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修订版
试验一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书指导老师马红亮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生态系实验一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α-萘胺氧化法)植物根系的作用,主要有(1)对地上部的支持和固定;(2)物质的贮藏;(3)对水分和盐类的吸收;(4)合成氨基酸、激素等物质。
因此根系的活力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用α-萘胺法测定植物根系活力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植物的根系能氧化吸附在根表面的α─萘胺,生成红色的α—羟基—1—萘胺,沉淀于有氧化力的根表面,使这部分根染成红色,其反应如下:根对α-萘胺的氧化能力与其呼吸强度有密切关系。
日本人相见、松中等认为α-萘胺氧化的本质就是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作用,该酶的活力愈强,对α—萘胺的氧化力也愈强,染色也愈深。
所以,可根据染色深浅定性地判断根的活力;也可测定溶液中未被氧化的α-萘胺量,计算已被氧化的α-萘胺量确定根系活力的大小。
在酸性环境中对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盐先反应,再和α-萘胺作用生成红色的偶氮染料,可在510nm比色测定α-萘胺含量。
其反应如上。
三、实验仪器药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烘箱,三角烧瓶,量筒,移液管,刻度试管Α-萘胺溶液:称10mg α-萘胺,先用2ml左右的95%酒精溶解,然后加水到200ml,成50μg/ml的溶液。
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见附表2)A液:0.2mol/L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 27. 8g配成1000ml)。
B液:0.2mol/L磷酸氢二钠(Na2HPO4·7H2O53.65g或Na2HPO4·12H2O71.7g 配成1000ml)。
用时取A液39ml,B液61ml混合,稀释至200ml即成。
1%对氨基苯磺酸:将1g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100ml 30%的醋酸溶液中。
亚硝酸钠溶液:称10mg亚硝酸钠溶于100ml水中。
四、实验操作步骤定量测定(1) 挖出水稻植株,并用水洗净根系上的泥土,剪下它的根系,再用水洗,待洗净后用滤纸吸去根表面的水分,称根称2g根放在100ml三角烧瓶中。
实验 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
本实验学习测定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的方法。
一、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原理】根据植物矿质吸收的理论,植物对溶质的最初吸收具有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这时在根系表面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被吸附物质的单分子层,因此可以根据根系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来测定根的吸收面积。
常用甲烯蓝作为被吸附物质,它的被吸附量可以根据供试液浓度的变化用比色法准确地测出。
已知1mg 甲烯蓝成单分子层时所占面积为,据此即可求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
当根系在甲烯蓝溶液中已达到吸附饱和而仍留在溶液中时,根系的活跃部分能把原来吸附的物质吸收到细胞中去,因而继续吸附甲烯蓝。
从后一吸附量求出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根系活力指标。
【仪器与用具】分光光度计1台;100ml烧杯3只;50或100ml量筒1个(依根系大小而定);吸量管1ml 1支,10ml 1支;试管(15×150mm)10支;容量瓶1000ml 1个,100ml 1个;吸水纸适量;试管架1个。
【试剂】L甲烯蓝溶液:精确称取甲烯蓝(C16H18N3SCl·3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每ml含甲烯蓝。
ml的甲烯蓝溶液:用刻度吸管吸取L甲烯蓝定容至100ml,摇匀即成。
【方法】1.植物材料的准备本实验最好采用水培或砂培植物,以获得完整而无损伤的根系。
玉米根系发达,是较好的材料。
如无水培、砂培试材,也可用盆栽植物,用水将盆土仔细冲净后使用。
田间栽培的材料因不可能无损地挖出全部根系,最好避免在正式试验中使用。
2.甲烯蓝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取试管7支编号,按表14-1次序加入各溶液,即成甲烯蓝系列标准液。
表14-1 各试剂加入顺序试管号 1 2 3 4 5 6 7ml甲烯蓝溶液(ml) 蒸馏水(ml)甲烯蓝浓度mg/ml 010192846648210以第1管(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下比色,取波长660nm,读出光密度,以甲烯蓝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根系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根系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根系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根系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承担着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同时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支撑。
因此,了解根系活力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根系活力的测定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了小麦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2. 实验步骤:
a. 将一定数量的小麦种子放入含有适量水的培养皿中,让其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发芽。
b. 在小麦种子发芽后,选取相同大小的小麦幼苗,将其根系放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c. 将浸泡后的小麦根系取出,用酒精进行漂白处理,然后将其放入含有适量三氧化二砷的溶液中浸泡。
d. 观察小麦根系的活力情况,并记录下根系的长度、数量和形态等数据。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小麦根系的活力数据。
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小麦根系的长度、数量和形态等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小麦根系的生长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浸泡后的小麦根系长度有所增加,数量也有所增加,形态也更加健康。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小麦根系的活力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
以得出结论:浸泡处理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增强其活力。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
根系活力的测定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了解根系的生长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植物根系活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探究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因素,并运用TTC法测定根系活力,以了解根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响应。
二、实验原理植物根系活力是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它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指标。
TTC法(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根系活力的方法。
该法基于根系活力与细胞呼吸作用的关系,通过测定根系在特定条件下对TTC的还原程度来评估其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小麦、玉米、大豆等- 实验试剂:TTC溶液、蒸馏水、盐酸、氢氧化钠等-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烘箱、天平等2. 实验方法(1)根系活力测定- 将植物根系洗净、烘干,称重后剪成1-2厘米的小段。
- 将根系放入装有适量TTC溶液的试管中,在25℃下避光培养24小时。
- 用蒸馏水冲洗根系,去除多余的TTC,然后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中性。
- 将根系放入烘箱中,在80℃下烘干至恒重。
- 称量烘干后的根系重量,计算根系活力。
(2)不同环境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将植物根系分别置于不同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下培养,然后按照上述方法测定根系活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植物根系活力的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小麦、玉米、大豆等植物的根系活力存在差异。
其中,小麦的根系活力最高,玉米次之,大豆最低。
2. 不同环境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1)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根系活力逐渐增强。
但当温度过高时,根系活力会下降。
(2)光照:光照强度对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根系活力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但当光照强度过高时,根系活力会下降。
(3)土壤水分:在一定土壤水分范围内,根系活力随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强。
但当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时,根系活力会下降。
五、结论本次实验通过TTC法测定了不同植物根系活力,并分析了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根系活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温度、光照、土壤水分等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较为显著。
ttc法测定根系活力实验报告

ttc法测定根系活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TTC法测定根系活力一、实验目的通过TTC法测定根系的活力,了解植物根系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响应。
二、实验原理TTC(2,3,5-三苯基四氮唑氯化物)法可用于测定细胞线粒体等颗粒物质的活力。
根在呼吸作用下,产生的CO2可以和TTC反应生成甲烷基红色染色物质,反应方程式如下:TTC + 2e- + 2H+ → 染色物质染色物质色深程度与细胞活力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染色物质的颜色来评估样品的活力。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TTC试剂、木瓢、淀粉液、滴定管、97%乙醇、植物根系样品。
2. 切取根系样品,在温水中清洗后,将样品放置于淀粉液中进行苏木素染色。
清洗样品的目的是除去外表的污垢和细胞内的胶质物,以避免影响反应的准确性。
在样品染色前,淀粉液要先煮沸,以破坏淀粉酶。
3. 若样品过大,可以在放入淀粉液前用刀片切成较小片段。
4. 取出染色后的样品,用纸巾吸干淀粉液。
避免在植物根系上留下过多的染料,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5. 将植物根系样品放入烟花瓶内,并加入0.1%TTC试剂,再加入适量的滴定水保持水位2cm左右。
盖住烟花瓶口,避免空气进入。
6. 放置到37℃恒温实验箱中培养30分钟后,加入5~10mL的1N HCl,使混合液呈现明显的色泽变化。
7. 用滴定管加入97%乙醇混合液,振荡均匀。
8. 在另一试管中取相同量的HCl和TTC,作为对照。
9. 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和对照试管的吸光度值,计算出样品的活力。
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得出了样品的活力,数据如下表所示(数据为典型数据,仅供参考):根系样品过氧化氢消耗量(mg)活力(%)样品1 3.2 68样品2 2.5 57样品3 3.8 76五、结论通过TTC法测定根系活力,我们可以对植物根系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响应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本次实验得出的活力数据,说明样品的抗逆能力较强,在不同环境下能够保持一定的生命活力。
实验三根系活力的测定(精)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报告
2019/5/41实验 Nhomakorabea的和意义
掌握根系活力测定的方 法
2019/5/4
2
实验原理
•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 )是标准氧化电位 为 80 mV 的氧化还原色素,溶于水中成为无
色溶液,但还原后即生成红色而不溶于水的三 苯甲 ( TTF )生成的三苯甲 ( TTF )比较 稳定,不会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所以
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即得到
液浓度、操作步骤同上)。
含 TTF 20 μg 、 40 μg 、 80 μg 、
120 μg 、 160 μg 的系列标准溶
液,以乙酸乙酯作参比,在 485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绘制标
准曲线。
2019/5/4
5
实验步骤
( 3 )把根取出,用滤纸吸干水分,放入研钵中, 加乙酸乙酯 3 ~ 4 mL ,充分研磨,以提出 TTF 。 把红色提取液移入刻度试管,并用少量乙酸乙酯把残 渣洗涤 2 ~ 3 次,皆移入刻度试管,最后加乙酸乙 酯使总量为 10 mL ,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485 nm 下比色,以空白试验作参比测出吸光度,查标准曲线, 即可求出 TTC 还原量。
2019/5/4
6
实验报告
为什么要以杀死根系作为空白对照?
2019/5/4
7
TTC 被广泛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系 中脱氢酶所引起的 TTC 还原,可因加入琥珀
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被丙二酸、 碘乙酸所抑制。所以 TTC 还原量能表示脱氢 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
2019/5/4
实验实训--植物根系活力测定(精)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训
1. 实验原理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甲烯蓝是一种活性染料,能被植物细胞吸收; 植物先将甲烯蓝吸附在根系表面,再由活跃吸收部位 将其吸收入细胞内部; 1mg甲烯蓝单分子层覆盖面积为1.1m2,根据吸收甲烯 蓝的量可计算出根系的吸收表面积 ; 根据在固定容器中根系排水的量用体积计测定根系的 体积。
实验原理 体积测定 活力测定 结 论
退 出
实验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积测定
活力测定
结
论
退 出
实验部分 实验二三 植物根系 活力测定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训
4. 结 论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根系是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但并不是根系所有 的部位都有吸收能力;
根系的活跃吸收部位是植物根系真正吸收营养物质的 部位;
不同植物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不同,植物的吸收能力也 不同 ; 根毛旺盛生长的部位是根系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
实验原理 体积测定 活力测定 结 论
退 出
实验部分 实验二三 植物根系 活力测定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训
2. 体积测定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实验原理
体积测定
活力测定
结
论
退 出
实验部分 实验二三 植物根系 活力测定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训
3. 活力测定
氯化钴
新世纪高职 高专教改项 目成果教材
测定光密度
根系活力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根系活力是植物根系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根系活力,探究不同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为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选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品种为“宁麦13”。
2. 实验方法(1)根系活力测定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根系活力。
具体步骤如下:① 将小麦种子浸泡在1%的TTC溶液中,在黑暗条件下浸泡24小时;② 将浸泡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多余TTC;③ 将种子均匀铺在滤纸上,置于黑暗条件下,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④ 将培养后的种子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去除多余TTC;⑤ 将冲洗干净的种子放入1%的NaOH溶液中,在黑暗条件下浸泡24小时,使TTC还原产物与NaOH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色化合物;⑥ 将浸泡后的种子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去除多余NaOH;⑦ 将冲洗干净的种子放入1%的乙酸乙酯溶液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根系活力。
(2)不同因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本实验设置以下因素进行探究:① 不同土壤质地(沙土、壤土、黏土)对根系活力的影响;② 不同水分状况(干旱、适量、过湿)对根系活力的影响;③ 不同肥料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对根系活力的影响;④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每组实验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粒种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土壤质地对根系活力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沙土、壤土和黏土三种土壤质地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在沙土条件下,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壤土和黏土,说明沙土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活力提高。
2. 不同水分状况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干旱、适量和过湿三种水分状况对根系活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在适量水分条件下,根系活力最高,干旱和过湿条件下根系活力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
定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实验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
植物根系是活跃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根的生长情况和活力水平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和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
本实验学习测定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的方法。
一、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
【原理】
根据植物矿质吸收的理论,植物对溶质的最初吸收具有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这时在根系表面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被吸附物质的单分子层,因此可以根据根系对某种物质的吸附量来测定根的吸收面积。
常用甲烯蓝作为被吸附物质,它的被吸附量可以根据供试液浓度的变化用比色法准确地测出。
已知1mg甲烯蓝成单分子层时所占面积为1.1m2,据此即可求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
当根系在甲烯蓝溶液中已达到吸附饱和而仍留在溶液中时,根系的活跃部分能把原来吸附的物质吸收到细胞中去,因而继续吸附甲烯蓝。
从后一吸附量求出活跃吸收面积,可作为根系活力指标。
【仪器与用具】
分光光度计1台;100ml烧杯3只;50或100ml量筒1个(依根系大小而定);吸量管1ml 1支,10ml 1支;试管(15×150mm)10支;容量瓶1000ml 1个,100ml 1个;吸水纸适量;试管架1个。
【试剂】
0.0002mol/L甲烯蓝溶液:精确称取74.8mg甲烯蓝(C
16H
18
N
3
SCl·3H
2
O),加水溶解,定
容至1000ml。
此溶液每ml含甲烯蓝0.0748mg。
0.010mg/ml的甲烯蓝溶液:用刻度吸管吸取0.0002mol/L甲烯蓝13.37ml定容至100ml,摇匀即成。
【方法】
1.植物材料的准备本实验最好采用水培或砂培植物,以获得完整而无损伤的根系。
玉米根系发达,是较好的材料。
如无水培、砂培试材,也可用盆栽植物,用水将盆土仔细冲净后使用。
田间栽培的材料因不可能无损地挖出全部根系,最好避免在正式试验中使用。
2.甲烯蓝溶液标准曲线的制作取试管7支编号,按表14-1次序加入各溶液,即成甲烯蓝系列标准液。
表14-1 各试剂加入顺序
试管号1234567
0.01mg/ml甲烯蓝溶
液(ml)
蒸馏水(ml)
甲烯蓝浓度mg/ml
10
1
9
0.001
2
8
0.002
4
6
0.004
6
4
0.006
8
2
0.008
10
0.01
以第1管(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下比色,取波长660nm,读出光密度,以甲烯蓝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成标准曲线。
3.取待测植物根系用滤纸将水吸干再用排水法在量杯或量筒中测定其根系体积。
把0.0002mol/L甲烯蓝溶液分别倒在三个编号的小烧杯里,每杯中溶液量约10倍于根的体积,准确记下每杯的溶液用量。
4.取根系,用吸水纸小心吸干数次,慎勿伤根,然后顺次浸入盛有甲烯蓝溶液的烧杯中,每杯中浸1.5min。
注意每次取出时都要使甲烯蓝溶液能从根上流回到原烧杯中。
表14-2 测定根系吸收面积记载表日期:
活跃的
5.从三个烧杯中各取1ml 溶液加入试管,均稀释10倍,测得其光密度,查标准曲线,求出每杯浸入根系后溶液中剩下的甲烯蓝毫克数。
6.把结果记入表14-2,并以下式求出根的吸收面积: 总吸收面积(m 2)= [(C 1-C 1ˊ)×V 1] + [(C 2-C 2ˊ)×V 2]×1.1 活跃吸收面积(m 2)= [(C 3-C 3ˊ)×V 3]×1.1 活跃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100 比表面=根的总吸收面积/根的体积 式中 C —溶液原来的浓度mg/ml ; C ˊ—浸提后的浓度mg/ml ; 1,2,3—烧杯编号。
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根系活力
【原理】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是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80mV 的氧化还原物质,溶于水中成为无色溶液,但还原后即生成红色而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 (TTF ),如下式:
(TTC)
(TTF)
生成的TTF 比较稳定,不会
+
Cl
+C
N N N
N +2H
C
N N N
N
H
HCl
被空气中的氧自动氧化,所以TTC被广泛地用作酶试验的氢受体,植物根所引起的TTC还原,可因加入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得到增强,而被丙二酸、碘乙酸所抑制。
所以TTC还原量能表示脱氢酶活性,并作为根系活力的指标。
【仪器与用具】
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感量0.1mg);恒温箱1台;研钵1套;100ml三角瓶;漏斗;移液管10ml 1支、2ml 1支、0.5ml 1支;20ml刻度试管;10ml容量瓶;小培养皿;试管架,药匙;石英砂适量。
【试剂】
乙酸乙酯;
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
O
4
,为强还原剂,俗称保险粉);
1%TTC溶液:准确称取TTC 1.0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定容至100ml;
0.4%TTC溶液:准确称取TTC 0.4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定容至100ml;
磷酸缓冲液(1/15mol/L,pH7.0);
1mol/L硫酸:用量筒量取比重1.84的浓硫酸55ml,边搅拌边加入盛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0.4mol/L琥珀酸钠:称取琥珀酸钠(含6个结晶水)10.8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ml。
【方法】
1.定性测定
(1)配置反应液把1%TTC溶液,0.4moL/L琥珀酸钠和磷酸缓冲液按1︰5︰4比例混合。
(2)把根仔细洗净,把地上部分从茎基切除,将根放入三角瓶中,倒入反应液,以浸没根为度,置37℃左右暗处放1h ,以观察着色情况,新根尖端几毫米以及细侧根都明显地变成红色,表明该处有脱氢酶存在。
2.定量测定
(1)TTC 标准曲线的制作 吸取0.25ml 0.4%TTC 溶液放入10ml 容量瓶,加少许Na 2S 2O 4粉末,摇匀后立即产生红色的TTF 。
再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摇匀。
然后分别取此液0.25ml 、0.5ml 、1.00ml 、1.50ml 、2.00ml 置10ml 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即得到含TTF25μg 、50μg 、100μg 、150μg 、200μg 的标准比色系列,以空白作参比,在485nm 波长下测定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
(2)称取根样品0.5g ,放入小培养皿(空白试验先加硫酸再加入根样品,其他操作相同),加入0.4%TTC 溶液和磷酸缓冲液的等量混合液10ml ,把根充分浸没在溶液内,在37℃下暗处保温1h ,此后加入1mol/L 硫酸2ml ,以停止反应。
(3)把根取出,吸干水分后与乙酸乙酯3~4ml 和少量石英砂一起磨碎,以提出TTF 。
把红色提出液移入试管,用少量乙酸乙酯把残渣洗涤二至三次,皆移入试管,最后加乙酸乙酯使总量为10ml ,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 下比色,以空白作参比读出光密度,查标准曲线,求出四氮唑还原量。
(4)计算 将所得数据带入下式,求出四氮唑还强度。
四氮唑还原强度=)h ()g ()
g (时间根重四氮唑还原量⨯μ
【思考题】
不同类型(如草本和木本)植物中,根的表面积和地上部表面积的比例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