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知识二 单味药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的概述2.常见中药材的功效及特点3.如何高效记忆中药二单味药4.实际应用案例及注意事项正文【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的概述】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记忆中药材的功效和特点而整理的一份表格。
其中包含了常见的中药材,分别从功效、特点、用法及禁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这份表格对于学习中医药、提高医药知识和应用于实际治疗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常见中药材的功效及特点】在总结记忆表中,收录了许多常见的中药材,例如:1.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2.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扶正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免疫力低下等症状。
3.枸杞:具有滋阴补肾、益精明目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精亏、目赤肿痛等症状。
4.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心悸失眠等症状。
这些中药材的功效和特点各具特色,相互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
通过学习这些药材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理论体系。
【如何高效记忆中药二单味药】要高效地记忆中药二单味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联想法:将药材的功效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记忆。
2.归类法:将具有相似功效的药材进行归类,从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应用。
3.制作记忆卡片:将药材的名称、功效、特点等关键信息制作成卡片,随时拿出来复习。
【实际应用案例及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选用适当的中药材。
例如,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我们可以选用当归、黄芪、枸杞等药材进行调理。
在使用中药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材和剂量。
2.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实用的中药材学习参考资料。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重要观点1.中药二单味药是指具有独特气味和味道的中药材,可以根据其气味和味道进行辨识和应用。
2.二单味药的气味包括香、臭、腥、酸、苦、甘、辛等,而味道则分为辛、酸、苦、甘、咸五种。
3.气味和味道是中药二单味药的重要性状之一,反映了其化学成分和药效特点。
4.辨识中药二单味药的气味和味道需要经验积累,并且可以通过嗅闻和品尝进行判断。
5.中医理论认为,不同的气味和味道对应着不同的脏腑经络以及具有不同功效的作用。
关键发现1.香气:具有芬芳香气的中草药多数具有舒筋活血、理气宽中等功效。
如当归、白芷等。
2.臭气:带有刺激性臭气的中草药多数具有辟秽、杀虫等功效。
如蒜皮、苍术等。
3.腥气:具有腥气的中草药多数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功效。
如乳香、没药等。
4.酸味:酸味的中草药多数具有固涩止泻、收敛止血等功效。
如五味子、鸡内金等。
5.苦味:苦味的中草药多数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利尿等功效。
如黄连、栀子等。
6.甘味:甘味的中草药多数具有益气养阴、滋润肺胃等功效。
如人参、枸杞子等。
7.辛味:辛味的中草药多数具有散寒发汗、宣通经络等功效。
如生姜、川芎等。
进一步思考1.中医理论认为,二单味药的气味和味道与其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这些性质来判断其功效和应用范围。
进一步研究这种关系可能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药的药效。
2.中草药中的气味和味道也可以用于配伍应用,通过气味和味道的相互作用,增强或减弱药物的功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这种配伍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3.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可以通过分析中草药的挥发性成分来确定其气味和味道,并建立与之相关的化学指纹图谱。
这有助于实现对中药二单味药的快速辨识和质量控制。
4.气味和味道是主观感受,在不同人群中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气味和味道评价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并结合其他客观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5.中医经典文献中对于二单味药的气味和味道有详细描述,但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医生对于这些特性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
中药学专二单味中药速记
中药专业知识(二)记忆宝对比记忆法汇总第一章解表药(3、5分)一、辛温解表药1、麻桂香姜发汗,香麻利水力缓;麻黄宣肺平喘,和中化湿寻香。
桂枝解肌助阳,温通经脉用常。
姜紫发散解表,鱼蟹中毒可疗;生姜温胃止呕,温肺止咳可投;紫苏行气宽中,胎动恶阻可控。
2、羌防苍藁祛风解表,散寒除湿止痛可靠。
防风解痉擅长,苍耳通窍除湿止痒棒。
羌活善治肩痹,藁本巅顶尤宜。
3、苍芷辛细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通窍均好。
苍耳上能通脑,苍耳止痒除湿,上下内外通使。
白芷善治阳明,止带排脓止痒;辛夷通窍绝妙。
细辛专攻少阴,温肺化饮止咳棒;4、荆芥西河柳祛风透疹,荆芥解表,散风通用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炒碳止血;西河柳除湿。
二、辛凉解表药:1、薄荷牛蒡子与蝉蜕,疏风利咽透疹兼备;薄荷疏肝清利头目,牛蒡解毒消肿祛痰;蝉蜕明目退翳,开音止痉。
2、桑菊木贼与蝉蜕,疏风明目病邪退;桑菊均可平肝阳,菊花清热解毒良。
桑叶木贼凉血止血,桑叶清肺润肺效切,蝉蜕开音止痉特别。
3、葛根柴胡与升麻,发表退热疗效佳;升阳原理各不一,升柴举陷配黄芪。
葛根升阳以止泻,项背强痛效特别,解肌缓急生津切。
升麻葛根又透疹,升麻解毒就就是特征。
柴胡和解少阳,疏肝调经效强。
4、蔓荆薄荷疏散,清利头目同甘;蔓荆祛风止痛性寒,薄荷透疹利咽疏肝。
5、淡豆豉发表,除烦;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第二章清热药(7、5分)一、清热泻火药1、石知天芦四药对,清热泻火入肺胃。
石膏敛疮止血生肌,芦知花粉滋阴生津。
知母善润上中下,肺胃肾阴全靠她;花粉排脓消肿,引产孕妇禁用。
芦根清肺透表,除烦止呕利尿。
2、栀子竹叶淡竹叶,利尿泻心除烦热。
栀子解毒消肿止痛强,凉血止血利湿而退黄。
3、密蒙青箱谷决夏,清肝明目效不差。
决明善通便润肠,夏枯消肿散结效良,谷精疏散风热常用。
二、清热燥湿药三黄燥湿泻火解毒,龙胆专攻肝胆效宏;苦参尤善祛风止痒,下行利尿杀虫效强。
三、清热凉血药玄地凉血养阴润肠,玄参解毒散结火降。
中药学专二单味中药速记
中药专业知识(二)记忆宝对比记忆法汇总第一章解表药(分)一、辛温解表药1、麻桂香姜发汗,香麻利水力缓;麻黄宣肺平喘,和中化湿寻香。
桂枝解肌助阳,温通经脉用常。
姜紫发散解表,鱼蟹中毒可疗;生姜温胃止呕,温肺止咳可投;紫苏行气宽中,胎动恶阻可控。
2、羌防苍藁祛风解表,散寒除湿止痛可靠。
防风解痉擅长,苍耳通窍除湿止痒棒。
羌活善治肩痹,藁本巅顶尤宜。
3、苍芷辛细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通窍均好。
苍耳上能通脑,苍耳止痒除湿,上下内外通使。
白芷善治阳明,止带排脓止痒;辛夷通窍绝妙。
细辛专攻少阴,温肺化饮止咳棒;4、荆芥西河柳祛风透疹,荆芥解表,散风通用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炒碳止血;西河柳除湿。
二、辛凉解表药:1、薄荷牛蒡子与蝉蜕,疏风利咽透疹兼备;薄荷疏肝清利头目,牛蒡解毒消肿祛痰;蝉蜕明目退翳,开音止痉。
2、桑菊木贼与蝉蜕,疏风明目病邪退;桑菊均可平肝阳,菊花清热解毒良。
桑叶木贼凉血止血,桑叶清肺润肺效切,蝉蜕开音止痉特别。
3、葛根柴胡与升麻,发表退热疗效佳;升阳原理各不一,升柴举陷配黄芪。
葛根升阳以止泻,项背强痛效特别,解肌缓急生津切。
升麻葛根又透疹,升麻解毒是特征。
柴胡和解少阳,疏肝调经效强。
4、蔓荆薄荷疏散,清利头目同甘;蔓荆祛风止痛性寒,薄荷透疹利咽疏肝。
5、淡豆豉发表,除烦;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第二章清热药(分)一、清热泻火药1、石知天芦四药对,清热泻火入肺胃。
石膏敛疮止血生肌,芦知花粉滋阴生津。
知母善润上中下,肺胃肾阴全靠他;花粉排脓消肿,引产孕妇禁用。
芦根清肺透表,除烦止呕利尿。
2、栀子竹叶淡竹叶,利尿泻心除烦热。
栀子解毒消肿止痛强,凉血止血利湿而退黄。
3、密蒙青箱谷决夏,清肝明目效不差。
决明善通便润肠,夏枯消肿散结效良,谷精疏散风热常用。
二、清热燥湿药三黄燥湿泻火解毒,龙胆专攻肝胆效宏;苦参尤善祛风止痒,下行利尿杀虫效强。
三、清热凉血药玄地凉血养阴润肠,玄参解毒散结火降。
赤紫丹凉血活血,牡丹退虚热效确,赤芍止痛清肝热。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摘要:一、中药二单味药概述二、中药二单味药的功效与作用1.药物Aa.功效1b.功效2c.适用人群及病症2.药物Ba.功效1b.功效2c.适用人群及病症三、中药二单味药的用法与禁忌1.药物Aa.用法用量b.禁忌事项2.药物Ba.用法用量b.禁忌事项四、中药二单味药的临床应用案例1.案例1a.病例描述b.用药方案及效果2.案例2a.病例描述b.用药方案及效果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中药二单味药概述中药二单味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两种具有相互协同作用的中药材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这种药物组合在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中药二单味药进行总结,以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药二单味药的功效与作用1.药物A(1)功效1:药物A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对于热毒炽盛、出血症状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2)功效2:药物A还能够滋补养阴,对于阴虚火旺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适用人群及病症:药物A适用于热毒炽盛、阴虚火旺、出血等症状的患者。
2.药物B(1)功效1:药物B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风寒湿痹、瘀血阻络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2)功效2:药物B还能够润肺止咳,对于咳嗽痰多、肺燥干咳的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适用人群及病症:药物B适用于风寒湿痹、瘀血阻络、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患者。
三、中药二单味药的用法与禁忌1.药物A(1)用法用量:药物A的内服剂量为每日10-15克,煎汤或泡茶饮用。
(2)禁忌事项:孕妇、脾胃虚弱、阳虚寒盛者慎用。
2.药物B(1)用法用量:药物B的内服剂量为每日10-15克,煎汤或泡酒饮用。
(2)禁忌事项:孕妇、血虚者、脾胃虚弱者慎用。
四、中药二单味药的临床应用案例1.案例1(1)病例描述:患者,男,30岁,因长期熬夜导致口腔溃疡、大便干燥、舌尖红绛。
(2)用药方案:药物A(清热解毒、滋阴养血),药物B(祛风散寒、活血化瘀)。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单味中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按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常将本类药物分为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两类。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要注意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多选题考点第一节辛温解表药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1)风寒表实无汗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水肿兼有表证者。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桂枝【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证】(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
(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4)虚寒腹痛。
(5)阳虚水肿,痰饮证。
紫苏【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病证(3)气滞胎动证。
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生姜【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功效】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4)(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
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破伤风,小儿惊风。
羌活【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风寒湿痹。
细辛【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2)鼻渊头痛。
(3)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4)寒饮咳喘。
白芷【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中药二单味药考点总结
1.头痛:细辛、独活(少阴头痛);白芷、葛根、升麻(阳明头痛:哥哥明白妈妈);白附子、蜈蚣、全蝎(偏正头痛);半夏(痰厥头痛);瓜蒂(湿家头痛);羌活(太阳经头痛);藁本(巅顶头痛);川乌(寒湿头痛);吴茱萸(中寒肝逆之头痛)2.宣肺:麻黄、牛蒡子、桔梗、胖大海口诀:胖姐选黄牛3.阴暑证:香薷、广藿香4.解肌:葛根、桂枝5.透疹:葛根、荆芥、蝉蜕、升麻、薄荷、牛蒡子、紫草、浮萍、西河柳口诀:哥哥姐姐产生不和,牛吃草坪偷偷过河6.温肺化饮:细辛、干姜口诀:甘心学文化7.阳虚外感:细辛、附子8.阴虚外感:白薇、玉竹9.寒湿带下:白芷、蛇床子10.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细辛口诀:小姨子又白又细11.解痉:防风、洋金花12.升阳:柴胡、黄芪、升麻(升阳气);葛根(升脾阳)口诀:胡歌骑马去沈阳13.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柴胡、黄芩14.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风寒);浮萍(风热)15.宣散风热:薄荷、前胡16.清利头目:薄荷、蔓荆子17.滋阴润燥:知母、阿胶18.胃热呕吐:芦根、白茅根、竹茹、批把叶口诀:两根竹叶19.以子明目:枸杞子、菟丝子、青葙子、决明子、楮实子、车前子、覆盆子、女贞子、沙苑子口诀:狗和兔清明时节在车上临盆二子,女孩子女贞子、男孩子沙苑子。
20.养肝:密蒙花、沙苑子、覆盆子总结:院子里养盆花21.湿热下注:龙胆、黄柏22.定惊:水牛角、琥珀、青黛、重楼、蕲蛇、乌梢蛇、雄黄、天竺黄、珍珠、珍珠母总结:一牛一虎上青楼,两蛇两黄两珍珠。
23.疔疮:野菊花、紫花地丁24.久疟疟母:鳖甲、射干25.祛痰利咽:射干、巴豆、桔梗口诀:桔梗射豆26.消斑:大青叶、青黛27.热毒泻痢:金银花、地锦草28.热毒血痢:马齿笕、白头翁、鸦胆子口诀:热毒血痢白牙齿29.阿米巴痢疾(休息痢):鸦胆子、白头翁30.燥湿止带:白芷、秦皮、椿皮口诀:白二皮31.通利关节:土茯苓、川牛膝32.梅毒:轻粉、土茯苓33.解暑:青蒿、广藿香、佩兰、滑石、白扁豆口诀:清香兰花豆34.回乳:芒硝(外)、炒麦芽(内)35.肝经实火:龙胆(不泻下)、芦荟36.祛痰止咳:芫花、侧柏叶、甘草、白前、绞股蓝口诀:一花一叶一草放在白篮子里绞一绞37.赘疣:鸦胆子、千金子38.降血压:豨莶草、臭梧桐、罗布麻叶、杜仲、吴茱萸、青葙子口诀:C罗庆祝抽中39.横走肢臂,上身疼痛:桑枝、姜黄40.舒筋:伸筋草、秦艽、木瓜、鸡血藤口诀:生擒母鸡要舒筋41.温中止呕:生姜、高良姜、白豆蔻、草豆蔻、沉香、丁香口诀:两姜两蔻两香42.截疟:仙鹤草、鸦胆子、砒石、青蒿、草果、槟榔、雄黄、常山、铅丹、何首乌口诀:鹤鸦食青草,狼熊常相伴43.泄热:泽泻(肾)、木通(心)44.通乳:路路通、木通、通草(通气下乳)、冬葵子、穿山甲、王不留行、蒲公英口诀:三通一葵穿蒲留45.肝胆结石:金钱草、郁金、鸡内金、虎杖口诀:三金一虎46.清心:丹参、麦冬、百合、郁金、天竺黄、灯心草口诀:单卖百合与黄灯47.回阳:附子、干姜48.补火助阳:附子、肉桂49.睾丸偏坠胀痛:小茴香、荔枝核50.龋齿疼痛:蟾酥、荜茇51.破气消积:青皮、枳实52.痰滞胸痹:枳实、薤白、瓜蒌口诀:写字楼里痰胸痹53.纳气:沉香、磁石、补骨脂、苏子降气丸、七味都气丸口诀:苏子赌气想辞职54.疏肝:月季花、香附、梅花、麦芽、薄荷、蒺藜、柴胡、木蝴蝶、吴茱萸、香橼、青皮、佛手、川楝子、蒲公英口诀:岳父没牙喝蒺藜,蝴蝶无缘亲佛手55.梅核气:梅花、半夏56.以子润肠:决明子、冬葵子、榧子、紫苏子口诀:冬葵的名字叫苏菲57.预防麻疹:紫草、贯众(既防又治)58.杀虫疗癣:川楝子、苦楝皮、藜芦、土荆皮口诀:热恋炫宠,离了吃土59.宁心:景天三七、五味子60.消肿生肌:乳香、没药、白及口诀:抹白乳生肌61.止痢、截疟、解毒、杀虫:鸦胆子、仙鹤草62.活血补血:当归、鸡血藤口诀:归来杀鸡补补血63.接骨:土鳖虫、自然铜64.祛风止痛:蔓荆子、川芎65.燥湿化痰:半夏、陈皮66.消痰:旋覆花、威灵仙、瓦楞子、礞石、白矾、昆布、海藻口诀:花仙子蒙白布洗澡67.制酸止痛:牡蛎、瓦楞子、海蛤壳、海螵蛸口诀:母子看二海68.百日咳、顿咳:百部、天冬、大蒜69.气阴两虚:西洋参、山药、南沙参、黄精口诀:西南山的黄精补气阴70.强腰:刺五加、石斛71.肺肾两虚咳喘:山药、冬虫夏草、五味子、蛤蚧、紫河车、核桃仁口诀:山东五个紫核桃72.须发早白:何首乌、熟地黄(血虚、精血不足);侧柏叶(血热);桑葚(阴虚血亏);女贞子、墨旱莲(肝肾阴虚);黄精(肾虚精亏)73.胎动不安:紫苏、砂仁(气滞);黄芩、竹茹、苎麻根(胎热);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肝肾虚);白术(脾虚气弱);艾叶(虚寒);阿胶(血虚)口诀:黄猪猪,读续集,傻子白兔爱睡觉74.小儿囟门不合:鹿茸、龟甲75.阴阳双补:山茱萸、覆盆子、菟丝子口诀:三盆兔补阴阳76.破血逐瘀:水蛭、土鳖虫、斑蝥77.开窍(除十六章外):牛黄、远志、蟾酥。
[全]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二》每年必考知识干货考点汇总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考点:麻黄(喘家圣药)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注: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主治】1.阴暑证;2.水肿,小便不利【记忆】“夏月”,夏暑——消暑化湿。
●考点: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考点: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主治】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3.气滞胎动;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记忆】紫苏常用煮海鲜,谐音“子舒”。
紫苏煮海鲜——解鱼蟹毒;子舒——肚子舒服、孩子舒服——行气宽中、安胎●考点:生姜(呕家圣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考点: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记忆】荆条(古代当做痒痒挠),一挠止痒,二挠透疹(长疹子时容易挠透),三挠烧炭止血(长疹子挠出血)。
●考点: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主治】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3.破伤风,小儿惊风。
【记忆】一字在于“风”。
防风顾名思义能防住风,最常见与风有关的疾病是风湿病,记住风湿就是祛风胜湿。
惊风也是风,故记住其止痛解痉的功效。
●考点: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太阳经);2.风寒湿痹(上半身,附:独活治疗下半身)●考点: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4.疮疡肿毒【记忆】白止,白带止住,因此可以燥湿止带,还能消肿排脓。
●考点:头痛治疗头疼:羌活、细辛、白芷、藁本记忆:羌活,治疗太阳经头痛。
没有太阳,我们活不了。
细辛,少阴头痛。
细小,少。
白芷,阳明经头痛。
明白,明是阳明经;白是白芷。
藁本,巅顶头痛。
藁,高,就是巅顶的意思。
▷辛凉解表药●考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记忆】不吃薄荷咽真干,吃了薄荷风热清。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的概述2.中药二单味药的特点和分类3.常见中药二单味药的功效和用法4.如何高效记忆中药二单味药5.结语正文1.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的概述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是一种用于学习和记忆中药知识的工具,它将常用中药材按照一定的特点和分类进行整理,以方便学习者快速掌握中药的功效和用法。
这种记忆表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记忆效率,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
2.中药二单味药的特点和分类中药二单味药是指由两种单味药组成的中药处方,通常具有较强的药效。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功效,中药二单味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温热类:如附子理中丸、桂枝汤等,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祛寒等功效。
(2)寒凉类:如石膏散、银翘解毒片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效。
(3)补益类:如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健脾等功效。
(4)泻下类:如大黄蛰虫丸、五泻心汤等,具有泻下通便、清热利湿等功效。
(5)理气类:如柴胡疏肝散、乌药顺气散等,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等功效。
3.常见中药二单味药的功效和用法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中药二单味药,以供参考:(1)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和干姜组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呕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胃寒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2)桂枝汤:由桂枝和白芍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3)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组成,具有滋阴养血、益精填髓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
(4)五泻心汤:由大黄、枳实、黄芩等组成,具有泻热通便、清热利湿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大便燥结等症状。
4.如何高效记忆中药二单味药要高效记忆中药二单味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理解药物的功效和用法:了解药物的基本属性,有助于更好地记忆药物的应用场景。
(2)对比记忆:将相似的药物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有助于加深记忆。
(3)联想记忆:将药物与生活中的事物、场景相联系,利用形象思维增强记忆。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
中药二单味药总结记忆表重要观点•中药二单味药是指由一种中草药制成的中药,具有独特的性味和功效。
•中药二单味药可以根据其性味和功效进行分类。
•不同的中药二单味药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中药二单味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关键发现1.人参(性平,甘):补气养血、益精填髓、健脾开胃、生津止渴。
可用于气虚乏力、心悸失眠、脾胃虚弱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人参片、人参汤剂等。
2.黄连(性寒,苦):清热燥湿、解毒消肿。
可用于湿热黄疸、湿热泻痢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黄连素片、黄连清毒口服液等。
3.白朮(性温,辛苦):健脾祛湿、止血化淤。
可用于脾胃虚弱、湿阻气滞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白朮颗粒、白朮口服液等。
4.柴胡(性寒,苦):疏肝解郁、调经止痛。
可用于肝郁气滞、经闭胁痛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等。
5.大黄(性寒,苦):泻下通便、清热解毒。
可用于便秘、湿热黄疸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大黄素片、大黄清毒颗粒等。
6.陈皮(性温,辛苦):理气消食、行气止呕。
可用于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陈皮颗粒、陈皮口服液等。
7.桑白皮(性寒,酸甘):凉血止血、清肺化饮。
可用于咯血咳血、吐血鼻衄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桑白皮颗粒、桑白皮口服液等。
8.川芎(性温,辛):活血祛瘀、舒经止痛。
可用于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川芎颗粒、川芎注射液等。
9.牡蛎(性寒,咸):软坚散结、安神定志。
可用于癫狂抽搐、心烦失眠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牡蛎口服液、牡蛎片等。
10.苍术(性温,辛苦):健脾温中、祛湿止呕。
可用于脾胃虚弱、呕吐泄泻等症状。
常见剂型有苍术颗粒、苍术口服液等。
进一步思考•中药二单味药的性味和功效对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
•了解不同中药二单味药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
•中药二单味药可以配伍使用,不同药物的组合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中药二单味药的剂型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法。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单味中药精华总结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单味中药精华总结阅读摘要:本文对国家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二》单味中药中的部分功效相同的药物、特殊疗效、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药名相近、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别名、药用部位等九个方面作了高度的总结与概括,是广大参加执业药师考试的学员不可多得的复习资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部分功效相同药物的区别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断续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麝香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蟾蜍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牛黄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远志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贯众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芦荟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牵牛子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花椒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川楝子、苦楝皮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川楝子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槟榔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百部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郁李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瓜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杏仁、苏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肉苁蓉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当归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生首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肉苁蓉、硫黄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柏子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麦冬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诃子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蝉蜕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生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沉香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白豆蔻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吴茱萸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沉香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补骨脂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磁石14.续筋接骨——庶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庶虫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骨碎补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自然铜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断续二、特殊疗效1.目珠疼痛——夏枯草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黄疸——茵陈蒿油腻肉积——山楂摄唾——益智仁(脾虚多涎)回乳——麦芽(消胀)通乳——穿山甲、木通梅毒——土茯苓肺胃出血——白芨便血、痔血——地榆、槐花蛔厥——乌梅脾瘅——佩兰夜盲症——苍术引火(血)下行——牛膝引火归源——肉桂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膏淋——萆薢石淋——金钱草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人参亡阳证(回阳救逆)——附2.安胎行气安胎——紫苏、砂仁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温经安胎——艾叶固经安胎——杜仲止血安胎——断续养血安胎——桑寄生益气安胎——白术(健脾)3.开窍祛痰开窍——皂荚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解郁清心——郁金宁心、祛痰开窍——远志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4.明目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平肝明目——桑叶、菊花5.利咽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6.升阳(适应症不同)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中气下陷——黄芩升阳止泻——葛根7.头痛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阳明(前额)——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8.胸痹通阳散结——薤白、枳实宽胸散结(结胸)——瓜蒌9.痈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15.肺痨咳嗽——百部16.寒热往来——柴胡17.平肝疏肝——刺蒺藜18.补肺脾肾——山药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三、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1.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木防己——祛风止痛汉防己——利水退肿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活血祛瘀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PS:郁金 [ 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温郁金、姜黄、莪术的块根)活血行气止痛姜黄 [ 性温,能治寒痹臂痛(姜黄的根茎)片姜黄——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4.大戟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5.五加皮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皮)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野菊花——清热解毒四、药名相近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高良姜的根茎)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党参——益气、生津、养血太子参——补气养阴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根——敛肺止汗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雄黄——解毒、杀虫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野菊花——清热解毒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猪苓——利水渗湿五、用量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硫黄——入丸散,1-3g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人参——挽救虚脱15-30g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槟榔——单用杀虫60-120g六、用法1.后下(芳香类)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3.冲服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4.泡服番泻叶5.不入煎剂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6.只外用,不内服升药、炉甘石、土荆皮7.入丸散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8.包煎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9.不宜久煎——钩藤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11.烊化兑服——阿胶12.制霜内服——巴豆13.醋制——甘遂14.焗服——肉桂七、使用注意1.朱砂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2.使君子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3.关木通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八、别名辛夷——木笔花、春花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茜草——茹虑、虑茹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僵蚕——天虫、姜虫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实射干——乌扇(原名)淫羊霍——仙灵脾补骨脂——破故纸山茱萸——枣皮、山萸肉海螵蛸——乌贼骨蒲公英——黄花地丁火麻仁——麻子仁、大麻仁薏苡仁——米仁、苡仁牛黄——丑宝、西黄、犀黄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麝香——元寸香、当门子槟榔——大腹子、花槟榔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诃子——诃黎勒、煨诃子庶虫——地鳖虫、土鳖虫川楝子——金铃子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黄药子——黄药脂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玉竹——葳蕤(原名)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古称今称通草木通通脱木通草九、药用部位五倍子——虫瘿桑螵蛸——卵鞘海螵蛸——乌贼内壳五灵脂——粪便海金沙——孢子鹤草芽——冬芽蒲黄——花粉辛夷——花蕾(丁香)地骨皮——枸杞的根皮熊胆——干燥胆汁桑寄生——带叶茎枝茯苓、猪苓——菌核(雷丸)穿山甲——鳞片附子——子根薤白、百合、贝母——鳞茎竹茹——茎的中间层琥珀——化石样物质乳香、没药、血竭——树脂龙骨——化石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牛黄——胆结石禹白附、黄药子——块茎鹿茸——雄鹿的幼角石决明、牡蛎——贝壳紫河车——胎盘天花粉——栝蒌的块根瓜蒌——栝蒌的果实。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常用单味中药大总结
第一章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发汗利水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祛风胜湿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透疹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通鼻窍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解鱼蟹毒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其他: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肉桂)2.辛凉解表药利咽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升阳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平肝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透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明目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清利头目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其他:淡豆豉:解表,除烦。
【例题】既利咽透疹,又疏肝解郁的是A.蝉蜕B.板蓝根C.马勃D.升麻E.薄荷『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薄荷【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2016执业药师【中药二单味药】重点内容学习精简版
第一部分常用中药单味药第1章解表药(26种)功能:发散表邪、解除表证。
性味归经: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
主治: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表证。
分类:辛温解表——外感风寒辛凉解表——外感风热第一节辛温解表药(14种)一、发汗:麻黄、桂枝、香薷、紫苏、生姜二、祛风:荆芥、防风、羌活、藁本三、通鼻窍:辛夷、细辛、苍耳子、白芷了解:西河柳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主治病证】风寒表实无汗证水肿兼有表证者。
香薷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素称“夏月麻黄”。
【功效】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
【主治病证】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
浮萍(辛凉解表药)(与麻黄、香薷对比记忆)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透疹止痒。
桂枝【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阳虚水肿紫苏【功效】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主治病证】气滞胎动证。
生姜【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主治病证】“呕家圣药”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荆芥解表散风通用药【功效】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无论外风、内风、风湿所致病证,也无论兼寒兼热,皆可投用。
【主治病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
羌活善治表证夹湿、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藁本善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与颠顶头痛/厥阴头痛。
【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最宜少阴头痛。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用量】 1~3g。
温肺化饮只有两个药(细辛、干姜)白芷阳明头痛最宜,牙痛鼻塞效良。
【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参考记忆:白芷同志发疯失踪了。
【主治病证】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肌肤,内走筋脉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宜用纱布包煎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12种)一、透疹: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二、明目:桑叶、菊花、(蝉蜕)三、升阳:柴胡、升麻、葛根了解: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薄荷【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药品种速记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药品种归类整理(用于速记)双证执业中药师备考经验:先记目录,再记品种,事半功倍。
第一步:就是要先把目录背熟。
提到药品要能说出分类,提到分类要能说出有哪些药品。
第二步:再对照考试大纲,牢记每个药品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注意事项等。
以下整理归类中药二单味药399个,以供大家记忆。
一、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共14个)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细辛,辛夷,白芷,藁本,香薷,苍耳子,西河柳。
2.辛凉解表药(共12个)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共12个)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芦根,竹叶,淡竹叶,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
2.清热燥湿药(共5个)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
3.清热凉血药(共6个)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4.清热解毒药(共30个)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黛,重楼,白鲜皮,穿心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大血藤,白花蛇舌草,野菊花,地锦草,紫花地丁,金荞麦,鸦胆子,垂盆草,秦皮,马勃,木蝴蝶,半枝莲。
5.清虚热药(共5个)青蒿,地骨皮,白薇,胡黄连,银柴胡。
三、泻下药1.攻下药(共4个)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
2.润下药(共2个)火麻仁,郁李仁。
3.峻下逐水药(共7个)甘遂,巴豆,牵牛子,京大戟,红大戟,芫花,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共25个)独活,威灵仙,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雷公藤,防己,秦艽,徐长卿,木瓜,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蕲蛇,乌梢蛇,豨莶草,鹿衔草,伸筋草,臭梧桐,桑枝,川乌,千年健,丝瓜络,穿山龙,路路通。
五、芳香化湿药(共8个)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湿药(共20个)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滑石,海金沙,木通,茵陈,萆薢,石韦,瞿麦,萹蓄,车前子,地肤子,冬葵子,通草,金钱草,广金钱草,连钱草,灯芯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表药麻黄、桂枝,均性温而能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
其中,麻黄发汗力强,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桂枝发汗力弱,又能助阳,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咸宜。
再者,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不宣之喘咳;还能利水退肿,治水肿兼表。
桂枝又善温通血脉、温阳化气、温中散寒,治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胸痹冷痛,阳虚水肿,痰饮眩悸及虚寒腹痛等。
紫苏、生姜,既均能发汗解表治风寒感冒。
又均能解鱼蟹毒,治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
不同的是:紫苏性温,发汗力强,又兼理气,风寒感冒无汗或兼气滞者宜用;又能理气宽中、安胎,治脾胃气滞、胸闷不舒、胎动不安。
生姜则微温,发汗力弱,风寒感冒轻症多用;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治胃寒呕吐、风寒咳嗽;并能解半夏、南星之毒。
荆芥、防风,均性温,均能发汗解表,且药力较麻、桂平和,既善治风寒表证,又治风热表证。
荆芥生用辛散,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强,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又能胜湿止痛,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头风头痛;祛风解痉,治破伤风等。
香薷、麻黄,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香薷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证;麻黄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
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
薄荷、牛蒡子、蝉蜕,均能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及风疹瘙痒。
薄荷辛凉,芳香轻清,主散上焦风热,发汗力较强,上述诸证无汗者用之为宜;牛蒡子宣透清降,长于清泄热邪,兼利二便,上述诸证热毒较重或兼二便不利者用之为宜;蝉蜕发汗不如薄荷,清热不如牛蒡,但长于祛风解痉止痒,感冒和麻疹高热抽搐、风疹瘙痒者用之为宜。
桑叶、菊花,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火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
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又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
菊花性微寒,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柴胡、升麻、葛根均为解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
首先,虽均能解表。
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微甘微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葛根甘辛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其次,虽均能升阳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属脾气虚者常配参、术,属热痢初起兼表者常配芩、连。
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而柴胡不能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葛根: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同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治热病高热烦渴及肺热咳嗽。
然,石膏生用、煅用功异:生用具上述功能,重在清解,又善治肺热咳喘、胃火头痛、牙痛及口舌生疮;煅用收湿敛疮,治疮疡不敛、湿疹浸淫及水火烫伤。
知母为植物药,味苦甘而性寒,质润兼归肾经,重在清滋,又能滋阴润燥通肠,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等。
芦根、天花粉,均清热生津止渴,治热病津伤烦渴。
芦根善清肺胃之热而兼透散,治外感热病初期兼表证、中期高热烦渴、后期热退阴伤烦渴咸宜;又能清胃止呕、清肺利尿,且兼祛痰排脓。
天花粉生津之力较强,又兼能清肺润燥,治肺热燥咳、痰热咳嗽带血;还能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跌打损伤。
疮肿未脓可消,已脓可溃,脓多促排,脓尽不用。
夏枯草、决明子,均味苦归肝经,功善清肝火而明目,治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泪。
夏枯草性寒兼辛味,清泄力较强,略益肝阴,又治目珠夜痛及肝火或肝阳上升之头目眩晕;还善散郁结而消肿,治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决明子则微寒兼甘味,清泄力较弱,略益肾阴,又能润肠通便,治热结肠燥便秘。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均味苦而功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相须为用。
相异的是:黄芩作用偏于上焦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且止血力强,又善治肺热咳喘、湿温、湿热中阻、湿热淋痛;还能安胎,治胎热胎动不安;黄连大苦大寒,药力最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又善治温病热入营血之神昏谵语、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肝火犯胃呕吐吞酸、湿热痞满,及胃火炽盛消谷善饥。
黄柏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肾)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又治阴虚火旺、骨蒸潮热,以及下焦湿热之尿闭、淋浊、带下、阴痒、足膝肿痛及脚气等。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均清热凉血、滋阴生津、滋润肠燥。
生地黄甘重于苦,归心、肝、肾经,长于滋阴凉血,阴血不足兼血热者多用,又治血热妄行。
玄参则苦重于甘,归肺、胃、肾经,长于清降火热,热毒炽盛兼阴虚者多用;又善解毒散结,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及瘰疬痰核。
牡丹皮、赤芍,均味苦性微寒而归肝经。
均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热入营血之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肠痈腹痛、痈疮肿毒及跌打瘀肿等证。
牡丹皮兼辛味,并入心肾经,又善透阴分伏热而退虚热,治热病后期之阴虚发热、久病阴伤之无汗骨蒸;赤芍苦泄而专入肝经,又善清泄肝火与止疼痛,治肝郁化火胸胁痛及肝火目赤肿痛。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风热表证及温病发热。
金银花甘寒香散,清透解毒力强,疮肿热毒重者尤宜,又治肠痈、肺痈及热毒血痢。
连翘苦泄微寒,长于散血结气聚而消痈散结,素有“疮家圣药”之誉,疮痈有肿核者尤宜,又治瘰疬痰核;还兼利尿,治热淋涩痛。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均寒,功善清热解毒、凉血。
大青叶大寒苦咸,善凉血而消斑,温毒发斑最宜;又治口舌生疮等。
板蓝根性寒,善解毒散结利咽,大头瘟及痄腮最宜。
青黛亦善凉血而消斑,除温毒发斑宜用外,又善治血热吐血、衄血;还能凉肝定惊,治肝火犯肺之咳痰带血、小儿惊风、热疳;外用能解毒收湿敛疮,治湿疹等。
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均能清热解毒利湿,治热毒、湿热或水湿所致诸疾,但性效及用有别。
白花蛇舌草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治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及热淋涩痛;近用于抗癌,治胃癌、食管癌等。
土茯苓长于利湿而解,短于清热,功能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并解汞毒,最善治梅毒。
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秦皮,均归大肠经,均善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治热毒血痢。
白头翁苦寒,善清肠胃湿热和血分热毒,既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之要药;马齿苋酸寒兼归肝经,善滑肠凉血,惟治热毒血痢;又能止血、通淋,疮肿、崩漏、便血、热淋、血淋。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且能燥湿,故治痢效佳,热毒血和冷积久痢均宜;又能杀虫、截疟、蚀疣、抗肿瘤,治阿米巴痢、肠道寄生虫病、疟疾、阴道滴虫、鸡眼、赘疣及癌肿。
秦皮苦涩性寒,兼燥湿收涩,治湿热泻痢、里急重;又能止带,治湿热带下;还能清肝明目,治肝热目赤肿痛。
大血藤、败酱草,均善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治肠痈腹痛、热毒痈疮及瘀血疼痛。
大血藤性平偏凉,专入大肠,活血止痛力强,除善治肠痈外,又治跌打瘀肿、风湿痹痛、痛经。
败酱草辛苦微寒,主归胃与大肠,兼归肝,兼消痈排脓,除善治肠痈外,又善治肺痈、肝痈、血滞胸腹痛、产后瘀阻腹痛;还治湿热泻痢及咽喉肿痛。
第五节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均性寒,能退虚热、凉血,兼透散。
既善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热病后期阴伤发热,以及虚热又感风邪而兼表证者;兼治血热疹痒及吐衄。
青蒿味苦芳香,又解暑热、除疟热,治暑热表证或暑热烦渴、疟疾寒热。
白薇味苦咸,不但凉血力强,又能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治热病邪入营血、产后发热、热淋、血淋、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及毒蛇咬伤。
地骨皮、牡丹皮,均能退虚热、凉血,治阴虚发热、骨蒸潮热、血热吐衄。
地骨皮退虚热之中又略兼润补,虽不伤阴但有敛邪之嫌,故善治阴伤重之有汗骨蒸;又入气分,善清肺降火,治肺热咳嗽;益阴生津,治内热消渴。
牡丹皮偏清散而性燥,虽不敛邪,但有伤阴之嫌,故善治阴伤不甚之无汗骨蒸;能活血化瘀,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优,且善清泄肝火。
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芒硝,均味苦性寒,一则均善攻下通便泻热,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常相须为用;二则均清热泻火,治目赤肿痛、口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疮痈肿毒、肠痈及痔疮肿痛。
相异的是:大黄大苦大寒,泻热攻积力强,又善治湿热积滞泻痢或里急后重者;芒硝则兼咸味,长于润软坚硬燥屎,尤宜燥屎坚结难下者。
番泻叶、芦荟,均性寒而泻下通便,治热结便秘。
相异的是:番泻叶力强效速,又能行水消胀,治腹水水肿;少量用还能助消化,治食积腹胀。
芦荟则又善清肝、杀虫,治肝经实火诸证、小儿疳积、虫积腹痛;外用还治癣疮。
此外,番泻叶泡水服即效,入煎当后下,芦荟则只入丸散。
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均善润肠通便,凡年老、体虚、久病及产妇因津血不足所致肠燥便秘即可选用。
相异的是:火麻仁甘平油润,又兼补虚。
郁李仁则苦降散润,又兼行气、利水消肿,以肠燥兼气滞者用之为宜,还治水肿、脚气,兼便秘者尤佳。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均有大毒而归肺、肾、大肠经,均善泻水逐饮,治身面浮肿、大腹水肿及胸胁积液,并常相须为用。
但,甘遂、京大戟源于大戟科而性寒,又均善消肿散结,治疮痈肿毒;芫花则源于瑞香科而性温,又善杀虫疗疮,外用治头疮、白秃、顽癣、冻疮。
其次,甘遂兼治风痰癫痫;大戟兼治瘰疬痰核;芫花兼能祛痰止咳,除最善治胸胁停饮外,又兼治寒痰咳喘。
此外,毒性以芫花最烈,药力以甘遂最强。
京大戟、红大戟,均性寒有毒,既善泻水逐饮,治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积液;又善消肿散结,治痈肿未溃及瘰疬痰核等。
然,京大戟源于大戟科,毒大而泻下逐水力强;红大戟则源于茜草科,毒小而散结消肿力佳。
此外,醋制均可减其毒。
牵牛子、巴豆,同为有毒之品。
既均能泻下逐水,治水肿、鼓胀,又均能去积,治食积便秘。
不同的是:牵牛子性寒毒小力缓,大量用泻水,少量用去积,多用治湿热积滞、大便秘结;又能杀虫,治虫积腹痛;此外,兼治痰饮咳喘。
巴豆性热毒大力猛,多去油用霜,善攻下冷积,治寒积便秘腹满胀痛;又能祛痰利咽,治寒实结胸、痰阻喉痹;外用还能蚀疮祛腐,治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及疥癣等。
祛风湿药独活、羌活均善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发表,主治风寒湿痹、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及头风头痛等证。
独活微温,药力较缓,主散在里之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治腰以下风寒湿痹及少阴伏风头痛;而羌活则性温,作用较强,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主治上半身风寒湿痹、太阳经头痛及项背强痛。
秦艽、防己均能祛风湿、止痹痛,治风湿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