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雪涛小说:《雪涛小说》为江盈科著。
江盈科为明代文学家,小品文造诣极深。
《雪涛小说》、《谈丛》、《谈言》、《闻纪》、《谐史》五种,传奇诙谐,信手而至,独抒性灵,横生妙趣;晚明末世,危机四伏,忧国忧民之情,亦明时形诸笔端。
作者: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渌萝。
桃源人。
其祖父伯玉、父亲风翎均“课于农”。
江盈科从小聪慧,明万历五年1577入县学为生员。
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
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
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1]1.仕于南方:在南方做官。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雪涛小说:《雪涛小说》为江盈科著。
江盈科为明代文学家,小品文造诣极深。
《雪涛小说》、《谈丛》、《谈言》、《闻纪》、《谐史》五种,传奇诙谐,信手而至,独抒性灵,横生妙趣;晚明末世,危机四伏,忧国忧民之情,亦明时形诸笔端。
作者: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渌萝。
桃源人。
其祖父伯玉、父亲风翎均“课于农”。
江盈科从小聪慧,明万历五年1577入县学为生员。
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自为诸生,名已隆隆起”。
但是,此后于万历十四年、十七年两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皆不第而归。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
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1]1.仕于南方:在南方做官。
《北人食菱》文言文实用5篇
《北人食菱》文言文实用5篇《北人食菱》文言文 1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北人食菱》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
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注释北人:北方人。
识:知道。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仕于:(仕途)在。
做官。
于,在。
*:酒*。
啖:吃。
并壳:连同皮壳。
或:有人。
曰:说。
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去:去除,去掉。
护:掩饰。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并:一起。
欲:想要。
以:用来。
答:回答。
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坐:因为,由于。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北人食菱》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3.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不要去掩盖自己的短处,应实事求是。
《北人食菱》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江盈科《北人食菱》原文译文道理
江盈科《北人食菱》原文|译文|道理《北人食菱》是明代人物江盈科的作品,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世界上的知识是无止境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文言文吧。
《北人食菱》原文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1.北人:北方人。
2.识:知道。
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4.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壳:连同皮壳。
8.或:有人。
9曰:说。
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护:掩饰。
13.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来。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转折,此指却20.坐:因为,由于。
2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土产
夫菱者,水草之珍也。
其出之地,北国所产,虽非江南之佳品,然亦别具风味,足为土产之佳话。
北地之菱,生于浅水之中,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
其叶青翠,其茎柔韧,其花似莲,其实若珠。
春来初发,夏日盛放,秋收其实,冬藏其根,四时更替,生机盎然。
北地之菱,其形各异,有圆有扁,有长有短。
圆者如盘,扁者如扇,长者如指,短者如珠。
其色有碧有青,有紫有白,斑斓多姿,美不胜收。
食菱之道,北人独有。
初食者,以清水洗净,置之盘中,其色碧绿,其形可爱,令人心旷神怡。
再食者,以姜蒜同煮,其香扑鼻,其味鲜美,令人食欲大开。
更食者,以醋盐拌之,其酸爽可口,其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北地之菱,其营养价值亦颇高。
菱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脾养胃等功效。
常食菱实,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北地食菱,不仅为北国土产之骄傲,亦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之瑰宝。
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赞颂其美。
如唐代诗人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云:“菱荷香满地,莲叶小舟归。
”宋代诗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云:“沙头酒肆临流水,菱叶船头系钓丝。
”皆以菱为题材,赞美其美。
北地之菱,虽非江南之佳品,然其独特风味,足以媲美。
北人食菱,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代代相传。
每当秋季,菱实丰收,北人便纷纷采摘,烹饪美食,共享天伦之乐。
总之,北地之菱,为我国土产之一绝。
其美,不仅在于其形,更在于其味。
食菱之道,北人独有,已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愿北地之菱,永葆生机,传颂千古。
古诗北人食菱翻译赏析
古诗北人食菱翻译赏析文言文《北人食菱》选自小学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并:连同2去:去除,去掉3欲:想要4坐:因为,由于5或:有的人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9北人:北方人10以:用来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12仕:(仕途)在……做官13啖:吃14并壳:连同皮壳15啖:食用,此可指吃16何:哪里17识:知道18答:回答19护:掩饰20短:缺点,短处21席:酒席【翻译】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鉴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北方食菱的译文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作者: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江盈科江盈科(1553—1605),字进之,号绿萝山人。
湖南桃源人,明万历二十年进士,先后历任长洲县令、大理寺正、户部员外郎、卒于四川提学副使任上。
是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的重要成员之一,诗文理论主张为文应抒发当时代个人的真性情,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法,极力赞成灵性说。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北人不识菱”是出自文言文短文《北人食菱》,选自明代江盈科所著《缘箩山人集》,其寓意是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一个北方人,没见过菱角。
到南方当官,被人宴请在席上吃菱角,连皮一起吃了。
有人告诉他说:“吃菱角要去皮啊。
”这人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无知,就扯谎说:“我知道啊,不过菱角壳是清热解毒的,吃了有好处。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啊,就有人问:“原来您懂得这么多,在北方也有菱角吗?”他顺口答道:“山前山后,多的是这玩意儿呢”。
菱角是水产而非山货,这就是强行要面子,不懂装懂,反为人笑。
这是个小故事,充满了讽刺意味。
而讽刺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我们想一下,是不是生活中充满了这些小场景?这个小故事因而颇具代表性。
大度的人一笑了之,有些人却无地自容。
其实有句话说得好,面子是自己凑上去丢的。
不知道就老老实实说不知道,只要不是普通生活常识,像这种地域知识不知道一点都不奇怪,也不会有人取笑。
为了面子撒谎,其结果就是需要更多的细节去填充这个谎言。
这个北人,就是败在后续的扯淡反而证明了前面自说自话的荒谬,为人取笑。
其实我们笑他,并非因为他不识菱角,而是因为他强行挽尊失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当然了,这是大道理。
假设北人稳重一些,在说菱角壳清热解毒化解尴尬,成功忽悠住别人之后,对接下来的问题含糊其辞,或者扯些更符合生活逻辑的谎——我吃过,但是不知道是哪里产的。
这个面子就成功护住了,也成功地唬退了质疑者。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那些历史上记载的急智小故事,不都是这样嘛。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分句
北国之人,性嗜水鲜。
秋月之初,菱角之季。
彼水之滨,菱叶披披,菱花映映。
采之者,络绎不绝,载归而去。
北人见此佳蔬,无不垂涎。
选其鲜者,剥其皮,去其蒂。
剖而食之,甘美异常。
于是,众人竞相效仿,以为至味。
分句翻译如下:北国之人,性嗜水鲜。
—北方之人,习性喜爱水生食物。
秋月之初,菱角之季。
—秋天的初月,正是菱角成熟的季节。
彼水之滨,菱叶披披,菱花映映。
—那些水边的地带,菱叶层层叠叠,菱花鲜艳闪烁。
采之者,络绎不绝,载归而去。
—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带着菱角回家。
北人见此佳蔬,无不垂涎。
—北方的人们看到这美味的蔬菜,没有一个不垂涎欲滴。
选其鲜者,剥其皮,去其蒂。
—选择那些鲜美的菱角,剥去它的皮,去掉它的蒂。
剖而食之,甘美异常。
—剖开来吃,味道异常甜美。
于是,众人竞相效仿,以为至味。
—于是,大家纷纷效仿,认为这是最美味的食物。
北地虽寒,而此菱角,亦能养人。
北人食之,不惟解渴,且能补虚。
故每至秋月,菱角上市,北人皆争购而食之。
分句翻译如下:北地虽寒,而此菱角,亦能养人。
—虽然北方寒冷,但这菱角也能滋养人。
北人食之,不惟解渴,且能补虚。
—北方的人们吃它,不仅能解渴,还能补充体虚。
故每至秋月,菱角上市,北人皆争购而食之。
—因此,每到秋天,菱角上市的时候,北方的人们都争相购买并食用。
菱角之味,清而不腻,鲜而不腥。
食之,令人心旷神怡,体健精神。
故北人视菱角为秋日之宝,常食之,以养其身。
分句翻译如下:菱角之味,清而不腻,鲜而不腥。
—菱角的滋味,清淡而不油腻,新鲜而不腥臭。
食之,令人心旷神怡,体健精神。
—吃了它,让人心情愉悦,身体健壮,精神焕发。
故北人视菱角为秋日之宝,常食之,以养其身。
—因此,北方的人们把菱角视为秋天的宝贝,经常食用,以此来滋养身体。
昔者,有北人常食菱角,年过古稀,犹健步如飞。
人问其故,答曰:“吾常食菱角,故身体强健。
”此言非虚,菱角之益,诚不可没。
分句翻译如下:昔者,有北人常食菱角,年过古稀,犹健步如飞。
北人食菱的文言文及翻译
北地之人,食菱者鲜矣。
盖北地寒,菱生于水,而北地水少,故菱亦稀。
然近日有北人食菱者,其事亦奇,故为之记。
北人姓王,名子瞻,字和仲,蜀人也。
子瞻少游江南,见菱之盛,心悦之。
后归北地,虽不得见菱,然心向往之。
一日,子瞻偶得江南人,问之菱事。
江南人曰:“菱生于水中,叶似荷叶,茎似藕,花似莲花,实似葡萄,食之甘美,盖水之珍也。
”子瞻闻之,益思食菱。
适值江南一商贾至北地,携菱数十担,欲售于北人。
子瞻闻之,喜不自胜,遂往购之。
商贾见子瞻,曰:“此菱生于江南,水之深处,味甚美,北人未尝食,不知其味。
”子瞻曰:“吾闻江南菱美,欲一尝之,愿以重价购之。
”商贾笑而应曰:“君诚好菱,吾当以最优者奉送。
”子瞻得菱,归而烹之。
煮菱之法,先以清水洗净,去其泥沙,然后用滚水煮至半熟,捞出置冷水中,使其凉透。
再以姜、葱、酱油、醋、糖等调料,拌而食之。
子瞻食菱,味美不可言,真如江南人所说,甘美无比。
自是之后,子瞻每食必菱,且广为传播。
北地之人,渐知菱之美,亦纷纷效仿,食菱之风,遂盛于北地。
然江南菱之美,犹胜北地,北人虽效仿,终不能及。
菱之味,虽美,然生于水中,得水之精华,故食之有益于身。
古人云:“水者,百药之王也。
”菱得水之滋养,故其味美而益人。
北人食菱,虽非江南之美,然亦足以养身矣。
子瞻食菱之后,身体健康,精神焕发,人皆称羡。
或问子瞻:“食菱何以致此?”子瞻答曰:“食菱非独味美,亦因得水之精华,故能养生。
”人闻其言,皆信服之。
噫!菱虽生于水,而北人食之,亦能养身。
可见,世间之物,虽产于异域,然得之有道,亦能适己之用。
是故,君子不以地之远,而废其食;不以味之异,而舍其用。
此乃食之大道也。
翻译:北方的人们,很少吃菱角。
大概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菱角生长在水中,而北方水少,所以菱角也很稀少。
然而最近有北方人吃菱角的事情,这也算是一件奇事,所以我要记载下来。
北方有位姓王名叫子瞻的人,字和仲,是蜀地人。
子瞻年轻时游历江南,看到了菱角的繁盛,心里非常喜欢。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有的人、有人)(2)其人自护其短短(短处、缺点)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
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当做知道的东西。
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
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北人食菱》告诉我们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1.北人:北方人。
2.识:知道。
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4.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壳:连同皮壳。
8.或:有人。
9.曰:说。
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护:掩饰。
13.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来。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转折,此指却20.坐:因为,由于。
2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北人食菱原文及翻译
北人食菱原文及翻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北人食菱》翻译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北人食菱》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北人食菱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自护其短译文及注释精选
自护其短译文及注释
《自护其短》是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江盈科,选自《雪涛小说·知无涯》。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护其短译文及注释精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自护其短:(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
后来到南方作官,有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
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
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哪里没有呢?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
北人:北方人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仕:官,做官
啖:吃
或:有人
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
去:去掉
欲:想
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
此坐:因为
强:竭力、勉强、勉力、硬要
而:表顺承
寓意:这个故事是说一些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强辞夺理,结果更被人取笑和看不起。
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北人食菱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北人食菱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1.北人:北方人。
2.识:知道。
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4.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壳:连同皮壳。
8.或:有人。
9曰:说。
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护:掩饰。
13.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14.并:一起。
15.欲:想要。
16.以:用来。
17.答:回答。
18.何:哪里。
19.而:表示转折,此指却20.坐:因为,由于。
2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有的人、有人)(2)其人自护其短短(短处、缺点)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
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当做知道的东西。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有的人、有人)(2)其人自护其短短(短处、缺点)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
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当做知道的东西。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北人食菱是一篇富有寓意的文言文,下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翻译和解读。
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翻译:有个北方人,生来就没见过菱角。
他在南方做官。
有一次在宴席上吃菱角,他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
”这个北方人却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清热。
”提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接下来,我们对这篇文言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这个北方人的行为和言辞充满了矛盾和可笑之处。
首先,他不知道吃菱角要去壳,这显示出他对南方的物产缺乏了解。
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时,他不仅没有虚心接受,反而还强词夺理,试图掩盖自己的无知。
他所谓的“连壳吃菱角是为了清热”的理由,完全是无稽之谈,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编造的借口。
而他对于北方是否有菱角的回答,更是暴露了他的无知和自负。
他不假思索地说北方到处都有菱角,却没有考虑到菱角是南方的特产,北方的气候和环境并不适合菱角的生长。
这种盲目自大、不懂装懂的态度,让他在众人面前出尽了洋相。
这篇文言文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讽刺了那些明明无知却不肯承认,还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掩饰缺点的人。
它告诫我们,要有虚心求教的态度,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和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有些人因为面子问题,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还固执地坚持错误的观点。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让自己失去学习和改进的机会,还可能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错误,积极向他人请教,那么我们就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这篇文言文也提醒我们要对事物有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人食菱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
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
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