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1种子教案3

合集下载

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种子》教案

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种子》教案

《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兜、俊”5个生字,会写“掺、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点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种子实物。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它们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种子》。

(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互动交流:课文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①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汇报:一是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

如: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

二是我的喜爱之情。

如:“我心里一动”“充满温暖”“小心翼翼”等词句。

②注意引导学生读相关的语句,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3.识记生字,理解字词。

出示词语“荚皮、角柄、毕竟、素雅、羞涩、惭愧、凝望、小心翼翼、落落大方、虔诚、温暖、俊秀、害羞”,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如“掺、惭”等。

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

(用//分段)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朗读。

3.在没读懂的地方做标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很少,“我”却被感动了,心里充满了温暖?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边读边画出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以及我被感动的句子。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s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s

(二)布置一次收集树种的活动,让学生把 也是写作方法的指导。同时培
采集树种的经过写下来,适当运用抓住人物外 养学生思维的深入性,增强其 思维品质。
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
点的写作方法。
四、推荐阅读
《语文同步读本》(四年级下册)中的《红 玫瑰》和《小铁球》。
五、板书设计
布置收集树种的活动,既 丰富学生生活,又为学生提供 一次好的练笔机会。
亲是怎样呼唤孩子的?
创设情境引读:夕阳就要西下,却不见
了孩子的踪影,母亲急切地呼唤着。
海水正在涨潮,母亲近乎绝望地呼唤
3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母亲的呼唤
着。
潮来潮去,波浪滔天,母亲声嘶力竭地
呼唤着。
(5)这急切的、近乎绝望的、声嘶力竭
的呼唤,都可以化为一个字,什么?
(6)一声声呼唤,流露出的是对孩子深
(二)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更给了我们
无私的关爱。生活中的母亲或许并不完美,
在《懂你》的乐曲声中,
但那声声的呼唤是母爱的流露,是我们最甜 回味“母亲的呼唤”所包含
蜜的体验。希望我们能用心去体会这份爱, 的深深母爱,教育学生学会
珍惜这份爱,用爱去学会理解,用爱去学会 理解,学会感恩,学会爱。
感恩。
(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二 播放歌曲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赞美母爱的名言、诗句。
课时安排:
2 课时
1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母亲的呼唤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本环节抓住“母亲”这
(一)曾有人说,我们的嘴唇所能发出 一词眼,使学生对母爱产生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3o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3o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 5 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 8 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三)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

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一)板题,读题。

(二)复习生词。

(三)自由朗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画出描写种子的语句。

(展示课件第三屏)(1)交流。

(2)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二)学习第 2—8 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女孩交的树种句子。

(1)指名说。

(展示课件第四屏)(2)再读句子,与大家交来的种子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展示课件第五屏)2.小女孩交来的树种粒粒饱满,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那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交来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 2—8 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展示课件第六屏)、神态(展示课件第七屏)、语言(展示课件第八屏)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并简单写写批注。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种子》教案1第一课时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种子》教案1第一课时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种子》教案1第一课时
种子: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内容简析】
本课通过写小女孩儿捡树种、交树种的事,表现了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体会和学习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体会小女孩儿是怎样捡树种、交树种的,学习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好品质,学习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漏字,不错字,读通顺。

并用序号标出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范读课文(可播放录音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预习课文,用横线、波浪线、括号等符号画出描写小女孩儿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不懂的语句旁打“?”。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3k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3k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二)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交流体会。

(三)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激趣导入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2.通过游戏巩固生字、词。

3.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出来。

(1)学生读,老师相机把句子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种子》教案 语文S版(2021年整理)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种子》教案 语文S版(2021年整理)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种子》教案语文S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种子》教案语文S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种子》教案语文S版的全部内容。

种子教学要求:1。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二、谈话引入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y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y
2.
议一议:4~7
自然段讲了鲸的什么?是
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的?运用了哪些说明
方法? 3. 学生先在组内讨论,再指名回答,回答 不全面的其他组员补充回答。 ( 展示课件第六 屏,步骤一,步骤二) (板书:生活习性 吃食 呼吸 睡觉 生长 特点 打比方) 五、观看画面,朗读课文 1. 学生观看鲸的资料片。 (展示课件第
(二)布置一次收集树种的活动, 让学生把 也是写作方法的指导。同时培 采集树种的经过写下来,适当运用抓住人物外 养学生思维的深入性,增强其 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 点的写作方法。 思维品质。 布置收集树种的活动,既 丰富学生生活,又为学生提供 一次好的练笔机会。
四、推荐阅读
《语文同步读本》 ( 四年级下册)中的《红 玫瑰》和《小铁球》 。
重点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讲什 总结出说明方法,突破教学重 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读懂的?作者使用了 点,教师授之以法,为学生的后 哪些说明方法,你能用三个字概括出来吗? (板书:非常大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齐 续学习做了铺垫。
读第一自然段。
3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6 鲸
(三)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介绍 搜集到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再加 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 力。
(一)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对鲸的了
解。 (二)这一课介绍了哪些有关鲸的知识 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 二、两次读文,初谈感悟 (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 音;借助字典或词典理解不同的词语。检查生 字的读音,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和难写的字。 (展示课件第五屏) (二) 再读课文, 让学生想想读懂了什么, 边读边把自己的感悟记在书上。 (三) 汇报交流: 把你读懂的内容讲一讲。 三、引导点拨,总结学法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3g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种子教案(教学设计)3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1 种子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的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放。

同时结合文本特点,借助其语言形式,关注情感,重视感悟,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1.认识“槐、掺、涩、兜、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8个字,掌握“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2.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小女孩交的树种少,“我”却很感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1. 生词卡片2.实物投影3.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一)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二)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交流体会。

(三)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

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激趣导入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2.通过游戏巩固生字、词。

3.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出来。

(1)学生读,老师相机把句子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俊”等4个生字,会写“掺、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9个字,掌握“搀杂、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体会小女孩是怎样交树种的、她交树种是什么样的、她是怎样捡树种的,学习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
1.让学生查阅洋槐树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揭示课题
1.你见过洋槐树吗?你知道洋槐树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吗?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这就是洋槐树。

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可作行道树,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食,为清凉性收敛止血药;槐花可作黄色染料;槐实能止血、降压,根皮、枝叶药用,治疮毒;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槐角的外果皮可提馅糖等;木材供建筑或制农具和家具用;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花蕾与花含芸香苷、甾醇,果实含刺槐素、槲皮素等多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种子》,讲述是一个小女孩交树种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
是怎么学会生字和新词的?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①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②认读词语“荚皮、角柄、毕竟、素雅、羞涩、惭愧、凝望、小心翼翼、落落大方、虔诚、温暖、俊秀、害羞”。

③重点理解“惭愧、凝望、小心翼翼、虔诚”,让学生用“小心翼翼”说话。

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

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课文的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①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评价中促进朗读。

②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个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我被小女孩的虔诚的童心感染了,表达了作者的对小女孩的喜爱。

③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统一和精确的答案。

2.互动交流:课文的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①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汇报:一是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

如,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

二是我的喜爱之情。

如,“我心里一动”“充满温暖”“小心翼翼”等词句。

②注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对话。

③注意引导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四、置留问题,课堂练习
1.课文究竟是怎么写出小女孩的品格和我的感动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2.出示练习
(1)书写课后的生字。

(2)抄写词语。

(3)用“虽然……但是……”说话。

(4)根据课文填空
她从蔸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后()着那小葫芦,()地往外抖。

我()了全班同学,发现几十双眼睛都在()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以游戏的形式认读生字。

2.学习并积累词语,随机用词造句。

二、研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种子》这篇课文,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感动的是什么?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下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和我心里感动的句子。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

以学生自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不要求统一的说法,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点拨引导,以下过程是教学的预测,不是教学的程序,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灵活把握重点,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

(1)交流、体会小女孩的品质。

通过学习,你认为那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①她是个朴素而又羞涩的小女孩
这时,走上来一个小女孩。

她穿着一身素雅的秋装,显得落落大方,又略带着羞涩。

小女孩儿走的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

点拨:
①她为什么带着羞涩?此时她可能想什么?
②她“冲我抿嘴一笑”此时又在想什么?
③谁能把小女孩这样的心里读出来?
“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

”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

点拨:
①“刷”一词,写出了小女孩怎样的心里变化?
②她惭愧的是什么?
③谁能把小女孩的心里读出来?
她是个谨慎而又认真的小女孩。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嘴,小心翼翼地往外抖。

一颗,两颗,三颗……
点拨:
①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掏出”、“展平”、“凝望”、“抖”。

②重点理解“凝望”,“小心翼翼”含义。

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小女孩什么心态?
③比较句子:
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嘴,小心翼翼地往外抖
然后注视着那小葫芦嘴,使劲地往外抖
④指名学生,读出小女孩的心态。

她是个诚实而又纯朴的小女孩。

“就这么一点儿。

”她摇晃一下小葫芦,抬起头来。

我们的目光正好相遇。

我笑着点点头。

她害羞地一笑。

轻轻地掠一下额前乌黑的短发,那这小葫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点拨:
①“摇晃”和“掠一下”写出了小女孩什么心态?
②假如你看到小女孩的情景会怎么想?
③指名学生读出小女孩的心态。

(2)通过刚才的交流,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最敬佩她什么品质?请你用下面句式来回答。

我最敬佩她的___________品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细致的手法描写了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认真、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那么再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小女孩的那些方面特点写出来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4)小结。

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是值得我学习,以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注意运用。

(5)交流、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小女孩的品质是可贵的,小女孩的这种品质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作者,那么作者感动的是什么?
小女孩的认真,使作者感动。

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心里一动。

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点拨:“不由心里一动”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态?
(虽然别人的树种很多,但籽粒里搀杂着荚皮和角柄,而小女孩就那么一点,但是“有如饱满的黑豆,每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

”看出小女孩拣树种是非常认真的,这种感动是对小女孩美好心灵的赞赏。


小女孩的虔诚,使作者感动。

我想她一定是用那双小手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树种才能如此一般大小,闪闪发光!我被一颗虔诚
的童心感染了,心里充满温暖。

点拨:
①这是作者在猜想小女孩是怎么捡树种的,那么你也能猜想一下吗?②你喜欢这个小女孩吗?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望着她那俊秀的脸颊、专注的神情,我仿佛看见在茫茫的山川原野上,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为辽阔的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

点拨:作者为什么由小女孩联想到洋槐树在成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①衬托出小女孩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尽心尽力,赞扬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质。

②小女孩的认真、踏实、虔诚,正是我希望的品质,作者仿佛看到“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也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看到孩子们的成长。


小女孩的踏实,使作者感动。

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发现几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起来,唯恐失去一颗。

点拨:
①为什么“几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
②课文有两处用了“小心翼翼”,前后有什么不同?
③你感受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
(6)小女孩的认真、虔诚、踏实的品格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感动读出来吗?可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

三、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这篇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记叙了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交树种的任务中,别人交的都挺多,有个女孩交的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以此赞扬了女孩做事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品质。

)
2.布置一次收集树种的活动,让学生把采集树种的经过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