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
北人食菱短文阅读及答案
北人食菱——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北人:北方人。
2.识:知道。
3.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4.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5.席:酒席。
6.啖:吃。
7.并壳:连同皮壳。
8.或:有人。
9曰:说。
10.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11.去:去除,去掉。
12.护:掩饰。
1.“北人”吃菱角时“并壳入口”的原因是什么?( D )A.想清热解毒B.想换个吃法C.喜欢这样吃D.不认识菱角2.“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这个语句中的“坐”最可能是什么意思?(A)A.因为B.坐下C.当作 D.座位3.我们可以从这篇文言文中获得哪些启示?(C)①做人要善于变通,巧妙应对。
②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人人都有缺点,不必为了掩饰缺点而强行辩解。
④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强不知以为知,否则会贻笑大方。
A. 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我想要清热解毒。
5.假如你是那位“北人”,在有人提醒自己吃菱角的方法错了时,你会怎么说?请联系文本信息,展开想象,把当时你会说的话写下来。
哎呀,真是出丑了。
我是北方人,不认识菱角这种食物,还以为连壳一起吃呢。
多谢这位兄台的指点。
还请各位跟我介绍一下菱角吧!。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篇一」夏天,菱在湖中开着洁白的小花。
三角形的叶片一簇簇浮在水上,染绿了湖面。
菱有很大很大的须根,深深扎进泥里,吸取营养。
无需照料,它们依靠自己顽强地生存、成长,自由自在地开花结果。
菱的果实,长着尖尖的角儿,有坚硬的外壳。
果实的肉,又白又嫩,脆生生、水汪汪的,清香可口。
采菱季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撑出一个个月儿形的梭子船,一边采食到处都是的菱果,一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荡漾,真像一幅又热闹又美丽的水乡风情画。
1. 填空。
本文除了写菱的叶,还写了菱的和。
2. 三角形的叶片一簇簇浮在水面,染绿了湖面。
从“一簇簇”我们可以读出,“染绿了湖面”说明。
3. 想一想,为什么说采菱季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再写下来。
参考答案:1.小花须根果实2.菱叶长得多密3.提示:语句通顺即可。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篇二」16.菱草象征纯洁真挚/深挚坚贞的爱情。
第①段写“有人叫它爱情草”;第②段徐志军因有了女朋友而写《菱草》;第④段写“我”跟妻子讲菱草与妻子的回应;第⑥段徐志军的女朋友“深情”地介绍菱草;第⑦段“我”观赏菱草时的心情;第⑩段由菱草联想到徐志军关于爱情的《菱草》“菱草”贯穿全文,象征意义十分明确。
【评分说明:象征意义2分,分析满3处2分,共4分。
“友情”分析正确给3分】17.①特点:秀气/纤柔/美丽、翠绿、香味袭人。
②手法:比喻、拟人。
(描写菱草的段落为①⑥⑦⑩段。
第⑦段详写,“草尖闪着金属一样的光亮”——比喻;“草味含着幽情,扑人抓心”——拟人。
)【评分说明:三个特点共3分,手法2分,共5分;特点可从“形”“色”“味”“神”方面分析,3点3分;“神”可答“坚贞”“坚强”“亘久不变”等都可】18.本文主要讴歌了人世间美好深挚的情感。
第一种情感是纯洁坚贞的爱情。
徐志军通过写诗《菱草》表达对爱情的热切守护;他的女朋友在他死后多年依旧单身,“眼角爬着忧伤的皱纹”,体现出她对爱情的坚守;“我”向妻子讲述菱草的故事,妻子多情地回应“我懂的”。
(现代文阅读题)《北人食菱》阅读附答案
《北人食菱》阅读附答案现代文阅读题
阅读文言文《北人食菱》,回答后面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因为)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文中划线词:
仕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
强______________
2.翻译: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当官;有人;却;硬是
2.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啊。
3.他这样不懂装懂很不好,我们一方面要发奋学习,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要大胆承认自己在许多领域是无知的。
否则必然会贻笑大方。
(意对即可)。
北人食菱翻译及道理分析(参考)
北人食菱翻译及道理分析北人食菱翻译及道理分析北人食菱意思:比喻强强辩别,护其短处。
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3 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答案
20XX年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答案北人食菱文言文出自江盈科《雪涛小说》,寓意本来不知道但是故意表现自己知道的意思。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材料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①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 坐:因为。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题目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 或()(2)其人自护其短短()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3 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 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 分)《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答案1、(1)或(有的人、有人)(2)短(短处、缺点)2、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4、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
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北人食菱》文言文参考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
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文言文及翻译
北人食菱文言文及翻译北人食菱文言文及翻译《北人食菱》是明代人物江盈科的作品,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世界上的知识是无止境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北人食菱》全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人食菱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北人:北方人。
识:知道。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席:酒席。
啖:吃。
并壳:连同皮壳。
或:有人。
曰:说。
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去:去除,去掉。
护:掩饰。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并:一起。
欲:想要。
以:用来。
答:回答。
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坐:因为,由于。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土产
夫菱者,水草之珍也。
其出之地,北国所产,虽非江南之佳品,然亦别具风味,足为土产之佳话。
北地之菱,生于浅水之中,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
其叶青翠,其茎柔韧,其花似莲,其实若珠。
春来初发,夏日盛放,秋收其实,冬藏其根,四时更替,生机盎然。
北地之菱,其形各异,有圆有扁,有长有短。
圆者如盘,扁者如扇,长者如指,短者如珠。
其色有碧有青,有紫有白,斑斓多姿,美不胜收。
食菱之道,北人独有。
初食者,以清水洗净,置之盘中,其色碧绿,其形可爱,令人心旷神怡。
再食者,以姜蒜同煮,其香扑鼻,其味鲜美,令人食欲大开。
更食者,以醋盐拌之,其酸爽可口,其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北地之菱,其营养价值亦颇高。
菱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脾养胃等功效。
常食菱实,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北地食菱,不仅为北国土产之骄傲,亦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之瑰宝。
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赞颂其美。
如唐代诗人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云:“菱荷香满地,莲叶小舟归。
”宋代诗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云:“沙头酒肆临流水,菱叶船头系钓丝。
”皆以菱为题材,赞美其美。
北地之菱,虽非江南之佳品,然其独特风味,足以媲美。
北人食菱,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代代相传。
每当秋季,菱实丰收,北人便纷纷采摘,烹饪美食,共享天伦之乐。
总之,北地之菱,为我国土产之一绝。
其美,不仅在于其形,更在于其味。
食菱之道,北人独有,已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愿北地之菱,永葆生机,传颂千古。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启示
《北人食菱》原文翻译及启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该篇文言文的赏析及解释,欢迎阅读!北人食菱明代:江盈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注释北人:北方人。
识:知道。
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煮着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仕于:(仕途)在……做官。
于,在。
席:酒席。
啖:吃。
并壳:连同皮壳。
或:有人。
曰:说。
食:食用,在这里可以指吃。
去:去除,去掉。
护:掩饰。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并:一起。
欲:想要。
以:用来。
答:回答。
何:哪里。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坐:因为,由于。
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界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个人的学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释
古有云:“江南水乡,菱角满田。
”菱角,亦称水菱、菱实,乃菱属植物之果实,形如碧玉,味美可口,是我国传统的水生蔬菜之一。
然我国地域辽阔,南北饮食文化迥异,北方人食菱,实为一大奇观。
昔日,北方水乡亦不鲜见菱角,然自明清以来,随着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菱角逐渐退出了人们的餐桌。
至近代,菱角更是成为了南方人的专利。
而北方人食菱,实乃一特殊现象。
近日,有幸得见一篇北人食菱之文言文,遂将其翻译并释读如下:北人食菱,殊为奇异。
盖菱角生于水中,其味鲜美,可解渴、消暑、利水。
然北地多旱,水田稀少,菱角难觅。
北人食菱,盖因一时好奇,欲尝鲜味耳。
余曾问一北人:“何以食菱?”答曰:“江南菱角,名闻遐迩,余欲一尝其味,以饱眼福。
”余笑曰:“菱角生于水中,北地水田稀少,汝何从得之?”答曰:“余友在南,每年送余数斤,以解余之渴。
”北人食菱,虽少,然其乐趣不减。
一则可品味江南水乡之美味,二则可体会南北饮食文化之差异。
余尝见一北人,夏日午后,手捧菱角,坐在庭院之中,品茗赏月,悠然自得。
此情此景,令人心生羡慕。
然食菱亦非易事。
菱角生于水中,采撷不易。
北人食菱,多依赖南方亲友。
然菱角不耐久存,须新鲜食用。
故北人食菱,实为一奢侈之事。
余以为,北人食菱,既是一种饮食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他们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了江南水乡的美食,体现了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
在此,愿北人食菱之风,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南北饮食文化的魅力。
翻译如下:北方之人食菱,实为一大奇观。
菱角生于水中,其味鲜美,可解渴、消暑、利水。
然而北方多旱,水田稀少,菱角难以寻觅。
北方之人食菱,大概是出于一时好奇,想要品尝鲜美的味道。
我曾问一位北方人:“为何要吃菱角?”他回答说:“江南的菱角,闻名遐迩,我想尝一尝它的味道,以饱眼福。
”我笑着说:“菱角生于水中,北方水田稀少,你从何而来?”他回答说:“我的朋友在南方,每年都会送我几斤,以解我的渴。
”北方之人食菱,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的乐趣却并未减少。
北人食菱文言文翻译分句
北国之人,性嗜水鲜。
秋月之初,菱角之季。
彼水之滨,菱叶披披,菱花映映。
采之者,络绎不绝,载归而去。
北人见此佳蔬,无不垂涎。
选其鲜者,剥其皮,去其蒂。
剖而食之,甘美异常。
于是,众人竞相效仿,以为至味。
分句翻译如下:北国之人,性嗜水鲜。
—北方之人,习性喜爱水生食物。
秋月之初,菱角之季。
—秋天的初月,正是菱角成熟的季节。
彼水之滨,菱叶披披,菱花映映。
—那些水边的地带,菱叶层层叠叠,菱花鲜艳闪烁。
采之者,络绎不绝,载归而去。
—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带着菱角回家。
北人见此佳蔬,无不垂涎。
—北方的人们看到这美味的蔬菜,没有一个不垂涎欲滴。
选其鲜者,剥其皮,去其蒂。
—选择那些鲜美的菱角,剥去它的皮,去掉它的蒂。
剖而食之,甘美异常。
—剖开来吃,味道异常甜美。
于是,众人竞相效仿,以为至味。
—于是,大家纷纷效仿,认为这是最美味的食物。
北地虽寒,而此菱角,亦能养人。
北人食之,不惟解渴,且能补虚。
故每至秋月,菱角上市,北人皆争购而食之。
分句翻译如下:北地虽寒,而此菱角,亦能养人。
—虽然北方寒冷,但这菱角也能滋养人。
北人食之,不惟解渴,且能补虚。
—北方的人们吃它,不仅能解渴,还能补充体虚。
故每至秋月,菱角上市,北人皆争购而食之。
—因此,每到秋天,菱角上市的时候,北方的人们都争相购买并食用。
菱角之味,清而不腻,鲜而不腥。
食之,令人心旷神怡,体健精神。
故北人视菱角为秋日之宝,常食之,以养其身。
分句翻译如下:菱角之味,清而不腻,鲜而不腥。
—菱角的滋味,清淡而不油腻,新鲜而不腥臭。
食之,令人心旷神怡,体健精神。
—吃了它,让人心情愉悦,身体健壮,精神焕发。
故北人视菱角为秋日之宝,常食之,以养其身。
—因此,北方的人们把菱角视为秋天的宝贝,经常食用,以此来滋养身体。
昔者,有北人常食菱角,年过古稀,犹健步如飞。
人问其故,答曰:“吾常食菱角,故身体强健。
”此言非虚,菱角之益,诚不可没。
分句翻译如下:昔者,有北人常食菱角,年过古稀,犹健步如飞。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道理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文言文翻译注释及道理1、文言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2、翻译有个从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
在南方做官,在酒席上吃菱角,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
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
”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问的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上,哪里没有呢?”菱角明明是生长在水中的,那个北方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菱角。
3、注释(1)北人:北方人(2)菱:即菱角,水生植物的果实,鲜嫩时可作水果吃。
(3)仕(于):(在)官,做官(4)啖(dàn):吃(5)并壳:连同壳(6)或:有的人(7)短:缺点,这里指自己的无知(8)去:去掉(9)欲:想(10)夫(fú):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提示下文(11)此坐:这是因为(12)强:硬要(13)而:却(14)席:酒席(15)坐:因为,由于(16)以:用来(17)其:这4、道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寓意: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不懂的.东西,要实事求是,虚心向人请教,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得到真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有的时候只有诚实,虚心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别人的批评,才是真正的聪明!。
北人食菱的文言文及翻译
北地之人,食菱者鲜矣。
盖北地寒,菱生于水,而北地水少,故菱亦稀。
然近日有北人食菱者,其事亦奇,故为之记。
北人姓王,名子瞻,字和仲,蜀人也。
子瞻少游江南,见菱之盛,心悦之。
后归北地,虽不得见菱,然心向往之。
一日,子瞻偶得江南人,问之菱事。
江南人曰:“菱生于水中,叶似荷叶,茎似藕,花似莲花,实似葡萄,食之甘美,盖水之珍也。
”子瞻闻之,益思食菱。
适值江南一商贾至北地,携菱数十担,欲售于北人。
子瞻闻之,喜不自胜,遂往购之。
商贾见子瞻,曰:“此菱生于江南,水之深处,味甚美,北人未尝食,不知其味。
”子瞻曰:“吾闻江南菱美,欲一尝之,愿以重价购之。
”商贾笑而应曰:“君诚好菱,吾当以最优者奉送。
”子瞻得菱,归而烹之。
煮菱之法,先以清水洗净,去其泥沙,然后用滚水煮至半熟,捞出置冷水中,使其凉透。
再以姜、葱、酱油、醋、糖等调料,拌而食之。
子瞻食菱,味美不可言,真如江南人所说,甘美无比。
自是之后,子瞻每食必菱,且广为传播。
北地之人,渐知菱之美,亦纷纷效仿,食菱之风,遂盛于北地。
然江南菱之美,犹胜北地,北人虽效仿,终不能及。
菱之味,虽美,然生于水中,得水之精华,故食之有益于身。
古人云:“水者,百药之王也。
”菱得水之滋养,故其味美而益人。
北人食菱,虽非江南之美,然亦足以养身矣。
子瞻食菱之后,身体健康,精神焕发,人皆称羡。
或问子瞻:“食菱何以致此?”子瞻答曰:“食菱非独味美,亦因得水之精华,故能养生。
”人闻其言,皆信服之。
噫!菱虽生于水,而北人食之,亦能养身。
可见,世间之物,虽产于异域,然得之有道,亦能适己之用。
是故,君子不以地之远,而废其食;不以味之异,而舍其用。
此乃食之大道也。
翻译:北方的人们,很少吃菱角。
大概是因为北方气候寒冷,菱角生长在水中,而北方水少,所以菱角也很稀少。
然而最近有北方人吃菱角的事情,这也算是一件奇事,所以我要记载下来。
北方有位姓王名叫子瞻的人,字和仲,是蜀地人。
子瞻年轻时游历江南,看到了菱角的繁盛,心里非常喜欢。
北人食菱原文及翻译
北人食菱原文及翻译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北人食菱》翻译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北人食菱》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北人食菱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附答案及翻译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有的人、有人)(2)其人自护其短短(短处、缺点)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
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当做知道的东西。
《北人食菱》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人食菱》阅读练习及答案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有的人、有人)(2)其人自护其短短(短处、缺点)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3分)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分)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
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当做知道的东西。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北人食菱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北人食菱》,回答后面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因为)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文中划线词:
仕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__ 强______________
2.翻译: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当官;有人;却;硬是
2.连壳一起吃,是想用来清热啊。
3.他这样不懂装懂很不好,我们一方面要发奋学习,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要大胆承认自己在许多领域是无知的。
否则必然会贻笑大方。
(意对即可)。
北人食菱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
北人食菱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这则小故事不仅在情节构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实,更在于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极具普遍性与代表性。
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
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导语:《北人食菱》是小学生必读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人食菱文言文及译文,欢迎参考!文言文《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1.并:连同。
2.去:去除,去掉。
3.欲:想要。
4.坐:因为,由于。
5.或:有的人。
6.而:表转折,此指却7.曰:说。
8.菱:俗称菱角,形状像牛头,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
果实有硬壳。
9.北人:北方人。
10.以:用来。
11.强(qiǎng):本文中指“勉强”。
12.仕:(仕途)在……做官。
13.啖:吃。
14.并壳:连同皮壳。
15.啖:食用,此可指吃。
16.何:哪里。
17.识:知道。
18.答:回答。
19.护:掩饰。
20.短:缺点,短处。
21.席:酒席。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北人食菱的道理1.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比喻护其短处,强词夺理。
2.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
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寓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就会闹出笑话,被人耻笑。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北人食
菱》附答案及翻译(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 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
或(有的人、有人)
(2)其人自护其短短(短处、缺点)
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3 分)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 分)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 分)
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
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东西当做知道的东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