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兴衰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先秦时期,贵族统治阶层通过世袭和血缘关系来决定官职的继承,称为世家制度。
这种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封建色彩,贵族家族的权力十分集中,无法保证官员的能力和公正。
到了秦汉时期,由于秦始皇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也发生了一定的改革。
秦朝采用了考试制度,通过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担任官职。
这种制度在当时是一种进步,但其选拔标准往往局限于士族的范畴,并不普及。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士族的势力逐渐衰落,社会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动。
随之而来的是科举制度的出现。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手段。
科举分为明经和明法两个科目,选拔标准相对更加公平一些,允许更多的人才进入仕途。
宋代时,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分为进士、明经、举人等级,进一步提升了选拔官员的公正性。
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来综合考虑。
一方面,选官制度的出现为了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对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这些制度往往局限于士族范畴,排斥了其他社会阶层的人才,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
此外,由于科举制度存在严格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有时候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华。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演变和发展,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现代,我们应该继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更加公正、开放的选官制度,以确保官员的能力与公正性。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考试选拔:从汉朝开始,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成为官员,是士人们追求的最高荣誉。
这种选拔方式持续了大约两千年,直到清朝灭亡。
2. 推荐任用:在唐朝时期,除了科举考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
的选拔方式,如推荐制、奖励制等。
这些制度强调政治家族和门第的作用,但也给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使得不同阶层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官员。
3. 资格任用:从明朝开始,科举考试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公正性
和权威性,而吏部的资格审查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这种选拔方式强调官员的学历、能力和品德,但也存在着腐败和权钱交易的问题。
4. 统一考试:20世纪初,中国政府开始推行统一考试制度,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并逐步淘汰了科举制度和其他传统的选拔方式。
这种选拔方式强调专业能力和素质,但也存在着政治操作和利益输送等问题。
总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从门阀制度向以能力为主的选拔制度转变,并逐渐建立起体系完备、程序规范、公正透明的选拔机制。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是一个运行数百年,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历史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选官制度及其演变趋势:1. 秦代:秦始皇采用了严密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
他设立了校书郎、太史令、御史、郎中等职位,并通过笔试和面试来选拔官员。
这一制度尚未完全体现公平公正,往往更多地侧重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2. 汉代:汉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选拔官员的推荐制度,称为“举孝廉”。
这一制度通过各地官员推荐有才能和品德的人选来选拔官员。
这一制度开始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并在选官过程中增加了民众和官员的参与。
3. 隋唐: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崭露头角。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通过举行考试以选拔官员。
这一制度规范、公正,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古代选官制度的代表。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官员选拔更加公平公正,人才得到更多发挥。
4. 宋代:宋代改革了科举制度,引入了一些新的政策和规定。
例如,推行了户口县科举,即县级考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选官竞争中。
然而,这一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考试内容过多,导致奢侈浪费和贪污行为的发生。
5. 明清:明代实行井田制度,每个井田的户主要参加农业生产,而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
这导致明代选官制度的落后和僵化,往往以世袭官位和官员身份的荣誉为主要标准。
清朝时期,科举制度虽然仍然存在,但其选拔过程中开始出现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
总的来说,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从侧重皇帝个人喜好到推崇人才和综合素质,从重贵族世家到加大民众和官员的参与,从相对封闭僵化到更加公正规范。
然而,古代选官制度并未能完全摆脱腐败和不公等问题,这也成为后来社会进步和民主制度发展的动力。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一、引言在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选官制度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我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二、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1. 起源和初步形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至商代和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家逐渐建立了“举贤良、设官长”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国家的管理和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这一阶段,选官制度还比较简单,多以世卿、国老等贵族阶层为主要选拔对象,后来逐渐向士大夫阶层扩展。
2. 完善和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壮大,选官制度逐渐完善和规范起来。
秦朝统一天下后,推行了封建制度,实行了严格的选官考核制度,同时也开始有了明确的官职等级和职责范围。
这一时期,选官制度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任用和管理体系,为后来的制度建立打下了基础。
3. 全面发展和繁荣隋唐时期,选官制度达到了全面发展和繁荣的阶段。
这一时期,考试选拔逐渐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科举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为社会上层士绅提供了获得官位的途径,也为社会的流动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4. 衰落和变迁宋明清时期,选官制度逐渐出现衰落和变迁的趋势。
科举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官员选拔趋向世卿世族,导致官场陷入了贵族化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逐渐失去了公平和公正性,也为社会上层的“官本位”思想埋下了隐患,为后来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三、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 由世卿到科举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可谓是由世卿到科举的历史进程。
从最初的以贵族士大夫为主要选拔对象,逐渐发展到以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向更加公平、公正和包容的方向发展。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在原始社会末期,尧实行禅让制,即“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然而,随着大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家天下的局面开始形成,选官制度也转变为世卿世禄制。
在世卿世禄制下,“世卿”即是指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他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地担任高官。
这种制度意味着子孙可以世世代代沿袭继承祖辈的官爵和财物。
2.秦代——按功授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废除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实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的制度。
这意味着个人的官职和爵位是基于其军功来决定的。
3.两汉时期——察举制与征辟制:察举制: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征辟制:这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并再向朝廷推荐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主要用于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
4.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根据家世和个人品行来定品级的选官制度。
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但由于士族势力的影响,后来这一制度逐渐演变为仅凭门第出身来选拔官员,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5.隋至清时期——科举制:隋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建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增加了考试科目,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之后的朝代,如明清时期,继续沿用科举制,但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如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科技和思想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世袭到军功、从地方推荐到中央统一考试等多个阶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变化。
这些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官僚体系的构成,也对当时的社会流动和阶层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兴衰
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兴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一种在政治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兴盛和衰落的过程。
本文将从秦朝的推行、汉朝的、唐宋时期的繁荣以及明清时期的衰落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兴起可追溯到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封建制度废除,实行郡县制,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行了选官制度。
他废除了封建贵族血统的选拔标准,改为以才能和贤德作为选拔依据。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旧有的封建秩序,使得政府官员得以根据自身的才能、能力和道德品质来选拔,有利于国家充分利用人才,提高政治系统的运行效率。
然而,随着秦朝的灭亡,选官制度陷入了停滞状态。
在西汉时期,由于官员的世袭和贵族的影响,选拔官员的标准逐渐退回到了血统和家族背景,而非能力和道德。
这导致了官员品质的下降,问政的效果不佳,社会上普遍出现了腐败和贪污等问题。
随后,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选官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与发展。
唐朝首先实行了科举制度,通过文、武、经、史等不同科目的考试选拔官员,这种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官员的学识水平和政治素养。
并且唐朝还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确保了清晰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制衡,使得选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了更为科学的方法。
宋朝进一步完善了唐朝的制度,创立了科举考试的科举制度,通过举人、进士和状元等级别的选拔,使得选官制度更加公平和合理,也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宋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为后来明清时期的政治体系铺平了道路。
然而,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逐渐走向了衰落阶段。
明朝初年,虽然仍然实行科举制度,但是由于朝廷的腐败和官员的世袭,使得选官制度失去了原有的公正和公平。
官员品质的下降和腐败的普遍存在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治理能力的下降。
清朝时期,选官制度进一步衰落。
清朝一开始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但随着满族统治者的强势地位的确立,选官制度逐渐形成了特权世袭的制度,官员的选拔更多地依赖于出身和血统,而非能力和品德。
这导致了官僚主义、腐败和贪污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政府的治理能力持续下降,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总结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总结一、西周至春秋在西周和春秋时期,选官制度主要基于血缘关系和世袭制度。
贵族子弟通过继承权和血缘关系获得官职,而平民则几乎没有机会进入官场。
这种制度的优点是稳定性和忠诚度,但限制了人才的广泛参与和社会的公平性。
二、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争霸的加剧,世袭制度逐渐瓦解。
各国开始重视实用人才,因此出现了“客卿”、“食客”等制度,允许外来人才担任官职。
这种制度促进了人才流动和社会的公平性,但仍然存在人才选拔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
三、汉代汉代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员推荐有才能的人选,经过考试和考察后录用为官。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血缘关系和世袭制度的限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使得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受到挑战。
四、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该制度将人才分为九品,由地方官员推荐人才,中央进行考试和考察后录用。
虽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选拔的标准和质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家大族对九品中正制的控制越来越严重,使得普通人难以进入官场。
五、隋唐至清末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科举制度通过公开考试和竞争选拔人才,为普通人提供了进入官场的机会。
科举制度的优点在于公平性和广泛性,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合理和有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也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控制,考试内容和形式逐渐僵化,限制了人才的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从世袭制度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度,这些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和政治环境的变化。
然而,无论是哪种选官制度,都存在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公平性和广泛性、促进人才的创新和发展仍然是古代选官制度面临的挑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1.先秦时期:世官制,又称世卿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秦朝和汉初时期:
①军功爵制: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时实行二十等爵制。
这一制度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②察举制: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3.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4.隋、唐、宋、明、清时期: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这一制度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同时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详述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详述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周、秦、汉等时期。
以下是具体的演变过程:商朝时期,商王任命贵族成员担任官职,这种制度被称为"据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官员的职位主要是由血缘关系和贵族身份决定的。
周朝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周王权威下降,官员的选拔逐渐由京官(有正式官职的官员)转变为地方的诸侯。
秦朝时期,秦始皇推行了丞相制,即选聘丞相来管理国家政务。
此外,秦朝还设立了守秩官、郡守和县令等官职,通过选拔和委任来任命官员,并从各个地方中选取人才服务于中央政府。
汉朝时期,刘邦建立了汉朝后,实行了郡县制。
郡县制下的选官制度主要有三个阶段。
初期,政府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但后来由于中央政权衰落,汉武帝创设了九品中正制,即依照官员的资历和表现,被分为九个等级。
后来,汉宣帝进一步改制,设置了九卿、六部、三公等机构,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组织管理和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朝和唐朝时期,继承了汉朝的选官制度,但是推行了科举制。
科举制是由隋炀帝和唐太宗在进一步改革官员选拔制度的过程中引入的,其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制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通过考试合格者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选拔官员的程序更加公正,并且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政治。
宋朝、元朝、明朝、清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成熟,并且有了完善的科举考试制度。
尤其是明朝,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更加严格和细致,评价制度更加合理。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士子,可以参加乡试、省试、制举等多个层次的考试,最终成为官员。
总体来说,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由据官制到郡县制再到科举制的演变。
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也体现了对官员选拔过程公平性和选拔人才的不断追求。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一、引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探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趋势,并分享自己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二、背景在古代中国,选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
此前,中国社会是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等级制度,贵族家族统治着国家,政权传承由血缘关系确定。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贵族统治方式逐渐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于是出现了选举制度,为国家选取具备才能和资质的官员。
三、发展历程1.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先秦时期,选官制度主要体现在封建诸侯国家的内部。
这些国家设置了官职,通过世家豪族之间的权谋斗争和竞争,从而选聘合适的人才。
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世家豪族的垄断,官员的选拔更多地依赖于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
2. 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秦朝实行了官僚制度,官员选拔更加强调功绩和才干。
由于秦朝儒家思想的影响,选拔考试成为了选官的重要方式。
儒家经典《春秋》和《礼记》的出现,为官员选拔和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汉朝延续了秦朝的制度,但更加注重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唐朝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鼎盛时期。
唐代的选官制度基于科举制度,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人们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增加了社会流动性,并在政治上融入了更多的士人阶层。
宋朝延续了唐朝的制度,但改变了考试科目和内容,注重经义学术能力以及文学诗词才能。
4. 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明朝时期,科举制度仍然是选官的主要方式,但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
清朝则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立了更多的考试科目,包括文学、历史、经义、农艺、医学等。
清朝还创设了乡试、会试、殿试等级别的考试,选拔官员的程序更加复杂。
四、现状与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完善,对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历程及影响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变迁历程及影响一、选官制度的起源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我国处于分裂状态,各国为了加强自身国力,开始实行选拔人才的制度。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当时主要体现在军事上,各国为了选拔出优秀的将领,常常采取考试或者选拔出战功卓著的士兵晋升为将领。
这种选拔制度逐渐演变成了后来我国的科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的兴起隋朝时期,科举制度首次在我国历史上正式出现。
这一制度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官员选拔渠道,成为我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逐渐成为社会上升途径的主要渠道,大大开启了贤能之士获得重用的渠道。
这一制度在唐代达到鼎盛,对于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科举制度的衰落然而,科举制度也逐渐显露出了一些弊端。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社会上层阶级对于优秀人才的垄断,使得社会出现了封建专制的现象。
科举制度也限制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导致了官员队伍的。
这些问题逐渐使得科举制度逐渐衰落。
四、选官制度的再次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近代我国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文化,科举制度在清末的废除之后,我国开始大力倡导科学、民主、自由的制度和理念。
新的选拔官员制度逐渐建立,包括考试、面试、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
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得我国官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选官制度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不仅对我国自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于世界其他国家选拔官员产生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选拔官员制度。
随着科举制度的衰落和选官制度的再次变革,我国的政治文化也向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六、个人观点和总结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变迁历程无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雏形,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兴盛,再到近代的变革,我国的选官制度经历了风风雨雨,对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官员选拔制度随着社会的演变和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从早期的世袭制,到察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最后演变为科举制,这些制度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和政治环境。
1.世袭制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中,官员的选拔主要是基于世袭制。
也就是说,官职通常是由贵族家族的成员来担任,而这些家族通常是拥有土地和财富的大地主。
这种制度的优点是简洁明了,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导致权力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而忽视其他有能力但出身贫寒的人才。
2.察举制为了克服世袭制的弊端,汉代开始实行察举制。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地方官员的推荐来选拔人才。
地方官员在辖区内发现有才德之人,可以向上级推荐,经过考核后,优秀的人才将被任命为官。
察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袭制的弊端,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设立中正官,对人才进行评级,然后根据评级结果进行选拔。
评级的标准包括个人的品德、能力和功绩等。
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在于它更注重个人的能力和品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使得人才的选拔受到限制。
4.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重大改革。
它起源于隋唐时期,逐渐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考试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等。
这种制度的实行,使得官员的选拔更加公正、公平,也为社会底层的人提供了一个通过努力获得权力的机会。
科举制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官选拔制度。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和政治环境的变化。
从世袭制到察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最后演变为科举制,这些制度的变化都体现了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启示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启示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科举制度。
这一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优点、缺点,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商朝时期,贵族地主通过世袭的方式来任命官员,这种制度虽然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却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随着周朝的建立,分封制度被引入,各地诸侯可以自行选拔官员,这种制度允许了一定的竞争,但仍然存在贵族地主利用权力自行选取亲信官员的问题。
后来,秦始皇推行了统一的中央官僚制度,官员是通过考试和选拔来任命的。
尽管这一制度鼓励了才能的发挥,促进了公正行政的进行,但官员的选拔权仍然留在中央政府手中,存在操纵选举的风险。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世族贵族的政治力量逐渐衰败,士人的选拔开始受到重视。
隋唐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渐成为主流。
科举制度不仅扩大了选官的范围,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官员选拔,还通过考试和评选来选拔优秀的才能,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选官的公平性和竞争性。
宋代更进一步了科举制度,增加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等不同层次的考试,以进一步选拔优秀人才。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考试内容的局限性,往往只能选拔出文人而忽视了其他才能的人才。
其次,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仰仗于阶层间的交际和互相举荐,容易出现权贵阶层利用人脉关系弄权的情况。
再次,科举制度强调文化知识的考核,对于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的考察不足。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给我们一些启示。
首先,选拔官员需要兼顾能力和道德品质。
能力是官员履行职责的基础,而道德品质则是官员的修养和忠诚度的保证。
其次,选拔官员需要突破阶层的限制,打破世族贵族的垄断,扩大选官的范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竞争。
第三,选拔官员要求公正,避免权力和关系的滥用,强调选拔程序的透明和公开。
最后,选拔官员需要全面考察,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知识,还要考察实际经验和管理能力。
当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与古代有所不同,现代选官制度倾向于实行普选或者一人一票的方式,以提高选举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在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选官制度一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夏商周的世官制,到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再到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最后到隋唐明清的科举制,这些制度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智慧和经验。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一、世官制在夏商周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还处于早期封建社会,选官制度也相应地以世袭为主。
世官制的特点是官位世袭,即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相传。
这一制度下,贵族子弟凭借血缘关系世袭官位,而平民则无缘问津。
这种制度使得社会阶层固化,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发展。
然而,这种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为后来选官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军功爵制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朝的衰落和诸侯争霸的加剧,世官制已经无法满足各国对人才的需求。
此时,军功爵制逐渐兴起。
军功爵制的核心思想是“以战功赐爵”,即根据战士在战争中的表现赐予他们爵位和官职。
这一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世官制的格局,为平民阶层提供了上升通道,激发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
然而,军功爵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军队的过度扩张。
三、察举制汉代时期,为了解决军功爵制带来的问题,察举制应运而生。
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员推荐有才能的人选,经过中央考核合格后录用为官。
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培养人才,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然而,察举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地方官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人才选拔的标准难以统一。
四、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主流的选官制度。
该制度由中央设立中正官,对地方推荐的人才进行评估,将人才分为九品,每品又分上中下三等。
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人才的能力和品质,但同时也存在评估标准过于主观的问题。
此外,九品中正制也成为了世家大族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阻碍了人才的流动。
五、科举制隋唐时期,科举制逐渐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主要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选拔标准的逐渐改变。
在中国古代,最早的选官标准是贵族家族出身,即所谓的世袭制。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能力和才干,逐渐出现了以考试成绩为主要选拔标准的科举制度。
这一制度促使了广大人民通过勤奋学习和努力考试来获得升迁的机会。
科举制度的引入,使得选官的标准由血缘关系转向智力和才能,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是选拔程序的不断完善。
在最早的时期,选官通常是由君主或统治者直接任命,没有固定的选拔程序。
然而,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和统治者对选官的需求增加,出现了一些比较具有固定程序的选官制度。
例如,在秦代推行的三公九卿制度就是一种固定程序的选拔制度。
在宋朝,科举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选官程序。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筛选和选拔机制,从而确保了选官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第三是选拔范围的扩大。
在中国古代,最早的选官范围通常局限于贵族和官僚阶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统治者对选官的需求增加,选官范围逐渐扩大到了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唐宋以后,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农民子弟和平民百姓也有了参与选官的机会。
这一变化打破了贵族家族的垄断地位,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阶层的变迁。
最后是选拔权力的分散化。
在中国古代,最早的选官制度是由君主或统治者独揽选官权力。
然而,随着国家制度的改变和政治体制的演变,一些统治者开始将选官权力下放给地方官员或考试机构。
例如,唐代设立了各地州县乡试,宋代设立了州县科举。
这一变化使得选官的过程更加公开和透明,减少了统治者的个人偏好对选官结果的影响。
总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从世袭制到科举制,从任命制到考试制,从贵族家族到社会各阶层,从统治者独揽到权力下放。
这一演变过程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原始氏族选官:在早期的中国古代,官员多由氏族中的有才能和声望的人选举产生。
这种选官制度强调家族和血缘关系,官员的选拔主要围绕着家族的利益。
2. 王朝世袭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组织形式的变化,中国古代逐渐形成了王朝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官员的任命主要由君主来决定,通常是由统治者的家族成员或直系近亲担任。
这种制度强调政治权力的世袭性,官员的选拔与血缘关系密切相关。
3. 科举制度的兴起:随着社会进步和国家统一,中国古代于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度,这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之一。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考察考生的才能和学识,强调以才德为基础来选拔官员,打破了血缘关系对官员选拔的束缚。
4. 官僚制度的形成:在宋代和明清时期,中国的选官制度逐渐演变为官僚制度,这是一种以官员的选拔、任用和晋升为基础的制度。
官僚制度注重官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选拔官员的标准更加趋向于综合素质和表现。
这种制度更加注重官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减少了血缘关系对官员选拔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由氏族选官到王朝世袭制、再到科举制度的兴起,最后演变成官僚制度。
这个过
程中,官员选拔的标准从血缘关系逐渐转变为才德和综合素质,官员选拔制度逐渐由君主决定向政府机构和考试制度靠拢。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历史百余年的发展,几乎所有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选官制度。
从夏商时期到古代帝国时期以及民国时期,它一直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探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其定义。
选官制度指的是一种政府官员任用制度,即将君主授予的官位或官职从应用者中选拔出来,根据按行政级别分层的程序进行。
它在古代中国被称为“科举”,也就是“九品”科举制度,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从夏商时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夏商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地方的负责人从穷小众中选拔出来,然后经过君主的认可,才能任职,成为官员。
比如,“尊贤”的意思就是尊重有贤德的富家子弟,让他们分头统治,成为官员。
到了秦代,选官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时的科举制度开始产生了,君主们成立了国家考试机构,从下层社会中挑选经过考核合格的人来任职,而不再只有富家子弟才能得到官职。
秦朝发明了“九品”制度,也就是现在的科举制度,人们通过考试来获得各种官职,甚至可以获得最高的官职太子!到了汉代,汉代的科举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它仍然是一个以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但是把官员任用的等级变成了三级,从县级到省级,最后到国家级。
这次改革也改变了部分旧制,比如把科举考试改为实考,而不是纯书面考试。
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这些时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继续拓宽科举考试的内容,增加了“事务政经”的内容,以及把地方的科举纳入国家的统一科举系统。
后期,科举考试中更多地着重考查考生的实务能力,而不只是知识储备。
明代选官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就取消了国家科举,开始实行地方性的科举制度。
此外,明代也推行了“会试”,这是一种有规律的官员任用制度,它可以帮助更多有才能而又具有特定社会地位的人得到任用。
民国时期,科举制度被取消,民国政府采用了多种选官制度,包括选聘制、招考制、选拔制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员任用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1.封建制度时期:早期的中国采用封建制度,政府官员是通过世袭方式继承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君主手中,地方官员常常是君主的亲信或亲属,而非真正有才能的人才。
2.公元前6世纪: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出现一些少数民族国家,其政府官员的选拔采取了君主征召的形式,借鉴了一些较为公正的选拔标准,如个人品德和才干。
3.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采用中央统一的思想,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
他设立了三公九卿的制度,其中三公由秦始皇直接任命,九卿则通过考试选拔,这是中国历史上初步实行的公开选拔官吏机制。
4.后汉末年至唐代:汉末的乱世导致了官员任命的混乱。
东汉末年刘备开创了招纳人才的制度,即设立丞相府,选拔人才入仕。
此后的三国时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推行了文人选拔制度,官员主要由通过考试来选拔。
5.宋代至明代:北宋时期,建立了封建制度的科举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选拔有才能的士人来选拔官员,按照文科和武科分科考试。
南宋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考试科目更加多样化,并设立了专门的刑法和兵科。
明代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普及,参与考试的人数大幅度增加。
6.清代:清朝时期,科举制继续沿用,但考取的官员大多为汉族人,各民族的选拔机会受限。
此外,清朝还设立了乡试、会试等辅助考试,以选拔具备不同级别治理能力的官员。
以上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要演变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官员的选拔方式逐渐从封建制度向公开公正的科举制度转变,选拔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人才选拔机制得到大幅度改进。
这一制度在激发人才活力,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总结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改革,其间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选官制度。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进行的总结梳理:
1. 周朝时期
周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以世袭制为主,即将贵族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传承给下一代,这种制度使得社会阶层固化,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民主。
2.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基本上取消了世袭制,而采用了以选拔人才为核心的制度。
其中,汉朝的科举制度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其被后世称为'乡试、会试、殿试'的考试制度,对后来的唐宋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石文书资料的大量出土,使得选拔人才的制度更加完善。
当时的选官制度采用了'举贤良、试文武'的模式,即先进行举荐,然后再进行考试,最后根据考试成绩来确定选官的归属。
4.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选官制度在汉朝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完善。
唐朝时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对于参加考试的人员进行统一的选拔和考试,最终通过考试的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官职,这种制度直接影响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5.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又称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善的选官制度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以考试为核心,从而选拔出具有相应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使得官员的选拔更加公平和民主,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为今天的政治制度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测评技术题目: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兴衰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二○一三级心理(二)班*名:***学号: ************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兴衰摘要:我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其间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一直到沿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
他们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都存在着各种的不足之处,但是他却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符合各个时代的最合适的选拔制度,因而为当时社会选拔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为巩固国家的统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主要分析一下中国古代主要的三种选官制度的兴衰。
关键词: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人才选拔制度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从最初的西汉察举取士制度发展到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曾经先后出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不同的选官制度。
促使我国封建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特别是隋唐至清末这一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逐步建立了一套系统而严密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其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
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各种人才选拔制度存在许多流弊与不足,但它们的确对封建社会的某一阶段社会和经济的繁荣与昌盛,产生了重大影响。
察举制和科举制便是选官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二个重要阶段。
前者主要存在于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大约是在西汉的高祖时开始,武帝时形成制度它与征辟制度一起共同构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
魏晋以降,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并成为选官的主导,察举制入仕之途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下降,但在这一时期,它依然发挥着作用,其制度程式也仍然在依照某种规律向更高发展。
九品中正制衰落之后,察举制在隋唐之际发展为科举制,经过宋、明二朝的改革强化,在明清朝达到极盛。
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和剖析一下这些制度的兴衰史及原因。
一、察举制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并且在长达七、八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里,察举制一直是帝国朝廷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
战国以来“选贤任能”的官僚制度发展起来,“举荐”便成了日益普遍的选官方式。
君主经常要求臣下荐将、荐相,经常“求贤国中”;士人与官员的递相荐引,就成了新式官僚的重要来源。
但这时的举荐还远没有制度化,它仍是较为粗疏散漫的。
在战国时,儒家主张以学士君子治国;秦帝国则有“焚书坑儒”之事,倚重精通文书法律的所谓“文法吏”承担行政。
相应地,秦有乡里“推择为吏”制度;以及“学吏”制度:官府中有学徒吏,他们经考选可望入仕升迁。
通过为“吏”而逐渐升迁至中高级官员,这种仕途后人称之为“吏道”。
汉代君主已经意识到帝国统治不能不借助于学士及其政治思想,并逐渐为学士敞开了入仕大门。
以此为基础,在西汉前期形成了察举制度。
汉文帝二年(前178)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联之不逮”;十五年(前165),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
后一次察举,著名政治家晃错就在其中,当时“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由是迁中大夫”。
此后,大儒董仲舒建议朝廷实行“贡士”制度,让郡国每年向中央举贤者二人。
到了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王朝下诏规定“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度由此而诞生。
大致上说,察举制有两种形式:一是举贤良方正(或贤良文学等),它由皇帝下诏指定科目,再由垂相、列侯、公卿及郡国长官等按科目举荐;皇帝亲自对被举者进行策问,然后根据对策的等第分列授官。
这类科目属于“特科”,它是不定期的,类似的名目还有有道、敦朴、明经、文学等。
另一类是定期的“岁举”,这主要是孝廉科,它是每年一次,由郡守国相为举主。
孝廉举至中央,一般是进入郎署作郎中。
郎中既担任宫廷宿卫,同时也是官员的后备,王朝经常从郎中里选拔各种官员。
察举制使此前那种粗糙散漫的举荐选官,进化成为“科目”的形式,并形成了固定的举主身份、举人标准和规范程式,因而大为制度化了。
西汉还有秀才科,它最初是特科,大约在西汉后期至东汉初期,也变成了岁举。
因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东汉时这个科目称为“茂才”而不是秀才。
茂才的举主,除了公、卿、将军外,还有州刺史。
这样,就形成了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两科并列的岁举体制。
察举制的诞生,改变了帝国政府中各集团的权力和特权分配。
在汉初,功臣、贵族及其子弟占据了要津,他们可以通过“任子”(即高级官员以一子为郎中)、或为内侍等途径优先入仕。
而察举制度,则向民间士人打开了入仕之门。
并且,察举制与前述的“吏道”也相当不同,它采取了“贡士”的形式,体现了儒家“为政以德”思想,即由有德的贤人施行“德政”、“德教”的要求;儒生们对秦和汉初任用文法吏而不用贤人儒生,曾经有过很激烈的批评。
可见,察举制的诞生与帝国政治思想的重大变化,也就是从崇尚“法治”到崇尚“德治”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这个制度中的“贤良”、“方正”、“孝廉”等名目,都是以“德行”命名立科的,显示了“以德取人”的明确意图。
在王朝“独尊儒术”后,儒生通过察举制源源不断地入仕为官,得以与文法吏并立于朝廷。
汉代察举重德行,选官取孝子,构成了它的一个鲜明特色。
但是从总体上看,“以德取人”并不是王朝选官的唯一原则。
正如学者所说,汉代政治特质实际是“儒表法里”、是“霸王道杂之”;相应地,在选官上王朝对“吏能”依然十分重视。
儒生原是民间学者,他们对帝国行政原是较为陌生的。
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曾经专门讨论过儒生、文吏之优劣短长:“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
”就是说儒生在德行教化上优于文吏,而文吏在行政能力上优于儒生。
随儒生在官员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东汉初年王朝在察举中着手强化“以能取人”(以吏能取人)的因素。
据史料所见,光武帝曾作出如下规定:在察举秀才、孝廉之时,州郡长官必须先给予候选人以一定职事,由此检验其是否熟悉政事,或使之由此而熟悉政事。
这叫“授试以职”。
所授之职,指州郡的吏职,如主簿、督邮、功曹之例。
经“试职”而仍“不便习官事”者,不得察举。
这个“试职”的规定,后来章帝与和帝都曾加以重申,显示了朝廷对这一考察措施的重视。
章帝还强调,“乡举里选,必累功劳”,就是说要把行政成绩作为察举标准。
“试职”的年限,顺帝时规定为一年;桓帝时增加到为吏十年,方能应举。
于是,从州郡任职的属吏中察举秀才、孝廉,就成为汉代选官的另一大特色。
这个措施强化了对吏能治绩的要求,当然对文吏更为有利。
据记载,东汉前期一度有“郡国所举,类多办职俗吏”的情况;王充也曾指出,由于东汉朝廷重视文吏,一度便造成了“儒者寂于空室,文吏哗于朝堂”的局面。
人们往往有一种误会,以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王朝官员就主要出自儒生了,其实汉廷是儒生、文吏兼收并重的。
到了东汉中后期,察举制又孕育出了一个新变化。
在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改革孝廉察举,其措施是:由三公府又引郎国孝廉进行分科考试,儒生出身的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考试笺奏,称为“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这个措施与“以德取人”和“以能取人”都不相同。
“以德取人”注重德行,它依赖于举主的了解和社会的好评;“以能取人”注重吏能,它依赖于“试职”的试用检验和工作培训。
.而左雄所创建的阳嘉新制,正如后人说,它是个“试文之法”,“文”指经术和笺奏,它依赖于对一项具体知识的书面考试。
这种察举办法我们可以称之为“以文取人”。
汉代的察举在施行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迁。
察举原本是以“举荐”为主的,但自东汉顺帝阳嘉新制以来,它就多了一个中央“考试”的环节。
在发展中,举荐一环越来越不重要了,因为得到了举荐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到官职;考试一环则越来越表现为中心环节,士人得官与否主要取决于策试成绩。
刺史、郡守的举荐权力,也因而逐渐变为选拔文人以应试的责任了。
梁代还实行了如下制度:年未三十的士人必须通一经才能作官。
通经与否是需要考试才能得知的,这大概就要先由个人申请,再由有关机构加以考试。
所以在此期我们看到了一些士人,他们既非秀才,也不是国子学学生,然而却经策试而入仕。
这申请参试之法,与以招考和投考为特征的科举制,已相当接近了。
察举制经漫长复杂的变迁,已经积累诸多重要变化:它的中心环节,已转移到中央考试上来了;它的标准,已由兼顾孝梯、吏能,变成了以文化考试为主;长官的举荐吏员权力,已变成了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责任;考试程式也在不断地制度化、严密化;自由投考的色彩日益浓厚,察举与学校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了。
到了南北朝后期,这个制度与科举制已相当接近;只要打破士族政治造成的门第限制,允许普通士人广泛自由投考,那么秀才、孝廉和明经之演变为科举科目,就将是呼之即出。
然而不论是“以德取人”还是“以能取人”,察举制在初始时并不严密、规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它的中心环节与主要方式是长官举贤。
知人善任的长官,固然能够慧眼识奇才,而缺乏识鉴者,就未免薰获莫辨、鱼目混珠。
以至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与官僚行政对吏员选拔应当尽可能地严密化、规范化便于操作,易于把握并具有可靠性的制度程式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
所以察举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劣势是十分明显的,于是他必然被更加先进的制度所取代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继察举制之后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产生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又称“九品官人法”,即以中正官为中心,论品定级,选拔和升降官吏。
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具体作法是,郡邑设小中正(官名),州设大中正,负责察访品评所属地区士人情况,按人物的德行、才能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由中正官依据士人的门第高低、德才优劣,对之进行定品,写出“品状”。
小中正品第的人才上报大中正,大中正核实后送司徒,经司徒再核,送吏部尚书选用,按品授官,高品授大官,低品授小官。
士人品第评定后,根据实际表现可升降进退,一般三年评定调整一次,品第的升降与官位的升降一致。
九品中正制规定设立专门负责选官的中正官,按人物的德才优劣定品,并定期根据表现升降,这就比察举制度又前进了一大步。
其一,它设立专门负责选官的中正官,在某种程度上说,有利于人才规格与标准的统一;其二,按人物德才优劣定品,有利于量才录用,人尽其才;其三,定品写“品状”,有利于人才的考核,开创了人事档案的先河;其四,定期升降品第,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激发进取心,发挥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