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化学选修四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案【精品教案】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案【精品教案】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化学导学案班级姓名【复习目标】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的概念。

2、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复习过程】例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A.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B.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H2+Cl2== 2HCl,是放热反应。

E.101Kpa时,1mol甲烷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甲烷的标准燃烧热。

F. 1molCH3COOH与1molNaOH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问题:1、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为什么有的要吸热,有的要放热?2、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大概包括哪些类型?3、理解标准燃烧热、中和热应注意哪些问题?的绝对值均正确)例2:(09重庆卷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A.C2H5OH(l)+3O2(g)==2CO2(g)+3H2O(g);△H= —1367.0 kJ/mol(标准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 —269.8kJ/mol(反应热)D. 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问题: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该注意哪几点?练习:1.(1)在101kPa时,H2在1.00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

放出571.6kJ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__。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___。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中和热的测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核心概念1.理解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原理;2.掌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3.能正确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误差。

(二)素养培育1.学会用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理解信息。

通过手持技术实验中和热的测定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变化提出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2.通过实验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3.列举生活实例和能源发展里程碑,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4.利用学业诊断数据,实施精准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的自我剖析和认识,建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有深刻的认识,但是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的定量测量缺乏理性认识。

学生渴望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及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对未知知识和应用有强烈的探究欲。

三、教学重难点1.分析化学反应中和热效应与焓变的关系。

2.实验误差分析。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学课堂引入【回顾】课前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并针对学业诊断数据提出对应的教学重难点目标【引入】流浪地球。

【提问】男主角如何知道,30万吨燃料的燃烧足以驱动空间站到达火星?【讲述】以中和热为例,如何定量测量反应热观看并思考国际空间站上30万燃料燃烧放热的原理由学业诊断数据提出对应的精准化教学进入课题,让学生初步建立能量与化学反应的思想。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原理分析【小实验】用热敏贴纸贴于试管上,测试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讲述】中和热(1)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0,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写出离子方程式,并用平板拍照上传。

苏教版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案应用篇

苏教版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案应用篇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3)应用篇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应中中和反应热的实验方法,能正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误差。

2.过程与方法:复习盖斯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情感和价值观:认识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对误差进行分析的能力,知道科学探究的魅力就在它的可变性。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导向20分钟1.盖斯定律:年国化学家盖斯提出“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还是分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这就是盖斯定律。

盖斯定律表明,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仅与有关,而与无关。

2.根据盖斯定律,我们可以利用已知反应的焓变去求未知反应的焓变,一个反应若正反应的焓变为△H=aKJ•mol-1,则逆反应的焓变△H′= 。

自学反思课堂札记感悟真知【例题】已知:H2(g)+1/2O2(g)=H2O(g);△H1 =molH2O(g)=H2O(l);△H2 =mol求反应H2(g)+1/2O2(g)=H2O(l)的焓变。

【分析】体验成功1.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 →CO2+2H2O, C3H8+5O2→3CO+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B、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C、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2. 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105KJ。

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苏教版选修四)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苏教版选修四)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知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通过比较的方法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3.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方法,能正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误差。

4.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基础知识梳理】【知识回顾】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有属于吸热反应的有.①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②铝热反应③点燃的镁条继续在CO2中继续燃烧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⑤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⑥C与CO2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1)(2)(3)(4)常见的吸热反应(1)(2)(3)(4)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单位2.能量变化的原因(1)宏观∆H= 总能量-- 总能量(2)微观化学反应本质∆H=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 0 放热反应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 0 吸热反应(填>,<或=)【问题解决】已知断裂1mol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H2O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36kJ的能量。

试写出O2(g)与H2(g)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思考】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所具有的能量就越低已知:C(石墨)→C(金刚石) ΔH>0,则可以判断()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一样稳定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无法判断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①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如、、,因为不同所具有的也不同,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所具有的能量大小关系为。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案 苏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案 苏教版选修4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课时安排】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1课时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1课时第一课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配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认识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了解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质;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从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从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过程】【复习】化学反应有哪些分类方法: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形式分为四大类型的基本反应;依据电子转移与否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依据是否有离子参加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依据反应进行是否彻底分为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引入】化学反应还可根据热量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板书】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2典型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典型的放热反应: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 CaO +H2O = Ca(OH)2;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典型的吸热反应:C +CO2=2CO(高温);C +H2O =CO +H2(高温);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 (铵盐与碱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①在讲金属与酸的反应前,带领学生完成教材P35——活动与探究(实验1)。

②在讲铵盐与碱的反应前,带领学生完成教材P35——活动与探究(实验2)。

【课堂练习】教材P35——交流与讨论。

【课堂练习】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或点燃等条件。

C.吸热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2课时)word学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2课时)word学案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能源的充分利用[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方法,能正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误差。

2.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熟练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和新能源的开发。

[重点·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反应热的计算。

1.反应热的测量(1)原理: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 =-cm Δt①c :为体系的比热容,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吸收的能量。

②Δt :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温度差。

(2)仪器——量热计(3)在测定中和热时,常用NaOH 溶液与盐酸、KOH 溶液与盐酸、NaOH 溶液与硝酸的稀溶液进行探究实验。

三个反应的反应热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 相同。

均为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实质均为H ++OH -===H 2O 。

2.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 ①内容: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完全相同,即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图所示:ΔH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 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

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③应用:利用已知反应焓变求未知反应焓变。

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2)计算方法 如已知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若C(s)+12O 2(g)===CO(g)的反应热为ΔH ,根据盖斯定律,知:ΔH 1=ΔH +ΔH 2则:1ΔH 2=-393.5 kJ·mol -1-(-283.0 kJ·mol -1)=-110.5_kJ·mol -1。

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3 盖斯定律(学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3 盖斯定律(学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1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3 盖斯定律(学案)①由A直接变为生成物E,反应热为ΔH②由A经过B变成E,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③由A经过C变成D,再由D变成E,反应热分别为ΔH3、ΔH4、ΔH5则有ΔH=ΔH1+ΔH2=ΔH3+ΔH4+ΔH5。

(2)方程式加合法即运用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通过加、减的方法得到所求热化学方程式。

【典例精析】例题1 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 A→F,ΔH=-ΔH6B. 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C. C→F,|ΔH|=|ΔH1+ΔH2+ΔH6|D. |ΔH1+ΔH2+ΔH3|=|ΔH4+ΔH5+ΔH6|思路导航: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各反应物的始态和各生成物的终态有关,而与具体的反应途径无关。

从反应图像来看,ΔH1+ΔH2+ΔH3+ΔH4+ΔH5+ΔH6表示从A又回到A,整个过程中没有能量变化,所以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B项错误,答案选B。

答案:B1O2(g)=例题2 对于反应:C(s)+2CO(g),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ΔH无法直接测得,请同学们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方案求算反应的ΔH。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测得C与O2反应生成CO2以及CO与O2反应生成CO2的反应热:C(s)+O2(g)=CO2(g)ΔH=-393.5 kJ/mol1O2(g)=CO2(g)ΔH=CO(g)+2-283.0 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很容易求算出C(s)1O2(g)=CO(g)的ΔH。

+2答案:∵ΔH1=ΔH2+ΔH3∴ΔH2=ΔH1-ΔH3=-393.5kJ/mol-(-283.0kJ/mol)=-110.5 kJ/mol1O2(g)=CO(g)的ΔH=即:C(s)+2-110.5 kJ/mol例题3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和2H2(g)+O2(g)=2H2O(g)ΔH=-483.6kJ·mol -1,当1g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其热量变化为: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苏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苏教版

化学反应中热效应单元复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焓变和反应热等概念;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盖斯定律;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化学反应中存在着能量变化,并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知道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原因,键能与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关系,标准燃烧热、热值与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但本单元知识点较多,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与综合运用。

生活中与热效应的例子有很多,我选择甲醇汽油为素材把本单元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知识整合与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焓变与能量的关系、焓变与键能的关系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3.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四、教学过程导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但在汽油价格节节上升,柴油供应来得不足的今天,我们却要给车“喝酒”。

同学们你知道是喝什么酒吗?生:乙醇汽油展示图片,加油站给汽车加乙醇汽油师: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

早在20世纪20年代,巴西就开始乙醇汽油的使用。

我国从2003年起陆续宣布黑龙江、吉林等27个城市全面停用普通无铅汽油,改用添加10%酒精的乙醇汽油。

但近日,我查阅网络发现,现在却提倡给车“喝”另一种燃料油—甲醇汽油链接新闻(略)师:什么是甲醇汽油呢?甲醇汽油与乙醇汽油不同,它是由10%-30%的甲醇与其他化工原料、添加剂合成的新型车用燃料,不含任何汽油,但标准能达到90#-97#国标汽油的性能和指标。

甲醇汽油为什么可以作为90#-97#的替代品,这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甲醇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

师:这也是就是运用了我们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那么如何去表示一个反应中热变化?生: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节内容属于热化学基础知识,主要解决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测量问题。

在必修2以及前一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从必修的宏观和定性提升到微观和定量的要求。

2.内容特点本节内容逻辑性强,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

教材首先设置“活动与探究”,通过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让学生切身体验测量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方法;然后通过讨论问题,理解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再介绍科学家精确测量反应热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严格性。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不同,实验操作能力不同,因而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完成上会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完成有机结合。

从知识层面上看,学生已经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关系,他们非常想知道利用什么方法可测得这些反应热,从而调动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

从能力层面上看,学生具有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活动,并具备用已有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探究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原理,理解并能说出原理。

2.根据原理能分析说出所用的仪器和操作步骤,理解相关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中和反应热测定的实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是本节知识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呼号二.明确学习目标三.自主梳理,复习梳理比热容的相关知识1.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号c),简称比热,亦称比热容量,是常用的一个物理量。

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J/( kg · K ),常用单位也可以为J/(g·℃)。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化学反应中的焓变”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

这一特点决定了概念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对具体事实的体会并加以逻辑思考建构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只能是也必须是设计认识概念的教学过程,而这一过程的特点:一是从表象入手,二是与思维联系。

学生能否科学地、准确地在大脑中建立起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关系,是理解和运用热化学方程式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关键,更是化学学习中理性思维发展的要求。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验一一观察现象一一科学推理一一建构、内化、升华概念,将微观世界的粒子之间的解离与结合通过宏观的实验现象展现出来,既是化学研究中微粒观思想的体现,又是物质转化观思想的表达。

2课堂实录2.1实验感知概念【问题1】化学研究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有哪些变化?【追问】通常转化为哪种能量?是不是真的这样?我们来见证一下。

【小组实验】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实验一:向试管中放入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约3 ml (2滴管)2 mol ·L-1稀盐酸,用手感知试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实验二:打开密封夹,将保鲜袋中的Ba(OH)2和NH4Cl固体用手混合均匀,感知保鲜袋外部温度变化。

(友情提醒:实验过程中不要打开保鲜袋)【生1】镁和盐酸反应,试管外壁很热,Ba(OH)2和NH4Cl反应,试管外壁很凉。

【小结】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设计意图:源于学生已有经验的问题作为新知识学习的起点,学习的热情易被激发。

从真实感知中获得结论;学生基于比较分析中的“求异思想”树立,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不同分类奠定基础,也成为课时学习的“核心要素”。

)2.2宏观表征概念【问题2】生活中我们经历过一些吸热和放热反应,也学过一些吸热和放热反应,根据经验,哪些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哪些属于放热反应?【生2】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强碱和铵盐反应,碳和二氧化碳,碳和水蒸气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习题课学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习题课学案-新版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3课时 习题课[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

2.熟练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题型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方法点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1.各物质在298 K,101 kPa 时的聚集状态要注明。

2.放热、吸热时ΔH 的符号及单位。

3.化学计量数与ΔH 的值要匹配。

【典例导悟1】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 2(g)+3H 2(g)2NH 3(l) ΔH =2(a -b -c ) kJ·mol -1B .N 2(g)+3H 2(g)2NH 3(g) ΔH =2(b -a ) kJ·mol -1C.12N 2(g)+32H 2(g)NH 3(l) ΔH =(b +c -a ) kJ·mol -1D.12N 2(g)+32H 2(g)NH 3(g) ΔH =(a +b ) kJ·mol -1解析 通过图分析起点12 mol N 2(g)+32mol H 2(g),变化三阶段为①吸收能量 a kJ ;②放出能量b kJ ;③放出能量 c kJ 到1 mol NH 3(l)。

故可得热化学方程式:12N 2(g)+32H 2(g)===NH 3(l) ΔH =(a -b -c ) kJ·mol -1,扩大计量数后得选项A 。

答案 A【变式训练1】 已知在298 K 、1.01×105 Pa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 -1B .2H 2(g)+O 2(g)===2H 2O(l) ΔH =-484 kJ·mol -1C .H 2(g)+12O 2(g)===H 2O(g) ΔH =242 kJ·mol -1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1答案 A解析 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则 1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应放出12×484 kJ =242 kJ 热量,放出热量ΔH <0,各物质的状态分别是H 2(g)、O 2(g)、H 2O(g);B 项中的H 2O 的状态应为气态;C 、D 项中ΔH 的符号应为“-”;A 项是逆向进行的反应,ΔH >0,数值相等。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2课时反应热的种类和测量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教案: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2课时反应热的种类和测量
不变;“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摩尔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板书计划
一、燃烧热、中和热
1、定义:
101KPa,298K时,完全燃烧1mol的物质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
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时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3、中和热的测定
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二课时反应热的种类和测量
教学
课题
专题
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节题
第二课时反应热的种类和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2、了解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体会定量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教学重点
中和热的测定
教学难点
中和热的测定原理
教学准备
烧杯、纸杯、0.50ml·L-1盐酸、0.50ml·L-1氢氧化钠溶液、温度计、
环形搅拌器。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讲述]化学反应所伴随的热量都是反应热,但具体的反应的反应热又有其他名词,又如何测定?
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所求中和热数值(“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小结]重点掌握中和热实验操作。
(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不能;因金属易导热。
(3)偏低
(4)增加;后者生成0.055mol的H2O,而前者只能生成0.050mol的H2O;

苏教版选修4江苏化学反应原理学案(专题一) 上学期

苏教版选修4江苏化学反应原理学案(专题一) 上学期

朱志国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化学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知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知道热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懂得如何通过运算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熟知该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3.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物质的转化、能量的变化都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同的状态、条件下转化是有一定的差异性。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导向20分钟1.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又有。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的变化。

根据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通常把化学反应分为和。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热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热量。

2.在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用△H表示,单位为。

3.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断裂化学键需要能量,形成生成物的化学键需要能量,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它放出的热量(能量变化形式表现为热量变化),此反应整体表现为热量,为反应,此时△H 0。

4.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自学反思课堂札记【例题】在标准状况下,1L H 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2.76KJ 热量,则H 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要了解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明确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物质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3.注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单位问题4.清楚化学计量数与焓变的数值是成正比关系。

体验成功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煅烧石灰石 ②燃烧木炭取暖 ③炸药爆炸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2.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石墨时,△H <0。

据此,以下判断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3.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很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因此常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数据。

【学案(一)】化学江苏教育选修4第一章第1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学案(一)】化学江苏教育选修4第一章第1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知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2、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知识再现]知识点一:什么是反应热(焓变)?什么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定义:称为焓变(ΔH),单位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伴随能量变化?(微观解释)旧键的断裂:能量新键的形成: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吸热:前者后者放热:前者后者画出吸热、放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图2.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ΔH 0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 ΔH 03、常见的放热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吸热反应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1)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分离与结合的过程(2)反应物分子中原子解离-------吸热。

生成物新分子的形成---------放热。

知识点二:焓变与键能有什么关系?(由键能求焓变)焓变与物质能量有什么关系?(由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求焓变)自我检测1.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反应的是A .H+H →H 2B .H+Cl →HClC .I 2→I+ID .S+O 2→SO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够发生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 .吸热反应一定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和稀硫酸反应B .Ba(OH)2·8H 20与NH 4Cl 反应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5.已知:C(石墨)=C(金刚石);△H>O ,则可判断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 .一样稳定C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 .无法判断6.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7. 叫反应热;在中学化学中,一般研究的是在 下,在 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高中化学 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同步教案 苏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同步教案 苏教版选修4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知识点讲解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知道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

2.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燃烧热及中和热的定义。

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知识再现知识点1. 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能量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过成中,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如下图:也可以从物质能量的角度来理解:概念:1.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示,叫反应热.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吸热能量能量2.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3.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4.燃烧热:25°C、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或J/mol.提示: (1)规定要在25°C,101kPa下测出热量,因为温度、压强不定反应热的数值也不相同.(2)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3)规定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为标准.所谓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化成对应的物质:C----CO2 ,H----H2O ,S----SO2 ,等.5.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反应时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提示: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和浓碱在相互稀释的时候会放热;(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中和热是57.3kJ/mol,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kJ/mol;(3)以1mol水为基准,所以在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应该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H2O的系数为1.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其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如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H2和I2、S、P等不活泼的非金属化合,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CO2和C的反应。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word学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word学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word 学案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明白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2.明白得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缘故。

3.明白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明白得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4.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其进行简单运算。

[重点·难点]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运算。

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缘故。

1.反应热(1)定义: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温度相同时,反应所吸取或开释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

(2)浓H 2SO 4稀释时放出的热是否为反应热?答案 只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取的热量才通常叫做反应热;而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不是反应热,如NH 4NO 3溶于水的吸热、浓H 2SO 4的稀开释热等过程中所涉及的热量都不是反应热。

2.焓变在恒温顺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取或开释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表示,单位一样用 kJ·mol -1。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生成物开释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取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旧放热反应。

①当ΔH <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降低。

②当ΔH >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2)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③⑤,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②④。

①燃烧反应 ②铝热反应 ③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 ④金属与酸反应 ⑤C +H 2O(g)=====高温CO +H 24.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及表示意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H 2(g)+12O 2(g)===H 2O(l) ΔH =-285.5 kJ·mol -1,表示在25℃、101kPa ,1 mol H 2与12 mol O 2完全反应生成1 mol 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导引导知识点1: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热为了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反应热(heat of reaction)。

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1)活泼金属与H2O或酸的反应;如Fe+2HCl====FeCl2+H2↑(2)酸碱中和反应。

如2KOH+H2SO4====K2SO4+2H2O(3)燃烧反应,如2H2+O2点燃2H2O(4)多数化合反应,如SO3+H2O====H2SO4CaO+H2O====Ca(OH)2常见的吸热反应有:(1)多数的分解反应,如CaCO3高温CaO+CO2↑FeSO4·7H2O △FeSO4+7H2O(2)部分特殊反应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C(s)+H2O(g)高温CO+H2CO2+C △2CO2.反应条件与吸放热的关系不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有的常温下就可以发生,有的则需要加热。

实验证明,常温下进行的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如中和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如NH4Cl和Ba(OH)2·8H2O的反应。

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如C+CO2△2CO,也可能是放热反应,如2H2+O2点燃2H2O,两者的区别是放热反应撤去热源后仍能继续进行,吸热反应必须持续加热才能继续进行。

由上可见,反应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而是由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高低决定的。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化学反应要吸收热量,其原因是:(1)化学反应必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不同;(2)能量是不能再生也不能消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电能转化为光能或热能等,或从一种物质中传递到另一种物质中去,即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或吸热。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4)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可通过“焓”来描述。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4.热化学方程式(1)在化学中,常用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同时表示出来。

例如,温度为298 K 时,2 mol H 2(g)和1 mol O 2(g)反应生成2 mol H 2O(l)时,放热571.6 kJ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写为: 2H 2(g)+O 2(g) ====2H 2O(l) ΔH (298K )=-285.8 kJ·mol -1注:ΔH 单位中mol -1的含义反应焓变单位中的“mol -1”表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同。

例如,21H 2(g)+21Cl 2(g)====HCl(g) ΔH=-92.3 kJ·mol -1,表示21 molH 2(g)与21 mol Cl 2(g)反应生成了 1 mol HCl(g),放热92.3 kJ 。

若将化学方程式写成H 2(g)+Cl 2(g) ====2HCl(g) ΔH=-184.6 kJ·mol -1,则表示1 mol H 2(g)与1 mol Cl 2(g)反应生成了2 mol HCl(g)放热184.6 kJ 。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般用英文字母g 、l 和s 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溶质则用aq 表示。

②在ΔH 后要注明反应温度,因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同一反应,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③ΔH 的单位是kJ·mol -1。

若为放热反应,ΔH 为“-”;若为吸热反应,ΔH 为“+”。

④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 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 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⑥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知识点2: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1.反应热的测量用于测定反应热的仪器称为量热计。

如下图所示是一种简易量热计的示意图。

量热计由内、外两个筒组成,外筒的外壁覆盖有保温层。

将两种反应物加入筒并使之迅速混合,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值,即可根据溶液及量热计的比热容c ,利用下式计算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Q 。

Q=-c (T 2-T 1)式中:c 表示体系的比热容;T 1、T 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简易量热计2.盖斯定律及反应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是计算反应焓变的重要依据,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其内容为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如下图所示:ΔH=ΔH1+ΔH2或ΔH1=ΔH-ΔH2知识点3:能源的充分利用燃料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能,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我们所说的物质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含有的氮元素转化为N2(g),氢元素转化为H2O(l),碳元素转化为CO2(g)。

活学巧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

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需不断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果此热量足够大可使反应维持下去,则反应过程不需要再加热,如煤的燃烧,一旦加热使煤燃烧起来后就可继续燃烧下去,不需外界再加热。

答案:CD点评: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要加热无关,而决定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Al+HCl(稀)B.Ba(OH)2·8H2O+NH4Cl(固体)C.KClO3受热分解D.CaO+H2O解析:金属与酸的反应及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和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

答案:A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设为x)与生成物的总焓(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①x >y,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②x <y ,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③x≠y 。

答案:AC4.下列反应中,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解析:A 、B 、C 均为放热反应,说明它们的反应物的总焓大于反应产物的总焓,多余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放出。

而D 为吸热反应正好相反,故D 正确。

答案:D点评:化学反应的焓变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所具有的总焓的相对大小。

5.已知在298 K 、1×105Pa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 2O(g)====H 2(g)+1/2O 2(g) ΔH =+242 kJ·mol -1B.2H 2(g)+O 2(g) ====2H 2O(l) ΔH =-484 kJ·mol -1C.H 2(g)+1/2O 2(g) ====H 2O(g) ΔH =+242 kJ·mol -1D.2H 2(g)+O 2(g) ====2H 2O(g) ΔH =+484 kJ·mol -1解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有三:①一定要标明各物质的状态,B 选项中水为液态,排除。

②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其实际物质的量,且与热量成正比。

③用ΔH 表示时,吸热,其值为正;放热,其值为负。

H 2与O 2反应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ΔH 应为负值,而其逆反应ΔH 则为正值。

故排除C 、D ,而选A 。

答案:A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数据考查我们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书写。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 2+O 22SO 3 ΔH=-196.6 kJ·mol -1B.H 2(g)+21O 2(g)====H 2O(l) ΔH=-285.8 kJ·mol -1C.2H 2(g)+O 2(g) ====2H 2O(l) ΔH=-571.6 kJD.C(s)+O 2(g) ====CO 2(g) ΔH=+393.5 kJ·mol -1解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A 错。

②放热反应ΔH 为“-”,吸热反应ΔH 为“+”,D 错。

③ΔH 的单位为kJ·mol -1,C 错。

答案为B 。

答案:B7.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 21O 2(g)====ZnO(s) ΔH 1=-351.1 kJ·mol -1 Hg(l)+21O 2(g) ====HgO (s ) ΔH 2=-90.7 kJ·mol -1由此可知Zn(s)+HgO(s) ====ZnO(s)+Hg(l) ΔH 3。

其中ΔH 3的值是( ) A.-441.8 kJ·mol -1B.-254.6 kJ·mol -1C.-438.9 kJ·mol -1D.-260.4 kJ·mol -1解析:先将Hg(l)+21O 2(g) ====HgO(s)倒过来,得HgO(s) ====Hg(l)+21O 2(g);ΔH′2=+90.7kJ·mol -1再加上Zn(s)+21O 2(g) ====ZnO(s) ΔH 1=-351.1 kJ·mol -1即得Zn(s)+HgO(s) ====ZnO(s)+Hg(l) ΔH 3=ΔH 1+ΔH′2=-260.4 kJ·mol -1答案:D点评:一个化学反应不管分几步进行,反应焓变是一样的,焓变是各步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