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译文注释-江盈科_文言文大全翻译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相关阅读返回顶部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北人食菱》出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又可叫做“北人啖菱(běi rén dàn líng)”。
寓意:本来不知道但是故意表现自己知道的意思。
作品原文北人①生而不识②菱③者,仕④于南方。
席⑤上食(dàn)⑥菱,并壳⑦入口。
或⑧曰⑨:“食⑩菱须去(11)壳。
”其人自护(12)其短(13),曰:“我非不知,并(14)壳者,欲(15)以(16)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17)曰:“前山后山,何(18)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0)强(21)不知以为知也。
作品注释1.北人:北方人。
2.识:知道。
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4.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壳:连同皮壳。
8.或:有人。
9.曰:说。
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护:掩饰。
13.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来。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转折,此指却20.坐:因为,由于。
2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作品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
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句子注释1.仕于南方:在南方做官。
2.席上食菱,并壳入口: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进肚子)。
《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北人食菱》出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又可叫做“北人啖菱(běi rén dàn líng)”。
寓意:本来不知道但是故意表现自己知道的意思。
作品原文北人①生而不识②菱③者,仕④于南方。
席⑤上食(dàn)⑥菱,并壳⑦入口。
或⑧曰⑨:“食⑩菱须去(11)壳。
”其人自护(12)其短(13),曰:“我非不知,并(14)壳者,欲(15)以(16)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17)曰:“前山后山,何(18)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0)强(21)不知以为知也。
作品注释1.北人:北方人。
2.识:知道。
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4.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壳:连同皮壳。
8.或:有人。
9.曰:说。
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护:掩饰。
13.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来。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转折,此指却20.坐:因为,由于。
2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作品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
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句子注释1.仕于南方:在南方做官。
2.席上食菱,并壳入口: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进肚子)。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拼音
北地之民,性嗜水鲜。
夏至之后,荷花盛开,菱角成熟。
彼时,人人皆喜食菱,以为夏日之佳肴。
吾乡有一北人,姓王,字子安。
子安性豪放,不拘小节。
每至夏日,必购菱无数,与邻里共食。
其食菱之法,颇异于常人。
子安取菱于荷塘,洗净其泥,置之清水中。
待菱叶浮起,乃捞出,去其蒂,剖为两半。
以刀削去其皮,露出洁白之肉。
于是,以盐、醋、酱油调匀,佐以椒、葱、蒜,拌匀而食。
子安食菱,非但味美,更兼情趣。
每食菱,必选佳日,邀二三知己,于荷塘之畔,设席而食。
彼时,微风拂面,荷香扑鼻,子安与友辈谈笑风生,甚是惬意。
一日,子安邀吾共食菱。
吾至其处,见荷塘之中,菱叶翠绿,荷花盛开。
子安已设席于荷塘之畔,桌上摆放着美酒、佳肴。
子安见吾至,起身相迎,曰:“吾友,今日荷塘之菱,甚是鲜美,愿与君共尝。
”吾应声而坐,举杯邀子安。
子安举杯,曰:“此酒乃吾乡之佳酿,配以荷塘之菱,可谓天作之合。
”言罢,与吾对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子安忽曰:“吾友,食菱之乐,不在于味美,而在于情趣。
今日之乐,非但食菱,更在于与君共赏荷塘之美,共谈人生之趣。
”吾闻言,心中暗喜。
遂与子安畅谈古今,评点诗词,不觉日暮。
乃起身,望荷塘而叹:“人生得此良友,食菱何尝不是一大乐事?”子安亦叹曰:“吾友之言甚是。
人生在世,得遇知己,共度时光,实为一大幸事。
食菱虽小,亦足以寄托吾辈之情。
”自此,子安与吾常相邀食菱,于荷塘之畔,共度夏日。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子安与吾之情谊,愈发深厚。
今录子安食菱之事,以记吾辈之乐,亦以告后人,人生在世,当珍惜良友,共度美好时光。
(北人食菱记)翻译拼音:Beí rén shí líng jìBěi dì zhī mín, xìng hào shuǐ xiān. Xià zhì zhī hòu, hé huā shēng shǎng, líng jiǎo chéng shú. Bǐ shí, rén rén jiē xǐ shí líng, yǐ wéi xià rì zhī jiā yáo.Wǒ xiāng yǒu yī bèi běi rén, xìng wáng, zì zǐ ān. Zǐ ān xìng háo fàng,bù jū xiǎo jié. Měi zhì xià rì, bìng gòu líng wú shù, yǔ lín bāi gòngshí. Qí shí shí líng zhī fǎ, pō yì。
北人食菱古诗意思
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北人不识菱文言文翻译
北人不识菱文言文翻译北人不识菱文言文翻译北人食菱比喻强强辩别,护其短处。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人不识菱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北人食菱的文言文翻译
北人食菱的文言文翻译北人食菱的寓意是:本来不知道但是故意表现自己知道的意思。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北人食菱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北人食菱》原文及其寓意
《北人食菱》原文及其寓意《北人食菱》原文及其寓意上学期间,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及其寓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人食菱》原文及其寓意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生平:盈科从小聪慧,万历五年(1577)人县学为生员,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
万历二十年(1592)三月,与袁宏道同榜进士及第。
八月,授长洲(今江苏吴县)县令。
长洲属三吴,“赋税之重,甲于天下”,江盈科同情人民,常因催科不力而遭“长官詈骂”。
为缓解人民“京解诸役”之苦,置役田二千余亩以资役费。
任职六载,贤令名声远播。
万历二十六年(1598),先报吏部主事,旋因李应策劾奏江盈科“以征赋不及格”而改官大理寺正。
是年冬离京,奉命恤刑滇黔。
两年后升户部员外郎并主试四川。
三十二年七月,擢四川提学副使。
次年八月,病逝于四川。
后归葬桃源苏溪。
江盈科体察下情,兴利除弊,是一位难得的贤吏。
文言文:《北人食菱》原文译文
文言文:《北人食菱》原文译文《北人食菱》原文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北人:北方人。
识:知道。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席:酒席。
啖:吃。
并壳:连同皮壳。
或:有人。
曰:说。
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去:去除,去掉。
护:掩饰。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并:一起。
欲:想要。
以:用来。
答:回答。
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坐:因为,由于。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习题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习题北人食菱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人食菱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北人食菱》原文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1.北人:北方人。
2.识:知道。
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4.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席:酒席。
练习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 或()(2)其人自护其短短()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3 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 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 分)答案1、(1)或(有的人、有人)(2)短(短处、缺点)2、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释
古有云:“江南水乡,菱角满田。
”菱角,亦称水菱、菱实,乃菱属植物之果实,形如碧玉,味美可口,是我国传统的水生蔬菜之一。
然我国地域辽阔,南北饮食文化迥异,北方人食菱,实为一大奇观。
昔日,北方水乡亦不鲜见菱角,然自明清以来,随着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菱角逐渐退出了人们的餐桌。
至近代,菱角更是成为了南方人的专利。
而北方人食菱,实乃一特殊现象。
近日,有幸得见一篇北人食菱之文言文,遂将其翻译并释读如下:北人食菱,殊为奇异。
盖菱角生于水中,其味鲜美,可解渴、消暑、利水。
然北地多旱,水田稀少,菱角难觅。
北人食菱,盖因一时好奇,欲尝鲜味耳。
余曾问一北人:“何以食菱?”答曰:“江南菱角,名闻遐迩,余欲一尝其味,以饱眼福。
”余笑曰:“菱角生于水中,北地水田稀少,汝何从得之?”答曰:“余友在南,每年送余数斤,以解余之渴。
”北人食菱,虽少,然其乐趣不减。
一则可品味江南水乡之美味,二则可体会南北饮食文化之差异。
余尝见一北人,夏日午后,手捧菱角,坐在庭院之中,品茗赏月,悠然自得。
此情此景,令人心生羡慕。
然食菱亦非易事。
菱角生于水中,采撷不易。
北人食菱,多依赖南方亲友。
然菱角不耐久存,须新鲜食用。
故北人食菱,实为一奢侈之事。
余以为,北人食菱,既是一种饮食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江南水乡的美食,体现了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
在此,愿北人食菱之风,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南北饮食文化的魅力。
翻译如下:北方之人食菱,实为一大奇观。
菱角生于水中,其味鲜美,可解渴、消暑、利水。
然而北方多旱,水田稀少,菱角难以寻觅。
北方之人食菱,大概是出于一时好奇,想要品尝鲜美的味道。
我曾问一位北方人:“为何要吃菱角?”他回答说:“江南的菱角,闻名遐迩,我想尝一尝它的味道,以饱眼福。
”我笑着说:“菱角生于水中,北方水田稀少,你从何而来?”他回答说:“我的朋友在南方,每年都会送我几斤,以解我的渴。
”北方之人食菱,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的乐趣却并未减少。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赏析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赏析北人食菱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北人:北方人。
识:知道。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席:酒席。
啖[dàn]:吃。
并壳:连同皮壳。
或:有人。
曰:说。
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去:去除,去掉。
护:掩饰。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并:一起。
欲:想要。
以:用来。
答:回答。
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坐:因为,由于。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道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江盈科江盈科,字进之,号绿萝山人。
北人食菱的文言文及翻译
北地之人,食菱者鲜矣。
盖北地寒,菱生于水,而北地水少,故菱亦稀。
然近日有北人食菱者,其事亦奇,故为之记。
北人姓王,名子瞻,字和仲,蜀人也。
子瞻少游江南,见菱之盛,心悦之。
后归北地,虽不得见菱,然心向往之。
一日,子瞻偶得江南人,问之菱事。
江南人曰:“菱生于水中,叶似荷叶,茎似藕,花似莲花,实似葡萄,食之甘美,盖水之珍也。
”子瞻闻之,益思食菱。
适值江南一商贾至北地,携菱数十担,欲售于北人。
子瞻闻之,喜不自胜,遂往购之。
商贾见子瞻,曰:“此菱生于江南,水之深处,味甚美,北人未尝食,不知其味。
”子瞻曰:“吾闻江南菱美,欲一尝之,愿以重价购之。
”商贾笑而应曰:“君诚好菱,吾当以最优者奉送。
”子瞻得菱,归而烹之。
煮菱之法,先以清水洗净,去其泥沙,然后用滚水煮至半熟,捞出置冷水中,使其凉透。
再以姜、葱、酱油、醋、糖等调料,拌而食之。
子瞻食菱,味美不可言,真如江南人所说,甘美无比。
自是之后,子瞻每食必菱,且广为传播。
北地之人,渐知菱之美,亦纷纷效仿,食菱之风,遂盛于北地。
然江南菱之美,犹胜北地,北人虽效仿,终不能及。
菱之味,虽美,然生于水中,得水之精华,故食之有益于身。
古人云:“水者,百药之王也。
”菱得水之滋养,故其味美而益人。
北人食菱,虽非江南之美,然亦足以养身矣。
子瞻食菱之后,身体健康,精神焕发,人皆称羡。
或问子瞻:“食菱何以致此?”子瞻答曰:“食菱非独味美,亦因得水之精华,故能养生。
”人闻其言,皆信服之。
噫!菱虽生于水,而北人食之,亦能养身。
可见,世间之物,虽产于异域,然得之有道,亦能适己之用。
是故,君子不以地之远,而废其食;不以味之异,而舍其用。
此乃食之大道也。
翻译:北方的人们,很少吃菱角。
大概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菱角生长在水中,而北方水少,所以菱角也很稀少。
然而最近有北方人吃菱角的事情,这也算是一件奇事,所以我要记载下来。
北方有位姓王名叫子瞻的人,字和仲,是蜀地人。
子瞻年轻时游历江南,看到了菱角的繁盛,心里非常喜欢。
北人食菱原文及翻译
北人食菱原文及翻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北人食菱》翻译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北人食菱》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北人食菱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语音详解版】文言文详解100篇(20)北人食菱
【语音详解版】文言文详解100篇(20)北人食菱20、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dàn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 北人:北方人。
2.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3. 识:知道,认识。
4. 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 啖:吃。
苏轼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6. 并壳:连同皮壳。
7. 或:有人。
8. 去:去除,去掉。
9. 护:掩饰。
10.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欲:想要。
11. 以:用来。
12. 何:哪里。
13.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14. 坐:因为,由于。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拓展: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的话)”,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袒护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而不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练习题。
北人啖菱_文言文翻译
北人啖菱,未尝见水而先知其味。
问之,答曰:“尝之矣。
”问:“尝之何所?”曰:“尝之淮而南,吴而越也。
”问:“淮而南,吴而越,皆非北方也,何以知之?”答曰:“吾尝游于淮而南,吴而越之间,见彼处之人啖菱,皆知其味。
故归而问之,乃知菱生于水中,其味甘美,故知之。
”予曰:“此北人之所以知菱之味也。
然则北人之所以知菱之味者,非由口尝,而由耳闻也。
盖北地少水,菱生于水中,故北人未尝见水,而先闻其味。
是以北人啖菱,未尝见水而先知其味。
”或曰:“北人啖菱,未尝见水而先知其味,非独由耳闻也,抑且有故。
”问:“何故?”答曰:“菱生于水中,其味甘美,而北地多沙,水少而菱稀。
北人虽未尝见水,然闻菱之味,知其生于水中,故知其味。
”又曰:“北人啖菱,未尝见水而先知其味,非独由耳闻,抑且有心传。
”问:“何心传?”答曰:“北人久居北方,虽未尝见水,而心中常想水之美味。
故闻菱之味,即知其美,此心传也。
”嗟乎!北人啖菱,未尝见水而先知其味,非独由耳闻、心传,抑且有眼见。
盖北地虽少水,而时有雁南飞,带南方菱实至北,北人见之,知菱生于水中,故知其味。
予尝游于淮而南,吴而越之间,见彼处之人啖菱,皆知其味。
归而思之,北人啖菱,未尝见水而先知其味,此亦南北风土之异也。
故北人啖菱,未尝见水而先知其味,非独由耳闻、心传、眼见,抑且有地理之故。
译文:北方之人吃菱角,未曾见到水就已经知道了它的味道。
问他们原因,他们回答说:“我已经尝过了。
”问:“在哪里尝过的?”答道:“在淮河以南,吴国和越国的地方。
”问:“淮河以南,吴国和越国,都不在北方,怎么知道它的味道呢?”答道:“我曾经游历于淮河以南,吴国和越国之间,看到那里的人吃菱角,都知道它的味道。
所以回来询问,才知道菱角生长在水中,味道甜美,所以知道了它的味道。
”我说:“这就是北方之人知道菱角味道的原因。
然而北方之人知道菱角的味道,并非是通过口尝,而是通过耳闻。
因为北方地区水资源少,菱角生长在水中,所以北方之人未曾见到水,却先听到了它的味道。
自护其短译文及注释精选
自护其短译文及注释
《自护其短》是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江盈科,选自《雪涛小说·知无涯》。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护其短译文及注释精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自护其短:(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
后来到南方作官,有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
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
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哪里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
北人:北方人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仕:官,做官
啖:吃
或:有人
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去:去掉
欲:想
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此坐:因为
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而:表顺承
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辞夺理,结果更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和译文.doc
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和译文北人食菱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1.北人:北方人。
2.识:知道。
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4.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壳:连同皮壳。
8.或:有人。
9曰:说。
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护:掩饰。
13.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来。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转折,此指却20.坐:因为,由于。
2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
导读:文言文《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
1.北人食菱文言文
2.文言文《北人食菱》
3.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和译文
4.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5.北人食菱全文及译文
6.北人食菱原文与译文
7.北人食菱文言文及翻译
8.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
上文是关于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