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旧体诗的主要风格特点_刘泰隆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4卷第4期JOURNAL OF GUANGXI NORMAL UNI VERSITY1998年12月20日鲁迅旧体诗的主要风格特点

刘泰隆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桂林,541004)

摘要根据桂林文化城时期木犀5鲁迅氏的旧诗6和王亚平5鲁迅先生的诗及其诗论6两文提出的论点,综合提炼为鲁迅旧体诗的主要风格特点是深刻、沉郁、峭丽、含蓄、讽刺、精练。鲁

迅旧体诗风格从青年到晚年既是发展的,又有相对地比较稳定的一贯性。

关键词鲁迅;风格;深刻;沉郁;峭丽;含蓄;讽刺;精练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冯至在5鲁迅先生的旧体诗6中指出:鲁迅/诗中的词藻和句法丽处甚至使人想到李义山,但是粗犷处又有些像南宋的刘后村;两种极不相同的风格在这里结合起来0(5冯至诗文选集6)。这话说得很正确而且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鲁迅旧体诗的风格就是李义山与刘后村诗风的结合,因为冯至所谈的只是鲁迅旧体诗词藻句法的

丽与粗犷的特点,至于鲁迅旧体诗的整体风格却是很复杂的,它是鲁迅生活经历、立场观点、思想性格、艺术修养在鲁迅旧体诗的内容和形式的各要素中所体现的特点。研究这个问题有很大的难度。然而,细读发表于1941年11月5日5诗创作6(桂林)第5期木犀的5鲁迅氏的旧诗6和1943年3月1日5文艺批评6(桂林)第2期王亚平的5鲁迅先生的诗及其诗论6,虽然都有不足,有的论点还比较含隐,但加以提炼和综合却颇全面,可以体现桂林文化城对于鲁迅旧体诗主要风格特点的研究达到了相当高的认识。

以下分六点进行论述。

第一,深刻。木犀说:/读过鲁迅氏诗作的人,都不免有这种感觉,就是他的诗是强烈的,深刻的。它所遗留在我们脑里的印象很不容易消灭。0王亚平也说:/鲁迅先生的旧诗是非常深刻的。0这是确论。鲁迅旧体诗的深刻表现于既写出了当时社会的本质真实,更深入发掘和画出了人的灵魂,即使个人生活的主题也发展为广泛深刻的社会主题,含意深广,有卓识远见,甚至饱含哲理。5阻郁达夫移家杭州6就是例子。在这首诗中,鲁迅没有把郁达夫移家杭州仅仅看作个人居处的问题,而是看作是风云变幻的年代革命文艺工作者应该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在这首诗中应该写些什么,鲁迅不是信笔写来,而是深入发掘郁达夫的思想灵魂,识穿郁达夫既有热爱祖国、同情革命、向往光明的一面,又时有失望、感伤、动摇的一面,1932年面对反革命势力的猖獗,就开始产生隐退思想。鲁迅在诗中针对郁达夫企图遁世索居的思想灵魂,用随意谈心的方式,委婉地详细地摆列移居杭州的诸多不利。可以说,鲁迅把自己的心、自己的灵

本文于1998年7月1日收到。

魂也呈献出来了,他以自己为例说明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到广阔的革命斗争中去,/风波浩荡足行吟0。全诗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深广,对反动统治者的习性、传统上溯至唐末五代以至春秋时代,谈受到冷遇人士遍及抗敌名将和隐居处士,对处理周围环境既指出怎样看待安逸生活,又指出怎样去认识参加激烈的革命斗争,这些都饱含社会真理以至人生哲理。全诗的中心)))反动统治阶级特别凶残和容易消磨人的志气的杭州是不适于郁达夫移居的地方,只有投身于革命风波中才是出路。这是鲁迅对郁达夫的至诚诤言,可惜郁达夫当时没有接受这个规劝,后来他在5回忆鲁迅6中沉痛地提及此事:/我因不听他的忠告,终于搬到杭州去住了,结果不出他之所料,被一位党部的先生弄得家破人亡。0元人吴师道在5吴礼部诗话6中谈他初读杜甫5兵车行6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0句,觉得很平常,后来经历的世事多了,认识深了,再读这一句时不由不感慨地说:/更事之余始知此语之信0。郁达夫夫妇当时将鲁迅这首诗曾经很郑重地裱挂在他们的杭州/风雨茅庐0中,大约只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吧,只有在他们移居杭州吃尽苦头之后/始知此语之信0)))这首诗是智者的远见,是科学的预见。在5无题(/大江日夜向东流0)6、5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0)6等诗中揭露国民党政权必然灭亡,在5赠画师6、5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0)6等诗中歌颂红色根据地才有最光明的前途,人民革命胜利必然到来,都表现了对国内政治斗争的深刻预见。在5题三义塔6等诗中唱出/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0等名句,更表现出在中日友谊的这一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博大胸怀和极其深刻的科学预见。这些都越来越为历史所证实,也已为不少人所论证,恕不赘述。其实一般人心目中很平常的如5教授杂咏6诗,只要细心体会,其内容也几乎深刻到揭露和讽刺了在知识分子身上所表现的中国人/愚0的方方面面。

第二,沉郁。木犀指出:鲁迅的/感情是深沉的0,同时又/是最知道怎样更有效地去使用和表现那种珍贵的感情的,他是一个在外貌的冷漠里燃烧着热情的艺术家0。他甚至认为/他那沉郁的热情和芳贞的怀愫0在诗歌里表现得比别种作品更为突出。我认为这看法是很有见地的。5惯于长夜过春时6就很足以说明鲁迅旧体诗的沉郁风格的特点。这首诗云:/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0它将对反动派的揭露和对左联五烈士的悼念、内心深沉的悲痛和难抑的愤怒浑然融为一体,达到了至为感人的程度。让我们领略一下诗中抒发的一重更比一重令人悲愤之情。/春时0即春天,一年当中最美好的季节,我认为在本诗中特指春节。1931年的春节(2月17至19日)正是柔石等殉难(2月7日)之后鲁迅仍在花园庄避难的期间。春节是炎黄子孙每年最盛大最欢乐的传统节日,可是鲁迅却是在暗如/长夜0的避难环境中度/过0的,此为令人悲愤之一也。这种痛苦生活并非只经历一次二次,而是早已/惯于0即司空见惯了,此为令人悲愤之二也。这种痛苦生活过去只限于自身遭受,现在还连累及爱妻,甚至连刚出生一年零三个月的儿子(海婴)也一同受罪,此为令人悲愤之三也。过去青壮年时期遭受这种生活,而今到了双鬓白发的老年也仍受这样的折磨,此为令人悲愤之四也。自己全家遭罪已经够苦,远在千里的老母听到讹传自己被捕暗自饮泣,又造成自己更大的不安,以致在梦里还依稀看到/慈母泪0,此为令人悲愤之五也。第四句写占据全国大小城池的大小军阀,今天这个上台,明天那个当权,不断变换旗帜,往往一夜惊变,死尸遍野,更为令人悲愤之六也。第五句写而今柔石、白莽等又惨遭杀害变成/新鬼0,更为令人悲愤之七也。第六句写自己手无寸铁,只能拿着一枝/金不换0的毛笔,/怒向刀丛觅小诗0进行抗争,更为令人悲愤之八也。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