这句诗句的炼字角度赏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所取得的高度成就。
这句诗句既展现了诗人在探求真理、面对权力和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和勇敢精神,又传递出一种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的积极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分析炼字型(写写帮整理)
古代诗歌鉴赏分析炼字型(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古代诗歌鉴赏分析炼字型(写写帮整理)【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2.掌握有关语言试题的解题技巧。
【考点阐释】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2009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7套针对语言设置了考题,2010年有8套考查。
题型大多采用主观题形式,重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用词、用语技巧的能力。
角度一:分析炼字型【考向探究】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
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在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
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鉴赏遣词用语】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2.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诗词五首《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等五首赏析(3)
《诗词五首》赏析一、《雁门太守行》赏析:1、赏析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以下几个角度赏析)①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②炼字角度:“压”“摧”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和守城将士的处境艰难,表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③情感:首句情感浓郁,歌颂了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④“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开”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开”字写出了在敌军兵临城下时,守军将士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的状态.⑤描述画面: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
守军将士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闪闪发光,将士们英姿飒爽,斗志昂扬。
2、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满”和“凝”字妙在何处?一个“满”字,扩大了激战的场面,反映出守边将士英勇杀敌的冲天气势;一个“凝”字,形象地描绘出战场上血流满地的场景和悲壮惨烈的战斗画面。
3、从感官角度(听觉和视觉)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两军战争规模之大,激战之惨烈。
渲染了黯然凝重的悲壮气氛,侧面烘托出守军将士士气昂扬,奋力反击的形象。
4、最后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用典故,表达了边塞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5、最后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借用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借用了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黄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达了边塞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6、结合全诗说说作者捕捉“半卷红旗”这个景象入诗是为了表现什么?一方面是为了表现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行军时的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了出来.二、《春望》赏析:1、从炼字角度赏析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和“深”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诗词鉴赏——炼字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提问】古人有“一诗之眼”的说法。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以颔联为 例,说说是如何体现诗眼的?
(步骤一)1.点出诗眼,并释义。
诗眼是“孤”,即孤独之意。
参考
(步骤二) 2.紧扣诗眼,解释句意。
例文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 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 意上的作用。
答案:(1)“空”字是白白的意思,主人公久久地站立 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 立盼望。(2)这个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为我们描绘 了一幅寂寞惆怅的画面。(3)“空”字是主人公内心的 独白和描摹,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 (4)这个字更好的抒发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 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2.炼诗眼的字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 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 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 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
常见的命题形式: ①请分析第×联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②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全诗“诗眼”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诗眼(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分析作用:(表现情感,营造意境、诗歌结 构) 第三步:分析内容: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炼字角度
3.炼以动衬静的字
【答题步骤】 (1)指出诗句中动态和静态的景物,结合词语分析。 (2)分析动景和静景各自所写的内容。 (3)分析动静结合在写景中的关系及其作用。
考点09:诗词鉴赏之品味炼字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09 古诗词鉴赏之品味炼字例1:【2022·广西河池·中考真题】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从本词的 _____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豪放词。
★(2)古人用词讲究推敲,“千骑卷平冈”中的“卷”一字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案】(1)江城子题材(2)“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这是词的词牌名是“江城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从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豪放词。
(2)本题考查炼字能力,要注意结合词作的内容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千骑卷平冈”的意思是: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以席卷而过的狂风来比喻疾驰的马队,一个“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之多,行走之快,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
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壮志以及踌躇的英雄气概。
例2:【2022·湖北潜江·中考真题】秋霁①寄远杜牧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②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平芜:平旷原野。
★(1)本诗写“烟”着一“横”字,《使至塞上》写“烟”着一“直”字。
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横”写出了“烟”的范围之广,化抽象为具体,渲染了缥缈朦胧的范围。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1、炼动词。
例2: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3: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例4: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2、炼形容词。
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3、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4、炼虚词。
(三)炼字题的语言表述: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炼字角度赏析诗句
炼字角度:1、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分析诗句中的破、挂字妙在何处?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一词:形象写出诗人的远离世俗后的闲适、自得。
见字写出诗人看到南山后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作者的自由与惬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随时写景,但实为抒感。
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动作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
5、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字写出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圆两字用的十分传神,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的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一个聚字写出了山形气势;一个怒字表现了黄河的水势和声势8、观沧海题目的观字统领全篇。
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字用得好,表现潮平后舟中人视野开阔的景象。
正字用得妙,表明当时及时顺风又是和风,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一帆高悬的情形展现的淋漓尽致。
10、沙场秋点兵秋字既点明时令,有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氛围。
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守将处境艰难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1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使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峻的气势。
诗歌鉴赏之炼字
参考答案
①“倚”,依偎之意,运用拟人手法。(步骤一) ②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 相依相偎,传神地描绘出红楼高耸入云的雄姿。 (步骤二) ③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步骤 三)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行即事 宋· 王质 浮云在空碧①,来往议阴晴。 荷雨②洒衣湿,蘋③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④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⑤。 [注释] ①空碧,即“碧空”。②荷雨,化用李商 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③蘋,大的浮萍。 ④ 狎( xiá ),有亲热的意思。 ⑤酲( chéng ) ,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冲”,冲出、冲向的意思,写出了将士顶风冒 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 ,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 “缺”字,缺口,运用使动用法,写战士宝刀砍 到缺了刃口,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 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园 【清】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有人说诗的首联“窥”字用得好?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六、课堂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 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 的形象(步骤二)。 •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 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炼字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炼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使至塞上》中的一句。
这句诗描绘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元素,展现出一幅雄浑壮丽的塞外风光。
首先,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句诗中的炼字。
“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给人以无尽的苍茫之感;“孤”字则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那遥远的地平线,表现了景物的单调,烘托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落寞之情。
同时,“孤”字还将烽烟放在广阔大漠的背景之下,突显了边塞苍凉之美。
“直”字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仿佛那烽烟就是边疆战士的化身,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守护着边疆的安全。
“圆”字则写出了落日之低、之大,形象地描绘了蜿蜒黄河之上圆日独挂的景象。
这个字既表现了落日的亲切温暖,又凸显了大漠给人的既亲切温暖而又苍茫孤寂的奇特感受。
整句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塞外壮丽的风光。
同时,通过“大”、“孤”、“直”、“圆”等字的运用,将景物与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能够引发人们的深思。
此外,这句诗的意境也十分雄浑壮丽。
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既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又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欣赏这句诗的过程中,人们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漠的苍茫、长河的悠远以及落日的余晖。
这种意境美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渺小。
总的来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塞外风光诗。
通过炼字的巧妙运用和意境的精心塑造,诗人成功地描绘出了塞外壮丽的风光和孤寂落寞的情感。
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专题9:炼字艺术赏析的三个角度+理解重要诗句练习-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指导与专练
专题9:炼字艺术赏析的三个角度+理解重要诗句练习(一)炼字艺术赏析的三个角度近年语文高考常要求考生赏析诗歌的炼字艺术,这是一道令学生头疼的题目。
那么,阅读一首诗,怎样赏析它的炼字艺术呢?笔者以为,首先要准确地把握鉴赏角度,找准了角度,才能找到突破口,作出准确的赏析。
大体地说,考生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赏析的角度。
一、准确------精当地描摩客观事物准确是语言表达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的基础。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合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
”赏析古典诗歌的炼字艺术,要学会分析诗人从用字(其实是用词)的准确性。
白居易的《暮江吟》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句。
如何赏析句中“铺”字的妙处?这一句意思是说,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铺”字准确而形象地描绘了残阳照射江面的情景,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据传苏东坡兄妹互相题试,其妹有“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之句。
这“扶”“失”二字妙在何处?“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当然不能用“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相配,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它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不像白天那样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一个“失”字,准确地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远比“映”“隐”二字贴切。
精当的语言是反复锤炼的结果,赏析诗人用字的准确同样需要细心地品味。
张籍《秋思》首联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风无形,何以用“见”?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
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公开课《古诗词炼字赏析》
做古诗词手法题的两类注 做古诗词赏析题的两类注意: 意
理解分析时注意
理解分析时注意 看清题目要求 看清题目要求 明确赏析角度 明确赏析角度 抓住手法特点 围绕内容分析 抓住手法特点 结合作者感情 围绕内容分析 结合作者感情
答题表述时注意 答题表述时注意
分点答题 条理清晰 分点答题 条理清晰 适当运用 鉴赏术语 适当运用 鉴赏术语 要点齐全 语言流畅 要点齐全 语言流畅
中考古诗词鉴赏
——从“炼字”角度赏析诗词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资料链接---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 的需要,在用字谴词时进 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 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 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 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 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 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量词好处:古诗词中的数词,往往“一字之奇”,或使全诗生姿添色,或 使诗意隽永含蓄,或使诗句灵韵顿生 。
做题步骤: 一、从字词本身含义或者修辞的角度入手。 二、结合全句描述在诗词中的意思。
三、用这个词的好处,表达什么样的效果。 (意象的特点、人物的情感等)
小试牛刀
(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 )
《晚春》韩愈
【2012年浙江省台州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炼字角度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炼字角度赏析引言在文学创作中,字是作家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途径,每个字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本文旨在通过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句的研究,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探寻其中的深意和艺术魅力。
1.感时花溅泪《感时花溅泪》这四个字,以朴素而真挚的表达方式,道出了作家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之情。
其中的"感时"二字,暗示着时光的无情,表达了对时光的感叹和感慨;"花溅泪"这个意象,则将花的凋零与泪水的流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无可奈何。
2.恨别鸟惊心这组诗句以简洁而凄美的方式,传达了离别之痛和别离的无奈。
"恨别"二字,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惋惜;"鸟惊心"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揭示了离别时内心的痛苦和震撼。
鸟因别离而感到惊恐,与人在别离中的心情相呼应,增添了诗句的情感含义。
3.炼字角度赏析3.1简练有力的表达整体而言,这句诗措辞简练,寥寥数字,却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作家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情感凝练为短短的几个字,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感染力。
3.2意象与情感的融合诗句中的意象具有极强的象征性,通过花和泪、鸟和心的结合,将不同的感受融为一体,赋予了作品更加深远的意义。
花的凋零与泪水的流淌,涵盖了兴衰、离别以及人生短暂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3.3音韵与节奏的构建整句诗在音韵上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例如,“花溅泪”中的"花"和"泪"两个字的音韵相似,使得整句诗的节奏更加流畅和响亮,增强了语言的魅力和感染力。
结语通过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句的炼字角度赏析,我们深入探讨了其在表达情感和意境上的独特之处。
作家通过简练而富有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这句诗的精湛艺术构思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品味与欣赏。
从炼字角度赏析闻道龙标过九溪
从炼字角度赏析闻道龙标过九溪(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从炼字角度解析“闻道龙标过九溪”1.闻道:消息的传来2.龙标:杨慎的雅号3.过九溪:地点的描绘三、总结正文一、引言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诗歌的炼字艺术是诗人们争相追求的一种审美境界。
炼字,就是指诗人运用最恰当的字词来表达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这种艺术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各种炼字手法,使得诗歌韵味无穷。
其中,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闻道龙标过九溪”一句,就充分展现了炼字的魅力。
二、从炼字角度解析“闻道龙标过九溪”1.闻道:消息的传来诗句中的“闻道”二字,简洁明了地传达了消息传来的意思。
在这里,“闻”表示听到,传达了一种突然得知的感觉,给人一种惊喜感。
同时,“道”字则泛指消息、传言。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符合诗歌的意境,又给人一种真实感,体现了炼字的功底。
2.龙标:杨慎的雅号“龙标”是杨慎的一个雅号,也是他诗歌中常用的笔名。
在这里,杨慎运用自己的雅号入诗,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还使得诗歌更具个人特色。
这种运用雅号的手法,充分体现了炼字的巧妙。
3.过九溪:地点的描绘“过九溪”是对地点的描绘,这里的“九溪”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
杨慎运用“过”字,使得这个地名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九”这个数字还寓意着繁多、丰富的意象,使得整个诗句更具画面感。
这种通过对地点的描绘来体现炼字艺术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优美动人。
三、总结“闻道龙标过九溪”这句诗句,通过对字词的精心选择和运用,充分展现了炼字的艺术魅力。
这句诗句既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堪称古典诗歌炼字艺术的典范。
从炼字角度赏析钱塘湖春行的颈联
钱塘湖春行是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和对钱塘湖春景的生动描绘而著称。
其中颈联“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从炼字的角度来赏析这个颈联,探讨其中的深度和广度。
让我们从“东临”二字入手。
这两个字唤起了读者对方向的关注,表明诗人的视野和思考是向东方延伸的,这里蕴含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
与此“临”字又暗含着对未来的探索和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好奇和追求。
这两个字简而言之,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开放的心态和向美好的向往,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积极向上,充满期待和探索的精神。
我们来看“碣石”二字。
这里的“碣”字不仅概括了整个碣石山脉,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从字形结构来看,“石”字以“具”为声旁,意味着这里确实有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山脉。
“碣”字在甲骨文字中也出现过,这进一步说明了这座山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
通过这两个字的描述,不仅让我们对碣石山脉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热爱。
我们来聊聊“观沧海”这两个字。
在这里,“观”字所包含的意味,远不止于表面上的观察或观赏,更是一种对大自然、对世界的敬畏和赞叹。
而“沧海”一词更是给人以博大深远的感觉,暗含了对世界奥秘和广阔的向往。
这两个字的选择和搭配,不仅平添了诗句的韵味,更是喻示了诗人的胸襟和志向,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个颈联出发,我们不仅领略了陆游诗歌的魅力,更是在这深深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诗人对世界的独特洞察和深邃思考。
这种洞察和思考,既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饱满情怀,也启迪着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向内心深处去探寻,多用心品味世界的美好。
回顾整篇文章,我们透过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个颈联的深度分析和赏析,不仅感受到了陆游诗歌的魅力,更是领略到了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深邃思考。
也让我们对待世界和人生多了一些新的思考和领悟。
对于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每一个诗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在阅读和赏析诗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在感受诗人的情感,更是在体味着诗歌所传达的生活智慧和哲理。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炼字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炼字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炼字赏析如下:
1.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整齐美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2. “树树”和“山山”皆为形容词,用来形容每一棵树和每一座山,给人以广袤的感觉。
3. “皆”和“唯”这两个副词用得恰到好处,强调了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出秋天的景色,并且只能感受到落日的余晖,营造出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
4. “秋色”和“落晖”两个词语也运用得非常巧妙,通过色彩和光线的描绘,营造出秋天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树林中,欣赏着美丽的日落景色。
综上所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一句非常优美的诗句,通过炼字的技巧,描绘出一幅广袤、萧瑟、寂寥的秋色图景,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曲句子赏析专题复习导学案
——从炼字角度进行赏析
一、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从炼字角度赏析诗句.
二、自主学习:
1、题型链接:
①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和“望”字。
(2014河南20
题)答:“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意境开阔。
“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深”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013 河南21题)答:“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经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2、方法指导:
(1)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
(2)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准确”“传神”“耐人寻味”“清新质朴”“隽永”等词语。
3、答题步骤:①
②
③
4、答题格式:。
三、达标训练:(合作探究)
<一>分析下面诗句中动作性词语的表达效果。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
答:。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
答:。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答:。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李贺
答:。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杜牧
答:。
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答:。
7.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
答:。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答:。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答:。
<二>分析下面诗句中描写性词语的表达效果。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答:。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陆游
答:。
3、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
答:。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答:。
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
答:。
四、展示点评:
五、巩固提高: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王湾
答:。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
答:。
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水调歌头》苏轼
答:。
4、可怜
..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答:。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王湾
答:。
6、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