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料损耗管理方法(1)
控制生产产线损耗问题
控制生产产线损耗问题1.品质部:1.来料时,严格控制物料不良在3%以内,确保物料无问题才能收货。
2.检测半成品机板,机板误测率控制在1%之内。
3.制程巡检对每批生产的产品无论产量大小都要进行首检,品质确认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4.制程巡检对每个员工的作业工序进行巡检,出现问题的工序和人员,要及时发现和改善。
2.技术部:1.对存在问题的胶壳,需和开发工程师进行分析,以报表形式写明问题点,进行改善。
确保产品的结构正常。
2.对每个产品的工序(流程)流通性,和工序优化性进行改善。
3.(超声波)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在作业时稳定性能。
超声波时常关注其工作变化。
3.仓库部:1.仓库管理,熟悉和了解产品的特性,和产品结构、(避免相似的料发错)2.仓库的物料规格标识,物料状态分类摆放。
3.仓库发往生产部的料要跟据订单的实际数量发料。
不能少发和多发。
4.新物料,批量的物料通知相关人员,进行试产。
确定无误(异常)之后再批量生产。
4.生产部:1.仓库发往产线的物料进行点数,确保数量不会少数。
2.各作业人员保管好工位上的物料,不能遗失,和随便乱放。
或乱仍拉圾桶。
3.作业时每个工位都要学会自检,互检。
把在产线的允许范围内的不良品挑选出来。
并做到三不,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4.作业人员加强自身技能,和操作熟练程度。
撑握每个工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5.拉长在每单的产品必须需送检,首检。
确保首检合格后无问题再批量生产。
6.拉长对公司每个产品的结构和特性及流程要熟悉。
对作业人员和产品每道工序易制程不良品的要全程监控。
减少不良品。
7.批量不良品经品质主管确认状态后,再做处理。
8.不良品在修机过程中尽量保存可用物料。
减少报废壳。
9.拉长时常关注QC,和维修报表反馈的信息,分析原因后,控制不良品。
10.产品出现异常时,立即找到相关部门分析,解决。
在未解决前停止生产。
换其它产品生产。
11.退货机板,拆坏机时注意保护好机板和电芯。
生产物料损耗管理方法
k.该组装拉的拉长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5%,即20元。
l.该部门主管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10%,即40元。
m.包装线共有员工20人,责任赔偿比率是65%,折算金额为¥260元,平均每人承担费用为¥13元;
d.已被IQC判定为不合格但由于生产急需而作特别采用(MRB)处理的物料,在制程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不在“物料损耗”之定义内。
2)制程不良
e.对于机壳、面板、导光柱、按键、包装盒、说明书、合格证等物料的外观在生产部第一个投入这些物料的工序确认出来的不良归属于来料不良,对于在后面工序发现的不良归属于生产制程不良;
物料超损管理办法
1、目的
制定物料损耗允许标准,实行物料异常损耗责任界定/担当,承担异常损耗发生费用,藉以达到有效管制物料超损,降低成本之目的。
2、定义
1、来料不良——在物料近来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不符合检验标准或样品承认书之要求,或在制程过程中发现材料本身劣质或不合格。
2、制程不良——在制造过程中因加工、组装、测试、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功能失效等。
f.对于LED灯不亮、蜂鸣器无声音、PCBA上缺件等不良在观澜PCBA检验工序确认出来的物料不良归属于来料不良,对于在后面工序发现的不良归属于生产制程不良;
3)其它
对于在制程中发现的物料不良能确认是供方造成的,其处理方案依次为采购与供方沟通换货。
2、生产部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良物料,生产部对其进行隔离并按原料、作业区分统计不良现象及数量,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表》交由品管部进行检验。
h.该组装拉的拉长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5%。
i.该部门主管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10%,
损耗处理管理制度
损耗处理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企业的损耗处理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制定损耗处理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损耗物品的管理和处理。
三、损耗物品管理1. 损耗物品的定义损耗物品是指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因自然磨损、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无法再利用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损坏货物、残次品、过期物品等。
2. 损耗物品的管理(1)损耗物品的登记企业应建立损耗物品登记台账,对每一批损耗物品进行登记记录,包括损耗原因、数量、金额等信息。
(2)损耗物品的分类和标识对不同类型的损耗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如残次品、过期物品等,以便于后续的处理管理。
(3)损耗物品的存放企业应建立统一的损耗物品存放区域,对损耗物品进行专门存放,确保安全和周转。
四、损耗处理1. 损耗处理流程(1)损耗物品的整理对损耗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区域或容器内。
(2)损耗物品的鉴定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鉴定小组对损耗物品进行验收鉴定,确认其是否可以继续利用。
(3)损耗物品的处置确认不能继续利用的损耗物品应及时进行处置,包括但不限于退货、甩货、报废等方式。
2. 损耗处置原则(1)减少损耗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损耗的发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2)最大限度利用对于可利用的损耗物品,企业应尽量寻找合适的出路,减少经济损失。
(3)合理处置对于不能继续利用的损耗物品,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责任人及管理1. 损耗物品管理人员企业应指定专门的损耗物品管理人员,负责对损耗物品的管理和处置。
2. 损耗物品管理责任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对损耗物品进行严格管理和处置。
3. 监督检查企业领导应对损耗物品管理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2. 本制度如有变更,须经企业领导组织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
工厂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工厂物料损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工厂物料损耗管理工作,提高物料利用率,降低损耗,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厂内所有物料的接收、入库、保存、使用、调拨、报废等环节。
三、工厂应建立健全物料损耗管理制度,制定物料损耗目标,加强物料损耗监控和追踪,确保物料使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第二章物料损耗的定义和分类一、物料损耗是指在物料的接收、入库、保存、使用、调拨、报废等环节中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损失。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自然损耗:指由于物料的本身性质而产生的损耗,如金属氧化腐蚀、食品变质、纸张受潮等;2. 损耗率:指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因误操作、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损耗;3. 报废损耗:指因物料质量不合格、寿命到期等原因而不得不报废的损耗;4. 盗窃损耗:指由于内部人员盗窃、侵占而导致的损耗。
二、根据物料的属性和特点,将物料损耗分为原材料损耗、辅料损耗、半成品损耗、成品损耗等不同类型。
1. 原材料损耗:指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的原材料的损耗,如食品加工中的削皮、切割损耗;2. 辅料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造成的损耗,如润滑油、燃料等;3. 半成品损耗:指在加工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的损耗,如半成品破损、变形等;4. 成品损耗: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成品的损耗,如包装破损、产品浸泡等。
第三章物料损耗管理责任一、各级领导干部是物料损耗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切实履行物料损耗管理职责,加强对物料损耗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二、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建立健全物料损耗管理制度,明确物料的使用标准和要求,严格控制物料的采购、使用、调拨等环节,保证物料的合理使用和节约。
三、各岗位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物料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物料的领用、使用、归还等操作,确保物料的有效利用和减少损耗。
四、内部稽核部门应当定期对物料损耗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物料损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生产物料损耗控制办法
如何控制损耗的降低
定义:是指正常情况下,原材料由于在分割、化整为零、自然损耗等原因形成的亏损。
因此,原材料损耗要分自然损耗、加工损耗。
自然损耗对象包括易风干、破碎等原材料;加工损耗包括化整为零、分割等原材料。
损耗率可以根据一定量原材料记录测试前后期的数据对比进行确定,记录下测定时的总量,经过一定时间、过程以后,再测定余量,之间的差和参加测定的总量的比值,就是损耗率。
为了科学、准确,应多选几组,取平均值。
目的:控制及管理全厂生产材料、辅料运作,使生产顺利地按量完成。
损耗目标:2.5%左右.
损耗如何计算?在制品统计、当月领用的原/次料、当月入库数、
试模打样、洗机用料.实际废料入仓数。
(以上数据记录必须当月数据,并与上月进行对比)
与损耗相关的因素有哪些?
《领料单》
《注塑部原料计划用量表》:订单号码、订单总量、品名、计划产量、单重、订单余量,产品总重,产品水口总重、原次料总重、相对应的原料名称、色粉号,包材规格及数量。
如何控制损耗?按订单生产入库,不超订单入库,不超用计划用量,原料不多发,不重发,准确控制仓库及在制品数。
及时做好帐目,准确无误,见单作业。
工厂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厂物料管理,降低物料损耗,提高物料利用率,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节约为辅、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原则。
第四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物料损耗管理工作。
第二章物料损耗范围及分类第五条物料损耗范围包括:1. 物料在采购、运输、储存、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损耗;2. 物料在运输、储存、生产等过程中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损耗;3. 物料在报废、回收、处理等环节的损耗。
第六条物料损耗分类:1. 自然损耗:指因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物料损耗;2. 技术损耗:指因生产技术、工艺等原因造成的物料损耗;3. 管理损耗:指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物料损耗;4. 报废损耗:指因质量不合格、使用寿命到期等原因造成的物料损耗。
第三章物料损耗管理措施第七条采购管理:1. 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采购物料,避免盲目采购;2. 采购合同中应明确物料的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及损耗率;3. 严格验收物料,确保物料质量符合要求。
第八条运输管理:1.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减少物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2. 加强运输过程中的物料防护,避免因碰撞、挤压等原因造成的损耗;3. 对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损耗。
第九条储存管理:1. 根据物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确保物料质量;2. 严格执行物料入库、出库制度,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损耗;3. 定期检查储存物料,发现损耗及时处理。
第十条生产管理:1. 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损耗;2. 加强生产操作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降低操作失误造成的损耗;3. 严格把控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使用,避免浪费。
第十一条销售管理:1. 严格销售合同,明确物料的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及损耗率;2. 加强销售过程中的物料管理,确保物料质量;3. 对销售过程中的损耗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损耗。
物料损耗控制
物料损耗控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高额的物料损耗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控制物料损耗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物料损耗控制方法。
1. 优化物料采购物料采购环节直接关系到物料损耗的控制。
首先,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这样可以确保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物料,并减少次品率。
其次,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预估物料采购量,避免过量采购导致物料过期或损坏。
最后,企业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降低物料采购成本。
2. 完善物料存储管理物料存储管理是保证物料质量和减少损耗的关键环节。
首先,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仓储布局,确保不同类型的物料存放在合适的条件下,避免因不当存放导致损耗。
其次,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定期盘点物料库存,及时处理过期和损坏物料。
最后,培训仓库工作人员,提高其对物料存储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损耗。
3. 实施科学的生产管理科学的生产管理是减少物料损耗的重要手段。
首先,企业应从生产工艺及设备的角度考虑,优化生产过程,减少生产中的废品产生。
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避免因生产过程中的紧急加工而导致的物料浪费。
最后,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物料损耗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4. 引入物料损耗监控系统为了更精准地控制和监测物料损耗,企业可以引入物料损耗监控系统。
物料损耗监控系统通过对物料的实时追踪和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损耗点和损耗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引入物料损耗监控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物料损耗的全面管控,进一步降低物料损耗。
5. 加强反馈和改进机制物料损耗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生产数据,了解物料损耗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此外,企业应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参与物料损耗控制工作,不断提高物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生产物料损耗控制办法
物料管理部门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生产部门工程的更改。
生产部门出现了工程更改,一般有两种情况:客户提出更改和企业内部提出更改。
工程更改的情况一旦出现,需要物料管理部门迅速做出反应,进行调整。
不同的工程更改情况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
某公司工程更改以及物料管理部门调整流程图。
流程图重点说明①销售部门正式下单到生产厂后,客户提出任何与原下单要求不一致的更改要求时按本流程处理;②如未经本流程规定完成审批,任何部门人员不得私自按客户(或销售人员)要求更改该订单相应产品的原技术要求,否则承担相关损失;③如未经本流程规定完成审批,任何人员不得明确向客户承诺能够满足其更改要求,否则承担相应损失;④如研发中心确认不能满足更改要求时,销售部门与客户进行沟通,《在制产品设计更改申请表》发放生产厂,生产厂根据《在制产品设计更改申请表》注明处理方式处理;⑤财务经理进行审核,如涉及价格变动,需要求销售部门与客户达成价格变更协议后方可签名确认;同时,如因变更导致该订单涉及产品已做半成品及相应配件变成呆料时,客户需承担相应费用;⑥《在制产品设计更改申请表》以总经理最终审批意见为准(总经理视需要可委托财务部经理代行审批权);⑦经审批后的《在制产品设计更改申请表》由销售部门发放生产厂、研发中心、品质部、财务部各一份;⑧生产厂根据《在制产品设计更改申请表》审批结果开始生产,如原确定交货期不能满足,生产厂重新确认交货期;⑨以上各环节确认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如研发中心需试制样板则时间由研发中心与销售部门共同商定)。
从该图可以看出,发生工程更改的原因在于客户,是客户提出更改的。
获悉客户的更改信息之后,物料管理部门应该立即与研发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研发部门能否按照客户要求完成更改,需要多长时间等情况;物料管理部门还应该通过市场部向客户表明更改对订单带来的相关变化,并请客户确认更改继续进行。
同时,物料管理部门应该立即对仓库进行核查,检查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数量以及状态,并据此以及更改的要求进行相关的调整。
生产物料损耗管理方法(1)
生产物料损耗管理方法(1)一、目的制定物料损耗允许标准,实行物料异常损耗责任界定/担当,承担异常损耗发生费用,藉以达到有效管制物料超损,降低成本之目的。
二、定义1、来料不良——在物料近来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不符合检验标准或样品承认书之要求,或在制程过程中发现材料本身劣质或不合格。
2、制程不良——在制造过程中因加工、组装、测试、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功能失效等。
3、物料损耗——凡属于生产单位在产品作业制程中人为造成物料损坏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物料遗失的,都属于“物料损耗”之范畴。
三、职责1、生产部:负责在线不良品(含来料、制程)的反馈、请检和退库作业。
2、品管部: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甄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的评定,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
3、采购部:负责对来料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以及最终处理决议的执行。
4、物料部:负责不良物料的管理并监督、统计并跟进落实相关部门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5、计划部:编制物料超损标准以及相关超损物料的采购申请。
6、总监、厂长:负责争议物料、处理方案的最终裁决。
四、不合格物料界定1、生产不合格物料界定1)来料不良退供方a.在我司IQC检验发现来料因为供方本身原因大概运输原因造成外观不良、功能不良且达不到AQL接收标准,不良责任属于供方,原则上直接退货;b.部分电子物料(比方:激秃顶)IQC依照通例检验合格后入库,但部分功能只要在生产大概老化时才能发现,如经过阐发确认不是由于我司员工、装备、操作方法、环境造成,由此造成的不良由供方补偿相关丧失,包含连带报废物料的丧失和浪费的工时等;c.IQC按国标GB/T2828抽样方案进行检测,发现不良但又在允收范围内的物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不在“物料损耗”之定义内。
d.已被XXX判定为不合格但由于生产急需而作出格采用(MRB)处理的物料,在制程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不在“物料损耗”之定义内。
2)制程不良a.关于机壳、面板、导光柱、按键、包装盒、仿单、合格证等物料的外观在生产部第一个投入这些物料的工序确认出来的不良归属于来料不良,对于在后面工序发现的不良归属于生产制程不良;b.关于LED灯不亮、蜂鸣器无声音、PCBA上缺件等不良在观澜PCBA检验工序确认出来的物料不良归属于来料不良,对于在后面工序发现的不良归属于生产制程不良;3)其它对于在制程中发现的物料不良能确认是供方造成的,其处理方案依次为采购与供方沟通换货。
电子厂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子厂物料管理,降低物料损耗,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子厂所有生产部门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物料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物料损耗定义及分类第四条物料损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物料数量、质量、性能等方面的损失。
第五条物料损耗分为以下几类:1. 物料报废损耗:因物料质量不合格、规格不符、型号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报废。
2. 物料损耗损耗: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物料堆放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损耗。
3. 物料误用损耗:因物料使用错误、配料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损耗。
4. 物料丢失损耗:因管理不善、盗窃等原因导致的物料丢失。
第三章物料损耗管理职责第六条物料损耗管理职责如下:1. 物料采购部门:负责物料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等工作,确保物料质量符合要求。
2. 物料仓储部门:负责物料的储存、保养、盘点等工作,确保物料安全、整洁、有序。
3. 生产部门:负责物料的领用、使用、回收等工作,确保物料合理使用,降低损耗。
4.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物料损耗。
5.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物料的检验、分析、反馈等工作,确保物料质量合格。
6. 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因安全事故导致的物料损耗。
第四章物料损耗控制措施第七条物料损耗控制措施如下:1. 建立健全物料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物料管理。
2. 严格执行物料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物料质量。
3. 定期对物料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及时发现并处理损耗。
4. 加强物料储存管理,防止物料受潮、变质、损坏等。
5.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物料损耗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6.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物料损耗。
7.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责任心,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物料损耗。
物料损耗标准规范
物料损耗标准规范一、引言物料损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物料的减少或浪费。
物料损耗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物料损耗标准规范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二、物料损耗的分类物料损耗可以分为可控损耗和不可控损耗两大类。
1. 可控损耗可控损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减少或避免的损耗。
常见的可控损耗包括操作不当、设备老化、工艺不合理、人为因素等。
减少可控损耗需要加强员工培训、优化生产工艺、定期维护设备等措施。
2. 不可控损耗不可控损耗是指无法通过管理和控制手段直接减少的损耗,比如自然损耗、运输损耗等。
对于不可控损耗,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如增加备货量、保险投保等。
三、制定物料损耗标准规范的重要性制定物料损耗标准规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制定标准规范,企业可以合理规划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用量,并通过监控和管理措施减少损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物料损耗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制定标准规范有助于减少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 优化产品质量物料损耗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例如原材料变质、零部件丢失等。
通过制定标准规范,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损耗,提高产品质量。
四、制定物料损耗标准规范的步骤制定物料损耗标准规范应该遵循以下步骤:1. 收集数据首先,企业需要收集各个生产环节的损耗数据,包括可控损耗和不可控损耗。
2.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损耗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制定标准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损耗标准。
标准应该考虑到生产工艺、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等因素。
4. 推广和执行将制定好的标准规范推广给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并督促其执行。
同时,建立监控机制,对损耗数据进行定期汇报和分析。
五、物料损耗标准规范的优化物料损耗标准规范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优化标准规范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损耗。
控制损耗的方法
控制损耗的方法
控制损耗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优化生产过程:通过改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从而降低损耗。
2. 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加强原材料和成品的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减少次品率。
3. 设立损耗控制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损耗控制指标,对每个生产阶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4. 提高员工培训和意识:加强对员工的相关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损耗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责任感,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损耗控制中来。
5. 建立回收利用系统:对于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料和废水,建立相应的回收利用系统,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6. 优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探讨降低损耗的方法和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管控。
7.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借助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损耗。
8. 定期进行损耗分析和评估:对损耗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和评估,
找出损耗的主要原因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改善损耗控制效果。
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
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物料损耗是在SMT(表面贴装技术)制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增加成本。
下面将概述一些物料损耗的常见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物料损耗的主要原因:1. 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处理物料时可能出现不当的操作,比如错误地摔落或敲击物料,这可能导致物料损坏或变形。
2. 机械问题:SMT设备的故障或机械问题,比如错误的运输、贴装机吸嘴的磨损或灵敏度不够等,可能会导致物料的损坏或错误的操作。
3. 静电损伤:静电是SMT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对物料造成损坏。
静电可能来自操作人员、物料或设备,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物料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受到静电损坏。
4. 不适当的存储:物料在存储过程中如果暴露在不适当的环境中,比如湿度过高或温度过低等,可能会损坏物料。
二、解决方法:1. 培训操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以确保操作人员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的物料损耗。
2. 维护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SMT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各部件的良好状况,及时修复机械问题,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物料损耗。
3. 静电防护:采取静电防护措施,比如操作人员使用合适的防静电手套和鞋子,使用静电消除器等,减少静电对物料的损害。
4. 合适的存储条件:为物料提供适当的存储环境,比如设置专门的存储区域,控制湿度和温度,避免物料暴露在湿度过高或温度过低的环境中。
综上所述,物料损耗在SMT制程中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培训操作人员、维护设备、静电防护以及提供合适的存储条件等措施,可以减少物料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5. 动态调整工艺参数:在SMT制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帮助降低物料损耗。
通过调整设备的运行速度、贴装头的压力和速度等参数,可以使物料的损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6. 定期检查物料质量:定期对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物料损耗控制管理办法
理和控制,以确保生产的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以下是物料损耗控制的详细流程:
1.物料需求预测
通过分析历史生产数据,预测未来物料需求量,以确保充足的物料储备。
2.物料采购
根据预测需求,计划并采购物料,同时考虑物料的质量和价格。
3.物料入库
物料到达后,进行入库登记,并进行质量检查。
4.物料领用
根据生产计划,领用物料,并进行登记。
5.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监测
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损耗,以及物料的消耗情况。
6.损耗分析
对物料损耗进行分析,确定损耗的原因,并进行改进。
7.物料报废
对不能再使用的物料进行报废处理,并登记报废情况。
8.物料消耗报告
定期生成物料消耗报告,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9.物料管理改进
根据物料消耗报告的分析结果,不断改进物料管理流程,以提高物料利用率和降低物料损耗。
10.物料计量标准设定
为了确保物料使用的准确性,设定物料计量标准,并纳入物料管理流程中。
11.库存管理
实施有效的库存管理,以确保物料的有效利用和降低库存成本。
12.合理的物料储存方式
通过合理的物料储存方式,降低物料的损耗和腐烂。
13.物料损耗控制的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物料损耗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物料管理流程。
总之,物料损耗控制需要通过多个环节的协调和管理,以实现物料的有效利用和降低成本。
物料损耗控制不仅需要严格的流程控制,还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公司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公司物料损耗管理制度一、概述物料损耗管理是公司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公司物料损耗,规范和优化生产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的物料损耗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类物料的损耗管理。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对各生产车间的物料损耗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 质控部门负责对生产环节的各类物料损耗进行监督及检测,确保物料的使用与损耗符合标准。
3. 财务部门负责对各生产车间的物料损耗情况进行核算,定期报告给公司领导。
四、物料损耗管理流程1. 制定物料损耗标准公司应根据各类物料的性质和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物料损耗标准,为后续的损耗管理提供依据。
2. 监控物料使用生产车间应及时记录物料的领用和使用情况,确保物料的使用符合标准。
3. 异常损耗处理发现异常损耗后,生产部门需要及时排查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减少损耗。
4. 定期检查与报告质控部门应定期对各生产车间的物料损耗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
五、物料损耗管理的重要性1. 降低成本有效管理物料损耗可以减少公司在购买原材料、半成品等方面的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2. 提高效益减少物料损耗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3. 提升公司形象有效管理物料损耗可以体现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形象和声誉。
六、物料损耗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公司领导应对物料损耗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部门执行情况符合要求。
2. 评估公司应定期对物料损耗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七、总结通过建立健全的物料损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物料损耗问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公司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使物料损耗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推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生产物料损耗管理方法
生产物料损耗管理方法首先,合理的物料采购策略是控制物料损耗的第一步。
企业在采购物料时要选择优质供应商,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同时,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物料采购计划,以减少物料过量采购的风险。
此外,采购人员还应关注物料价格的波动和市场供求变化,及时调整采购计划,以避免因物料价格上涨而导致的物料损耗。
其次,加强物料仓储管理也是减少物料损耗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物料仓库管理制度,包括物料分类、标识和归档等工作。
在物料存储时要根据物料的特性和保质期进行合理的分区存放,避免物料受潮、受热或变质。
此外,要加强对物料入库和出库流程的监控,确保物料的准确记录和追溯。
第三,加强生产过程管控是控制物料损耗的关键。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责任意识,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物料损耗。
最后,建立物料损耗监控和分析机制也是实现物料损耗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物料损耗监控台账,记录物料的损耗情况和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减少损耗的发生。
同时,要建立跟踪机制,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物料损耗管理的工作。
综上所述,生产物料损耗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物料采购策略、仓储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和监控分析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控制物料损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只有不断完善和强化物料损耗管理工作,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生产车间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物料损耗管理制度该条段落存在明显的格式错误,需要删除。
1.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员降低制造成本的意识,确保物料损耗控制责任得到落实,促进公司制造成本降低,物料损耗降低得到进一步改善。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___生产车间。
3.定义3.1 物料缺失:在生产制程中物料缺失直接影响到生产无法正常按照生产工艺规定安装,均属于物料缺失。
3.2 物料损坏:在生产制程中因员工操作不当、来料质量异常、工程设计缺陷、管理失误等导致物料不能有效使用或报废,均属于物料损坏。
3.3 物料更换:在生产制程中物料不能正常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而需更换其他物料进行生产,均属物料更换。
3.4 物料申领:在生产制程中因物料缺失、损坏、工程变更、售后翻新等而进行的物料领用,均属物料申领。
3.5 物料借用:在生产制程中因不确定因素而采用代换确定物料的性能是否良好而临时借用,均属物料借用。
3.6 物料损耗失效方式:3.6.1 产前物料核对失效:该条目未能完整呈现,需要删除。
以上为生产车间物料损耗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该制度的负责人为生产部经理,主要职责是维护制度的运行、检查、培训指导、问题点收集、处理。
在运作过程中,若遇到运作不畅等情况,请及时收集信息、研讨、纠偏、修正并运行。
若与同类相关文件有冲突时,一律依本文件执行。
该制度的变更需经过部门评审、总经办、仓储部、行政部、品质部、生产部、财务部、PMC部门会签,并由制造运营总监和总经理签字批准。
配送员在与车间组别交接物料时,没有认真核对BOM物料的型号、规格和用量等信息,导致生产制程中出现物料损坏、规格错误、短缺和来料不良等异常现象。
此外,制程操作不当或未按照生产工艺指导书作业也可能导致物料损坏或报废,而来料质量缺陷或加工操作失误也可能导致物料损坏或报废。
物料遗失或变更也可能导致物料损耗。
为了控制物料损耗,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交接员在物料交接过程中,应按照BOM表认真核查物料的规格、实发数、欠料数和外观质量等,确认无误后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超损管理办法
一、目的
制定物料损耗允许标准,实行物料异常损耗责任界定/担当,承担异常损耗发生费用,藉以达到有效管制物料超损,降低成本之目的。
定义
来料不良——在物料近来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不符合检验标准或样品承认书之要求,或在制程过程中发现材料本身劣质或不合格。
制程不良——在制造过程中因加工、组装、测试、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功能失效等。
物料损耗——凡属于生产单位在产品作业制程中人为造成物料损坏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物料遗失的,都属于“物料损耗”之范畴。
职责
生产部:负责在线不良品(含来料、制程)的反馈、请检和退库作业。
品管部: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甄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的评定,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
采购部:负责对来料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以及最终处理决议的执行。
物料部:负责不良物料的管理并监督、统计并跟进落实相关部门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计划部:编制物料超损标准以及相关超损物料的采购申请。
总监、厂长:负责争议物料、处理方案的最终裁决。
不合格物料界定
生产不合格物料界定
来料不良退供方
在我司IQC检验发现来料因为供方自身原因或者运输原因造成外观不良、功能不良且达不到AQL 接收标准,不良责任属于供方,原则上直接退货;
部分电子物料(例如:激光头)IQC按照常规检验合格后入库,但部分功能只有在生产或者老化时才能发现,如经过分析确认不是由于我司员工、设备、操作方法、环境造成,由此造成的不良由供方赔偿相关损失,包含连带报废物料的损失和浪费的工时等;
IQC按国标GB/T 2828抽样方案进行检测,发现不良但又在允收范围内的物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不在“物料损耗”之定义内。
已被IQC判定为不合格但由于生产急需而作特别采用(MRB)处理的物料,在制程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不在“物料损耗”之定义内。
制程不良
对于机壳、面板、导光柱、按键、包装盒、说明书、合格证等物料的外观在生产部第一个投入这些物料的工序确认出来的不良归属于来料不良,对于在后面工序发现的不良归属于生产制程不良;
对于LED灯不亮、蜂鸣器无声音、PCBA上缺件等不良在观澜PCBA检验工序确认出来的物料不良归属于来料不良,对于在后面工序发现的不良归属于生产制程不良;
其它
对于在制程中发现的物料不良能确认是供方造成的,其处理方案依次为采购与供方沟通换货。
生产部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良物料,生产部对其进行隔离并按原料、作业区分统计不良现象及数量,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表》交由品管部进行检验。
品管检验
品管部检验员对生产退料的不良数量、现象以及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行再确认,确认无误后交品
管部负责人签章审合格后返还生产部。
备注:若生产部对品管部处理意见有异议可请求高层领导裁决!
不合格品数据统计
仓管员接到生产部《不合格品处置表》后,核对物品规格、型号、数量办理入库手续。
每天对进出的不良品(含来料、制程),按来料、制程不良做电子档,在次日11:00前提交至物料部、计划部、采购部、品管部等部门,以便相关部门对不良品信息的查询。
物料超损统计及费用产生
计划部根据仓管员所发的日报表统计生产部每周所有超损物料明细(含物料名称、件数等信息),并在每月25日前将其统计汇总成册,经物料部、生产部、采购部、品管部等部门会签经厂长核准后交财务部,要求会签工作在一个日内完成。
财务部成本会计根据当月物料超损数量计算超损所产生的费用(直接采购成本)总额,给到生产部门主管确认。
生产部主管以物料超补费用总额为赔偿标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组别和每一名管理与员工承担,具体责任赔偿详见本办法第七章节。
物料超损费用承担与计算
费用产生人负第一责任:物料使用/损耗直接责任人、线长、主管
作业制程中人为造成物料损坏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物料遗失直接责任人,赔偿其该工位超损物料的20%,其费用于绩效考核中计扣。
该组装拉的拉长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5%。
该部门主管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10%,
备注:此文件要求人员定岗!
费用领用单位第二责任:以部门为单位
物料领用单位,以该部门全体(当事人、线长、主管除外)为责任对象,赔偿其该部门当月产生超损物料费用总额的65%,统一平均摊派于绩效考核中计扣;
案例说明:
3月份沙井研发中心在包装过程中超补物料所产生的费用总额是¥400元整;
作业制程中人为造成物料损坏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物料遗失直接责任人,赔偿其该工位超损物料的20%,即80元。
该组装拉的拉长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5%,即20元。
该部门主管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10%,即40元。
包装线共有员工20人,责任赔偿比率是65%,折算金额为¥260元,平均每人承担费用为¥13元;
相关支持文件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TJQ-QP-2)
《进货检验控制程序》(TJQ-QP-2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TJQ-QP-22)
质量记录
《生产自检表》(TJQ-QP12-QR03-)
《生产维修过程统计表》(TJQ-QP12-QR04-)
《不合格品处置表》
《超损物料明细表》
《超损物料费用明细》
《绩效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